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11:0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镇中学

2013.9

***镇中学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纷纷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由此大量孩子脱离父母的监管,成为“留守儿童”,引发了 “留守儿童”问题。为促使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我校专门就 “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专项调查。以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留守学生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

二、调查方式:访谈法

三、调查内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学习生活情况。

四、调查对象:合阳县***镇中学留守儿童。

五、调查结果:

1、我们走访了留守儿童的家。有的同学因为爷爷奶奶没啥文化,无法辅导其学习,这正是我们所焦虑的。有的同学因为有爷爷、奶奶、姑姑等的疼爱,孩子对父母好像没那么多思念,或许,他已经习惯没有父母的生活。有的同学父亲因病离世,与此同时母亲抛弃了他,这么多年,妈妈从未给他打过电话,更不要说其他方面的照顾。可怜的孩子一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基本无经济来源,很贫困。我们学校及所在班级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奶奶告诉我们,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学校是他们的福分!但他们也为自身无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而担心。还有同学因为监护人的严格要求,上学也很优秀,我们也很欣慰。

这些留守儿童,学习不错、行为习惯较好的占75%,很显然,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数字。

七、调查结果分析:

经调查:我校共有20个教学班,915名学生,202名留守儿童,其中女98名;单亲留守100名,双亲留守74名,单亲家庭25名,孤儿3名;初一留守儿童79名,初二留守儿童52名,初三留守儿童71名。这些学生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给留守孩子健康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很难胜任监护职责。据调查,留守学生的监护权绝大部分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还有的留守学生没有监护人。这些学生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年纪大、文化低,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有的还要干活维持自己的生活。被委托监护人有的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无办法监护孩子。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身心健康和学习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孩子形成性情孤僻,逆反心强;有的厌学逃学,明显地不如父母监护下成长的儿童。

2、留守学生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据调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往往以物质弥补歉疚的感情。

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3、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有效对接,留守儿童安全受到影响。孩子由于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力差,又缺乏呵护,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据公安部门的调查,在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留守学生占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女孩容易被侵害。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八、调查建议:

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必须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覆盖到留守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1、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家长可以随时通过电话,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要与家长定期联系,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要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2、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人才,不仅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法律赋予的责任。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应该离开孩子,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条件、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3、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的相关培训。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团委、妇联、居委会、村委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氛围。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会为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镇中学

2013.9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城厢小学一年级3班班主任:汤菊艳

一、调查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纷纷到沿海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由此带来了大量孩子脱离父母的监管,成为“留守儿童”,引发了 “留守儿童”问题。为促使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我校专门就贫困山区城镇“留守儿童”问题开展了专项调查。以城镇“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本地区留守学生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

二、调查时间:2012年2012年4月

三、调查方式:访谈法

四、调查内容:留守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及学习生活情况。

五、调查对象:巫溪县城厢小学一年级3班朱国涛等四名留守儿童。

六、调查结果:

1、2012年4月11日,我们走访了留守儿童余同钦家。余同钦家在北门大黄桷树附近,他的父母在成都一家具厂工作,他和叔叔家的弟弟寄居在与他毫无亲属关系的张奶奶家。张奶奶责任心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对其管教都较严格,孩子成绩优异,我们也很欣慰。正因为有如此可亲的奶奶照顾着,所以在交谈中,孩子对父母好像没太多的思念。

2、2012年4月12日,我们走访了留守儿童汤结家。汤结的父亲在云南打工,母亲在广东打工。她一直和年过六旬的奶奶、姨妈家的姐姐住在一起。据奶奶介绍,她家经济收入还算不错,房子是新装的(赵家坝水木精华小区),每月零花钱也较充足。但奶奶没啥文化,无法辅导其学习,这正是我们所焦虑的。

3、2012年4月15日上午,我们走访了留守儿童张坪家。张坪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平时由姑姑辅导学习。他家在金三角楼上开了一服装店,生意兴隆,经济收入可观。因为有爷爷、奶奶、姑姑的爱,孩子对父母好像没那么多思念,或许,他已经习惯没有父母的生活。

4、2012年4月15日下午,我们走访了最困难的留守儿童朱国涛家。朱国涛两岁时,父亲因病离世,与此同时母亲抛弃了他,这么多年,妈妈从未给他打过电话,更不要说其他方面的照顾。可怜的孩子一直和年迈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基本无经济来源,很贫困。现租住于审计局宿舍楼。我们学校及所在班级老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上学期学校给他解决了500元贫困基金,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到街道办事处为他申请了1000元团年费、还送去了过年衣服,班上一名极富爱心的孩子——魏奕帆小朋友也给他送了一套新衣服。交谈中,奶奶充满感激,她告诉我们,孩子生活在这样的班集体是他们的福分!但他们也为自身无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而担心。

四名留守儿童,学习不错、行为习惯较好的占75%,很显然,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数字。

七、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给留守孩子健康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很难胜任监护职责。据调查,留守学生的监护权绝大部分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还有的留守学生没有监护人。

这些学生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年纪大、文化低,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有的还要干活维持自己的生活。被委托监护人有的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无办法监护孩子。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身心健康和学习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孩子形成性情孤僻,逆反心强;有的厌学逃学,明显地不如父母监护下成长的儿童。

2、留守学生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据调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往往以物质弥补歉疚的感情。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3、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有效对接,留守儿童安全受到影响。孩子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力差,又缺乏呵护,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据公安部门的调查,在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留守学生占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女孩容易被侵害。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八、调查建议:

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必须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覆盖到留守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1、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亲情专用电话,条件较差的也要借助其它形式的亲情联络方式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家长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要与家长定期联系,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要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2、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人才,不仅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应该离开孩子,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条件、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3、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的相关培训。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团委、妇联、居委会、村委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氛围。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会为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关于龙车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俨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家园”的现象日益突出,心痛之余,我们无法袖手旁观,寻求解决之道才是根本。家庭,社会,学校,在哪里打开缺口,就要在哪里补上漏洞。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北碚西南大学小分队针对北碚区龙车村这个地方对其留守儿童做了一项调查。

龙车村新农村建设有声有色,然而外出务工人员任然很多,夫妻双双在外务工的就不在少数。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读书,因而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据调查,现有“留守儿童”258人,占全乡总数的30%。调查问卷显示,“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占83%。由叔伯舅姨等亲戚照料的占12%。有哥哥姐姐照料的占1%,寄养在邻居家的占4%。“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一般半年以上才回家一次。其中62%的家长一年回家一次,有进13%的家长两年以上没有回过家。“留守儿童”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至少要一个月才能联系一次,半年以上联系的占63%,有的一年到头都没有联系。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有63%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8%的孩子表示“无所谓”。在生活上,“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有矛盾的占41%。其中经常发生矛盾的占20%。在学习上,51%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遇到困难时有无助威。在与同学的关系上,43%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过同学的欺负。在回答“平时父母不在身边,你最盼望什么,最担心什么,最大的困扰是什么时”,有81%的孩子表示最盼望的是父母回家,得到他们的关爱;有73的孩子表示最担心父母的健康和安全;有48%的孩子表示面临的最大困扰是遇到困难时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存在的问题

(一)自由散漫,不服管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突然断裂或缺位,许多“留守儿童”出现内向,孤僻,自卑,不和群,不善于与人交流,顽皮伶俐,冲动易怒,神经过敏等问题。

(二)成绩偏差。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据调查不少教师告诉我,大多数留守儿童厌学倾向严重,成绩普遍较差,认为读书无用

(三)不会理财。大多数留守儿童对于爸妈给的零花钱不知道怎么正确支配以至于造成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

(四)应有不均衡。由于父母不在家,很多孩子的生活状况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比如说不能吃到新鲜的水果,荤素搭配不协调等等状况。

(五)心里问题严重。由于缺乏全方位的监管引导。“留守儿童”极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待人处事往往有盲目性,随意性,冲动性,有的还流入了社会不良群体中,成为“小混混”,有 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解决办法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弥补这些严重的事情发生。

(一)用亲情温暖留守儿童。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家长要转变育人观念。不少农民对自家孩子的期望值过低,认为将来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对孩子的学习不是很关注,抱有引导不够,他们以自己在外务工受苦受歧视的经历现身说法,要求孩子“适应社会世俗”,这些错误的育人观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切实加以转变。其次,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个班级念书,不知道班主任是谁,更不用说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了。家长们应该充分利用两季大忙,春节返乡等机会,多向老师和监护人了解孩子在学校、家里的学习生活状况,或借助电话与孩子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再次,可适当改变外出务工方式。夫妻两人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一方可择近在本地务工,最好能隔不长时间回家一趟,增进与孩子的亲情交流,关心其成长。

(二)给留守儿童子撒播爱的阳光。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成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对的关心和爱护。一是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个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的局面。二是在学校开设“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 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三是教师要切实增强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度。调查显示,在很多教师眼里,“留守儿童”与 双差生划上等号,属于“不受欢迎”的一群,“留守儿童”,从老师那里得到的关爱明显要少于非留守儿童,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而言,教师与其亲密程度越高,越有信赖感受.对其的影响就越大.在家长与“留守儿童”之间产生隔阂较为疏远的情况下,老师理应担当起“扭转乾坤”的角色,四是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道德法制讲座以及“我为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三、问题分析

(一)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

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学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可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

(三)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1

同在一片蓝天下,心手相牵共成长 ——xxx爱心团队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大量劳动力纷纷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挣钱,由此带来了大量孩子脱离父母的监管,成为“留守儿童”,从而引发了“留守儿童”问题。为促使这一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我校爱心团队成员对平舆县第九中学的“留守儿童”情况开展了调查。以一个学校里其中一个班级“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及教育问题为视角考察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即透过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折射出本地区留守学生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

二、调查时间:2015年4月

三、调查方式:访谈

采访

四、调查内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教育状况和心理状况。

五、调查对象:

六、调查结果:

2015年4月25日,我们走进了※四年级2班。这个班由40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32个,占据班级人数的80%。我们对其中的十名儿童进行了了解。当我们问起他们的家庭状况时,其中几个性格开朗的孩子和我们愉快地交谈,而另外的几个孩子都沉默不语,是他们的数学老师告诉了我们他们的情况。※,12岁,跟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在云南打工,母亲在广东打工。她一直和年过六旬的奶奶、姨妈家的姐姐住在一起。据奶奶介绍,她家经济收入还算不错,房子是新盖起的,每月零花钱也较充足。但奶奶没啥文化,无法辅导其学习,这正是我们所焦虑的。

※,11岁,她的父母在成都一家具厂工作,他和叔叔家的弟弟寄居在与他毫无亲属关系的张奶奶家。张奶奶责任心强,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对其管教都较严格,孩子成绩优异,我们也很欣慰。正因为有如此可亲的奶奶照顾着,所以在交谈中,孩子对父母好像没太多的思念。

※,11岁,父母常年在福建打工,寄居在亲戚家。她在学校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孤僻,问起她的父母时,她默不作声,只是不停地擦眼泪。

※,11岁,在奶奶家长大,父母在广州卖小吃,收入还不错。从不缺零花钱,他称,从小父母就不在家,已经习惯了,不想念在外的父母。

※,13岁,父母在深圳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平时在学校住宿,周末时回家也很少出去和朋友玩,唯一的娱乐方式就是看电视。

※,12岁,一个很勤快懂事的女孩。爸妈在佛山打工,奶奶身体不好,平时她在学校寄宿,周末回家她自己做饭、洗衣,还要照顾奶奶,晚上一个人睡。

※,13岁。一个腼腆的男孩,问起他的父母时,他神色黯然,强忍着眼中的泪水,不好意思地笑笑就走开了。数学老师说他的父母因为在外面做生意失败,已经两年没有回家了,春节是和爷爷一起过的。

※,12岁。父母在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在班级里成绩很好,他平时寄宿在学校,周末就回姑姑家,学校两个周休息一次,他就在休息时的周六晚上和爸爸妈妈视频,所以总是期待假期的到来。

※,12岁。爸爸在新疆,跟着建筑队来回换地方,妈妈在福州一个服装厂。她期待着暑假赶快到来,因为妈妈说暑假就接她去福建,她就可以见到妈妈了。

※,13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数学老师介绍,她从小就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平时她也很少提起爸爸妈妈,而总是把奶奶挂在嘴边。

十名孩子,学习不错、行为习惯较好的占75%,很显然,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数字。

七、调查结果分析:

由于远离父母、远离亲情,给留守孩子健康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被委托监护人年龄普遍偏大,文化偏低,很难胜任监护职责。据调查,留守学生的监护权绝大部分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还有的留守学生没有监护人。这些学生的委托监护人普遍年纪大、文化低,绝大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有的还要干活维持自己的生活。被委托监护人有的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无办法监护孩子。这些孩子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在身心健康和学习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有的孩子形成性情孤僻,逆反心强;有的厌学逃学,明显地不如父母监护下成长的儿童。

2、留守学生长期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据调查,有的外出打工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给家中打一次电话,有的半年联系一次,相当多的外出打工者一年才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单纯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有学上、有书读就万事大吉了,忽视与孩子的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对父母很陌生,亲情关系出现了障碍。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往往以物质弥补歉疚的感情。子女缺乏亲情关爱,内心空虚,有的对家长有埋怨情绪,还有的留守儿童为了宣泄烦恼,走上极端。

3、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能有效对接,留守儿童安全受到影响。孩子由于年龄小,社会阅历少,辨别能力差,又缺乏呵护,往往成为被侵害的对象。据公安部门的调查,在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留守学生占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女孩容易被侵害。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八、调查建议:

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必须构建好“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覆盖到留守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

1、加强与留守学生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学校要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公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详细通讯地址;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亲情专用电话,条件较差的也要借助其它形式的亲情联络方式让孩子跟家长保持联系,家长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知道孩子在校的情况;要与家长定期联系,向家长汇报学校工作和孩子学习状况,并把家长务工情况告诉学生,让家长在外务工放心,学生在校学习安心;每学期要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通报学生在校学习情况,了解留守学生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

2、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上有用人才,不仅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孩子在幼儿时期,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应该离开孩子,外出务工要尽量带孩子随身就读或把孩子寄养在有一定条件、有教育能力的人家。同时,做到在外地多联系孩子,多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利用务工淡季尽可能多地回家与孩子见面,在孩子生日期间或传统节日之时捎寄些衣物、食品,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3、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监护人的相关培训。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团委、妇联、居委会、村委会和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等阵地,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等途径,加强对孩子家长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和监护孩子的水平。

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是当前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关注、参与,齐抓共管,营造良好氛围。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一定会为 “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第五篇: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关于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

建筑学院建筑学111苏春萍201103258 参加者:苏春萍

实践主题: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时间:2014.2.10——2014.2.25

地点:福建省龙岩市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打工的农民中,大部分人的子女正处于学生阶段。这些身为学生家长背井离乡的农民带子女到打工地上学的很少。因为撇开在外地上学的高费用和种种关卡问题不说,农民工大多数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的一年要换好几个地方好几个工种,有的由于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或当地经济环境等问题,每年中途要返乡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带着孩子一起四处“流浪”。于是,为了方便打工,他们一般选择将孩子留在家里。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当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可以带给他们知识,带给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给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把他们的坚强与微笑带回到我们的校园。在走访留守儿童家庭中,给我影响力最大的是杨丽一家和孙红富一家。

村头的一间土瓦房门外,两个女孩,一个是姐姐杨丽,在永胜小学读三年级,一个是妹妹杨宏在上幼儿班,奶奶整天趴在长凳子上,通过爷爷得知他们已经在土瓦房里居住了27年,爷爷今年70岁,奶奶66岁,并且奶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疾病,前些天因医疗费昂贵交不起住院费刚出院,现在基本上每天还要消耗20元左右的药物费。爷爷还说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家里老伴又生病,还要供养两个这么大的孩子。

男孩孙红富,在廻龙小学读二年级,通过和他聊天可以看出他沟通上存在很大的欠缺,并且对外面了解极其匮乏,通过与奶奶聊天得知孙红富后背有软骨瘤,现在边读书边治疗,其父亲在成都炼钢厂打工,母亲在成都饼干厂打工,他的外公67岁,外婆64岁,他们已经在这破旧的泥瓦房里居住了27年。她的姐姐孙海琼,一直躲在奶奶后面,比弟弟还要腼腆,怕生,后来我们谈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奶奶的眼神里透漏出点点酸楚。她说:“我年纪大了,也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再说我每天上山干活对他们也照顾不过来,只要孩子别出事,在学校里好好学习我就放心了”。我们有一位队员问:“奶奶,到了暑假,孩子怎么办?”奶奶深陷的眼框里又多了一丝忧伤,看得出她很无奈,说:“要不就在家里,要不就跟我一起上山干活。”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学习方面,留守儿童的学习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有些留守儿童知道家里供其读书不易,同时也体谅到父母的辛劳,因而发奋学习,成绩很是优异,走访中可以看到墙上贴满了奖状;但是有的留守儿童由于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生性调皮贪玩,由于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在学习时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导制他们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二、性格方面。据西部某劳务输出大省在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北方某省的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留守儿童较内向,逆反心理较重。有些孩子很好交流但是也有孩子沉默寡言,由于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外出打工,孩子的人际交流能力没有得到有效培训,而祖(外)父母多数情况下也缺乏这方面的技能,因此,当这些孩子长大后,人际交流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很难和别人沟通。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看到了留守儿童对于生活执着的追求,看到了他们为改变命运做出的努力,一个喜欢写小说的留守儿童在回答为什么喜欢写小说时这样说道:“现实世界过于残酷,只有在小说中才能有完美的结局”这是何等的震撼人心,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却说出如同饱经世事的中年人所说的话,让我深思,让我感慨。

在此,以我个人微薄的力量,提出几个个人想法: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劳动力转移产生,并将长时期存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就必须从法律、制度层面整体地加以考虑和解决。

(一)各地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加大寄宿制中心学校建设,让留守儿童尽量住在学校。

(二)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守儿童的保护网络。比如建立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学校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护网络等,对留守儿童给予对口的帮助。

(三)调整人口管理制度,逐步取消户籍差别,并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农民工“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四)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政府应合理分担留守儿童的教育成本,取消所谓的借读费和择校费。

或许在自己父母亲眼里,还没有走出大学校门的我们仍然是一群孩子。但是面对着农村儿童,我们俨然看到了我们那逝去的童趣。走了,或许再也不会来这里,或于我们的命运再也不会相交,但这片土地,这群孩子,这片空气都将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只有真正的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知识与能力,才能在今后遇到挫折与挑战时,用自己在实践得到检验的知识与能力去解决它,克服它。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而那些只重视理论学习,忽视实践环节的人,是不可能有长远发展的。

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好好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更好的掌握知识;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发展,才能锻炼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将来能更好地投身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下载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爱留守儿童情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关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 调查人:林强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随着城市化的出现与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特别是年青的父母)都纷纷到城市去发展,......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调查心得体会 课题:关爱留守儿童 地点:栖霞市蛇窝泊镇柳口村 时间:2013.7.24—8.8 院系: 口腔医学 年级:2012级 班级: 姓名:刘淑静 学号:1210750105 关......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在这个寒冷的二月,我参加了“携手明天,共享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素质拓展游戏、课业辅导、家书手机短信送亲情、问卷调查......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 【内容摘要】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齐抓共管,尤其以家长及监护人的关心、爱护和引导最为重要,班主任应该多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要求......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共享美好明天 当你走出城市的喧嚣,若用爱心的耳朵去倾听,你就会听到,在远离繁华的城市,在那些偏远的小山村,有一群孩子,他们用带着哭腔声音呼唤:“爸爸妈妈!回家吧!”......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朱集镇一小刘丽娟 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的功能便凸现出来,学校教育的负担自然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承担了更重要的培养下一代的重......

    关爱留守儿童

    关爱留守儿童是师德之魂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了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他们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