第一篇:谈谈对“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的认识
工商管理硕士(MBA)小论文
课程名称:科学研究方法论学生班级:学生姓名:李鹏飞学生学号:学生成绩:教师签名:
管理学院
2011级春季班
工商管理硕士(MBA)小论文
谈谈对“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的认识
一、故事分析
阿基里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海洋女神特提斯的儿子,他健步如飞,能日行千里。可芝诺却出语惊人,他断言: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跑得很慢的乌龟。他提出,如果乌龟在前阿基里斯在后同时起跑,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处,乌龟却已跑到另一地点,而当阿基里斯到达这一地点时,乌龟已到达另一新地点。如此类推下去,以至无穷。他的推理过程是:阿基里斯要追上乌龟,首先必须到达乌龟的起点A,而当阿基里斯赶到A点时,乌龟已向前跑了一段路S1,到了B点;当阿基里斯跑完S1这段路程到达B点时,乌龟又向前跑了一段路S2到达C点;当阿基里斯赶到C点时,乌龟又向前跑了一段路S3到达D点,如此下去,虽然S2比S1小,S3比S2小,但总是还有一段距离存在。Sn会越来越小,但由于时空是无限可分的,所以总有比Sn更小的Sn+1存在,那么点与点的距离虽然不断缩小,但永远不会重合。所以,阿基里斯虽然健步如飞,日行千里,但在他前面却永远有着新的Sn+x等待着他去超越,因此阿基里斯虽然越追越近,但永远追不上乌龟。
芝诺同样认为,阿基里斯回不了家。假设我们思维方法,可以这样思考:在阿基里斯回家的过程中,必须先走完部分距离,接下来他要走完剩余距离,也必须先走完剩下的其中若干部分,这样也可以无限地思考下去,也就是说这种思维可以无限重复下去,那么阿基里斯在人的思考中永远回不了家。这两种思维的实质都是无限分割。可以确定,第一次分割的结果不会为零,第二次分割的结果也不会为零,后面都是同样的分割。虽然阿基里斯会无限接近他的家,但最终回不了家。
要说清楚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的问题,我们必须追根溯源回到芝诺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很显然,他是要为他的老师辩护。那么,他老师到底说了什么而非得让他这么做呢?
巴门尼德——芝诺的老师,他认为:只有存在的东西才能被人的理性把握。而变化这个观念意味着某物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即状态a,在该物体身上,从存在到不存在的过程;状态b从不存在到是存在的过程。状态a以及状态b是我们能够用理性把握的,但a→b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我们无从知晓的,即无从用理性把握。用巴门尼德自己的话说,“变化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
第 1 页
工商管理硕士(MBA)小论文
比如,列举苹果的例子:一个苹果从绿的变成红的。绿这种颜色消失了,变成了红色,这个由绿到红的过程是不被我们所知的。
因而,说物质是运动的是不正确的,所以物质是不运动的。这就是芝诺否认运动的一个论证。
尽管人人皆知芝诺的命题是错误的、荒唐的、离奇的,但由于它的推理过程不仅严谨,而且合乎逻辑,以至长时期来,竟没有人能真正讲清楚它到底错在哪儿。像第欧根尼一样,人们不能满足于用走来走去一类的事实来回答芝诺的挑战,芝诺的命题竟然困扰了人们两千多年!
据说,当时一个久居木桶的隐士哲学家第欧根尼听到芝诺的命题,一反常态,走出木桶,一言不发地走来走去——他是在用运动的事实反驳芝诺的论断,他的学生悟出老师的寓意,不禁手舞足蹈时,第欧根尼却斥责说,用理性论证的东西只有用理性去反驳才有效,即逻辑的论证只能用逻辑的论证来反驳。既然芝诺的命题是理论问题,那你反驳他也得讲出道理,而不应该满足于用事实加以反驳的简单做法。
芝诺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不能真正了解和承认矛盾),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想通过揭露矛盾来否定运动和变化,从而捍卫他的老师巴门尼德“存在”不变的原则。
事实上,以今天的科学眼光来看,苹果的颜色问题无非是由于生长过程中,苹果体内的植物激素种类发生了变化,引发了其体内色素的变化,而使苹果由绿变红。而这一切又都是基因在调控着。而基因之所以这样表达,又是千百万年来进化的结果。
二、连续性与间断性分析
在古希腊,亚里斯多德的自然哲学体系中,水、气、火、土是构成地球的元素,他们是变化的,并做直线运动,而以太是充满太空和构成天体的元素,它是永恒不变的,光在太空中传播,是通过这种叫以太的物质传播的。这说明,光的传播具有连续性。
17世纪,牛顿的光的粒子说,牛顿认为,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介质中均匀传播,这就是光的直射,光微粒受到阻挡面的推斥,就好像光滑小球的平面发生碰撞,被反弹回去,叫做光的折射。这说明,光的传播具有间断性。
第 2 页
工商管理硕士(MBA)小论文
19世纪,爱因斯坦提出光的波粒二象性,光表现为波动;对于时间的瞬间值,光表现为粒子性。光既能像波浪一样向前传播,又表现出粒子的特性,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观客体波动性和粒子性的统一。即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对接。
直到19世纪末,黑格尔首次对运动从理论上作了辩证法的表述之后,才从理论上清算了芝诺的错误。
黑格尔认为:“„运动‟则意味着物体在一个地点同时又不在一个地点;这就是时间与空间的非间断性,——正是这种非间断性才使运动成为可能”。在同一瞬间物体既不在第一个地方,又不在第二个地方,也不在两个地方之间的一个地方。恩格斯也有类似的表述: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运动的物体同时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这个地方。
芝诺对间断性和连续性的割裂还反映了他不懂得“运动本身就是矛盾”。在芝诺看来,运动实际上在每一瞬间总是在某一点上,因而是不动的。你要说它是在运动的话,势必得承认它在某一瞬间不在某一点上。但这岂不自相矛盾吗?不少人正是在这一点上被芝诺难住了。黑格尔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看到了运动就是矛盾,运动意味着某一事物既在这个地方同时又不在这个地方。这就是间断性与连续性的对立统一,只有这样认识才能真正把握运动。无论是时间还是运动空间,都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从相对静止的观点看,物体在“某时某刻”会停留在“某处某点”,但运动是绝对的,物体既在“某时某处”,又离开“某时某处”向接踵而来的另一“某刻某点”过渡了,芝诺并不是看不见活生生的运动现象,但当芝诺从理论上对运动进行思维时,却陷入了困境。黑格尔说造成困难的总是思维,因为思维必须把一个对象的实际上连续在一起的各个环节彼此分隔开来考察。芝诺在考察运动时,把间断性和连续性这两个本身不可分离的方面割裂开来,只看到了间断性,却丢掉了连续性。运动是一个过程,在运动过程中,所谓的间断性是指有一定限度的量,这种量是通过一定限度的时间和空间表现出来并存在着的。无论是阿基里斯追赶乌龟、,还是阿基里斯回不到家,它们总是通过一个有限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是通过无限的空间和时间。芝诺把这一点搞错了:他割裂了间断性和连续性的关系,把数学上无限可分的抽象概念变成了对时空的绝对的割裂。他不懂得,对运动而言,空间应该是连续的,没有一半一半的空间。我们可以把一本书、一块木头分作两半,然而对空间,我们却不能这样作,因为空间是运动存在的形式,它只存在于运动过程之中。打个比方说吧,电影底片是由一张张的画面组成的,当它不动的时候,人们当然能数出它们之间一张张的间隔来;但当电影在放映时——即当它投入运
第 3 页
工商管理硕士(MBA)小论文
动时,有哪一个人能分得出活动着的人物是属于哪一张画面呢?当然不能。既然如此,那么阿基里斯在追赶乌龟的途中也不应受到无数点的无端的阻隔。因为,这也是一种运动。而一旦消除了这种阻隔,连续性一经建立,日行千里的阿基里斯还会追不上乌龟吗?
三、自我总结
世间万事万物,大到星河天体,小到复杂的微生物,人们都是在一点一点的去认识这个世界,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然后去改造,去满足自我需求。芝诺的阿基里斯与龟的故事中,透露了重大的科学研究方法,也为哲学的发展奠定基石。同时也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改变自我学习方法的指南。
第 4 页
第二篇:阿K 浮漂教你对浮漂的浅认识
阿K 浮漂教你对浮漂的浅浮认识
对于大多的垂钓爱好者来说,浮漂是垂钓整体中的一个环节。目前,在各种垂钓媒体中,有关浮漂的论文和演说举不胜举,众说纷纭。
当下浮漂的造型千奇百态,眼花缭乱。其功能性也日趋细分,更具垂钓当时鱼情的针对性。不能单一夸大或忽视浮漂在垂钓过程的功能,它是整个垂钓组配的一个构成部分,对钓组中其他的组件暂且不说。
当下世面上比较流行的浮漂材质有三大类:孔雀羽`巴尔沙木和芦苇。其材质的差异,造成加工工艺流程有所区分,另造型不同,其功效性能差异就明显地区别开来。浮漂功能上的差异,造就了其功能尽可能的去适应垂钓当时的鱼情。
单拿一只任何材质`造型的浮漂来说,它自身有三大指标是需要掌握的。三大指标又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
1:浮漂的翻身快慢
浮漂的翻身快慢与其自身造型特性有关。(造型的差异:漂身长短`漂脚长短和漂尾长短)如长身软尾与短脚或竹脚硬尾战斗漂相比较,在同样深的水里都调四目,同时打满线抛竿,浮漂的翻身快慢要比长身软尾的站立要快些,造成其中的原因就是浮漂自身重心浮力点的差异。再举一例,如若当时打浮或打水皮的鱼,长身漂相对的优势就没翻身快的漂有优势了。
2:浮漂吃铅量的大小
任何的一只浮漂,同样的造型,号数不一样,吃铅量也不同的差异。从调平水开始,一直减铅片或配重到露出浮漂的最大目数时,其翻身的速度有差异。大家都经历过跑铅钓的鱼情,在原调目的基础上,又在铅皮里加上了足以让浮漂沉到水里的配重,期间发现浮漂的翻身到位的时间比原来的快了。倘若要是在原有的铅皮座上或钩上加个小秤砣,其翻身的速度大家心里不说都会想象得到浮漂翻身的速度和快慢。一只浮漂吃铅量的大小影响到了浮漂自身的翻身快慢`和行走的快慢。
3:浮漂下行的快慢
长硬尾在与一般七目软尾调相同的目数时,相对还是硬尾浮漂下行的慢。合理的利用这种行走的快慢是钓好一个鱼情的前提。还拿同一只浮漂来说,不管软`硬尾,浮漂自身的配重影响到了浮漂的翻身和下行的速度。下行的速度是由根据当时垂钓时鱼情,要有所选择的调整浮漂的造型和下行的快慢,尽可能地去迎合当时鱼吃饵的状态和节奏。人只能去适应鱼情,鱼是不会可以去适应垂钓者的,个别人为刻意营造了一种鱼情,那也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浮漂的造型`长短尾`长短脚`长短身的差异,造就一只浮漂自身特有性能,这种自身特有性能
鱼情是千变万化的,从钓底`离底`钓半水`钓一漂身到钓水皮等,根据当时鱼情快慢`鱼的大小`鱼口的大小`生猾程度判断后,合理客观的去选择好一只浮漂`调整好一只浮漂,最大限度`合理的迎合鱼情与钓法,方能多钓几尾鱼
第三篇: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历尽艰辛获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长期以来,在国 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中国共产党内,曾盛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中国革命也曾因此几乎陷于绝境。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同这种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毛泽东思想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一,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从近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出发,研究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的规律,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创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第二,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1/4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艰难任务。
第三,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毛泽东系统地解决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如何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的、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型军队的问题。
第四,关于政策和策略。毛泽东精辟地论证了革命斗争中政策和策略问题的极端
—1—
重要性,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第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毛泽东根据“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个基本观点,提出了许多具有长远意义的重要思想。
第六,关于党的建设。在无产阶级人数很少而战斗力很强,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一个具有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极其艰巨的任务。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它们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也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中。
—2—
第四篇: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共)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
摘要:企业文化它代表着公司存在的意识,企业是一个信念、传统、风气等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企业文化”概念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与外延可以非常广泛,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含有价值观,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企业文化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复杂工程,不是一时的经验总结或靠几个文人编写出来的,而是企业经过长期的实践提炼而成。
关键词:企业文化的认识;企业文化的功能;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企业文化组织实践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鉴定与认识过程
“企业文化”究竟是指什么?我们先从企业和文化的定义谈起。企业------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合,如,南齐王融《曲水诗续》称:“没神礼以景俗,敖文化以柔运”。狭义的文化是与社会适应的文化,并随社会物质生产而发展。做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社会政治与经济。
企业------从事生产经验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 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我们有时称企业精神,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体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总和,对企业人员有感召力,凝聚力,能巴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生产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建设的反映。其内容大体分为:1劳动文化,2生产文化3经营文化。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育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的经验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即使领导更替,但企业文化不会改变
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之中,有其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认识深度,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又是经济力量的抗衡,竞争,较量的变化结果。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理性定义向非理性定义发展的产物。所以说,对“企业文化”的定义表述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有认认为,企业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包含一整套象征,议事和神话,它们巴公司的价值观格外信念灌输给员工。有人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包含以下多个基本原则,它代表着公司的存在意识。而普遍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以个信念,传统,风气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
在我国,许多学者的认识也大有差异。一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个复合概念,它由“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部分组成。外显的文化指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的文化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趋向和生活观念,由这些内容融会而成的风貌和企业精神。第二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精神风貌;第三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不是一种纯粹的企业性概念,更多的是体现它的社会性,不仅包括传统观念,认为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行为文化三部分而组成,这和企业文化分为“硬件”和“软件”或“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没有太大的区别。可见“企业文化”的概念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与外延的应用有时可以非常广泛。
上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几乎都是从表面现象特征所表现出来。回答的是“是什么”,而应用主义却认为,这还不够,必须回答“干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巴企业文化的定义描述如下: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的统一员工的行为,集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有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功能,在理性上的认知是很平常的事情,但要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要有刻骨铭心的认识,除了经历实践和品味它的历史,再没有别的方法。“文化”在战争中有推拉的功能。抗战时期,日寇以强大的阵势掠我中华,一曲《义勇军进行曲》激发了数以万计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小米加步枪终于战胜了军备完善的敌寇。作为民族文化的雷峰精神培育了新中国几代新人。作为创业文化的铁人王进喜,应当是新中国艰苦创业的典范。作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中重要体现形式,中国或外国,现在还是将来,都离不开企业文化的管理作用。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绳理工学院和一批经营管理咨询公司等研究机构都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研究的出结论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经营业绩产生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市场竞争激烈的的时候更是如此,企业组织结
构,企业管理体制,企业财务分析手段以及企业管理领导艺术等。美国,日本企业界的最优秀的总经理们总是不惜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营造,维护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他们从企业文化实践中得到不少好处,对企业文化情有独钟。如日立公司奉行的哲学“和,诚,开拓”精神。“和”既强调全体员工以和为贵,主张开展非正式讨论在内部形成风气,公司在意念内就收到建议421万条;“诚”对用户要以诚相待;“开拓”要求勇于创新争取更大成果的一种旺盛斗志。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进企业的优秀发展,优秀的企业必定有自己优秀的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更低状态,员工们编造借口,委推责任,鱼目混珠而不知所措。优秀企业则是实事求是,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生产,勇于解决问题。
三 中国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
“文化”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人文化成”和“以事教化”是以文为形式,以教为手段,达到化的目的。这与西方语言中“文化”所指的培养,教育,改变,发展的意思大致相同。
综观企业文化,概括起来说,除了一般文化所具有的特征之外,还有其他特性: 1 区间性
文化活跃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针对的是文化的创造者和被实施者,文化的使用范围指的是该文化的区间性。2 依附性
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为本,认为“人者,王行之秀气也”(《小载礼记》),有“人为万物之灵”的记载,说的是尊重人性,主张认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与西方古典学派的人本管理理论更为深刻,有独到之处。企业文化产生的条件具有共同性。企业成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相互交往,并且无论从事那些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可获得一定的成就。在人际关系中与生产关系的调整与变革相联系,不断发生矛盾和碰撞,又不端的得以调和,达到统一。企业文化就是通过人和人之间的行为活动,不断进化积聚而成。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扎根于企业,依附于企业,最活跃的因素是人,离开人去谈企业就是 无本之木,无源之水。3 目的性
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目的性,紧紧围绕企业自身为其终极目标服务。唯此,别无其他选择。这是因为:第一,企业文化同企业的生死密切相关;第二,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实践的主题是该企业的员工,其中决策的主导性意见占有很高的地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赢利程度息息相关,不利与企业发展的文化,在企业无处立足,纵使外来文化的干扰影响,也没有太多的市场。4 社会性
企业根植于社会,属于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细胞。细胞依附肌体而生存。企业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其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产生影响。企业文化有独特的个性,但是在社会大文化背景下,处于绝对的从属地位,脱离社会文化的企业文化必
然遭到社会的遗弃。5 普遍性与差异性
有企业就有企业文化,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企业作为法人,具有拟人性,不仅表现为承担民事权利义务与责任,还表现为自己的经营思想,组织形成,管理制度等。企业文化的这些内容对于企业具有应用的普遍性,但对于具体企业之间来说,又具有差异性。差异在于,针对各自存在的薄弱环节;差异在于企业都处于不同行业,生产不同产品,提供不同的服务等。6 可塑性
企业文化既是长期传统的产物,又是现代文明影响的产物。它不是企业纯自然产生的,而是继承上的扬弃,是不断挖掘的产物。企业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特别是社会运行机制没有发生重大变革和企业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阶段,总是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但总体看来,企业文化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生产关系调整过程中不断前进。四 企业文化的组织实践
企业文化是一项以人为本的复杂工程,不是一时的经验总结,而是企业的长期实践提炼而成。从我国目前企业的现实出发,要使企业文化产生更大更好的效益,在企业文化组织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企业文化建设应与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相一致,不应脱离实践乱提口号
企业生存在社会大环境中,承接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企业文化只能在独立给定的舞台上发挥能力,非此,绝无企业文化的生
存空间。企业文化建设要注意群众性,吸引广大员工参与,决不是少数人的事情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员工共同价值的形成与导致的统一行为,因此它的成果必须是全体员工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3 企业文化必须倡导团队精神,凝聚合理,为总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具有为企业总目标服务的特征,总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组织,指挥,协调来构成,因而企业文化必须为良好的管理提供舆论支持,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各项管理得以顺利实施。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需要一定的形式来体现,也需要一定的物力财力来保障,仅喊口号是无济于事的。
企业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彩球,也不是哗众取宠的装饰,它扎根于企业员工,融合全体员工的思想,活动不可缺少,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不可缺少,少花钱办好事是值得提倡的。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关键在于组织领导,在于实施过程中,重点不在于研究部署,而在于去做和检查。
考察现有企业文化活动,成功的例子不少,他们事先有计划有部署,按计划进行活动,更重要的是督察活动的全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企业文化的组织实施,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和不可缺少的激励机制
企业网络是企业进行文化宣传教育沟通联络,包括在一定的成效中。企业文化的推行结果,要为企业发展,员工利益和社会带来物和
精神利益,这是检验其成效的标准。为此,企业文化在实施中,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这种机制包含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通过激励,推动员工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企业文化开展的生动活波,并且富有成效。
第五篇:谈对健康的认识
谈对健康的认识
班级10011701学号 1001170114姓名 臧云歌
当今社会,“健康”二字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词语。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已超过其他任何事物。无论是新闻媒体或是饭后闲谈,健康这一话题总会被众人所提起。
那么健康到底是指什么呢?从词典上来看,健康一词的解释为:“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从传统上的观念来看,人们大多数认为不生病即为健康。但从如今的角度来看,这一认识只是片面的。真正的健康是指全面整体的健康。
谈到健康,最主要的三大点便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从我的观点来看,这三点是密不可分的。
现今的人们大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中。在我看来,这与人们承受的社会压力有密切关系。大多数人们在判断自己是否不健康时,都是以自己身体不适作为判断标准,并医治自己身体上的病痛。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很多生理上的病症其实是因为心理上的问题诱发的。因而,相比于寻医问药,解决好自己的心理问题或许更为重要些。而心理问题又从何而来呢?于我看来,大多数心理问题的产生都与人身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众所周知,压力大的人经常会患一些身体或心理上的疾病。而压力就是一种社会因素。人生活在一个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受这个社会的影响。大到社会焦点,小到柴米油盐,皆为社会因素,无论大小,任何一点,都可能影响到我们。轻程度一点的就是影响一下我们的心情,而重一点的则很有可能就会衍变成为心理问题甚至是疾病。因此,综上,于我看来,身体、精神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健康不单单是平行的关系,更是一种因果关系。社会的健康促使精神健康,精神上的健康帮助了身体上的健康。
而具体看待此问题的话,当今的众多白领即为一个很好的例子。
作为生活在社会上层阶级的白领人士,巨大的工作压力是他们最大的敌人。压力这一社会因素总是在不断的困扰着他们。大多数白领患病的原因既是劳累过度。而导致过度劳累的因素正是压力。压力首先侵蚀是人们的心理。从最初的只是心情上的小小波动,到产生愤怒,到最后诱发心理症状。当心理上的压力超过人们正常的承受范围,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自然就导致身体上产生了问题。因此,医生在医治如白领之类的病人时,除了解决她们身体上的病痛之外都会建议他们休息。休息即为放松,就是指人从心理上得到放松。当人们的压力释放,心理上的病症就会减轻,从而身体上的病痛即会痊愈。因而,若要真正的达到健康,人们应该多多注重自身对各种社会因素的看法。只有正确的看待了压力、歧视等众多社会因素对人自身的影响,人们才会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健康的心理环境,而身体上的健康自然也不成问题。
总之,我个人的观点既是乐观的看待人生。不轻易的就因一点点小问题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任何事情都应往最好的方面想。这绝不是阿Q精神,而是保持健康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
而从另一方面看,健康又不单单指这三方面了。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都属于健康的范畴。
WHO制定的十项生理健康标准为:
1.有充沛的精力, 能从容不迫的应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材匀称,站立时头,肩,臀位置协调,走路时,身体感觉轻松。
7.眼睛明亮,眼神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富有弹性。
综上,可以看出,只是解决了躯体、心理、社会上的健康问题并不等于就解决了健康问题。其他方面的健康因素也是十分重要的。因而若要达到整体全面的健康,也不可以只从身心上解决,我们仍应多方面的注意我们自身的健康问题。
以我对生理健康的认识,若要达到健康标准,除了此前说的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之外,我们最重要是要做到拥有一颗平常心。以平常的心态去看待所有的事情,就如标准上所说,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因为除了与生俱来的能力,比如智力、相貌的因素之外,其他的健康问题都是在后天可以解决的。就像婴儿除了因为先天性的疾病或是受寒得感冒等因环境外在因素所导致的疾病外,不会患有其他的疾病一样的道理。所谓“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因为婴儿还处于一个发育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他们与社会并无太大的接触,对外界的认知并不强烈,并没有很深的存在感。他们并不会十分受到外界的干扰,因而他们无论是从社会、心理、身体亦或是道德、环境等方面都是处于一种健康的状态。这或许是人类最最健康的时期。当人们慢慢长大,慢慢接触到了社会,众多外在因素干扰了我们的生活,妨碍了我们的健康。准确的说,我们无法避免这一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努力使得这一切的影响将为最低。因此,保持一颗平常心就尤为重要了。
所以,如果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健康就不单单是社会上、精神上、躯体上的了,而是真正的全面健康。
总之,健康是每个人都在追求,但也是每个人都应拥有的。一切都看自己如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