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时间:2019-05-14 01:3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第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宝鸡市农业局高锁扬、王随民、孙兆军

为了研究新形势下的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掌握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和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引导依法、规范、有序地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我们近期对全市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有关调研情况如下:

一、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现状

我市有农业人口270.79万人,农村劳动力156.70万人,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67.9247万户,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463.48万亩。截止2010年12月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12.92万亩,较2009年增加了2.43万亩。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数20163户,签订流转合同16279份。随着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加快转移,农村土地流转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特点。

一是流转数量增长较快。据调查,全市流转耕地面积比2009年底增长了23.16%,占农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流转规模逐步扩大,流转大户逐渐增多。

二是流转方式灵活多样。目前我市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出租、入股、互换、转让等多种方式。其中转包和出租两种流转形式较多,分别为4.64万亩、2.08万亩,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35.9%和16.1%。

三是流转主体渐趋多元化。除农户之间的互换、转让、转包流转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科技销售能人等也逐步参与土地流转,成为了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力量。从

流转去向看,截止目前,流入农户的面积10.6万亩,占流转面积的82.05%;流入专业合作社的面积0.81万亩,占流转面积的6.24%;流入企业的面积0.74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74%;流入其他主体的面积0.77万亩,占流转面积的5.97%。流转主体多元化呈现上升趋势。

四是农民自发流转是主流。现阶段我市农村土地流转的途径以农民自发流转为主,这种方式流转的土地面积占总流转土地面积的90%以上,而农户委托乡村组织流转的土地面积不足10%。

五是流转以短期、粮食生产为主。除了转让和互换土地之外,目前农村土地流转期限多数在3年以内,有的流转合同甚至一年一签。流转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面积7.76万亩,流转面积超过5000亩的县有凤翔、岐山、千阳、扶风、眉县、麟游。其中,凤翔县流转面积最多,达到5.23万亩。

六是流转效益显著凸现。经测算,土地流转后规模经营的土地要比分散经营的土地平均增收30%以上。例如:陈仓区慕仪镇孙家村456户村民将665亩承包地,以每年每亩680元的价格出租给宏盛公司和国人菌业公司,并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每年全村靠土地流转收入就达45万元,户均收入1000元,村民还可腾出时间就近在宏盛公司打工或进行其它生产经营,月均收入1200元,这样该村农民收入由原来的一份变成了两份,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流转管理和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大多县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供需双方信息有效对接机制还没有形成;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流出方往往是分散的农

户,在定价权上处于不利地位;多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还是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进行的,市场化程度很低。流转市场发育不良,中介组织匮乏,信息不灵,农户有转出土地意向却找不到合适的受让方,而需要土地的人又找不到中意的出让者。

二是操作不规范,权益难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和手续不规范,农户间流转以及短期流转基本上没有签订合同,出租、转包或互换都是当事人双方口头协商,没有在发包方备案,且期限较短或不确定,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如果承包方丧失非农就业机会回乡务农,转包、出租关系随时会终止,留下了纠纷隐患。

三是流转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服务体系。2005年1月19日农业部第47号令公布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但是,我市乡镇一级在机构改革中撤销了农经机构,全市大部分乡镇只有1名兼(专)职农经人员负责,因此对土地流转缺乏规范统一管理和指导。

四是缺乏相应的受让主体资质审查和土地价值评估体系。随着受让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一些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业主大规模租赁经营土地,对其资信情况、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不清楚,乡镇及村组受条件制约,资质审查很难,风险隐患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不完善,流出方往往是分散的农户,在定价权上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农户流转价格偏低,利益受损。

三、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建议

1、依法确权确地到户,发放规范有效的承包经营权证书。2009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臵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坚决禁止和纠正违法收回农民承包土地的行为”。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的历史遗留问题,尽快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到户、到地块,签订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因分家,土地增减与实际耕地面积不相符的及时重新补发。认真清理整理和永久管理好土地承包档案资料,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

2、统筹城乡发展,营造土地流转环境。一是要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建立以农民家庭自筹为主、国家和集体保障为辅助的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三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抓紧开展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对于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户口在农村,并享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工试行养老保险,解决其后顾之忧。二是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现行的农村户籍制度是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配额直接挂钩的,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脱农进城步伐,导致农业人口急剧膨胀,又缺乏足够的流转出让与受让主体,必然造成土地越分越细,生产规模越来越小,而宅基地占用越来越多的局面。因此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对自愿放弃承包地并迁入城镇定居的农民,给予补偿、补助,并享受与迁入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尽快让部分在城镇务工经商多年并有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民落户城镇。三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搞好劳务输出指导和服务,鼓励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建立固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推动农村劳动力定点转移。

3、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引导和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加收入。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或大户)+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公司(合作社或大户)、基地、农户之间建立起以诚信为基础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接机制,充分发挥公司(合作社或大户)在农业产业化经

营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土地流转规模,提高土地规模经营综合效益,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开展流转服务和管理。一是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各县区可依托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其主要职责是:宣传土地流转有关法律政策,发布土地流转信息,进行土地流转价格评估,开展受让主体资质审查、接受土地流转咨询,指导土地流转合同签订,调处土地流转纠纷,扩展对农民宅基地、住房、村组企业的厂房等进行交易服务。二是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站或设立信息联络员。其主要职责是:搜集本村土地流转信息,接受村民的土地流转委托申请,建立村级土地流转台账,协助调处土地流转纠纷。三是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操作规程和相关制度。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把好资质审核关。四是要完善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机制。农经、纪检、监察、纠风、司法、信访、国土等部门要通力协作,纠正和查处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非法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等问题。(

第二篇:汝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汝阳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军战

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5期

一、现状

汝阳县位于河南省西部山区,‘素有七山二岭一分川’之称,全县农业人口37万人,农用耕地37.8万亩。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随之活跃起来。据统计,我县2008年土地流转为2万亩,占耕地面积 5.2%;2009年土地流转为2.5万亩,占耕地面积 6.6%;2010年土地流转为3.2万亩,占耕地面积 8.4%。从我县土地流转整体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土地流转以农户之间的转包、出租、转让、互换为主;

2、土地流转后以种植烟叶、红薯、蔬菜为主;

3、平原和丘陵地区土地流转多,山区流转少;

4、土地流转逐年增加。

二、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人们对土地流转的认识有待提高

农民有很强的恋地情结,认为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一道生活阶线,没有土地就没有了生活保障,外出打工收入不是长久之计,还有的认为,土地流转后,失去了国家对土地的各项惠农补贴政策,减少了家庭收入,一旦政策变了怕得不到土地,不愿意土地流转。

2.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

农村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与农户,农户与合作社、农户与企业之间进行,普遍存在私下流转多,集体组织流转少,转包、出租多、转让、入股少。口头协议多,文字协议少,土地流转后,不能及时到乡政府和村委会备案,致使双方权利和义务不明确,留下许多土地纠纷和矛盾的隐患。

3.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技能水平低,收入不稳定

从我县情况看,农户以男劳力在外打工为主,妇女守候在家,由于缺乏专业技能,就业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不稳定,也没有固定的社会保障,农忙季节回家收粮,农闲时去外打工,他们宁肯在土地上实行粗放经营,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

4.土地流转极不平衡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能够灌溉和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土地容易流转,反之,则土地流转难,富裕地区土地容易流转,贫穷地区土地流转难。全家外出务工多的地方,土地流转多,一个人在外务工的家庭,土地流转少。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政策、法规宣传,营造良好的土地流转氛围

为解决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上的偏差,提高政策水平,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为自觉行为,我们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及相关的政策、法规,让广大农民群众明白土地流转的意义,流转的方式、原则和程序。让群众解除土地流转的后顾疑虑,自愿、自觉参与土地流转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程。

2.充分发辉政府职能部门作用,使土地流转规范化

农业承包合同管理是农经部门的重要职责,政府要加强完善农村承包合同管理机构建设,加大经营投入,给予管理部门相关的执法手段和管理权限,开展业务指导和组织土地流转,确保土地流转程序合法、合同规范、手续齐全。各村要建立土地流转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土地流转工作,配合县、乡(镇)农经部门及时登记和发布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并组织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团体组织和种植能手大规模种植,确保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序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土地流转,防止土地流转过程中发生矛盾纠纷。

3.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门路

我县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慢,重要原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缺乏专业生产技能。因此,要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和政府的各项优惠离土政策,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门路,促使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二、三产业转移,让农民有稳定的工作收入和社会福利保障,才能实现农民与土地分离,才能加快农村土地整体流转。

第三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材料(范文模版)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材料

通化县_________乡(镇)_______村________组

中共通化县纪委党风室制

土地流转合同

承包方:(甲方)

住址:

受让方:(乙方)

住址: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订立本合同,双方共同信守。

第一条 甲方以______(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

形式将坐落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级______等,面积______公顷的承包地(其中水田____亩;旱田_____亩)(),流转费用(人民币大写):元整;付款期限前;流转期限______年(____年____月___日至____年_____月____日),流转费用每年(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元整,包括_____,______,______.付款时间为每年___月___日前。

第二条 流转期内,乙方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

收益权和________________的权利,并接受发包方依法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 流转期内,乙方承担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

用于非农建设;依法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

造成永久性损害和_______、__________等义务。

第四条 流转期满,乙方应保证流转的土地达到流转时土

地等级和质量。

第五条 合同在执行中发生纠纷,由村民委员会或乡镇经

济管理机构负责调解,调解不成的,由县级农村

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依法裁决。

第六条 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合同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发包方、鉴证机关各执一份。

第七条

承包方(甲方):(签字)代表人:(签字)受让方(乙方):(签字)代表人:(签字)年月日

鉴证机关:(公章)承办人:(签字)年月日 合同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

第四篇:大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分析

陈源发

福建省大田县农业局大田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概况

大田县共有18个乡镇,265个村,2415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2.96万人,农户数8.4万户,农村耕地总面积1.37万hm2。近年来,大田县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福建省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若干问题的规定》,根据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户4576户,流转面积909.07hm,占耕地总面积的6.64%,其中转包57.07hm2,转让29.67hm2,出租790.8hm2,互换15.67hm2。流转去向上,流转入其他农户780.13hm2,流转入合作社33.67hm2,流转入企业44.6hm2。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推进,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了重要的作用。

1.1 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通过流转,土地逐步向产业化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和经营能手集中,茶叶、蔬菜、烤烟、木薯、花卉等优势特色产业逐步做大做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2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2土地的连片集中,为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发展设施农业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增加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推进,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了农业综合效益。

1.3 促进统筹城乡发展

土地流转推进蔬菜、烤烟、花卉和规模养殖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增效增收;土地流转出的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施展一技之长,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大田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达5.51万人,占总劳动力的30.83%,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09元,与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拉进。存在问题

2.1 用途管制政策影响流转

土地两轮承包时不同地块在农户间平均分割的方式,使得每一片抛荒地都涉及多个农户,意见难以统一,给土地连片流转带来困难。基本农田用途管制,现有耕地不能用于种植经济林、开挖鱼塘等改变用途的项目,可开发利用范围窄、效益低,需求主体的积极性不高。

2.2 农民观念陈旧影响流转

有的农民认为“土地荒了总比没了好”、“土地荒了也比转了好”,存在着项目业主规模需求和农民恋土情结的矛盾,集中连片供地困难。土地流转难导致农业项目落地难。如农业专场招商会签订的农业项目有不少难以落地生产。此外,在与项目业主协商时,少数农户要价过高,使业主的投资意愿因为用地难而落空。

2.3 流转规模小、期限短、价格低

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土地使用不合理,使土壤的有机质下降,往往走一步看一步,不愿做长远打算,土地流转期限偏短,1~2年流转的农户多。而规模经营业主以经营资本、技术密集的高优农业为主,农田水利、大棚和加工储运等基础设施投入大,只有长期稳定经营才能获取回报。由于这种流转规模小、期限短,经营项目优势特色不明显,流转价格一般比较低,每年每667m2为25~250kg干谷。

2.4 土地流转手续不规范

除少数规模流转有签订书面合同外,采取口头协商形式的流转占80%,一旦出现纠纷,农户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2.5 对流转后产业化发展扶持不够

对土地流转发展起来的种养专业大户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不够,新型农民的数量、能力和产业规模与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不相称。对策措施

3.1 广泛宣传,认真落实土地承包法

农村集体承包土地流转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情况复杂,利益关联多,因此,各级组织领导要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让农民了解土地承包法的主要意义、主要内容以及法律关系等内容,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3.2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

采取“先行试点、培育亮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方式,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选择外出人员多、耕地面积大的试点乡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寻求解决土地抛荒问题与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结合点,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的路子。

3.3 把握政策,积极指导土地流转

进一步明确耕地转让、互换、转包、出租、入股等流转形式和流转程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坚持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不改变承包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农用地用途,流转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剩余期限。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切实纠正农村土地承包中的违法行为,妥善化解矛盾,认真接待和受理农村土地纠纷的来信来访。

3.4 加强管理,规范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要签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并报主管单位备案。村委会不得强迫承包人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并做好相应的服务,对已形成的稳定的流转关系要健全完善,补订合同,尽快备案。健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和土地流转合同资料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统一归档。

3.5 积极扶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通过制定扶持措施,建立激励机制,明确有关农资供应、信贷支持、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养老保险、户籍办理、种烟补助等方面政策措施,使政策效力不断显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推进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县乡各有关部门要从各自职能出发,建立部门与规模经

营业主的定点、定期联系制度,及时帮助解决流转农民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第五篇:山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分析

山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山西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规范山西省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地流转;情况问题;对策建议

一、山西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山西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山西省内辖11个地级市,119个县、市、区,1196个乡镇,28135个行政村,总人口3427.4万人。其中农业县(市、区)115个,农业人口2334.5万人。农村劳动力1081.9万个。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6068万亩,基本农田506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77亩。2010年全省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4621.3万亩,家庭承包经营的农户数为575.1万户,家庭承包合同份数为562.1万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385.1万亩,流转出承包耕地的农户数为47.7万户。签订耕地流转合同份数为25.5万份,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流转面积122.3万亩。分析山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具有以下特点。

1.流转的进程加快。山西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逐年增加,土地流转的进程加快。2006年土地流转面积762288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71%,2010年土地流转面积3850595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8.33%。比2006年增加了6.62个百分点。(数据来源:根据山西省农业厅经管局提供的资料整理,2011)

2.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去向以流入农户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一些原来的农业专业大户扩大了经营规模,新的专业大户不断涌现,同时专业合作社和科技人员等成为租赁农户承包土地、投资经营农业、发展规模经营的一股新生力量。一些社会工商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纷纷参与到农村土地流转中,并逐渐成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2010年山西省流转入农户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74.9%,流转入合作社面积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11.8%。流转入企业面积和流转入其他主体面积分别占土地流转总面积的5.9%和7.5%。山西省土地流转去向以流入农户为主。(数据来源:山西省农业厅经管局,2011)

3.流转的形式以转包、互换、出租为主。农村土地流转有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委托流转六种形式。转包、互换、出租是山西省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2008年到2010年这三种形式流转的面积占到土地流转总面积的75%以上。(数据来源:根据山西省农业厅经管局提供的资料计算,2011)

4.流转的类型多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分为三种类型。(1)农户自主流转。主要指因老死婚嫁、外出从事他业、无力耕种的农户出让转让权,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土地流转形式,农户自主流转的按原来生产惯性种植麦、棉、玉米等粮食。(2)产业推动的流转。是指资本追求效益发展蔬菜、水果、苗木产业,采用较高的流转价格以租赁等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流转入合作社和企业属于产业推动的流转。(3)政府引导的流转。主要指政府为了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科普基地,推广农业科学技术而引导的土地流转。5.土地流转区域差异明显。一是土地流转发生率差异明显。选择地处山区丘陵区的大宁县、永和县和地处平川区的新绛县、太谷县的土地流转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从整理的资料可以看出,新绛县和太谷县土地流转的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面积分别是27%和25.9%。大宁县和永和县土地流转的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面积分别是2.9%和3.2%,说明平川区土地流转的发生率高于山区丘陵区。原因是平川区土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土地适应性广,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高,便于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也利于种植高效益的蔬菜、苗木、果树等作物,合作社、企业等经济组织乐于投资,土地流转可能性大;山区丘陵区自然条件差,土地细碎化程度高,坡耕地比重达大,不易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益不高,合作社、企业等经济组织不乐于投资,土地流转的可能性小。

(二)山西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

1、流转意愿方面(1)农民地权意识和小农思想严重。由于农民长期受农村传统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农民对承包地仍有强烈的依赖和眷恋,认为拥有和经营承包地就等于拥有了一切,不愿意放弃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把土地看成了“保命田”、“退路田”。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户,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种地收益明显提高,不愿轻易将土地流转出去,担心流转土地后会失去生活的依靠;兼职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都想留几亩土地来补偿家庭收入,对土地流转的意愿不强;已经脱离农业或长期在外经商务工的农户,把土地作为今后生活的“退路”,宁可抛荒或者由亲属无偿耕种,也不肯把土地流转给别人。随着土地资源的紧缺,农户对土地有增值预期和保障心理,怕政策多变,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收益权概念混淆不清,担心土地流转后失去承包经营权或怕征用土地时得不到补偿费。(2)农民参与土地流转收益低。2009年,大同天镇县利农农副产品储运有限公司,通过南河堡乡政府和上吾其村委会与农民做协调,流转租用了1500亩土地,涉及了360多户村民,并签订了租用合同,租期为10年,每年每亩400元的租金。但有8户村民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其主要原因是流转出的比较收益低。村民王进成在规划流转的那块地里有12亩承包田不愿意流转,他算了一笔账,承包地种玉米每亩产量平均在750公斤左右,如今玉米市场价是每斤0.9元,一亩地毛收入1350元,减去400元的种子、化肥、地膜等成本后,还剩下950元的纯收入,再加上国家和省对种粮的补贴款每亩80元(粮食直补5元/亩,农资综合补贴35元/亩,良种补贴10元/亩,地膜补贴30元/亩),玉米秸秆每亩50元,这样12亩地全年的纯收入在1.3万元左右,他认为比流转出划算。因此,土地流转收益低是农民不愿意流转的原因之一。

2、流转行为方面。一是流转合同不规范。根据调研发现,现在农户间土地流转多是口头协议、“君子协定”,不遵守土地流转规定的程序,不履行必要的手续。未通过签订流转合同来规范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即使签订了书面流转合同,也是内容不完整。山西省签订流转合同的耕地流转面积是1223366亩,仅占山西省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3850595亩的31.8%有一些农村基层干部直接充当土地流转的主体,不尊重农民的意愿,随意改变土地承包关系。“反租倒包”现象很严重,乡村组织代替农户流转承包地。甚至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打着土地流转的幌子,强行租赁农户土地搞非农建设。这些做法侵犯了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应享有的主体权和自主权。大多数地方未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档案,一些土地流转后需变更的承包合同及经营权证书未及时变更。我国《土地承包法》中规定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土地流转自发的多,不规范的多,村民之间的土地流转没有约定期限,期限不确定,流转双方根据需要随时处置流转的土地。2010年山西省受理的土地流转纠纷案件816件,其中农户之间的纠纷数674件,占总受理案件的82.6%,这些由于流转不规范而引发的纠纷都将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隐患。二是仲裁机构不健全。据资料显示,山西省土地流转仲裁机构不健全,设立县级仲裁委员会的有72个,占全省119个县的60%,仲裁委员会专职人员只有181个,平均每个仲裁委员会只有2个专职人员。目前一些地方少数纠纷能够通过仲裁解决,大量纠纷是农经部门通过信访渠道协调当事人进行协商、调解解决,一些因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引发的纠纷甚至群体性事件由于得不到合法及时解决,给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消极影响。从事调解仲裁的日常工作人员职责不清。仲裁委员会中调解仲裁的日常工作人员除承担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及纠纷调解仲裁的工作外,还承担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与审计、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农村经济收入统计等工作。农村土地流转的纠纷仲裁的经费得不到保障。

二、规范山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一)尊重农村土地流转规律。我们要尊重农村土地流转的经济规律。农村土地流转属于经济的范畴,其流转的程度和规模都要与国家的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协调,任何阻碍和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土地流转最终都会失败。所以,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上应本着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形式有多种,各个地方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革。而且有些地方农村土地流转的条件尚不成熟,因此要政府多加强诱导,创造有利条件,向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向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要符合循序渐进的规律,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很容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严重地影响农村的经济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是有限理性的生产者,政府是有限理性的宏观管理者。农民的有限理性需要政府的有限理性进行校正、诱导,而政府的有限理性则决定了政府制定的制度、政策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且要不断地修改、完善。

(二)把握土地流转的原则。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就是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完善农村土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只有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民才有可能充分行使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利,从根本上消除流转的后顾之忧。目前要稳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按照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要求,依法落实好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权利,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奠定坚实的基础。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要在坚持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进行。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是指导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准则,是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土地流转是否合理的根本标准。此外,还要坚持“鼓励、支持、引导”的原则,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切实保障农民根本利益;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农村发展水平、非农业发展程度,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保障状况分类进行,切忌千篇一律。

(三)切实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回顾我国农地制度的变迁,每一次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都离不开农民自己的主动参与,因此在构建农村土地股份制制度时,要遵循生产力要求,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自主权,给予农民较大的选择空间。土地流转存在小农思想严重,农民地权意识严重的问题。这要从政府以及农民两方面来解决。一方面干部思想有误区,认为土地流转工作是农民自己的事情,政府、村集体没有必要干预;另一方面流转双方各有担心,农户怕丧失了土地经营权,没有了生活保障,承包方怕政策不稳定。为了保障土地流转双方利益和合法权益,要加强农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知识和守法、维权意识。对农民闲置、抛荒土地失去约束力,没有组织机构进行监管的,农村组织机构应对闲置、抛荒土地的农户实行停发各种惠农补贴资金,并对闲置、抛荒的土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征收土地闲置费,迫使农民外出务工时将土地正常流转。《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对于外出农民回乡务农的,只要在土地二轮延包中获得了承包权,就必须将承包地还给原承包农户继续耕作。乡村组织已经将外出农民的承包地发包给别的农户耕作的,如果是短期合同,应当将承包收益支付给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户,合同到期后,将土地还给原承包农户耕作。如果是长期合同,可以修订合同,将承包地及时还给原承包农户;或者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给予或提高原承包农户补偿的方式解决。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消除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上的误区,切实保障农民的利益,解除后顾之忧。

(四)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的双方当事人应签订土地流转合同,报农业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和发包方备案。流转合同要明确流转形式、流转的土地(包括坐落、面积、质量、用途等)、期限、费用标准及支付方式、当事双方权利义务、违约责任等。农户可以书面委托发包方流转其承包地。委托要出具书面授权委托书,载明代理事项、代理权限、期间等,并有委托人的签名或盖章。发包方接受农户委托后,要依法代理,不得超越农户授权。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

(五)健全土地流转服务市场

1.构建基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平台。以乡镇农村经营管理机构为依托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形成下联村,上联县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交易网络;搭建土地流转信息平台,配置信息设备,利用先进的电子化工具建立起土地流转数据库,及时登记汇集并定期公开可流转的土地数量、区位、价格等信息资料,接受土地供求双方的咨询,沟通市场供需双方的联系,提高土地流转交易的成功率。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帮助办理流转手续,切实维护土地所有者,承包者,经营者三方的合法权益。

2.搭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平台。培养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开展价格评估,资质审查,形成以公共服务为主体,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介服务体系。

3.搭建政策法律服务平台。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强化调解、加强仲裁,设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建立健全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纠纷调处体系,加强专职仲裁员队伍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监测,要系统掌握流转的面积、形式、流向、价格等变化,为完善政策、指导工作、核算农产品成本等提供可靠依据。重点是监测土地承包经营权(主要是耕地)流转规模、形式、对象、期限、价格以及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情况。

(六)完善土地流转保障机制,加大规模经营扶持力度。

1.建立流出农户社会保障制度。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依法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允许依法进行土地流转;自愿将家庭承包土地入股进行合作经营或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出资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入股土地不得用于偿还债务;推行流出土地农户与社保挂钩政策,对于承包土地流出的农户优先纳入各类就业计划,优先将流出土地的农民纳入农村养老保险范畴,从根本上解除农民流转出土地后的后顾之忧。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调整公共财政的投入方向,支持县、乡、镇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设立土地流转交易大厅,开展流转服务;支持县、乡两级农经部门建立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庭和调解庭,对土地流转纠纷进行调解仲裁,保障土地流转顺利进行;对符合土地承包政策法规,流转合同手续完备,形成集中连片规模经营面积100亩以上,并签订3年以上流转合同的转出土地农户,根据土地类型每亩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

3.加大对通过土地流转形成的种粮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的项目扶持力度。要优先安排规模经营主体承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低产田改造、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测土配方施肥等基建类和财政专项补助项目,以充分发挥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的组织资源优势,更好的发挥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4.强化金融和保险支持。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对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小额信贷和微型金融服务。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信用合作和创办农村资金互助社。加快开展以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为服务对象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主体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参考文献:

[1]郭振宗.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及其分析[J].黑龙江国土资源,2008,4:(40).

[2]杨同芝、朱开元,土地使用权流转形式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9,2:(18).

[3]孙少岩,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流转[J].税务与经济,2007,1:6 [4]李晓明.茹志英,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J].乡镇经济,2006,1:22 [5]冯子标.土地市场化与“三农”问题的出路[J].中国农村观察,2002[6]高汉.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分析[J].中州学刊,2006,9:90 [7]曾新明.侯泽福.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法律研究.农村经济,2006,10:29 [8]高小军.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J].农业经济导刊,2004(8)

[9]张斌等.对当前农村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金融,2009(3):29 [10]申智玲.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几点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363谭均云.土地流转中失地农民利益保护问题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04,6:1

下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cn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作者:刘书利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1期摘要:确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与城乡一体化进程协调发展的......

    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

    进一步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对策建议发布者:qiulie 发布日期:2011-4-25 点击数:233摘 要:在中央扶农支农政策的鼓励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呈蓬勃趋势,各地也积累了......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作者:王振山来源:《科学与管理》2010年第05期摘 要: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民收入和保护农民利益,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承包方(甲方): 住址:受让方(乙方) 住址: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订立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甲方以(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

    200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强品牌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坚持把推进土地流转,实现主导产业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甲方(转出方):镇村组承包户 乙方(转入方):镇村经济合作社 法定代表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本着自愿互利、平......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甲方(承包转出方):乡(镇)村村民小组户住址乙方(受让转入方):乡(镇)村村民小组户住址丙方(发 包 方):乡(镇)村村民小组为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进一步规......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承包方(甲方): 受让方(乙方):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订立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甲方以(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形式将面积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