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为当前治安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分析(2007论文)(推荐)

时间:2019-05-14 01:2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人口为当前治安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分析(2007论文)(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人口为当前治安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分析(2007论文)(推荐)》。

第一篇:流动人口为当前治安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分析(2007论文)(推荐)

新时期公安机关流动人口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摘要] 人口流动的合法化是一种社会趋势。人口的流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对地区社会治安环境的影响由于其所附带的与个人利益的直接性,尤其受到公众的关注。当前,流动人口增加的速度已经远远大于警力增长的速度,为公安工作带来了挑战。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派出所,应该从全局出发,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转变旧有观念,在打击和防范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同时,加强保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促进外来人口归属感的形成,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治理因流动人口所引发的违法犯罪,达到治本的目的。

[关键词] 流动人口治安权益

从我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我们看到中国大陆人口中心正逐步向沿海地区和城市移动,总的趋势是: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农村向城市流动,沿海地区成为人口流向的重心。大量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为发展中的沿海地区(近几年主要集中在继珠三角之后的长三角地区),在带来生机、动力和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迷茫与困惑,为这些地区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经济开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一方经济带来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而由于流动人口的涌入所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当地地方政府的关注。中央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派出所面对如此的治安问题将如何应对?如何保一方平安?如何使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权益受到同等保护?

一、王江泾派出所辖区内流动人口现状

王江泾镇作为中国织造名镇,利用比邻上海和苏州的良好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以及传统的纺织技术优势,迅速发展纺织业等其他相关产业,成为嘉兴重镇。经济的迅速发展吸引了大批量的流动人口的涌入,根据镇派出所户籍统计数字,当前王江泾镇常住人口约为8万人,外来人口约为3万人,尤其是地处工业功能区的宇泗浜村、收藏、闻川等行政村出现人口数量的倒挂,外来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比例甚至高达5:1,而社会治安状况面临的一个现实是区域内流动人口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警力增长速度,警力严重不足。

来自不同国籍、地区、文化背景、学历背景的流动人口,构成了王江泾镇经济发展的主要人力资源来源,为王江泾镇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案件的滋生。频繁发生的治安刑事案件造成了社会公众普遍的心理恐慌,也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设置了无形的障碍。地区社会治安环境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防范和遏制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保一方平安,创造平稳的社会环境,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也成为当前基层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地方政府和公安机关必须充分意识到,做好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也是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建立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将防范、打击、遏制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与对流动人口进行道德、法制宣传教育结合起来。

二、流动人口具有的特点分析

流动人口已经成为部分地区人口组成的重要部分,由于来自不同的背景使他们具有了自身的独特特征,这些特征成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的重要诱因,也为基层公安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

1.流动人口的来源地具有多样化的特点。

经济发展初期,流动人口的来源还主要集中在周边地区,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呈现出由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趋势。由于我国短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区域,相比较而言,中部、西南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也成为发达地区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另外,流动人口还包括具有其他国籍的外商和技术人员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的高科技人才和管理人员。

2.流动人口各自所属的不同的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冲突。

流动人口来自不同地区,有自己不同的生长教育环境、民族文化、区域文化,而流动人员来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无论是务工或者是工作,或者是投资经商,都需要一个渐进融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他们所带来的亚文化和所欲融入地区的主流文化之间的冲突。流动人口对文化冲突的不适应是导致犯罪的深层次原因,而不良的亚文化的触发是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的直接原因。

3.流动人口所具备的教育层次、学历背景各不相同。

流动人口各自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学历层次上涵盖了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各个层次,甚至包括归国留学人员。由于所接受的教育的不同,也使他们具有了完全不同的工作能力、思想意识、人格形态、心理状态和分辨是非的能力。

4.流动人口的生活、居住环境普遍较差。

流动人口大多离乡背井,来自五湖四海,除少数具有良好的经济条件的人可以生活的较为舒适外,大多数人生活的都比较简单、艰苦,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流动人口,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生活得尤为艰难,医疗无法得到保障,教育资源匮乏,与周边的人群相比,在内心深处比较容易形成强烈的落差,贫富差距以及所面对的各种物质诱惑也是导致流动人口犯罪的诱因之一。

5.流动人口的创业、兴业入户门槛较多。

流动人口涌入发达地区,最原始的驱动力都是出自于经济上的目的,从事的也主要是经济活动。流动人口进入某个城市或者地区后,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去,实际上已经成为当地社会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

要组成部分,但是,他们在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财富和缴纳税收的同时,不能享受到同等的居民待遇,相比较当地居民而言,从政府到社会都为流动人口设置了层层障碍,虽然取消了对暂住证收费制度,但是依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6.流动人口在居住地承受着更多的心理压力。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流动人口,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投身到异地他乡,除了要饱尝思乡之苦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包括精神压力和物质压力,有的来自工作单位,有的来自自身的经济条件,有的来自周围的人群,甚至来自当地的政府。

7.流动人口自身所具有的较大的流动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之所以被称为流动人口,就是其自身所具有的流动性决定的,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其不稳定性,从一个地区到另一个地区,从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为了流动人员自身的经济利益,他们四处走动,居住场所时刻处在变化中,自身也在各种文化风俗的撞击中不断的挣扎。

8.流动人口的年龄呈现年轻化的特点。

三、社会对流动人口的关注

流动人口进入一个城市、一个地区,面临着生活、习惯上的不熟悉和不适应,相比较当地的居民而言,流动人口要承受的更多。尤其是来自贫困地区的外来务工人员,没有劳动技术,在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之前,无法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情况下,利用违法犯罪手段获取生活资源成为他们迫不得已的选择。当然,并不排除恶意违法犯罪行为和好吃懒做情况的存在,并且还具有相当的传染性,可能影响到其他同乡和身边的人,从而扩大违法犯罪的范围或者形成团伙犯罪。

笔者认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是一个互动引导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管理与服务以及防范与引导的同步进行,才能更好的解决因为流动人口的涌入给地区带来的负面效应以及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最近,有新闻报道,广州市将为维护城市治安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入户门槛,限制低素质流动人口的进入。笔者认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对社会治安的影响,甚至也是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有目共睹的一个事实就是,流动人口为现代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也曾为“外来人口”向“流动人口”的过渡而深深感动。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传统的压制和限制流动人口的进入不能解决因流动人口而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如何将流动人口真正吸纳进我们的城市和地区,建立起对所在城市和地区的归属感,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城市和地区的关键。例如,面对流动人口的社会福利体

系的完善、常住人口对流动人口的认同等等。

四、新时期基层公安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弱势和对策

人口管理,是公安机关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而对流动人口的具体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基层公安派出所进行的。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公安机关面临着很多新课题、新挑战。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好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现阶段,许多基层公安机关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上,根据本地区的具体形势都建立了基本的管理系统,包括申报、登记、发证、变更、管理、监督、服务等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人户一致”,开展“常口管理外口”,落实“谁雇佣、谁负责”、“谁租房、谁负责”①,确保及时掌握流动人口动向。但是,在共同营建和谐国际、和谐社会的总体背景下,作为新时期的公安工作,我们应该走在前面,从更高的层次出发,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

1.深化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管理的认识。

人口流动的合法化是一种趋势,是社会的进步,流动人口的集中存在也具有长期性。但是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我们缺乏足够的认识,尚未转变传统的观念,不能做到高瞻远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打击、重处罚、重防范,轻保护、轻教育、轻服务。民警在管理中经常以管理者自居,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亲和力和服务意识,甚至存在对农民工的歧视,先入为主的对外来流动人口进行有罪推定。二是日常的制度化管理薄弱。虽然普遍建立系统的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却依然存在种种障碍,甚至存在悬空状态,无法得到有效落实。据此,公安机关应该加强对干警的教育和宣传力度,转变旧有的理念,适应形势的发展需要,真正树立起干警的服务意识,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寓于良好的服务当中。作为干警,既要看到大量流动人口涌入给社会治安带来的压力,也要看到其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带来的重要活力;既要看到他们为社会治安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应看到他们为经济带来的繁荣;既要看到流动人口自身流动的盲目性,也应看到其流动的必然性,从而从心灵深处接受他们,帮助他们融入主流社会。

2.加强公安机关与其他部门的配合力度,形成合力。

对流动人口进行管理的部门较多,例如计生部门、房管部门、人事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在管理实践中,又会因为流动人口个人的特殊性,涉及到工商、税务等其他部门。而公安机关只是负责治安管理工作,这一工作的完善需要其他部门的大力配合以及信息的及时反馈。而现实的情况是,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到位,无法形成对流动人口管理的合力。曾有学者认为,需要设置统一的领导部门对流动人口进行统一管理。笔者认为不妥,首先,无论是计生部门,还是房管部门,或是公安部门,它们都有共同的上级机关就是当地的人民政府,对所属部门的工作,人民政府有协调的义

务和能力,而且另设一个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角色定位。其次,与我国精简政府机构的方针相违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不必要的财政投入。在现有的条件下,最为可行的就是充分发挥人民政府的统筹管理和协调作用,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将对流动人口的各方面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全面掌握外来流动人口信息,对其进行服务和管理。在这项工作中,公安机关应该能够首先挑起重担。

3.公安机关的管理活动应该建立流动人口的归属感。

流动人口的最大特点是其流动性,但是流动中也不乏稳定。对于那些能够找到稳定工作、收入稳定、生活安定的部分流动人口,应该给予同其他居民相同的待遇。但现实的状况是,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其他部门,在对待流动人口上一概而论,无法建立流动人口对居住地的归属感,始终以一种陌生人的姿态出现,造成了娘家不管、婆家不要的状态。作为公安机关,应该走在前面,给予流动人口同其它常住居民同等待遇,避免另类待遇等不和谐现象,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4.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应该注重长效机制。

当前,公安机关在流动人口的管理上一般采取的是限制、防范、打击和遏制的方式,短期内可以解决因流动人口的混乱而带来的一些社会治安问题,但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从根本上解决因为流动人口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从犯罪学角度讲,犯罪的一个成因是由于文化素质低下,欠缺基本法律常识,天生犯罪人毕竟只是少数。有些地区也进行了法制教育宣传,但是范围还不够广,多数是集中在某些企业和用工单位。事实上,引起社会治安问题的多是那些无业者,由于社会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这也成为公安机关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盲点和真空地带,案发后,也恰恰是公安机关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地方。基层派出所应该和社区、村委会采取开办流动人口法制夜校,组建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等形式,加强与流动人口的联系和服务,利用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形式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与其他配套福利措施(这些福利措施包含了技术培训和生活上的保障)相配合。平稳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各种有机体良性互动的结果。

5.公安机关在打击流动人口犯罪的同时加强对其合法权益的保护。公安机关不应该只是把外来人口看作是违法犯罪的高危人群,应该区别对待。在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公安机关应当认真对待,迅速处置,不护短、不徇情,公正严肃地依法给予处理;派出所要开展经常性的调查走访,及时发现和解决涉及流动人口生活和就业中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以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取信于流动人口。对流动人口的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行为要给予表扬,增加其荣誉感。让流动人口觉得自己也是和大家一样的,公安机关在打击防范违法犯罪的同时,对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样给予保护,使流动人口和常住人口同心同德,自觉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环

境。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保护,正是“以人为本”的政府理念的体现。目前,流动人口的权利处于弱势状态,竞争和维权难度大,需要强化政府对流动人口的保护责任,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武装力量首当其冲。

五、流动人口管理的未来走向及其对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是工业化的重要特征。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人口流动是社会要求,是必然趋势,是经济发展和结构变化的必然过程。而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达,也为人口流动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在经济物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流动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缺乏的是社会条件的支撑和制度条件的保障,而这有赖于政府的推动、全社会信任危机的逐步消除和诚信的重建。流动人口管理是当前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公安机关作为流动人口管理的行政机关,面对人口管理制度改革,应该能够抛弃部门利益,勇于承担,勇于实践,以流动人口管理为切入口推动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进行。参考文献:

作者:周厦

第二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及对策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科技信息化的发展,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蔓延,各种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错误思潮和思想观点不断滋生,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新挑战

(一)外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1、西方强势经济实力带来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在意识形态的国际竞争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形成了强大的威胁。强大的经济政治实力,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和价值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和认同,同时也导致了我国很多人对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盲目崇拜,并开始怀疑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产生了动摇。而我们在面对经济实力不如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实面前,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显得很苍白,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发展,在今后很长的历史时期内,都会对社会主义阵营保持强大的优势,这将无疑会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定信念。

2、网络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途径不断增多,而且内容多种多样,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人淡化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而网络具有的全球性、虚拟性、互动性、自由性、快捷性和开放性等特性,使党和国家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和导向产生了巨大的难度。目前,我国80%的网上信息是美国提供的,90%以上是英语,我国的信息输出量仅占全球互联网信息量的0.05%。因此,网络的发展其实是为西方的思想渗透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二)内部环境带来的挑战

1、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熟和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解产生了模糊的状态。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转型时期,社会变革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方式并存的所有制体制,导致了经济成分的多元化,使马克思主义所依存的经济基础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无疑导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同样的挑战。

2、现实社会矛盾带来的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贫富差距的扩大、城市建设和房屋拆迁带来的政府与民众的矛盾、社会保障体制不完善、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贪污腐败现象等等问题,使得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多发、高发态势,这都客观上增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大众接受的难度。

3、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宣传不到位带来的挑战

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搞了几十年的马克思主义,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我们并没有搞清楚。”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简单的归结为几条原理、几个具体的结论,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绝对化。我们中学和大学教材中的马克思主义总是被归结为具体的基本原理,这无疑将学生引向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误区。这样做不仅不会有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反而导致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和有用性遭到质疑。另外,在宣传过程中经常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非马克思主义的就是歪理学说,这种现象的存在大大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象,极易导致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腻烦心理。

二、对策分析

(一)加强理论研究,正确解读马克思主义

能否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代结合起来,是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否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吴怀友在书中写到:“能否科学论证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必要性,对现实中马克思主义面对的挑战和冲击作出有力回应,是解答和消除人们思想中的各种疑惑,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去研究马克思主义,而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绝对真理,更不能教条的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是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成为符合时代发展的真正指导思想。

(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共产党是我国的政治领导力量,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代表,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要首先加强共产党对意识形态的认识和领导,确保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倡导者,共产党的身体力行,定会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辐射力,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可。加强党的建设,不仅仅是从理论上提高,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定要克服现在社会中存在的领导干部只注重理论,却不付诸行动的现象,否则,不仅不会起到作用,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三)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

历史经验告诉了我们宣传文化阵地的重要性,你不去占领,其他思想就会去占领。我们要牢牢控制住各种文化传播途径,尤其要加强网络管理和监督,绝不给错误的思想意识提供传播途径。另外,过去我们在宣传方式上的误区,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外在形象,所以,我们要改变宣传方式,注重理论宣传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注重宣传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一定要注重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的重要性,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优越性。

(四)解决现实矛盾,提高人民幸福指数

中国有句俗话叫“事实胜于雄辩”,不论怎么说,说的再好,只要人们的生活水平上不去,人们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不会相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越性,邓小平同志曾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尽管,我们的经济水平在较长时间内不会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是,只要我们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让人们感觉到生活的幸福,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人们就会感觉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就会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信念。

总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不是必然的,究其原因,是我们对客观状况的应对不力和主观失误造成的。只要我们认真、冷静的分析、解决问题,我们定能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的中国发展成世界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存在的突出问题、重大挑战及其对策分析

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存在的突出问题、重大挑战及其对策分析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国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维护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但是,某些地方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仍存在形式大于实质、腐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对“小腐败”的处理尚未取得真正成效、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大等一系列突出问题,本文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同时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面临的重大挑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腐败,是一个古老的历史难题,它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是我们的公敌。一直以来,我党都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正在逐步从侧重遏制,走上标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的轨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平稳、健康地向纵深发展,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的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腐败消极现象仍然比较严重,问题依然突出,腐败现象蔓延的势头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腐倡廉工作任重而道远,不容有1

丝毫松懈。

一、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某些地方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形式大于实质。党中央始终强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求全党动手将反腐败工作落到实处。但是,至今仍有一些地区和部门把发展经济与反对腐败对立起来,没有真正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没有将党风廉政建设贯彻到每个工作环节中。在党风廉政教育上,某些单位教育活力不足,效率低下,脱离单位和地区现实,对教育对象不研究,对教育内容不选择,盲目照搬照套,结果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与实际脱节,解决不了多少问题;在落实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一些单位打折扣、走过场,反腐败工作只停留在开会、讲话、发文件上,对党员干部疏于教育、疏于管理、疏于监督,导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基础非常薄弱,管理漏洞明显。

二是腐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腐败案件大大高于最后得以处理的案件,而且这个“呆账”仍在以一定的速度积累。反腐败工作中出现“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这种现象,原因很复杂,其一是发案率低,反腐败人人喊,贪官们同样喊的响亮,从胡长清到刘志军,哪个贪官谈起反腐败工作不都有一套大理论?这样,其真实2

面目就得以掩盖起来了,并且,贪官们大多是上有照应,下有朋党,相互勾结庇护,不容易查处;二是查处力量不足。贪腐势力散布于各个领域,纪检监察机关干部在监督和查处过程中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寡不应众,容易挂一漏万。

三是在“小腐败”问题的处理上尚未取得真正成效。“大腐败”像过街老鼠,人人痛恨,人人喊打。上至国家首脑,下到黎民百姓,反对“大腐败”已经形成共识。由于涉案金额巨大,牵涉的人物位高权重,社会影响特别坏,我党对“大腐败”案件的打击确实是动了真格的,但是,在对触动“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的“小腐败”的处理上却“尚未取得真正成效”,在某些领域甚至还有所发展。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侵害面广,人数众多,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难于清理;2.涉案金额小,这类腐败上不了“台面”,吿到哪里都不会予以理睬;3.有很大的社会容忍性,由于“小腐败”普遍存在,又有一定的正当性做掩盖,更容易取得人们情感上的谅解。但是,与“大腐败”相比,它的危害更加严重,前者造成的损失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它带来的是物资上的损失,人们在情感上深恶痛绝;而“小腐败”侵害的是社会的普遍公平和公正,侵害的是公民的道德和良心,一旦“小腐败”得到一部分人承认,就将使它进入一个自我循环体,迅速扩充到整个社会各个领域,并3

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麻痹,最终,这种“小腐败”的累加效应会将整个社会带入一个无药可救的地步,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反腐败的难度和成本不断增大。从当前形势来看,腐败案件复杂程度明显增加,窝案、串案、集体腐败越来越多,被查处的一些大案和要案大都是由中纪委直接查处的,否则很难查下去。在一些地方,腐败分子盘根错节、左右勾结、上下串通、相互利用,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腐败同盟,抗打击能量相当大,给案件的查处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人们发现,在一个腐败系统中,洁身自好、廉正为民的“清官”们往往得不到青睐,而善于投机取巧、贪赃枉法的贪官们却能够得到提拔,形成了 “官场逆向选择”现象。在个别地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查处一个科级干部,要得罪半个县城。因此,查处的一些大案要案中,绝大多数是依靠群众举报,整个案件的调查取证的成本相当高。而且,犯罪手段越来越“智能”、“隐性”,已经从过去简单的以权谋私和监守自盗,转向利用专业知识和制度漏洞进行作案,并打着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旗号,用表面合法的形式掩盖其腐败行为之实,通过一些所谓的“潜规则”来腐败,在行为认定上是很难认定为违法的,发觉和查处的难度和成本也就非常高了。

二、面临的重大挑战

一是腐朽的思想价值观念给反腐败思想道德防线造成了一定的障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西方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唯利是图”的腐化思想开始在一些领导干部的头脑中滋长,与我国千百年来残余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官贵民贱”等“官本位”思想相互交织,让一些思想防线薄弱、政治立场不坚定的党员干部一步步沦陷,成为牺牲品。在反腐倡廉建设中,要彻底消除腐朽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营造一个健康的思想文化环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是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形势所需。在制度建设上,缺乏前瞻性和创新性,跟不上信息化、科技化的步伐,不能适应当前腐败案件国际化趋势、腐败手段不断隐蔽的变化。规章制度制订了不少,真正能够切合实际,便于执行落实的却很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让部分不良分子钻了制度的漏洞,不仅削弱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而且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三是在权力制约和监督上仍然不到位。尽管我国先后建立了各种监督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的缺陷逐渐显现,一些单位的监督意识还比较薄弱,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考核过程走形式、责任追究不到位,打着保护干部和发展稳定的幌子,能捂则捂能拖则拖,往往5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监督的效果越来越不明显。

四是工作成效与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当前,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越来越强,对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的成效与群众的期望值存在一个较大的落差。这本是一件好事,能有效地推动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入,但部分群众思想偏激,对一些单位的工作缺乏了解,借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对有关案件进行种种炒作,给当前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对策分析

一是强化宣传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思想是人类的灵魂,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构建反腐败防线,思想教育至关重要。廉政教育不应该是孤立的,不能被狭隘化,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大力弘扬以腐败为耻、以廉洁为荣的先进价值观念。响应省局“增强五种意识,争当人民满意税务工作者”主题活动,在全局召开学先进、树典型、促和谐、求卓越的经验交流会,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努力做到依法治税,文明执法,做纳税人的贴心人。同时,善于总结大贪案件的内在演化规律性,加强“小腐败”的廉政教育。腐败无大小,腐败分子一般都6

是从贪小开始的,得手后胆子越来越大,手段越来越多,最终无法自拔。要从实际案例分析出发,及时纠正部分干部认为小红包、小礼品这种人情世故是小事一桩,无碍大节的错误观念,既推动了反腐倡廉工作,又保护好我们的干部不受侵害。

二是深化内控机制建设,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内控机制建设是通过实施内部监控,防范和化解“两权”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用制度和机制预防腐败的发生,最大限度地警示保护干部,做到“权力运行不出轨,干部队伍不出事”。

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领导干部在任期届中、届末和晋升、调任、转任、退休、辞职时要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选拔、调整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归入个人档案;被审计者如存在经济责任问题,应及时查处。

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要不断建立健全干部的推荐、考察、任用责任制,明确以上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要求、违规行为和责任后果,并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规范、操作办法和监督措施,形成一套系统、规范的选拔任用工作责任体系。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权力运行。充分利用信息化优7

势,探索权力全流程网上运行、网上监控机制建设,通过网上全程监督,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层面,有效规范外部执法和内部管理,形成“人人接受监督、事事接受监督、大家互相监督”的良性机制。

三是严格考核奖惩,调动干部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制定科学、量化、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办法,并把绩效考核与工作目标考核、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结合起来,通过组织考评、社会评议等多种方式,实施对干部的有效管理和科学考核。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责任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同时,还应对干部激励机制加以整合,奖优罚劣,健全激励机制考评办法,并把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干部在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中创先争优,强化反腐倡廉建设工作中的薄弱工作。

四是广辟途径,进一步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在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参与渠道。一方面畅通政务公开渠道,确保落实群众的知情权。知情权是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的基本前提和保障,实践证明,政务不公开,透明度不高,人民群众就无法及时知晓情况,人民群众进一步行使权力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重要决策事项、重要干部任免、8

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大宗资金开支等,要经过集体决议,并及时向党内外群众公开,用“阳光行动”代替“暗箱操作”,真正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反腐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一切公务活动都能进入群众的视野,从根本上防止滥用权力和幕后交易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信访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吸收群众代表参与信访案件的调查。充分发挥基层民主,严格选拔群众代表,使群众代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代表群众的意愿,借助于广大群众的力量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第四篇:11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论文

浅谈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 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从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针对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企业;经济发展

前言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在校学生的迷茫更是增大,;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人根本利益的民心工程,对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现状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屡次受到全社会的关注。2013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00万人,社会就业压力很大,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失业率将进一步加剧。再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就业总量不断增大。因此,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发布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择业与就业。大部分在校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前夕由于这些方面的忽略使择业、就业时走很多弯路。

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据2005年全国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

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

2、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有的在校大学生“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也有很多同学并不是很了解自己的能力,且缺乏自身能力与实际就业形势相联系。

3、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此类问题。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很多同学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国家机关,也有同学理想或期望从事的职业是经营管理类,且期望薪酬很高。没有考虑自身能力限制带来的不利影响,势必造成在求职过程中受挫。大学生虽然多,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1、大学生自身作出调整和努力。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首先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新时期的就业观。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其次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断提高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学校是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应加强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整个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关键作用。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要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3、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

4、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但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其次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但培养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2]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 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李迎军.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责任与对策.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刘清亮,黄垄.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 [6]试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2010.

第五篇: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论文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探讨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商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今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从而在国家、学校教育、社会与个人四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对策

随着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的加大,我们在校学生的迷茫与无助更是增大,恐慌,担忧接踵而来,本着能从该课程中学到,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与信息,修了这门课,当它结束时总结一下所学的东西,发现在这里了解有关就业的一些信息,不能和书本上的知识相比较,它是步入社会前有必需的知识,以后最能发挥功效的一门课之一。以下是我对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将有2400万劳动力需要安排就业,其中将有超过700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数据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比2009年增长52万;而据预测,2011年这一数字将达到峰值758万。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进一步显现,可以预见,在未

来相当长时期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如何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将成为政府与社会长期而艰臣的任务。

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总体来说,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现有教育培训体系缺乏必要的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缺乏对创业行为的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成因分析

2.1毕业生个人因素对就业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的择才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涮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占。47.7%;外语能力。占47.7%。能力因素成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还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非专业能力还有很多.如学习能力、应变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等,特别是学习能力.已成为现代用人单位考察的一个重点因素。

2.2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

近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但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拍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问题。据2005年全国l%人u抽样调查显示,全国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人仅占总人121的5.18%.而发达国家占20%以上。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N3800美元左右时,需要10%左右的大专以上人才。绝对数是1.4亿人。现在我们这个数字是6300多万,2020年要比现在增加7000多万。也就是说,从现在到2020年,我们年均需要增加600万左右大专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另外,(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缺口2000万人。这个数据分析反映出我国的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合理导致某些专业领域的大学生多了。2.3高校扩招

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的就业有多大的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下表看出来,自从2000年以来,毕业生的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是2000年的5倍多。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找工作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也就越来越难了。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增加了难度,但从国家长远的利益看,高校的扩招也是迫不得已的一个选择。高校的扩招对大学生就业有影响,但原因是多方面的,也不是主要的影响。2.4大学生的就业流向

大学生就业的流向主要有5个方面,从这些流向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具体体现:70%左右毕业生就业出路主要是到各类企业和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业或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但是70%并不是指到城乡基层社会服务岗位就

业,而是包括了去各类企业(私营企业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等等)以及灵活创业的比例。其中自主创业的的比例之占0.3%,愿意到城乡基层服务岗位的人数就不多了。可见,大学生虽然多,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去工作,有业不就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的一个原因。2.5大学生就业的空间分布

大学生就业大多数集中到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其中广州、上海、北京应届大学生毕业生的首选,很少人愿意到西部地区就业。有一项对3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00至4000元,低于月薪2000元坚决不干。这样就造成了重东部,轻西部;重高层,轻基层的不合理分布。如果大学生就业空间分布合理的话,就业问题就不会如此严峻或者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问题转向西部是我们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关键,也有利于实现社会发展水平的均衡,国家的共同富裕,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某种程度是相对的过剩,这与大学生的观念选择就业造成空间布局不合理密切相关。

2.6教育机制的弊端

我们的教育机制本身就存在很多的问题。有的专业过热,出现了扎堆的现象,有的专业则无人问津,人才过缺。很多的大学生在大学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没有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与大学教育的机制有关系,很多教育活动只是走走秀,搞搞形式,表面是完成了教育的任务,没有深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的大学生反应,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创新能力比高中时候下降了很多,而且为数不少。针对当前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的对策

3.1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高校培养大学生也存在着“产销”是否对路、供求是否平衡的问题。高校在设置专业时不能被就业市场牵着鼻子走,要认真研究、善于把握就业市场波动的规律,学会比市场变化快一拍,只有增设一些新兴的、前瞻性的专业。才能充分掌握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同时政府也应尽快建立完善预警机制,向高校随时发布社会对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对于可能出现的专业设置供求不平衡给高校以警告。3.2高校应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提高抗风险能力 3.2.1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刨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中,对专业技能的培养尤为重要。这是大学生的立身之本,所以高校应搞好专业技能教育。

3.2.2不能忽略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除了具备专业能力之外。非专业能力也会直接影响到大174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除了专业能力之外.用人单位提出了明确的非专业能力要求.包括大学生的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所以对大学生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尤为重要。3.3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大学生要将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相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传统的择业观必须改变。大学生应该面对现实科学定位.找准自己在社会

上的位置.积极参与竞争,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应该明白职业选择是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变化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大学生的择业观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3.4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择业就业

在危机影响下.众多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一个关键问题,是看教育部f J能不能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作为沟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部门不仅要承担起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和管理职能,而且要承担起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的职能。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继续坚持将“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重点放在“请进来”.办好校园招聘会。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系统”网站,利用互联网拓宽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沟通渠道。3.5政府应加大就业政策扶持力度

3.5.1政府应发挥政策效应.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2009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各地千方百计帮助大学生就业,一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岗”,促进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据教育部介绍,为吸纳高校毕业生到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工作.辽宁省开发了1万个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优先安置困难家庭毕业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由省财政提供工资补贴。同时,各地方扩大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和‘三支一扶’计划”、“县以下农村中小学一校一名师范类本科生计划”等项目规模.鼓励高校毕业生在项目结束后留在当地就业。

3.5.2政府应大力推进毕业生自主创业

政府要加大支持创业丁作力度.实现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明品增加。要加大对毕业生自主创业经费、政策、项目的支持;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创业实践。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引导、技能培训、专家指导等帮助和服务。

针对现在大学生的就业所面临的种种问题,要使问题得以缓解,就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需要国家,企业,大学生自身,教育机构各个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 刘晖,马良,张彩霞.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年

[2] 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 邹云龙,曹扬.关于大学生就业“基层”路径的探讨.东北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李迎军.大学生就业——高校的责任与对策.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5]刘东菊.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6]刘清亮,黄垄.大学生就业与就业能力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

下载流动人口为当前治安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分析(2007论文)(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人口为当前治安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对策分析(2007论文)(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