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2
江西版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信息技术课程是小学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随着我校各种条件的具备,已作为必修课开设。本学期三年级共两个教学班,每班学生都有50多人,机房只有电脑40多台,呈现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教学中只能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两人一台电脑。学生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本学期主要学习画图软件的操作。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了解windows XP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熟练使用画图软件画出简单的图形和图画。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windows XP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2、认识画图软件及画图软件中的工具箱,并熟练使用各种画图工具
3、能用画图软件画出各种各样的图形及图画。
四、教学评价
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评估学生的作品和竞赛的方法。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像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教学进度安排(略)
第二篇: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2010-09-20 15:29:07 阅读235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订阅
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 下册, 信息技术, 小学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共四个教学班,每班学生都有40多人,机房只有电脑30台,呈现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教学中只能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两人一台电脑。三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开始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字输入我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教授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安排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的网络操作。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3、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4、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学会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
4、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5、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2012--2013学第二学期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班学生共41人,因学校教室具备多媒体,所以采用先讲再示范再让学生操作的方法进行教学。三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开始间接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在电脑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文字输入我早在三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初步简单地教授过,所以本学期在内容安排可以适当加快,加强学生的打字速度练习,增加学生的网络操作。
本册教材有三个单元,分别是因特网上长见识、巧手装饰我的家、中文输入一点通。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多项活动,每节课完成一个活动。在完成这些实践活动后,学生就会逐渐掌握软件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教材每颗都设计了几个栏目,分别是学一学、做一做、知识库、评一评、阅览室,另外教材中的“看一看”、“想一想”、“提个醒”等内容,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动手(写、画、算、量)、动脑(思考、分析)、动嘴(讨论)、动眼(观察)。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学习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最少精通一种汉字输入法,特别是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3.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遵守网络文明公约。
4.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5.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6.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学会汉字输入,了解常用的汉字输入法。
4.要正确的汉字的标点符号及其他一些常用符号。
5、学会上网浏览网页,从网上检索有用的资源。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由于学校存在人多机少的情况,所以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课时安排
(一)因特网上长见识(5课时)
1.认识网络新朋友2.设置浏览器主页
3.网上信息我查找4.喜爱网址常收藏
5.单元小结
(二)巧手装饰我的家(6课时)1.色彩扮美新房间2.小小家具设计师
3.巧手绘出机器猫4.动手布置小书房
5.走出房间天地大6.单元小结
(三)中文输入一点通(4课时)
1.汉字输入很容易2.汉字输入更快捷
3.标点符号不能少4.单元小结
(五)复习(1课时)
王江
2013.2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有七个班,经过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们对计算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计算机有着较浓厚的兴趣。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特点。
3、学会设置“屏幕保护程序”和设置桌面主题。
4、学会使用画画程序。
5、能够使用金山打字通汉字录入练习与使用写字板进行汉字编排练习。
6、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养成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学会画图,了解常用的工具。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措施
本期主要采取课堂教师授课方式、学生自学方式和动手操作三种方式进入学习,适当进行一些小竞赛及课堂评价的方式进行教学。其中学生自学和动手是最主要的。每个知识点分两个课时解决,第一节课学习,第二节课练习。
六、教学进度具体安排如下表
课时内容
第一课 飞速发展的电脑
第二课 美化桌面
第三课 屏幕保护
第四课 画图
第五课 金山打字通
第六课 写字板
第七课 益智游戏
2014年2月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江西科技版)
2014年上期五年级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为指导。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所以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
二、学情分析:
整体情况较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学生两极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有小部分学生兴趣不高,导致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不够,极个别的学生自制能力差,以后加强引导和管理。
三、教材分析:
本套教材采用“小任务”、“小活动”。“小主题”和“大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将任务驱动式教学和主题活动式教学相结合,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更适合教师和学生使用。
具体是以“小任务驱动”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本教材采取协作方式,探索式和研究式学习方式,综合使用多种软件。将学生已经学习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和日常之中。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主题式和综合实践型是该教材一大特点。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Excel,学会启动与退出Excel2003的方法,认识和掌握Excel2003窗口及其功能。知道单元格的地址的表示方法,掌握单元格的选取。掌握输入,修改,删除数据的方法,掌握快速移动单元格的方法,掌握快速复制单元格内容。
2、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含义及区别联系,掌握保存工作簿的名称、保存工作簿的方法;掌握建立工作簿的方法,掌握关闭工作簿的方法。会打开已有工作簿,掌握工作表的命名方式,掌握工作表的重命名方式;会制作新的工作表,掌握
插入工作表的操作方法,掌握移动工作表的操作方法,掌握删除工作表的操作方法。
3、掌握Excel中序列的填充方法与技巧;掌握公式的使用,理解求和与求平均数的公式并会运用;会利用函数求总计,会利用函数求平均数,会利用公式进行填充。
4、会调整行宽,会调整列宽三.掌握插入列的操作方法;掌握设置单元格格式的方法:会使用“对齐”标签,将单元格中内容居中,会设置字体,边框线型颜色及图案;会设置小数位,会合并单元格,会进行居中操作;掌握数据的排序方法,掌握数据的筛选方法。
5、知道图表的组成,掌握创建图表的方法;掌握选定图表的方法,掌握移动图表与调整大小的方法,掌握删除图表的方法,会重新设置图表项的格式。
五、教学重、难点
1、Excel的启动方法,工作簿窗口。
2、单元格地址表示方法,单元格的选取,单元格的基本操作。
3、保存工作簿,建立工作簿,关闭工作簿,命名与重命名,工作表册插入、移动、删除方法。
4、序列的填充,使用公式,函数的使用。
5、调整行、列宽,设置单元格格式,设置小数位合并及居中,数据的排序,数据的筛选。
6、创建图表,移动删除图表重设图表项的格式。
六、教学措施:
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为主的基础课,所以该学期在教学中,课堂讲练相结合,加强学生操作练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七、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章、认识Excel „„„„„„„„„„„„„„„„„„5课时
第二章、Excel 2003 数值型数据处理„„„„„„„„„„„3课时
第三章、表格的编辑„„„„„„„„„„„„„„„„„„3课时
第四章、表格的排版、打印及统计表的建立„„„„„„„„3课时
2014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