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汝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汝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军战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5期
一、现状
汝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区,‘素有七山二岭一分川’之称,全县农业人口37万人,农用耕地37.8万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随之活跃起来。据统计,我县2008年土地流转为2万亩,占耕地面积 5.2%;2009年土地流转为2.5万亩,占耕地面积 6.6%;2010年土地流转为3.2万亩,占耕地面积 8.4%。从我县土地流转整体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土地流转以农户之间的转包、出租、转让、互换为主;
2、土地流转后以种植烟叶、红薯、蔬菜为主;
3、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地流转多,山区流转少;
4、土地流转逐年增加。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人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有待提高
农民有很强的恋地情结,认为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一道生活阶线,没有土地就没有了生活保障,外出打工收入不是长久之计,还有的认为,土地流转后,失去了国家对土地的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减少了家庭收入,一旦政策变了怕得不到土地,不愿意土地流转。
2.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合作社、农户与企业之间进行,普遍存在私下流转多,集体组织流转少,转包、出租多、转让、入股少。口头协议多,文字协议少,土地流转后,不能及时到乡政府和村委会备案,致使双方权利和义务不明确,留下许多土地纠纷和矛盾的隐患。
3.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技能水平低,收入不稳定
从我县情况看,农户以男劳力在外打工为主,妇女守候在家,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就业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不稳定,也没有固定的社会保障,农忙季节回家收粮,农闲时去外打工,他们宁肯在土地上实行粗放经营,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
4.土地流转极不平衡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能够灌溉和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土地容易流转,反之,则土地流转难,富裕地区土地容易流转,贫穷地区土地流转难。全家外出务工多的地方,土地流转多,一个人在外务工的家庭,土地流转少。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策、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氛围
为解决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上的偏差,提高政策水平,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自觉行为,我们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让广大农民群众明白土地流转的意义,流转的方式、原则和程序。让群众解除土地流转的后顾疑虑,自愿、自觉参与土地流转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程。
2.充分发辉政府职能部门作用,使土地流转规范化
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是农经部门的重要职责,政府要加强完善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建设,加大经营投入,给予管理部门相关的执法手段和管理权限,开展业务指导和组织土地流转,确保土地流转程序合法、合同规范、手续齐全。各村要建立土地流转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土地流转工作,配合县、乡(镇)农经部门及时登记和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并组织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团体组织和种植能手大规模种植,确保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序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土地流转,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发生矛盾纠纷。
3.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门路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慢,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缺乏专业生产技能。因此,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和政府的各项优惠离土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门路,促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让农民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和社会福利保障,才能实现农民与土地分离,才能加快农村土地整体流转。
第二篇: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刘书利
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1期
摘要: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协调发展的理念,确保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加强农民土地权利保护是今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但从目前情况看,土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低,流转程序不够规范,配套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并提出几点建议。关键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制度
一、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产生的必然性:”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只有通过完善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制度,才能使土地可以适度集中用以达到适度规模经营,才能更有效地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同时,只有通过土地流转,才能使土地资源得到更行之有效的配置。如果不进行土地流转,那么土地还将继续集中在多数,零散的人手中,无法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效益。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流转形式多以转租、包出租为主,农民采取多种形式流转承包地是法律允许的。近些年流转的种类多: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流转形式均有。流转对象应该呈多元化趋势,一些工商企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作为受让方参与流转。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流转市场化程度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影响土地流转的效率。很多地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没有形成,即使有,也未形成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交易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育缓慢,缺乏相应的市场规则。价格的形成随意性很大,廉价流转较为普遍。这种自发性和分散性流转方式决定了流转的规模较小,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影响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延缓了土地集约化经营的进程。另外,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相当匮乏。
2、流转程序不够规范: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程序很不规范,由此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关系混乱,制约土地流转的发展。农民在流转过程中以口头协议居多,大都不用书面合同,即使采用书面合同方式,条款也不多,内容极为简单,对于违约后责任的承担、权利义务设定、赔偿方式等缺乏明确的规定,由此带来了大量纠纷和隐患。
3、配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忽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覆盖面小。近年来我国开始探索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是效果不尽人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宣传力度不大,农民的参合、参保意识不强。在实践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药品质量不高、报销程序过于烦琐、补偿水平低、基金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对大多数农民而言,土地仍然是其最重要的保障资源,即使已经有其它收入途径,宁可粗放经营甚至抛荒,也不肯轻易流转土地。这严重影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导致土地利用率低下。
四、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建议
1、积极培育土地流转市场
(1)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机构。
(2)积极培育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2、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运作程序
农户在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可在合同法里增设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关合同,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必备条款,明确流转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同时,在实践中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农民加强流转合同签订的指导,对流转合同进行审核并备案。审核过程中若发现改变流转土地的用途、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等问题应积极引导,提供帮助,消除纠纷隐患。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物权变动的法定公示手段。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使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越来越松散,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而强化其资本功能,消除农民放弃土地后可能产生的后顾之忧,减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改革的压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进而使整个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改革,尽快建立完善的配套设施
相对于国家政策而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立法稍显滞后,相对于城市土地制度立法而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立法稍显不足,相对于行政立法而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民事立法稍显薄弱。笔者认为解决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问题需要三步走:(1)应当取消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制,统一收归国有,使得国家具有统一行使支配的权力,不在根据大多数的当地政策和习惯,而是由国家制定统一的流转法。
(2)避免现在农村熟人间的流转不签合同,尽量立法上确定,去统一的政府部门办理流转合同。
(3)建立非营利性质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媒介,可以为农民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提供服务。
(4)完善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的法律法规。法律应该明确的规定所有权归属及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供法律保障。
六、结语
综上所述,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完善是农村经济发展关键。依法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决策权;把入股、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法定化;完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及其规制;规范微观管理主体行为,保护农民利益;一方面规范微观管理主体和集体以及农民土地流转行为,实现与其他制度变革的对接,确实有效地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和保护耕地,另一方面保证土地流转中形成的收益真正为农民所得,保护农民的利益。
第三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材料(范文模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材料
通化县_________乡(镇)_______村________组
中共通化县纪委党风室制
土地流转合同
承包方:(甲方)
住址:
受让方:(乙方)
住址: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订立本合同,双方共同信守。
第一条 甲方以______(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
形式将坐落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级______等,面积______公顷的承包地(其中水田____亩;旱田_____亩)(),流转费用(人民币大写):元整;付款期限前;流转期限______年(____年____月___日至____年_____月____日),流转费用每年(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元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付款时间为每年___月___日前。
第二条 流转期内,乙方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
收益权和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并接受发包方依法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 流转期内,乙方承担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
用于非农建设;依法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
造成永久性损害和_______、__________等义务。
第四条 流转期满,乙方应保证流转的土地达到流转时土
地等级和质量。
第五条 合同在执行中发生纠纷,由村民委员会或乡镇经
济管理机构负责调解,调解不成的,由县级农村
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
第六条 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发包方、鉴证机关各执一份。
第七条
承包方(甲方):(签字)代表人:(签字)受让方(乙方):(签字)代表人:(签字)年月日
鉴证机关:(公章)承办人:(签字)年月日 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第四篇:大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分析
陈源发
福建省大田县农业局大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况
大田县共有18个乡镇,265个村,241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2.96万人,农户数8.4万户,农村耕地总面积1.37万hm2。近年来,大田县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福建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户4576户,流转面积909.07hm,占耕地总面积的6.64%,其中转包57.07hm2,转让29.67hm2,出租790.8hm2,互换15.67hm2。流转去向上,流转入其他农户780.13hm2,流转入合作社33.67hm2,流转入企业44.6hm2。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推进,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了重要的作用。
1.1 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通过流转,土地逐步向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经营能手集中,茶叶、蔬菜、烤烟、木薯、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做大做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2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土地的连片集中,为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增加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
1.3 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土地流转推进蔬菜、烤烟、花卉和规模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增效增收;土地流转出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施展一技之长,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田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达5.51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0.8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9元,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拉进。存在问题
2.1 用途管制政策影响流转
土地两轮承包时不同地块在农户间平均分割的方式,使得每一片抛荒地都涉及多个农户,意见难以统一,给土地连片流转带来困难。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现有耕地不能用于种植经济林、开挖鱼塘等改变用途的项目,可开发利用范围窄、效益低,需求主体的积极性不高。
2.2 农民观念陈旧影响流转
有的农民认为“土地荒了总比没了好”、“土地荒了也比转了好”,存在着项目业主规模需求和农民恋土情结的矛盾,集中连片供地困难。土地流转难导致农业项目落地难。如农业专场招商会签订的农业项目有不少难以落地生产。此外,在与项目业主协商时,少数农户要价过高,使业主的投资意愿因为用地难而落空。
2.3 流转规模小、期限短、价格低
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土地使用不合理,使土壤的有机质下降,往往走一步看一步,不愿做长远打算,土地流转期限偏短,1~2年流转的农户多。而规模经营业主以经营资本、技术密集的高优农业为主,农田水利、大棚和加工储运等基础设施投入大,只有长期稳定经营才能获取回报。由于这种流转规模小、期限短,经营项目优势特色不明显,流转价格一般比较低,每年每667m2为25~250kg干谷。
2.4 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
除少数规模流转有签订书面合同外,采取口头协商形式的流转占80%,一旦出现纠纷,农户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2.5 对流转后产业化发展扶持不够
对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种养专业大户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不够,新型农民的数量、能力和产业规模与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相称。对策措施
3.1 广泛宣传,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法
农村集体承包土地流转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利益关联多,因此,各级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让农民了解土地承包法的主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法律关系等内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2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采取“先行试点、培育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选择外出人员多、耕地面积大的试点乡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寻求解决土地抛荒问题与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结合点,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路子。
3.3 把握政策,积极指导土地流转
进一步明确耕地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入股等流转形式和流转程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坚持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不改变承包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用地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切实纠正农村土地承包中的违法行为,妥善化解矛盾,认真接待和受理农村土地纠纷的来信来访。
3.4 加强管理,规范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要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并报主管单位备案。村委会不得强迫承包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并做好相应的服务,对已形成的稳定的流转关系要健全完善,补订合同,尽快备案。健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资料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统一归档。
3.5 积极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制定扶持措施,建立激励机制,明确有关农资供应、信贷支持、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户籍办理、种烟补助等方面政策措施,使政策效力不断显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推进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县乡各有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能出发,建立部门与规模经
营业主的定点、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帮助解决流转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第五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摘要: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其重要的举措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职能,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但是,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其次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意义;问题;对策
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义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也是适应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投资高效生态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业化
我国农村目前实行的人人有份式的土地占有方式,虽然有利于社会公平的实现,但同时也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的推广,使耕种只能停留在小规模经营的水平上,带有“小农经济”的色彩,古老的耕作方式导致无法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产业化。对此,只有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自由流转,扩大现有农业经济的规模,规模扩大了,才能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和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机械,使农业生产不再仅仅满足于自给自足式的生存之需要,更多地与社会经济大市场相联系,农村经济才能真正走上社会化、产业化之路,形成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益。
(二)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不宽裕,人地矛盾相对紧张,这是基本国情。因而,合理地配置耕地资源,努力地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按照经济学原理,资源应向最能充分利用它的主体流动,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土地作为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不仅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还是一种资产,具有商品属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因为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实现最优配置,只有进入市场才能产生交换价值。产权若不能流通转让,则土地的配置效率就难以提高,而一切稀有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流通转让。
(三)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步伐
降低农业人口比例,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中存在过多的障碍,必然使农民被束缚于土地之上,即使出现了其他合适的非农业职业,也会因为担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处置而难以选择,这样就会阻碍城镇化的进程。因此,正确选择城镇化道路,关键在于正确统筹人地关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最大效益。在我国,正确选择城镇化道路的根本依据在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城镇一体化”战略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降低农业人口比例,为实现“城镇一体化”战略奠定了基础。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土地流转意识不强
土地为农民提供了农民自己和国家都无力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能提供给劳动者最低生活保障,为失去劳动力的老年人提供养老保险,更重要的是土地起到失业保险的作用。基于当前的社会现实,农村社会保障缺失、非农就业既不高也不稳、市民化进程较慢,导致农户转出土地的可能性不大。农地流转还存在一些风险,决定了农民不肯轻易离开土地,农民把土地作为命根子来看待,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退路,即使从其他行业赚不到钱了还可以回来种田,可以依靠土地养老。虽然当前政策允许有偿流转,但土地流转价格比较低,流转得不到较高的收入。所以,许多农民宁愿守着,也不急于流转。
(二)农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容易产生土地纠纷
由于农民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意识不强,他们签订土地承包合同往往不规范、权利义务约定不明确。农地流转大多不是通过市场进行交易,大多在熟人、亲戚、朋友之间进行,土地流转多以口头协议的形式进行,口头协议往往不规范,也不完整,稳定性差,导致流转的期限不明确,交易双方权利义务不清晰,不便于管理,而且容易日后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和矛盾。另外,口头协议的随意性,造成接包方缺乏长期经营的打算,舍不得增加投入,难以达 到高效增产的目的。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影响了集体土地流转
现阶段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主体地位不明确,经济实力薄弱,一部分乡村集体有名无实,长期处于瘫痪状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势头很好,但还没有形成气候。农业教育和科研单位、农业企业覆盖面狭窄。国家专业技术服务部门作为主导力量功能弱化,使得农户的各种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目前多数地区的农业服务主要集中在统一提供粮种和统一灌溉等有限的几个项目上,满足不了农民在再生产过程中对社会服务的各种需要。在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价格不稳定的情况下,多余劳动力外出打工以增加收入,而打工带有一定风险,使他们不愿放弃土地,制约着集体土地的流转。
(四)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土地流转信息不畅通
目前,集体土地流转的价格评估机制和体系不完善,集体土地咨询业不成熟,公证、仲裁等中介机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体土地的流转。我国城市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已经有了较大地发展,但服务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相当匮乏,流转机制不完善,缺少一个自下而上、网络状、多功能的中介服务体系,造成买卖双方信息不畅,土地供求双方的信息流动受阻,需要转出土地和需要转入土地之间缺乏信息联系,缺乏中介服务,只是在狭小范围内进行交易,阻碍了土地流转在更大范围内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土地流转的交易费用。现有法律鼓励在同区范围内进行农地流转,这对于农地资源的配置也很不利,降低了经营权流转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的可能性。
(五)地方政府与民争利,农民流转权利易受侵害
部分地方政府以经营城市为名,滥用征地权,把挤占征用的农地获得的收益作为取得财政收入的手段,利益的驱动为政府“权力转让土地”提供了温床。一些地区为片面地追求农业规模发展,随便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用行政手段将农户的承包地转租给企业经营,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还有些地方为了降低开发成本,更多地招商引资,借土地流转或规模经营之名,随意变更土地的农业用途,强迫农民长时间、低价格、大规模出让土地经营权,在流转过程中与民争利,甚至随意调整承包土地,变相剥夺农户的土地权益。
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策研究
(一)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广大农民仍然把土地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生活保障,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开土地的安全感和适应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因而,必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保障体系,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和社会保险功能,建议研究“用土地流转出让金作为农村居民社会保障金”制度,为农民解除放弃土地承包的后顾之忧,使“完全不依赖土地为生计”的农民真正离开土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二)强化土地流转的规范化管理
土地流转工作直接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不仅政策性强,而且时间跨度也较长,管理部门应主动做好土地流转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流转必须按规范的操作程序进行,土地流转关系确立后,流转双方要签订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形式、数量、年限、条件及双方的权利、责任、义务等。要全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制度,使流转管理工作正常化、规范化。
(三)培育各种类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介组织
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市场化流动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必然趋势,而完善中介服务组织是农地市场化的关键。中介服务组织在农地的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之间起媒介和桥梁作用。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应当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围绕土地流转的管理及中介,认真做好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掌握农村土地流转动态,收集发布土地供求信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指导办理土地流转手续,协调处理流转各方关系;对已经形成稳定流转关系的要督促流转双方订立流转合同;建立并管理好土地流转档案;及时调处土地流转纠纷,依法保障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为农村土地流转明确方向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将成为农村改革的重点。因此,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必须坚持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 承包权益,这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底线。
2.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方向。土地流转的方向应尽量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具体来说,一产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应向农业园区和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而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地方,应鼓励向农业大户、示范田、种田能手流转;二产用地向工业园区流转,既扩大工业园区规模,又可提高土地产出率;三产流转在严格土地使用条件的基础上,走市场化道路,采用招标、拍卖等形式,进入市场公开流转。
3.加强对流转土地农业用途的监管,确保农地农用。流转的农用地不得改变农业用途,属于基本农田的,流转后不得改变基本农田性质,不得从事种树、挖鱼塘、建造永久性固 定设施等破坏耕作层的活动。加强对流转面积大、流转期限长且有工商企业参与流转的监督,有效防止改变土地农业用途。正确引导和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生产,促使流转土地向种粮方向发展。
4.坚决纠正和查处流转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强与纪检、监察、纠风、司法、信访、国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完善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机制,重点纠正和查处违背农 民意愿强迫流转等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非法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青;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难点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2] 刘国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J].“三农”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3] 许亚芬;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
[4] 刘良军.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浅析[J].中国粮食经济, 2010,(2).[5] 袁满;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 李瑞记.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 2010,(2).[7] 周桂平, 陈杰敏.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第4期
[8] 石峰;试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完善[J].上海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9] 李军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分析及其法律思考[J].河北法学.2007年第8期
[10] 杨乃坤;李晓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
[11] 刘青;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