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与UCLA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

时间:2019-05-14 01:4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江大学与UCLA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江大学与UCLA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

第一篇:浙江大学与UCLA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

浙江大学与UCLA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txt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女人在约会前,一定先去美容院;男人约会前,一定先去银行。本文由jinkang1997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全省最大医学中心进入设计筹建阶段(组图)浙大海外学子浙江行活动圆满落幕浙江大学与 UCLA 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

海创园海外科研楼效果图

海创园效果图

昨天,浙江大学和余杭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浙大将在余杭设立教授村,余杭还将 在“海创园”里建一幢浙大海外科研楼,为浙大海外校友提供创新创业平台。而城西居 民最关心的原“浙大医学中心”项目,经历五年的周折后,也已正式进入设计筹建阶 段。还有一个好消息是,浙医二院还将在余杭经济开发区建一个分院。设立 20 个海外联络处 吸纳全球高层次人才 《协议》签订之后,浙江大学将在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地建立 20 个海外 联络处,协助“海创园”做好海外宣传和高层次人才联络及推介工作。“我们要发挥浙大海外校友广泛的优势,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杭州和浙江的转型升级服务。”浙江大学 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赵荣祥介绍说,被引进的人才将进入浙大的人才“驿站”,享受事 业编制。余杭区还将建设浙大“教授村”,为其提供良好条件。

“人才来到浙江,不仅仅是做教授,还要鼓励他们积极创业。”赵荣祥说。海创园 将根据人才创业创新的需求,在创业和科研交流等方面给予支持。要建浙大海外科研楼 服务世界 500 强和浙大人才 “海创园”计划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人才创新基地。自今年 7 月 落户余杭创新基地以来,“海创园”已顺利建成 6 万平方米先导区,“截至 11 月,已经 有 15 家企业入驻,主要是创新创业产业,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软件与创意、服务与中介平台。” 作为全国“千人计划”的候选人之一,项春生正是在“海创园”展开了科研的第一次 腾飞,他研发的利用女性经血干细胞治疗意外严重伤害的成果得到了世界医学的认 可。目前就职于杭州易文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项春生说:“公司自开园就已经入驻,园区现在规模扩大的速度快得惊人。” 海创园服务中心沈主任介绍说,“一期启动区 31 万平方米将在年底前动工,于 2011 年建成。另外还有 1000 亩土地可供社会企业和科研院所自行设计建设。” “‘海创园’还规划建设一幢浙大海外科研楼,将为浙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研发提 供平台,也为世界 500 强企业研发中心提供平台。”赵荣祥说。将建两座新医院 全省最大医学中心开始筹建 几年之后,在浙大紫金港校区西区,一座我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将矗 立,住在城西的居民看病将不再是问题。

这座综合性医学中心也是浙大和“海创园”合作项目之一。它按照“三级甲等、国际 一流水平”标准建设,占地 200 亩,建筑面积比浙医一院还要大 3 万多平方米。五年前,这项当时称为“浙大医学中心”的综合项目曾规划 3600 张床位,投资超过 20 亿元,比浙医一院,浙医二院两家医院加起来的床位还要多。但后来的消息称规模 有所缩减。赵荣祥告诉时报记者:“规模仍是全省最大”。赵荣祥说:“医学中心不同于一般医院,不仅能治病救人,更注重培养人才和科研 医学难题。它将成为省内制度最完善、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医疗机构。”它的落成和操 作将推动生命健康医学领域的人才和高科技项目向“海创园”集聚,带动生物医药基地 以及整个医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此外,在余杭经济开发区还将建浙医二院余杭院区。建筑的具体设计还在进一步 规划之中

浙大海外学子浙江行活动圆满落幕

硅谷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一批优秀的华人和技术,“桃子熟了”,现在正 是“摘桃”的好时机!--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科技参赞董建龙先生 看到浙大海外学子学有所成、满载而归,带激情、带项目、带 资源回乡创新创业,发挥聪明才智,使我倍感振奋!--

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陈子辰 作为国家首个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浙江在吸引海外人才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浙江活跃的民营经济、强烈的创新意识、充裕的民间资本与海 外人才和技术实现有效的对接。--浙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人事处处长杨春民 感谢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为我们海外学子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现在 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也是回来“摘桃子”的。

--浙大海外学子艾欣 浙江大学作为全国知名高校,约有 50 余万名校友,其中有 10 万学子活跃在海外 的各行各业。10 月 28 日,50 余名浙大海外学子,带着最新科技成果,从美国、英 国、德国、加拿大等国汇聚杭州,齐集母校,为着同样的目的、同样的希望--“创业浙 江、回馈浙大”。此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主办,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承办,是浙江 省首次大规模组织掌握核心技术的浙大海外留学人员回浙江进行洽谈、对接的活动。活动为期三天,分别在杭州、绍兴、金华举行,通过政策介绍会、项目洽谈交流等为 浙大海外学子搭建创业舞台和项目孵化服务平台。地方政府翘首以盼 营造创业绿色通道 浙江省作为国家首个技术创新试点省份,求才若渴,正以更广阔的眼界、思路和 胸襟吸引广大海内外人才。各地市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海外人才免费提供启动 资金、场地、住所等。绍兴推出了“330 海外英才计划”、“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计划”,重点引进项 目还可一事一议。其中,重点引进的创新载体--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绍兴产 业基地正式授牌,为海外学子在绍兴的创新创业、国际技术转移搭建了新的平台。金华将着力引进汽摩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等 重点、新兴产业的创业人才与创新团队,推出了“海内外英才引进计划”。通过前期对 接,有两位浙大海外学子申报了“金华海内外引才计划”,项目有望在金华落地。项目对接成果丰硕 助推我省产业发展 本次活动学子带来了节能减排、重大机电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近70 个 产业化项目。其中中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科技参赞董建龙先生所推介的项目,就 有七八项达成合作意向。美国凯美特技术有限公司、温州医学院和浙江加州国际纳米 技术研究院签订了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全自动个性化数字镜片项目,以满足消费者对 高端个性化镜片的需求,提升我省眼镜行业的产品附加值。浙江加利利科技集团与英 国 Sheffield 大学材料系就片式多层微波陶瓷电容器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

此外,艾欣博士的“铜铟镓硒薄膜(CIGS)太阳能电池产业化” 项目,董绍胜博士 带来的“新一代可体内降解止血纱布”项目也吸引了大批的企业前来洽谈,风险投资机 构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大型太阳能光伏工艺设备制造”、“超薄锂电池”、“应 用于裸眼 3D 电视的创新性技术”以及“开发汽车电子控制器及其它电子控制产品”等项 目,洽谈者也是络绎不绝。三天的活动降下帷幕,项目的合作才刚刚开始。活动承办方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 术研究院负责人杨辉教授表示,纳米院将继续提供配套和后续跟踪服务,为广大学子 提供“一站式、持续性”的全程合作、创业服务

浙江大学与 UCLA 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

中国教育网讯,10 月 22 日下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副校长兼医学院 院长 Gene Washington 一行 7 人访问浙江大学,该校医学院和浙大医学部在这天共同 签约成立“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在人才培养、师资建设和转化医学领域及其他医 学工程领域进一步开展全面合作。浙江大学校长杨卫和 Gene Washington 共同为联合中心揭牌。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平和 Gene Washington 在合作协议上签字。UCLA 的医学院在世界高校中享有盛誉,其附属医院罗纳德?里根医学中心(Ronald Reagan UCLA Medical Center)是世界上技术最先进的医院之一。浙大与 UCLA 此次全面合作是在原有项目合作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其中,浙大从 2009 年起 在 8 年制医学生的培养方案中采用 UCLA 的 HB&D(Human Biology and Disease)教学体 系,教学内容编排采用“基于问题的培养”(Problem Based Learning)。近年来,医学 部已陆续派出 40 多位教师赴 UCLA 进行教学学习,并对课程体

系进行本土化改良。根据协议,联合中心将由两校医学院共同管理,在科研合作方面,双方将建立联 合临床医学转化实验室和技术临床应用基地,推广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每年设立 5 个合作资助项目,为两校科研人员间科研合作项目的启动提供种子基金;探索医学与 工学交叉学科的合作研究。在医学教育方面,浙大将选送基础医学系学生参加学校 UCLA 暑期科研培训项目,在 UCLA 的实验室进行为期 10 周的交流学习;每年选拔 6 位高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在 UCLA 教学医院进行为期两个月的临床见习交流; 进一步推进 UCLA HB&D 课程在浙江大学医学部 8 年制教学改革项目中的应用,双方 教师将合作编写基于问题学习的教案培训,开展临床见习的师资培训等;UCLA 护理 学院将为浙大护理系培养护理师资,为浙大护理系提供硕士专业学位护理教育的课程 设计和教材

第二篇:2016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医学基础研究、医学临床上存在的知识都是证据,但循证医学寻找的是“最佳研究证据”。

2、临床经验不是证据

3、不是所有的证据都是真实可靠的

4、不同的证据对临床实践和研究具有不同的借鉴意义

1、寻找什么证据

2、如何寻找证据

3、如何利用证据

4、如何创造证据

1、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

2、我国脑卒中发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每年有逐年升高趋势

3、发病者约30%死亡,1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

4、以上均包括

1、王忠诚

2、蒋大介

3、史玉泉

4、张源昌

1、RCT的系统综述(SR)

2、随机对照研究(RCT)

3、有对照的研究

4、无对照的研究 循证医学实践的方法不包括

下列关于脑卒中的危害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脑血管造影术国内第一人是

以下临床研究证据中级别最高的是:

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推荐意见的级别共有3级,其中至少一个设计很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属于:

1、A级

2、B级

3、C级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 循证医学即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

1、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依据上

2、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医生的临床经验上

3、医疗决策应建立在病人的需求上

4、医疗决策应建立在当前最佳临床研究依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及病人需求三者结合的基础之目前国际上开展循证医学最有成效,最具影响的实体是:

1、Cochrane协作网

2、中国Cochrane中心

3、万方数据库

1、推广使用

2、停止使用

3、开展或参加研究 对于尚没有证据证明有效或有害的实践循证医学,应:

对尚无答案的临床问题,应进行临床研究,提供证据,下列哪一个不是要提供的证据: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o  o o  o o  o o o o  o o  o o o o  o o o o o  o o 

1、系统评价证据

2、非随机对照试验证据

3、中文临床研究证据库

4、临床实践指南

1、立意要新

2、观点要鲜明

3、叙述要有依据

4、以上均是

1、前言

2、主体

3、总结

4、参考文献

5、以上均是

1、全

2、准

3、新

1、对文献的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和更有逻辑层次

2、进行比较专门地、深入地和全面地评述 选题的原则是:

综述包括

综述的原始素材应体现出一个“()”字

综述的“综”指的是

作者将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顺序进行分类排列,使它们互相关联,前后连贯指的是

1、归纳性综述

2、评论性综述

1、摘要

2、项目的立项依据

3、研究目标

4、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1、突出科学假说

2、突出技术手段

1、项目的立项依据

2、项目的研究内容

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4、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研究内容要紧扣科学问题

2、研究内容要与研究方案一致

3、研究内容要能够实施

4、研究内容要呼应选题

5、以上均是

1、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2、要攻克的技术难题 研究内容的结果是:

研究内容的写作角度是: 项目申请书的核心区是:

写好研究内容的基本原则有

申请书里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指的是 筛检一般发生在疾病的: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1、易感期

2、临床前期

3、临床期

4、康复期

1、可靠性评价

2、收益

3、发现病人后的预后改善情况

4、卫生经济学评价

1、领先时间偏倚

2、病程长短偏倚

3、志愿者偏倚

4、A

1、设立专科门诊

2、选择高危人群

3、选择有特殊症状体征的人群

4、以上都是

1、成本效果

2、成本效益

3、成本效用

1、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2、以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为横坐标

3、是反映灵敏度与特异度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

4、ROC曲线下面积越小,说明该方法越好

1、真阳性

2、真阴性d

3、假阴性

4、假阳性b

1、阴性预测值越大

2、阳性预测值越大

3、阴性预测值越低

4、阳性预测值越低

1、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指标

2、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

3、采用联合试验

4、以上都是

1、标准差

2、变异系数

3、符合率

4、Kappa值 筛检试验的效果评价内容不包括:

()是筛检诊断时间和临床诊断时间之差被解释成为因筛检延长的生存时间:

筛检试验中选择患病率较高的人群进行检查的方法为:

()分析为实施筛检计划的投入费用与获得的生命质量的改善:

以下关于ROC曲线有误的是:

真实性评价中无病的人中试验结果阴性表示为:

影响预测值的因素中,试验方法的灵敏度越高则: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为:

粗一致率即: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1、描述性研究

2、分析性研究

3、实验性研究

4、理论性研究

1、属于观察法

2、回顾性研究

3、由果到因

4、可研究一种疾病与多种暴露因素的关系

1、前瞻性病例与对照来自于同一队列,降低了效应估计时的选择偏倚且可比性好

2、统计效率和检验效率高于传统病例对照研究,而且可以计算结局事件发生

3、相对于传统的队列研究,还具备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优势,可应用于罕见病研究

4、与队列研究相比,统计效能有所提高 队列研究的特点为: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是在一个事先确定好的队列进行随访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新发现的病例和队列中的非病例所进行的病例对照研究:

1、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2、病例-队列研究

3、单纯病例研究1、1:12、1:23、1:34、1:4

1、容易找到

2、配合调查

3、有病后容易被诊断和发现

4、医院对照的暴露率与社区源人群的暴露率可能不同

1、描述流行病学

2、分析流行病学

3、实验流行病学

4、理论流行病学

1、估计的OR值

2、对照组的暴露比例

3、Ⅰ类错误的概率(α)和Ⅱ类错误的概率(β)

4、调查人群中的年龄构成 匹配法的比例最多不超过:

下列哪项是医院对照的缺点?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下列哪种研究类型?

计算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时,下列哪个指标不需要考虑?

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时,病例组的暴露信息是通过电话访谈方法获得的,对照组最好用下列哪种方法获得暴露信息?

1、面访

2、电话访谈

3、查阅相关记录

4、填写调查问卷

1、提出假设

2、选择研究对象

3、计算样本量 病例对照研究的步骤中,第一步应该是下列哪项?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4、获得暴露信息

1、队列人群发生结局人数

2、研究对象是否仍处于观察之中

3、收集暴露和混杂因素的信息

4、以上都是

1、可直接计算和估计疾病的发病率、联系强度

2、暴露史资料较准确

3、能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4、适合发病率低的疾病的病因研究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

3、套叠式或嵌入式病例对照研究

4、双向队列研究

1、年龄老化,人数减少

2、符合自然队列特点

3、年龄结构稳定

4、人数较稳定

1、表示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RR越小,联系强度越高。

2、表示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RR越大,联系强度越高。

3、表示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RR越小,联系强度越高。

4、表示该暴露因素是保护因素,RR越大,联系强度越高。

1、横断面研究

2、相关性研究

3、队列研究

4、病例报告

1、事先不需要知道总体内的单位数

2、现场可操作性强

3、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均匀,代表性较好

4、样本无偏性

1、单纯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层抽样

4、整群抽样

1、经济,出结果快

2、提供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线索

3、对个体剂量无法测量的情况,是唯一可供选择的方法

4、容易确定因果联系

1、容许误差

2、确定控制容许误差的概率α 队列研究设计中随访的目的是:

队列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是将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一种研究方法:

以下属于固定队列的是:

队列研究联系强度分析中,如果RR>1.0,则:

以下不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系统抽样的优点不包括:

()是指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单位:

生态学研究的优点不包括:

影响横断面研究样本含量的因素为: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3、总体的标准差或预期现患率(P)

4、以上都是

1、封闭型问卷

2、开放型问卷

3、混合型问卷

4、图画型问卷

1、合理性

2、逻辑性

3、明确性

4、非诱导性

1、启迪教育式询问的方法

2、改良问卷调查技术

3、随机应答技术

1、信度低,效度不一定低

2、信度高,效度一定高

3、效度低,信度一定低

4、效度高,信度一定高

1、容易回答的问题

2、敏感的问题

3、开放式问题

1、试验点具有代表性

2、试验次数少

3、可分清因素的主次

4、可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1、对各因素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剖析得比较清楚

2、当因素水平比较多时,试验可以完成

3、不做重复试验也可估计误差

4、可区分因素的主次1、82、163、64

4、256

1、研究对象是活的细胞

2、研究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3、体外培养的组织或细胞与体内没有差异

4、研究的费用较低

1、可以严格控制试验条件

2、可以缩短研究周期

3、可以进行药物的长期疗效和远期效应的观察()又称非结构型问卷:

问卷设计中,()是指问题应设置在中性位置,不具有提示性或主管臆断:

敏感性问题调查中最常用方法是: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问卷调查时,问题的顺序应排在最前的是:

简单比较法的优点为:

全面试验法的优点为:

4因素4水平全面实验法的试验数为:

体外试验的优点不包括:

动物试验的优点不包括: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4、易于观察主观效应

1、在医院或其他医疗环境下进行

2、以病人为研究对象

3、为实验性研究

4、常用于对某种预防措施或者其他促进健康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以下关于现场试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现场试验因为受实际条件所限不能随机分组或不能设立平行的对照组的试验类型为:

1、随机对照试验RCT

2、群组随机对照试验

3、类试验

1、对干预有效的人群/对象的代表性

2、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3、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

4、以上都是

1、验证病因

2、考核效果

3、一因一果

4、一次只解决多个问题

1、志愿者,初步临床药理学与人体安全性评价实验。

2、采用盲法随机对照的小范围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新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3、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4、上市后的监测

1、平行设计

2、交叉设计

3、析因设计

4、序贯设计

1、一级设计方案

2、二级设计方案

3、三级设计方案

4、四级研究方案

1、区分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效应,是比较的必要基础

2、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3、确定治疗或药物毒副反应的可靠方法

4、以上都是

1、金标准

2、诊断标准

3、纳入标准

4、排除标准

1、对照

2、随机 现场试验选择研究对象应为:

以下关于现场试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类型的叙述有误的是:

Ⅱ期临床试验为:

RCT属于临床试验设计类型中的:

随机对照试验属于:

临床试验研究对照的意义是:

确定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首要条件是:

临床试验设计的三大基本原则不包括: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3、盲法

4、交叉

1、计量资料

2、计数资料

3、半定量资料

1、所有观察值之间的变异

2、处理因素+随机误差

3、区组因素+随机误差

4、随机误差

1、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的数据

2、同一受试对象两个部位的数据

3、同一受试对象/同一样品用两种方法或仪器检测结果

4、用同一方法或仪器检测同一受试对象不同标本的检测结果

1、拉丁方设计

2、析因设计

3、正交设计

4、序贯实验

1、各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大小

2、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3、通过比较各种组合,找出最佳组合

4、以上都是

1、无固定的大小

2、无固定的方向

3、在重复调查时可以重复出现

4、系统误差是无法消除的

1、主要由个体的变异性引起

2、随机误差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是固定

3、抽样误差在随机抽样的研究中普遍存在

4、通过增加实验次数或样本量可以完全避免随机误差

1、是所研究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

2、与研究因素(暴露因素)有关

3、不是研究因素与研究疾病因果链上的中间变量

4、以上都是

1、回忆偏倚

2、暴露怀疑偏倚

3、诊断怀疑偏倚

4、报告偏倚

1、检出偏倚

2、易感性偏倚 有效性分析中,t检验属于:

配伍组设计数据的方差分析,误差变异是指:

左右配对是指:

()分开放型和闭锁型两种:

析因设计可以提供的信息为:

以下关于系统误差叙述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随机误差叙述有误的是:

混杂因素的特点是:

研究对象的有意做假所造成,即有意的夸大或缩小某些信息而导致的偏倚是:

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中又称为健康工人效应的是: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3、无应答偏倚

4、入院率偏倚

1、空白对照

2、安慰剂对照

3、实验对照

4、标准对照

1、≤1%

2、≤5%

3、≥25%

4、≥75%

1、随机化

2、设立对照

3、盲法观察

4、重复的原则

1、可自然痊愈及变化的疾病

2、有季节变化的慢性病

3、以主观感觉或心理效应作为主要观察指标

4、以上都是()是指对照组不施加被试因素,但施加与研究因素有关的实验因素:

根据科研设计重复的原则,检验效能(1-β)应:

科研设计数据统计的前提条件是:

以下科研设计需设立对照的是:

按社区或团体分配,即以一个家庭、学校、医院、村庄或居民区等为单位随机分组的方法是:

1、完全随机化分组

2、区组随机化分组

3、分层随机化分组

4、整群随机化分组

1、研究因素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4、试验效应

1、≤0.05%

2、≤0.5%

3、≤1%

4、≤5%

1、物理因素

2、化学因素

3、生物因素

4、个体因素

1、种类、品系

2、年龄、性别

3、窝别、体重

4、以上都是 医学研究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确定样本含量时,α水平应:

年龄、性别、免疫与营养、遗传、社会因素等属于研究因素中的:

研究对象为动物时,应注意动物的:

()是指试验效应指标能准确研究因素的效应本质的指标: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o  o o

1、特异性

2、灵敏性

3、客观性

4、精确度

1、求同法

2、求异法

3、共变法

4、类推法

1、创新性

2、科学性

3、可行性

4、效益性()是指根据观察到相似的事物寻找差异的特点提出假说:

科研课题的灵魂是:

()是指事先赋予一定应用目的基础研究,以获取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目的的研究。

1、基础研究

2、应用基础研究

3、应用研究

1、选题

2、研究设计

3、数据统计分析

4、总结归纳

1、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假设形成→文献评价→立项

2、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立项→文献评价→假设形成

3、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文献评价→假设形成→立项

4、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文献评价→立项→假设形成

1、A.RCT 是循证医学的代名词

2、B.推广某项RCT的结果并不等于在实施循证医学

3、C.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

1、A.高年资医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高超的技能

2、B.我国有许多经过GCP培训的医师

3、C.从事临床研究者中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临床流行病学培训, 对于科研设计、实施,资料科研的起点是:

科研选题的基本程序为:

关于循证医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下列哪项是我国的循证医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分析,统计结果的解释均存在不足

推动我国临床研究的主要外在动力是下列哪项:

1、A.社会的需求

2、B.政府在职称评审、机构评审等方面的政策引导

3、C.医务工作人员技术的提高

1、A.“循证医学”是一种理念

2、B.是一个将最佳证据与临床经验以及病人的需求结合起来对病人进行最有利的临床决策

3、C.“循证医学”是指某一特定的内容

1、A.临床研究既没有主导国内临床实践,也没有在国际临床研究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

2、B.我国病种多,病人和医生的数量多 关于“循证医学”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我国的循证医学存在着下列哪项问题: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 o o o o

3、C.多数临床研究质量高

1、A.对平均值进行Meta分析

2、B.对标准差进行Meta分析

3、C.对平均值差进行Meta分析

4、D.对标准平均值差进行Meta分析

1、A.人群/病人群

2、B.干预/暴露

3、C.比较物或对照

4、D.结果

1、A.发表偏倚

2、B.效应大小,变异

3、C.外延性,治疗描述

4、D.可支付性

1、A.规范的临床问题

2、B.全面、完整的资料

3、C.最佳证据

4、D.规范的评价报告

1、A.研究问题涉及范围比较广泛

2、B.有明确入选/排除标准

3、C.结果合成为定性

4、D.不定期更新结果 SR进行连续性变量的数据分析时,若各研究的单位或量表不同,则

SR遵循的PICO原则中,C是指:

SR在解释结果,得出结论阶段,考虑可应用性所涉及的内容为:

系统综述的特征是:

SR与传统综述相比:

第三篇:《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复习题-答题要点

答题要点

周卸来老师复习题

名词解释实验设计:是指科研课题的实施方案与总体设计,包括研究的具体内容、采用的材料方法、研究指标、进度安排与预期的结果。系统误差:是指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观测值出现偏差,这种偏差不是随机地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具有一定的倾向性、系统性和周期性。动物模型:选择特定的动物,通过一定的处理,使其达到和我们所要研究的疾病、病理、病理生理等状态相同或相近的状态。实验效应:是指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是研究结果的最终体现,其通过具体的实验指标来表达。随机误差:是由于一系列有关实验因素的微小随机波动引起的方向不定又可相互抵偿的误差,是在排除了系统误差后仍然存在的误差。

问答题医学科学研究的程序是什么,各程序在实施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⑴选题:

⑵科研设计:

⑶科研实施:

⑷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总结归纳:医学实验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在设计各基本要素的具体项目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

⑴处理因素

⑵实验对象

⑶实验效应误差的种类有哪些,控制误差的方法有哪些。

种类: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偏倚。

控制误差的方法:

1)随机化、均衡化、交叉的原则、重复试验

2)定期、经常校准仪器

3)处理因素标准化

4)实验过程统一标号、统一的记录表格

5)完整的实验记录

6)完善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专业素质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实施。

对照,随机,重复,盲法医学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①与人的功能、代谢、结构及疾病特点相似;②遗传背景和已知菌丛明确、模型形状显著且稳定;③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要求;④用于特定实验的某些特殊反应。实验设计题某学者偶然发现药物A对治疗糖尿病有效,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它。

⑴动物模型的选择:

⑵分组:

⑶实验指标的选择:

⑷结果统计方法的选择:

⑸结果分析:

孙鹂老师复习题

名词解释

1、什么是医学论文写作的五大要素

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可读性、规范性。

2、什么是医学综述

医学综述是查阅了医学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合性描述的文章。

3、什么是“CN”号

国内刊号是“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的简称,即“CN号”。它是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分配给连续出版物的代号。

问答题

1、论著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主要有文题、作者及单位、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引言、资料(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参考文献

2、请将下列摘要进行修改,并写成结构式摘要: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裘五四老师复习题

名词解释

1.IF(IMPACT FACTOR)

2.Secondary literature

3.MeSH(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问答题

1.常用的医学中文全文检索工具有哪些?(请举4例)

2.请简要编制以下课题的检索策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亚低温治疗作用的研究及其护理

3.简述医学文献一般的检索过程。

陈功星老师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结构域:指蛋白质超二级结构形成的紧密、稳定而且蛋白质分子构象上明显可分的区域,它们承担着蛋白质分子不同的功能,是整个蛋白质分子中的一些生物功能实体。

2.基因:

3.基因组文库:

问答题

1、PCR技术概念、特点与组成系统?

2、什么是基因克隆?简述其基本过程?

基因克隆是把一个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基因片段)通过无性繁殖转入另一个生物体内的过程,由于基因就是DNA分子,也叫DNA克隆。

基本过程:(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重组

(3)重组子导入宿主细胞

(4)阳性克隆鉴定

(5)目的DNA测序与重组分子提取

3、蛋白印迹定义,简述其过程?

蛋白质印迹是指蛋白质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蛋白质按分子大小分开后,通过电转移使其固定于滤膜上,再与溶液中的其他蛋白分子相互结合。也称为免疫印迹技术主要用于检测样品中特异性蛋白质的存在、细胞中特异蛋白质的半定量分析以及蛋白质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等。

基本过程:(1)蛋白含量测定

(2)电泳(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转膜

(4)封闭及杂交

(5)显色

刘小玲老师复习题

名词解释

1、细胞培养

2、原代培养:从体内取出组织或细胞的第一次培养。

3、传代:无论是否稀释,将细胞从一个培养器皿中转移或移植到另一个培养器皿中的过程。

问答题

1、为什么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要保证最大程度的无菌?

有害物侵入人体内或代谢产物积累时,由于体内存在着强大的免疫系统和解毒器官(肝脏等),对它们可进行抵抗和消除,使细胞不受危害。当细胞被置于体外培养后,便失去了对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一旦被污染或自身代谢物积累等,可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培养环境无毒和无菌是培养细胞的首要条件。

2、培养细胞需要哪些主要仪器?培养细胞的常规检查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细胞需要二氧化碳培养箱,超净工作台,倒置显微镜,水浴锅,纯水仪,离心机,冰箱等主要仪器。

培养细胞的常规检查包括:培养液的变化(液体颜色和透明度);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形态;及有无微生物污染等。

3、血清在细胞培养中起什么作用?血清的保存和解冻有何要求?

血清为天然培养基中最为重要和最长使用的天然培养基。在模拟人体内成分的合成培养基中,细胞所需成分虽相当齐全,但仍然缺少很多能影响细胞增值和各种生物学的未知成分,只有补充血清后,细胞才能更好地生长增值和进行一定的功能活动。

需要长期保存的血清必须冻存于-70~-20℃低温冰箱中,4℃冰箱保存不得超过一个月。解冻时应将血清从低温冰箱中移入4℃冰箱中溶解1d,然后移入室温,待全部溶解后,再进行分装。在溶解过程中,需不断轻轻摇晃均匀,以使温度和成分均一,减少沉淀的发生。切勿将血清直接从-20℃移入37 ℃解冻,这样因温度改变太大,容易造成蛋白质凝集而出现沉淀。

第四篇:第九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教育与科研

第九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教育与科研 第一节 中医全科医学的教育

一、全科医学的教育现状

(一)国外全科医学的教育现状 1.英国

英国是最早开展全科医学教育的国家之一,庙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部分组成。英国的医学生大部分直接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他们通常需要接受五年医学教育,其中包括4~10周的全科医学必修课和选修课,并有8周的社区实习,使学生们较早接触全科医学教育和实践。约50%的毕业生选择从事全科。医生的职业,这部分人在经过医院一年实习,成为注册医生以后还要接受为期三年严格而规范的全科医生培训。培训由医院轮转(临床培训)、社区医疗(社区培训)和长期穿插性社区学习三种形式组成。培训结束,必须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全科医生证书,成为英国皇家全科医学学会的会员。此后进行的继续教育是非强迫性的,但大多数全科医生都会参加,英国政府每年为每个全科医生提供2400英镑的继续教育费用。

2.美国

美国的家庭医学教育是非常规范而严格的,采用传统四年医学教育制度,医学生大都从读完四年大学本科后毕业的大学生中招收。目前美国95%以上有医学专业的大学设有家庭医学院或家庭医学部,所有的医学生必须接受至少两周的家庭医学训练。从医学院校毕业后,还需要接受三年家庭医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二年主要在大医院或社区医院培训,但每周至少2~3个半天到社区诊所实习;第三年主要在社区诊所培训。这期间,每年必须参加AAFP组织的统一考试,合格者进入下一阶段培训。三年培训结束后,参加全国统考合格方可获得家庭医生资格证书。此后,执业注册的家庭医生每六年必须参加AAFP组织的家庭医生资格再认证考试,合格者才能再次注册执业。3.意大利

在意大利,不是所有医生都能担当全科医生职责的,政府对社区健康服务的医生有其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全科医生都要持证上岗。一般情况下,大学毕业后的准医生,都要经过4~5年再深造和培训,具备相当的临床工作经验,并经过卫生部门的严格考试,在取得社区全科医生资格后,方可担任全科医生。目前,意大利全国约有全科医生38000名,加上有执业资格、仅在周末参加服务的全科医生,实际上全科医生的人数已达45000人,约占全国执业医生总数的14%以上。

(二)我国全科医学的教育现状

1989年l1月,以北京第一届国际全科医学学术会议为开端,中国内地引进了全科医学这一新学科。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写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并明确规定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保健等。由此促进了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和对多种全科医疗模式尝试与探索。

2000年,我国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做出了“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重要决策。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经济较发达省份均启动了全科医学专业及专业方向的教育培训及资格认证工作。其中北京市挂靠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成立了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主要负责对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工作的规划、指导、实施和协调,落实各项培训任务,开展全科医学师资培训和教材编写工作,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培训的考核。同时,负责对各区县培训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研究,以及培训实施过程的管理、监督和评估工作。上海市在2001年7月成立了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并在全市社区卫生中心医生中开展了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在中山医院等部分三级医院中开设了全科医学科,组织了多期全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班,加强了全科医学专业建设。为了充实全科医师队伍,上海市还面向全国招收全科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了全科医学本科专业学生,所毕业的学生充实了全科医学人才队伍。通常医学本科毕业后进入三级医院的住院医师需要接受3~4年的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以临床各学科为主,融人全科医学概念、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社会人文科学等。考核合格后,晋升为全科主治医师。

一、我国中医全科医师的培养

人才培养是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成败的关键,当前普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人员整体水平偏低现象,影响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质量,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难以发挥。

目前各地中医药系统都在探索如何促进中医药进社区和培养中医全科医师,大部分地方采取了对社区医务人员培训中医药知识或对社区中医师培训全科医学知识的做法,由于前者缺乏中医基础知识,对中医思维的认同不一,因而难以保障中医药在社区的深化应用;而后者虽然具备了中医基础知识,但由于全科医师是在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下产生的,面对的服务对象、服务需求、服务方式、服务环境条件都与专科医生有很大的差异,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需要花费昀时间也较长。

2006年6月,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对人才培养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要求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中医药毕业后教育、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将中医类别全科医学专业执业医师培训与资格考试逐步结合起来;同时,大力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他医护人员的中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

(一)院校教育

医学教育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等中医药院校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出发点,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探索中医全科医学教育新模式,完善中医药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卫生部《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要求:在高等院校医学专业中设立全科医学有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使医学生了解全科医学思想、内容及全科医师的工作任务和方式。并为其将来成为全科医生或作为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进行沟通协作打下基础。

(二)规范化培训

中医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属于毕业后医学教育阶段。培训对象为高等中医院校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医师。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中规定的主治医师的基本条件和以下要求。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良好的医德和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中医学、全科医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3.具备中医全科医学思维能力和诊疗策略,在社区卫生服务专业队伍中发挥技术骨干作用;能向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帮助社区居民合理使用医疗资源,享受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

培训时间为3~4年,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理论学习,集中进行中医全科医学理论课程学习。第二阶段:临床培训,主要在三级、二级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第三阶段:社区实践,进入社区培训基地,在上级全科医师的指导下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三)岗位培训

中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是属于社区中医医师继续教育中的上岗培训,对从事或即将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执业医师,采取脱产或半脱产的方式进行。通过培训掌握全科医学概念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特点,熟练运用中医药理论与方法,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养生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达到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执业的基本要求。培训后经省市卫生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合格者颁发《中医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合格证书作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事中医全科医学工作,申请注册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全科医学专业”为执业范围的条件之一。培训共50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00学时,实践教学200学时。

三、基地建设

中医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是实施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主要单位,主要承担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接纳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和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适宜技术等专项培训等。一个中医全稃医师培训基地一般由一个理论教学点、二个临床实践点、三个社区实习点组成。理论教学点必须是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学校,能进行不同形式的中医类别全科理论教学,临床实践点必须是三、二级中医医院,“能开展不同形式的中医类别全科临床教学和实践,社区实习点必须是有规范全科、中医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满足不同形式的中医类别全科教育社区实习要求。

第二节 中医全科医学的科研

一、学科基础

中医全科医学是中医学与全科医学的融合。开展中医全科医学的科学研究需要中医学、社会医学、社区医学以及行为科学的内容,也需要科研设计、卫生统计的基础知识。从中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的特性来看,开展中医全科医学科研特别需要以下学科的基础。

(一)循证医学

传统医学以个人经验为主来进行临床活动,致使一些真正有效的疗法因未被公众了解而长期未被临床采用,一些实际无效甚至有害的疗法因从理论上推断可能有效而长期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循证医学不断发展,提出医疗决策应尽量以客观昀研究结果为依据,不论是临床医生开其处方、专家制定治疗指南,还是政府制定医疗、卫生决策,都应根据现有的、最可靠的科学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

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迅猛发展也为中医全科医学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

(二)临床流行病学

临床流行病学的概念是John Paul最早于1938年提出的一当时他认为鉴于病人的社会性,可从群体病人发生事件的概率去认证个体病例。现代临床流行病学是将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方法引入临床医学领域,从患者的个体诊治扩大到群体特征的研究,用严格的设计、衡量和评价来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的规律。作为一门科学的方法学,临床流行病学是中医全科医学科研的常用工具。

(三)卫生经济学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全科医疗是抑制卫生费用上涨,充分利用卫生资源的有效手段。卫生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能使有限的经济资源满足社会和居民不断上涨的医疗保健需求。达到卫生资源的最佳配置和合理使用的目的。作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守门人”,中医全科医生更需具有参与医疗保健费用的管理、抑制卫生费用上涨的职责。中医全科医生要掌握卫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

二、科研范畴

(一)中医药科研的范畴

中医药科学研究与其他自然科学研究一样,是认识客观事物、探索未知的认识过程,它是研究人体正常生理、病理、健康和疾病的科学。其任务是揭示人体生命的本质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现象和机制,认识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客观规律,从而为防治疾病、提高健康水平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然而中医药学源远流长,涉及领域很广,故中医药学的研究内容有其独特韵方面,依据研究途径和方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文献研究

中医药学文献浩如烟海,在文献研究中,文献整理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充分理解前人认识与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归纳或提出新的设想。中医药学文献研究的重点在古代文献,但也必须重视现代中医荮学文献的研究。2.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科研大体包括:①中医中药理论学说的临床验证及阐明;②证候特征、证候病机以及证候与疾病和方剂的相关性研究;③各种病证诊疗标准的规范性临床研究;④复方配伍研究、不同药量配伍的类方量效相关研究,方证相应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确有疗效方剂的效应物质基础、药效作用机理及其疗效评价标准的研究;⑤经络与针灸的理论及临床疗效研究;⑥气功的原理及临床疗效研究;⑦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的整理、验证及专家系统韵功能模拟研究;⑧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研究;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⑩中药剂型改革与给药途径的临床研究等等。3.实验研究

所谓实验研究,是指在非试因素受到严格控制下,观察被试因素的实验效应的研究。实验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实验研究是指实验室研究,广义的实验研究除实验室研究外,还包括前瞻性临床研究。由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因此实验研究也成为中医药科研的主体部分。

4.调查研究

从一定意义上说,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现代流行病学方法,广泛开展现场调查,这是中医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5.边缘学科渗透性研究

边缘学科的渗透,这是科学发展的趋向之一。应用心理学、时间医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控制论及系统论研究中医药学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如:通过集成生物学、药物化学、物理学、信息学等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药有效成分群辨识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群功效关联性评价技术研究、基于有效成分群的中药组方设计技术研究、探索针灸效应的信息传导机制、适宜中药特点的外用制剂共性技术研究等。6.有关中医的社会科学研究

如中医辩证法、中医方法论、中医教育学、中医人才学、中医管理学研究、中医全科医学管理研究等。

(二)中医全科医学科研的范畴及现状 1.中医全科医学临床问题研究

包括全科/家庭医疗中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治疗、预防与康复以及特殊病例报告等。2.流行病学研究

(1)中医全科医学中常见问题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

(2)疾病发生及流行相关的情境、个人、家庭的功能状态及环境因素的研究。(3)对疾病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评价。

(4)高患病率及高死亡率危险因素的辨析与干预效果研究。(5)中医全科医学医疗效率和效果研究。3.卫生服务研究

包括中医药卫生服务需求和需要评估、医疗人力资源及设施的分布利用、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成本一效益分析、转诊与会诊情境及效果,以及有关健康管理与政策的研究等。4.中医全科医学教育研究

包括中医全科医学的教育课程、方式方法、教育投入产出分析以及自学评估的方法等。5.中医药与行为学、心理学及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如居民健康及疾病就诊中的心理行为、与中医全科医生的医患关系,个人心理问题上中医药的于预等研究。

三、科研设计的基本要素

中医全科医学科研设计与其他学科一样,由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即被试(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和反应(因素的效应),也称为科研设计的“三要素”。科研设计的创新性与先进性完全取决于研究者如何选择与安排这三个要素。

(一)被试因素的确定

一般来讲,应当选择最重要因素或主要因素作为被试因素。中医学科研中的被试因素因研究目的而异,可以是某个中医或中药理论问题、中药复方、单味药的有效成分或其他。关于被试因素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被试因素的数目及水平(1)单因素单水平

这是科研中最常见的实验类型。如夏枯草对肾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的观察,就属于这类实验。这类实验的条件易于控制,简单易行,但若有多个因素待试时,则进度太慢。(2)单因素多水平

这是单因素多组群的实验。如调经促孕丸不同剂量对排卵的影响,便属于这类实验。珍贵中药、毒性较大的药物或新药剂量的最佳选择,往往需要采用这类实验。(3)多因素单水平

比较不同有效成分、不同单位中药或复方的疗效或不同囡素在某一疾病发病学中的作用通常采用这类实验。如黄芩不同成分对Ag-IgE反应影响的体外观察。(4)多因素多水平

摸索化验或培养的最佳条件、探索联合用药的最佳方案,通常都用这类实验。中医方剂大多是由多味药组成,为了分清主次,明确彼此间相互影响以及探索最佳组成,往往也需要采用这类实验。如观察知柏地黄丸诸成分对去势雌性大鼠雌激素的影响。2.被试因素与施加方式的标准化

被试因素的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与施加方法等,都应通过查阅文献和预备试验找出各自的“最适条件”,然后订出有关常规及制度,使之相对固定。一旦进入正式实验,不允许轻易改变,如确需改变,一般应将被试因素实验条件改变前后的实验结果分别予以处理。如被试因素系中药,则应正确选择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并使之标准化和相对固定化。同一中药或复方,不同剂型的有效成分及其含量是不同的,即使同一煎剂,由于煎法不同,其有效成分与含量也会有所差异,如煮沸后,继续久煎则易于挥发的成分可能损失较多,但水溶成分浸出较充分;倘若通以蒸气,温度高,但煎煮时间短,则挥发成分损失相对较少,然而水溶成分浸出也相对减少。因此煎煮方法与时间都应选择最佳条件,并将其固定下来。3.给药途径与剂量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吸收速度与作用方式亦异。同一中药口服与非胃肠道给药,其作用可能并不完全相同。所以,正确选择给药途径,这对中医药科研是十分重要的。此外,剂量选择要统一。

(二)受试对象的选择

在医学科研中,作为受试对象的前提是所选对象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①必须对被试因素敏感;②反应必须比较稳定。此外,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宜作为一般临床科研的受试对象:①存在影响反应结果的并发症;②危重状态;③多种疗法无效(机体反应性和致病因素与一般病例不同);④不能配合者。但若专门研究并发症、危重病症或顽固性(难治性)病症,理所当然地应以这类患者作为受试对象。

(三)反应指标的选定

被试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所产生的反应或效应总是通过具体实验指标来反映的,因此反应指标的正确选定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反应指标必须具有关联性、客观化,其灵敏度能正确反映被试因素对受试对象所引起的反应,测定方法要精确,实验方法必须规范化和固定化。

中医药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因此,在选择科研三要素时,务必尽量体现中医的特色。①被试因素应是中医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大体上说,中医学的理、法、方、药有大量内容需要研究,均可作为被试因素。②受试对象的选择应当贯彻病证结合的原则: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是辨证施治。临床上既可以有异病同证,也可以有同病异证。如果只辨证不辨病,在治疗上仅有发病学治疗,而无病因学治疗,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同样,如果只辨病不辨证,仅有病因学治疗,而无发病学治疗,这在不少情况下也是徒劳无益的。其次,传统的辨证主要是根据症状、体征、脉象与舌象,这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某些疾病的一定阶段可能有病无证,同样,某些疾病的早期可能有证无病,因此,中医临床科研的受试对象的选择,必须贯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③观察指标的选择必须有利于中医的创新与发展:如指标的 客观化、诊断指标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疗效判定指标的合理化。

四、科研的主要内容

(一)病因和发病因素的研究

病因学研究是寻找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各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临床流行病学依靠概率论和统计学评价各相关因素与疾病发生的联系紧密程度,即机体暴露于某危险因素后疾病发生概率的大小。具体又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两类。全科医生进行病因学研究时常采用观察性研究。研究者在不干预观察对象的情况下,观察各种可能的暴露因子是否存在,再测定暴露因子对健康的影响。

医院的临床医生看到的病人往往是疾病自然史的后期,很难直接观察到危险因素暴露的早期。而社区全科医疗综合性和连续性服务的特点使全科医生对患者暴露的危险因素的种类和强度有详尽、早期的了解,既可对危险因素与疾病的联系作回顾性的分析,也可作前瞻性的观察。同时应用已知的知识对已暴露于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生某种疾病的概率进行预测,如预测冬季寒凝血瘀诱发高血压、脑病、心血管疾病增高的可能性、脾虚肝旺引发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脾虚引起妊娠期贫血的可能性。观察性研究可再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

在无对照组的情况下,仅观察所研究的对象,在某时间所存在与健康相关特定因素(如人、时、地),经量化后描述其分布的情况。

观察性研究多从描述性研究开始,通过收集常规记录资料或通过调查资料来描述疾病(或健康问题)在时间、地点和人群的分布特征。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全科医疗门诊疾病分布”、“高血压病人的中医证型分布”等均属此类研究。描述性研究能提供某疾病或现象的流行病学特征的资料,有时还可提供一些病因的线索。但描述性研究只能来提出假说,不能证实假说。证实假说需进行分析性研究。2.、分析性研究(1)现况研究

又称横断面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现况研究是研究特定时间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有关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其特点是所研究的暴露因子(如年龄、性别、住处、,职业、吸烟习惯等)与疾病同时存在,探讨其相关性,因而一般不进行时间上因果关系的分析。现况研究有以下目的。

①描述疾病的分布(如不同年龄、性别的现患率)或者进行社区诊断。

②描述某些变量和疾病的关系如中医证型、血脂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

③做经常性疾病检测,如进行定期的高血压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调查与决定暴露于某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

(2)病例对照研究

又称回顾性研究。在人群中收集某种疾病患者作为病例组,随机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等条件相似的非该患者做对照组。在两组对象中用同样方法,回顾调查有无暴露于欲研究的危险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对比两组的暴露状况,计算该因素与疾病的联系程度。即“由果推因”。

(3)队列研究

是一种前瞻性研究。研究时将一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暴露组和非暴露组,观察一定时期两组人群中某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进行比较,以确定该暴露因素-疾病的联系,即“由因及果”。得到的结果比病例对照研究更为可靠。

(二)临床疗效的评价

中医全科医生治疗病人时不能单靠个人经验,应凭借现有的最好的科学依据来指导临床实践。同时中医全科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与病人广泛直接的接触又为中医全科医生参与对各种防治手段(药物、手术、预防措施等)的效果评价研究赋予十分有利的条件。

近几十年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由于其优越性和科学性,成为考核和评价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临床随机试验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随机原则

除处理因素(治疗)以外,很多其他因素如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期、病理和先前的治疗,均可影响治疗结果。通过随机手段决定病人是入选到治疗组还是对照组,便可将影响因素均衡地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选择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2.对照原则

病人给予治疗措施后产生的治疗反应的程度,除与治疗措施有关外,还同疾病的自然史(自愈、自限或自发缓解),病人的状况及心理反应(安慰剂效应或“霍桑效应”)有关。在临床上观察到的“疗效”实际上是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试验中合理设置对照组就可将非处理因素的作用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得到均衡,将治疗措施的真实作用揭示出来。

3.盲法原则

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心理因素可影响治疗结果,试验者、评估者和分析者处于对试验方案的偏爱或偏见,试验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旅加主观影响,从而产生偏倚,使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受到干扰。于是人们提出了试验分组的盲法原则,如果仅仅是受试者不知道自身属于试验组还是对照组,这称“单盲”;如果受试者和试验者均不知道,称为“双盲”;如果受试者、试验者以及主持分析者在试验结束前都不知道分组情况,则称“三盲”。以上盲法可根据试验的性质和条件选用,事实上,出于伦理原因,实际工作中很少用三盲设计。

(三)预后的判定

预后是指疾病的自然史或临床过程中,发生某一结果(如出现并发症、致残或死亡)的概率,预后判断就是对疾病发生后出现某一结果的可能性进行预测。病人的预后判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临床指标,这是因为:①有助于医生,和病人了解疾病发展的趋势和后果;②认识影响疾病预后的主要因素(预后因素),制订相应的防治方案;③根据疾病自然发展趋势和后果,正确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

中医全科区生在临床实践中接触的病人不少是处于疾病早期和临床前期,由于早期干预和治疗,其预后很可能不同于住院病人的预后。因此,开展对社区内早期病人预后和预后因素的研究,对指导中医全科医疗实践有重要意义。

疾病预后的结果变量用率来表示,如生存率、缓解率、复发率、痊愈率等。临床医生所关心的是各种预后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如病人的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女病人的月经和生育状况,疾病的病理分型、证候分型、临床分期,所采用的治疗措施等等。研究时需对足够数量的样本(病人)进行随访,记录结果变量出现的时间,对有关预后因素做单因素或多因素分析。预后判断研究既可用于了解有关预后因素影响的大小,也可比较各种治疗措施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五、科研的具体步骤

(一)准备阶段 1.选题和立题

研究者首先应从日常社区卫生服务实践中发现问题,从中选择迫切需要解决而结合文献阅读确定尚未解决的问题,选作研究的课题。社区中医全科医疗中的相对重要和可行的研究课题,如:①季节与六气变化与疾病的关系研究;②危险因素的中医药干预效果研究;③常见病、慢性病的中医药诊疗效果研究;④中医综合疗法在社区卫生服务的应用效果评价;⑤对疾病的自然史或疾病的预后及预后因素作研究;⑥因社区诊断的需要,对有关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作定量研究,如发病率、死亡率、患病率、病死率等;⑦对人群中发现的特殊病例或综合征作描述性报道;⑧中医证型分布与疾病发生的关系等等。在立题的时候要考虑到课题的必要性,即与人群的健康有重大关系的选题或与医学科学发展有影响的课题;考虑其可行性,即课题的实施已具备文献、材料、设备、研究人员等基本条件,并可通过努力申请课题经费,进一步争取必要的条件支持;考虑其科学性,即中医科研选题的科学性,主要看是否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设计是否符合生物学及统计学原理,实验方法是否先进可靠。科学性关系到科研的成败,必须深思熟虑。2.查阅文献

3.成立假说及研究目标 4.制定研究方案

研究方案是指导研究进行的“图纸”。一般在研究方案中应明确下列问题:①研究对象、样本及样本含量;②所需资料的种类;③收集资料的方法;④统计分析方法;⑤主要评价或研究指标;⑥研究中主要偏倚的防止;⑦研究的进度及经费预算;⑧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及必要的条件。

5.设备购置及人员培训。

(二)执行阶段 1.预试验研究

主要是检验研究计划的可行性。2.收集资料

据研究目的和选题的不同,资料的收集方法不尽相同。一般有调查法、文献法和试验法。(1)文献法

是利用现有的第一手或第二手资料,如人口普查、生命统计、疾病、病历、统计年鉴、调查报告、记录、期刊、报纸、专著、通讯等进行资料收集。除作为某些研究课题收集资料的方法外,文献法是任何研究选题所必须采用的方法。(2)试验法

是在研究课题的要求和需要下,设计试验,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记录,取得所需资料。(3)现场调查

是流行病学研究和社会医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它是根据所需要的信息设计调查表格或选用统一的量表,通过信访、访谈等方式,获得资料。现场调查也是社区卫生服务医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三)总结阶段 1.整理分析资料

整理分析资料是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审核,补充不完整的部分,剔除不真实、不合要求的部分,并按分析资料的要求进行分类。若需计算机处理,则进行编码录入。用研究方案中设计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研究结果。2.解释结果

描述研究结果的含义、意义、应用前景,从正面解释阳性结果、阐述研究成果,并从反面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分析解释阴性结果,建议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和内容。3.论文的写作和发表

研究论文的撰写是科研工作的最后一道,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序,其目的是总结研究工作的发现,上升到理论高度,用于指导医疗实践;同时通过论文的会议交流或正式发表,使更多的医学同行能共享研究的经验和成果,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并为医学知识的宝库增添财富。

第五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科研设计与循证医学

临床科研设计与循证医学

一、医学科研设计基础知识

1.医学科研的基本步骤: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实施方法、统计分析、总结归纳。2.科研选题的原则: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效益性原则、需要性原则。

3.科研选题的方法:从项目指南中选课题;从医学实践中选课题;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去选课题;从学术争论中选课题;从文献中选题;在已研究课题中扩大选题范围;从学科交叉的边缘区选课题;机遇选题。4.立题的基本程序:提出问题、查阅文献、建立假说、确定方案、立出课题。5.医学科研设计三个基本要素的定义:

处理因素:简称为因素,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欲施加的能作用于受试对象并引起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电、磁、光、声、温度、射线和力等)、化学因素(药物、营养素、激素和毒物等)和生物因素(寄生虫、细菌、真菌、病毒及生物制品等)。

受试对象:受试单位是接受处理的基本单位,在医学研究中通常是动物、人和生物材料,是被处理因素作用的对象。当将动物或人体作为一个整体时,受试对象就是受试单位,也称研究对象。

试验效应:试验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和结果,它通过观察指标来表达。

6.随机化的概念:随机化是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的主要手段,它使不可控制的因素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分布一致,令其产生的总效应归于总的实验误差之中。随机化的正确含义是,在抽样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都有相等机会被研究者抽取;在实验研究中,每一个受试对象都有相等的概率被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中。7.对照的意义: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消除和减少试验误差。

8.对照的类型:空白对照、实验对照、安慰剂对照、标准对照、历史对照、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潜在对照。9.误差:是指研究所获得的实际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10.偏倚:是指在医学研究中(从研究设计、计划执行、资料统计分析)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使得研究结果与真实值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

二、实验性研究设计和分析

11.完全随机设计是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原则分配到不同处理组,然后分别给予被试因素,再对他们的效应进行同期平行观察,最后对实验结果作出统计分析。

12.配对设计指受试对象在某一或几个特征因素上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实验设计,包括自身前后配对设计、左右配对设计及异体配对设计(配对条件不作为因素考虑)。

前后配对设计:以受试对象按被试因素前的变量值作为对照值,将被试因素作用后的变量值作为效应值,按此办法观察一定数量基线条件相同的受试对象,然后对被试因素作用前后反应指标的变化进行统计检验。

异体配对设计:将受试对象按照一定的配对条件(依专业知识和研究目的确定),将特征相同的两个个体配成对子,然后在对子内部按照随机方法,一个分配至实验组,另一个分配到对照组,最后对其结果以配对分析的统计方法加以比较。

交叉设计:异体配对两组先后交叉接受两种处理,即在前一处理作用完全消失之后接受另一处理,最后对两种处理的效应进行比较分析,这种设计称为交叉设计。

13.配伍组设计又称随机区组设计,是配对设计的扩大,也可视为1:R的配对设计。他是按照一定的条件,将几个条件相同的受试对象划成一个配伍组或区组,而后在每个区组内部按随机原则,将每个受试对象分配到各组,对每组分别施予不同的处理,然后对其结果进行方差分析。

14.临床试验的类型:历史性对照研究、同期非随机对照研究、同期随机对照试验、交叉试验和序贯试验。

15.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病人中进行的,是队列研究的一种特例,它严格按照随机化的方法,将合格的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或干预组)和对照组,然后接受相应的治疗或干预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或环境中,前瞻性的进行观察、分析、比较试验的效应,从而得出研究的结论。

16.随机对照试验的特点:随机对照试验中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试验,排除某些已知或未知偏倚因素的影响;受试对象应为需要治疗的或不具有要研究的病因或危险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试验的同步性,条件的一致性;研究结果于试验结束时方可获得;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特殊的前瞻性研究,在一项随机对照试验中,每个病人进入随访的时间可以不同,但是对随访起点应有明确的规定;随机对照试验中的干预措施必须经鉴定确实对人体无害后才能应用于临床。

17.临床试验常用于评价某种药物或治疗方法的效果,有时也用于评价新的诊断方法发现病人的能力。临床试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受试对象(正常或病人)的选择、处理因素的选择和试验效果的评价等方面。

18.临床试验的设计要点:明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对象;选择研究现场;估计样本量;确定试验的观察期限;随机化分组;设立对照;盲法;资料分析。

19.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范围:临床治疗性或预防性的研究,主要适宜于已知有肯定防治效果的疾病研究;在特定的条件下,可用于病因学研究;诊断研究,证实某种新的诊断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筛选研究,证实可用于检验大规模人群并在症状发生前期检查出疾病的检查方法的价值;预后研究,确定早期发现的某病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

20.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研究结果的对比性好,随机分配可以防止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并维持两组间情况的相对一致性,从而保证了研究结果的可比性;随机分配,盲法治疗和分析,其结果与结论将更为客观可信;研究对象有一定诊断标准,具有标准化的防治研究措施和评价结果的客观标准,保证试验的可重复性;用盲法试验可使干扰减到最小程度;统计学分析在随机对照试验的基础上,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21.随机对照试验的缺点:该试验在时间、人力、财力上花费比较大;代表性仅限于合格的被研究的病人,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关于医德问题,如安慰剂用得不当,会出现医德问题;随诊时间较长时,将增加病人流失。

22.现场试验也称社区随机对照试验,是在某一社区或现场环境下进行的以未患某种疾病的易感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接受干预措施的基本单位不同,现场试验分为个体试验和社区试验两类。

三、观察性研究设计和分析

23.描述性研究又称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将一个社区人群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情况进行简单描述,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流行病学的基础。描述性研究方法包括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个案调查或病例报告等。

24.横断面研究是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和/或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从时间上来说这种研究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进行的,即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暂时间内完成的,因此称为横断面研究。由于该研究所收集的资料一般不是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通过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与疾病情况,故又称为现状研究。由于这种研究所得到的疾病率,一般为在特定时点与范围内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还称为患病率研究。

25.根据研究对象的范围,横断面研究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

26.生态学研究,又称相关性研究或对比调查研究,是在群体研究水平上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即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的关系。27.生态学研究的总类:生态比较研究、生态趋势研究。

28.横断面研究的特点:横断面研究开始时一般不设有对照组;横断面研究的特定时点;横断面研究在确定因果联系时受到限制;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果推论。横断面研究在一定条件下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替代或估计过去的情况;横断面研究定期重复进行可以获得发病率资料。

29.横断面研究的适用范围:掌握目标群体中疾病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状态;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及其他资料的质量;评价疾病防治措施及其效果。

30.横断面研究的设计实施要点:明确调查目的和类型;确定研究对象。31.横断面研究的数据分析:显著性检验、危险度估计。

32.队列研究是将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33.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在一个特定人群中选择所需的研究对象,根据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是否暴露于某个待研究的危险因素,或其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不同的组,如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高剂量暴露组和低剂量暴露组等,随访观察一段时间,检查并登记各组人群结局的发生情况(如疾病、死亡或其他健康状况),比较各组结局的发生率,从而评价和检验危险因素与结局的关系,如果暴露组(或高剂量暴露组)某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或低剂量暴露组),则可推测暴露与结局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作出病因判断。

34.队列研究的分类: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双向性队列研究。

35.相对危险度(RR)也叫危险比或率比,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最有用的指标。设I1=a/n1为暴露组的率(发病或死亡)。I0=c/n0为非暴露组的率(发病或死亡),则RR=I1/I0=(a/n1)/(c/n0)。

36.队列研究的特点:设立对照组;前瞻性研究;属于观察法;能确认暴露与结局的因果联系。

37.队列研究主要目的是检验病因假设,同时也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疾病的自然史,有时还能评价预防效果。38.队列研究设计与实施要点: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对象。39.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策略:

1)先做描述性说明,可比性分析:将研究对象的组成、随访的经过、时间长短、结局的发生和失访的情况等作出描述,分析两组的可比性及资料的可靠性。

2)计算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按年龄、性别、时间等分别计算各研究组在随访期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并加以比较(即进行率的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若有差异,再看联系程度如何。

3)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计算:相对危险度RR;特异危险度AR;人群特意危险度PAR;剂量反应关系等。

40.累积发病率:当研究人群的数量比较多,人口比较稳定,资料比较整齐的时候,无论其发病强度大小和观察时间长短,均可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的发病(或死亡)人数为分子,计算某病的发病率,这种发病率称为累积发病率。41.发病密度: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

42.归因危险度(AR)又叫特异危险度、率差(RD)和超额危险度,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AR=I1-I0= a/n1-c/n0=I0(RR-1)。

4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又称为病因分值(EF),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AR%=(I1-I0)/I1×100%=(RR-1)/RR×100%。

44.队列研究的优点:可直接计算发病率及危险度,能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与我们对事物发生原因的认识的一般思路相吻合;用于检验假设:由于是由“因”及“果”,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上合理,加之偏倚较少,因而检验病因假说的能力较强;暴露资料较正确:由于研究对象暴露资料的收集在结局发生之前,并且都是由研究者亲自观察得到的,所以资料可靠;一因多果:可同时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还有助于了解人群疾病的自然史;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

45.队列研究的缺点:费用高:研究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较多;失访问题多:由于随访时间较长,对象不易保持依从性,容易产生失访偏倚;不适用于少见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研究对象数量太大,一般难以达到;需大样本和长期随访;暴露人年的计算较烦杂。

46.病例对照研究是从目标人群中选择符合研究纳入标准的患某病或具有某特定条件的个体作为病例,以未患该病或不具备该条件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既往有关因素的暴露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暴露情况上的百分比差异,即计算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优势比,用以估计患病优势比,若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则可认为研究因素与疾病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再借助病因判断原则,推断出该研究因素是否是疾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47.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即“从果到因”的研究方法,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比例往往通过研究对象的回忆或从病史记录中获得,故将其归为回顾性研究。如果病例组在某一因素上的暴露比,即a/(a+c)显著大于对照组暴露比,即b/(b+d),则说明该暴露因素可能是该疾病的危险因素;如果a/(a+c)显著小于b/(b+d),则认为该暴露因素可能是一保护性因素,但如果某因素在两组的暴露比值相同,可认为暴露因素与疾病无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当某一暴露因素的a/(a+c)显著大于b/(b+d),并不意味着疾病的病因就一定是这个暴露因素,也许还有其他因素(未找到的或尚未进行调查的)才是真正的致病因素。48.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

按研究对象来源分: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和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按对照形式分: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和匹配病例对照研究。49.比值比OR={[a/(a+c)]/ [c/(a+c)]}/ {[ b/(b+d)]/ [d/(b+d)}=ad/bc OR的数值范围是从0到无限大的正数,其数值大小的意义与RR相同。即其数值为1时表示暴露与疾病危险无关联;OR大于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增加;OR小于1说明疾病的危险度减少。

50.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从果到因的研究;暴露情况资料由回顾获得;可以同时研究许多暴露因素。

51.病例的来源:一是来自医院,可以是一个医院的住院或门诊已明确诊断的病例,也可以是几个医院甚至某个区域内的全部医院中已诊断的病例;另一类是来自于自然人群,病例可以从现况调查中获得,也可以从疾病发病或死亡登记报告资料中获得。52.对照的来源:一是这个人群是指一个普通(一般、自然)人群,如某地区的全体居民,这种情况下,病例组是这个自然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其中一个代表性样本,而该自然人群的一个随机样本将是很好的对照组,这种研究方式,即是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二是这个人群不是一个自然人群,例如选取医院的住院病人作为病例组时,则产生这组病例的人群可能不一定在地域范围等方面是相同的自然人群,也就是说,产生病例的人群是根据疾病的定义来确定的。

53.匹配是在选择对照时,应用一种限制性方法,使对照与病例在某些混杂变量上保持同质性,以达到控制混杂因素的目的,这些用来匹配的特征称为匹配变量或匹配条件,匹配可以提高病例组与对照组在除研究因素以外的若干因素分布上的一致性,即保证了比较组间的可比性。其次,用于匹配的变量往往是可能的混杂因素,通过匹配,能有效地控制混杂作用。另外,匹配研究还能提高研究的效率,即匹配比较所需要的样本含量比成组比较要小。54.资料整理,成组、匹配和分层资料的统计分析:P224-229。

55.病例对照研究的应用:应用于病因学研究;应用于预防与治疗的研究;应用于预后研究。56.常见的偏倚与控制:P231-232。57.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适用于少见病的研究;适用于潜伏期较长疾病的研究;允许同时调查分析许多因素;医德问题少。缺点:容易受偏倚的影响;对照组的正确选择有时会发生困难;不能确定暴露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四、诊断试验的评价

58.金标准:是指一种疾病标准诊断方法,是当前医学界公认的、诊断某病的可靠的诊断方法,应用该标准能较正确区分某种疾病的人和不具有该病的人。

59.可靠性也称为重复性或精确性,指一项试验在相同条件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60.真实性是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任何检查结果与金标准相比,有4种情况:

试验结果 阳性 阴性 合计

评价试验方法的真实性的主要指标:

金标准

有病 a(真阳性)c(假阴性)

a+c

无病 b(假阳性)d(真阴性)

b+d

合计 a+b c+d n 1)灵敏度(Se)=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a/(a+c)×100%

漏诊率=假阴性率=1-灵敏度=假阴性/(真阳性+假阴性)×100%=c/(a+c)×100% 2)特异度(Sp)=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d/(b+d)×100%

误诊率=假阳性率=1-特异度=假阳性/(真阴性+假阳性)×100%=b/(b+d)×100% 3)似然比:阳性似然比(+LR)=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灵敏度/(1-特异度)=灵敏度/误诊率

阴性似然比(-LR)=假阴性率/真阴性率=(1-灵敏度)/特异度=漏诊率/特异度 4)Youden指数(YI)=灵敏度+特异度-1= a/(a+c)+ d/(b+d)-1=1-漏诊率-误诊率

61.在已知试验结果(阳性或阴性)的条件下,有无疾病的概率称为试验的预测值(PV)。影响阳性预测值的因素有试验方法本身(灵敏度和特异度)以及患病率。

62.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的基本方法是与诊断某病的金标准作盲法和同步比较。

63.诊断试验包括病史、症状和体征资料,实验室检查如生化、病原学、免疫学、血液学、病理学等,仪器检查如X线检查、超声诊断、CT、ECT和核磁共振等。

64.诊断试验方法评价的基本程序:确立金标准;选择研究对象;样本大小;同步评价;根据试验检查结果评价诊断价值。65.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试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试验条件;研究对象的生物学变异;观察者的测试变异。66.可靠性的评价指标:

1)变异系数:如果某项试验的结果是定量数据时,可以用变异系数来反映试验方法的可靠性。

CV=标准差/算数均数

2)符合率或一致性:当某试验的结果是定性资料时,可以用符合率和Kappa值来表示。

符合率指试验结果与金标准结果一致性(真阳性+真阴性)的人数占受试者总人数的百分率,符合率即粗一致率(CA),即:符合率=粗一致率=(真阳性+真阴性)/受试总人数=(a+d)/(a+b+c+d)×100%。

符合率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多,因此一般用调整符合率(AA):调整符合率=1/4[a/(a+c)+ d/(b+d)+ a/(a+b)+ d/(c+d)] ×100%。

Kappa值表示两种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观察一致率:p0=(a+d)/n

机遇一致率:pc=[(a+b)(a+c)/n+(c+d)(b+d)/n]/n

Kappa=(p0-pc)/(1-pc)

Kappa值在0-1之间。Kappa值越高,表示一致性程度越好。一般认为,Kappa值在0.75-1之间为一致性高;0.40-0.74为一般;0.39以下为一致性差。

67.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ROC曲线是以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该曲线是反映灵敏度与特异度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啊。在同一种试验方法中以ROC曲线中最接近图左上方的点可定位诊断临界点。以这一点为标准,Youden指数最高。在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时,可用ROC曲线下面积的大小直观比较诊断方法好坏。ROC曲线下面积越大,说明该方法越好。

五、课题申报和论文综述撰写 68.课题申请书的撰写:P400-413。69.医学文献的分类:

按资料来源分:原著论文、编著论文;

按写作目的分:学术论文、学位论文;

其他:基础研究、实验研究论文,临床研究、疗效观察论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等。

70.医学科研文献撰写的基本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可读性、其他(符合医学文献撰写的一般规范;根据不同的论文类型,在文字表达上有所侧重,使文稿具有鲜明的特点)。71.医学科研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

前置部分:题目;作者(单位及/或个人姓名);内容摘要;关键词。

主题部分: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完成论文或投稿日期。

附录部分:图、表、照片等。

六、循证医学

72.循证医学实践的基本步骤: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获取最新的、全面的研究证据;研究证据的严格评价;应用有效、最佳的研究证据;后效评价。

73.研究证据的来源:数据库资源、网站资源、杂志、会议文献、在研和(或)未发表的临床试验。74.医学研究证据的评价:

评价方法:研究设计评价、文献综合评价、成本效益评价。

评价内容:研究证据的科学性、研究证据内在与外在的真实性、研究证据的临床适用性。75.医学研究证据的等级划分:

1级

单项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多个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分析(如Meta分析)研究;

两项或多项“全或无”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级

中等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一项或多项高质量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或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高质量的非随机分组的临床试验。

3级

质量欠佳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或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高质量的病例对照研究;

非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4级

质量欠佳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分析等;

5级

专家个人意见;

个例报告。

76.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研究问题的提出、文献的查找和收集、文献的质量评定和严格筛选、文献信息的提取、统计分析、Meta分析结果的可信度评价。

77.Meta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异质性检验、效应值合并。P351-358。

下载浙江大学与UCLA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江大学与UCLA建联合医学科研教学中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