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国旗下讲话
老师们、同学们:
按照我校德育工作的安排,4月份德育工作重点是进行明礼诚信、团结友善教育。从今天起,我们将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在全校开展“师生同讲文明、共建和谐校园”的教育活动。活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各个班级具体布置落实,今天我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一下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内涵,也算是对即将开展的教育活动的一次动员吧。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行为举止都要得体、适宜;明礼就是举止文明,不打架骂人,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维护宿舍、教室和公共卫生;明礼就是维护公共秩序,遵守教室、宿舍和餐厅纪律,不大声喧哗;明礼就是要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要问候致意,给老师提意见态度要诚恳;就是要做到孝敬长辈,主动与父母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虚心听取父母的意见。
诚信,既是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要求我们每位同学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讲信用,守承诺,答应别人的事要做到,因故不能做到要表示歉意,借用他人的钱物要及时归还。如有损坏应按价赔偿。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求真务实,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真实客观地向老师和家长汇报学业成绩。
团结的内容是强调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各个人群的凝聚力,最终汇集为全民族、全社会的凝聚力。要求我们每位同学顾全大局,同心协力,为班级学校的发展尽心尽力。同学之间团结互助,正常交往,真诚相待,不闹无原则的纠纷,发生矛盾要勇于多做自我批评。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
友善的基本内容是友好、友谊、友情、善良、善意、与人为善等。要求我们每位同学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的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别人要道歉。学会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要乐于助人,互相帮助,心中有他人。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应确立这样一个观念,有道德的人才是健康的人,有道德的社会才是健全的社会。中国的大门已经向世界敞开,中国的经济生活已融入世界潮流。为了四中的今天和明天,为了祖国的今天和明天,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做个文明的人、有道德的人,健康的人,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篇:明礼诚信
明礼诚信团结友爱
两千多年前,至圣先贤孔子就曾说过:“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又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可见,明礼诚信早已被古人所重视、所推崇。今天,在我们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明礼诚信又被列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足见其意义深远。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些都是中国自古讲究礼仪、礼貌的代表言论。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的陵墓,以作纪念产。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沧海桑田,二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小孩去世两百周年的时间,朱利安尼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团结,是一个重要的精神,一个要想成功,除了自身要有诚信的品德,还必须要有能够同别人合作的精神。
在辽宁省师范大学教育系里,有两位特殊的学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铮。她们一个双目失明,一个双耳失聪。然而,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组成了“海伦、凯勒”号联合舰队,两人在生活上、学习上互帮互助,周婷婷听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铮的眼睛;王铮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两个人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为什么会取得成功?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成功的一个法宝——团结友爱。
我们新一代的中学生应该传承这些传统美德,明天我们要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而付出。这是历史付给我们的重任!这是时代付给我们的使命!
初三十班华靖芬
指导老师雷建华
第三篇:明礼诚信
明礼诚信
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
------题记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叫诚信。诚信,是人类对价值的理性认知和尊重;诚信,是人们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诚信,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和文明程度的表现;诚信,也是人在社会交往中的必备之物。一个人自由拥有诚信,才可行遍天下无阻。
人无信则不生,事无信则不成。做诚信人,办诚信事是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但现如今,也不时有失信之事发生。当今社会,不时会有口是心非、逢场作戏的情形。要真正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约重诺的人,屈指可数。而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啊。虽有古人的“一诺千金”,但现也有“碰瓷”之说。不得不说,中国的科技发展迅速,但道德却迟缓不前。所以,作为中国人,我们就要从自身做起,用诚信闯出一片天。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诚于中,必能形于外。礼仪也由此诞生,它是发自内心,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上,是个人素养的外现形式,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前沿。我认为尊重是礼的体现,也是文明之本,它包括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和尊重知识,然而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得先学会尊重别人,礼仪,也就从中体现出来。我认为,谦让也是礼的体现。眼下,不少人都抱怨现在社会上不讲礼貌,在公共汽车上,常有人吵架甚至动武。起因都是微不足道的:
你碰了我一下,我一不小心踩了你的脚………如此等等,试想,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谁能不碰谁一下呢?这样的事情也值得大动干戈吗?简单的讲,这就是不懂谦让。一句“对不起”,一句“没关系”不知解决了多少口角之争,给人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印象。可是偏偏有人,为了一时之快,竟浪费时间与之争得面红耳赤,最后也只能说明这个人的素质很低而已。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不宁。信与礼,是一个人修养与内涵的体现,展示一个人的广博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人类之所以成为比其他生物高级的生命形态,就是因为我们有信有礼。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
第四篇:明礼诚信
浅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之
――明礼诚信
历史已经跨入了新世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知什么时候起,诚信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衡缺品德。就像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提起来尚还罢了,提起来谁都知道这个问题有多严重。社会上有些人以不讲信用、不守规则为荣,把不按规则“出牌”,能赚到钱,视为“有本事”的“大能人”,假冒伪劣成为社会公害,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愈演愈烈。为此,“呼唤诚信”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这反映了广大人民对诚信的渴求。在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制定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把“明礼诚信”确定为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明确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明礼诚信,意义是十分重大的。要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强化诚实守信的观念,建立健全社会信用.首先,在大学校园中,学生干部就必须带头讲诚信。大学活动与一些社会活动是息息相关的,两者是相互共存的,大学校园良好的风气,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社会.而大学生干部则是带动好学校风气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浅谈一下我的看法与观点:
一、诚信的内涵
时下,诚信一词,几乎成为大众传媒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诚信问题,也成为同学们议论最多的社会问题之一。对诚信二字怎么理解?顾名思义,诚者,诚实、真诚;信者,信任、信用、不欺。诚信乃做人之原则,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学生干部在大学校园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同学们学习的模范,在学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链接老师与同学的桥梁,只有学生干部保持诚信的习惯,始终如一,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说话办事坚持态度真诚,实事求是,心口如一,言行一致,才能带动好同学.然而,诚信不是一个口号,更不是我们要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的工具,诚信的完整内涵有三个方面:
(一)诚信是人品。人品,即人的品质与仪表.诚信作为一种人品,其核心是引导人格提升和情操高尚。我国古人有极为精彩的论述。《春秋彀梁传》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无信,何以为言?”孔子提出“民无信不立”。苟子把是否有“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作为学生干部,不仅在同学中要仪表端正,而且要言出必行,答应老师、同学的事情要做到,要办好,要对别人真诚.法国学者蒙田指出:“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的部分”,它制约着其他一切美德,没有真诚这种美德,任何美德都将不是真实的,或者都将不是真正道德的。因此,诚信必须从提高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品质的角度来把握,而不能将诚信作为一种交换手段,更不应该把诚信作为谋取某种功利目的的工具。
(二)诚信是一种规范。诚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忠诚老实、遵守信用的简称。它是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基本要求。对于这一基本含义,我国古代思想家有过充分的论述。《周易·乾》就有“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的说法,认为君子说话、立论都应该诚实不欺,真诚无妄,才能建功立业。学生干部身在校园中,虽谈不上建功立业,但至少要对同学们负责,要有所贡献.第一次明确将诚信作为规范来定位的是孟子,孟子把社会的人伦关系归结为五个方面,即父子关系、君臣关系、夫妇关系、长幼关系、朋友关系,简称“五伦”。将“朋友有信”作为处理朋友关系的基本规范,并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合为“五伦道德”。作为学生干部,对自己的朋友也要讲诚信.在现代社会中,诚信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不仅是调节朋友关系,而且对大学生以后的求职、与广泛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不能言而无信。
(三)诚信是一种制度。所谓制度,就是社会所要求的人们的行为模式。制度是一种规范形式,但在实现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规范都以制度的形式存在。诚信作为大学生的行为范式和人际关系模式,需要制度化才能持久,才有力量。春秋时期思想家管子最先从管理国家的角度提出诚信。《管子·枢言》中说,“先王贵诚信。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按照管子的意思,只有坚持诚信这种制度,才能集结人心,天下人团结一致才有保证。管理一个班级体也一样,只有坚持诚信,让大家去信任你,你才能获得人心!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只有大家的团结,心凝聚在了一起,你才能管理好一个班,一个学院,才不会人心涣散,无法管理.信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市场经济更是离不开信用这一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提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信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信用就没有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而诚信,则是信用制度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讲诚信,人们大都是从经济制度上去定位。十多年前,温州冒牌劣质鞋充斥市场,导致上海、杭州等十几个城市火烧温州鞋,大小商场贴出安民告示:本店无温州鞋.温州一时成了假冒伪劣的代称,企业不敢打本地牌,只好与外地厂商联营.十几年来,尽管温州人多次宣布与假冒行为诀别,并将每年8月8日定为“诚信日”,但其市场损失无法估计.然而,诚信在当今社会,不仅是一个经济伦理学范畴,而且还是一个社会学范畴。诚信作为一种制度,不但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和道德制度。
二、诚信是做人之本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人处世虽然复杂,需要察颜观色,见机行事,灵活多变,但万变不离其宗,做人最根本的一条便是讲诚信.目前社会上假文凭、假证书、假学术之风也刮及高雅校园,难怪莘莘学子为之躁动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学生不守诺言,作风虚浮,毕业违约等,不良现象有所抬头.中国十三亿人,社会的竞争是激烈的,但即使如此竞争的环境下,也不能弄虚作假,你可以在一时骗了所有的人,但你绝不可能骗所有的人一世.是金子的总会发光,一个守信用的人,即使是身无分文,也可以凭借信誉得到各个方面的帮助,成就一番事业.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做人的根本准则。古人言,“立信才能立业”,“人之所助,信也”。诚信,就是要说真话,道实情,守信用,讲信任。在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中,诚信二字的份量可谓沉甸甸的。因为讲诚信,刘备实践了自己的真言:“我得军师,犹鱼之得水也”。他充分信任、特别重用诸葛亮,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同样因为讲诚信,诸葛亮知恩图报,辅助后主,力保蜀汉政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还是因为讲诚信,关羽铭记“桃园结义”,“身在曹营心在汉”,“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回到刘备身边。人们崇拜诸葛亮,敬关羽,就是崇拜、敬仰他们这种讲诚信的可贵品质.我们学生干部要始终如一地做到诚实守信,随时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觉地接受老师与同学的监督,只要我们学生干部首先做诚实守信的模范,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像珍惜生命一样维护诚信,通过坚持不断的努力,诚信就会回到你我中间,同时在大学校园中行成诚实守信的良好校风,校园的信用道德观必将逐步确立,一个明礼诚信的社会就一定会在我们手里建设好!
第五篇:明礼诚信
明礼诚信、立志成才
小时候的我,最大的理想就是爸爸妈妈能多给我买些玩具和好吃的。现在看来,才觉得儿时的我多么的天真。长大后,才渐渐地明白:“理想,不在于一朵娇嫩的鲜花,需要我们渴望的目光去滋润,更需要我们用真挚的心灵去呵护
金色的童年,沉淀着儿时的快乐沉淀着淡淡的稻香。就像陈年的女儿红,愈久弥香。
理想是石,理想是石,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当然,理想也是一股动力,推动着我们前进。
理想,包含着我们对未来的向往,对未来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确立远大理想,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此话并不过分。纵观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大事业的人胸中没有超乎常人的志向?夫欲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层层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那些无志之人的“志”,就是美梦,就是所谓的“理想”,他们把自己的蓝图构画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同学们,你是立长志之人,还是常立志之人呢?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大胆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如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正在梦幻的理想中彷徨呢?
但是,远大的志向往往夭折,因为挫折。但不乏例外。越王勾践兵败后给吴王当奴仆立志雪耻,以戈为枕,卧薪尝胆,后终灭吴;秦朝时的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首事反秦;马克思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人类谋幸福,后来完成巨著《资本论》,为全人类的解放贡献了毕生精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立志,就要做到零的突破。突破零不易,假如无远大的理想(志向),零是不可能突破的,因为没有志向的奋斗是不会有前进的动力的。人们奋斗过程中巨大动力的形成就源于他所确定的目标,也就是说立志是奋斗的必要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句话是很值得我们青少年朋友们深思借鉴的,在我们看来,这句话中的“提出问题”便是该确定一个什么样的志向。夫志当存高远”,我们在确定志向的时候不应该忘记这句话。“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上了大学也未必成才。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人生也就会变得毫无意义;要立志,立大志,需要有一个宽阔的视野,要纵观今古,横览中外,作长远的打算。志需立,诚信也不可少。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没有诚信的人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诚信就如同一盏生活中的明灯指点我们前行的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说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的基道德。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就是说讲诚信,是天下行为准则的关键。在我国传统儒家伦理中,诚信是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重要道德规范。古代圣贤哲人对诚信有诸多阐述。比如:孔子的“信则人任焉”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民以诚而立”;孟子论诚信 “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荀子认为“养心莫善于诚”;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也极重诚信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把“本真”看做是精诚之极至,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人,这就把诚信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韩非子则认为“巧诈不如拙诚”。总之,古代的圣贤哲人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从古到今,人们这么重视诚信原则,其原因就是诚实和信用都是人与人发生关系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诚信,也就不可能有道德。所以诚信是支撑社会的道德的支点。
礼节呢?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不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工作中,交友中等。他可以为我们加分。为我们赢得最佳印象。
因此,诚信明礼,志高,有理想是每一个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孙树杨
201107031063 材工11-2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