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文明(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0:09: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商周文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商周文明》。

第一篇:商周文明

《商周文明的瑰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文字是从结绳记事,刻画符号发展而来的,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

(2)初步认识汉字的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形声等基本构字方法,进一步了解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史上的地位。

(3)知道甲骨文的得名原因,甲骨文所涉及的基本内容,理解甲骨文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国有史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4)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了解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及用途,知道青铜器作为商代的象征不仅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也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5)知道金文的概念,金文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

2.过程与方法

(1)辨认甲骨文文字并指出它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初步认识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史上的地位。

(2)通过对甲骨文具体内容的了解,认识甲骨文的史料价值,理解我国有史可考的历史是由商代开始的。

(3)通过了解及计算司母戊鼎的有关数据体会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之高,生产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使青铜铸造业在商代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居世界领先水平。青铜器作为商代的象征不仅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也折射出国力的盛衰。

(4)通过对青铜器的种类,用途以及纹饰,铭文的了解,体会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进一步理解青铜器,铭文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有史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2)过认识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4.教学重点:甲骨文

5.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的文字价值与艺术价值。

如何讲清商朝的青铜铸造业。

二.教学过程

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3课:国家的诞生与发展。了解到夏商周的更替,以及周王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来管理整个国家。凭借诸多的考古发现,我们发现夏商周时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分封制和宗法制这些管理的手段,更多的是古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拉开这幅大幕,来探询3000多年前的华夏文明。

一、甲骨文

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用口传,用结绳记事等方式来记载身边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方法很容易产生误记,漏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相信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吧!中国的历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代开始的,而考察商代历史的重要的依据之一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形状奇特而又难以辨认的文字----甲骨文。说起这甲骨文还有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呢!(王懿荣)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已经对这种弯弯曲曲的文字产生了兴趣,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测试,看看哪个同学能辨认出比较多的甲骨文。(活动1)问:为什么相隔这么长时间我们还能够辨认出这些文字呢?

答:因为它们是象形文字.师:对.在甲骨文产生之前,人们也已经用图形,符号来表达意思,而商代的甲骨文在相隔这么长时间我们还能够辨认出这些文字,因此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它的表达能力远胜于图画和符号,也比口耳相传更加深刻,细致和真实。而夏代的文字我们还没有发现,因此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们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从商朝起我们的历史就可以凭借文字资料来考证研究了。而文字的产生和使用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师提出问题1:我们为什么将其称为甲骨文呢?

答:因刻在龟甲和牛骨上。

教师提出问题2:有一片没有刻上文字的龟甲,如果我们在上面刻上文字,这种文字就是甲骨文吗?

学生思考表达意见,明确: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才是甲骨文。

提问:商朝时人们为何要把文字刻在龟甲上、兽骨上?那时的文字记载了什么内容?

学生回答,师明确:商朝时期,占卜之风盛行,贵族遇事都要占卜,占卜就是预测凶吉,其方法是在龟甲或兽骨上钻眼、火烤,凭借裂后的裂纹形态走势预测凶吉,并将预测结果刻在上面,以期以后验证,因此,我们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甲骨文就是商朝人占卜的记录,故甲骨文又称为卜辞。它记载了非常丰富的商代社会的情况,反映的内容也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甲骨文是一种古文字,但又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又具备了汉字的六种造字方法,即:象形、指示、会意、转注、假借、形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都是用这六种方法创造出来的,而甲骨文已经具备了这六种方法,所以我们说,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又因为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许多就是由甲骨文发展变化流传而来的,所以我们说,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说明:我国古代的青铜器(不仅“是商朝”、商朝仅是青铜器的代表)是很有名的,闻名于世。早在夏带,人们就已经开始制造青铜器。

提问:

1、何为青铜器?

答: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以上金属按对各种器物硬度的不同要求,调配不同比便合铸而成)

商朝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图片资料).观察书本20页的”乳丁纹平底爵” 和”司母戊方鼎”进行对比,你能说出哪个器皿的制造工艺更先进吗?

答: 司母戊方鼎.下面我们就以司母戊方鼎为例,来了解其制造工艺。活动2:介绍了解司母戊鼎的相关知识(注意将数字具体化,如与教室内讲台进行比较说明)。结合动手动脑,计算所需人数。

问:我们的计算结果反映了当时青铜铸造业的水平如何?

强调:商代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之高,生产规模之大,生产组织和管理水平之高,使青铜铸造业在商代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居世界领先水平。青铜器作为商代的象征不仅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也折射出国力的盛衰。(结合介绍青铜器的纹饰)

商周时期,人们为了纪念祖先,记录赏赐,记述战功或者王命等,经常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这些文字被称为金文,它是甲骨文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的书法艺术史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小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有关商周文明的瑰宝——甲骨文和青铜器的知识,你认为商周文明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讨论大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感受到1。我国古代文化的悠久。2。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智。3。文字的产生对我们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形成的促进作用。4。青铜器作为商代的象征不仅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也折射出国力的盛衰。等结论,借此机会教师予以及时的归纳总结,从而提升课堂的立意,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四、拓展视野:

以下是有关商周时期的玉器,青铜器和陶器的图片资料,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1)各种青铜器的名称及用途。

(2)商代的玉器工艺。

(3)中国的“鼎文化”。

(4)推荐书目《中华国宝之谜》(王廷洽主编 黄山书社2005版)

第二篇:言同声传商周文明 书同文秀灵台神韵

雅言同声传商周文明 正书同文秀灵台神韵

——灵台县迎接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纪实

灵台县教育局 朱卫东

有一种语言经久不衰,穿越千年而青春永驻;有一种文字历久弥新,演化千年而魅力无限。这就是普通话、规范字——我们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语言文字。-------题记

商周遗地,皇甫故里,荆山日丽,达溪丁流,这是一方历史悠久、文化繁盛的土地,这是一片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土地。

雄踞陇东黄土高原南缘、陕甘交界的灵台县,因周文王凯旋筑台祭天而得名。境内文化古迹遍布,人文景观荟萃,是文物大县,投资强县,自古就是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商贾云集的陇上名邑,客流不断,人脉兴旺。随着10亿吨优质煤田的发掘,境内外商家闻讯而至。

开放的灵台,需要标准的语言;文明的城市,期待规范的文字。借助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达标创建,灵台儿女用雅言美文挥写了一篇篇字正腔圆的时代华章„„

科学统筹 创新机制

“语言文字是城市的名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灵台县县委、县政府明确要求,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提高市民整体素质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意义。

评”简讯,印证着灵台语言文字工作者孜孜以求的跋涉足迹;翻阅《灵台教育》,一篇篇征文,倾诉着灵台人对语言文字难以释怀的情结。正是这种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宣传造势中,灵台的语言文字与市民交融,与时代接轨。

2010年7月,灵台城区语言文字大型宣传暨整治社会不规范用字活动启动仪式隆重举行。6000多名干部、群众在“说普通话、用规范字、做文明人”长卷上签名立誓;专用宣传车巡回街区宣讲造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创建达标知识问答》、《语言文字规范20问》、《灵台县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倡议书》等15000多份宣传资料如信使般传递着规范语言文字的讯息。

年年推普周,年年新气象。2010年的“推普周”活动更是别具特色。县委宣传部、文广局、教育局多家单位联手,举办了“推普周暨荆山系列文化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县语委印制的7000多份宣传画、宣传标语被广大市民热捧回家;党政机关、学校、公共服务行业和新闻媒体分别上演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各级学校还举办了推普周专栏、墙报、黑板报,300多名城区师生上街义务宣传;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结合实际,举办各类比赛和宣传活动,制作了40多面语言文字工作展板,在全县掀起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热潮。

城区主街道,8面永久性大型语言文字工作宣传牌赫赫入眼;机关单位,宣传墙牌、桌牌随处可见;公交车、出租车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温馨提示流动在大街小巷,俨

说普通话》、《讲普通话,建新农村》、《人人都说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等分获招贴画类二等奖、优秀奖和宣传语类三等奖。今年的全市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我县有20多人获奖。

为了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净化社会用字环境,城区学校经常组织“啄木鸟小分队”,分赴城区,查找登记社会不规范用字,今年,共清理清查不规范80多处,县市政局、工商局、语委办公室联合向各责任主体下发了整改通知书70多份。并多次对城区公共场所和街道用字开展执法督查,有效地清理整治了门牌、商铺、公共设施中的不规范用字。

迎着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创建的东风,灵台的城市语言文字环境像被过滤了的农夫山泉,碧波荡漾,香甜怡人„„

部门联动 和谐运作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我县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各行各业联袂攻坚,和谐运作,为顺利通过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验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灵台县委组织部、人社局、县语委联合发文,将普通话培训列入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报考公务员的条件之一。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的垂范引领,给全县语言文字创建达标工作注入了强大的推动力。

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基础,学校是基地。“说普通话,写规范字”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已融入到了我县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

第三篇:2013.3.25招商周总结及计划

本周工作汇报

一、部门本周工作总结:(2013年3月11日——2013年3月18日)

1、加强招商人员业务能力;(负责人:师凤)

2、收集贵州目标企业信息300家,由于人员能力及调动问题未完成100家企业电话营销工作;(负责人:师凤)

3、电话联系广西区内及贵州省5个商会,但由于我们项目资料不足、租售定位不明确故合作无法确定。(负责人:师凤)

二、部门下周工作计划:(2013年3月25日——2013年3月29日)

1、加强招商人员业务能力;(负责人:师凤)

2、拜访丹寨县招商局领导了解现入驻企业情况,同期走访金钟经济开发区;(负责人:师凤)

3、走访调查凯里、都匀两市内类比工业园区情况。(负责人:师凤)

招商部:师凤2013年3月11日

第四篇:4 商周文化的瑰宝

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课 《商周文化的瑰宝》

一、主旨与目标

1、教学主旨:

本课课名商周文化的瑰宝,主要包含两个内容甲骨文与青铜器。甲骨文与青铜器为什么被称之为瑰宝?他们的价值何在?

从人类文明史角度而言,甲骨文是目前中国出现的最早的文字,青铜器的出现我国由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而文字与金属工具的产生与使用都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从研究商周历史的角度而言,甲骨文与青铜器反映了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文字发展史角度来看,甲骨文与金文对研究汉字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具有书法艺术价值等等。因此本节课的主旨认识甲骨文与青铜器的价值。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我国的最早文字,是商人用于占卜的文字;青铜时代是从夏开始的并在商周时期达到了鼎盛;金文是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甲骨文拓片图片中相关文字的分析,了解甲骨文的文字价值与史学价值;通过夏商青铜器的对比以及对司母戊方鼎以及四羊方尊的制作工艺流程的初步了解,认识到商周时期处在青铜文化的鼎盛期;通过对青铜器纹饰以及金文的学习,初步了解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史学价值。进而初步理解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中国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从而感悟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重点:考虑到初一学生刚接触到历史学科,缺乏一定的历史知识积累,所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这节课的重点部分不能定得太深太难,因此结合本课的教学主旨,本课的重点定为甲骨文与青铜器的价值。

难点:正因为七年级学生刚接触历史学科不久,还不熟悉史学方法,使用实物史料来证史、认识文物的多重价值对他们来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如何通过实物史料深入浅出的让学生理解甲骨文与青铜器价值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资源一:带有文字的甲骨(见图一)

讲述王懿荣发现甲骨文的故事。

(说明:学生边看图片边听故事。历史故事对初中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图片与讲故事并用的方式引入新课以激发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

教学第一环节:甲骨文的价值

指出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之后引起社会上的轰动,后来人们发现在河南安阳有大量的甲骨出

土。

资料一: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堆积层(见图二)

资料二:甲骨文中出现的名字与《史记》中记载的商王名字不谋而合(说明:通过大量的甲骨在河南安阳被发现以及破译的甲骨文中出现商王名字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甲骨文是商代的文字。)

资料三: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夏文化出土的有刻画符号的文物

指出在商之前发现的文物上的刻画符号,因为数量少、至今无法破译其意义,因此甲骨文是目前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文字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跨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资料四:“今有雨”的卜辞拓片(见图三)

引出问题:你能从这块卜辞拓片中认出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甲骨文吗?它们分别是今天的什么文字?

资料五:甲骨文“明”“下”“盂”

引出问题:这些甲骨文单字又是现代汉字中的哪些字?

(说明:让学生辨认甲骨文以增加历史课的趣味性。书本上动手动脑也有对甲骨文文字的辨认,但是这些甲骨文主要是象形文字,而我用拓片中的文字以及后面补充的甲骨文文字,不仅仅是要增加学生兴趣,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这六个字中包含了四种汉字构字方法,从而说明甲骨文是种成熟的文字。之后还要从这块卜辞的内容中反映甲骨文的史学价值,我的目的是同一文物从不同角度它具有不同的价值,因此我弃用书本上的动手动脑。当然让初一学生辨认拓片上的甲骨文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挑选其中比较简单的单字让学生辨认以大大降低难度。主要挑选了“日”“自”“雨”三字让学生辨认。可能在甲骨文辨认过程中学生还会碰到困难,那么教师要做适当的提示,毕竟辨认甲骨文不是主要的目的。)

进一步引出问题:在埃及只有相关方面的专家才能认得古埃及文,在印度即使是专家也无法认识古印度文,而古巴比伦则早已不存在了。只有在中国一个普通的初一学生面对三千多年之前的古文字,虽然不是每个古文字都能辨认出,但是总能够辨认出几个。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过,现代普通中国人能辨认出古代汉字就是最好的证明,从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汉字有哪些构字方法?“日”“自”“雨”“明”“下”“盂”分别是由哪种构字方法形成的?(说明:初一学生一般只知道象形字与形声字,让他们要讲出指示字与会意字有一定困难,由于这是历史课堂而不是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同时可告诉学生形声字是种比较高级的构字方法。通过汉字主要构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已经出现,说明甲骨文是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从而体现了其对研究汉字发展的价值。)

资料六:卜辞“今日雨”的现代文翻译

引出问题: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当时人关心天气是否下雨?这几句都是问句,在问谁?

(说明:一连串的提问,使学生意识到商朝存在着向鬼神问卜的风气。可通过进一步追问鬼神是如何回答的,来介绍商朝人占卜的过程,继而指出甲骨文事实上是一篇篇卜辞,通过“今日雨”的卜辞让现代人了解商朝人关心气象。)

资料七:有关记载日食的卜骨与贵族作战把人作为祭品的卜辞

教师指出这两篇卜辞使后人知道了当时在商朝就有人观察到了日食现象以及有关商朝战争

祭祀的内容。

进而提问:大量卜辞的出土,对我们研究商朝历史有何意义?

(说明:在资料六的基础上进一步补充资料七,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卜辞呈现的内容涉及面很广,从而引导学生得出卜辞是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从而体现甲骨文的史料价值。)

过渡环节:殷墟发现的不仅仅是甲骨,还有大量的建筑遗址、玉器、陶器和青铜器。教学第二环节:青铜器的价值

材料一: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四羊方尊、寝鱼爵(见图四)

材料二: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乳丁纹平底爵、青铜鼎(见图五)、十字纹钺

通过一连串的实物史料的展示,告诉学生什么是青铜,同时讲述夏代青铜器与商代青铜器的区别,指出从夏代开始中国从石器时代进入了青铜时代,金属工具的出现与使用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材料三:司母戊方鼎与青铜器制作想象图

对司母戊方鼎的长宽高以及重量进行介绍,引出问题:如此大的青铜器是如何制造的?(说明:介绍司母戊方鼎时,把方鼎的高度与重量同学生的身高、体重作对比,同时让学生计算要制造如此大青铜器需要多少人同时操作,以引起学生兴趣与惊讶,一方面激起对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另一方面为之后显示司母戊方鼎的艺术价值与史料价值作铺垫。)

材料四:放大的四羊方尊

介绍四羊方尊的精美之处,同时引出问题:如此精美的青铜器是如何制造的?

(说明:通过对四羊方尊制造过程的介绍,以引起学生的惊叹。)

引出问题:通过司母戊方鼎与四羊方尊,从制作青铜器的角度,你对商代青铜铸造业有何认识?请用具体的形容词来形容。从能制造如此巨大、如此精美的青铜器的角度思考,你对商代的国力又有何认识?也请用形容词形容。

(说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青铜器的价值。同时顺势指出从商朝开始青铜文化进入了鼎盛时期。)

材料五:司母戊方鼎的纹饰:饕餮纹、狩猎纹、三角云纹以及鼎耳的老虎吃人图 材料六:四羊方尊的纹饰:夔龙纹、细雷纹

(说明:介绍饕餮纹的时候,可以简单介绍传说中的动物饕餮,以增加趣味性。但是青铜器纹饰这一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太难,因此介绍青铜器纹饰不是我的主要目的,简单带过即可。我的目的只是要突出纹饰上的图案往往是古人害怕的东西,为感知青铜器拥有者的特殊身份做一铺垫。)

材料七:引自袁行霈《中华文明之光》“中国的青铜器……较少工具尤其是农具,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青铜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提问:为什么古人要把自己害怕的形象作为青铜器的纹饰?中国青铜器农具数量相当少说明什么?从而请推断一下在中国这样身份的人才能拥有青铜器?

(说明:一连串提问引出青铜器是当时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资料八:引自《左传》“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提问:“鼎”在这里解释为什么?

资料九:引自《春秋公羊传注疏》桓公四卷汉何休注“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

提问:此文献史料又表现了鼎的什么作用?

(说明:以“鼎”为例来表现青铜器在研究当时人身份地位方面的价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状况。)

材料十:利簋以及利簋上的铭文与现代文翻译

提问:利为什么要在青铜器上刻字?利簋上的这篇铭文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说明:由于上节课详细介绍过利簋以及上面的铭文,学生应该对此还有记忆,“温故知新”引出青铜器金文的史料价值。同时对金文在汉字发展史上的价值与书法艺术价值一笔带过。)

小结环节: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商周文化的瑰宝是什么?为什么?

(说明:此问题是对本课的小结,学生可能一下子回答不上来,可以把整个问题化成几个小问题,比如从汉字发展的角度,甲骨文与金文存在什么价值?从了解商周历史的角度,甲骨文又存在什么角度?从艺术角度,青铜器以及青铜器上的金文又有什么价值?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总结甲骨与青铜器都属于文物,从不同角度同一个文物会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也就是说文物具有多重的证史价值。)

拓展:

在发掘出的一件约2900年前的青铜器上铸有记述“大禹治水”内容的铭文,有人认为此国宝的铭文成为大禹治水确有其事的有力佐证。你是否认为“青铜器铭文”的记载可完全证实大禹治水确有其事?请说说你的理由。

(说明:大禹治水的故事在第二课中讲过,同时传说和历史的关系之前也明确的跟学生分析过。我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即使铭文具有证史价值,但也是需要去分辨的。)

三、参考书籍

1、袁行霈《中华文明之光》(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初中历史图解》七年级华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尹盛平《中华文明传真》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四、板书

第五篇:商周制盐工艺探索论文

一、(略)

二、部分重要遗迹现象与制盐工艺分析

经过科技方法检测分析和研究,目前对莱州湾沿岸商周时期的制盐工艺基本流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对遗址中某些遗迹现象的功能的判断上还存在一些分歧。因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期达到复原当时制盐工艺流程的目的。

1.涂泥圆坑及功能分析

有人将寿光双王城014A、014B盐灶两侧成排分布的涂泥圆坑(图三)解释为建筑用“柱洞”,并将其复原出“灶棚”(工棚)④。但是,只要认真观察的话,便不难看出此类圆坑与一般建筑用柱洞的形态差异极大,所谓“柱洞”的解释存在诸多矛盾。对此,已有学者指出其错误⑤。在此之前,已有学者对此类遗迹进行过研究,如寿光大荒北央遗址的发掘者指出,该址发掘出的灰坑(H1-H5)坑壁上涂有黏土,坑底遗留较多草木灰颗粒,并据此提出“这类小坑是‘摊灰刮卤’过程中用于盛放和溶解盐土的淋卤坑”⑥。后来,在发掘南河崖遗址时进一步认定,此类涂泥圆坑应该是“淋卤坑或储卤坑”⑦。尽管上述认识还只是停留在推测阶段。但可以肯定,此类遗迹应是某种具特殊用途的制盐设施。

为了解此类涂泥圆坑的性质和功能,我们在双王城014B遗址南侧的涂泥圆坑采集了土样进行观察研究。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坑内涂抹的黏土中包含大量炭屑颗粒,其结构与大荒北央遗址黏土坑内的物质相似。炭屑的存在暗示,当时在生产过程中曾大量使用了草木灰。进一步的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双王城014B圆坑内涂抹的黏土化学成分与盐灶两侧储卤坑池表面涂抹的黏土成分非常近似,表明二者来源相同⑧。

镁(Mg)、钙(Ca)两种离子在一般的卤水中含量都很高,而且也是食盐中的杂质离子。考虑到双王城014B作坊涂泥圆坑的黏土中氧化镁(MgO)、氧化钙(CaO)含量较高,特别是氧化镁含量更高,且富含炭屑颗粒,这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它们是制盐过程中利用草木灰清除卤水中钙、镁离子造成的。这类涂抹黏土的圆坑应该是用于卤水提纯的某种专业设施⑨。

假如涂泥圆坑确实具备上述功能,那么它在制盐生产过程中如何使用呢?曾有学者推测,此类涂泥圆坑的结构与菲律宾波霍岛(Bohol)制盐作坊的提浓设施非常相似(图四)。也就是说,当时在涂泥圆坑上部应放置有某种特殊的过滤装置,在圆坑内放入制盐陶器,以承接去除杂质并经浓化的卤水熬煮制盐。双王城014A盐灶旁的涂泥圆坑内还残留有盔形器即可为证⑩。其实,在世界各地的制盐场所,一般都建有类似的过滤提浓设施,且形式多种多样。如我国古代的“溜井”,通过柴草和草木灰来过滤渗卤輥輯訛;北美印第安人则采用“威克里夫(Wickliffe)漏斗”,是在陶器内填充麦草来过滤渗卤;非洲尼日尔曼嘎地区搭建有漏斗状的木架,内壁涂抹黏土,再铺设柴草以过滤卤水(图五)。在我国西北甘肃省礼县的盐官镇盐神庙内,至今还采用上下两排的过滤柳条筐,在筐内装入富含盐分的沙土,再通过淋滤,得到浓盐水煮盐(图六)。

考虑到商周时期莱州湾的特殊环境和植被状况,当时极有可能是采用芦苇一类植物铺垫在涂泥圆坑上作为过滤装置,并在圆坑内放置容器以接纳浓化的卤水。或者有可能将卤水直接过滤到黏土圆坑内(坑壁涂抹有数层黏土可防渗)。推测在过滤之前还有一道利用草木灰以清除卤水中镁、钙离子杂质的工序,这或许造成一些细小炭屑颗粒伴随少量镁、钙离子杂质随卤水的下渗进入到圆坑内,并残留于坑壁黏土内。

2.草木灰层和白色沉淀物硬面性质及功能分析

在双王城014B作坊遗址南侧发现一片长逾25米的灰绿土和草木灰交互层,对此类遗迹现象的性质和功能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

第一种观点认为,这类遗迹现象属于“废弃的坑池”或“煮盐倾倒燃料灰烬的场所”輰訛輥。但这种解释难于成立之处在于:1)此类堆积均呈水平状,分布较均匀,分层也很明显,显然不是倾倒垃圾的杂乱形态;2)尽管在草木灰层夹杂有少量的红烧土和盔形器残片,但为数不多,而且草木灰也很纯净;3)草木灰层之间分布有明显的钙化层(钙、镁含量很高),这些钙化层内的钙、镁等离子只能来自卤水。而钙化层被分成数层夹在上下两层草木灰之间,说明卤水曾在不同时间内的不同层位存在。其架构很像是利用草木灰富含碳酸根离子与卤水中钙、镁离子发生反应,将碳酸钙或碳酸镁沉淀,以清除杂质造成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此类遗迹为“刮卤摊场”。如南河崖遗址和大荒北央遗址的发掘者就持此观点,并将此类遗迹现象与《熬波图》、《天工开物》等历史文献中记载的“摊灰刮卤”等海盐生产制作技术相联系輱訛輥。其根据是,草木灰具有“聚卤”(通过草木灰吸附盐分将其刮取并淋滤浓盐水)和“除杂”(Mg、Ca等离子)的特殊作用輲訛輥。

为了验证上述说法,我们在双王城014B遗址南侧草木灰堆积东部刮出一个剖面。剖面清楚地显示出堆积自下而上分为:沙质土层、绿色淤积土层、草木灰和钙化层交替堆积层。钙化层包括01层、03层、05层、07层,草木灰层包括02层、04层、06层、08层。其中,钙化层厚约10毫米;草木灰层比较厚;绿色淤土层(09层)质地坚硬(用手铲刮拭很难插入);沙质土层(10层)则较松软。

上述层位的09层(绿色淤积土层)很有可能为卤水沉积层輥輳訛。最初在坑池内盛放卤水,待用草木灰清除卤水中的钙、镁杂质后,形成草木灰沉积的08层。在其上板结形成水平状的钙化层(07层)。此时若再用此坑池来处理卤水,卤水已不可能进入最早形成的09层,否则已经形成的草木灰层(08层)则会破坏,而不是像如今这般整齐的沉积层。此时,卤水可能直接积聚在板结的钙化层(07层)上。以上情况与山西运城池盐的生产流程非常之相类。如后者采用“硝板”纳卤晒盐。硝板主要由白镁钠矾,由芒硝、硫苦等结晶矿物组成,经过长期沉淀形成,非常坚硬輴訛輥。由于卤源各异,形成的硝板矿床也不尽一致。如贮盐饱和卤水的圈子,硝板中氯化钠含量较多;若是过滤圈子,硝板中硫酸盐含量较多,硝板厚薄不一,成分不一,各处各异,各层各异輵訛輥。双王城014B遗址南侧的“白色硬面”成分未必与运城盐池的硝板相同,但也相当坚硬,物理性能较为相似。因此,将卤水纳入014B南侧坑池内坚硬的钙化层进行处理不仅可能,也是可行的。

为进一步明确“草木灰层和白色沉淀物硬面”的性质和功能,我们对这部分遗存按正方向布“十字探沟”,以了解草木灰及下层绿色淤土分布的范围。

经发掘解剖可知,草木灰层的分布呈不规则长条状,长约45米,宽窄不一,最宽处达18米。绿色淤土层与草木灰层的分布大致重合,但范围稍大。东———西向探沟(T1)长约20米,东端起自现代排水沟,剖面可见分为数层的草木灰,层与层之间夹杂着很薄的白色硬面层。草木灰层厚约40厘米,距探沟东端7米处厚65厘米。此后,草木灰层渐渐变薄,距东端13米处消失。绿色淤土层位于草木灰层之下,厚5~10厘米,在距东端约5米处消失。南———北向探沟(T2)长24米。北端无草木灰层,但有绿色淤土层。距北端2米处,下层绿色淤土层被后期堆积所打破,距北端5米处再现,厚约20厘米,向前延伸3米消失。在两条探沟交汇处变薄,向南逐渐消失。草木灰层在距探沟北端约10米处出现,厚约50~60厘米,至南端逐渐变薄,逐渐消失。其间夹杂一层浅灰色土(图九)。

上述堆积现象显示:首先,草木灰层和绿色淤土层分布范围大面积重合;其次,凡草木灰层和绿色淤土层重合部分,绿色淤土层均被草木灰层所叠压;第三,在探沟和现代沟渠中间部位的草木灰层和绿色淤土层堆积较厚,四周(尤其是南部)变薄,直至消失。草木灰层和绿色淤土层堆积略显不同的是,绿色淤土层在趋薄的同时也逐渐变浅,大致呈底部较平的倒置“斗笠”(〕)状,结构像坑池。而草木灰层在趋薄的同时,底部深度则变化不明显,大致呈顶部较平的正向“斗笠”(“〔”)状,不像坑池,更像是“摊场”。

经采用EDXRF对各层土样进行元素含量分析,并将各种氧化物成分与SiO2比较,得出几种主要元素在各地层随层位变化的关系图(图一○)輶訛輥。

结果表明,氧化钙(CaO)、氧化镁(MgO)的变化自上而下呈现出富有规律性的高(钙化层)———低(草木灰层)———高(钙化层)———低(草木灰层)变化趋势,直至第9层(绿色淤积土)和第10层(沙质土)降至最低点。这表明,通过草木灰过滤可将卤水内所含钙杂质大大降低。而氧化钠(Na2O)和氯离子(Cl)及一些易溶于水的如钾(K)离子和钙(Ca)、镁(Mg)的变化趋势则相反,前者在钙化层中含量很低,在草木灰层中含量很高。此外,氧化钠(Na2O)和氯(Cl)等易溶于水的元素从最上面的钙化层(01)到最下面的草木灰层(08)呈现总体升高的趋势,08层达最高点,这反映出草木灰具有强烈的聚卤能力。09层(绿色淤土)的氯化钠含量也超出原生土层2倍以上,表明绿色淤土很有可能是由富含氯化钠的卤水淤积而成輷訛輥。但也可能是由卤水下渗所致。据此大致可知,草木灰层的主要作用是将卤水中的钙、镁离子含量降低到较低的水平輮訛輦。

但笔者也考虑到,草木灰层之间的钙化层也可能是在后世长期的沉积中才逐渐形成的,起初或许并不存在。于是我们对坑池诸层位取样,并做年代测定,结果如表一。

表一的测定结果显示,草木灰诸层的年代大致为距今3000年上下,与014B作坊遗址年代相符。唯最上层钙化物年代距今1210年,表明此层形成时间很晚,这有可能是由于吸附大量卤水中钙、镁离子的草木灰长期暴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所致輯訛輦。另一方面,07层钙化物年代与草木灰层接近,暗示其下几层“白色硬面”是早期形成的。可见,当时处理卤水的摊场可能直接建在板结的“白色硬面”上。在各草木灰层之间存在一批或数批卤水处理层,尽管并未留下明显的痕迹(如绿色淤积土层),但“白色钙化层”的存在表明这里曾存放过卤水,否则高含量的钙、镁离子就无处溯源了。

3.卤水处理工艺分析

就目前的资料看,双王城014B遗址及南河崖、大荒北央遗址很可能使用了“摊灰刮卤”的方法制盐。其制盐流程可能如下:从井中汲取卤水,在摊场铺设草木灰作为“媒介”,将卤水泼洒在草木灰上,经日晒蒸发,使盐卤富集于草木灰内,如此反复,待草木灰内的含盐量逐渐增高。与此同时,卤水中的镁、钙等杂质也在草木灰上结晶,形成碳酸盐沉淀。通过淋滤设施获得高浓度卤水,并将草木灰内所含的碳酸镁、钙等杂质沉淀到坑池底部;最后,将提浓的卤水经熬煮成盐。

盐灶两侧的涂泥圆坑应是淋滤卤水设施輰訛輦,坑壁黏土中所含炭粒和镁、钙离子杂质是随着卤水的淋滤过程被带入坑内的。

令人不解的是,在双王城014A遗址未发现“草木灰层和白色沉淀物硬面”,但存在成组的坑池。也许当时人们先从卤水井内汲取卤水,倒入作坊外侧的浅池进行初步蒸发,以提高卤水的盐分。无独有偶,在双王城SS8商周制盐作坊遗址也未见“草木灰层和白色沉淀物硬面”,却有至少2个疑为存放卤水的坑池。由于坑池面积大,未能全部清理,仅仅做了解剖。坑池底部较平整,池壁斜直,深20~40厘米。坑底涂抹防渗漏的红色黏土。池内堆积浅灰褐色淤土,土质松散,夹杂少量黏土及草木灰、烧土块等。这与“草木灰层和白色沉淀物硬面”结构截然不同。

在目前已发掘的五座商周时期的制盐作坊遗址(双王城014A,双王城014B,双王城SS8,南河崖,大荒北央)中,双王城014A、SS8两地未发现“草木灰层和白色沉淀物硬面”遗迹,但有成组的卤水坑池。双王城014B、南河崖、大荒北央三地都有“草木灰层和白色沉淀物硬面”遗迹,却罕见卤水坑池。初步的断代研究表明,双王城014A、SS8两座遗址属商代晚期,双王城014B、南河崖、大荒北央三处遗址稍晚,为西周前期。这似乎暗示,在商末周初之际,莱州湾沿岸的制盐工艺曾有过一次重要的变革,开始采用“摊灰淋卤”的新方法以获取高浓度的卤水,熬煮制盐。

下载商周文明(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商周文明(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润发11月亚运厂商周活动方案

    大润发11月亚运厂商周活动方案一、 活动时间:2010年11月3日-11月16日二、 活动主题:TCL彩电—大润发超市亚运“零利周”,零利迎亚运低价看赛事三、 活动地点:广州分公司辖区内大......

    商周二期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自查自纠报告

    商丘至周口高速公路商丘段二期工程 商周二期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 自查自纠报告 河南德馨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二○一一年十一月十八日 商周二期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单位自查自纠......

    课题四:《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合集五篇)

    课题四:《楚王问鼎──商周青铜艺术》 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的光辉成就。 2、能力目标:理解青铜器以其造型、纹饰和铭文,体现其重大的社会作......

    学生家长共文明

    家校携手努力,共育文明之花 莱芜市实验小学 莱芜市实验小学建于1948年,现有教职工142人,教学班50个,在校生3100余人。多年来,学校一贯坚持德育为首的办学方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文......

    谈谈商周玉器上的写实性蝉纹[范文]

    谈谈商周玉器上的写实性蝉纹 M2009这件圆雕玉器形态实为一卧蝉,玉蝉尾部和两翼的纹饰常见于商周之际的青铜器写实性蝉纹之中,阴线刻画出并拢的双翼、波折的竹节状尾部和颈部体......

    学会算价法 预测涨跌目标价-台湾商周文章分享

    财经畅销书作者董锺祥,拥有28年股市研究与实务经验,在新书《全图解技术分析—算价》当中,详细介绍了以技术分析方法计算目标价的重要工具,先辨 认市场位置,并运用适合的算价方法,......

    文明事迹材料[共5篇]

    文明事迹材料 文明事迹材料高二班自形成以来便一直展现出了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良好姿态,是一支充满了活力与创造力的班集体。 班主任老师提出的:“天道酬勤,宁静致远”是我......

    【精品】文明作文(共5则)

    【精品】文明作文汇编9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