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专项工作情况汇报
接通知要求,现将我委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专项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包河区作为合肥市农村面积和农业人口第一大区,约有100多平方公里的农村区域和近10万农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合肥滨湖现代化大城市建设为统揽,以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化转型为方向,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逐年加大农科教培训力度,全力推进农民“阳光工程”培训,为农民创业者努力搭建创业、就业平台,提供创业培训和跟踪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农民达50000多人次,逐步形成了以培训提升素质、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格局。
二、主要做法
1、明确创建思路,广泛宣传创业政策
按照包政办(2010)63号文件精神,从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环境着手,结合实际,在“开展回流农民工的创业培训,短期、中期农业实用技术和二、三产业技能培训,引导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上下功夫,在“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上下功夫,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土地流转,不断减轻农民负担,激发农民工创业激情,鼓励鼓励更多的城乡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2、开展创业培训,全面提升创业能力
今年以来,共开展科普技术赶集5次,举办农民工就业培训班3期,各类技术培训班60多期,田间课堂1000多场,培训农民达10000多人次。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887人,超额完成全年3300人目标任务,培训合格率100%,就业率超过80%。
3、优化创业环境,逐步减轻农民负担
自去年开始,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我区农业生产性水电费中的排涝水电费(农民负担监督卡内项目)不再向农民收取,而由区财政全额承担。今年,区大圩镇、义城镇、烟墩镇也相继实行了此项规定,实现了我区农民“零负担”。同时全区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全面推行财政涉农资金补贴“一卡式”发放工作,向所有享受各类财政补贴的农民发放了财政补贴资金专用存折,及时将补贴发放到位,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全年共发放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直补、大户补贴、油菜补贴、购机补贴等各类补贴422.73万元,累计处理、调处、复查了土地纠纷27起141人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优化了创业环境。
4、搭建创业平台,全力推进农村改革
(1)深入开展土地流转。一是大力宣传农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编印了《包河区农经工作资料汇编》XX余份,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专门会议、送政策下乡等多种形式,将政策精神原原本本地向镇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传达;二是积极引导规范管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在5月份召开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各镇街、村居负责人参加的全区土地流转专题会议,对土地流转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动员部署。要求各街镇、村居积极引导农户在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流转土地,规范签定流转合同,并报发包方备案;三是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流转权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无擅自盘剥、截留、扣缴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的行为;四是新建了区镇两级土地流转信息平台。投资10万元,建立健全了区、镇两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并与市农委相应网站联网,发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五是建立了包河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大圩镇、烟墩镇依托为民服务中心建立了土地流转平台服务窗口,并配置了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施。自7月份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立以来,区镇两级已累计接待服务来自省内外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协会)等规模投资经营主体120余人次,接受群众咨询和为农民提供流转信息、流转合同等服务XX多人次。全区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5.3万亩,占全区总耕地量的58.89%。
(2)积极成立农业合作社。全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专业合作社23个,省级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5个)。具体工作中,一是强化指导。年初,我区召开了一次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为各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也推进了企业之间的交流;每月对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建设情况作一次统计,随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向企业传达政府扶持政策、市场信息等情况。二是强化服务。两次组织人员深入企业、专业合作社调研,听取他们的意见,尽力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资格,指导帮助了5家企业申报市区固定资产投资奖补、22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申报了市级示范合作经济组织专项奖补资金;三次组织了2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加上海农展会、首届中国(安徽)农产品交易会、农产品进超市对接会。三是强化培训。组织开展了两次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培训班。组织了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外出考察学习。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经常性地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开展技术培训。(3)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为进一步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近年来,我区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为外来投资者提供环境保障和奖励政策。烟墩镇今年成功引进首家农业开发公司——安徽园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进驻安徽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成立了5个村的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首批流转土地达2938.51亩。义城镇塘西村也引进合肥银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包了400多亩流转土地开发大棚蔬菜和设施农业。大圩镇也将全镇14个村中的10个村,分片规划,引导发展,广招农业项目。目前已有1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和外地能人成功进驻,如:华泰集团在磨滩村承包500多亩土地发展苗木花卉,合肥战友农业开发公司在磨滩村承包200多亩土地发展双孢菇,合肥佳佳龙虾养殖有限公司在沈福村承包XX多亩土地从事龙虾生产,安徽徽王食品有限公司在慈云、圩西村承包200多亩土地试种蓝莓。这些企业在建设项目同时,又提供了众多的就业岗位,使得周边土地已流转的农户除了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外,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月收入近千元,实现了“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打工收入已成为全区农民增收的主要增长点。
三、下一步打算
1、以都市农业继续引领农业结构调整
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结合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大圩镇东大圩以发展无公害瓜果菜基地为重点,上圩以发展蔬菜瓜果为主,中圩重点发展林果苗木,下圩突出发展莲藕、茭白、菱角等水生蔬菜。烟墩镇牛角大圩结合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绿色设施园艺种植业和高端服务业,着力建设苗木、花卉、湿地、蔬菜、林果、作物、水产和旅游服务等8大功能区。淝河镇马圩以绿色港湾公园建设为龙头,建设集人居、度假、游憩于一体的生态水岸公园。义城镇大张圩以万亩速生林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林种林养经济,深度开发农业旅游资源,着力建设市民休闲度假的天然氧吧。
2、以政策扶持继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我区共争取上级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土地开发整理资金、国债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以及吸引社会各类资本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亿多元,区财政也每年拿出100万元都市农业发展资金,重点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以奖代补,大力实施“土地整理、农田改造、设施配套、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业项目建设,东大圩等农业生产主要区域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基础格局。
3、以招商引资继续扩大创业就业平台
以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提升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流转土地,在让农民获得稳定的土地租金收入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就业平台。
4、以城乡统筹推进一体化发展
以市政府城乡统筹意见为指导,研究制定包河区实施办法,积极开展体制创新,认真落实保障措施,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二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白云区统计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推进
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计划》和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争强预防腐败工作实效,根据区委办、区人民政府办关于印发《白云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白党办发[2011])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工作方针,确实抓好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有效遏制和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推动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为统计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按照重点突出、分布实施、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到2011年底,初步形成覆盖全局各科、室部门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网络,在统计局各科、室重点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加强廉政风险分析、监控和管理,逐步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统计队伍,促使我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三、实施范围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实施范围包括局领导班子、各科、室及党员干部。
四、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一)主要内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将风险管理理论和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工作实际,针对因教育、制度、监督不到位和党员干部不能廉洁自律而产生的廉政风险,采取先期过滤、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综合治理五项措施,按照计划、执行、考核、修正“四个环节”的循环管理方式,以为一个周期,对预防腐败工作实施系统化管理的过程。其核心是将党员干部在执行公务和日常生活中发生腐败行为的可能性,作为一种风险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和减少腐败行为发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着眼于防范和关口前移,为预防党员干部腐败建立“防火墙”,为推进和落实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供机制和抓手。
(二)、实施步骤
实施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按照分级管理、责任明确的要求逐步推进。针对党员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或正在演化中的腐败问题,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实施有效监督,严格检查考核和建立健全预防腐败长效机制,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1、加强学习培训。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一项以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为重要特点的创新性工作,全局各科、室通过学习、交流讨论、培训考察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关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有关文件、资料,学习借鉴好做法和好经验,使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方法步骤,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每一位党员干部参与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排查廉政风险。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结合的方式,从行政管理事项,业务工作流程、制度执行和外部环境等方面,逐一排查风险点,按风险发生几率或危害损失程度确定风险等级。因利益关系、不作为或乱作为,容易出现或滋生违法犯罪行为的为一级,因利益关系、不作为或乱作为,容易出现或滋生违纪犯罪行为的为二级,因利益关系、不作为或乱作为,导致轻微违规或虽未违规对科、室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为三级。对查找出的廉政风险点,经组织严格审核把关后,将风险点登记汇总,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1)查找岗位风险。按照全员参与的要求,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分析查找个人思想道德、履行职责、执行制度的情况,通过自己找、领导提、群众帮、集体定等多种方式,认真分析并查找出个人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和执行制度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岗位风险及其表现形式,报所在科(室)或党组织审核。
(2)查找科室风险。针对人、财、物管理等重要岗位、重要环节、关键部位,组织科、室对照职责定位等情况,分别查找出业务流程和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报所在党组审核。(3)查找单位风险。重点查找在“两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人事任免和大额资金使用)等方面容易产生腐败行为的风险内容及表现形式,报区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3、进行风险评估。围绕财务管理、用人管理等方面可能发生的各类腐败问题,按照风险发生的几率或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排查出来的风险点的风险等级,经审核后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
4、制定防范措施。围绕排查确定的各类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防控措施,着力形成以岗位为点、以程序为线,以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做到权力运行到哪里,风险防范措施就跟到哪里。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及时受到提醒和应有的监督制约,制定的防控措施要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1)针对岗位风险点防范管理措施。由本人对照与业务工作相关的各项法规制度,提出防控风险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报所在科(室)或党组备案。
(2)制定科(室)风险点防范管理措施。针对科(室)风险,由党政领导班子围绕决策、执行过程和监督、检查、考核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具体防控措施和相关工作程序,统一流程图或表格形式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3)制定单位风险点防范措施。针对数据产生腐败的风险防控,各科(室)要认真研究分析数据产生腐败的共性问题,并结合业务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防控廉政风险的相关规章制度,明确防控风险目标,任务和工作标准,形成廉政风险防控管理上下一体、左右联动的通畅、有效运行机制。防控措施经本单位党组会议审定后,在本单位范围内公示,并报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要根据廉政教育方面提供的信息,切实提高反腐倡廉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执行力;根据监督方面提供的信息,查找监督薄弱环节,健全监督体制机制;根据查处案件提供的信息,健全案件协调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查处,防止大要案发生,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
5、加强监督管理。根据风险内容和不同等级,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监督、分级负责制度。一级风险,由局分管领导直接管理落实,主要领导监督;二级风险,又由科(室)负责人直接管理落实,局分管领导负责监督;三级风险由所在岗位个人直接落实,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制,根据风险监督管理权限和风险监督责任,综合运用教育、人文关怀、听证执行、公开承诺、警示提醒,诫勉纠错和责令整改等手段,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等形式实施前期预防、事中监控和后期处理。同时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明确党组负责人和行政领导是廉政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党组的领导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明确各科(室)廉政风险防范工作的职责和分工,各科(室)部门要成为廉政风险防范的第一道防线,具体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腐败风险排查,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和落实。二是纪检监察党组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作用。纪检监察党组负责牵头组织科(室)部门开展廉政风险专项评估,督促各业务科(室)制定落实廉政风险防范的各项措施,形成廉政风险防范的第二道防线。
三是惩防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要组织本局对各科(室)开展廉政风险防范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提出分类指导意见,评估各科(室)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成效,建立廉政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廉政风险的第三道防线。
6、考核防范效果。建立和完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考核制度,通过信息监测、定期自查、上级检查、社会评论等方式,对廉政风险防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由本局全体职工对岗位、科(室)防范管理进行总体测评评价,提出考核意见建议;社会评估采取社会民意测评形式对本局防范效果进行评估;工作考核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工作目标考核纳入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
7、完善操作规程。以为周期,根据考核评估结果,纠正存在问题,完善工作程序,逐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考核评估、纠结整改和责任追究机制。结合职能转变和预防腐败的新要求,及时修正风险防范内容、改进和完善风险措施。
五、工作原则
科学管理的原则。坚持围绕统计工作的实际,内容评估准确,措施、步骤操作可行。
综合运用的原则。坚持我局现有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方法的综合运用,合力推动防腐工作。有序实施的原则。坚持突出重点,局领导干部与科、室业务人员、党员干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同时推进。
1.坚持与统计工作相适应。紧密围绕统计改革和发展战略目标,部暑工作,制订措施,构建切实能够促进和有效保障统计事业发展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2.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教育、制度、监督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既要从严治标,更要着力治本,惩防并举,注重预防。
3.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统一,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科学合理、系统配套和可操作性。既要有总体规划,又要分阶段实施。
4.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认真总结工作经验,针对统计部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全局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组织领导,周密安排部署,认真组织实施。要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带头加强学习,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积极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落实工作责任
各级领导干部要将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科、室领导要带头查找本科室分管工作存在的风险点,局廉政风险防范工作领导小组结合业务工作统一部署,统一检查考核,确保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三)注重工作实效
各领导干部要根据方案要求,按工作时限落实各阶段工作任务。对已界定的廉政风险,制定有针对性地防范措施加大风险防范管理力度,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廉政风险防范的水平。
七、组织机构
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党政主要领导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负总责,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各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体系。按照要求成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附:白云区统计局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第三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计划
科左后旗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计划
为加快科左后旗全民创业进程,实现旗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在政策上更加宽松,在措施上更加有力,推动科左后旗以创业促就业工作上新台阶,确保创建工作如期完成。
1、加强协调,在“勤”字上下功夫。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也正是得益于全体就业工作者辛勤的工作,各部门、各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劳动保障部门做为牵头单位,要主要作为,当好参谋,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联系、沟通,安排好创建工作各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定期不定期召开好创建工作协调会、分析会,及时反馈群众反映的问题。
2、落实政策,在“实”字上下功夫。国家、省、市出台的扶持创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特别要落实好创业培训补贴政策、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小额贷款贴息政策,把积极的促进创业政策变为推进全民创业的法宝。
3、强化培训,在“能”字上下功夫。严格按照SIYB培训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各具体特色创业培训,帮助社会各类群体提高创业能力,在培训方式、培训成效、创业成功上有大的突破,计划今年组织创业培训6000人以上。
4、强化服务,在“情”字上下功夫。打造信用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服务环境,按照部门职能作用,实行对口帮扶工程,为创业人员提供信息、技术和政策咨询等方面服务,帮助解决企业落户建设和生产经营中的各种问题,以服务促创业。对创业者应当开辟绿色通道,在服务过程中要变得更加主动、细致、优质和高效。
5、扶持创业,在“新”字上下功夫。在推动创业工作思路上,在创业培训体系的设计上,在具体工作方法上,坚持不懈的创新实践,积极探索融资渠道,进一步完善政、银、企三方协调机制,增进银、企关系,简化贷款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扶持。
为落实市创建首批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科左后旗紧紧围绕创建全国首批创业型城市的总体目标,大力促进创业服务,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拓宽创业渠道,力争近一年冲刺努力,要圆满完成创建创业型城市的目标任务。
(一)以创业培训促进劳动者创业,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百度优化创业环境。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范围,努力完成创业培训1500人(截至2010年11月已培训48人);培养创业扶持对象500人,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10000人。
(二)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力推劳动者创业。广泛动员
参加SYB创业培训的人员,尤其是那些有创业愿望的参训者实施创业。为将实施创业的参训者提供创业咨询、创业评估、创业项目推介、创业融资服务,努力做到“要政策的给政策,要创业项目的给项目,要资金的给小额信贷”,极力推动创业,力争完成开发创业项目100个的目标,扶持创业新发放小额贷款3000万元。动态掌握返乡农民工数据准确,实施跟踪服务,鼓励、扶持他们创业。
(三)做好创业者跟踪服务,巩固创业成功率。对已经实施创业的劳动者,一如既往地给予关心、支持他们创业,不定期地进行走访。千方百计帮助创业者解决在创业过程遇到的困难,帮助他们渡过创业初期的困难,在政策、资金、经营、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他们创业成功,以巩固创业成功率。
(四)加紧实施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把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作为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与国土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在今年12月之前,把市级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用地解决,建3个创业孵化基地,10-15个创业实训基地。争分夺秒地把它们早日建成,完善功能与服务。引导、吸纳有创业愿望的劳动者进入创业孵化基地实施创业。塑造创业典型,引领全市居民崇尚创业、实施创业,带动社会就业。
(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我们继续与新闻媒体合作,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创业文化、创业政策、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典型等,营造浓郁的舆论氛围,引导全市居民实施创业。
(六)加强组织领导,督促检查政策落实。在全市组织创建工作模拟考评,对照国家考评标准和工作目标任务,逐项认真考核,查遗补缺,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整改完善,保证各项创建目标全部达标,全面做好迎接国家考评考核验收准备工作。
第四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汇报
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汇
报
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总结汇报,区委、区政府围绕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总体目标,以建立健全“五大体系”为重点,全面推动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步伐。截止年底,该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3490人,新增私营企业288家,新注册个体工商户3506人,全区11个办事处、80个社区全部建成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一个群众共同参与、服务平
台完善、工作载体新颖、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新格局正在形成。
一、搭建服务平台,夯实创建基础
(一)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该区在11个办事处和80个社区建成劳动保障平台的基础上,又投入资金50万元,对民营科技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和推进区人力资源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服务功能和水平。利用服务平台,该区组织开展了“三包”(包项目、包服务、包监管)、“五帮”(帮项目申报、帮资金筹集、帮证件办理、帮解决经营困难、帮规划发展)服务和“双联双创”活动(部门联系社区、机关干部联系创业户、创充分就业社区、创信用社区),为有创业愿望的人员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切实推动全民创业。
(二)加强创业示范平台建设。该区加大对民营科技园区创业示范园(孵化园)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充分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跟踪服务制度,切实提高示范园内的创业项目承载能力,逐步将创业示范园建成全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辐射带动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劳动密集型企业和返乡创业基地。同时,该区又在完善文峰建材市场、奎楼商业步行街、思故台市场等三个创业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新建了西北大操场
特色素质教育、七里店花卉市场、恒达利市场等创业示范基地,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切实做到跟踪服务制度化、税费优惠应免尽免。
(三)加强创业培训平台建设。该区一方面依托各类定点培训机构和职业培训学校,为创业就业者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等各类政策性补贴培训,提高创业就业人员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和职能转换能力。另一方面依托区创业服务中心,成立了由工商、税务、科技、司法、财政等部门的业务专家及syb教师组成的12人创业专家指导团,对有创业愿望的人员开展项目开发、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并加强创业项目指导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划的衔接,增强创业指导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今年,该区已组织不同范围、不同形式的大学生和党员创业就业政策咨询和岗位推介活动五次,组织创业培训536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0182人。
(四)加强融资贷款平台建设。该区在全社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进一步通过开展全民创业活动激活民间资金。截止12月底,该区共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200万元,民间资本进入创业281736万元。
二、搞活工作载体,凸显创建特色
(一)实施“社区创业星火计划”。该区邀请许昌学院的教授和多年从事创业培训、劳动用工方面的专家,举办了区社区创业“星火计划”培训班,对全区11个街道办事处和80个社区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各社区采取社区独办、个人与社区联办等多种形式创办实体,在家政服务、月嫂服务、中介服务、第三产业等诸多领域充分优势,服务群众,壮大社区经济。该区共发展社区服务项目101个,总投资330余万元,安置低保人员、困难群体和下岗失业人员4700人。
(二)开展“创业在,成功创业千人行”活动。在该区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
区调查摸底,掌握各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底数,及时对自主创业人上门跟踪服务,帮助协调解决其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创业成功率。今年来,该区已扶持成功创业3506人。
(三)开展“文化科技创业”活动。该区充分发挥“三国文化之乡”的优势,依托曹丞相府、魏武帝广场,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形成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目前,集古玩字画文化、钧瓷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文化为一体的开发思路已基本形成,实施后将成为该区文化创业的一大特色。同时,组织发挥科研人才优势,成立区科技人才协会,定期举办科技论坛或学术交流会,为科技人员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创业平台,提升科技创业水平,促进全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四)在党员中开展“千百万”创业示范工程。该区制定出台了《关于积极帮助和扶持党员创业就业工作的意见》,对全区(包括52家改制企业)党员中有
创业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每月为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放一份《创业就业信息指南》,为每个有创业愿望和就业愿望的党员提供一次免费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并建立区党员创业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和区党员就业再就业基本情况统计台账,对每个党员创业就业情况的变化实行动态管理,随时掌握党员创业就业现状、督促帮扶措施落实。今年来,该区各级党组织共为党员提供创业就业信息2800多条,组织创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1900多12全文查看
第五篇: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
五常市卫生局关于创建国家级
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五常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的事实意见》,进一步规范和简化餐饮、医疗等创业企业的审批环节,营造宽松、和谐、公平的创业环境,全面推进我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城市工作的进程,按照市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结合本部门职责,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为目标,根据五创办等相关文件要求,规范和简化餐饮、医疗等创业企业的审批环节。有计划、分步骤完成缩短《餐饮服务许可证》办理时限;简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鼓励民营资本与外资兴办民营医疗机构,为全面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协调,协同推进。创业兴办餐饮业和医疗卫生机构是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餐饮服务许可证》是《行政许可法》颁布后依法实施卫生行政审批行为,必须坚持统筹考虑、科学安排,加强协调、通力合作。
2、分布实施,公开运作。通过不断探索并积累经验,循序渐进减少审批时限,压缩审批环节,为餐饮、医疗创业企业营造公平、宽松、开放、有序的创业环境。
3、积极探索,注重实效。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增强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切实解决许可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通过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压缩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确保《餐饮服务许可证》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工作有序开展,使创业企业从中受益。
(二)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1、规范和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将餐饮许可证、医疗机构许可审批纳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做到工作有章可循。实行审批事项公示制度,将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审批时限通过办事指南向企业公示,增加审批工作透明度;实行审批工作前置指导,无偿为创业开展咨询和业务指导服务;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为创业企业提供方便;实行超时默许制度,增强审批工作实效性;严格审批时限,餐饮业审批实行及时办结,材料及现场合格一个工作日办结。医疗机构设置审批缩短至十个工作日,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2、做好审批工作人员及创业企业的培训指导工作。一是
组织开展对行政审批人员培训,通过对《餐饮服务许可证》、《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批发放进行统一学习、培训,规范行政审批人员的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更好的为餐饮、医疗创业企业服务。二是做好对餐饮、医疗创业企业发证后的培训指导工作,加强对餐饮业、医疗机构准入后的监督管理,扶持创业企业有序发展。
3、完善审批人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许可发放人员的绩效指标。要坚持职能导向,将履行职能职责与解决社会突发问题作为基本内容,避免职能失位、越位、错位;要坚持结果导向,突发对履职活动结果、效果的评估;要坚持标杆导向,引导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谋创新、挖潜能,争进位、快发展,解决考核目标标准低、压力小、自我评估动力不足等问题。
4、鼓励社会资本兴办民营医疗机构。根据黑龙江卫生厅《转发卫生部关于医疗机构审批管理若干规定的通知》(黑卫医发[2008]407号文件)规定,“为促进与扶持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近期原则上停止社会办个体诊所、门诊部和100张床位以下民营医院的新设审批工作。”目前,我市积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100张床位以上民营医院。根据全市地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指导社会资本申办上规模、上档次的民营医院。设置审批程序为:申请人填写《设置医疗机构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选址报告和
建筑设计平面图等材料,向拟设医疗机构所在地区卫生局提出申请,经卫生局初审同意后,逐一上报市卫生局和省卫生厅进行设置审批。
5、大力发展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根据《五常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五常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2007-2010年)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以政府举办为主,社区卫生服务站可采取多元化方式举办。”审批民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程序是:申办机构在完成《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核准的事项后,应当向批准设置的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医疗机构申请职业等级注册书》及相关材料;卫生行政部门对拟执业等级的医疗机构进行审查和实地考察、考核,并对有关执业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现场抽查考核;审查合格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审查不合格的,将审核结果不予比准的理由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卫生行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登记后,应将有关核准内容依法报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三、工作步骤
创建工作从2009年1月到2010年末,分3个阶段开展
(一)准备阶段(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
成立卫生局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五常市卫生局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方案》。健全餐饮、医疗许可审批配套制度。搞好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
(二)启动阶段(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成立行政审批办公室,进驻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对餐饮业、医疗机构许可实行一站式审批服务。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许可审批程序,简化审批环节,鼓励和引导创业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兴办民营医疗机构。完成市管餐饮企业《餐饮服务许可证》换发工作,将《餐饮服务许可证》发放环节、时限依法压缩,做到条件合格,一个工作日办结
(三)推进阶段(2010年10月至2010年末)。按照《五常市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任务目标》进行自查,对审批工作进行评估,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推进工作开展。
四、保障措施
(一)组建机构,加强领导。成立保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分工协作,落实责任。按照责任分工,扎实工作、积极推进,确保餐饮、医疗执业许可审批工作取得实效。
(三)有效支撑,保障实施。对卫生行政审批机构给予资金、人员支持,保障其全员入驻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并适时
有针对性地赴先进城市学习考察,不断完善审批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