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川区免费培训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合川区免费培训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委会议和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会议精神,帮助和服务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促进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团区委和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根据团市委和市校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积极开展关爱行动。
一、深入调研,掌握具体情况,了解留守儿童之所需 各级团组织深入调研,各镇街团组织从教管中心和学校获取留守儿童数据及名单,根据留守儿童信息表,团干部走村入户进行人对人,而对面的了解留守儿童需求及期望;团区委组织人员到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的学校发放调查问卷,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互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具体情况。通过调研全区共有留守儿童4.2万名,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无人管教,放任自流,缺乏理想;二是缺乏自信,性格存在缺陷;三是缺乏关爱,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四是信息相对闭塞,课余文化生活单调;五是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六是实践能力较差,团队意识,沟通能力较弱。普遍渴望得到关爱,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增强自我保护,得到更多快乐。调研掌握留守儿童存在的具体问题,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及期望,为团区委制定关爱 1
留守儿童实施方案提供可靠依据,团区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了专门的实施办法。
二、精心筹备,认真开展关爱,满足留守儿童之所需 团区委根据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精心选择培训项目,聘请专门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
免费培训活动从去年10月正式组织实施。针对我区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数量庞大,而校外教育场所有限这一具体情况。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主动出击,重心下移,坚持面向学校、面向社区、面向基层。依托区科协的科普大篷车决定成立流动青少年活动站,发挥普及推广、兴趣培养、体验实践三种职能,以“科普教育、文化艺术、快乐阅读、成长教育”为四大主题,以“送科技、送文化、送艺术、送培训、送欢乐、送爱心”为主线,积极开展“流动青少年活动站”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流动青少年活动站成立至今,共开展科普培训、心理辅导、生活辅导、安全自护教育、摄影培训、武术培训、剪纸、武术、声乐、电脑、美术等项目的培训近6000人。
为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活动中心利用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爱心流动书屋”,“爱心流动书屋”共有2358册图书,图书种类多,有学生工具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名人传记、故事书、连环画、综
合类百科全书。“爱心流动书屋”走进校园为留守儿童送去了精神食粮,让山村小学的留守儿童与城里学生一样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扩大了留守儿童的知识面,丰富了留守儿童课余文化生活。近4000名留守儿童在“爱心流动书屋”中体验到快乐。
青少年活动中心利用场所优势,组织开展大型海洋科普生物展两次,400名留守儿童凭学校出据的证明获得免费参观。大量的展板图文并茂,还有大量的活海洋动植物、贝壳构成模拟海洋世界让青少年大开眼界,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神奇与奥妙。开阔了青少年视野,丰富青少年科普知识,提升了青少年对科普知识的兴趣。
根据市校外联的要求,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集中为留守儿童开设了舞蹈、跆拳道、美术、围棋、武术、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邀请台湾元智大学师生前来活动中心为留守儿童开展为期10天的体验课程和专业课程的集中培训,共培训600余人。分组破冰、团队归属感建立,Family、故事改写、电影赏析、眼见不一定为凭、如果、带动跳、自我探索、音乐、劳作、体育、音乐、日文、环保、文化、戏剧、科学这一系列课程让留守儿童大开眼界,让合川留守儿童青少年切身体会到台湾的教育和文化。
一年来,合川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共开展关于留守儿童公
益性活动24次,各级媒体报道12次。
三、全面总结,深入探究情况,为关爱工作指明方向 通过一系列关爱活动及培训活动的开展,让广大留守儿童从中受益,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守儿童心理孤僻、厌学、团队意识淡薄等问题,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留守儿童更加自信,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强化,也能够理解父母。但由于留守儿童分布面广且人数多,仍然有大部分留守儿童没有享受到校外教育培训。区青少年中心在关爱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进行免费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如何让更多的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和得到培训,我们认为一是要多管齐下即多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实施关爱,不能让一部分留守儿童多次得到重复关爱,而一部分留守儿童得不到关爱。二是要推行片区责任制,即以学校、村、社区为界实行区域负责制,各自承担辖区内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三是要加强经费保障,对工作开展好的,工作做得实的要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师资优秀、培训活动的日常运转得到正常开展。四是推行农村教师与城里教师交流制,即让农村教师到城里学校任教,城里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
第二篇:关于合川区留守儿童农村成长(初稿)
(育才小学)
各调研学校完善相关内容,于下本周五传基教科hcjwjjk@126.com。第三部分基本按张主任的讲话精神提练,也请尽可能充实内容,学校添加内容为红色。调研报告前面部分原则上只说不足,这不是对工作的否定,请理解,因为人大要形成意见,交由政府办理。2011年4月13日
关于合川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情况
调研报告
合川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2011工作安排,合川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调研组于2011年3月23日至3月31日,去到育才小学、临渡小学、双江小学、思文小学、卓尔实验学校及团区委、区妇联、区教委、区卫生局、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留守儿童基本状况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主要做法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从农村流动到城镇,外出务工人员选择把孩子留在家中,于是产生了大批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区现有农村留守儿童人,学龄阶段农村留守儿童人,其中父亲外出打工的人,占留守儿童的 %,母亲外出打工的人,占留守儿童的%,双亲外出打工的4.2人,占留守儿童的 %。由祖辈隔代监护的占%,委托亲友监护的占%,独自生活的占%。
我区从开始,(教委、区团委、妇联、关工委等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所作的工作)
本着培养照顾好留守儿童的宗旨,我校以“爱满天下”的情怀,以“关爱、红色、师陶”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规范行为养成、保障安全健康、学习体验生活为主要内容,开展“4+1”培养活动。
一、“4+1”培养模式开展情况(1)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唱、读、讲、传,每周升旗仪式,看红色电影等主题活动,小朋友现在都能唱30多首红歌,孩子
们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讲故事、读经典、传箴言,在潜移默化中埋下了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种子,树立了远大理想。
(2)人格品质教育:通过开展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电脑应用、小导游、“故事大王”等课外兴趣活动小组。设置各种情景模拟游戏,教孩子们认识农具、进行简单的农业生产、教孩子们包饺子、择菜、梳头、系鞋带。让孩子们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学会了简单的生活技能。三年级的孙菲同学原来就胆小、缺乏自信,后来经过参加小导游活动,现在已经成长为学校升旗仪式上的小小音乐指挥家了。(3)心理情感教育:每天下午6:20至7点,老师会组织学生分批的到聊天室进行亲情电话或亲情视频,同学们都排着长队与父母通话聊天。组织每月一次的“集体生日”,开展学生家访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六年级的陈媛媛同学,因家庭特殊原因,心理情感上存在严重的缺失。“知心妈妈”刘平老师就经常与她交心谈心,帮助和引导她,让她参加每月一次的“集体生日”,班主任经常开展学生家访活动,与家长沟通交流。现在的陈媛媛同学已经能坚强、乐观、自信地应对生活中的每一次挫折。
(4)行为养成教育:通过开展队列训练,演练军体拳,教孩子们叠被子和整理内务。孩子们俨然是个个小士兵,军体拳虎虎生威,被子叠得有像“豆腐块”,鞋子摆放成一条线。同学们的意志品质和生活自理能力也已经很强了,并且逐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礼貌的良好习惯。(5)身体健康和安全教育:每学期的开学学校会对每个儿童进行体检,学校的后勤服务部会在每周五计划好下周学生食堂的营养菜单。住宿生免费统一配备校服、鞋子、被子、床单、毛巾、饭盒、还有洗漱用品。早上免费供应一颗鸡蛋,中餐、晚餐保证提供一荤三素,课间一盒牛奶。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这一切保证了孩子们健康、安全、快乐的成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缺乏应有照料,留守儿童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家庭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经济状况大多数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上水平,具有托管物质基础,导致留守儿童营养不良、身体发育不正常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留守儿童得不到应有的照料。大多数监护人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上得了学就算尽到监护责任,在饮食结构上不注重营养搭配、合理膳食,甚至有的只做适合自己胃口的饭菜;有的监护人自身生活无规律、卫生习惯差,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有的监护人当孩子生病后,凭经验、搞迷信,不及时医治。调查显示,有 %留守儿童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留守儿童身体发育比一般留守儿童差。二是留守儿童与监护人照料错位。有的隔代监护人由于年龄大、身体有病,生活自理困难,不仅不能正常地照料孩子,还时常依赖孩子照料自己、做一些家务活。有%的留守儿童经常承担家务劳动。
六年级一班的陈媛媛的母亲和继父都在外地打工,她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外公外婆都是年近七十岁的老人,而且外婆去年因为鼻咽癌动了手术,身体很差。外公干农活,乖巧懂事的陈媛媛就主动承担起了做家务照顾外婆的责任。放学回家,拾柴、煮饭、洗衣,甚至更重的农活——里红薯、背粮食、割稻子、掰玉米,她都干。作业,得等家务事做完了才有时间做。
(二)缺乏亲情关爱,留守儿童行为道德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正处在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成长环境,父母外出后,舒适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一是得不到父母亲情关爱。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法定监护人的父母,他们的呵护和关爱是孩子成长中的基本需要,是他人不可替代的,但留守儿童失去了这一正当权利。调查显示,有%的留守儿童经常想念父母,有 %的留守儿童怨恨父母;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家一次,有%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家一次,有%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能电话。二是隔代监护人重物质轻精神。作为有直接血缘关系的隔代监护人,由于与孩子存在40—50岁的“代沟”,思想观念相对保守落后,经常会采取“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很少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三是上辈监护人心存顾虑。作为叔伯或亲朋的上辈监护人,由于孩子非自己亲生或没有血缘关系,一方面代管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怕小孩敏感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或孩子父母不理解,不敢严管重教,往往对孩子放任自流,不能正确地给予孩子们精神上、道德上管束和引导。
由于亲情关爱的缺失和重物质轻精神的监管结果,导致有的孩子出现心理障碍、行为偏差和首先失范。有思念父母、沉默孤僻、焦虑冲动、自卑自弃,有的我行我素、放任自流、奢侈浪费、谎话连篇,有的不守纪律、上网成瘾、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有的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有%的留守儿童经常想念父母,有 %的对父母有怨恨情绪,有%成为“问题儿童”,在未成年犯罪案例中,留守儿童占%。
六年级一班的学生高峰,父亲是一位挖煤工人,因离异和生活压力所致,经常在喝醉酒后打骂高峰。高峰变成了一个性格暴躁、不守纪律、不爱学习,凡事都用拳头来解决问题的孩子。
(三)缺乏家庭学习教育环境,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偏低
在留守儿童学习教育方面,除家庭教育之外,留守儿童教育权力得到充分保障。受托管监护的留守儿童不能像一般儿童那样拥有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一是父母没条件教育指导。远在他乡的父母都希望能手把手地教育自己孩子,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通过打电话询问孩子学习情况、鼓励孩
子认真读书学习;二是隔代监护人没能力教育指导。隔代监护人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无法完全承担起对孙辈的教育的重任。隔代监护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三是上辈监护人没时间教育指导。有的上辈监护人既要从事生产劳动,又要干家务活,并且自己带有孩子,或代管着几个孩子,没有时间辅导托管儿童;还有的上辈监护人即使有时间打牌,也不愿辅导别人的孩子。
五一班的李扬,父母到外的打工,把他寄养在三叔家。三叔家开了一个小商店,农忙之余也打打麻将,和朋友喝喝酒,隔三差五就有几个人在商店打打麻将,有时一打就是晚上一两点钟。商店里人来人往,吵吵闹闹,作业没地方静下心来做完成。
由于缺乏良好的家庭学习教育环境,许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进取心,迟到、早退甚至旷课、逃学现象时有发生,回家后无人帮助学习辅导,难以完成课外作业,更谈不上主动预习或复习功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调查显示,有%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留守儿童有旷课逃学行为,有%儿童辍学。
(四)缺乏有效监护,留守儿童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留守儿童自身在生理上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心理上也缺乏防范意识,加之自律性差,他们好动、好玩、好奇心强,对一些较危险的事情缺乏理性的判断和行动控制,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背井离乡的父母有管护孩子强烈愿望而无力亲为;隔代监护人体弱多病力不从心;上代监护人事情多时间紧无暇顾及;老师只能管护校内的学生。留守儿童在安全事故中,轻者伤及皮毛承受病痛煎熬,重者可能导致伤残甚至失去生命(个案)。在溺水、触电、交通意外等事故中,留守儿童占%,被拐卖、被侵犯等恶性案件中,留守儿童占%。
(四)缺乏统筹协调,我区留守儿童工作有待改进
(请从我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予以阐述)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一是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硬件落后。全区现共有小学 所,其中,私立小学所,共有寄宿制学校所,有学生 人,其中私立寄宿制学校 所,有学生人;——。二是老师资源不足。校内监管留守儿童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每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身上。许多小学老师除了上课,批改大量的作业,还要组织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既要辅导留守儿童的学习,又要抽出时间做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繁重的教学和代理家长式的监管,使老师们感到压力大、精力不济、极度疲劳,不堪负重。心理老师更是稀缺。三是校医匮乏。——(数据)。
三点困难:
1、在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关系、关怀下,截止目前,学校共添置了近73万元的各类设施设备,包括标准厨房设备1套、4、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有待完善。
四、对策与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是事关民生、社会稳定的大事,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现就我区如何进一步开展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教育环境提以下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探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新路子
二、学校主导,部门联动,形成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新机制
三、家庭履责、社会参与,开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新局面
班班通设备7套、视频聊天设备8套、电话8门、标准计算机教室1间、视频监控设备1套、路灯23盏、红领巾广播电台设备1套、电热水器5套等。每月共需水电费、网络使用费、通讯费、设备维护费及各种工作经费近20000元,学校公用经费严重不足。
2、学校教师为保证关爱教育活动高水平完成,每天完成常规活动10项,每周完成托管教育17项,每期完成大型活动17个。完小20名教职工,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工作日程满满当当,老师们都在全负荷运作。而目前由于经费和政策原因,缺乏对教师的激励措施,短时间的激情能调动,长时间的热情难以保持。
3、我校开展“4+1”项目活动,主要以活动为载体,但我校的师资情况由于历史原因无法到达活动要求,特别是“音、体、美、书法、心理辅导、活动主持”等专业人才较为欠缺,活动的质量无法保证。4个困惑:
1、家长无法履行相关责任义务。
2、缺乏专业教师队伍。
3、如何有效实行常态管理。如何将学校日常工作与“4+1”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解决两张皮的问题。
4、如何对教师工作认定考核。
第三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2013—2014,在”救世军”爱心精神感召下,我校更加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急剧增加,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目前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要通过学校的关爱、社会的关爱,让他们缺失的那份爱得以弥补,精神得到寄托,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为使今后工作更加周密,方法更加稳妥,成效更加显著,现将本学年留守儿童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关爱小组,加强领导
为落实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管理及跟踪,加强统一领导,我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校长负总责,副校长主管安全法制教育和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及生活管理等。本期,我们明确责任,分工负责,每周一碰头,每月一总结,互通声气,相互协作,逐个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共同商讨监管方法,这对于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召开家长会,了解情况
学期初,我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各班主任精心安排会议内容,创设融洽气氛。会上除了向家长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对留守儿童工作的思路,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向家长了解学生的监护情况。如:生活有无困难,学习有无过问,心理及行为习惯是否正常,思想有无波动等。通过家长会,我校集中各班汇报情况,建立了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
三、细化日常工作,落实关爱项目
(一)通过主题班会平台,设计关爱内容。
我校要求每周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关爱留守孩子”的主题班会,每次一个主题,设计活动方案。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确时间的重要,从而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通过人生观教育,让他们懂道理、明事理、知荣辱、见行动,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能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劳动,替父母分担忧愁。通过 “我助人,我高尚”“我成功,我快乐”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方便了自己,提高了自身品位的道理,把关心他人看作是生活中快乐的一部分,是人生成功的体现。我们组织开展主题班会最佳班级评选活动,评出那些开展有序,效果突出,学生精神面貌改观大的班级,并给予集体表扬。
(二)巧妙利用节日,创设关爱氛围。
我校充分利用儿童节、国庆节、母亲节、平安节、元旦等节日契机,开展了“共同呵护一个温暖的家”、“我们与幸福同在”、“同顶一方蓝天,携手分享快乐”、“彼此关爱,共同成长”等活动。活动中我们为每个孩子送上学习用品,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沟通,提供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消除郁闷与不快,尽享呵护与关爱,发挥特长爱好,寻求自我价值。刘嘉欣小同学曾这样说“老师,我爱你。因有你的关爱,我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一样,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生活,每天我的心里始终充满阳光”。
(三)创建专项档案,实施关爱工程。
每个班级确立关爱活动实施方案,阶段工作目标。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联系卡、统计表、基本情况登况表、手拉手好朋友结对子登计卡等。我们要求每一位老师必须做到:
1、掌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
2、与学生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孩子亲情的缺失,关怀他们的喜怒哀乐,精神需求。注重“留守孩子”的心理健康,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的教育。
3、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提供必要的帮助,真心相待,问寒问暖,用爱心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田。
4、正面教育,耐心说教,以身示范,矫正不良行为习惯,转化思想,引导他们走入正途。
5、多鼓励、少批评,多施爱、少责罚。
(四)开辟“爱心天地”,拓宽关爱窗口。
(1)在各班开辟关爱留守孩子“爱心天地”,发表“爱心宣言”,制作“爱心牌图”,精办“爱心宣传栏”。挑选创意新颖,主题鲜明,版面精美的作品为宣传栏的内容。并在“留守孩子”生日期间,全班同学为“留守孩子”献上一声生日祝福送上自己制作的小贺卡、小礼物等。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
(2)在每班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由班主任、科任老师与本班留守儿童结帮扶对子。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让教师成为“代理家长”,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的关爱下快乐成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学会合作与交流,进步与分享。
(3)建立健全家校联系。要求班主任老师经常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在家情况。每月指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或通话一次,增强他们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每月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知晓他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的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科学监护孩子的教育,提高他们教育孩子的水平。
(4)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特殊关心和监护,全方位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做到对“留守儿童”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参加。”为留守儿童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定期开放。在学校少先大队的统一组织下,孩子们可以在留守儿童活动室自主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组织小组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与教师、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进步,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真正成了儿童学习活动的乐园。
(5)
开展“校园歌手赛”活动,学校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邀请医护人员为留守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关爱孩子的健康。开学第一周,学校邀请乡卫生院医护人员免费为校区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的项目有量血压、量身高、测视力、测肺活量、量胸围、五官检查等,并对儿童建立健康体检档案。
以上是我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一些摸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爱,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的高度,对他们要严慈相济,用爱去滋润,用心去呵护,用情去温暖,就能让“留守儿童”走出心灵的荒漠,走进亲情的绿洲。以后我们将更务实工作,不懈努力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健康、快乐成长。
罗岭乡中心小学
2013.12.23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罗岭乡中心小学
2013.12.23
第四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为了给学校的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实际出发,在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
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乡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结合素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做为“留守儿童之家’的负责教师的我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4、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会在课后组织一些兴趣班,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体育兴趣班、音乐兴趣班等。
5、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6、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层层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开设了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了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让他们削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五篇: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新集镇地处平川与丘陵,经济发展比较迟缓,剩余劳动力很充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已成必然,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非凡群体,暨由父母双方都外出务工而被留守在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中小学生。
全镇中小学生近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2011年,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从吾乡吾土的实际出发,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连心攀亲温暖工程”,现将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新集镇位于西部地区,号称五万多人的大镇,是属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地区。因此,仅靠务农为生的老百姓,其生活困难程度可想而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镇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经商,有许多成功人士已在经济发达地区购置房产安家落户,使大量生源外流,但仍有一部分的农民在外过着低收入的打工生活,无力支付高额的异地借读费用,只好将子女留在本镇由长辈或其他亲戚帮助看管,我校目前有一千余名学生,像这样的“留守儿童”就有500余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地区的留守人员,恰恰大多也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
童的健康成长是多么不利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领导的关注和极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全面推广“关爱工程”,把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关爱留守儿童”工程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了学校在“关爱工程”中第一阵地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10—1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位教师结对5—8名学生,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3、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单靠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关爱留守儿童、连心攀亲温暖工程”活动中,还发动了镇政府人员、其他单位人员、村干部、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体活动。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留守儿童之家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情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彻底排除他们因病失学、因病至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
结对帮扶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绩和困难
经过近一年来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留守儿童的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好了,成绩提高了,待人接物有礼貌了,自立、自主、自强了……
我们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工作,也许现在还仅仅是起了个头。但是在那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有决心对这项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全力做好这项工程。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但是,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落实到学校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困地区的学校如同贫困地区的家庭一样,同样摆脱不了地域的色彩——贫,仍然是个大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开支,学校这个大家庭也负担不起,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关爱工程”工作的进度和
质量,学校那么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缺乏心理教育的老师和相关人员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迫在眉睫。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2011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