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办法

时间:2019-05-14 01:3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办法》。

第一篇: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办法

皖商改字〔2008〕147号

关于印发《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

认定办法》的通知

各市、12个试点县商务局、省直有关企业:

为引导我省商贸流通企业做强做大,尽快形成一批主业经营突出、管理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从而在引领市场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市场供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按照省领导要求,我厅制定了《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经省政府法制办审核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各地要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本地商贸企业的申报工作,于5月底前将申报材料和申请表(见附件)报省商务厅商业改革发展处。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

1议,请及时与商改处联系。联系人:鲁伟、张红平,联系电话:0551-2831488、2831383。

特此通知

附件:

1、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申请表(商品交易市场)

2、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申请表(连锁经营企业)

3、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申请表(百货零售企业)

4、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申请表(餐饮企业)

5、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申请表(物流配送企业)

6、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申请表(综合性商贸集团)

二〇〇八年三月十九日

主题词:经济管理 流通企业 认定 办法 通知

抄:厅领导、商改处,存档

安徽省商务厅办公室2008年3月21日印发

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办法

第一条为了促进流通业发展,引导流通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省重点流通企业,是指销售规模、盈利能力和市场网络控制能力处于本省同行业领先地位,管理和技术水平先进,服务质量和信誉良好,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能够带动流通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流通企业。

第三条省重点流通企业的认定,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企业自愿申请和政府引导相结合。

第四条申请认定省重点流通企业,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依法登记设立,企业总部注册登记地在本省境内;

(二)依法经营,具有较高的商业信誉和市场知名度;

(三)申请前连续2年盈利,主要经济指标处于本省同行业前列;

(四)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具有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

(五)经营管理运用现代流通技术,并处于本省同行业前列;

(六)申请前连续2年企业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

第五条申请认定省重点流通企业,除应当符合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按照类别符合下列条件:

(一)商品交易市场年交易额在50亿元以上,商品批发交易辐射全国或者商品主要产销区,交易价格在本省同行业具有影响力,建立网上信息发布或者交易等电子商务平台和健全完善的商品预赔和责任追踪制度。

(二)连锁经营企业具备健全的连锁经营网络,连锁经营门店达到 10家以上,年销售总额在5亿元以上,综合运营、物流配送、商品采购和信息管理等核心技术突出,经营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程度高。

(三)百货零售企业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硬件设施和企业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范。

(四)物流配送企业建立了跨区域、辐射力强的物流运作网络,采用了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先进物流技术,做到装卸搬运机械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初步实现电子提单、货物跟踪等现代物流服务功能。

(五)餐饮企业经营总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或者直营连锁店数量在5家以上,年营业额在5000万元以上,食品卫生、消防、环境保护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六)综合性商贸集团年销售额在20亿元以上,企业利润和税收处于全省同行业前列,具有较强的行业竞争力。

省重点流通企业的类别及其认定条件,由省人民政府商务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作相应调整。

第六条申请认定省重点流通企业的,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申请书;

(二)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企业代码证的复印件以及食品卫生许可证复印件;

(三)统计行政主管部门确认的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四)审计机关或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申请前2年企业财务报表审计报告;

(五)主管税务机关确认的申请前2年企业纳税证明;

(六)企业开户银行提供的企业近期信用状况证明;

(七)企业发展战略;

(八)企业获奖证明的复印件。

第七条申请认定省重点流通企业的单位,在申报期内向注册地市商务局提出申请。经省政府同意的省重点流通企业和省属企业可直接向省商务厅提出申请。

市商务局在20日内对企业的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提出推荐意见后报省商务厅。

第八条省商务厅受理申请后,在30日内组织由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的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评审委员会,采取实地考察、集中评议等方式,对申请企业进行评审。

第九条省商务厅对评审委员会提出的候选企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在省商务厅公众网上进行为期20日的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的,报请省政府批准,认定为省重点流通企业。

第十条省重点流通企业依法变更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住所或者出现合并、分立等情况的,应当在办理工商变更登记后30日内向省商务厅备案。

第十一条省重点流通企业享受国家和省规定的有关扶持政策。

第十二条省商务厅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省重点流通企业联系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研究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第十三条省商务厅每年对已经认定的省重点流通企业进行考核。每年3月底前,省重点流通企业将本企业上年主要经济指标和年度工作总结报省商务厅商业改革发展处。

经考核,企业不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报省政府批准,取消省重点流通企业的称号。

第十四条各市和有条件的县也要从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保障民生、稳定物价、加强调控等大局出发,建立省、市、县三级重点流通企业培育体系。

第十五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认定办法

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认定

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我市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我市物流企业和物流项目符合现代物流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规范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工作。

第三条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发改、经贸等部门,组织开展我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工作。第四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认定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企业申报、专家评审、政府把关、社会公示、动态评估等制度。

第二章 认定范围及标准

第五条 重点物流企业按综合型重点物流企业、仓储型重点物流企业、运输型重点物流企业和技术服务型重点物流企业进行分类认定。

(一)综合型重点物流企业,是指以物流组织、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多方式、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

(二)仓储型重点物流企业,是指提供仓储服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装卸、理货配载、流通加工等服务的物流企业。

(三)运输型重点物流企业,是指以从事货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货物快递服务或货运代理服务,为客户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等货物运输服务的物流企业。

(四)技术服务型重点物流企业,是指以提供管理手段、信息技术、物流咨询、物流过程控制等支持和协助,并以此为主业的物流知识产品(包括物流解决方案制订及公共物流信息系统运营服务)服务企业。

第六条 重点物流企业认定条件:

(一)基本条件:在广州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物流企业,具有3年以上的物流业务运营经验。

(二)企业规模及经营状况:

1.重点综合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

(1)连续两年的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2)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上;(3)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5%;(4)能够提供货物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供应链优化、物流信息等综合服务;(5)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货运车辆300辆以上;

(6)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仓库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

2.重点仓储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

(1)连续两年的年仓储综合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2)资产总额8000万元以上;(3)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4)能够提供仓储管理、装卸、理货配载、流通加工、分拣等多个环节服务;

(5)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仓库面积不少于30000平方米;

(6)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货运车辆100辆以上。

3.重点运输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1)连续两年的年货运营业收入1.2亿元以上;(2)资产总额8000万元以上;(3)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4)能够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等货物运输服务;(5)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货运车辆400辆以上或载重量2000吨以上。

4.重点技术服务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1)连续两年的年物流技术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2)资产总额500万元以上;(3)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4)能够提供物流咨询、方案设计、供应链优化、信息技术等综合服务;

(5)能够提供申请之日起的前3年内,物流业务总值超过100万元的成功服务案例;

(三)企业资信:1.企业依法经营,无违法、违规及严重失信等经营情况; 2.财务核算健全准确,具有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照章纳税,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

(四)管理理念:1.具有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等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ISO9001:2000或其他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具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服务机制、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3.具有企业运营规范、科学的物流操作手册、客户服务指南等资料以及有效的应急举措。

(五)人力资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或行业组织中级以上职称认证占60%以上,服务人员的资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六)客户基础:企业与主要客户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合同规范、合理,并具有较为稳定的长期合作知名客户。

(七)企业品牌:拥有一定的服务品牌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八)安全管理:连续两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九)信息化水平:企业具有自行开发或引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经营业务信息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能与主要客户实现电子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信息反馈。第七条 重点物流项目按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物流技术项目进行分类认定。

(一)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 1.物流园区建设项目;

2.大型货运站场、仓储设施建设项目; 3.大型城市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建设项目。

(二)重点物流技术项目

1.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投资建设项目;

2.智能化管理、标准化单元装卸、立体仓库、自动识别和标识、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化与货物跟踪、货物快速分拣、电子结算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物流系统技术开发或应用项目。第八条 重点物流项目认定条件:

(一)基本条件:对广州建设亚洲物流中心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具有明确的市场需求,所依托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

(二)投资要求: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非物流经营设施建筑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20%;重点物流技术项目开发或应用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

(三)企业资信:1.企业依法经营,无违法、违规及严重失信等经营情况;2.财务核算健全准确,具有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照章纳税,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

(四)管理理念:1.具有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等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ISO9001:2000或其他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具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服务机制、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3.具有企业运营规范、客户服务指南等资料以及有效的应急举措。

(五)人力资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或行业组织中级以上职称认证占60%以上,服务人员的资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六)客户基础:企业与主要客户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合同规范、合理。

(七)企业品牌:拥有一定的服务品牌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八)信息化水平:企业具有自行开发或引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经营业务信息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

第三章 认定安排及程序

第九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和安排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公布。

第十条 企业申请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的,应当在规定时间提交以下材料:

(一)《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申请表》;

(二)企业简介;

(三)相关证照,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企业从事物流业务相关许可证复印件、企业分支机构或控股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从事物流业务相关许可证复印件;

(四)经注册会计事务所审计的本企业上两个财务审计报告;

(五)企业上两个纳税证明;

(六)主要物流业务及运作流程;

(七)企业与主要客户签订的服务合同及其运营情况介绍;

(八)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九)企业管理思想及发展战略介绍;

(十)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介绍;

(十一)企业主要设施设备一览表;

(十二)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客服管理制度、营运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标准等;

(十三)获奖证书等荣誉证明;

(十四)评审专家要求补充的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 项目主营企业申请重点物流项目认定的,应当在规定时间提交以下材料:

(一)《广州市重点物流项目申请表》;

(二)企业简介;

(三)相关证照,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企业从事物流业务相关许可证复印件、企业分支机构或控股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相关许可证复印件;

(四)经注册会计事务所审计的本企业上两个财务审计报告;

(五)企业上两个纳税证明;

(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协议;

(七)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八)企业管理思想及发展战略介绍;

(九)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介绍;

(十)企业主要设施设备一览表;

(十一)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客服管理制度、营运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标准等;

(十二)获奖证书等荣誉证明;

(十三)评审专家要求补充的其他资料。

第十二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形成评审意见。评审过程中需要申报企业出席会议时,相关企业应当出席并接受咨询。

第十三条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结合评审意见,决定拟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届满无投诉举报,或虽有投诉举报但经查证不属实的,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向通过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颁发认定文件和《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证书》,向通过认定的重点物流项目颁发认定文件和《广州市重点物流项目证书》。

第四章 优惠政策及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经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按相关规定依法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扶持;

(二)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和市的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

(三)优先推荐参与国家、省的相关试点工作,优先参与我市的相关试点工作;

(四)优先推荐申报各类低息、贴息或免息的银行贷款;

(五)结合城市规划要求,研究将一些对我市物流发展布局和物流基础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重点物流项目用地纳入我市物流发展布局规划中;

(六)通过优先推荐参加国际国内专业论坛、协助举办推介会等形式,推进招商工作;

(七)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和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券等筹集资金;

(八)办理道路货物运输审批业务时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九)优先享受我市制定的其他相关扶持政策。第十五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有效期为2年,期满后按本办法重新申请认定。

第十六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应当每隔半年向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相关材料,并配合行业管理部门做好相关调查、研究等工作。第十七条 在认定有效期内,重点物流企业不具备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重点物流企业认定条件或重点物流项目不具备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重点物流项目认定条件的,将取消重点物流企业或重点物流项目资格,并自动丧失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待遇。

第十八条 企业有虚假申报、隐瞒重大事项等骗取资格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已经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或重点物流项目资格,停止执行优惠政策,并收回已经给予的政策优惠,同时两年内不受理该企业或项目的认定申请。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市产业物流企业和项目的认定依照本市现代商贸业重点培育发展企业重点项目认定与扶持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本市港口和航运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按照市港务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有效期届满前,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第三篇: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认定办法

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认定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推动我市物流业的发展,促进我市物流企业和物流项目符合现代物流和产业的发展方向,规范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工作,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工作。

第三条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市发改、经贸等部门,组织开展我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工作。

第四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认定应当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企业申报、专家评审、政府把关、社会公示、动态评估等制度。

第二章

认定范围及标准

第五条

重点物流企业按综合型重点物流企业、仓储型重点物流企业、运输型重点物流企业和技术服务型重点物流企业进行分类认定。

(一)综合型重点物流企业,是指以物流组织、物流供应链管理服务为主,为客户提供多功能、多方式、一体化物流服务的物流企业。

(二)仓储型重点物流企业,是指提供仓储服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装卸、理货配载、流通加工等服务的物流企业。

(三)运输型重点物流企业,是指以从事货物运输业务为主,包括货物快递服务或货运代理服务,为客户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等货物运输服务的物流企业。

(四)技术服务型重点物流企业,是指以提供管理手段、信息技术、物流咨询、物流过程控制等支持和协助,并以此为主业的物流知识产品(包括物流解决方案制订及公共物流信息系统运营服务)服务企业。

第六条

重点物流企业认定条件:

(一)基本条件:在广州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企业法人地位的物流企业,具有3年以上的物流业务运营经验。

(二)企业规模及经营状况:

1.重点综合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1)连续两年的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1亿元以上;(2)资产总额5000万元以上;(3)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5%;

(4)能够提供货物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物流解决方案设计、供应链优化、物流信息等综合服务;

(5)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货运车辆300辆以上;(6)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仓库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2.重点仓储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

(1)连续两年的年仓储综合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上;(2)资产总额8000万元以上;(3)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4)能够提供仓储管理、装卸、理货配载、流通加工、分拣等多个环节服务;(5)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仓库面积不少于30000平方米;(6)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货运车辆100辆以上。

3.重点运输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1)连续两年的年货运营业收入1.2亿元以上;(2)资产总额8000万元以上;(3)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4)能够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等货物运输服务;

(5)自有或协议租赁期在2年以上的货运车辆400辆以上或载重量2000吨以上。4.重点技术服务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1)连续两年的年物流技术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2)资产总额500万元以上;(3)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

(4)能够提供物流咨询、方案设计、供应链优化、信息技术等综合服务;

(5)能够提供申请之日起的前3年内,物流业务总值超过100万元的成功服务案例;

(三)企业资信:1.企业依法经营,无违法、违规及严重失信等经营情况; 2.财务核算健全准确,具有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照章纳税,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

(四)管理理念:1.具有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等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ISO9001:2000或其他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具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服务机制、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3.具有企业运营规范、科学的物流操作手册、客户服务指南等资料以及有效的应急举措。

(五)人力资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或行业组织中级以上职称认证占60%以上,服务人员的资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六)客户基础:企业与主要客户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合同规范、合理,并具有较为稳定的长期合作知名客户。

(七)企业品牌:拥有一定的服务品牌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八)安全管理:连续两年未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的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

(九)信息化水平:企业具有自行开发或引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经营业务信息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能与主要客户实现电子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信息反馈。

第七条

重点物流项目按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和重点物流技术项目进行分类认定。

(一)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 1.物流园区建设项目;

2.大型货运站场、仓储设施建设项目; 3.大型城市配送中心、分拨中心建设项目。

(二)重点物流技术项目

1.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投资建设项目;

2.智能化管理、标准化单元装卸、立体仓库、自动识别和标识、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化与货物跟踪、货物快速分拣、电子结算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的物流系统技术开发或应用项目。

第八条

重点物流项目认定条件:

(一)基本条件:对广州建设亚洲物流中心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具有明确的市场需求,所依托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

(二)投资要求:重点物流基础设施项目选址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总投资1亿元以上,非物流经营设施建筑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20%;重点物流技术项目开发或应用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

(三)企业资信:1.企业依法经营,无违法、违规及严重失信等经营情况;2.财务核算健全准确,具有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照章纳税,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

(四)管理理念:1.具有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等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ISO9001:2000或其他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具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服务机制、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3.具有企业运营规范、客户服务指南等资料以及有效的应急举措。

(五)人力资源: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或行业组织中级以上职称认证占60%以上,服务人员的资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六)客户基础:企业与主要客户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合同规范、合理。

(七)企业品牌:拥有一定的服务品牌和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八)信息化水平:企业具有自行开发或引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经营业务信息全部实现网络化管理。

第三章

认定安排及程序

第九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具体时间和安排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另行公布。

第十条企业申请重点物流企业认定的,应当在规定时间提交以下材料:

(一)《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申请表》;

(二)企业简介;

(三)相关证照,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企业从事物流业务相关许可证复印件、企业分支机构或控股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从事物流业务相关许可证复印件;

(四)经注册会计事务所审计的本企业上两个财务审计报告;

(五)企业上两个纳税证明;

(六)主要物流业务及运作流程;

(七)企业与主要客户签订的服务合同及其运营情况介绍;

(八)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九)企业管理思想及发展战略介绍;

(十)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介绍;

(十一)企业主要设施设备一览表;

(十二)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客服管理制度、营运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标准等;

(十三)获奖证书等荣誉证明;

(十四)评审专家要求补充的其他资料。

第十一条

项目主营企业申请重点物流项目认定的,应当在规定时间提交以下材料:

(一)《广州市重点物流项目申请表》;

(二)企业简介;

(三)相关证照,包括《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税务登记证复印件、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企业从事物流业务相关许可证复印件、企业分支机构或控股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及相关许可证复印件;

(四)经注册会计事务所审计的本企业上两个财务审计报告;

(五)企业上两个纳税证明;

(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协议;

(七)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介绍;

(八)企业管理思想及发展战略介绍;

(九)企业人力资源情况介绍;

(十)企业主要设施设备一览表;

(十一)企业管理制度,包括客服管理制度、营运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标准等;

(十二)获奖证书等荣誉证明;

(十三)评审专家要求补充的其他资料。

第十二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应当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标准,形成评审意见。评审过程中需要申报企业出席会议时,相关企业应当出席并接受咨询。

第十三条

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结合评审意见,决定拟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名单,并予以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公示期届满无投诉举报,或虽有投诉举报但经查证不属实的,由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向通过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颁发认定文件和《广州市重点物流企业证书》,向通过认定的重点物流项目颁发认定文件和《广州市重点物流项目证书》。

第四章

优惠政策及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经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可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按相关规定依法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和扶持;

(二)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和市的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

(三)优先推荐参与国家、省的相关试点工作,优先参与我市的相关试点工作;

(四)优先推荐申报各类低息、贴息或免息的银行贷款;

(五)结合城市规划要求,研究将一些对我市物流发展布局和物流基础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的重点物流项目用地纳入我市物流发展布局规划中;

(六)通过优先推荐参加国际国内专业论坛、协助举办推介会等形式,推进招商工作;

(七)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和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券等筹集资金;

(八)办理道路货物运输审批业务时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九)优先享受我市制定的其他相关扶持政策。

第十五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有效期为2年,期满后按本办法重新申请认定。第十六条

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应当每隔半年向市交通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反映企业经营情况的相关材料,并配合行业管理部门做好相关调查、研究等工作。

第十七条

在认定有效期内,重点物流企业不具备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重点物流企业认定条件或重点物流项目不具备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重点物流项目认定条件的,将取消重点物流企业或重点物流项目资格,并自动丧失享受相关优惠政策的待遇。

第十八条

企业有虚假申报、隐瞒重大事项等骗取资格行为的,一经查实将取消已经认定的重点物流企业或重点物流项目资格,停止执行优惠政策,并收回已经给予的政策优惠,同时两年内不受理该企业或项目的认定申请。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市产业物流企业和项目的认定依照本市现代商贸业重点培育发展企业重点项目认定与扶持相关规定执行。第二十条

本市港口和航运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的认定按照市港务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五年。有效期届满前,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主题词:交通

物流Δ

通知抄送:市法制办、档案局。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办公室

年2月17日印发

2012

第四篇: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

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我省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充分发挥技术中心的作用,依据《安徽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条例》和《关于鼓励和支持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技术中心的若干意见》(皖经贸科[1996]567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省级技术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国家级技术中心)的评价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 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旨在提高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和利用社会科技资源能力,推动企业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技术创新体系,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条 技术中心是企业设立的具有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核心。

第五条 技术中心的主要职能:

(一)技术中心应重点做好支撑企业中长期发展需要的研究开发工作,特别是不断研究开发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积极搞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充分利用世界先进技术成果进行综合集成和应用开发,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

(二)技术中心应具备技术和市场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判断能力,从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角度,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依据,并参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和承担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

(三)技术中心应成为企业实施产学研合作的主要载体,积极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协同关系,有效地组织和运用社会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开展战略性研究开发,推动产业技术的升级换代。

(四)技术中心应具备必需的先进的研究开发条件和手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的科技人才到技术中心工作,增强企业对科技人员的凝聚力,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技术中心应具备承担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对企业的专利、专有技术、商标、科技成果等科技资源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

(六)技术中心应对企业内不同层次的技术开发机构进行系统的指导、咨询、评价服务,并与企业生产、营销、信息、规划、财务等部门紧密配合,使中长期研究开发工作与产品开发和商品化合理衔接,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

第二章 技术中心建设与运行

第六条 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应依照精干、高效的原则,结合企业技术开发体系建设、企业发展规划和经营目标合理设置。

第七条 技术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企业主要领导任技术中心主任。

第八条 技术中心所需资金应纳入企业预算,鼓励技术中心财务实行独立核算。

第九条 技术中心应设立由企业主要领导以及研发、生产、销售、财务等部门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负责产品技术开发方向、重点课题、经费预算、人才培养及激励措施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并对技术中心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估。

第十条 技术中心可聘请企业内外的有关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负责对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方向、重大技术问题及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咨询和评估。

第十一条 技术中心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立项和管理程序。项目选择应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的原则,在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效益分析及企业优势分析的基础上,确立立项的优先顺序和开发计划,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评估和进行必要的调整。第十二条 技术中心与企业内不同层次的技术开发机构在课题安排上应统筹考虑,逐步增加中长期研究开发课题的比例,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技术储备。

第十三条 技术中心应建立开放的运行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的科技成果和高水平科技人才,注重产学研合作和国际交流,充分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提高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 技术中心认定

第十四条 省级技术中心一般每年认定一批。企业对照省级技术中心条件和要求,自愿申报。第十五条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以下称省经贸委)组织全省省级技术中心认定工作,并负责国家级技术中心的推荐工作。

第十六条 申请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良好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企业经营机制,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三)企业领导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具有健全高效的研究开发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在重大问题的决策、研究开发课题的选择、项目的过程管理、知识产权的保护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五)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和试制条件,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和持续的研究开发投入,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水平在同行业处于先进地位;

(六)每年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得低于3%;

(七)拥有知识结构合理的科研队伍,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

(八)有明确的技术创新方向、发展规划和中长期研究发展目标,并积极组织实施和有效地开展研究开发工作。

第十七条 省级技术中心的认定程序:

(一)申报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须按照《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价指标》)认真编写申报材料,报送所在市经贸委。

(二)市经贸委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初审,并出具审核和推荐意见报省经贸委。

(三)省经贸委或委托评估机构组织核查和评价,并提出评价意见。

(四)省经贸委会同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合肥海关等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公告、授牌和颁发证书。

第四章 技术中心评价

第十八条 省经贸委对省级技术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对省级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情况的评价。

第十九条 省级技术中心的评价程序:

(一)省级技术中心对照《评价指标》,做好总结和自评工作,并认真编写技术中心评价材料,报送所在市经贸委。

(二)市经贸委会同有关单位对评价材料进行全面核查评价,并出具审核意见,报省经贸委。

(三)省经贸委或委托评估机构依据《评价指标》对上报的数据进行核查,并对技术中心建设与发展情况做出评价。

(四)省经贸委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并会同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合肥海关等部门公布评价结果。

第二十条 省级技术中心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连续两次评价为基本合格的,视为不合格。

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技术开发人员数、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低于最低标准的,视为不合格。最低标准由省经贸委根据技术中心建设发展情况予以确定并公布。

第五章 奖惩措施

第二十一条 省级技术中心所在企业申报的项目,将被优先支持列入国家、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并在资金安排上予以倾斜。

第二十二条 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省级技术中心,给予通报表扬,并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技术中心;对评价结果为基本合格的,给予警告;对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撤销省级技术中心资格。凡被撤销省级技术中心的企业,自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申请省级技术中心认定。逾期一个月以上或不上报评价材料的视同放弃省级技术中心资格。

第二十三条 在省级技术中心申报、评价中若发现弄虚作假行为,将责令其纠正,情节严重的,将通报批评,并撤销省级技术中心资格。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经贸委负责解释。省经贸委根据技术中心发展状况和水平,可对《评价指标》进行适当调整。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1997年10月12日印发的《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考核办法(试行)》及《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考核评分标准(试行)》(皖经贸科字〔1997〕513号)同时废止。

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规范和加强我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依据《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和《安徽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我省对全省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绩效显著、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第三条 省经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和合肥海关负责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省经委牵头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具体组织工作和评价工作。各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能支持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形成共同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协调互动工作机制。第二章 认 定

第四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一般每年组织一次,受理认定申请的截止日期为每年的5月31日。第五条 申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三年以上,且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最近三个会计净利润均为正数。

(二)企业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我省各主要行业(产业)中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企业领导层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具有较强的市场和创新意识,能为技术中心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企业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品牌,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五)企业技术中心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拥有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六)企业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健全,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七)企业两年内未发生下列情况:(1)因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刑事处理;(2)涉嫌涉税违法已被税务部门立案审查;(3)走私行为。

(八)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和运行两年以上。

(九)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不低于300万元,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不低于30人,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500万元。第六条 认定程序:

(一)企业依照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条件和要求,向所在市经委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材料包括《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附件1)、《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2)和《政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调查表》(见附件5)等。

(二)市经委会同同级发展改革委、科技、财政、税务、海关等部门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按照省有关要求,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联合行文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省经委(材料一式3份),同时抄报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

(三)省经委或委托符合条件的中介评估机构,按照《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见附件3)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核查和初评,并提出评价意见。

(四)依据初评结果,省经委牵头商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择优进行综合评审。

(五)省经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依据国家产业和技术创新政策、初评结果、专家评审意见等进行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名单。

第七条 省经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联合发文予以公布、授牌和颁发证书。

第八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结果从省经委受理申请截止之日起,90个工作日之内公布。

第三章 评 价

第九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实行动态管理,省经委原则上每两年组织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进行一次评价。非评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只需要报送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见附件2)。第十条 评价程序:

(一)数据采集。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应于当年4月底前将评价材料报所在市经委。评价材料包括《安徽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见附件4)、《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2)和《政府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调查表》(见附件5)等。

(二)数据初审。各市经委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进行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加盖公章后于当年5月底前报省经委(评价材料一式1份)。

(三)数据核查、计算与分析。省经委或委托符合条件的中介评估机构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并按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形成评价报告。核查方式包括函询、召开核查会和实地核查等。第十一条 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

(一)评价得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

(二)评价得分65分至90分(不含90分)之间为合格。

(三)评价得分60分至65分(不含65分)之间为基本合格。

(四)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0分;

2、连续两次评价为基本合格;

3、逾期一个月不上报评价材料的企业技术中心;

4、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企业专职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三项指标中任何一项低于第五条

(九)中规定的最低标准。

第十二条 省经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对评价结果和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确认。由省经委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第十三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结果从上报评价材料截止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公布。第四章 调整与撤销

第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一)评价不合格;

(二)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自行要求撤销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三)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

(四)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

(五)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

第十五条 省经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对调整与撤销的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以联合发文予以公布。第五章 管理与政策

第十六条 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和评价材料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经核实如提供了虚假材料,申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两年内不得再申请省认定。

第十七条 因第十四条原因被撤销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两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省认定。

第十八条 对于评价得分65分(不含65分)至60分的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警告,并由省经委负责督促整改。

第十九条 税务部门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和申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是否存在涉税违法行为,以及企业应享受的技术开发费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核查。第二十条 合肥海关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和申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是否存在走私行为,以及企业从事科技活动进口科研用品应享受的税收优惠落实情况进行核查。

第二十一条 对评价结果为优秀的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表彰,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优先推荐申请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第二十二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由所在市经委将有关情况报省经委,同时抄报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

第二十三条 省经委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政策,鼓励企业加强产学研联合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企业加大技术中心建设力度,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四条 省经委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省发展改革委通过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计划,省科技厅通过科技专项计划,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予资金支持,以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促进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各市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参考本办法,制定相应政策,开展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并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相应支持。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3年发布的《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与评价办法》(皖经贸技术〔2003〕231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经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合肥海关负责解释。

第五篇: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认定办法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

物流项目认定办法的通知

渝办发〔2007〕296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认定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认定办法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渝府发〔2005〕70号),加快培育优势现代物流企业,引导重点现代物流项目建设,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认定的现代物流企业是指在我市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以物流为主营,按照客户对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的基本需求,用现代信息及管理技术等先进手段对物流环节进行组织和管理,实现流程优化,提供规模化、专业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物流项目指符合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提供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物流管理服务项目;具有一定现代化特征和产业带动作用的综合及专业物流基地、物流中心。

第四条

凡经本办法认定产生的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可享受市政府制定的相关扶持政策。

第五条

重点现代物流企业按综合型物流企业、仓储型物流企业和运输型物流企业进行分类认定。货代企业纳入综合型物流企业进行认定。

第六条

重点综合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4000万元,资产总额1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提供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物流规划、方案设计、供应链优化、物流信息等综合服务。

第七条

重点仓储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年仓储营业收入1000万元,资产总额2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自有仓储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或租赁仓储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

第八条

重点运输型物流企业认定的主要指标:年货运营业收入5000万元,资产总额3000万元,资产负债率不高于70%,自有货运车辆70%以上且总载重量750吨以上,水运物流企业自有载重吨位1万吨以上,直接提供货运、货物快递等运输服务。

第九条

中央在渝物流企业资产包括母公司在渝投资交由重庆公司经营的物流资产。

第十条

重点现代物流企业须具有市内外物流网络,有整合多式联运的能力,拥有一定的服务品牌,有健全的经营、财务、统计、安全、技术等机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ISO9001―2000或其他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服务机制、科学的企业发展战略及实施方案;对物流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对外辐射能力较强,无不良经营和信用记录。

第十一条

重点现代物流项目投资要求:纳入重庆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滚动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物流信息化项目投资1000万元以上;非物流经营设施建筑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0%。

第十二条

重点现代物流项目建设内容须符合现代物流的要求,物流经营模式先进,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重庆现代物流业具有带动和示范作用。

第十三条

申报重点现代物流企业需报送以下材料:

企业申请报告;

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申报表;

所属协会的推荐意见;

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复印件;

经审计部门或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两年主要财务报表;

经税务机关确认的近两年纳税证明;

银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的近期信用证明;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企业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评审专家要求补充的其他资料。

第十四条

申报重点现代物流项目需报送以下材料:

企业申请报告;

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项目申报表;

企业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法人代码证复印件;

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企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资料;

评审专家要求补充的其他资料。

第十五条

中央在渝企业、外资企业、市属企业申报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区县(自治县)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申报,由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初步审核后转报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

第十六条

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及时汇总全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申报情况,定期提请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行业协会和专家进行评审,评审结果报联席会议最终审定。

对达到国家重点物流联系企业、国家税收试点企业标准和国家重点物流项目要求的,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会同税务部门及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税务总局,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第十七条

经联席会议审定产生的重点现代物流企业或重点现代物流项目,由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下文明确《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庆市重点现代物流项目》。

第十八条

相关部门根据认定通知并审核相关条件后,对认定的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办理有关优惠政策手续。

第十九条 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业主要于每个季度第二周前向市政府联席会议办公室和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报送上一季度经营报表、项目建设进度报表、涉及经营和项目建设的重大变更。市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按国家统计要求及时汇总填写统计报表,按程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物流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第二十条

市现代物流联席会议办公室根据企业和项目业主的季度经营报表、企业重大事项报告以及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定期不定期组织对重点现代物流企业资产、经营管理,对重点现代物流项目投资、建设内容以及进度等进行抽查和临时审查。对达不到重点现代物流企业和重点现代物流项目条件的,取消其重点资格,有关部门自取消之日起停止执行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一条

企业有虚假申报、隐瞒重大事项等骗取资格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其已经认定的重点资格,有关部门停止执行对企业的优惠政策并收回已经给予的政策优惠,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在两年内不受理该企业申报。

下载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省重点流通企业认定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

    高新技术企业相关资料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一)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1、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

    东莞市商贸流通重点企业(项目)认定办法

    莞市商贸流通重点企业(项目)认定办法 2010-08-11关于印发《东莞市商贸流通重点企业(项目)认定办法》的通知 东府办【2010】114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东莞市......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办法

    小型微利企业认定办法 2009-4-14 16:43【大 中 小】【打印】 为统一规范小型微利企业认定管理工作,及时落实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

    深圳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

    深圳市总部企业认定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府〔2008〕1号),规范总部企业认定和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总部企......

    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用肥认定办法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2-08-01 【生效日期】2002-08-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农业部 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用肥认定办......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生学分认定办法(暂行)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教基〔2006〕2号)和《安徽省普通高中......

    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监管办法(合集)

    安徽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申报、认定、监管办法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培育壮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全省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安徽省淮南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

    附件1 淮南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省科技厅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