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经验

时间:2019-05-14 11:0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守儿童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守儿童经验》。

第一篇:留守儿童经验

10月13日,利辛县城关镇中心校召开了全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经验交流暨观摩现场会,该镇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学校的校长、管理员以及中心校相关领导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两阶段进行,首先是到佛镇小学、逸夫小学实地观摩了两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情况,然后在逸夫小学五楼会议室进行了经验交流,逸夫小学等4所富有特色的项目学校的校长做了经验介绍,并与兄弟学校进行了交流互动。

会上,中心校副校长苏培同志分析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的工作作了部署,一是完善建设。各校要对照建设标准,查找不足,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软硬件建设的完善工作;二是提升品位。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设施配备、活动质量上下功夫,高标准,高品味建设留守儿童之家;三是务实工作。努力消除重“建”轻“用”的错误思想,工作中突出一个“实”字,做到电话有声,电视有形,活动有情,充分利用留守儿童之家这个平台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四是突出特色。在达到规定标准的基础上,各项目学校要开动脑筋,创新工作,办出特色;五是美化环境。各校要清除室内杂物、灰尘,不留卫生死角,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室内装饰美观大方,各项布置要有别于教室或办公室,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清新,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舒心、温暖、祥和的生活学习娱乐环境,让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学校一道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最后,中心校王学好校长强调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是教育民生工程,希望各校要遵照工作安排细化责任,明确到人,并要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经费将在生均公用经费中优先划拨。

第二篇: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情暖留守儿童

共筑爱心家园

------棣花镇两岭完全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棣花镇两岭完全小学位于丹凤县城西10公里的棣花镇两岭村,服务于两岭、中坪、巩家湾和龙王庙四个行政村,服务半径20公里。在校学生159 名,有126名留守儿童,其中有56名儿童父母一方在外打工,70名儿童父母双方在外打工,因此决定了学校是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农村寄宿制小学。几年来,我校在如何教育、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像父母在家的孩子一样快快乐乐的学习,健健康康的生活。具体汇报如下:

一、健全留守儿童管教机制,全面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我校针对留守儿童多、家校协作教育实现难度大的实际,专门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领导小组,明确了以校委会成员、班主任、住宿生管理员和心理咨询教师为成员的职责,确保关爱行动有场地、有机构、有制度、有活动、有队伍、有资料。为了使关爱行动有序进行,我们首先建立了具体的留守学生信息档案,做到了“三个清楚”,即:清楚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清楚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清楚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办法。其次围绕“住有所,食有饭,玩有伴,学有教,难有帮,事有管”的 工作目标,制订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管理制度、活动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帮扶制度等。再次想方设法丰富留守儿童的学校生活,学校专门设置留守儿童益智室、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亲情联系室、音乐舞蹈室、电脑室,购置配备了棋类、电脑、体检设施、图书,增添了音响器材、健身器材,全方位的丰富充实了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环境。

二、丰富留守儿童管教载体,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方式

首先学校积极联系学区内成功人士和“五老队伍”定期举办针对留守儿童 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法治理想纪律教育讲座,并与这些留守儿童“结对子”。目前学校本学区内有15位爱心人士与我校58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共开展各类讲座58场次。其次扎实有序的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序列化方案,积极引导孩子们乐学上进。每学期学校以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序列化方案,开展了以“心系祖国、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举办了“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班会以及留守儿童书画大赛和“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书信征文比赛、“六一”“十一”儿童节文艺汇演、学生运动会、趣味运动比赛;同时分年级召开了代理监护人家长会,分班级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另外学校每天安排老师对留守儿童的“真空时段”进行管理,组织看电视、阅读课外书籍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心理卫生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比赛和活动的开展,丰富了他们的生活,挤兑了他们心理寂寞,使他们快乐的度过了每一天。再次沟通情感,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学校在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老师作用的基础上,要求班班主和科任老师,全天候的关注留守儿童的喜怒哀乐和心理变化,及时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开展心理疏导。同时组建了“爱心爸妈”队伍。学校要求所有教职工与留守学生“结对子”,当起学生的“爱心爸妈”,做孩子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目前全校全校129名留守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心妈”“爱心爸”,每个教职工都有6—10个临时儿子或女儿,即当好了老师、扮演好了爸爸或妈妈的角色,三、规范留守儿童管教体系,落实留守儿童关爱措施

学校在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调动全校师资力量,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首先是对留守儿童统一进行管理、统一进行编班、统一进行辅导、统一安排活动,并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班主任、教师考核内容,对取得突出成绩的班主任、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其次坚持落实“三个优先”:一是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二是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尤其是在留守儿童患病时,我们及时送诊,悉心照料,并专门指派一位生活老师照顾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等。三是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积极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等集体活动,并根据特点单独开展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还能强身健体。再次扎实落实“五个一”:即每个月进行一次家访,促进家校沟通;要求学生每个月给外地家长写一封信;为留守儿童开通亲情电话,每周与家长通一次电话,促进学生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达到家校共教的目的;每月在网上与家长见一次面,给家长倾吐心声;每一月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如帮助家里打扫卫生、关爱家中老人等)。

我们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由于缺乏专业辅导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引导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加之村、家、校共育机制尚未成熟,形不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学校教育一头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一如既往的进行下去。不断丰富载体,改进工作方法,优化关爱方式,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篇: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共建平安和谐校园---甘泉县杨家砭实验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材料

甘泉县杨家砭实验小学位于甘泉城北,是一所城乡结合部学校。学校占地4000平方米,现有在岗教职工49人,在校学生409 人,其中留守儿童45人,流动儿童270人。学校曾多次被县综治委评为平安校园,2009年3月,学校被省文明办、省妇联授予留守儿童工作先进集体。近几年来,我校紧密结合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实际,将留守流动儿童的教育管理和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有机结合,积极进行了教育管理方法的探索和创新。

一、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环境

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计划,确立了学校、班主任、教师各级责任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家长会,教师家访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监护人情况,基本生活情况,学习思想情况,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确立了“帮助一个孩子,稳定一个家庭,促进校园平安,造福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每学期投入一部分资金用于该项活动,保障关爱留守儿童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投入三分之二师资力量的教师参与工作,以班主任队伍为主体,担当留

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充分调动科任教师的积极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力争做到全员参与,全员关爱。

二、健全机制,强化措施,不断提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水平

我们建立了留守儿童“代管家长”制度、评比表彰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生活保障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育管理研究制度等,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章可循。并强化“三帮扶、三关注”工作措施,即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帮扶,关注身体健康、心理变化、成绩升降;做好“四个沟通”,代管妈妈与本人、监护人、父母、心理咨询师的沟通;建立“成长记录袋”,档案袋中记录的是留守儿童点点滴滴的进步,比较清晰地展示他们的成长过程。从个人信息到师生寄语,从书画到作业,从体育活动到考得有进步的试卷,他们都能感受到档案袋中积累的的快乐,也能发现自己多纬度的优点。由于档案袋让每位留守儿童都有展示自己的小天地,这样的小天地让留守儿童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三、创新载体,激发兴趣,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

2007年12月,延安市留守儿童活动站在我校成立,2008年3月,我校启动实施了以“同在蓝天下、快乐共成长”为

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先后组织开展了亲情集体,亲情书信,手拉手结对子,亲情生日等活动,并在班级和师生中开展了“我们一起成长”,“陪你一起成长”的学生和学生、老师和学生结对子互助活动,并调动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全员关爱,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也担当起了自己班上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职责,学校校委会成员每人帮扶两名留守儿童,时刻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和变化。学校每年都要开展冬季送温暖、集体生日会等多项关爱活动,就是让每个留守儿童感受到集体的关爱,感受到学校也像家一样的温暖。学校设立了免费的亲情电话,给留守儿童创造了和家长沟通联系的机会,加强了亲情联系,拉近了孩子和外出父母的感情,也让这些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牵挂和期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加重视的是对这些孩子的隐性关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且要求老师不能刻意的去表现对他们的关心,不能有意识的把他们放在各项活动的突出位置,目的就是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成长环境,达到润物无声的要求。

四、春风化雨,倾情关爱,有效化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一些在留守儿童身上存

在的问题,用我们简单、单一的教育方法解决不了,但是这些问题又实实在在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因此,学校根据需要,及时聘请了具有国家二级心理辅导资质的韩磊老师,介入到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通过辅导老师的观察和了解,制定出了详细的活动开展计划和实施方案,以团体辅导和个体帮扶发办法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内容涉及到了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性格、情绪等各个方面,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阴影,改正行为偏差,促进阳光健康心态的形成。目前为止,共进行团体辅导活动近20次,个体辅导15人次,有效的解决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了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孩子摆脱了困境,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为了进一步心理关爱辅导工作,我校现在又成立了特殊儿童教育课题研究小组,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

五、结对帮扶,凝聚合力,积极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网络格局

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县政法委、教育局的帮助下,我们建起了我县乃至延安市的第一个有着较高配置的留守儿童活动室,并配备了开展心理咨询必须的器材和设备,市县各级领导多次深入学校调研慰问,给我校的留守儿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县政法委副科级以上的领导,来自我县各个部门的21位科级女干部,分别

和我校的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不定期的到学校看望帮扶对象,和他们谈心,并给与帮扶对象现金和实物的帮助,有效的解决了这些孩子的现实困难。而且这样的爱心接力还在不断延续。目前已经形成了“综治牵头,部门联动,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学生为本”的六位一体的关爱网络,为学校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受到,关爱流动留守儿童既是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一项爱心工程,但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爱心,更多的努力,去长期,认真的坚持做下去。我们也看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重视与关爱也在不断提高,更给了我们做好工作的信心。我们也从家长对孩子进步后的欣慰看到了我们开展这项活动的价值。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些孩子一定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感恩社会,学会感恩他人,并最终回报社会。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典型经验

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

——岔河镇岔河小学“留守儿童关爱行动”工作小结

毕节双山新区岔河镇是我区人口大镇,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增大。据我校统计资料显示,我校目前有父母双方均外出3个月以上的留守儿童161名。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我校围绕“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安心创业”为目的核心思想,在2012年年底我校就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岔河”的“关爱工程”,自起动至今,我校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创新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坚持学校领导亲自抓,实行“三优”、“三多”、“五每”的“三三五连动”工作方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王流桂为组长,副校长刘猛、教导主任王晓梅为副组长,总务主任王强、办公室主任罗奕婷、后勤人员王涛和袁正学、少先队辅导员李曼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教导处牵头负责。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计划,确立了学校、班主任、教师各级责任制。首先由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走访调查,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底数。然后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我们做到一人一档一策、一个不漏一个不少,并定期统计汇总留守儿童变动情况。落实留守儿童“爱心妈妈(爸爸)”及“代理家长(留守儿童监护人)”等职责,学校组织有关教师每月入村入户入室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各班教师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做到学校领导、留守儿童学校联系人(关爱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三位一体的关爱行动,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让留守儿童监护人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留守儿童在校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实行“三优”、“三多”、“五每”的“三三五连动”工作方法。

“三优”即:学习辅导优先、生活照顾优先、活动安排优先; “三多”即:指在关爱行动上,我们随时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

“五每”即:我校留守儿童工作,班级层面各班对留守儿童必须进行“每日一问、每周一谈、每月一通”、学校层面必须“每期一会、每年一评”。

——“每日一问”指每天要给每个留守儿童一个关怀的问候,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和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到爱就在身边;

——“每周一谈”指每周与留守儿童谈话一次以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每月一通”指每月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书信或通一次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每期一会”指以学校(班级)为单位,每学期对留守儿童的委托家长(即代理监护人)培训一次,增强代理监护人责任意识及知识能力;

——“每年一评”指每学年以年级为单位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一次评价。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并评选先进工作者。

以上工作情况详实计入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为了把“三三五连动”落到实处,校长王流桂在全校教师大会上,一再强调,并把关注关心留守儿童作为教师考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在学校的安排下,全校14名班主任,15名科任教师都成了“爱心妈妈(爸爸)”或“代理家长”,共同承担了我校对留守儿童在校的监护职责。让老师们在教学的同时还不忘记自己应该是孩子生活的贴心人、成长的守护神。

二、领导重视,加大投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环境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困难,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在学校用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筹措资金5万元建设了岔河小学阳光乐园(留守儿童之家),学校设立食堂和学生宿舍,尽力解决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学校还设有“留守儿童”读书室、活动室等,由副校长刘猛亲自带领管理,对留守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照料。同时针对部分儿童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使这群特殊群体觉得他们“心中有人爱、身边有人护、难事有人帮”,真正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人间的温暖。

三、多方筹资金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留守儿童生活困难问题 一是用好“两免一补”政策。对留守儿童优先实行各种补助。二是列入重点资助。对于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及学校教师的捐助,以及各种慈善机构和团体的捐赠,优先用于留守儿童。

四、建立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推进留守儿童工作,让留守儿童稳步前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育人问题上最怕的是“想起来就做一阵子,过了就忘了”这种行为。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各种制度职责,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拟定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留守儿童学习制度》、《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大手拉小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留守儿童

安全生活公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家校互动制度》等制度和职责20多个。

五、把“阳光乐园(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孩子真正的温馨的“家园” 我校始终把“亲情”当做一条主线,贯穿其中,我校将原来“留守儿童之家”重新更名为“阳光乐园”,并开展了一系列关爱活动,我们的活动主要以以下三点为主线开展。

亲情补偿:各班在班级内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跟踪,专门听取他们的倾诉,及时了解他们心理动态,通过课下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等形式,缓解他们对亲情的心理饥渴,力争把父母缺少他们的亲情补偿回来。

节日关怀: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充分理解留守孩子在节假日对亲情的思念和渴望。因此每逢传统节日,我们总是想在孩子前面,老早地准备好节日礼品,送去我们老师的关爱情怀。

能力提升: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拔河、乒乓球,组织公益活动、联欢活动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六、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校地处偏僻农村,周边环境十分复杂,有些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为了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强和镇、村及派出所的联系,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

另外,针对孩子道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七、增强“乐园”的引力,以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动力和对生命的热爱,开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天地

我们坚持以德育为先,以亲情为核心,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赋予别样的风采。

1、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如:书法兴趣小组、足球兴趣小组、篮球兴趣小组等。每周都有活动,具体安排由学校少先队辅导员李曼老师负责,保证每一次活动的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凝聚作用,引导孩子乐学上进。开展“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多彩贵州,美丽岔小”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引领孩子固守心灵净土,健康快乐地生活。

3、充分利用元旦节、植树节、清明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让留守儿童既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和美化,又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4、积极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能力。我们始终把培养留守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放在重要位置。辅导老师会定期或不定期地到留守儿童家里教给孩子们做饭、叠被、洗衣等一系列家务活动。孩子们都很高兴,参与兴趣非常浓厚,自主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5、寻找契机,找准恰当的工作方法,一切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工作。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机会或事例很多,只要注意寻找,就不难发现可用来因材施教的材料。我们坚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级就是温暖的集体。

总之,在各级领导关怀和帮助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曾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但是留守儿童工作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为。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岔河小学

2015年9月19日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文章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文章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还嗷嗷待哺时,父母就远离家乡,到遥远的地方谋生糊口。很多时候,他们只能从电话中或者从偶尔寄来的汇款单中,才能感觉父母的存在。当别的孩子都在享受花样年华的时候,他们被留在乡下,孤独地像荒草一样生长。人们给这群孩子起了一个酸楚的名字:留守儿童。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随着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打工,抚养孩子的重担就落在了祖辈身上,但他们只能让孩子吃饱穿暖,缺乏教育、辅导孩子的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顾及子女的成长和教育。这些孩子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因此,我认为,必须从这三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一)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在思想上使父母充分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在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改变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德育的传统观念,在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多的关注其思想、行为及心理的发展变化,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所有教师均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方面也得到培养。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城市学校应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机会,使他们能享受到完备的教育资源,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发挥班集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

如“每月给父母一封信”活动。鼓励“留守儿童”每个月写一封信给在外地的父母,并要求父母要回信。通过书信往来减轻“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加强爱的教育。同时还可开展“每半月一个电话”活动,鼓励儿童多和父母打电话,学会向父母汇报在校在家情况,让外出的父母不用担心。

如“感恩之心”活动。可组织全校学生集中开会,让“留守儿童”代表上台演讲,说说他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和父母之间的一些故事。同时,邀请部分外出家长代表也上台谈谈他们在外地时是如何想念在家的孩子,在外地的生活状况,他们外出的原因等。让我们的“留守儿童”感受父母外出打工的不易,懂得节约用钱、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等就是对外出父母最大的支持,最大的爱。

如“向家长汇报”活动。学校可因地制宜,每半个学期给“留守儿童”的父母寄上一份该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报告,并可提出对其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建议。如“一帮一或一帮多”活动。鼓励有经验的教师,校外辅导员等联系帮助“留守儿童”,从学生上、生活上、心理上去真正关心他们。可结合学校日常活动给“留守儿童”展示的舞台。如校运动会、校艺术周,尽可能让所有“留守儿童”都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尽一切可能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所有“留守儿童”让他们不再觉得孤独,重塑自信心,融入到集体中,做一名积极向上的好少年。“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化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各职能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少先队组织要先行一步,用星星火炬照亮“留守儿童”的心灵。要多关心“留守儿童”,多帮助“留守儿童”,多用爱去滋润他们,让他们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阳光和雨露,拥有温馨和亲情,拥有微笑和快乐!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弥补父母未能给他们的爱,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他们 编织一个色彩斑斓的梦。

下载留守儿童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守儿童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为了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以班为主关爱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一、开展“留守儿童”普查......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经验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 ***是人口大镇,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庞大。据统计,***目前有父母双方均外出6个月以上的留守儿童200余名。为了给留......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精选5篇)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 ——陈静 通过这个学期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我深刻地体会到孩子的奢望并不多。他(她)生病时,您的那一声问候或您带他(她)去医院开的那一副药;他(她)作业不......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办学理念:以爱育人,以礼立人,以乐成人校训:爱人,守礼,修乐2011年,宁乡县百灵鸟小学受宁乡县委、县政府的委托,创办了全县第一所寄宿制“民办公助”小学。学校以留守儿童为主要招生对......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

    **县全县总人口为13.82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17,066人,占总人口的85.1%,其中土家族54,169人,苗族62,683人。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数的27%,农村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3%。改革该放以来,......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经验做法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经验做法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经验做法 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省**县......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大全]

    小学关爱留守儿童经验材料近年来,学生在学校享受免费入学等国家助学政策的同时,还享受先进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多年年的探索和研究,学校已形成了一套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科学......

    镇关爱留守儿童典型经验材料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材料近几年来,我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2.2万余人,这对促进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