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简介
为期一周的电气工程自动化绪论课虽然就这样淡淡地结束了,它却沉重地叩开了我通向电气之路的大门,通过这几节课的学习,加上平查阅了一些书籍,我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并开始真正认识电气工程。
电气工程是研究电磁领域的客观规律及其应用科学技术,是以电工科学中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二形成的工程技术。
人类从古代就注意到电和磁的现象。经过不断地探索和创造,直到19世纪末麦克斯韦才首次以严格的数学形式多电磁场及其运动做了科学的概括,使之形成了完整的宏观电磁场理论,至此才正式建立电工科学完整的科学基础。如电弧灯、电热灯、电报、电话电影等。此后发电机、电动机、输电线路、广播、电视等有相机出现,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新的动力促进了工业化和生产力的迅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根据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可将其分为相对独立的五个分学科(电机与电器及其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工新技术)。
电气工程学科除具有其各分支学科的专业理论外,还具有本学科的共性基础理论(电路理论、电磁场理论、电磁计量理论等),他与基础科学(物理、数等)中的响应分支具有民且的联系,但又具有明显的差别。因为基础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内在的规律,而技术科学的母的则在于改造客观世界已达到人们的预定要求。所以,电气工程的基础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是经过人类加工该在后出现的新现象,而不是自然界固有存在的现象;另外,不能只限于对现象的分析,还应包括现实所需现象的综合技术一击为此所需的代价,从而使其实现的方法和途径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例如:今年老电磁场理论中提出的广义能量、伴随场方法等,对场的分析、边值计算等大有助益,从而对产品优化设计产生了重要作用了状态空间、拓扑凸轮、混沌理论之后,对系统分析、网路计算、现象判断等起了重要作用。
电气测量技术在电气工程个分支学科发展中具有耳目和神经的作用,它是定量研究电气工程技术问题的手段,随着各分支学科的发展趋势,已深深渗透到电气工程个分支学科的测量技术中。新原理、新技术和新一期的发展日新月异,例如测量、监视、控制等多功能新型装置以及县城测试或实时监测技术队整体系统精确度的改进等,都对电气工程分支学科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电气工程正进一步从广度和深度上向前发展,客观世界也在不断提出新的挑战。例如:到处存在的工频电磁场对人体机能影响的研究,在经过多次起伏后最近有连续提出对诱发癌症的怀疑;太阳活动周期所引起的地磁暴对电力设施的破坏作用(1989年3月第22号太阳活动周期所引起的大型地磁暴造成加拿大魁北克全网停电,使得美国新泽西州以核电厂中一台大容量变压器发生永久性损坏,并对北美大联网大面积停电形成了现实的威胁,这场30年来最厉害的地磁暴还在多处影响了几乎所有类型的通信);新型柔性输电技术和电气汽车技术所提出的多学科协同研究的心需要;人类从总体上对能源和环境的宏观评估,向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方向发展而提出的新技术要求等。此外,电磁兼容技术、电工环境技术可能发展为新的共性分科学,信息管理自动化技术也在迅速发展。
电气工程学科在国家科技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它既是国民经济的一些基本工业(能源、电力、电工制造等)所依靠的技术科学,又是另一些基本工
业(交通、铁路、冶金、化工、机械等)必不可少的支持技术,也是一些高新技术的重要科技组成部分;同时,在与生物、环保、自动化、光学、半导体等民用和军工技术的交叉发展中,电气工程又是能形成尖端技术和新技术分支的促进因素;在一些综合性的高科技成果(如导弹、卫星、核弹、空间站、航天飞机等)中,也必须有电气工程的新技术新产品。总之,在国防力量和工农业的发扎一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程中,电气工程的进步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解放前,我国电气工程因基础薄弱而落后。建国后,有了多方面的巨大发展。我国电气工程无论在传统的店里输送、电工制造或高电压技术方面,还是在电工新技术和高技术领域中都取得可喜的进展和成绩,说明我国的电器工程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可靠支柱
21世纪是信息化世纪,信息技术向其他传统学科渗透,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技术,使传统技术向更精确、更迅速、更安全可靠及更具可持续性方向发展,是一段时间内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最重要的方面。随着电能的发生、传输、分配与使用而发展起来的电气工程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在利用信息技术的前期成果,特别是用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来丰富、完善、深化自己的进步。在进入21世纪之际,更加主动地、全面地促进电气工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探索这种融合的可能途径及融合中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无疑是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及学科方向。融合并非简单的利用,融合过程中不仅要解决信息技术在特殊应用领域中的特定问题,同时也要解决电气工程学科中自身面临的问题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相互渗透、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固有方式。
20世纪中叶以来,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冲击着所有传统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综合科学、甚至社会科学在内的诸多领域。据统计,最近20年中的科技创造和发明超过了过去两千年中创造发明的总和。在技术科学范围内,不少学科都 发生了 “旧貌换新颜”的变化,电气工程学科的巨大变化也十分显著。例如:新一代的电力电子技术对交流输电进行“柔性化”改造;机电一体化和综合自动化的大步发展;超临界参数的大型火电机组、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以及大容量和高比速的新型水电机组和大容量的核电机组的研制;全国联网的电力系统即将建成,并进一步向具有中央一级调度管理及分层自动化调度控制系统的全国统一电力系统过渡,其运行监、经济运行、安全分析的功能和自动化通信网络、信息传输能力都 将有更大的提高;核电厂、潮汐发电厂、大容量和高水头的抽水蓄能电厂及其他新型蓄能电厂、地热厂、大容 量风力发电厂和太阳能电厂等新能源电厂的建设也将有大的发展;数学理论方法、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仿真技术、电力电子等方面的新技术和各种新型材料、工艺,在电工和电力行业中的应用将向更大范围发展;电气工程新技术的交叉应用和向外涌透范围将更为扩大,并将促进一些新的分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总之,过去生产方要依靠体力劳动的环节将向方要依靠脑力劳动转变,智力密集型生产正在取代劳动密集型生产,进而成为创造成社会财富有的主要形式。电气工程学学科提供的各种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新科技成果将成为国家能源工业、电力和电工制造业和一系列新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成为这些方面生产力发展中最活跃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之一。由于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历史较长,涉及国民经济中的方面多,新技术的内容多,对各行业和各种学科技术的支持作用显著等原因,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及其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应用的推广,将对我国科的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特殊的推动作用。
在新的学期里,我应该认真学习电气工程学中的各项理论知识,使自己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把自我培养成真正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从而承担党和国家交给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和责任,为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一点微薄的力量。
第二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简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隶属于中国高等教育十二大学科门类中的工学中的电气信息类,主要涉及电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这一学科的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相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工程电磁场、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发电厂电气部分、工厂供电、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高压电技术、微特电机、工业过程控制及仪表、plc原理与应用、电气智能化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机电保护原理、电机CAD。
第三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与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高年级根据社会需要学习柔性的、适应性强、覆盖面宽的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软件实践及硬件实践、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
修业年限
4年
第四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1-06-01 20:32电信学院(阅读次数: 131)
●基本情况
本专业包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电器及其控制两个专业方向。拥有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骨干队伍,并具有与之相对应的硕士点——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本专业拥有完整的实验体系(包括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等专业实验室),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结合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队伍中有博士生导师1名,教授5名,副教授8名,4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90%以上的教师承担着国家级、省部级或横向科研课题。
●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技术与装备、运动与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技术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子与计算机技术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系统开发等与电气工程有关的宽口径“复合型”教学、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学生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注重教学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积极支持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大学生校内、陕西省级和国家的各种竞赛,并参与到专业教师的科研工作中。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5项、省级竞赛奖励数十项,并在各类科研项目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课程设置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器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系统、DSP技术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电工与电子实训、电子工艺实习、认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就业去向为知名科研院所、全国各大电力公司、高等院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公司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历年来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也可进一步在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相近学科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第五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
析、研究开发以及电子与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开设两个专业方向,C1类为“电气工程”专业方向,C2类为“电气自动化”专业方向。
毕业生应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知识,能够较为熟练地应用英语查阅和阅读专业外文文献,毕业时至少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磁学、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与应用等;
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熟练掌握电气工程和电气自动化的实践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电气工程。
四、主要课程
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学、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力拖动、微机原理与应用、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工厂电气控制技术、单片机应用技术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电工实践、电子实践、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电力系统综合实验设计、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六、修业年限
四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