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考个人心得
制定整体战略
在纸上好好写下你的每天和每阶段要完成的任务。一是应规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包括啥时起床等等,每天看书的时间段最好固定。这样固定时间段看书有利于坚持和养成习惯。二是学习任务安排。一般来说行测的备考可分为分块研究和大量做题巩固两大阶段(我认为行测水平是基础,我的申论是比较晚才开始复习的,呵呵)。行测是非常稳定的,所以行测水平一旦提高,考试时根本不必担心,有多少水平就有多少分数。对初次参加公考的筒子来说现在应属于分块研究阶段吧,就是把行测分成十来部分,争取每2~3天研究掉一个部分,通过看多本行测辅导书以及自己练习真题中的相应部分,来总结出真正属于你自己的做题方法,思维方法,和各种技术技巧等。准备一本专门记录自己的行测经验的本子,也分成十来块,把心得体会写在本子上相应部分。这样两三天后再继续进攻行测的另一部分。比如你已经研究过了选词和数列,那么这两天除了研究类比外,还必须每天做20道选词和20道数列,以巩固之前研究的成果,因为自己总结的做题思路只有在实际做题中才能不断得到巩固。
大约一个多月后分块研究阶段就可结束,此时就可以进入大量做题巩固阶段了。
做好各项必要准备
在心理和生理上相信现在我们都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那么还剩复习资料上的准备了。考公是要成本的,时间精力金钱等都会大量消耗,对此我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在职的筒子资金充分,应届的可能会手头稍微紧一点,可以多待在图书馆和新华书店里看书,在那儿就是看上一整天也没问题,当场看书当场做题(自带草稿纸和笔),还可以养成高效的习惯,呵呵。
在笔纸准备上,买一打黑色水笔,(注意和申论用笔一致)。10来本大本的白色草稿本。可分别用来记录经验等。至于胶带和涂改夜,不建议用,这是个坏习惯,既浪费时间,又不适合考试。有计算器和秒表功能的手机。这个做行测用得到。本人首次参加国考时虽然总分一般,但行测提前10多分钟就做完涂完了。去年省考行测这么难,还是提前了20多分钟完工。今年省考行测提前半小时轻松搞定。目前我还没碰到行测做的比我快的,呵呵。又快又准的做题习惯源于平时的计时训练。行测的复习从一开始就要养成快速思维快速做题的习惯。
在书本资料准备上,行测方面:一是教材。把三大培训机构的行测教材都买来。还有X的模块宝典也不错,除了申论模块外全部买下。逻辑部分可以不买模块而买蔡金龙的高分速成。(言语+数学+资料三本模块宝典+逻辑高分速成)。二是专项。已经买了行测教材的不推荐买专项,因为内容都是重叠的。
在言语方面,哥建议在新华书店里找个地方坐下,坐地上也行。当场看完做完各地近5年高考真题中语文卷上的选词题(这个一般一套语文卷里只有两道选择题,做做很快的),至于排序和语病题,做少量即可。自主招生卷上也有选词题,可以找下。再拿几本语文高考复习资料,看完上面关于选词填空方面的辅导。你还可以做做中考语文中的选词题和辅导资料上这一块,当然这太容易了,呵呵。
在数学方面,基础强的只需做真题即可。基础弱的则需要再翻出初一初的二数学课本来全部温习一遍,很有必要!今年省考有一道三角形的数运题,拿给初二学生做很简单,但很多人就是做不出,不是数学不好,没复习到位,忽略了初中数学基础。
在逻辑方面(不含图形,类比和定义),呵呵我要说,逻辑看起来不难做,但要拿满分
却极为不易。所以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要忽视逻辑题的训练!准备两本书:清华大学出版的GCT入学逻辑历年真题(2011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 GCT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和周建武写的MBA入学逻辑历年真题分类解析(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逻辑历年真题分类精解)。这两本书必须做掉至少一大半。要坚持从买来开始每天做40道逻辑真题。这两本书上的题目是各地公务员考卷逻辑题目的“母题”,我们可以找到很多换汤不换药甚至一摸一样的逻辑题,等你做到一定量了自然触类旁通,出题方式和陷阱类型一望便知,呵呵。在图形方面,搜索下网上的各种智力测试题目,做个5~10套,对提高图形极有帮助。在常识方面。等到复习进入后期,整张行测的错题就一半集中在常识部分了。复习时间来不及的可以放弃常识,复习时间较充分的可按照以下四点来着手复习:一是浙江省人事厅出的综基,重点是每章后的单选题。其他的常识课本不用买。二是及时关注新华网,关注我国的各种重要好消息,比如当年的最高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三是法律方面的,买来法律硕士联考五年真题归类详解一书(绿封面的),做完就差不多了。四是坚持每天做10~15道常识题,以积累来攻下常识堡垒。
在网络资料的准备上,一是收藏本论坛。这里就是最好的考公论坛,消息极为灵通,各种资料经验文章极多。经常上上本论坛很有好处。二是各种行测真题。国考省考的历年行测真题自不用说,其他省市的也要买来。行测训练需要大量真题,真题只嫌少不嫌多,呵呵。网上也有真题,但不全,要做那种有详细解析的。要是有不同版本最好都看看,对争议题目的理解有好处。三是各种经验技术文章了,也不需要看很多。真正的复习过程还是自已做题做出来的,自己有了一定经验了,再来看别人的经验,会有更好的理解。
钱方面的准备要充足,既要用在刀口上,必要的也要舍得花钱。
看书的场合除了自家,还有图书馆和新华书店两个好去处。可以带两个馒头,早上去晚上回。
还可以与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及时交流下,以便互通信息。
说实话我的申论也不咋的,对国考申论也是完全没谱,省考的稍微好一点儿。但还是有一些经验和教训。
去年第一次考国考,申论完全没复习,去年省考时申论稍微复习了一点儿,但因为缺乏申论的全真模拟,所以时间没把握好,最后的大作文只写了一面就匆匆结尾了。今年省考的申论算是比较认真地复习了,最后的成绩还算过得去了,在复习过程中自己摸索出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简单的说,“看想练”。
首先要真正重视申论
国考的行测拉分不大,申论很拉分。省考的行测申论都拉分。虽然比之行测,申论较难把握,但如果因为申论难把握而放弃认真复习的话,那最后一定会很吃亏。复习申论的起步时间可以比行测晚些,但到了考前三个月左右那必须认真着手系统备考了。
复习申论的资料准备
一是国考和浙江省考的历年真题及解析。
其他省市的省考申论题目我个人认为不必看了。历年的国考省考申论真题一共大概25份左右吧,如果能全部认真做过那已经足够了。由于申论是主观题,参考答案也是各异的,因此我建议多买几个版本的,网上也有所谓的参考答案。不能光看一家,要各种不同版本的答案对比着看,才能知道什么答法是比较好的。
二是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省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十七大报告。
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华书店里有,省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七大报告可以从网上打印。这几个报告要反复看,看的时候注意体会两点:一个是熟悉政府的视角,看问题通常是归类到哪几个方面的。第二个是熟悉语句的表述方式。这几份报告的语言表述就是最标准的申论语言了。一些你认为经典的表述可以背下来,在申论考试时会有用,大文结尾处引用十七大报告中的语句,也是常见结尾方式。
三是两样必备资料。
从图书馆借来或淘宝上买来当年的半月谈,好好看下前面部分跟申论接近的题材和文章。看的时候不能浏览过就算数,手上要拿支笔,遇到比较好的表述方式,或者新颖深刻的视角观点等,马上划一划。看文章一定要边看边想,原因对策都自己先分析下,然后再来看他写的,就会明白文章的高明之处了。还要买来当年中宣部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由于这本书的权威性,里面对热点的原因分析和对策,都是非常经典的。当然看的时候也是要想要背的。
四是其他重要申论资料。
一个是重要网站,color=#FF0000]新华网就是最权威的申论网站了,经常看看里面那些与申论题材相近的文章,边想边看,可以有效提高申论思维水平。第二个是报纸,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也是很标准的语言表述方式,可以学习下。其他报纸中也往往有与申论题材类似的文章,注意看和思考,也能有效提高申论思维。
申论的有效训练方法
一是练字。
字不求写得多漂亮,至少要做到两点:清楚,不涂改。字难看的筒子只有从现在起经常练字了,为了使练字更有效,可以参看我的另一个贴子:最好能弄来20张左右的申论答题纸,这样
练字和写文章更有真实感。练字时注意不能慢吞吞地练,这样没有效果,也要掐秒表练,练字速度越接近考试时的真实速度,练字效果越佳。
二是坚持掐表练真题。
每道申论真题都必须掐表练!申论材料很长,但如果行测的片段阅读练得功力深的话,第一遍阅读只需15分钟。呵呵,去年我看申论材料用了足足半个多小时看完后还是一头雾水,今年就15分钟快速阅读又能抓住重点了,其实申论的阅读跟行测片段理解有点像,有的东西要注意看,大量的具体数字完全可以略过。长期掐表做片段阅读有助于养成快速阅读申论的功力。申论总体是2个半小时,大概地计算下每道小题分配到的时间,练习时尽量不要超时(去年省考我就吃了这亏)。要养成做每道申论都记录时间的好习惯,比如在材料后记下:15M48,第一题后记下11M22。表示你这次阅读花了15分48秒,第一小题花了11分22秒。
三是训练时追求全真效果。
只练真题,练习的每道题目都要像正式考试那样抓紧时间,那样正式写。不练不知道,一练问题就全暴露了。注意尽量不要涂改,一开始可能涂改得一塌糊涂,练到后来卷面就会很清楚了。写完后对照多个版本的参考答案,试着自己给自己评判,修改。这些练过的东西都保存好,以后可以让别人看看提提意见。
四是坚持固定时间段训练。
固定时间段训练有利于养成习惯坚持下来。比如每天起床花15分钟看看背背政府工作报告,每天晚上8点~9点进行真题训练等。到了双休日,建议按照正式考试的时间来进行真题模拟训练,比如省考的申论时间是上午9点~11点半,那你最好就在这个时间段内练习一份真题,这样训练几次后,正式考试时你对时间的控制就很好了,绝不会出现时间没把握好来不及的情况。
五是关于培训班。
自学能力强的筒子我认为行测不是一定要报班,主要是自已做题总结。而申论如果有好的申论老师,报班还是会有效果。申论如果要报班,最好不要报浙大班,施酒量自己的申论也不行,呵呵。
总之,只要你有决心,敢付出,很多方法自然就会摸索出来~
虽然报考比例一般很吓人,但真正认真的人应该不多。机会永远属于勤勤肯肯复习的人。
第二篇:公考心得(定稿)
一般中公卷不涂卡不超过90分钟,华图的练习是不涂卡100分钟,平时练习时我都是赶着做完还要蒙一些。
为了方便大家查阅,我将更新的内容改成了红色并且写了更新日期。已经看过本贴的朋友可以直接看更新部分
写在前面的话
数字推理是行测中很多人眼里的“难题”,面对题目时有人因为惧怕而格外重视,也有人因为不会做而彻底放弃。我自己同样很怕做数字推理题。想过放弃,也想过题海战术,不过最后发现这两种方法都有不切实际的地方。放弃,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不可能保证其他部分都做对,来补回放弃的这些分数。题海,也不科学。行测、申论,再加上法律加试,这么多类型中,数字推理只是一小部分了。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小部分题目上,只能是弊大于利了。所以我最终选择的是:掌握最基本的,保证基础题目不丢分。放弃有难度的,保证学习和做题有效率。当然,这种方法只适合我这样对数字没什么感觉的人了,如果你学有余力,完全可以精益求精。
(注:灰色部分是隐藏了的答案,按Ctrl+A可见)
常见且易被忽视的数列:
1、质数列:(质数—只有1和其本身两个约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
例:6 8 11 16 23()A.32 B.34 C.36 D.38
1,1,2,3,4,7,()
A、4 B、6 C、10 D、12 选B
两两相加组成质数列
选B 两两相加组成质数列 17日更新例题
3,7,22,45,()
A、58 B、73 C、94 D、116 选D 2^2-1 3^2-2 5^2-3 7^2-4(11^2-5)选D 22-1=3,32-2=7
2、合数列:4、6、8、9、10、12、14、15、16、18、20……
这2个数列大家很容易忽视,论坛里好多帖子实际上就是因为忘记这2个数列所以才不会做。请大家
注意。
众所周知,行测考试做题时间很关键。要做好行测尤其是数列部分是需要技巧的,这没人不同意吧。但是大家往往忽视了基本功。为什么有些人一看到数列题就很快得出答案呢?我个人觉得是因为他们对数字的敏感。这里面有天赋的成分,但我相信刻苦训练也是可以锻炼出这种敏感的。所以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数列很重要。就拿指数数列来说吧,要求必须熟记1—10的平方、立方,2、3、4、5的N次方。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看到9时立刻想到9=3平方或9=2立方+1。对这几个数字,必须是熟记。5的立方算谁不会算?可是数列题不是叫你算5的立方是多少的,当4、28、16、126这样的数列放在你面前时,忽增忽减看似毫无规律,你还会想到这里有5的立方吗?所以必须熟记。熟到不能再熟。
以下是我看过论坛上的一些题目之后,把大家最爱问的、经常不会做的题目整理在一起,总结的数列常见方法。
分组法
相邻项为一组,各组规律相同。或差为常数、或和为常数。4,3,1,12,9,3,17,5(A)
A12 B13 C14 D15 选A 4.5,3.5,2.8,5.2,4.4,3.6,5.7,(A)选A
A.2.3 B.3.3 C.4.3 D.5.3
拆分相加(乘)法
把一个多位数每个位上的数字分别相加或相乘(目前还没见过相减相除的)得到一个新数,再看规律。这类题变型比较多,为方便大家自己总结,所以我写出例题的解答过程。
()
A.17
B.15
C.12
D.10 选D 选D 8×7+1=57 5×7+1=36 3×6+1=19 1×9+1=10 0×1+1=1 选D 8*7+1=57
256,269,286,302,()
A.254 B.307 C.294 D.316 选B 2+5+6=13 256+13=269 2+6+9=17 269+17=286 2+8+6=16 286+16=302 ?=302+3+2=307
选B 2+5+6=13 256+13=269
隔项法
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组成新的数列
0,12,24,14,120,16,()A:280 B:32 C:64 D:336 选D
奇数项为0,24,120,? 0=13-1 24=33-3 120=5-5 ?=73-7
选 D 0,24,120 110,3324 三项相加法
这种题其实比较简单,但大家也容易疏忽。三项相加后得到一个新数列,再看规律
2,3,4,9,12,15,22,()答案:27 2+3+4=9 3+4+9=16 4+9+12=25 ……C=A平方-B及其变型 3,5,4,21,(A),446 选A A.-5 B.25
C.30 D. 143
变型1:可以是A平方加减一个常数(或有规律的变数)3,5,16,(240)
变型2:A立方加减常数(或有规律的变数)-1,0,1,2,9,(730)
关于平方、立方还有很多类型,比如自然数列的平方加减常数(或规律变数)、常数的N次方加减常数(或规律变数)……其实都差不多。只要掌握我前面所说的“熟练记忆”,再加上一定练习相信是可以过关的了。
16日23:23更新
下面这道题用的方法,我今天第一次见。提供者,“江歌歌”。大家先看看
0,3,17,95,()答案:599 1平方-1 1*2平方-1 1*2*3平方-1 2*3*4平方-1 2*3*4*5平方-1 答案599 17日 12:03更新 333
很巧妙数字大小写之间的转换,就当作是轻松一下吧,看过之后会觉得数字推理原来也可以这么有意思
1,10,3,5,()
A、11 B、9 C、12 D、4 选D
题目变为:一、十、三、五……分别是1划、2划、3划、4划
选D 分解相乘
把原数分解成2个数字的积,分解之后,变成2个新数列,再看它们之间的规律
2,12,36,80,()答案:150 2*1 3*4 4*9 5*16 答案150 6,15,40,96,()
A、216 B、204 C、196 D、176 选B 2*3=6 3*5=15 5*8=40 8*12=96 12*17=204 2,3,5,8,12,17 相差1,2,3,4,5, 选B
补充:
一、有分数的数列,通常的方法是将各数都转化为分数。
0,1/2,8/11,5/6,8/9,()
A、31/34 B、33/36 C、35/38 D、37/40 选C
0
= 0/3 1/2
= 3/6 8/11 = 8/11 5/6 = 15/18 8/9 = 24/27
分母、分子相差为3
各分母、各分子间差为3、5、7、9 选C
不过我也做过几道题,全是分数,通分半天找规律,就是做不出来。最后一看答案……晕倒!原来是最基本的等差……所以……基本功啊
二、基本规律
1,一大一小交替出现,首先考虑隔项数列;2,由小到大再到小,必与指数有关;
3,注意观察是否平方/立方的变形(或者不同数的平方/立方相加/相减等);要求对以上前提篇的熟练运用
4,跳跃较大则考虑乘积/次方,跳跃较小则考虑差/二重差;5,尝试把各数间差,及二重差列出,寻找规律;6,尝试把各数变化成某平方式,看是否存在规律;以上皆不可行,建议放弃
这是偶抄来的~供大家学习
数算部分
以下都是最基础的,原本以为不用写上来。可是今天看到还是有人不会。所以加上。
一、立方和公式:
a立方+b立方=(a+b)(a平方-ab+b平方)
a立方-b立方=(a-b)(a平方+ab+b平方)
二、特殊数列前N项和
1+2+3+4+5+6……+n=n(n+1)/2 2+4+6+8+10+……+2n=n(n+1)
1+3+5+7+……+(2n-1)=n平方
1平方+2平方+3平方+4平方+……+n平方=n(n+1)(2n+1)/6 1立方+2立方+3立方+4立方+……+n立方=n^2(n+1)^2/4
三、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1)Sn=n(a1+an)/2(2)Sn=na1+n(n-1)d/2
(这里面的字母都代表什么就不用解释了吧)
例: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座位?
A.1104
B.1150
C.1170
D.1280
都是中学学过的,只是 给大家提个醒,别忘了这些。
17日16:51更新
流水行船问题
基本公式: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上面2个公式的变式: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逆)/2
特别要分清楚的是,顺水速度、逆水速度、船速、水速这四个概念。一般做题时也许不会混淆,但你不一定理解了。
来看下面这道题,很好的练习题目。(由“东方鲲鹏”提供)
38、一只船顺流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顺水漂流1小时的航程为:
A3千米 B4千米
C5千米
D6千米
该例题中,有航速、顺水航行、逆水航行、顺水漂流几个概念,如果搞不清楚,就没办法应用公式了。
航速,其实就是顺水或逆水航行的速度,题目中的30千米/小时,即为顺水速度。
顺水漂流,也就是船本身不运动,随波逐流。所以顺水漂流的速度就是水速
题虽然不难,但是我感觉出的很好。很能检验这部分的知识学的是否到位。解答:设船速为a,水速为b a+b=30 30*3=5*(a-b)得a=24 b=6
顺水漂流时的速度即为水速,所以1小时航程为6千米。
18日21:00更新
“牛吃草”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草的总量均匀变化。解答这类问题,困难就在于草的总量在变,它每天都在均匀地生长,时间愈长,草的总量越多.草的总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①草场上原有的草量;②草场每天(周)生长而新增的草量.因此,必须设法找出这两个量来。抓住这个特点,其实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举个例子: 牧场上一片青草,每天牧草都匀速生长。这片牧草可供10头牛吃20天,或者可供15头牛吃10天。问:可供25头牛吃几天?
设1头牛1天吃1份草。则有:
10头牛20天吃的草量=200=原有草量+20天的新增草量
15头牛10天吃的草量=150=原有草量+10天新增草量
这样就很清楚了,10天的新增草量=200-150=50 那么草场每天新增5份草。
再来算草场原有的草量就很简单了。200-20*5=100或者150-10*5=100
只要抓住这两个始终不变的量以及它们和题目已知条件间的关系,不管题目怎么变化,我们都可以轻松应对。
比如:牧场上有一片青草,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生长,这些草供给20头牛吃,可以吃20天,供给100头羊吃,可以吃12天。如果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相当于4只羊一天吃草量,那么20头牛,100只羊同时吃这片草,可以吃几天?
这道题,把羊按其吃草速度换成牛就可以了~
其他如“漏水问题”“水管进出水问题”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解答。
例:一只船发现漏水时,已经进了一些水,水匀速进入船内.如果10人淘水,3小时淘完;如5人淘水8小时淘完.如果要求2小时淘完,要安排多少人淘水?
设每个人每小时的淘水量为“1个单位”.则船内原有水量与3小时内漏水总量之和等于每人每小时淘水量×时间×人数,即1×3×10=30.船内原有水量与8小时漏水量之和为1×5×8=40。
每小时的漏水量等于8小时与3小时总水量之差÷时间差,即(40-30)÷(8-3)=2(即每小时漏进水量为2个单位,相当于每小时2人的淘水量)。
船内原有的水量等于10人3小时淘出的总水量-3小时漏进水量.3小时漏进水量相当于3×2=6人1小时淘水量.所以船内原有水量为30-(2×3)=24。
如果这些水(24个单位)要2小时淘完,则需24÷2=12(人),但与此同时,每小时的漏进水量又要安排2人淘出,因此共需12+2=14(人)。
24日12:53更新
巧用因式分解法
有时因式分解法可以很快的解决一些看起来很难的题。给个例子大家看下就明白了
四个连续自然数的积为3024,它们的和为:()
A.26 B.52 C.30 D.28 3024=6*7*8*9
分解之后,是不是就一目了然了呢
而有时候,需要我们反过来思考,把分解过的因式化为整式。
来看下面这道题
(2+1)*(2^2+1)*(2^4+1)*(2^8+1)(2^16+1)=?
看上去很复杂,可是只要我们想到平方差的公式,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1)*(2^2+1)*(2^4+1)*(2^8+1)(2^16+1)
=1*(2+1)*(2^2+1)*(2^4+1)*(2^8+1)(2^16+1)
=(2-1)*(2+1)*(2^2+1)*(2^4+1)*(2^8+1)(2^16+1)
= 2^32-1
我的考公经历------------关于笔试(全文完)
管理提醒: 本帖被 清水煮音 执行加亮操作(2008-10-26)
在论坛的时间已经超过一年了,在这一年我收获了累累硕果,不仅结交了很多好友,还成功考取了报名参加的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谢谢论坛,谢谢所有帮助我,支持我,鼓励我的各位朋友们。当老大提出希望我能把考公经验写出来的时候猛然发现,是我可以报答论坛的时候了,于是乎,这篇经验文就产生了。
注:本文尤其适用本身功底不佳的考生们
作为法学专业的一名不想当律师的女毕业生,考公务员成了我最好的一个选择,于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考公务员,并报名参加2008年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考试。
关于行测的复习
在去年6月份的时候,我搜集了网上很多考公经验。在一位前辈的经验里提到了QZZN,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注册了。首次进入论坛,论坛的免费资料深深地把我吸引住了,引得我得了下载综合症(下了一大堆资料,却不懂得好好利用)。下载完了兴奋劲过了,那些资料就被搁置在电脑的一角,再也没有用过。
第一阶段:认真看书(包括一些总结性的资料)。辅导书大同小异,不求太多,一套足已。从10月份开始正式准备公务员考试,我买了两套公务员辅导教材。并把两套教材都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了解了行测的基本内容,并对基本题型有了一定的了解。再看一些总结性的资料,对题型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从此我就把辅导教材扔在一边再也没有看过。当然,在看一遍的过程中,我已经做了详细的笔记。(大概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第二阶段:初做真题。此后我开始做真题,不断的做,每天掐时间做,从国家的到地方的,做所有能找到的真题,不放过任何一道真题。这是对速度的训练。(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记着要留两到三套国家的真题到最后做模拟练习用。
第三阶段:再做真题。第二阶段的做真题是为了练习速度和训练我的时间概念,这次的再做真题则是为了提高我做题的正确率。这个阶段我花了近一个半月的时间。把以前做过的真题重新翻出来做一遍,这时我要求自己每天做两套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要求自己无论自己做错的题目有多长都摘抄到我的错题本中,按类型把错题集中在一起,并注明做错的原因。每天必须把所有的错题都弄懂。就这样悄悄的,我就懂了很多,题目也越做越顺手,速度也越来越快。
第四阶段:做错题。在前一阶段,我摘抄了很多错题,虽然都弄懂了,但是时间长了难免会忘记一点。这个阶段我就复习错题,尤其是言语理解题,看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看出所以然来才罢休。关于数量关系,在注意总结一些特殊规律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基本规律,碰到题目首先就应该拿基本规律去套,而不是一个劲的想符合哪个特殊的规律。在这个阶段,把一些比较经典错题重新摘抄下来,以便以后复习之用
第五阶段:做真题和温习经典错题。临近考试,很多人难免会有些着急、紧张情绪。我认认真真的做了以上的几个步骤,我不担心,不着急,也不急躁。因为我该做的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不是我能决定的,也不是我能左右的,这就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部分运气。
在整个阶段中,我每天晚上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浏览论坛的帖子,修改标题的同时注意帖子的内容,因此我在不断巩固原有知识的同时,吸收了很多新的题型新的知识。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去年国考的数学运算中有两个题目我在论坛上看到过,这两个题目不但为我节省了时间,还大大稳定了我紧张的情绪。
资料链接:数学部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155257.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16664-fpage-2.html
再加上自己的摘抄和总结,数学部分一般都可以得分(除非题目特别变态,这种
情况也不需要担心,对你来说变态的题目,对其他人未必容易)
PS:如果还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做做小学奥数
言语理解部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83712.html(同学听课时顺便听了一
下记下来的 笔记)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37463.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58343.html(里面包含了很多人的经验,值得看看)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50879.html
言语理解部分很难推荐,这些是我准备考试的时候看过的。希望能给大家一点提示
图形推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8902840-fpage-3.html
图形推理部分很有趣,很多人很喜欢。但是在考试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奇形怪状的图形,这时需要我们在掌握基本图形之外要注意特殊图形。特殊图形很难找,辅导书上一般也没有,我们的行测提问区是寻找特殊图形的重要来源,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逻辑推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95186.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97562.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398530.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00076.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01353.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04854.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19399.html
逻辑推理部分我看的材料就这一部分。原本有个下载版的,在哪已经找不到了,各位见谅。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别。当然,看这些资料之前,肯定要先看看辅导书上的基础资料。
法律常识部分: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415487-keyword-.html
由于本人事学法律的,对于法律常识部分并没有做专门的复习。这是我们的bfd1123 帮宝为我们整理的关于法律方面比较全面的资料。
类比推理和资料分析我只是看了辅导书上的内容,没有进行专门的复习,再加上晚上浏览
论坛记下的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就这样参加考试去了。
另外推荐的复习的好去处: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683163.html
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718867.html
关于申论的复习
关于申论,我不能谈太多,因为我的申论并不好。但是考过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验的。
个人认为申论的必备资料:万能八条、理论面对面、半月谈、十七大报告、两会的相关内容。当然如果还有空可以看一下人民日报
第一阶段:阅读辅导书和万能八条。阅读辅导书的主要作用是导你入门。所以申论的辅导书简单的看一遍,留下一些自己认为比较有用的东西,这样辅导书就可以丢到角落去了。万能八条要记住,因为对策文的文章结构大体就是这么几条。但是要注意一点,万能八条并不万能,只有合适的能用的上的才能运用到文章里,否则就是生搬硬套,整片文章就没有了生机。(大概十天左右即可)
第二阶段:摘抄有用句子和对策。这些句子要自己认真阅读半月谈、理论面对面去挖掘,不一定要是很拗口的那些专业用语和标准用语,只要自己认为有用、能用的句子和对策可以直接摘抄下来。对于在十七大报告和两会相关内容中出现的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名词和新词,尤其要注意摘抄理解并能在自己写申论的时候运用进去。
第三阶段:背诵所摘抄的句子。将一篇申论文章比作是一个人的话,万能八条就是一个大体的结构和骨架,而我们摘抄的句子就是充实骨架的血肉。由于这些句子是我们自己从各种各样的文章里摘抄出来 的,相对具有独创性,这样的一篇文章就不容易落入俗套。我们也可以把我们所摘抄的句子组织成一篇文章,没事的时候可以拿出来背背。(这个阶段的任务相对比较重,可以边抄边记,可以加深记忆。这两个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合起来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
第四阶段:练习真题。真题是最接近我们要考的题目的试题,一方面从真题当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大概的题型,另一方面从真题出发我们可以衡量考试的难易程度。记住:这个阶段绝不能偷懒,一定要动笔写。很多人可能能把相关对策等东东都在脑子里快速反映出来,但实际要动笔写却不知该从何下手。还有一点:一定要掐时间写。而且要注意符合题目要求的字数。因为考试时给的方格纸上的方格是固定的,一旦超出它设定的方格数,改卷老师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你的字数超了,从而你的分数就受到影响。
临近考试,我们要更看重自己所摘抄的句子,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从摘抄出来的句子再摘抄出重要句子,使我们的摘抄本更精简,方便记忆。
当然,在前三个阶段进行的时候也需要时不时的写写文章,一方面是练笔,另一方面是巩固所学的知识,使记忆更加深刻。
资料链接:万能八条:http://bbs.qzzn.com/read.php?tid=9630227
注意:万能八条只是提供一个思维方式。如果能想出更新颖的做法或者对策,千万不要让自己局限再这八条里面。
推荐一位前辈的经验贴里的申论资料: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095923.html
申论资料很多,推荐不过来了。那就推荐一个好去处吧:http://bbs.qzzn.com/read-htm-tid-9648527.html
PS:申论考试写最后一道题目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第二道题目看错了,吓得我满头大汗,当时进行到规模的修改不仅是卷面不清楚,时间也不够了。情急之下,我再后面加了几句话,勉强能符合题中所问。修改完了以后,我心里觉得大势已去,写不写最后一道题目都已经无所谓了。正打算放弃的时候,我看见了周围正在奋笔疾书的战友们,突然有一种坚持的意念出现在我的脑海,于是我拿起笔继续写,但是由于紧张,我已经忘记我该怎么写,这时,我平时背的一些句子、成段的片段在我脑海中出现,于是这些句子和片段很自然而然的从笔尖滑落到了纸上,直到一篇文章写完考试结束,我还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所以————————不管发生什么情况,把那张纸填满是我们在考试是最重要的任务。
关于本文有任何问题,请在回复中提出,我会在能上网的时候回答.(全文完)
第三篇:公考心得
公考心得
先作一下简要汇报吧,我这次省公务员考试,笔试136.7,职位第一,不算很高;面试88.29,职位第一,考场第二。
考公路上,论坛对我帮助很大,虽然平时也冒个泡,但不是很活跃,这次考完就想把自己平时学到、悟到的经验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算是对坛子的回报吧。不敢说像众多高手一样论述独到,只要其中一点能帮到各位考友我就很高兴啦。
先强调一点,考公路上最最重要的就是心态,总结起来就是考前准备要用心,考场之上要放心。只有真正用心下功夫去准备才会具备考试所需的能力,然后轻装上阵,增强信心,看淡成绩,正常发挥,你就会收获胜利,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希望大家切记!
下面我按顺序谈一下主要环节的经验和注意事项,至于过程则大同小异,就不赘述了。
一、报名
报名前大家要做好自我评价:自己适不适合做公务员?想不想为它努力准备?如果喜欢自由、不受拘束还是去企业或自谋职业为好;如果不想用功、吃不了苦还是三思为好,毕竟彩票中奖的概率在“过五关斩六将”的公考中是少之又少,就算有也不会轮到你头上。
公考中,“考得好不如报得好”在一定程度是存在的,所以选报职位要把握一个“平衡”,既不能好高骛远、脱离自身实际,又要尽量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有发展潜力,不刻意钻“冷门”。因为前者会让自己浪费一个又一个难得的机会,毕竟时不待人;后者又会让自己无法施展,断送前程。只要把握这个“度”,坚持下去就一定会胜利!
另外,填报信息要真实准确,尤其是专业,避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笔试
第一阶段:系统学习教材(各阶段时间要根据自身合理安排)
选好一本教材进行系统学习,这样可以让自己对笔试有全面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做笔记,以方便日后复习。推荐教材:中公李永新主编的《行测》《申论》,我觉得中公教材层次明晰、实用,当然见仁见智,大家根据自己喜好选择。
第二阶段:真题训练
各拿一本行测、申论真题进行训练,前期可以慢一些,熟悉题型;后期就要进入状态,1~2天一套题,先做完再对答案,并用红笔划住错题,多做总结。真题市面上很多,要选题与答案分离,答案具体详实,印刷质量好的。
第三阶段:模拟
这时要一天一套题,上午行测,下午申论,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用表卡住,中间尽量不要间断,并记住每类型题的作答时间,预留一两分钟涂卡时间。结束后还是对答案、划错题、总结。
第四阶段:考前准备
考前就不必再做题了,多看平时划的错题(尤其是真题)和总结的笔记。调整好心态、检查装备、信心百倍、轻装上阵。
我每天的时间分配:上午:行测;下午:申论;晚上:申论热点、网络资料
经验要点:
1、行测要合理利用“参考时间”,掌握速度,不要拘泥于个别难题而影响全局。
2、五大题型并不一定的按卷面顺序,可自行安排,但一定要在涂卡时看清题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例如我是文科生,数学不好就放在最后做。
3、推荐答完一类型题涂一次卡,既省时又准确,最好不要全部答完再涂卡,很多考生为此代价惨重。
4、行测数学题参考书里《数学秒杀实战方法》不错,很实用,值得推荐。
5、语言题要注重积累真题里的常见词句。
6、千万要注意审清题,预防陷阱!如:下面不正确(不符合)的是…,还有资料分析问的是哪一年的数据等等。
7、申论时间安排:读材料30分钟,大作文1小时,其余题目1小时均等分配。
8、读材料一定要标记,划重点句并三五个字总结,有利于整理思路。但有些卷子不允许标记,一定要看清,可以拿铅笔轻划后交卷前擦掉。
9、大作文题不要打草稿,但要有框架、构思,以免跑题。
10、申论模板可以帮助理清思路,省考还有用,国考已经用处不大了,所以不能照搬,国考更要推陈出新、有亮点才会得高分。
11、复习申论要多看《半月评论》,并打印下来多读,分析它的构思、语言运用,很有效果。
12、申论一定要从政府角度考虑问题,寻找可行解决方案。
三、资格复审
只要带好公告要求的证件、复印件就行。有其他资格要求的一定要带好相应证件或资历证明。
四、面试
通过笔试只是有了面试资格,很多职位分差不大、面试所占比重大,所以面试才是真正角逐的关键一关,一定要重视。
第一阶段:教材学习(各阶段时间要根据自身合理安排)
要选一本你认为好的教材通读,全面掌握面试各环节要素。不过其中和本次面试无关的内容浏览即可,不必细看。
第二阶段:类型题练习
面试有综合分析、人际交往、计划组织协调、自我认知与职位匹配、应变能力等多种类型,这一阶段要根据你面试的题型针对性地加以训练,先掌握各类题型的特点、应答套路,然后自己练习,化套路于自然,灵活应答。注意先答一次再看答案,对照找出不足。
第三阶段:全真模拟
要选本真题进行全真模拟,从进门到出门严格按面试当天进行,录音或录像查找不足予以改进,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当考官模拟,请他们指出不足。我是拿笔记本录像自己练习的,效果不错,可以发现从行为举止到语言逻辑的毛病。其实过程不一定非得培训或请人当考官,只要你找到适合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就行,但一定更要开口大声说,并不断模拟考场环境。
我的时间安排:上午:类型题练习;下午:全真模拟2~3套题;晚上:看新闻热点和网络下载资料(因事先不知道具体面试时间,上下午内容要交替进行)
我这次面试的成功点:
1、分条列项、语言简洁。考虑到考号中间靠后,我答题时间较短,拣主要的说,不拖泥带水,所以可能考官感觉较好。
2、心态平稳,信心足。
经验要点(自己笔记中的,有点乱,大家选择性地看看):
1、自身条件不太好又是首次参加面试的话,可以报个辅导班,2~4天的就行,可以帮你系统学习,模拟找错,不要报什么万元包过班。第二、三次考的话不必要报班,自己用心练或上YY练就行。
2、面试场上的发挥来源于平常的准备,所以一定要用心、严格按计划走。
3、上考场时要看淡放松,不在乎成绩,调整好心态,让自己有信心地正常发挥出来就会成功!我上次就是看得太重,放不开才以1分多败北,教训啊~
4、答题方式因人而异,推荐一道一道地答,每道准备时间30秒左右,这样很流畅,考官不会不耐烦。
5、不要刻意追求亮点。如果平时有积累就会得心应手,但考场上如果想不起来的话刻意想回导致思维混乱,大脑空白。最好是本色发挥,突出自己平常训练最好的一面,照自己的想法答,比如你就是逻辑清楚,就一二三怎么怎么。
6、减少“我”的使用频率,“我”可以用“我们”代替,“我认为”用“我觉得”代替。
7、不要随意扩大指代范围,说“众所周知”、“每个人都知道”之类。
8、适度点头,不可过度。
9、答题过程不要老用一种语调,有意识地抑扬顿挫。
10、切忌说很多重复、混乱的话,要点说出实在没说的就结束,宁缺毋滥。
11、出彩方法:套用热点!举热点或自身实例。
12、我觉得背很多名言警句不如多看看党的十七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温总理答记者问及和网友交流里面的重点句子,这才是“以不变应万变”,绝大部分题都能用上,我就得到过这点的好处。
13、答题逻辑:层层递进、最后升华。
14、把优势与报考职位结合在一起。
15、组织类题计划、准备、实施、总结这几个词就不必说了,直接按逻辑来就行。
16、反模板:细化模板结构!把模板里的东西变成自己独一无二的话,再加入细节性的东西。
17、招聘、招人才的题待遇问题要考虑。
18、拿到题要看两三遍,抓住关键词、题眼,明白要考察你哪一点,针对性地予以回答。
19、应急类题要首先防止危害、事态扩大,采取措施。
20、没话说时可以举例子。
21、答题的深度:在实际过程中,要注意先从社会现象分析,再尽量把主题升华,透过现象看本质,上升到社会深层问题或大政策。
22、高分:思维清晰、论点突出、层层递进、全面、辩证思考、流畅、说话气势、自信和从容不迫。
23、有些题目话不可绝对!个别题目不用说正不正确,直接分析即可。
24、说话流利要做到:说第一句,二、三句就在脑子里。
25、走的时候笔盖上,卷子、凳子恢复原状。
26、题目中的事情要一一解决,不可留尾巴。
27、多练多总结,光练不总结没效果。
28、多听其他考友答题,总结。
29、保证调查真实性的方法:无记名问卷、注意调查范围、文化层次、性别、年龄等有代表性,说话方式要真诚、无诱导性。
30、当天自信、平和的心态决定你的成功甚至命运!
五、体检、政审
体检前几天注意休息、不饮酒、不剧烈运动就行,这两关只要按程序走一般没问题,就不说过程啦。
良好的心态+按计划用心复习+一点运气=成功!
以上都是我一些点滴琐碎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用!另外给大家一些公务员考试资料,两首音乐(既平静又激昂,对面试前心态很有帮助哈),希望每个人都能如愿以偿!加油!^_^
打字整理不易,大家帮顶支持一下哈___
第四篇:公考心得
中国公考面试,形式>内容
自隋唐以来,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就已经成为了统治阶级为其服务的主要形式,不同的统治王朝,不同的统治者,不同的统治思想,不同的权力制度决定了科举制度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由早期的殿试、会试、乡试、童子试到现如今的各种考试形式,可以说形式呈现出多样化、专业化的特点,诸如中考、高考、研考、CET、职称考试、资格证考试、自考、成考、夜大、公考等等。
考试制度在历史的人才选拔中的确可以作为选良拔贤的一种较好的形式,也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公考尤为如此,通过考试,可以考查你对本专业或是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更系统地来了解你是否适合这个职位,再进一步地根据要求进行面试,成绩优秀者为合格,即“中举”。在中国的公考中,笔试考查了考生的知识积累,了解了你是否饱读经书,是否能做到广涉知识,是否能做到高素质与时具进,很多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可是真正的“佼佼者”看到自己的笔试成绩却“犯愁”了,因为公考的录用公式为:总成绩=笔试成绩÷2×40℅+面试成绩×60℅,由此可以推想“面试成绩”何其重要,即便你的笔试成绩为第一,面试不理想的话也会变成“另一个第一”,对于这种现象,业内人士会从容地回答,这才叫“综合素质”。
然而,这种综合素质由何而来?综合素质的考查方式不言而喻,形式化,结构化,套路化已成为其明显的特征,而且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没有结果的“范进”,所以公考的形式有待商榷和改进。
首先,面试的流程过于套路化,即所谓的“结构化的面试方式”,从考生进入考场到坐下开始答题,这一系列的礼仪动作基本上是固定的,只是看谁的动作更标准。所设置的题目一般式3-4道,分为自我认知、综合分析、突发事件的处理、组织协调等类型,所以一般情况下按照固定套路答题即可,即便你“能力不高”,但只要你记住套路这就OK了。虽说现在追求反模式化,但相关的题目不外乎这些答题模式,试问这些中举者的答案是否模式化、机械化?真正的能力不是单纯地表现在你的模式化的回答,对自己的认知也不是单纯地表现在优缺点的描述,而是实际工作中的处事能力和处世态度。
其次,“所谓的考官”评价考生的标准模式化。据考官介绍,考官在听审考生时一般只在乎首尾,即可定论,殊不知能力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生活,更有甚者,有的考官在考生第一题还没有答完就已经把你推上了“断头台”。虽说印象很重要,但是“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近日,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说的很有道理,其义自见,如果把这句话用在公考也颇有深意,“乡黑县,县黑市,一直黑到北京市”。现在各省市都非常推崇四级联考,加上国考可称之为“五级联考”。很多关注公考或亲身体验过公考的人都深有体会,“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因为县官不如现管,权力至上、金钱至上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这也是笔试的“佼佼者”为之胆怯的主要原因,所以现在已经形成了“文化、能力”两个极势均遭淘汰而中等或是“有势力者”入闱的局面,能力较高的人进不了面试,文化佼佼者过不了面试。
同时,在市场经济大的环境下,中国的公考也成了其中的一种经济形式,随着公考的进行,各种书籍、试题、辅导班应运而生,再加上每次考试所用的费用已经是一个可观的数目,其他的消费项目也就无需再估算了,更有甚者,“中举者”的投资可达十万之多。有人说,公考也是一种投资,但这是一项“风险超大”的投资,因为你最终很可能只是炮灰。由此,公务员的选拔不应只局限于简单的几个问题,而更应注重个人的真实能力,否则选拔的标准就应另当别论了。
第五篇:公考心得[定稿]
自己制定个时间安排表,然后严格执行下去,以下是我那时候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上午:8:30—9:00洗漱、吃早餐
9:00—11:00做行测试卷
11:00—11:15休息休息
11:15—11:45看试卷
11:45—13:00午饭时间
1、每天上午做一套行测试卷,历年省考、国考真题,预测题;
2、每次做题时一定要按规定时间完成,都作为一次考试来训练; 下午:13:00—14:20
14:30—15:30
15:30—17:30
17:30—18:30
18:30—19:30
19:30—21:30
21:30—
3、我们买的试卷很多没有答题卡,就自己下载个模板,做题时要涂上答题卡,涂答题卡时不要做一题涂一题,而是做完一个板块或几个板块,涂一次,这样在涂卡的那一两分钟,头脑可以休息片刻;
4、做行测时,我们先做哪个板块就按自己最喜欢是习惯就可以,一般是先做自己准确率高的,我之前就先做语言类,然后推理类,然后数学,因为我的数学不好,准确率不高。
5、现在至省考时间大概是一个半月时间,所以我们要抓紧每一天的时间,做了几套试卷,或者现在就已经知道自己的短板在哪一块,所以可以买一些专项训练的资料(比如数学类)强攻。
6、做完试卷,我们可以让大脑休息10到15分钟,然后开始对我们做过的试卷,我们做试卷时要在试卷上做标记:○表示做完之后要重点看的,△表示不会做的,依照自己要求标记。我对试卷答案一般要一个半小时。上午没有对完答案,下午继续对,一般最好是吃完饭就继续,那样对上午做题的印象比较深。午休看试卷写写申论
7、申论试卷我也很少按试卷时间写做,一套一套的。一星期写两到三套申论。
8、多看看半月谈、人民日报、宜春日报的头版和评论文章和公考论坛上申论版的好文章。吃晚饭逛街、散步登录公考论坛
9、晚上时间,看他人心得体会;做每日一练的试题;网络新闻和时事新闻。休息、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