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大全)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困难的现状考察、原因分析和对策出路
班级:信管11-02班
姓名:王翔云
学号:201144070226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困难的现状考察、原因分析和对策出路
班级:信管11-02班姓名:王翔云学号:201144070226
[摘要]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2.11亿流动人口,其中未成年人占33.6﹪,其中,大约有14﹪的未成年。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在2010年11月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一直未上学的占6.85%,辍学者占 2.45%,合计9.3%8—14岁流动儿童失学者占15.4%12—14岁流动儿童中,超过60%已经工作。流动人口子女理应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同在蓝天下”,却因种种原因,在实际上无法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权利不平等
[正文]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2.11亿流动人口,其中未成年人占33.6﹪,其中,大约有14﹪的未成年。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在2010年11月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一直未上学的占6.85%,辍学者占 2.45%,合计9.3%8—14岁流动儿童失学者占15.4%12—14岁流动儿童中,超过60%已经工作。流动人口子女理应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同在蓝天下”,却因种种原因,在实际上无法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他们经常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困境。人们担忧,这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群孩子,生活在城市边缘,但也许将成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公。他们的命运、心态与受教育程度,理应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理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教育权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
1.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在《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中指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
事实上,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方式,他们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但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量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流动人口子女须交纳的教育费包括三部分:学杂费、赞助费和借读费。而且有时交钱也未必有学上。因此,公立中小学规定的高额借读费和赞助费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拦路虎”。
由于公立学校的高额借读费以及其有限的吸纳能力,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只得进入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就读。这种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有正规的也有非正规的,但是从整体上说,符合国家办学要求的占少数。而且其中大多数校舍简陋,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办学规模偏小,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没有任何的监督和规范机制,教师质量、学校所开设课程及教学质量应达到的标准都由学校自己决定。另外,还有很多流动人口子女辍学在家,无法进入学校享有他们本应享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以广州市为例,作为全国最前列的流动人口集中地,人口发展与城市公共事业发展形成十分尖锐的矛盾。据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170万,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就超过52万,有些区域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已超过本地户籍儿童,并且流动人口子女还将以平均每年10%的幅度迅速增长。在广州市天河区,每6个外地生只有1人能读公办学校.。
2.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入学只是通向就学的门户。教育结果的平等比教育机会的平等更为重要,只有在教育的各个环节而不只是入学环节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平等,才能使他们得以享受真正的、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流动人口子女往往被视作特殊学生,与当地人口子女不能实现同等待遇。有一些学校把流动人口子女单独编班、不计入考评的对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教学和管理上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同时,在平时参与活动、参与竞争上,流动人口子女评优被认为是资源的浪费。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吕绍青、张守礼在《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中就曾指出,北京有些公立学校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借读生学好学坏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因此教师不拿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对其学习放任不管。由于借读生户籍不在本地,参加诸如学科竞赛之类的活动都顶替当地学生的姓名,得了奖也归当地学生。这就是说,借读生与当地学生待遇不同,教育权利不平等。
另外,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同伴的歧视和排斥。由于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在以城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下,在同伴交往中,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认为自己有优势的“符号资本”,即认为他们的语言风格、行为方式、衣着、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有紧密关系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符号优于流动人口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因其社会背景、社会地位而被城市居民子女排斥。在这样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负面环境中,他们所受教育质量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不能够享有平等的就学质量。
2003年《东方早报》就曾报道过一则案例:某学生从1996年就随父母到上海求学,由于不堪同学歧视和欺负在2003年5月投河自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是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履行一定的义务,学校和教师不应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即使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困难呢?
1.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这种特殊的户籍制度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社会的“断裂”,事实上将城乡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群体。
2.“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从而会增加流入地政府的教育负担费用,对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压力。
此外,我国教育经费是由政府根据当地户籍学生数划拨到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费用本来是由流出地政府拨付,但现在他们要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这对于学校来说是毫无效益可言的。所以说,“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否定了学生对接受义务教育的自由选择权,严重阻碍了流动人口子女享有流入地义务教育的权利。
3.《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一些规定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1998年公安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部门规章,《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主要由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但是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也可由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组)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就使得一些公立中小学举办“外地班”、“民工子女班”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有法可依”。《暂行办法》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这一规定越来越不适应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一方面流入地政府不能很好地贯彻其精神要义。另一方面,部分学校以收取借读费为名达到赢利的目的。
4.流动人口对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意识不强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流动人口对义务教育权利认识不足,因此其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受到侵害也很少想到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护。
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困难这个问题,有什么对策呢?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法规上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实现
尽管1998年3月由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但是由于上述规定没有上升到教育基本法的层面,流入地多以经费困难等为由而未予执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义务教育法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作出规定,加以规范。通过立法,进一步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在如何对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方式、资金的筹措和物质的保障,教育责任的界定和划分以及不遵守法规应受何种处分处罚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明确具体的规定。目前北京市已正式出台《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提供了政策保障。
2.改革户籍制度,打破现行的以户籍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
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农村人口的流动已经突破了以往的财政安排模式。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是作为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向所居住的城市政府缴纳了税收,为居住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他们作为纳税人有理由要求流入地政府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因此,在义务教育领域,应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招生范围,在教育财政拨款上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取消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上学要交纳借读费和赞助费的规定,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和流入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3.实施“教育券”制度,解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教育经费矛盾,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券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1955年首次提出的,教育券又称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是指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内,按规定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应得到的,国家对其享受最基本受教育权利提供的最基本待遇,代币券所占经费应含在国家所拨经费之中,也可称其为“人头费”。教育券制度能将保证教育投入与适应人口流动性特点结合起来,随着人口流动对教育经费在地区之间进行重新配置,打破义务教育“各地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解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教育经费矛盾。因为教育券发放给适龄儿童可随人走动,流动人口子女凭券就学,他们就学的学校则可凭券到政府领取等值的教育经费。这种制度改变了传统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教育资源由过去的从政府到学校再到学生转变为从政府到学生再到学校,这样使流动人口子女成为教育的自主消费者,保障了他们的义务教育平等权。我国浙江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试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卡制度”。
总之,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是现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地政府必须加强重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就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就学机会。
[参考文献]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第6期
《中国学术周刊》 第三期
《人口学刊》 2008 第4期
《当代青年研究》 2006 第11期
《前沿》 2009 第10期
《羊城晚报(8月30日)》
第二篇: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在外地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或者说是居住在流入地而没有本地户口的人口。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流动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家庭化过程,即由原来的单身外出变为“举家迁徙”,于是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孩子,难以像城里孩子那样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有些孩子甚至被迫辍学„„
关键字:流动人口子女; 教育问题; 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主要是指随父母到流入地的6到14周岁(或7到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在2003年11月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一直未上学的占6.85%,辍学者占 2.45%,合计9.3%8—14岁流动儿童失学者占15.4%12—14岁流动儿童中,超过60%已经工作。动人口子女理应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同在蓝天下”,却因种种原因,在实际上无法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一、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所面临的问题
1.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同伴的歧视和排斥。由于流
动人口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在以城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下,他们的子女被看做是不同于当地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游离于城市孩子群体之外。城市居民子女认为自己身份地位高于流动人口子女。在同伴交往中,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认为自己有优势的“符号资本”,即认为他们的语言风格、行为方式、衣着、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有紧密关系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符号优于流动人口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因其社会背景、社会地位而被城市居民子女排斥。在这样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负面环境中,他们所受教育质量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不能够享有平等的就学质量。
2.学校条件有限,孩子就学难
面对着大量外来务工者涌入城市,学校就显得有些不足了,每年在新学期开学的那一段时间许多学生因报不上名而耽误入学,不仅如此但由于学校自身的局限性,有的学校存在资金缺乏、校舍不稳定、课程设置不到位、师资力量单薄等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教育。
3.地方政府支持不足
由于长期以来的户籍不稳定,流动子女很难享受到和城市孩子相同的待遇。虽然有很多流入地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来解决流动子女就学问题,但其实施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政府对于外来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仍然处于软弱的处理能力之内。
二、造成这些教育问题的原因
1.政府没能加大对地方教育的投资
就一般意义而言,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对义务教育进行投资的责任,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政府是承担得比较好的。但是对于我国多数地区的农村,政府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远远没有城市那么到位,因此,农民个人的义务教育投资负担远远高于城市居民。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现象。然而,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公立学校上学,不仅没有享受到政府提供的义务教育投资,反而要负担远远高于成本的教育投资(学杂费、赞助费和借读费)。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明显错位,本来应当政府占主体地位的义务教育投资,却变成了个人教育投资在义务教育中占主体地位。理顺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关系,流入地政府应当担负起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投资应负的责任。
2.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
根据有关教育法规,我国适龄儿童都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打工者的子女,如果在户口所在地失学,是当地政府的责任。但是,在父母打工地区失学,却无人过问。并且,这些地区的公立中小学对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收费高于本地户口学生,应该说,这是明显的歧视外来人口的政策,从法律意义来讲,这个政策是没有根据的,它反映了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的矛盾。实际上,这说明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没有跟上变化了的形势,没有根据现有情况和法律改革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政策。由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即基础教育由县、乡财政管理的教育体制。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主要是由地方政府负担,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所以无法享受由流入地政府财政负担的教育经费。
3.办学成本与收益
虽然许多打工者子弟学校的校长都说办学主要是为了不让孩子失学,但是,办学的利润也是他们办学的动力之一。那么贫民学校的收益来源在哪里呢?这里涉及的就是教育成本与价格的概念。多年来,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学者都不承认教育是可以有利润的,承认教育有成本也只是近10年的事情。什么是教育成本呢?似乎所有的教育开支就是教育成本,降低教育开支就是降低成本,而且教育成本是没有标准的,可以是无限大。在这样的思路下,教育成本不断增长,就是不可能下降。于是就加重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压力。
三、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现在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这涉及到受教育权的公平性,对整个社会的公平产生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力量协调解决。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解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上,困难是多方面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彻底解
1.从体制上进行革新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城乡不合理体制必须加以改革。这是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流动人口的身份、就业、生活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也是受此影响的结果。只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才能为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扫清制度障碍。
2.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各地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认识。要认识到进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政府有责任承担他们的子女的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应该享有宪法赋予的国家文明和城市文明的正常权利。从整个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角度,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流动人口子女进城上学,并为他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
3.公立学校为主,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上,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必须切实做好接收工作,积极利用教育资源。禁止在入学手续和赞助方面对流动人口子女设置障碍。主管部门要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可以考虑“经费跟着学生走”的原则。同时,其他社会力量应该积极发挥作用,帮助那些经济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女完成学业。
4.重视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跟那些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5.提高人们对义务教育的维权意识
虽然国家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健全了法律体系,如果人们缺乏相应的法律观念,它也只能作为一纸空文,不能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有必要加强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增强一切社会主体特别是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一切社会主体都应按照法律规范所设定的要求办学,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教育权利,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任何阻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行为都是与我国法律制度相悖的,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流动人口应了解我国目前颁布的相关法律政策,维护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正当权益。
综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要素之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这也是城市健康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社会各方应携起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而且对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第三篇: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初探
摘 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日趋突出。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不公平。本文着力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农民工 子女 教育 公平
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有近1.5亿的农民进城务工,打工者数量还在以每年超过500 万的速度增长,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别,随之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尤为突出。关注和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赋予他们同等受教育的权利,对于体现教育公平,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一、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硬件设施差,安全隐患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一般是私人办学,往往是财力不足,资金投入不够,却要追求利益最大化,拼命压低办学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硬件设施差成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普遍问题。没有足够的场地,没有正规的校舍,学校大都在城乡结合部租借民宅、仓库、厂房来充当教室,室内采光通风不足,没有标准的桌椅、黑板、照明设备,缺乏体育、音乐等场地和教学设施,更不用谈及计算机、互联网实验室等现代化的教学设配,农民工子弟学校硬件配置达不到现代化的办学要求,和城市公办学校的条件相去甚远。而学校的卫生状况尤其令人堪忧,没有卫生达标食堂,不经严格消毒的学生餐具,未经消毒杀菌的饮用水,这些都是导致近几年学生群体食物中毒事件屡有发生的始因。另外,交通和消防安全隐患也存在着。许多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了吸引外区县的学生就读,往往租赁快要报废的旧车充当班车接送学生。在交通整治中,交巡警还经常稽查出民工子弟学校班车超载事件,其中一辆19 座的中巴车,竟“塞”进了84 名小学生[1]。消防设施配备不齐,火灾隐患重重也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突出的安全问题。
(二)缺乏办学资质,师资力量薄弱。按照有关政策要求,农民工子弟学校须办理手续,既要征得流出地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又要在流入市教育部门审查备案,并获得办学许可证后,才具备办学资质。然而,在事实上,既无办学许可证,又无年检也无备案的“三无” 学校在城市当中已比比皆是的。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管理,开设什么课程,使用什么书本都由学校自定,没按照国家大纲科学、有序地教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师资力量不足则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最为突出的问题,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先天不足,使其吸引不到优秀的教师,这样一来,教育仅停留在识字、扫盲和托管的层次上。[2]
(三)城市农民工子女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引起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一是来自外界环境的歧视,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读,一些公办学校往往要求交纳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入学条件的不平等,往往使他们感到低人一等。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农民工子女在基础、语言、经济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常常被同学甚至老师另眼相看,因而普遍感到自卑、孤
[3]独、没有归属感,存在着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有的甚至因此而辍学。二是农
民工家庭教育缺失。许多农民工整天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孩子,对其放任自流,1由于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和偏差,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致使一些孩子变得情感冷漠、性格孤僻、我行我素,有的整天沉迷在网吧里,有的则抽烟酗酒、厌学逃学、打架斗殴,甚至违法犯罪。
二、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造成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滞后,薄弱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当前的教育现状。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和国家政策上的倾斜,导致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极度不平衡,甚至可以说,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是以一部分农民不能享有正常的城镇化进程的代价换来的,城乡收入的巨大差距引起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涌入,也导致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的发生。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僵化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是造成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我国在《宪法》和《教育法》中虽然都强调接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又在这些法律中规定了公民接受教育的入学办法。《教育法》中规定:学龄儿童的入学应由其户籍所在地的政府负责,由于农民工子女在流入地没有户口,这种户籍制度将他们挡在门外,也将相当一部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挡在门外,使农民工子女在起跑线上就遭受不平等的待遇。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已成为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最大绊脚石。
目前我国的义务教育体制在农村和城市略有差异,城市中、小学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市、区教育财政拨款、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学生的学杂费。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主要由县、乡、(镇)两级财政拨款、农村教育附加费(按农民收入2% 征收)、学杂费和社会捐助集资等构成。这样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给流动人口的子女带来了尴尬的局面,一方面,他们享受不到流出地政府的政府补贴,另一方面,他们又没有资格享受流入地政府的优待,在流入地教育经费也不足的情况下,那些外来的没有本地户口的农民工子女上学就必须交纳除学杂费之外的另外一笔数目可观的“借读费”,甚至赞助费,高昂的费用对在城市里打工的收入微薄的农民来讲是难以承受的。[4]
2.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弱势地位
在传统的社会分层中,城市农民工子女是社会中弱势群体,这是社会分层的必然结果,在社会性资源的分配上只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家庭结构的不完整性和承载力的脆弱性。市场经济的发展虽然使城乡二元结构得以松动和弱化,但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乡差别并没有收缩,还有扩大的迹象,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弱势地位,决定了他们在义务教育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社会阶层的分化是客观存在的,而社会教育的不公平更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
3.农民工自身的原因
有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贫困。农民进城后主要从事建筑、商业、服务业等低层次工作,很难支付孩子上学的费用。二是观念落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希望孩子通过读书的方式改变父辈贫困、落后的状况,但是也有一部分农民工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他们认为时下城里的工人纷纷下岗,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们的孩子即使读了书,今后未必能在城里找到合适的工作,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学会做生意,多赚些钱,为结婚成家作准备。三是文化素质不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显示,2003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占4.3%,从总体情况来看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素质不高,家里也没有营造适合孩子读书的基本环境。
4.部分学校和教师在管理和教学中对待农民工子女不公平
由于城乡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的差异性和地域语言使用上的差异性造成了农民工子女不能很好地与学校的教师和同学进行沟,某些学校和教师也以不公平的方式对待农民工子女。
5.教育行政部门的“短视”与“管理缺位”
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对支持和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意义及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农民工的研究不够。甚至有人认为,农民工子女的就读问题解决好了,会使更多的农民工到城市中,不利于城市的管理和稳定,这是一种肤浅的“短视行为”[5];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和学校的合理布局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不少城市的教育主管部门认为这些农民工子女迟早要“流动”回原籍或“流动”到其他地区,忽视了这部分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呈现管理上的缺位。
三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的对策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教育问题,而是社会发展中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整个社会系统的共同努力。从农民工子女本身的特点来看,由于户籍等限制,农民工子女将在流动中不断变化,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不公平问题必须从制度上整体地把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公平性。
1.改革户籍制度,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格局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人们由于出身的区域不同,导致了身份上的差异,农村和城市人口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方面享有社会赋予的不同权利。由于城乡户口的差异,两类人口在读书、就业等方面受到的待遇表现出极大的不公平。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合法权利由于户口的限制而相对被剥夺,户口成了他们在城市中公平地生存和发展的“ 瓶颈”,如果这一问题不解决,他们的教育公平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改革现行的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取消对进城农民工子女的限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所在。
2.实现城乡结合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按照义务教育国家办的原则,公立学校应该是接受农民工子女的主要渠道。但是公立学校的高额借读费,赞助费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构成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不取消这道门槛,只会把流动儿童逼到农民工子弟学校,造成一边是优越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利用,一边是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被挤破门的现实。然而城市的资源有限,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城市。首先,对城乡教育资源进行调整配置,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村校的合并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城市内部的义务教育要重新布局,合理配置城市教育资源。目前由于流动人口中民工比较集中居住在城郊结合部,而现有的城郊结合部的许多学校主要是由一些村镇学校演化而来,是义务教育的薄弱环节。所以,目前急需加强城郊结合部的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局部区域内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紧张现象。
3.加大教育资金的投入,放宽农民工办学条件并对其进行扶持
政府必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纳入到城市发展计划中。另外,要明确经费安排和筹措办法,优化教育配置,拨出专项资金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进行补助,帮助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上学。从目前状况来看,农民工子女的数量较大,公办学校无法满足。同时,农民工子女要融入城市学生当中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现阶段,农民工子弟学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政府应降低农
民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门槛,鼓励社会办学,应明确农民工子弟学校审批标准,给予其合法身份和一定的优惠措施,同时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监督管理。
4.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做到一视同仁,实现教学公平
教师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期望应该一视同仁,体现平等,而不应该厚此薄彼。农民工子女在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差异,还因为户籍等原因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要努力消除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心理门槛,消除对农民工及子女的歧视,促进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蓓蓓.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J].历史教学问题,2004,(6).[2] 朱凤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6,(5).[3] 粟远荣.当前农村流动人口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及对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4] 郑杭生.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 周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从教育问题到教育政策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4,(17).
第四篇:浅析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2
浅析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摘要】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所得的数据来看,尽管政府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情况并不乐观。所以本文将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入手,从中找出一些问题,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义务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到城市打工或谋生的人户分离的人口。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流动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的单身外出变为举家迁徙,于是便衍生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子女主要
【2】是指随父母到城市的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流动人口长年累月在城市打工,为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往往大多被其流入城市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拒之于校门之外,并且有时候还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在实际上无法享有法定应有的受教育权利。这样的情况不仅有悖于公平教育的原则,而且不利于社会稳定,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现在,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是要彻底改变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社会各方付出极大的努力。
一、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受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数量相当惊人。据统计, 北京从2000年的9.8万人上升到
【3】2006年底的37万人;上海由2001年的28.6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38.6万人。我国流动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广东省, 一些城市的外来就读儿童已超过本地户籍儿童数量,如深圳市【4】这类儿童占在校生的总数2001年为56.5%;2002年达到60.4%;2003年达到62.6%。由此可见,流动人口子女在受义务教育者群体中占很大的一部分。调查来看,他们的就学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1.公立中小学借读
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是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主要形式。流入地学校参照当地政府生均拨款作为收费标准, 吸收流动人口子女自发借读。据不完全统计, 70%以上的流动儿童上学在流入地的公立中小学借读, 但对于家庭收入偏低的家庭而言, 借读费这个门槛使相当数
【5】量的孩子没办法进入公立学校享受和城镇孩子同等教育机会。2.民办、私立学校就读
在南方的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流动人口希望子女能够在符合国家办学标准的民办或者私立学校就学。因此, 这些地区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私立学校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一大途径。
3.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就读
农民工子弟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些大城市出现的专门招收流动人口子弟就学的私立学校。来这类学校上学的学生, 大多数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都是处在被认为是社会最底层的收入群体。这类学校是随着“农民工”出现而出现的,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贫困儿童的读书问题。
当然,除了这些比较幸运能够入学的儿童外,还有少部分的少年儿童失学在家。由于父母的工作不稳定,居住地不确定,他们开始是跟着不断地转学,后来因为繁琐的入学程序以及对新校园的不适应等等其他原因就选择辍学了。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庭很贫困,父母甚至无力送孩子上收费最低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所以失学在家。
二、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政府的关注和一定的支持,有前文提到的三种就学形式可供选择,流动人口子女要得到完全公平的义务教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无论是在入学程序、学习环境还是在教学质量方面,与本土的城市人口子女相比,流动人口子女都要多一份束缚和例外,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1.户籍的限制给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这主要是针对公立的学校而言的。众所周知,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的分配是基于户籍人口的, 城市里的各种国民待遇(比如教育权、劳动保障权等)与户口捆绑在一起。流动人口子女由于不具有流入地的户口, 因此当他们随父母迁徙到城市里以后, 流入地财政教育的拨款并不包括他们的教育费用。所以,一般的公立学校都不愿意接收他们,即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够进入公立学校读书,也必须缴纳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但是大多数农民工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很难支付公立学校的这些费用, 因此公办学校规定的高额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就成为了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拦路虎”。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流动人口没有流入城市的户口,所以户口是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就学的第一道门槛。
2.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为农民工子弟学校收费相对来说不高,所以低收入家庭的父母都选择把孩子送进来上学。但是,这样的学校也有一些弊端:①不少学校以盈利为办学目的, 办学条件被降到最低水平;②缺乏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最基本的安全、卫生条件;③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较差, 体罚现象比较严重, 教育质量没有【6】保证。这些不良情况的发生,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未来。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这可是得不偿失了。
3.教育公平的偏差性,即老师和同学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和嘲笑,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伤害,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首先是教师的歧视,虽然流动人口子女进入了私立学校,但是他们在学校没有学籍,不进入教师成绩考核,所以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和管理上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对于那些纪律较好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不影响他人,教师往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而对于那些纪律很差的流动人口子女,教师尤其歧视和恶言相加,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较为极端,要么表现为内向性的退缩行为,要么表现为外向性的攻击行为。同时在平时参与活动参与竞争中常常认为流动人口子女评优是“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城市居民子女的嘲笑,由于流动人口子女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
【7】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子女“另眼相看”。城乡的差距,导致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认为自己有优势,即认为他们的语言风格、行为方式、衣着、打扮价值观以及与个人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符号优于流动人口子女。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表现得高人一等,鄙视流动人口子女,将他们看做“异类人”。这就使得一部分的流动人口子女变得自卑、沉默甚至是自我封闭,而且很容易在别人的引诱下走入歧途,扰乱了社会的安定。
三、关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一些对策
由于各种政策的、硬件的和心理方面的原因,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会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分析,根据各个原因给予相应的建议,希望在这些建议实施后,情况能有所改善,力求将损害降到 2
最低。
1.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还不是很系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是户籍管理制度,只有国家放宽户籍管理制度,才会有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到公平入学的机会。所以国家应逐渐弱化和打破户籍制度壁垒,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义务教育入学体制。改“依户籍地就近入学”为“依居住地入学”,强调只要在居住地有固定的【8】住所,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就应允许流入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居住地就近上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逐步放松公立学校的准入限制,改过去的户籍限制为居住时间的限制,如在城市从事工作达到一定时间,在特定学区管辖范围内居住达到一定时间就可以进入该学区的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以保障流动人口子女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其次是对“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规范。不可否认,目前社会还不具备让所有流动人口子女都进入公办中小学接受“一视同仁”的义务教育的能力,所以私立学校、简易学校的存在是必要的,它们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的压力,使一些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成为了现实。但是非公办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教学和管理等等方面的情况还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改善,否则流动人口子女即使接受了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对这些民办学校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已经存在的应当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办学标准,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对于办学成绩显著的, 要给予表扬和扶持。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和服务,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保证教学质量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指导网络, 充分发挥它们在完成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的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关于资金分配的制度,要通过改革最终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可靠的经费支持和保障。为此有学者提出借鉴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在流动人口子女中也推行“教育券”①,建立一种有效的教育经费承担机制。这是一种很好的提议,不够还有学者认为进城务工农民的流出地普遍为经济不发达地区,让他们承担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费用的观点,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操作上有难度。为此,他提出了“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和“在城市教育费附加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流动人口子女【9】的教育”这另外两条资金来源途径,希望能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2.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一定的文化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化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城乡文化在交汇和融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摩擦和碰撞,但这并不说明文化有高低之分。一个正常的城市社会或教育,应允许多种文化群体平等存在,和谐共处,而不是由此划分为高低贵贱的社会等级。在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社会还是教育都应 当持有一种价值宽容的态度,应当倡导对农民工的尊重。中央及地方应借助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来宣传这种对农民工的包容态度,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倡导建立人人平等、无差别和无歧视的教育环境,让流动人口子女回归义务教育。通过这样的宣传、引导和教育,最终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对他的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而不是像前面所说对流动人口子女差别对待;希望每一位城市居民子女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流动人口子女跟他们是一样的,享受同样的权利;也希望流动人口子女自身能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不过,意思形态领域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因为人们的观点已经根深蒂
① 1955年弗里德曼在其《经济学和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该文后被改写为《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券就是政府把原来直接投入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按照生均单位成本折算以后,以面额固定的有价证券(即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家庭或学生,学生凭教育券自由选择政府所认可的学校(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教育券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凭收到的教育券到政府部门兑换教育经费,用于支付办学经费。
固,要想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比如说要让流动人口意识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尽力让自己的子女去受教育,同时我还建议流动人口不要经常换工作,在换地方之前先考虑一下孩子的上学问题。总之,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彻底解决流动人口义务教育问题, 需要社会各方付出极大的努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子女正成千上万地递增,搞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10】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经典的“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流动人口子女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资源,这一群体接受教育的程度及其质量,是不可小视的问题。但是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依赖于相关制度的深化改革、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共同富裕政策的落实等等一系列的措施。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流动人口子女都能够接受到公平的完整的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2】李荣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实然和应然[J],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22期;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EB/OL],教育部网站;
【4】新华网,2005年3月12日;
【5】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
【6】刘永红,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科技与信息,2008年第8期; 【7】【10】郑凤,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J],福建理论学习,2007年第9期;
【8】方芳、张军凤、张宝贵,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的演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9】杜晓利,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剖析,教育发展研究[J],2008年第1期。
第五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特殊群体,流动人口的数量也随城市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不断增加,以家庭模式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家庭教育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这不仅仅因为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开端,是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教育形式,还因为家长对孩子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及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1]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2.6亿,随迁子女数量有3600万,他们当中,2.94%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尚不能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特别是对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探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组织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家长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辖区3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6个社区周边的17个门面房、3个工地380名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来源于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辖区内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3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老师或校长3名,流动人口学生家长90人;南京湖南路街道6个社区周边255名平均年龄38岁、平均来宁打工时间10年的17个门面房业主,3个工地工人。
1.2 资料来源(1)调研人员对相关人员的采访记录;(2)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问卷(见附录);(3)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政策法规;(4)查阅相关文献。
1.3 方法(1)随机抽样:在辖区学校中随机选取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最为繁华、人口最为密集的社区周边随机选取了多个门面房业主和工地工人,以此作为样本进行调查。(2)个别访谈:采访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学生家长,深入学校、社区专访和体验生活。(3)问卷调查:按照附录中的问卷对6社区周边255名门面房业主及工地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到子女所处或停留的教育阶段、子女各学习阶段在哪种类型的学校就读、对子女上学的关注程度、对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等方面。(4)统计分析:将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输入电脑进行汇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计算平均值、各项所占比例。
2、结果
2.1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程度 如表1,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55位农民工家庭中,子女在读小学或仅有小学文化的占31%;在读初中或仅初中毕业的占23.6%;在读高中(包括中专和职高)或高中毕业的占25.5%,而全国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①达到74%;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9.1%,而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3%。剩下的是留守儿童以及同父母一样外出打工的。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程度(表一)
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职高)
高中以上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3160
23.6
525.5
9.1
2.2 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状况(1)小学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在政府开设或民办私立的流动人口子女小学就读的占70.9%,在普通的公办小学就读的占20%,未入学的占9.1%。(2)初中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于公办初中的占20%,就读民办初中的占30.9%,就读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占40%,小学毕业但未接受初中教育的占9.1%。(3)高中阶段就读公办高中的占总人数的45.5%,就读民办高中的占36.4%,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仅为18.1%。(4)高中毕业考取并就读公办大学的占9.3%,其中有30%的家庭无法负担子女大学学费。见表二。
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状况(表二)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公办
116
45.5
9.3
民办
181
70.9
30.9
36.4专职
校
240
18.1
未入学
9.1
9.1
2.3 流动人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 据问卷分析显示,流动人口家庭平均每月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占总收入的21.97%,在我们的调查中,86%的家庭是尽一切可能让孩子上学,14%的家长抱着“有条件就上,没条件不上”的态度,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应当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3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不太重要,但同时也有83%的家长认为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可以看到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是明确的,能够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也有一些家长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够清晰,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的态度,或者采取有了问题才开始教育的态度。
3、讨论
3.1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 在南京接受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大多学前教育是缺失的,这种缺失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方面,还体现在学生的在校生活上。在学习方面,没有受过正规学前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与城里同龄孩子相比,在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课堂习惯、普通话这些能力上处于劣势;在校的生活方面则体现在一些流动人口子女的仪容仪表达不到学校的要求,譬如:脸和手长时间不干净、手指甲长时间不修剪等。
那么,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认为这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有直接关系。从总体上来讲,被调查的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有些问题还很让人担忧,甚至深思。首先,我们从教育投入上分析,调查发现,家长在时间投入上并不多,流动儿童家长虽然很重视家庭教育,但在具体实施教育行为时,由于工作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财力。其次,我们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考察,有86%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但同时也有14%的家长认为不一定或根本不用讲究科学方法。有73%的家长意识到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打麻将、赌钱、喝酒、抽烟等,21%的家长没有意识到,6%的家长认为无所谓。从调查的结果上来看,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三,从家庭教育效果来看,普遍认为教育不成功或效果一般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文化水平低,不懂得孩子的有关事情;没有时间,因为工作太忙太累;经济条件差和其他原因。
3.2 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学校问题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小学和初中。目前,南京市对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是有门槛的,小学需就读于户口所在学范区,且入学审查是十分严格。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首先,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工作;其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市公办小学、初中就读,应在我市暂住地实际居住满一年,并由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以下材料:(1)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2)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宁居住满一年的暂住证或居住证;(3)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社会保险缴费满一年凭证、工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的有效营业执照等);(4)随迁子女的独生子女证;(5)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籍材料(小学一年级新生无需提供)。到我市民办学校就读,按照民办学校招生办法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报名入学和交费。再次,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据进行摸底,对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入学工作。严禁任何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费用。随迁子女与本市户口学生同样享受免杂费、免课本费、免借读费、免作业本费的政策。
3.3 流动人口子女素质教育问题 撇开学校的教育模式不谈,家长的教育模式同样举足轻重。素质教育针对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特长、公民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需要家长与老师互相沟通,共同培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同龄学生相比,还存在一些自卑、厌学、焦虑、畏惧等不健康的心理。有10%的流动人口子女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如城市里的孩子,有13%的流动人口子女认为城市里的孩子瞧不起自己,有10%的流动人口子女不愿意与城市孩子相处,有11%的孩子很讨厌或无所谓去学校上学。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有14%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不了解自己,有31%的孩子认为父母还了解自己一些。
3.4 流动人口子女接受社会各方援助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社会各界人士已经注意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和个人经常受到来自各方的援助。然而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正确的援助会让流动人口子女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增长见识,利于成长发展;不正确的援助则会增加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负担,变成形式化援助。因此,社会和个人援助办学要形成长效机制,良性循环。
4、建议
4.1 学前教育方面 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大小两个方面解决。(1)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环境。首先,应从家庭内部环境做起。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应从优化社区环境做起。建立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通过妇女儿童之家等社区机构,组织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改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养方式,在彼此的交流中促成家长理性的增长。再次,建立以家长学校为平台的培训机构,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进行科学指导。由于流动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通过培训,使家长能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指导,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尤其重要。(2)强化社会职能,提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整体水平。纳入城市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模式,依靠政府力量开设幼儿园、学前班,为已随流动人口来宁准备入学、未受过学前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学前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大力开展社区服务,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提供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老师的作用,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城市居民儿童教育统筹安排,实行“三同”,可以利用开学前的假期,将流动人口子女集中在一起,开5~10次课,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譬如:个位以内的数字加减、自己的名字、课堂礼仪、个人卫生习惯、仪容仪表等。
4.2 就读学校方面(1)转民办为公办,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与普通公办学校“一体化”。这将是一个长期工程,政府可出资接收这些私立学校,将其转变为公私合营或者公办学校,或者由政府出面干涉这些学校的运营,譬如:政府可以派出教学督察进驻这些私立学校,监督其教学状况和收费标准。对于“一体化”的问题,希望更多的市民能被说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与农民工子弟置于同一集体,而不是一味的排斥。(2)降低入学门槛。户籍问题、“五项材料”等硬规矩让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望洋兴叹。农民工不仅收入不高,且已负担了城乡双重费用,子女昂贵的教育费用和复杂的入学手续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流动人口子女应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绝不能因为这些人为的门槛而被剥夺。(3)学校的助学政策面向农民工子弟。据南京2009年8月24日各大报纸对于小学、初中、高中收费标准的报道显示,各学校的“助学金”政策只针对拥有南京户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认为这一政策也可以适用于同样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弟,或者可以按适当的比例减少一些也可以。
4.3 素质教育方面 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要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机制以及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充分合作、充分衔接的优良体系。(1)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教育意识。流动人口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学校、老师的依赖性太强,认为教育的事情应由校方全权负责,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社区老师开设“家长课堂”来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一是让他们意识到子女的教育与自己息息相关,二是让他们注意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助他们将子女培育成学习、品德、特长、素质、心理全面发展的好学生。(2)博物馆、科技馆、公园等定期免费开放。流动人口子女到了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便成了无人看管的“野孩子”,这些场所的定期免费开放可以让农民工子弟在家长或援助人员的带领下,或是在结伴的情况下,有一个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好去处,同时可以促进他们与家长、与同伴之间的感情。至于免费开放的时间,可定于期中考试结束后的周末、寒暑假的开头和结尾几天。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必须动员个人、家庭、政府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力量统筹解决,与《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一道规范国家的基础教育,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使全社会更加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促进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