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团海城区委近期特色工作总结
团海城区委近期特色工作总结
在团市委的正确领导、关心和指导下,团海城区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力提高青年整体水平工作为目标,抓住关键环节,开展了一系列青年培训工作。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团干业务知识培训
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青年干部的培养工作,努力提高青年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带领广大青年干部学习理论知识,学科技,学业务。以深化“坚定理想信念,确定人生航向”为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开展“人生,从海城起步”主题征文、演讲比赛,各级团干参与的热情都很高,从而形成了学榜样、争先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多做无私奉献的浓厚风气。
二、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5月18日,团海城区委在团北海市委的领导下,协助科技局在北部湾广场开展“珠城科普广场活动”。团海城区委负责青年就业创业知识宣传,充分利用板报、海报、等媒体;现场咨询等方式宣传青年创业流程,国家优惠政策;小额贷款项目的实施意义、放贷流程和有关政策,加强对诚信青年小额贷款相关政策和扶持农村青年成功创业典型宣传,向广大青年发放了《食用菌栽培技术》、《养鸡技术》、《养鹅技术》、《橡胶丰产栽培技术》、《香蕉栽培技术》知识读本共计200本。
三、针对农村青年需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为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团海城委事先对各乡镇培训项目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农村青年培训需求,根据各级部门上报的农村青年需求和海城区科技局合作,特邀请了农科所的专家对食用菌种植,香蕉、橡胶的培育、种植、管理、采收,鸡、鸭、鹅养殖技术对农村青年进行了认真系统地讲解。激发广大青年的创业热情。
第二篇:特色团活
特色团活
母爱予翼
纵情飞翔
——基础七年制团总支母亲节特色团活 活动目的:此次团活旨在号召同学们为天下伟大无私的母亲们送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大声说出自己对于母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为了让身在异乡的学子们通过独特但真诚的方式送上对远方母亲的祝福。
活动时间:2010年5月7日
活动人员:07,08级基础七年制全体同学 活动概况:
有一个人,她给予我们生命,把所有希望和祝福揉进我们的骨血;有一个人,她陪伴我们成长,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包容种进我们的生命;有一个人,她教会我们做人,用不求回
报的付出和耐心呵护我们的心灵,这个人就是那句那最亲最柔的私语,妈妈。当五月的和风吹进春的闹意,我们又迎来了这个温馨的节日,母亲节。为了号召同学们在节日里为母亲送上最真的祝福,我们基础七年制团总支于2010年5月7日在食堂甬道处,以“庆祝母亲节”为主题举办了一次团活,让身在异乡求学的学子们奉上自己最真挚的祝福。
为了“庆祝母亲节”团活能够开展得丰富多彩,同学们特地精心制作了手绘海报,一首原创的“母亲·歌谣”现代诗题在中央,写尽了天下儿女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同学们还亲自动手折了近百只千纸鹤,把它们贴在海报上,每粘一个都是一句发自肺腑的祝福。看着海报上渐渐满起的鹤群,个个振翅欲飞的英姿,仿佛要载着祝福飞到每一位母亲的身边。在食堂甬道处,我们还立起了祝福板,引来众多同学驻足留言。五彩斑斓的水笔画出五花八门的祝福:“妈妈,我永远爱你!”“您是我的骄傲,我也永远是您的骄傲!”„„简单而朴实的字句却承载着永恒不变的真情,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声,就是那句,妈妈,我爱您!
活动心得:这次团活的意义在于,它教会我们要时刻感恩,感恩所有无私的给予,懂得珍惜,珍惜已经拥有的美好。母爱是与生俱来的馈赠,太多人习以为常,所以只会贪婪的索要而不懂得感恩。可是终有一天,失去了才后悔莫及。所以,把每一分感动和给予都铭记在心,用我们的生命去珍惜,才能理解爱的真谛。
五月的微风吹起一只只振翅的纸鹤,我们真挚的道上一句,妈妈,我爱您!
笔笔传情 心心相印
——基础七年制团总支教师节特色团活
活动目的:希望通过此次特色团活,鼓励同学们勇敢对亲爱的恩师们说出内心的感激与敬爱,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同学们更加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以自己真诚的爱庆祝第46个教师节。
活动时间:2010年9月10日
活动地点:食堂甬道处 各学院老师办公室 军训训练场地 参与人员:基础七年制07、08、09三届学生 活动纪实:
此次活动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考虑到教师节之际很多同学都希望能为老师献上属于自己的祝福之语,于是基础七年制团总支决定举办这次团活,为想送上祝福的同学们寄送他们的一片真心与满腔感激。
我们为那些渴望表达祝福的同学们集体购买了精美的贺卡,并于9日发放下去,在10日为同学们送达那些写满情真意切的贺卡。轻巧的卡片因承载了同学们的爱而异常沉重,那些娟秀或粗犷的笔体都在表达一个事实——我们对老师真切的爱与感激。
我们一共收集到了98张贺卡,分别送给不同科室不同年级的老师,同学们对此事的异常热情无不体现了他们对老师的挂念,在这个庄严而神圣的节日里,我们都想趁此机会表达我们对老师的热爱与钦佩,牵挂与感激。
于此同时,刚刚回到学校的基础七年制09级新生也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们对老师的崇敬之情。09级一班二班联合举办了“笔笔传情”为主题的团活。他们于10月中午在通往食堂的甬道上摆放好桌子,为过往的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让他们能在百忙之中为所有的老师写下他们心中的感激。我们也将会把这些来自全校的祝福装入信封,把学生的爱送到各个老师的手中。
以下是09级活动的纪实:
一、活动前的时刻: 十一点整,前期准备人员在七年制公寓集合完毕,就开始进入了紧张而有序的前期准备工作:搬桌子,挂条幅,借扬声器,准备祝福卡片,整理现场······
(1)紧张忙碌筹备中„
二、活动当下: 十一点二十分,看到窸窸窣窣的人群变得络绎不绝起来,活动也正是开始。宣传人员一边用手机对着扬声器放音乐,一边讲着宣传辞吸引过往的同学:“今天是九月十日教师节,无论你是刚刚走进校园,还是即将离开校园,都来写上对老师的祝福吧,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祝福传达······”的确,过往的同学都会驻足一下脚步,在桌前停留,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祝福。这里有正在军训的大一新生写下的对“教官老师”的祝福,有在读的同学写下的对远方恩师的祝福,更有高、低年级的同学写下的对当任授课老师及年级老师的祝福。正午的骄阳挡不住同学们传递祝福的希望,小小的卡片竟带动着爱的热情空前高涨。更有甚者,逸夫小学的小朋友们也前来送上真挚的祝福,不过方法很特殊——以歌传情,稚嫩的童音,天籁般的回响,表达着对老师的敬仰,更把活动推向另一个高潮。
热闹的活动现场,过往同学纷纷驻足,留下真诚的祝福„„
三、最后的精彩:
十二点十分,望着厚厚的卡片和渐渐淡去的人群,此次团活也逐步接近了尾声,合影留念之后,宣传人员的一曲《自由飞翔》又把活动的结尾推至另一个高潮。“基础七年制,同心铸辉煌!基础七年制,同心铸辉煌!”伴着一声更比一声高的呐喊,今日的团活也正式落下了帷幕。
(3)大一新生,提笔写下对远方恩师,咫尺教官的祝福„„
在午间活动结束后,我们派代表前往各位老师的办公室,将收集到的祝福和填好的贺卡送往各个老师处,老师们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们十分重视同学们送出的贺卡,逐字逐句细细看过每一张贺卡,最让我们感动的是,虽然老师并不再交我们课程,可他们依然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像我们的父母一样,关注我们成长,渴望我们成才。这次送祝福的活动中,有对两位老师的祝福让本次活动十分特别,他们分别是公共卫生
学院的葛万龙老师和不畏辛苦训练学生们的教官。我们爱心邮递员也怀着极大热忱的为同学们送达了这些祝福,使这次传递祝福的活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推广,让全校师生了解七年制学生的精神风貌与极大的热忱。
活动心得:笔笔传情,心心相印,那一张张写满祝福的贺卡描绘了我们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在这个为全天下老师们庆祝的特别节日,我们又一次体会了知恩图报的重要,在我们今后的人生中,我们会牢记这些在青葱岁月里为我们生命涂上一抹亮色的恩师们。
学海破浪 名家导航
——访谈张凤民院长
一 活动目的:
为了让我团总支主办的《理科基地纵横》报纸更具影响力,也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有与名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我团支部举办了这次“学海破浪 名家导航”的访谈性特色团活,倾听张凤民院长谈理科基地的发展,谈理科基地人才的培养方向,谈母校对一届届人才的要求和期望。二 活动时间
2010年9月30日 三 活动地点
病原学馆三楼办公室
四 活动经过
团总支副书记孙菲作为访谈的主持人,向张凤民院长提出了关于理科基地的发展方向,理科基地人才培养方向,出国留学动态以及对理科基地学生的要求和期望等方面的问题。张凤民院长都耐心的结合自身经历和体悟为我们一一解答。
在介绍理科基地的创办于发展中,张院长声情并茂的介绍了学校为建设理科基地而做出的努力,理科基地的创建承载着医大老一辈的精神和坚持。这些年来,学校一直都致力于基地的发展,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努力创新,探索新路。然而,关于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校方仍需要不断地完善。
关于七年制同学今后的就业方向,张院长引用了杨校长的一句话,“我们要把理科基地的学生培养为医学科学家。”是的,我们可以把这理解为一个答案,但若把它作为一种期望或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也许更为合适。若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就要从现在做起,培养创新精神,钻研精神,不光是学会知识,更是要学会学习,唯有这样,才能在汪洋学海中把握方向,乘风破浪。
在讲到出国的经历时,张院长心有所感的说,现在出国的人才越来越多的选择回国,为报效祖国而义无反顾的回来。其实,在国外,我们要学习的有两方面,一是学习知识的技能,二是利用技术的技能。掌握了这两样技能之后,就能快速的适应国外的学习工作生活。当然,语言也是一个必过的关卡,先了解文化,融入生活,再学习知识和技术,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最后,张院长对我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不但要学得知识,更要会把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要懂得把所有的知识整理成网络,学会触类旁通,要有宽阔的知识面。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希望大家不要浪费时间。有了目标就要言必信行必果的去实现,即使没有实现,也要总结经验教训。
在一片融洽的气氛当中,我们结束了与张院长的谈话。
五 活动心得
张凤民院长从做人,做事,做学问等多个方面谈起,以自身的宝贵经历和切身体会为教材,为我们上了一堂娓娓动听的人生大课。在采访期间,张院长提出了理科基地的理想发展方向,以及对理科基地人才的期望,每一句都切中肯綮,值得深思。
作为理科基地的学生,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学校为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优越条件,同时,也使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发展目标.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一定充分利用学校的各项有利条件,谨记院长的谆谆教诲,严格要求自己,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而奋斗终生.六 活动照片
回乡见闻会
七嘴八舌话假期
——08级基础七年制回乡见面会 告别了洋溢着新春气息和闲情逸趣的美丽假期,同学们又拖着沉重的行李和带着对新学期的期冀回到校园。为了让大家互相了解这段没有碰面的时间里各自都忙了什么事情,我们应团总支要求召开了“回想见面会”,使大家有机会在一起分享假期时的快乐和纠结。
假期刚刚开始,有一些哈尔滨的同学有幸成为了医大基础学院院庆的志愿者。从接机,接站,到组装材料,再到会场引导,他们尝试去做了许多和平时学习生活迥然不同的工作。在做各种志愿者工作的时候,同学们在辛苦的奔波中得到了锻炼,也为母校做了贡献,所以这个假期因这次志愿者工作而变的非常有意义。
还有的同学在家里为自己的弟弟妹妹当免费的家教,从教书育人的体验中感悟到为人
师表应做到的。虽然顽皮的孩子们把同学们都弄的无所适从,但是,大家还是在教书的经验中体会着乐趣。有的同学则被自己的科室留下来作实验,一直到小年才回得去家。由于实验室的地方紧张,同学们还要倒时差,在晚上做实验,但是这应该也算为科学献身了吧!
还有人借这个假期培养了很多兴趣爱好,比如玩魔方,绣十字绣。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小的乐趣,使自己活的更加充实,能够和学习生活劳逸结合。当然,最热闹的就是五湖四海不同的过年方式啦!北方的习俗是包饺子,看电视,放鞭炮,而南方有些地方不吃饺子而吃汤圆,这让大家了解了许多自己家乡以外的风俗习惯。但是过年图个热闹倒是每个地区的共性啊!大家都会走家串户拜大年,团团圆圆吃年夜饭。相信新的一年的开始,必然带来新的气象吧!
然而有的同学也有在医院照顾老人的经历,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当最亲近的人躺下的时候,珍惜才来的那么刻骨铭心。所以健康是革命的本钱,珍惜身边的人才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
在返程时,同学们买票也买的很纠结。尽管提前十天,排了好长的队,但还总是很难买到票,车厢内人满为患,回趟学校也是那么的不容易。
不管是甜还是苦,从大家谈笑风生的对话中不难看出大家都有一个充实的假期,并且在这个假期中都学到了些什么,玩到了些什么,懂得了些什么。也许生活才是最厚的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去解读。这就是我们应该有的大学生活吧!
谈充实假期,品精彩人生
——09级基础回乡见面会
9月6 日,我们09级基础2班在饮食文化中心开展了回乡见面会,作为回到母校的第一个回乡见面会,同学们畅所欲言,尽情描绘着自己假期在家乡的所见所闻。
一
体会艰辛社会生活,励精图治谱写未来。
“大一生活结束,为让暑假过得更充实,我放弃回家机会到广东,听我姐说皆利士在委托广州创智公司招工,7.28来到招工现场,经面试与体检,我于29被录用。打工生活正式从7.30到8.20。在惠亚集团皆利士多层线路板厂工作的日子,让我认识了社会,也让我成长。直接面对社会,和身边不同的人流,需要不同技巧,在车间里我尽量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让组长挑出什么让他骂人的毛病,毕竟打工仔的地位是那么的卑微。在这点上我觉得我做得还不错,比如说我到旧车间帮忙(压板有旧车间和新车间,我所在的新车间为自动化车间,而旧车间是手工操作),他们叫做什么我就尽量做好,他们对我也有了认可,以致后来他们需要人帮忙就直接点名要我过去。打工让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东西。” ——李荧华
“今年暑假我在家里帮忙干农活,晒稻谷,干了几天的工人活,帮忙拆房搬瓦、帮忙建房挑沙,大力的汗珠倾泻而下,一天下来躯体疲惫不堪,切身感受生活的艰辛,更加激励自己要好好学习,改变几代人穷苦农民的命运,改变父母及自己以及后代的生活。”
——童丽萍
二 体验农村生活,服务淳朴村民。
侯春梅来到家乡新华卫生院实习,发现:由于癌症死亡的人数明显增加,已成为造成当地人死亡的原因之一,对老乡进行了关于“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政策实施情况的口头调查,得知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切实解决农民吃药难看病难境况。但政策虽好,但实施的力度还是不够。
。胡兰小学支教及“农村儿童生活学习情况的调查报告”张娜今年暑假,我对山东省诸城市相州镇马家屯社区的在校儿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利用暑假期间,并对部分在校学生进行十天的义务教育活动,开展免费课堂,这几天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呢?要给他们带来什么呢?我也是从那个小学走出来的学生,曾经也在他们现在的教室上过课,也听过同一个老师的课„„尽我所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只要他们觉的有一点点收获,那么这些天的努力和付出就是值得的。
三 赏世博风光 叹国力强大
有的同学去了世博会,感慨世博会的隆重与盛大,感慨中国的日益强盛,依次举办奥运、世博这些盛大活动,也感慨上海这个大城市现代化城市的繁荣,“better city,better life ”。世博园内,ABCDE5大区,300多个场馆,各国文化与艺术群芳争艳,让人目不暇接。有的同学感慨道,我们大学生去到世博参观,不仅是要拓宽视野,更应该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现代化的中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参观历史古迹,用古人的英雄气节勉励自己,李婧同学在假期参观了甲午海战遗址。“参观遗址后,我的心灵感受到了沉重的冲击并深深地敬佩起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们,认识到了那些曾经强势的国家对中国的窥视,强大国家的力量才会使同胞不受欺凌。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重任还得靠我们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我们现在还得努力奋斗,可以用我们的柳叶刀,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赤子之心来实现中华之崛起的崇高理想!”——李婧
同学们的假期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也许我们的假期并不算长,但从中得到的收获却是长久的,也许每一份或开心或忧伤的经历才是我们真实的大学生活,才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有意义的风景。
第三篇:团南海区委网络团建试点工作总结
团南海区委网络团建试点工作总结
佛山市南海区地处广东省珠三角腹地,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曾荣获“国家信息化示范城市”称号。南海区的团员青年,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为探索利用互联网加强团工作的方法与规律,2009年6月,团南海区委成为团中央互联网试点工作单位之一,开始了新一轮对互联网与青年工作有机结合的探索-——打造名为“Young·地带”的南海青年网络社区团建平台(以下称为“Young·地带”)。现就有关试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试点工作类别
佛山市南海区团委网络团建平台属于第10类(互联网试点工作)
(二)试点工作成效判断
对照团中央《关于开展共青团、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试点工作的通知》(中青发〔2009〕9号)中有关互联网试点工作推荐方案的要求,团南海区委判定试点工作成效为综合工作发展较好:
1、大胆探索,小心求证,加强团的组织建设。“Young·地带”规划建设内容包括个人家园、青年论坛、资讯平台、网络电台四个部分。四个部分联动,不仅打造团的组织生活网上阵地,满足青年补充知识、社交、维权、就业创业实习见习等需求,而且创设网络申报系统(青年文明号、活力在基层等的申报),推动团工作信息化,使团的组织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
2、探索实现“网络青年组织化”。“Young·地带”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但吸引了大量团员青年参与,而且还吸引了一些游离在团组织周围的青年参与其中,形成一定的自组织。我们让他们成立自己的“圈子”,通过丰富的活动资源吸引他们之余,以网站的各项要求规范他们的行动,使这些自组织最终能接受团的引导和影响。
(三)团南海区委基本情况
团南海区委是县区级的基层团组织,受南海区委与团佛山市委的双重领导,下辖2个街道团委、6个镇团委、区直机关团工委及区直学校团工委各1个。所在的南海区面积107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18万人,流动人口92.6万。辖区内团员约67600多人,基层团委95个,团(总)支部2482个。
(四)团南海区委团工作的基本情况
南海区委区政府及团佛山市委一直重视与支持团南海区委的工作,给予了我委众多政策、资金保障,促进了我委工作全面开花,收效丰硕。
近年来,我委着力夯实团建基础、推动团建创新,重点开展了“团籍双管理”工作制度、“村(居)团(总)支部副书记公选”工作、区域联合团工委建设等工作,以及依托“党建带团建”、“园区+村居”等模式推动了两新组织团建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做到“组织有团员,团员有归属,青年有领队”,建构了蓬勃发展的团建新格局。
(五)试点工作的措施与成效
为提高“Young·地带”的知名度与实效性,我委有的放矢、多管齐下,通过以下措施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完成:
1、广泛宣传。我委通过下发文件、媒体报道等形式,在区直机关、各镇(街道)、各学校、村(居)等重点区域大力宣传,并将参与“Young·地带”建设的表现与评先评优挂钩,吸引了大量的团员青年实名注册。
2、多重覆盖。团员青年除了在所在团组织接受管理、参与活动以外,还可以参加镇(街道)、村(居)的活动,甚至可以根据喜好参与各类青年自组织的特色社团活动,使团活动能在团员青年群体中实现多重覆盖。
3、优化服务。“Young·地带”始终坚持共青团工作信息化的方向,把最新资讯、活动组织发布分享、评优、申报、实习见习报名、维护青少年权益等工作在“Young·地带”全面实现,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提高了服务水平,一举两得。
4、多方共建。通过吸引热心服务青年、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企业、各类社会团体等组织加盟Young·地带,使其在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践行社会责任,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树立品牌形象,为Young·地带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活动与体验。
经过近1年的试点工作,网络团建平台成效丰硕。据统计,自2010年1月改版以来,至6月19日为止,共有注册用户27980人,通过实名验证近80%。建立群组635个,发表日志4099篇,上传图片15972张,评论、留言18807次,发起话题938个,回帖数2777个,发起活动423场次,参与的团员青年超过1.6万人次,反映出各级团组织、团员青年参与网络社区建设的热情。另外,我区已整理建立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近40个,短短几个月时间网络社区的英才版块已引入各类就业见习岗位57类,为本地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见习空间。
(五)试点工作与预期目标的差距
试点工作在依托互联网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和工作、建立实体性团组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开局,但与预期目标仍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如下:
1、青年网络骨干人才培训力度有待加强。目前,Young地带上已形成了稳定的高人气会员群体,但如何将这些群体打造成青年网络骨干人才,使其担任起青年版主、青年网络评论员等角色,需要完善团组织与高人气会员群体的交流沟通制度,加大培训指导力度,使高人气会员能发挥其辐射作用,更好地宣传团组织的活动与工作,吸引更多的青年加入Young地带、参与线上线下团活动,进而引导青年更好地成长成才。
2、依托互联网建立实体性团组织的步伐有待加快。目前,Young地带初步实现统计汇总用户资料的功能,但由于用户人数众多,且注册资料时有虚假,依照传统建团方式组织站内用户举行团员大会或代表大会的难度极大。要破解这种困局,探索符合网络实际情况的团员(代表)大会召开方式、网络团组织的运作方式,团南海区委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分析考证,努力加快依托互联网建立实体团组织的步伐。
二、综合分析
“Young·地带”的成功与否,与党政领导的关心、团干团员的支持、优良传统的传承、敢于创新的勇气、高瞻远瞩的规划密不可分,归纳起来体现为以下六个“有效”:
(一)紧密围绕中心工作,有效争取领导支持。我委紧扣区委“勇敢学习,勇敢创新,勇敢实践”的要求和区政府“敢于求变,善于求进,产业升级,区域升值”的工作主题,提出“建活动中心,聚南海英才”的工作思路。我们以互联网为载体,搭建一个互联网络平台,既能让团员青年自娱自乐,又能为造材选材用材提供展示舞台,为南海储备后备人才,维护青少年群体的稳定起到积极作用。为此,该项目得到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协调相关部门支持网站全面铺开的各项工作,使网站在建设、备案、监控等方面都畅通无阻,焕发勃然生机。
(二)有机整合传统资源,有效提升工作成效。本次试点工作以门户网站、短信和飞信平台、QQ群等为网络基础,以全区各镇(街道)、村(居)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团籍双管理”制度为制度保障,将团区委多年来的团建创新成果有机整合,既保证了参与对象的广泛性与积极性,使试点工作起步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又保证了开展工作投入资源的确切性,使试点工作顺利铺开具有强大的资源后盾。
(三)着重培养骨干力量,有效支撑网络运作。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的骨干队伍是网络社区成功的关键要素。网络社区运行一段时间后,我委编写了《用户使用手册》、《管理员使用手册》给相关人员研读,并对一线管理人员实施岗前培训,网络社区的注册人数、相关应用使用量迅速增长,各项活动在网络社区中组织、发布、分享明显上升,体现了骨干队伍强大的战斗力。
(四)善于捕捉青年需求,有效获得群众基础。我委通过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的分析及对互联网用户使用习惯的研究,结合南海本地信息化的基础,针对南海青年多元需求以及他们对个性化时尚化的追逐,选择了在今后几年甚至更长的一段时期内成长性高、凝聚力强的SNS网站模式搭建南海青年网络社区。同时,我们选择了在活动、就业、各项优惠等方面率先满足青年需求,使用户的忠诚度、黏度有效提高,为今后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五)勇于创新工作模式,有效铺开全面工作。团员青年是网络团建的主体,我委在通过镇(街道)、村(居)广泛开展活动的同时,不忘充分激发团员青年开展活动的自主性,让他们成为网络社区真正的“主人”。我委始终贯彻“团委主导,青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开展活动”的分针,将不同的青年自组织引入社区,使团员青年在参与官方活动之余,能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不同的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全方位增大团员青年对网络社区的参与度,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管理能力,让整个网络社区洋溢青春气息,各类特色活动层出不穷。
(六)精心设计发展蓝图,有效规避不利因素。试点工作虽然是阶段性的,但网络社区的发展却必须是长期的、可持续的。因此,我委在网络社区开展之初,根据市场规律,设计好整个网络社区的发展规划,包括方向引导、技术支撑、市场运营等问题,皆通过班子扩大会议(中层以上人员参与)逐一明确。无论是单位发生组织变动、人员调整等不可预期的因素,都不会对网络社区的发展造成重大冲击。
三、结论
(一)试点工作成功的关键因素
1、正确选择载体事半功倍
SNS社区是现今互联网中有效联系青年的工具,“Young·地带”通过这种运作模式,在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之间开拓了有效沟通交流的渠道,是履行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工作职能的有效手段。归纳起来体现出四个“更”。一是组织更有力,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团工作、团活动,引起广大青年的兴趣与共鸣,实现高速度、高效率、高覆盖的组织态势。二是引导更有效,通过团组织自身以及团组织对自组织的渗透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少年”的活动,以SNS社区为载体,以活动为抓手潜移默化的影响团员青年的思想,更好更有效地发挥网上引导的作用。三是服务更贴心,SNS社区及时、全面地反映了青年身心健康、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社会参与和权利表达的不同需求,我们根据这些需求能够找准团工作的切入点,协调团内资源,丰富服务项目,把服务青年的工作做深做实。四是维权更到位。通过SNS社区深入青少年,倾听呼声,了解意愿,把握青少年较为普遍的利益诉求,及时有效反映青少年关注的问题和要求,引入专业的司法机构,努力使青少年的利益通过互联网在社会总体利益格局中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
2、充分利用互联网特点,打造新型“活动阵地”。互联网具有传递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等特点,使“活动”有了更多的延展性与表现形式,形成的新型的“活动阵地”——“网络化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其特点是:
(1)信息及时,沟通便捷。注册登记、活动报名、信息反馈、精彩分享等在SNS社区的环境下能快速完成,瞬息之间传遍世界。“信息无延迟,沟通零距离”,既为组织者与参与者搭建快速、便捷的沟通桥梁,也使活动的影响实时传递给每个团员青年。
(2)区域有疆,网络无界。在现实的团组织中,有着明确的地域界限,团员青年难以获得、参与其他团组织举办的活动。但在SNS社区里,团员青年不但能实时了解各团组织开展的活动,而且还能打破地域界限,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从而增强广大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如桂城街道东部片区团工委举办的“„爱家,爱桂城‟浓情三月——外工关怀月活动”,大圩社区团支部、东平社区团支部、东区村团支部、中区村团支部、夏东村团支部等多个团支部携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南海分公司联合开展,打破原有的区域限制,大大的提高了活动的覆盖面。
(3)虚实结合,涵盖全面。线上线下互动是整个SNS社区建设的核心。线上可举办各种电子竞技、多媒体评选等活动,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能登录SNS社区,就能参与;线下的活动可通过线上发布、报名、统计、分享,线下的具体开展运作,让团员青年有机会在同一的时空中交流互动。线上线下的活动相互补充,全面涵盖青年活动,是对胡总书记“两个全体”的有力践行。通过线上的火热报名。
3、立足青年需求,充实社区内容,实现对全体青年的持续影响。任何一种互联网工具的要适应团工作的发展,吸引凝聚团员青年,就必须有相应的特色功能。SNS社区不但功能上完备,还具有很强的延展性与扩充性,满足团员青年不同层次的需要:(1)满足团员青年交友、娱乐的需要。SNS社区采取实名制登记,个人资料信息经过重重关卡验证,保证用户信息的真实度,实现健康的交友,降低交流成本和背叛损失。SNS社区里同时也提供如现在比较流行的高清电影、偷菜钓鱼等悠闲娱乐的免费应用程序,在交友之余还能与好友一起共同娱乐,加深感情。
(2)满足团员青年互助服务的需要。团员青年在学习、工作、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困惑和疑问,需要寻求一定的帮助。在SNS社区里,“求助与心情”都可以即时反映在好友的好友动态之中。团组织及“好友”们都会本着“人人帮我,我帮人人”理念,尽力为当事人提供帮助。团员青年在社区里能充分感受组织的关怀和“好友”的关爱,增强了他们对团组织的归属感。
(3)满足团员青年思想交流的需要。团员青年可运用SNS社区为交流工具,通过日志、心情、留言等将自己的思想意念、情感世界、成长体验等与其他团员青年分享,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团组织沟通交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在交流过程中,团组织能及时把握青年的思想动态,提前介入,有效与青年沟通,扩大共青团对青年的影响力。
(二)成功经验与做法
1、创新工作模式,有效覆盖全体青年
团员青年的诉求是形式多样的,开展工作的模式更不能停留在一种模式之上。因此,我们结合了当前团工作的实际,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开展模式,在整个互联网团建工作中效果显著。
(1)村居、学校联动模式。通过团委发动,各团员学生在网络社区中进行实名登记,该团员所在的学校、居住地所在的村(居)共同对其在参加团活动、开展社会实践等内容进行双重管理,南海籍大学生以及村居团员青年均可以通过青年网络社区的平台组织或参与活动。这一模式有效推动了“组织青年网络化”的进程,同时,使多个基层团组织共同覆盖团员青年,降低了团员的流失,有效的组织青年,更有利于团组织发掘人才。
(2)就业见习信息化互动模式。我们充分利用网络社区这个平台,团委牵线,发动可信企业提供就业见习实习岗位形成岗位信息库,发动团员青年踊跃填写简历并进行归档整理形成电子人才库。两个数据库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储备后备人才,为用人单位提供崭新的选才渠道,实现推才工作和推才渠道的“双轮驱动,同步发展”,更好地服务青年。
(3)自组织网络化引领模式。通过团委的引导和培育,让各种青年自组织在南海青年网络社区“落地生根”;同时,团委通过引进社会力量,将引入的资源有计划的分配到各自组织,他们能在掌握一定资源的条件下,能自主发展。该模式能将游离在团组织外,但与特定的团内青年有联系的网络青年,找到适合自己的组织,从而实现“网络青年组织化”。
2、贴近团员需求,使“Young·地带”成为有效载体。(1)各级团组织开展活动的载体。各级团组织通过网络社区组织发布各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其脉络涵盖至村(居)一级团组织,形成发达的活动覆盖网。
(2)团员青年参与、分享活动的载体。青年参与活动后可在网络社区记录参与过程,发表活动感受,反馈改善意见,借此方式将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参与社区活动,增强交流和互动性,扩大团活动对全体青年的影响力。
(3)团员青年交流、沟通、联络的载体。网络社区中的各大版块栏目,都不同范围地为青年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联络的空间,以青年之间的维系吸引和凝聚更多的青年。
(三)几点启示
我委建立青年网络社区的做法,为促进全区共青团工作有序发展,将团工作的桥头堡前移到镇(街道)甚至是村(居)一级有着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启示一:通过有效的方法,基层团组织可以“找回”团员,做到名存实存。“团籍双管理”制度的落实,是Young·地带成功的基础,它使全区所有基层团组织“找回”了团员,能有效的号召全体在校团员参与Young·地带的建设。Young·地带的兴盛与发展,是团组织吸引留住团员的有力保障。组织、发布、参与活动在Young·地带中轻松完成,团员可以轻松便捷掌握各类活动资讯,更容易参与。
启示二: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团组织的覆盖与团员的参与可超越时空的限制。互联网不但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还使各类组织能突破地域的界限,在虚拟空间中促成各成员的沟通交流。在网络社区中,即便是远在他乡的大学生,也能方便的找到家乡的基层团组织,关心、了解甚至参与家乡的团活动,使团组织真正意义上覆盖了全体团员,并有效提高团员对团活动的参与度。
启示三:通过可靠的平台,团组织不但能覆盖全体青年,还能影响全体青年。Young·地带作为区级团委建设的网络社区,对全体团员除现实团组织的覆盖以外,还进行虚拟空间的全覆盖甚至多重覆盖(一个团员参与多个团组织的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众多团组织以外的个人及“自组织”参与Young·地带的建设,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维系将团组织的信息渗透到组织以外,使各类“自组织”自觉跟随团组织的引导。
启示四:遵循市场规律,团建网络平台可以持续发展。Young·地带既有团属网络平台的烙印,也有一般互联网网站的痕迹。要让一个网络平台持续发展,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则,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投入资本改造,与时俱进。因此,按照运行法则运作,以微利补贴运作成本,减少公共财政的投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团工作原则的前提下,将主动权交给用户及和资格的运营商,Young·地带将更有持久的生命力。
第四篇:爱心使者团近期随想
爱心使者团近期随想
--交流部杨顺
我是交流部的新人--杨顺。虽然进入爱心使者团没有多长时间,但还是感触颇深:要想成为一个好的团体,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付出。以下是我对爱心使者团发展的一些想法: 第一,团队要有合作精神。每个部门既是独立的,又是密不可分的。各部门之间应该加强彼此的了解沟通,对爱心使者团有详细的了解。这样,当其他人问起相关事情,自己可以解答,避免无法可说的尴尬。当然,部门之间成员的了解也是必要的,对于部门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第二,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反思。每一次活动结束后,想一想活动过程中有哪些不足和优势。针对不足,想出解决方案,在下次活动中精益求精。
第三,要高效率办事,以积极心态处事。当爱心使者团事情琐碎繁杂时,要耐心,就当作是对自己的一次考验。工作态度认真,尽自己最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来处理其他的事情。
一点点小想法,还有些不成熟,但我相信,随着在爱心使者团工作的时间推移,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成长的!
第五篇:特色团活动策划书
特色团活动策划书
主题:老人与“海”
——悼念萨马兰奇
时间:2010年4月25日19:00
地点:教学楼B区 505教室
参加人员:生化制药30904全体学生
负责人:生化制药30904团支部
活动目的:前国际奥委会萨马兰奇的不幸逝世,使我们感到非常的哀痛,他给了海峡两岸的运动员一起运动竞技的机会,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身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也对此感到十分悲痛,特开办此次团活动,悼念敬爱的萨马兰奇主席。
流程:由主持人宣布团活动开始,向同学们简介本次活动目的给同学们介绍萨马兰奇得生平事迹,尤其是他与中国交往方面,对中国的帮助,使同学们更进一步深入的了解他。播放奥运会申办成功的视频,回顾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北京申奥成功一刻,接着播放有关萨马兰奇的flash全体同学起立、致敬,在奥运会会歌声中,由学生代表致悼念词 5关掉教室得灯,点燃蜡烛,每位同学胸前佩戴白色小花,集体悼哀三分钟
6全体同学一次走过展牌,把小花放到主席头像前,鞠躬致敬。7同学们分别在五种不同颜色得纸上写下对萨马兰奇主席的祝福语言,然后把纸片贴到相应颜色的奥运五环上将写有悼念词的孔明灯放飞,为主席祈祷。主持人宣布活动结束,并做简要总结。
意义:
本次活动通过对萨马兰奇主席的悼念,回忆了奥运会等中国以前的一些辉煌成绩,表达了同学们对萨马兰奇主席深深的敬意,这不仅代表了我们大学生,更代表了中国对萨马兰奇总理的深深的悼念。
制药工程系
生化制药30904班团支部
2010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