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力系统调度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第1章、绪论
1、了解电力系统的构成、特点极其发展方向。
2、了解电网调度中心、电力系统如何进行分级控制?
3、了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功能、设备构成。
第2章、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1、理解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
3、理解电力系统频率调整(一次,二次,三次基本概念,一、二次频率调整的原理、联合电力系统的调频(计算)、频率三次调整的基本原理(有功负荷经济分配)(计算),了解主调频厂、辅助调频厂、基荷厂的作用)
4、理解频率异常、原因,理解我国电力系统频率紧急控制的措施。
5、理解频率崩溃(概念、过程)
第3章、电力系统电压控制
1、理解电力系统的电压特性。
2、电力系统无功负荷和无功电源有哪些?
3、什么是电压中枢点,对中枢点电压调节方法有哪些?(原理)
4、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方法(各种方法的理解(计算))
5、了解无功功率与电力系统的经济运行(理解无功电源的最优分布、无功负荷的最优补偿(计算))
6、什么是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理解电力系统无功平衡与电压水平的关系、无功平衡与电压稳定性关系。
7、理解电压崩溃的概念低电压的概念
8、了解防止电压稳定破坏的措施。
第4章、电力系统安全控制
1、理解电力系统各种运行状态的基本概念,状态特征。了解其控制目标和控制内容,掌握各种运行状态的转换。
2、理解电力系统静态安全分析过程(故障定义,筛选,分析(直流潮流法,计算)
3、了解电力系统动态安全分析的方法(模式识别法,李雅普诺夫法)
4、了解正常状态、恢复状态的安控。
5、掌握紧急状态的安控。(紧急状态下系统可能出现的情况,原因,措施)
6、理解电力系统安全控制的主要内容。
第5章、EMS高级应用软件PAS1、理解网络拓扑的基本,了解网络拓扑分析的方法。
2、掌握状态估计的功能基本原理,理解解其方法(计算)
3、负荷预测(掌握分类,了解基本方法)
4、潮流计算,掌握牛-拉法,P-Q分解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计算)
5、了解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理解电力市场化运营对EMS系统软件的影响。考试题型
1、填空题 15空,15分
2、判断改错题 10题,20分
3、问答题5题,45分
4、计算题 2题,20分
第二篇:电力系统复习提纲
电力系统概述1 电力系统及其发展 1 1 1 电力系统
知道电力系统的概念1 2 电力系统发展简史和我国的电力系统1 3 电力系统的负荷和负荷曲线 1 1 4 电力系统中的发电厂 1 1 5 电力网的结构与结线 知道电力网结线的方式 1 1 6 电压等级和额定也压 了解电力系统额定电压等级1 7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要求 知道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及要求 1 1 8 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 知道中性点接地方式1 9 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 1 2 电力系统基本元件概述
简要了解各基本元件的概念组成即可电力系统元件数学模型 2 1 三相电力线路 2 1 1 电力线路电阻 2 1 2 电力线路电感 2 1 3 电力线路并联电导 2 1 4 电力线路并联电容 以上大致了解即可1 5 电力线路的稳态方程和等值电路
这部分有计算,重点关注例2.3,同时要知道特征阻抗,自然功率等概念2 2 变压器
了解三相变压器绕组连接方式,知道变压器分接头的概念及常见的分接头种类
知道变压器短路电压,绕组漏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后面有用)了解容量比的概念 自耦变压器不做要求 2 3 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 2 4 无功功率补偿设备 2 5 电力系统负荷 以上三部分要求不多,但是同步发电机要有一定了解,尤其没学过电机学的同学,调相机不做要求,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要知道几种补偿装置,电力系统负荷不做过多要求 2 6 多级电压电力系统 3 电力系统稳态运行分析 3 1 简单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分析 3 1 1 电力线路的电压损耗与功率损耗1 2 变压器中的功率损耗与电压损耗1 3 辐射形网络的分析计算
这一部分有计算出现,请重点关注,具体题目参见例3.1 3 1 4 电力网的电能损耗 3 2 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2 1 节点电压方程与节点导纳矩阵和阻抗矩阵2 2 功率方程和节点分类 这部分要求不多,但是要知道三类节点3 高斯塞德尔法潮流计算 3 4 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3 5 P-Q分解法6 直流法潮流计算与开断处理 以上几部分只要求知道名字和各自优缺点,适用性即可,不做更深要求 3 7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分配与频率控制7 1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平衡与频率变化7 2 有功功率电源
知道电力系统有功功率的几种备用 3 7 3 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动
知道电力系统负荷曲线中的三种成分7 4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 知道一次调频,二次调频的概念和方法8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和电压 和下一部分结合起来看 3 9 电力系统电压控制 3 9 1 中枢点电压管理 3 9 2 应用发电机调节电压 3 9 3 改变变压器变比调压9 4 应用无功功率补偿装置调节电压9 5 线路串联电容补偿改善电压质量9 6 复杂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控制
知道三种调压方式和四种调压措施,会做无功功率平衡计算(例3.5)4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4 1 基本概念 4 2 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 这部分较难,虽然考试中实际要求不多但是均是为4.4节的计算准备的 本部分要求大家掌握派克变换的意义,知道同步电机稳态运行下相关参数的计算方法。3 同步电机三相短路电磁暂态过程
这部分相对4.2来说难度更上一层次,主要考虑的是短路故障中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过渡过程,也主要是为下一部分做准备的本部分要求大家了解同步电机的暂态过程和次暂态过程的形成原因,计算方法,知道异步电动机在短路故障时可以当成发电机对待。4 电力系统三相短路实用计算 此部分有计算题,可能会在复试中出现,参见书上例4.4~4.6
对于4.4.2和4.4.3,考试中要求不多 4 5 电力系统不对称运行分析方法对称分量法
知道对称分量法的概念,了解其应用。知道电力系统各部分零序和负序的等值电路,并会计算相应参数。4 6 电力系统不对称短路分析6 1 各种不对称短路的故障点电流和电压
计算,例4.146 2 不对称短路时网络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 大致了解,第四章后面的内容不再要求6 3 简单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机算法 4 6 4 应用运算曲线计算任意时刻的不对称短路电流7 电力系统非全相运行8 电力系统复杂故障分析概述 5 电力系统稳定性1 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
了解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的概念 5 2 同步发电机组的机电模型 简单了解3 电力系统静态稳定 知道静态稳定判据 5 4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 简单了解5 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措施 5 6 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
第三篇: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提纲
1,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内容:调度自动化、变电所自动化、馈线自动化、用电管理自动化等。
2,并列操作的概念:将一台发电机投入电力系统并列运行的操作,称并列操作。并列操作的要求:(1)并列断路器合闸时,冲击电流应尽可能的小,其瞬时最大值不宜超过1~2倍的额定电流。(2)发电机组并入电网后,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状态,进入同步运行的暂态过程要短,以减少对电力系统的扰动。
3,掌握并列操作的两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1)准同期并列的概念:发电机在并列合闸前已励磁,当发电机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分别和并列点处系统侧的频率、电压相角、电压大小接近相等时,将发电机断路器合闸,完成并列操作,这种方式称为准同期。(2)自同期并列的概念:将一台未加励磁的发电机组升速到接近于电网频率,在滑差角频率不超过允许值,机组的加速度小于某一给定值的条件下,先合并列断路器QF,接着合励磁开关,给转子加励磁电流,在发电机电势逐步增长的过程中,由电力系统将并列机组拉入同步运行。4,准同期并列的三个理想条件:(1)fG=fX待并发电机频率与系统频率相等,即滑差(频差)为零;(2)UG=UX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的幅值相等,即压差为零;(3)δe=0 断路器主触头闭合瞬间,待并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间的瞬时相角差为零。
5,自动准同期装置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任务:(1)频差控制单元:检测UG与UX间的滑差角频率,且调节发电机转速,使发电机电压的频率接近于系统频率(2)电压差控制单元:检测UG与UX间的电压差,且调节发电机电压UG,使它与UX间的电压差小于规定值(3)合闸信号控制单元:检测并列条件,当待并机组的频率和电压都满足并列条件时,控制单元就选择合适的时间(恒定越前时间)发出合闸信号,使并列断路器的主触头接通时,相角差为零。6,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的任务:(1)控制发电机端电压 在发电机不经升压直接向用户供电的简单系统中,若供电线路不长,线路上电压损耗不大,单靠调节发电机的励磁来控制发电机的端电压就能满足负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2)合理分配并联运行发电机间的无功功率
7,励磁调节器的主要功能:检测和综合系统运行状态的信息,经相应处理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励磁功率单元,以得到所要求的发电机励磁电流。
8、掌握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1)励磁功率单元:励磁功率单元向同步发电机提供直流电流(2)自动励磁调节器:检测和综合系统运行状态的信息,经相应处理后,产生控制信号,控制励磁功率单元,以得到所要求的发电机励磁电流。
9,电力系统负荷的功率频率特性:当系统频率变化时,整个系统的有功负荷也要随着改变,这种有功负荷随频率而改变的特性称为负荷的功率—频率特性,即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特性: 通常把由于频率变化而引起发电机组输出功率变化的关系称为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特性或调节特性
10,一次调频的概念:当电力系统负荷发生变化引起系统频率变化时,系统内并联运行机组的调速器会根据电力系统频率变化自动调节进入它所控制的原动机的动力元素,改变输入原动机的功率,使系统频率维持在某一值运行,这就是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频。一次调频不能保证频率偏移在运行范围之内。二次调频的概念及特点: 当机组负荷变动引起频率变化时,利用同步器平移机组工频特性来调节系统频率,称为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频。二次调频可以实现了无差调节。
11,积差调节法的缺点:频率的积差信号滞后于频率瞬时值的变化,因此调节过程缓慢。不能保证频率的瞬时偏差在规定范围内。改进:通常不单纯采用积差调节,而是采用在频率积差调节的基础上,增加频率瞬时偏差调节信号,构成改进的频率积差调节方程。
掌握积差调节法的两种实现方式:集中调频制、分散调频制。
12,电力系统经济调度的原则:最经济的分配是按等微增率分配负荷
13,电力系统低频减载装置的作用及原理:当频率下降到某一定值时,低频减负荷装置起动,自动切除预先安排的部分负荷,同时迅速启动备用发电机组,能有效地抑制频率的继续下降,使之逐步恢复到稳定运行状态。这种办法称为按频率自动减负荷。,14,电力系统调度的任务:控制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1)保证供电的 质量优良(2)保证系统运行的经济性(3)保证较高的安全水平——选用具有足够的承受事故冲击能力的运行方式。(4)保证提供强有力的事故处理措施., 15,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任务:综合利用电子计算机、远动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调度管理自动化,有效的帮助电力系统调度员完成调度任务
16,掌握电网调度自动化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1)信息采集和命令执行子系统: 采集各发电厂、变电所中各种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并根据运行需要将有关信息通过信息传输通道传送到调度中心,同时也接受调度端发来的控制命令,并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以实现“四遥”功能: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2)信息传输子系统: 信息传输子系统是调度中心和厂站端信息沟通的桥梁。将远动终端的各种实时信息上传给主站,把主站发出的各种调度命令下达到各有关厂站,即完成主站与远动终端之间信息与命令可靠、准确地传输。(3)信息收集处理与控制子系统: 信息收集处理与控制子系统,是整个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
电力系统自动化复习提纲
17,掌握RTU的“四遥”功能:(1)遥测:采集并传送电力系统运行模拟量的实时信息;(2)遥信:采集并传送电力系统中开关量的实时信息;(3)遥控:指接收调度中心主站发送的命令信息,执行对断路器的分合闸、发电机的开停、并联电容器的投切等操作;(4)遥调:指接收并执行调度中心主站计算机发送的遥调命令,如调整发电机的有功出力或无功出力、发电机组的电压、变压器的分接头等
18,掌握电量采集的两种采样方式及各自的特点:(1)直流采样: 优点,软件设计简单,计算简便。缺点:采样结果实时性较差; 测量精确度受直流变送器的精确度和稳定性的影响;设备复杂,增加系统的造价。(2)交流采样:优点,实时性好;能反映原来电流、电压的实际波形,便于对所测量的结果进行波形分析;设备简单,可以节约投资。
19,电力系统远动信息传输通道有几种类型及其特点:(1)电力载波通信。利用高压输电线路传输高频电流具有以下特点:线路衰减小;输电线路机械强度很高,具有较高的传输可靠性;不需要另建通信线路的投资和日常维护费用等。(2)光纤通信:优点:具有很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光纤的通信容量大、功能价格比高;安装维护简单;光纤是非导体,可以很容易地与导线捆在一起敷设于地下管道内;也可固定在不导电的导体上。缺点:强度不如金属线;连接比较困难。(3)微波中继通信与卫星通信:优点:微波频段的频带很宽,可以容纳数量很多的无线电频道且不致互相干扰;微波收发信机的通频带可以做的很宽,用一套设备可做多路通信;不易受工业的干扰,通信稳定;方向性强,保密性好;每公里话路成本比有线通信低。缺点:中继设备复杂,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20,电力系统远动通信的两种规约:(1)循环式通信规约(2)问答式通信规约:RTU有问必答;RTU无问不答
21,EMS系统的含义:能量管理系统。状态估计的功能及基本原理:
(1)状态估计的必要性:SCADA数据库存在下面明显缺点:1.数据不齐全2.数据不精确3.受干扰时会出现不良数据4.数据不和谐
(2)状态估计的功能:得到最接近于系统真实状态的最佳估计值;对生数据进行不良数据的检测与辨识,删除或改正不良数据;推算出齐全而精确的电力系统运行参数。
(3)状态估计的基本原理:状态估计算法必须建立在实时测量系统有较大冗余度的基础之上。一般要求是:测量系统的冗余度=系统独立测量数/ 系统状态变量数=(1.5~3.0)电力系统的状态变量是指表征电力系统特征所需最小数目的变量。一般取各节点电压幅值及其相位角为状态变量,若有N个节点,则有2N个状态变量。由于可以设某一节点电压相位角为零,所以对一个电力系统,其未知的状态变量数为2N-1。
22,配电管理系统(DMS)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通常把从变电、配电到用电过程的监视、控制和管理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称为配电管理系统。(1)配电自动化系统(2)馈线自动化
23,馈线自动化(FA)的含义:馈线自动化指配电线路的自动化。,远方控制的馈线自动化系统的结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有,①馈线远方终端是一种具有数据采集和通信功能的柱上开关控制器。②配电变压器远方终端③变电站内的远方终端
2,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支持下采集、存储、管理、检索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信息,以多种形式输出数据与图形产品的计算机系统。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含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在变电站应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通过计算机硬件系统或自动化装置代替人工进行各种运行作业,提高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的一种自动化系统。
25,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监控子系统(1)数据采集,变电站的数据包括模拟量、开关量和电能量。(2)事件顺序记录,事件顺序记录包括断路器跳合闸记录、保护动作顺序记录。(3)故障录波和测距、故障记录(4)操控制功能(5)安全监视功能(6)人机联系功能(7)打印功能(8)数据处理与记录功能历史数据的形成和存储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9)谐波分析与监视2.微机保护子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微机继电保护主要包括:输电线路保护;电力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电容器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自动选线;自动重合闸等。3.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4.低频减负荷控制及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子系统5.通信子系统,通信功能包括
站内现场级间的通信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与上级调度的通信两部分。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集中式、分布集中式、分散与集中相结合、全分散式
26,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正常状态、警戒状态、紧急状态、崩溃状态、恢复状态。
P159描述直到“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160页上侧。大家一定注意了。图6-6貌似去年考了,文字
第四篇:《电力系统调度》复习
《电力系统调度》复习大纲
第一章 概述
1、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标、电能质量的基本要素
2、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内容
第二章 数据通信/通信规约
1、数据通信的调制解调方法
2、数据通信的差错控制措施(奇偶校验、方阵校验、线性分组码的概念及算法)
3、CDT规约(包括帧结构,同步字、控制字以及信息字的内容,以及不同的帧的传送方式)
第三章 SCADA系统
1、SCADA系统的基本功能
2、前置机系统的作用
第四章 EMS/高级应用软件
1、网络拓扑的功能、作用和算法流程。
2、状态估计的基本概念、术语及计算过程。
3、负荷预测方法及其异同点。
第五章 有功功率及频率调整
1、电力系统的功频特性
2、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及二次调频的概念
3、电力系统经济调度及等微增率法则的推导
4、AGC的基本目标和控制方法
5、AGC的CPS1及CPS2评价标准
第六章 无功功率及电压调整
1、影响电力系统负荷侧电压的主要因素
2、电力系统电压控制手段及其优缺点。
第七章 电力系统稳定控制
1、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的概念
2、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措施及其原理
第八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
1、馈线自动化技术
2、馈线自动化中的重合器、分段器的原理、作用
3、重合器与熔断器的配合实现馈线自动化
4、重合器与分段器配合实现馈线自动化
第五篇:电力系统调度常用术语
电力系统调度常用术语
1.冠语 1-1 网调XXX 1-2 XX省调XXX 1-3 XX地调XXX ⒉调度管理术语 2-1调度管理
2-1-1调度管理范围:电网设备运行管理和操作指挥的权限。
2-1-2直接调管范围:由本级调度全权负责运行管理和操作指挥的权限。2-1-3间接调管范围:由下级机构负责运行管理和操作指挥,但在操作前需征得本级调度同意的范围。
2-1-4越级调度:上级调度不通过下级调度机构值班员而直接下达调度指令给下级调度机构调管辖的运行值班单位的运行值班员的方式。2-2调度指令
⑴口头命令:特别的事故情况下,供电局调度为加快事故处理的速度,对一、二设备进行操作。
⑵综合指令:供电局调度下达的只渉及一个单位的操作指令。该指令具体操作步骤和内容,以及安全措施,均由受令单位值班员按现场规程自行拟定。
⑶逐项指令:供电局调度下达的渉及两个以上单位共同完成的操作,供电局调度按操作规定分别对不同单位逐项下达操作指令。受令单位应严格按照指令的顺序逐项进行操作。
⑷发布指令:供电局调度向运行值班员发布调度指令。
⑸复诵指令:运行值班员接受供电局调度的指令时,为保证指令的正确无误,将指令内容重复一遍并得到发令人确认的过程。
⑹回复指令:运行值班员在完成供电局调度发布的指令后,向供电局调度报告执行命令的结果和时间等。如因故无法执行或执行中断,也要及时报告。2-3设备状态
⑴运行:指设备的刀闸及开关都在合上位置,继电保护及二次设备按规定投入,设备带有规定电压的状态。
⑵热备用:指设备的开关断开,而刀闸仍在合上位置。此状态下如无特殊要求,设备保护应在运行状态。线路高抗,电压互器等无单独开关的设备均无热备用状态。
⑶冷备用:指设备没有故障,无安全措施,刀闸及开关都在断开位置,可以随时投入运行状态。此状态下无特殊要求,该设备保护跳运行设备的部分应退出。
⑷刀闸冷备用:指开关及其两侧刀闸均在断开位置。
⑸线路冷备用:指线路两侧(或各侧)线刀闸断开,两侧(或各侧)接地刀闸在断开位置。对无线刀闸的线路,指出线开关及两侧刀闸处于断开状态。
⑹电压互器冷备用:指电压互器高低压侧刀闸均处于断开位置。2-4检修
指设备的所有刀闸及开关均在断开,并挂好接地线或合上接地刀闸,按“安规”规定挂标示牌、装设遮栏的状态。此状态下无特殊要求,该设备跳运行设备的部分应退出。
⑴开关检修:开关及其两侧刀闸均在断开位置,开关失灵保护退出,在开关两侧合上接地刀闸(或挂接地线),并按“安规”规定挂标示牌、装设遮栏的状态。
⑵线路检修:线路两侧(或各侧)线刀闸断开,两侧(或各侧)接地刀闸在合上位置(或挂接地线),并挂标示牌的状态。
⑶电压互器检修:指电压互器高低压侧刀闸均在断开位置,其接地刀闸在合上位置(或挂接地线),并挂标示牌的状态。2-5检修管理
⑴计划检修:经上级批准,列入电网或月度检修计划,并由调度统一安排的检修。
⑵临时检修:计划外并由调度统一安排的检修。⑶事故检修:因设备故障而被迫紧急退出运行后的检修。⑷节日检修:结合节假日负荷变化安排的电网设备检修。⑸带电检修:对有电或停电未做安全措施的设备进行检修。⒊操作术语 3-1通用术语
⑴充电:使设备带标称电压但不带负荷。如有重合闸,重合闸应退出。⑵X次冲击合闸:合拉开关X次,以额定电压对设备接连进行X次充电。⑶送电:使设备从不带电状态到带电状态的一系列操作的总称。⑷停电:使设备从带电状态到不带电状态的一系列操作的总称。⑸合环:合上网络内某开关将网络改为环路运行。⑹解环:将环状运行的电网解为非环路运行。
⑺运行转检修:拉开设备各侧开关及刀闸,并在设备可能来电的各侧合上接地刀闸(或挂接地线),并按“安规”规定挂标示牌、装设遮栏。⑻检修转运行:去下标示牌、拆除设遮栏,拉开设备各侧接地刀闸,合上各侧能够运行的刀闸及开关,设备转为运行状态。⑼运行转热备用:拉开设备各侧开关。
⑽热备用转运行:合上除检修要求不能合或方式明确不合的开关以外的设备各侧开关。
⑾运行转冷备用:拉开设备各侧开关及刀闸。
⑿冷备用转运行:合上除检修要求不能合或方式明确不合的开关以外的设备各侧刀闸和开关。
⒀热备用转检修:拉开设备各侧刀闸,在设备可能来电的各侧合上接地刀闸(或挂接地线),并按“安规”规定挂标示牌、装设遮栏。⒁检修转热备用:去下标示牌、拆除设遮栏,拉开设备各侧接地刀闸,合上除检修要求不能合或方式明确不合的开关以外的设备各侧开关。使设备转为热备用状态。3-2刀闸和开关
⑴合上开关:使开关由分闸位置转为合闸位置。⑵拉开开关:使开关由合闸位置转为分闸位置。⑶合上刀闸:使刀闸由断开位置转为接通位置。⑷拉开刀闸:使刀闸由接通位置转为断开位置。3-3线路
⑴线路强送电:线路开关跳闸后,经检查变电站内一、二次设备正常,而线路故障未经处理,将线路重合闸停用(即投直跳)或退出,即行给线路送电的情况。充电正常后,线路重合闸并按规定投入。
⑵线路试送电:线路开关跳闸后,对线路故障处理后,将线路重合闸停用(即投直跳)或退出,首次给线路送电。充电正常后,线路重合闸按规定投入。3-4继电保护
⑴保护投跳闸:指投入保护的功能压板和出口压板。⑵保护退出:指打开保护的功能压板和相应的出口压板。⑶保护投信号:指投入保护的功能压板,退出相应的口压板。3-5安全自动装置 投入
⑴投XX方式。⑵投跳闸。⑶投信号。⑷XX功能投入。⑸XX压板投入。退出
⑴XX功能退出。⑵XX压板退出。3-6接地刀闸及接地
⑴合上接地刀闸:用接地刀闸将设备与大地接通。⑵拉开接地刀闸:用接地刀闸将设备与大地断开。⑶挂地线;用地线将设备与大地接通。⑷拆地线:拆除地线,将设备与大地断开。3-7定相
用仪表或其它手段,检测两电源的相序、相位是否相同。3-8核相
用仪表或其它手段,检测设备的一次与二次回路相序、相位是否相同。3-9流互极性测量
用仪表或其它手段,检测设备的流互二次回路极性是否正确。⒋操作指令 4-1逐相操作令
⑴合上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开关 ⑵拉开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开关 ⑶合上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刀闸 ⑷拉开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刀闸 4-2拆挂接地线或接地刀闸操作
⑴合上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接地刀闸,并挂标示牌(X)块。⑵拉开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接地刀闸,取下标示牌(X)块。⑶在XX(挂接地线地点)挂地线(X)组,并挂标示牌(X)块。⑷拆除XX(挂接地线地点)地线(X)组,取下标示牌(X)块。4-3解列或并列
⑴XX(设备或线路名称)的XX开关解列 ⑵XX(设备或线路名称)的XX开关同期并列 4-4解环或合环
⑴XX(设备或线路名称)的XX开关(或刀闸)接环 ⑵XX(设备或线路名称)的XX开关(或刀闸)合环 4-5保护投退
⑴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保护型号)保护XX部分投跳闸 ⑵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保护型号)保护XX部分退出 ⑶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保护型号)保护XX部分投信号 ⑷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保护型号)微机保护整套退出 ⑸XX(设备或线路名称)XX(保护型号)微机保护整套投跳闸 4-6重合闸投退 ⑴XX线重合闸投入 ⑵XX线重合闸退出 4-7对新设备进行冲击送电
⑴用XX开关对XX(线路或变压器)冲击X次 4-8线路跳闸后送电
⑴用XX开关对XX线路试送电 ⑵用XX开关对XX线路强送电
二○○四年四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