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当前电子政务分析论文
摘要: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 发展 中国 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 应用 领域中,“ 电子 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又明确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主张。今后我国应该进一步明确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和家庭上网工程的发展,“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应当被看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项基本策略。
关键词: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上网工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 网络,为利用 计算 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999年5月,gov.cn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截止到2001年1月底,以gov.cn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已经建成的www.xiexiebang.com),并于2001年4月1日对园区所辖企业全面实施网上办公,从而实现了“一网式”电子政务(马林等,“海淀园‘数字园区’建设与政府管理模式转型”,2001年北京市 科学 技术进步奖鼓励申报推荐书。)。“海淀园数字园区”是我国第一个“数字园区”,真正体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在技术的使用、内容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突破了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局限性,对我国当前建设电子政务具有 参考 价值。这里从建设原则、基本构成和管理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数字园区”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建设原则1.先进技术实用化。在政府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使政府做到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倍增的效率、高度的透明、巨大的管理幅度、充分的管理授权等。
2.管理集成和系统开发的互动。即:按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要求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和业务重组,在进行管理集成时充分挖掘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潜力,使先进技术为管理集成服务。
3.需求与实现的互动。即技术开发人员懂得如何实现工作业务的电子化,而政府工作人员知道正确地提出实现业务电子化的需求。
4.建立“可视”政府。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四个“可视”,即流程可视、过程可视、状态可视和对象可视,可视功能对反腐倡廉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构成“数字园区”由网上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三维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语音支持系统和创新资源网构成。
网上办公系统包括海淀园管委会所辖的12个职能管理部门6大类数十项管理与服务项目,同时开放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其它政府部门的接口,实现了政府的网络化管理。
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在对园区原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后,所实现的高效内部办公系统。
网络安全系统是园区正常工作的安全卫士,采用多层安全保护结构,并在国内首次把CA认证制度引入电子政务系统中。
三维地理信息查询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虚拟场景,办公人员除了能用文字查询和了解办事程序外,还可以形象方便地以仿真方式查询海淀园管委会各部门机构职能、办事程序、政策法规等信息。
语音支持系统是一个“数字语音信息平台”。它使得园区企业和个人通过拨打身边的电话机就能及时了解到所需要的政策和法制法规信息,上报企业数据;也使得园区
管理人员免去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的人工电话答复服务。
创新资源网实现了人才网、科技成果网、科研设备网和助新网的四网整合。
(三)管理特征海淀园“数字园区”引起的管理变革具有五个突出特征。
1.开放式管理。即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接面向社会用户,实现了开放式的政府网上办公,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就可以登陆系统进行各项办公业务。
2.交互式管理。建立了分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者和服务对象的在线交互工作。
3.一网式管理。对各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和具体的办公流程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实现了园区各职能部门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的协同工作。
4.一表式管理。对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文档进行简化和合并,设计出已由各职能部门认可的办公文档,系统会自动识别企业所提交的文档;因此企业只需一次性上传统一的报表,即可自动实现统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报表上报,简化了办事流程和工作量。
5.自律式管理。系统内提供逐级汇报、红绿灯业绩审核、审批日志等子系统,使政府内部的办公和管理处于可视状态,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始终受到政府内外的注视。
此外,在实现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向电子政府的转换过程当中,海淀园管委会还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转型辅导和培训,顺利地实现了价值层面(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观念)的管理模式转型和结构层面的管理模式转型(包括组织改造、资源优化和流程重组等),建立起了精干高效的扁平化、网络化政府。
三、我国 电子 政务存在的 问题
(一)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一些纲领性文件中,虽然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的概念,而且还将“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与“ 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相区别。这表明,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上,电子政务是 经济 与 社会 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的信息化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进。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从我国现阶段来看,政府的信息资源最多,占总信息资源的80%;同时政府也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因此,信息化应该首先从政府开始,政府先要解决好自身的信息化问题。
其次,电子政务将带动 企业、社会信息化。一方面,在政府实现信息化之后,企业如果不及时转变,便享受不到政府所提供的快捷、透明的信息化服务;而如果放弃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或者缺乏与信息化政府交往的有利手段和渠道,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自然 就会受损。这就迫使企业也不得不信息化,与政府保持同步。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 网络 商、技术开发商的支持,这就为信息产业开辟了极大的商业市场,使得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找到了结合点,而电子商务的 发展 也将促进全社会的信息化。
第三,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电子政务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信息化意识不够主动的地方,政府更可以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刺激民间信息化的发展;或者藉由自身的特殊权力,强制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二)缺乏统一规划 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 内容 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例如,在某些省会城市,省工商局、市工商局甚至区工商局同时建立各自的网站,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混乱。即使是前面介绍的办得比较成功的“海淀园数字园区”,其职能范围也只仅限于中关村海淀园区区内的企业,出了这个地域范围就不灵了。电子政务是一种新事物,涉及技术、产品、标准、管理等众多领域。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在宏观层面上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
(三)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 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 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 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四)“政府上网工程”有待深入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www.xiexiebang.com)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政府网站数量在短时间里成倍增长,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上网工程秘书处,2000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白皮书》。),从内容的组织、网页制作到服务 应用 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由于缺乏预算来源和合理的经营机制,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有些政府网站只重视了网页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未有动态的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四、近期内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二)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 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进一
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专用通讯网络(政府专网)。
(六)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确保电子政务顺利发展。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既可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尝试过这种方式并获得成功。建立电子政务 研究、咨询、统计和评估等方面的非政府机构,促进电子政务的改进与提高。
(七)加强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发展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务信息的公开、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等,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并及时修改现有政策法规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成份。
第二篇:我国当前电子政务问题分析论文
摘要: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 发展 中国 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 应用 领域中,“ 电子 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又明确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主张。今后我国应该进一步明确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和家庭上网工程的发展,“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应当被看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项基本策略。
关键词: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上网工程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 网络,为利用 计算 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999年5月,gov.cn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截止到2001年1月底,以gov.cn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已经建成的www.xiexiebang.com)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政府网站数量在短时间里成倍增长,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上网工程秘书处,2000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白皮书》。),从内容的组织、网页制作到服务 应用 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由于缺乏预算来源和合理的经营机制,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有些政府网站只重视了网页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未有动态的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四、近期内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二)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 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进一
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专用通讯网络(政府专网)。
(六)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确保电子政务顺利发展。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既可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尝试过这种方式并获得成功。建立电子政务 研究、咨询、统计和评估等方面的非政府机构,促进电子政务的改进与提高。
(七)加强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发展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务信息的公开、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等,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并及时修改现有政策法规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成份。
第三篇: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分析
我国电子政务现状分析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也在探索中。政府网站建设逐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初步形成,政府透明度进一步增强。从现实状况出发,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正确认识
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清醒意识到信息技术革命将会带给世界的巨大冲击和挑战,因而便开始在一些政府部门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实施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比如,管理档案、处理公文等活动。这便是所谓的OA(办公自动化)工程。
然而,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电子政务绝非只是简单的政府上网、“三金工程”或办公自动化(OA)。它所需要的早已不是安装几台电脑(PC),连接打印机和扫描仪,处理文件和打印报表,甚至也不仅是建立门户网站,收发电子邮件,无纸化办公等。
现代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过程。它的建设是一个分步骤、分层次发展的系统工程,从建设基础网站、创办通讯窗口到开放性信息服务和大网络政府。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特点
电子政务与科层制时代的传统政务相比较,具有如下独特之处:首先,电子政务意味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与服务各个环节的全面应用,而网络技术的可复制性、高速运算、全球接入和智能化特征,不仅使得政府具有更强的信息获得与社会控制能力,拓展了政府的职能范围,而且随着信息获得与控制垄断优势被打破,政府面临社会各个层面的竞争和压力,导致某些职能发生转变,从而给政府管理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其次,电子政务给政府注入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
当前,国家信息化的热点是政务信息化,各级政府已把电子政务提上信息化建设的议事日程。政府信息的披露与共享走向电子化、网络化、实时化,正是以当代科技手段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国电子政务的普遍推行,对政府、企业、社区、个人都充满机遇和挑战。
电子政务的顺利推进与持续发展,需要包括政府、IT企业、社会大众在内的多种声音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由此逐渐培育出基于沟通和互动基础上的良好生态。
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程度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工作还显得不够完善,但是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自2002年中办17号文发布以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已从部门办公自动化,开始走上了支撑部职能业务的发展道路。《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和中办18号文发布以后,进一步推动了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的应用深化和整体发展。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中央级传输骨干网已经开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也投入运行,可承载中央和地方部门的部分政务业务,为进一步整合内、外网及专项网资源,实现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的互连互通和政务业务系统的协同互动奠定了基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各级政府网站基本建立,为党和政府有效联系群众服务人民建立了新的桥梁和纽带。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已经覆盖了税务、海关、农业、银行、公安和社会保障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政务部门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电子政务治国理政和服务于民的架构已具雏形。
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技术资源利用率不高,重建设、轻应用
在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普遍偏重硬件资源的投入,软件投入在整体投入中的比例偏低。
硬件投入中,片面追求高性能配置,形成的资源能力远远超过实际应用的需要。一些网络资源的当前利用率不足5%,个别项目的存储资源可支撑10年的业务增长需求。电子政务应用方面,主要侧重于内部事务处理和自我服务,支撑政府决策和面向公众服务的信息化能力亟待提高。已建电子政务工程中,面向公众服务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3%;面向决策支持的业务应用功能不到8%。电子政务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普惠公众的效能尚未充分显现出来。
目前,我国的政府上网工程虽呈轰轰烈烈之势,但其中许多已建成的政府网站表现出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极易导致短期效应的弊端。一些地区和部门为了赶时、出政绩,仓促地建立网站、注册域名、买进硬件设备、配备相关软件,但热闹过一阵子之后,许多事便无人问津。这不仅有悖于国家建立电子政务的初衷,而且容易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极大浪费。政府网站的建设不是要给上级领导和普通百姓“作秀”,而是要在网络上真正建设一个信息丰富、内容实用、服务快捷、互动性强的电子政府。这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事情,而是需要循序渐进、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
2.地区发展不平衡
一些落后地区在建立电子政务的过程中会遇到比其他地区更多、更 复杂的困难。首先是资金投入不足:建立电子政务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这笔钱对发达地区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而落后地区多为吃饭财政,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常常是捉襟见肘。对他们来说,如何解决在电子政务上的投资是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问题;其次是技术条件落后:由于教育水平和经济能力的限制,落后地区的电脑普及率和上网率低得令人惊奇,有相当多的人根本没有能力或没有机会去认识和享受现代科技带给他们的生活变化,电子政务缺少社会利用的基础条件;再者是行政基础薄弱:建立电子政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政府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都应具备一定的基础性条件,否则,没有科学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操作,政府e化就是在沙滩上盖高楼。
3.部门协作能力不强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不强,各部门丰富的专业信息资源还没有形成共享机制。跨部门业务协同亟待从国家层面予以梳理和完善,支撑业务协同的技术条件尚需在各部门的工程中予以落实。电子政务系统对已建公共资源的使用还不充分。中央部委90多个专网的业务,目前仅有3个部门的6项应用迁移到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规范和指导电子政务建设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得到广泛采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政务的互连互通和整体发展。
4.电子政务信息更新不及时
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层次,政府网站无论是在信息的完整性和实用性方面,还是在沟通的及时性和公开性方面都还离公众的期望有很大差距,普遍存在资料缺少价值、不能及时更新、内容平淡重复、实用信息缺少、网页质量不高等缺陷。一些政府网站仅仅满足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除了这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政府公文,看不到其他什么像样的信息,而且多偏重介绍和宣传的静态功能,忽视政务信息的动态特征,缺乏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有效手段。
五、总结
电子政务的核心和灵魂体现在它的应用上,应用得好,确实能给老百姓、给社会带来方便、带来好处。我国应该加强电子政务的建设,合理安排软硬件资源的投入与使用,平衡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加强部门电子政务协作能力,及时更新电子政务信息,使电子政务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国家公职人员承担着管理国家事务的职能,在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维护社会良好的秩序,维护公民利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公职人员更应该掌握好电子政务的基本理念和应用,了解中外电子政务的发展,努力提升自己,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作贡献。
第四篇:我国电子政务问题论文
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又明确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主张。今后我国应该进一步明确电子政务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通过电子政务促进电子商务和家庭上网工程的发展,“以电子政务带动信息化”应当被看作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一项基本策略。
一、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但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最初级阶段。
到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8年4月,青岛市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网站“青岛政务信息公众网”。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其目标是在1999年实现6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在2000年实现80%以上的部委和各级政府部门上网。1999年5月,gov.cn下注册的政府域名猛增至1470个。截止到2001年1月底,以gov.cn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已经建成的www.xiexiebang.com),并于2001年4月1日对园区所辖企业全面实施网上办公,从而实现了“一网式”电子政务(马林等,“海淀园‘数字园区’建设与政府管理模式转型”,2001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鼓励申报推荐书。)。“海淀园数字园区”是我国第一个“数字园区”,真正体现了电子政务的基本原则,在技术的使用、内容和管理等诸多方面都突破了现有电子政务系统的局限性,对我国当前建设电子政务具有参考价值。这里从建设原则、基本构成和管理特征等几个方面对“数字园区”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
(一)建设原则1.先进技术实用化。在政府管理中采用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可以使政府做到以前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倍增的效率、高度的透明、巨大的管理幅度、充分的管理授权等。
2.管理集成和系统开发的互动。即:按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要求对现有流程进行优化和业务重组,在进行管理集成时充分挖掘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应用潜力,使先进技术为管理集成服务。
3.需求与实现的互动。即技术开发人员懂得如何实现工作业务的电子化,而政府工作人员知道正确地提出实现业务电子化的需求。
4.建立“可视”政府。实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四个“可视”,即流程可视、过程可视、状态可视和对象可视,可视功能对反腐倡廉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本构成“数字园区”由网上办公系统、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安全系统、三维地理信息查询系统、语音支持系统和创新资源网构成。
网上办公系统包括海淀园管委会所辖的12个职能管理部门6大类数十项管理与服务项目,同时开放与企业管理相关的其它政府部门的接口,实现了政府的网络化管理。
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是在对园区原有的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后,所实现的高效内部办公系统。
网络安全系统是园区正常工作的安全卫士,采用多层安全保护结构,并在国内首次把CA认证制度引入电子政务系统中。
三维地理信息查询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三维虚拟场景,办公人员除了能用文字查询和了解办事程序外,还可以形象方便地以仿真方式查询海淀园管委会各部门机构职能、办事程序、政策法规等信息。
语音支持系统是一个“数字语音信息平台”。它使得园区企业和个人通过拨打身边的电话机就能及时了解到所需要的政策和法制法规信息,上报企业数据;也使得园区管理人员免去了不必要的内容重复的人工电话答复服务。
创新资源网实现了人才网、科技成果网、科研设备网和助新网的四网整合。
(三)管理特征海淀园“数字园区”引起的管理变革具有五个突出特征。
1.开放式管理。即在互联网平台上直接面向社会用户,实现了开放式的政府网上办公,用户只需通过浏览器就可以登陆系统进行各项办公业务。
2.交互式管理。建立了分级管理模式,实现管理者和服务对象的在线交互工作。
3.一网式管理。对各政府职能部门的业务和具体的办公流程进行了重组和优化,实现了园区各职能部门在同一个网络平台上的协同工作。
4.一表式管理。对各职能部门的办公文档进行简化和合并,设计出已由各职能部门认可的办公文档,系统会自动识别企业所提交的文档;因此企业只需一次性上传统一的报表,即可自动实现统计、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报表上报,简化了办事流程和工作量。
5.自律式管理。系统内提供逐级汇报、红绿灯业绩审核、审批日志等子系统,使政府内部的办公和管理处于可视状态,各部门和各工作人员的工作始终受到政府内外的注视。
此外,在实现从传统的政府管理向电子政府的转换过程当中,海淀园管委会还对政府管理模式进行改革,通过转型辅导和培训,顺利地实现了价值层面(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观念)的管理模式转型和结构层面的管理模式转型(包括组织改造、资源优化和流程重组等),建立起了精干高效的扁平化、网络化政府。
三、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一)对电子政务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在一些纲领性文件中,虽然也提出要加快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步伐,但是并没有明确提出“电子政务”或“电子政府”的概念,而且还将“政府行政管理信息化”与“金融、财税、贸易等领域的信息化”相区别。这表明,我们对电子政务的系统性及其在信息化建设当中的地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
实际上,电子政务是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先决条件。一个国家的信息化需要来自多方面力量的推进。政府作为国家组成及信息流的“中心节点”,在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起着责无旁贷而又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拥有者,从我国现阶段来看,政府的信息资源最多,占总信息资源的80%;同时政府也是信息通信技术的最大使用者。因此,信息化应该首先从政府开始,政府先要解决好自身的信息化问题。
其次,电子政务将带动企业、社会信息化。一方面,在政府实现信息化之后,企业如果不及时转变,便享受不到政府所提供的快捷、透明的信息化服务;而如果放弃政府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源,或者缺乏与信息化政府交往的有利手段和渠道,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自然就会受损。这就迫使企业也不得不信息化,与政府保持同步。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需要相应的网络商、技术开发商的支持,这就为信息产业开辟了极大的商业市场,使得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找到了结合点,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将促进全社会的信息化。
第三,由于自身的特殊地位,电子政务能够实现更大范围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信息化意识不够主动的地方,政府更可以用相关的优惠政策刺激民间信息化的发展;或者藉由自身的特殊权力,强制推动信息化的进程。
(二)缺乏统一规划目前,电子政务的发展缺乏宏观规划,没有提出明确的电子政务发展目标,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与电子政务的统一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规模经济等自然特性产生严重冲突,各级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开展电子政务时往往各自为政,采用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业务内容单调重复,造成新的重复建设。例如,在某些省会城市,省工商局、市工商局甚至区工商局同时建立各自的网站,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混乱。即使是前面介绍的办得比较成功的“海淀园数字园区”,其职能范围也只仅限于中关村海淀园区区内的企业,出了这个地域范围就不灵了。电子政务是一种新事物,涉及技术、产品、标准、管理等众多领域。由于缺乏整体规划,在宏观层面上对各级政府及部门电子政务的建设也就不能进行很好的协调。
(三)基础条件比较落后由于当前电信领域的改革尚未到位,计算机、有线电视和电信的“三网融合”迟迟实现不了,影响了我国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各地政府的计算机、电信网络设施的建设普及率不高,无线互联网、数字电视和呼叫中心等数据通信设施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整体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还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电子政务的需要。
我国在电子政务的立法方面也严重滞后,目前只是由行政机关对互联网管理出台了一些限制性的行政法规,而对于如何促进电子交易、使用电子签名和电子支付还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电子政务的发展。
(四)“政府上网工程”有待深入1999年开始的“政府上网工程”(www.xiexiebang.com)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政府网站数量在短时间里成倍增长,对电子政务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在这过程当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上网工程秘书处,2000年1月,《政府上网工程白皮书》。),从内容的组织、网页制作到服务应用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由于缺乏预算来源和合理的经营机制,相当多的政府网站仅仅局限于把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条文从纸上搬到网上,公开的信息数量少,质量也不高,网上信息更新很不及时,网页与网页之间的连接渠道少,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还没有形成网络。有些政府网站只重视了网页介绍宣传的静态功能,而对于政府部门的信息未有动态的反映,也缺乏和用户的交流沟通手段。群众虽然从网上可以了解一些政务信息,但要办理一些事务却缺乏必要的渠道,政府与上网公民之间缺乏互动性、回应性。
四、近期内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近期内应该采取下列措施:
(一)加强宣传,突破误区。电子政务是近些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才兴起的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其概念、内涵和特点尚不为大多数公务员所理解。实际上,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人对电子商务还是一知半解,对电子政务就更是一无所知了。因此,当前必须就电子政务与传统的政府管理的差异、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区别、电子政务对信息产业的引导作用等加强宣传工作,破除各种错误认识,使各级领导树立正确观念。
(二)统一规划,加强领导。可以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在国务院建立电子政务的领导机构,统一领导、组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为此,可以推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制。“总体统筹”就是:国务院领导机构对全国政府信息化建设进行统一规划,制定统一标准、相关政策法规及管理办法,对重大工程的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分工负责”就是:各部委、各地方按照统一的规划、标准,负责具体项目的实施。
(三)以发展电子政务、实现“电子政府”为目标,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改革政府管理模式,优化业务工作流程。这是实现政务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实施电子政务工程不能简单地将现有业务、办公、办事程序原封不动地搬上计算机,而是要对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工作手段进行革新。
(四)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建设和改造政务数据库。这是电子政务工程的关键和难点,必须打破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闭,整合政务信息资源,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不断开发、更新和维护;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对社会的开放,使之发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健全和完善政府专网,加快建设宽带高速政务网络系统。规划、引导国家骨干通信网络和社区宽带网建设,促进无线上网、数字电视与呼叫中心等技术与市场的发展,加快各地“数字城市”和政务网络系统建设,进一步改造各级政府与上级机关联通的专用通讯网络(政府专网)。
(六)吸引私人部门与非政府机构参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确保电子政务顺利发展。在确保政务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通过合理方式授权企业参与筹资、建设、运营和管理。这样既可减轻政府部门的预算压力,确保维持政府网站运行的资金来源,企业也可通过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数据的商业再开发而获得利润。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尝试过这种方式并获得成功。建立电子政务研究、咨询、统计和评估等方面的非政府机构,促进电子政务的改进与提高。
(七)加强电子政务的软环境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保护网络安全。发展电子政务,立法要先行。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有利于电子政务开展的角度,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政务信息的公开、电子签名、电子支付的合法性等,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并及时修改现有政策法规中与信息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成份。
第五篇:电子政务案例分析论文
指尖上的电子政务
——以南京市政务APP为例 学号:姓名:专业:成绩: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以及现代公民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的不断提升,政府开始通过网络向社会公众发布信息、提供服务,政务APP也应运而生。本文以南京市政务APP——“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为例,结合其内容、优点以及不足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南京市政务APP优点不足改进措施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1】这也使得政府门户网站向政务APP发展成为必然趋势。为此,我以南京市政务APP为例,从其优点、不足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南京市政务APP介绍
《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发布后,南京市政府办公厅与中国移动江苏分公司全面启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政府微门户网站建设,于2011年8月“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wap.nj.gov.cn)正式上线。这一政务APP设立了五大栏目,提供35项信息服务,五大类24项便民服务。其中,南京资讯栏目主要提供最新的南京政务新闻,涉及到政府工作和区县工作的各个方面;走进南京栏目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发展等12个方面介绍南京的概况;网上服务栏目为社会公众提供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旅游等20个方面的服务;市长信箱栏目介绍市长、副市长各自的职责以及个人简历,并且可以给他们写信,实现政民互动;微博天地栏目为社会公众提供南京发布、南京检察、人社局等22个官方微博的手机访问。自“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上线运行以来,南京市政务公开、政民互动、公共服务水平均有所改善,推动了南京市以一流的网络服务窗口打造政府公开、高效、透明的网络新形象的进程。
二、“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的优点
1、界面简洁,操作简单
“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与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南京”相比,在内容上精简了不少,只保留了社会公众浏览量比较高的栏目和内容,模块化程度高,简洁明了。同时,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发布了Android客户端、Iphone客户端等版本,并且操作方便,无论男女老少,文化水平高低都能很快的学会,这样的人性化设计使得繁杂的政务流程变得简单。
2、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是建立在移动通信网络之上通过手机、PDA等 1
具有高度移动性的便携式设备来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目前,南京市3G网络基本实现全覆盖,并且南京市以南京电信为主体全面推进公众无线接入网络建设,全市WIFI热点已超过1800个。【2】这更使得社会公众可以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利用其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服务。
3、直接性和个性化
“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是由移动通信用户个人直接持有的,可以说是“一
次下载,终身享用”,因而该政务APP与政府门户网站相比更具有直接性和个性化,它根据用户个人的不同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服务。它也为政府和社会公众之间架起了更加直接、高效的沟通互动桥梁,使政府的服务能力、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三、“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的不足
1、服务内容不完善,信息更新不及时
“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虽然在模块设置上比较合理,但其信息的更新频
率不规律,并没有做到及时性,这使该APP的内在丰富不起来。作为一个用户,我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受是,该政务APP在新闻资讯方面的信息更新及时,基本是每天都更新,但在住房、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更新不规律、时间周期长,甚至在就业服务中最新资讯是2013年9月的。其次,系统功能并没有完全实现,比如智慧医疗中的预约挂号功能点击后并不能使用,但在政府门户网上该功能是能够实现的。这会让用户对政务APP的需求感降低,可能会觉得它占手机内存却不发挥实质作用,最终卸载应用。
2、内容上与政务网站重叠,不具备差异性【3】
“移动南京·政府微门户”是以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南京为蓝本的,是“智
慧南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水平远不如政府门户网站。该政务APP沿用了社会公众访问比较多的几个板块,而其中的内容则是将政务网站上的原有内容一成不变的移植到政务APP上,缺少差异化的功能和优势。并且该政务APP不提供搜索功能,这让用户想要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无疑是大海捞针。因此,我认为目前南京政务APP还是政府门户网站的附属品。
3、公众参与度不高
南京政务APP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公众对其知晓程度还不高。再者,就
作为一个用户而言,在使用政务APP时还是处在被动阶段,主要是政府在想公众提供信息,没有很好的交流渠道,在该政务APP上最直接的参与渠道是市长信箱,而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则有局长信箱、网上信访、立法意见征集等11种互动交流渠道,更能使用户有方向的反馈意见,与之相比政务APP的交互性太差。另一方面,出于信息安全的考虑,公众在使用政务APP时会担心自己的信息泄露出去。因而,公众会产生政务APP不如政府门户网站的想法。
四、改进措施
1、进一步丰富政务APP的内容
南京政务APP的发展必要坚持以公众需求为中心,切实有效的解决公众面
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必须对政府各部门的相关职能和服务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其能更好地体现政府服务的整合优势。通过加强与公众的互动更好地把握公众对政府服务的需求,从而不断丰富政务APP的内容。
2、建设以民生为重点的政务APP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好生
活”。而公众最关注的是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从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务APP来看,他们也是注重开发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APP。而南京政务APP也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少一点新闻资讯,多一些对老百姓生活有实用的讯息,区别于政府门户网站,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信息。
3、提高公民的参与度
在公民参与方面还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引导。政府首先要向公众大力宣传政务
APP,提高政务APP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得公众认识到政务APP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次,丰富公民与政府交流的渠道并保障其畅通;再次,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建设,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消除公众的后顾之忧。
4、降低上网成本,提高无线网络覆盖率【3】
政府APP的主体是政府,但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要加强政府和
企业的合作。通过通讯商的技术革新,降低政务APP来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也可以像淘宝一样退出用手机APP免流量的方式来增加用户量,或者在图书馆、公园等公共场所提供免费WIFI来提高用户的热情。
参考文献:
1.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2.南京市“十二五”智慧城市发展规划.http:///.3.朱燕,綦星龙.我国政务APP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J].新闻世界,2013(1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