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交通事故痕迹鉴定
交通事故痕迹鉴定
据了解,痕迹鉴定范围为,道路交通死亡事故;交通肇逃事故留有的痕迹;车辆轮胎爆破原因不明;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车灯冷热光源痕迹不清;交通事故发生时车辆和行人运动状态不清;不能确定车上指印为何人所留;交通事故发生后需对车辆和人体附着油漆、橡胶、塑料等微量物质与肇事车痕迹部位物质进行成分比对检验的;交通事故发生时车辆行驶速度不清;其他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需鉴定痕迹的,交通事故痕迹鉴定。
交通事故痕迹鉴定应自交通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3天内委托天通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交通肇逃事故自肇事车查获之日起3天内委托鉴定中心鉴定;鉴定中心受理委托后,应与办案单位在24小时内查勘相关痕迹;办案单位应提前通知交通事故当事人或代理人到场见证,并在检验记录上签名;交通事故当事人或代理人拒绝签名或通知后未到场见证的,办案单位要做好记录,鉴定材料《交通事故痕迹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鉴定,是由具有技术职称的事故处理交通警-察或者委托专门机构使用仪器设备对事故车辆、现场物体上的承受客体痕迹与嫌疑造型客体进行检验鉴别,对痕迹与嫌疑造型客体是否“同一”作出认定结论。
(一)平面痕迹鉴定
平面痕迹鉴定,主要是检验痕迹的线形特征与嫌疑造型客体是否同一,以及痕迹的物理、化学成分与嫌疑造型客体上的成分是否同一。例如,两车刮擦事故,此车上的刮擦痕迹与彼车上的刮擦痕迹是否相对应,此车上的油漆减层与彼车上的油漆加层颜色、成分是否相同;人车相撞事故,行人衣物上的轮胎印迹与该车的轮胎花纹是否一致。
(二)立体痕迹鉴定
立体痕迹鉴定,主要是检验痕迹的形状特征与嫌疑造型客体是否同一。如两年相撞事故,此年上凹陷痕迹与彼车上的相应凸出部位形状是否吻合。
(三)其他物证及法医物证鉴定
其他物证及法医物证鉴定,是由具有技术职称的事故处理交通警-察、法医或者委托专门机构使用仪器设备对现场遗留的物证与从交通肇事嫌疑车辆上提取的微量物证进行同一认定。其他物证检验包括对轮胎、橡胶、金属合成树脂、纤维、油斑、玻璃、土壤、煤和焦炭检验、鉴定。法医物证鉴定包括对血液、血型、毛发、人与动物的组织碎块等的检验、鉴定。
通常,此类鉴定的检材体积孝数量少,有的只有微量,因此利用荧光法检验、薄层色谱检验、气相色谱检验、裂解色谱检验、紫外光谱检验、红外光谱检验、发谢光谱检验、中子活化分析等技术进行检验、鉴定。有此证据需要作出“特征同一认定”,有些只需作出“种类同一认定”即可。
第二篇: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提取及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与理赔: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提取及鉴定
第一节
概述
一、痕迹物证的基本概念
所谓痕迹物证是能够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物证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交通事故中一般为车辆、散落物,以及留有事故痕迹的物品等。
痕迹物证是以它的存在情况、形状、质量、特性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因为痕迹物证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具体物品,比较容易查明,不像其他证据那样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和其他复杂情况的影响,所以可用来审查其他证据的真伪。
在这里,需要单独说明痕迹的概念。痕迹是事物运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影像或形象。公安、司法部门所研究的痕迹是专指犯罪行为所留下来的各种影像或反映形象,这些统称为犯罪痕迹。这些痕迹,有的反映着作案活动过程和手段,有的则反映着作案人本身以及使用工具(如车辆)的形貌和特征,且均可用来证明犯罪事实,甚至证实犯罪人。
由于犯罪痕迹所反映的对象不同,在案件中解决的对象不同,形成研究工作的不同领域,因此又把痕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
1.广义的痕迹
广义的痕迹,是指犯罪活动所引起(现场范围内)的一切变化而遗留下来的各种影像或反映形象。例如,伤害人身形成的伤痕、血迹;毒害人命中的毒品和尸体;交通肇事后车辆的附加痕;撬门压锁被破坏而变形的钌铞和门框上凹痕;被翻动过的箱、柜、抽屉的凌乱状态;走动和接触物体时所留下的足迹、手印;罪犯在犯罪现场遗留下的工具、枪弹、烟头、纸片,或者从身上掉落的纽扣、毛发、分泌物、呕吐物和碎末、附着物、气味、颜色等。这些痕迹的存在可以提供研究犯罪实施过程,分析案情性质和其他具体情节的重要材料,有的则可以提供检验鉴定的物质基础,因此在侦查案件中能起到重要作用。
广义痕迹不可能只由一门痕迹技术进行研究,有一些是法医检验的对象,有的则是刑事化学、刑事物理学、现场勘察学或者其他科学的研究对象。
2.狭义的痕迹
狭义的痕迹,是指犯罪活动中使一客体作用于另一客体,前者引起后者发生形态的变化而遗留下来的反映形象。前者叫做造型客体,后者叫做承受客体。承受客体上的痕迹以各种形式反映着造型客体接触部位的外表形态、结构特征或动作特点,因此称之为形象痕迹。研究形象痕迹可以解决同一认定问题,即可以确定痕,迹是何人何物所遗留。所以,这种痕迹是痕迹检验技术的专门研究对象,而研究其他痕迹通常只是解决种属认定问题,如一种车辆 粘附另一种车辆的油漆色。物体的物质也是种属的认定问题,种属认定在特定条件、环境中可起的证据作用不可忽视。
二、痕迹物证的基本类型
交通事故遍及城乡,现场状况千差万别,事故痕迹物证种类繁多。根据痕迹物证的形态和形成机制大体可分为:
1.附着物类型
交通事故发生后,粘附在肇事车辆、尸体以及其他物体表面能够证明事故状况的物质,叫做事故附着物。在事故发生过程中,车辆、人员或其他物体的接触部位会发生物质的脱落和转移。肇事双方表面物质的类型、事故作用力大小、方向可以决定这种物质的转移过程。由于形成事故附着物的条件不同,肇事双方接触部位的物质,有时呈单向转移,有时为双向
转移。
附着物类型包括喷溅或粘附在车体、人体和其他物体表面的物质,例如血迹、毛发、油脂、纤维,以及附着在各种机械创痕上的如油漆微粒、橡胶颗粒以及热熔塑料薄膜等。在一些粗糙物体的表面,有时还可以发现玻璃微粒这样的附着物。
具有一定粘性的物质一般会在车辆或者其他物质上留下一定痕迹,例如油脂、油漆、血液以及人体组织等。在强力作用下,由于局部热变形而产生一些粘性物质,也会粘附在车辆及其他物质上。例如反光膜和塑料,本身具有一定塑性。经过高速摩擦,产生局部高温,软化产生一定粘性,粘附在其他物体表面。
在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中,掉落和转移微量物质,对物体具有一定的附着力,也能粘附在车辆、人体或其他物质表面。例如纤维、毛发、微量油漆等。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附着物类型。
1)塑料附着物
车体表面有一些由塑料制作零部件,而这些部件大多位于车辆的突出部位,发生交通事故时,这些部件很容易受到撞击和刮擦。这些零部件大多质地柔软,可塑性较强。由于受到撞击或刮擦而局部产生高温,因此被撕裂或拉伸呈薄膜状,粘附在车辆或其他物体表面。
2)油漆附着物
为了防护和美观,各种车辆都有油漆涂层。油漆是最常见的物证之一。但是油漆的漆层状况、造型体和承受体的接触部位、作用力大小和方向都有很大的区别,不是所有交通事故都有油漆物证。
新的油漆涂层附着力强,不易脱落。只有在和其他车辆或坚硬的物体以平行或倾斜的方式撞击时,表面物质才会发生物质的脱落和转移。通过油漆附着物的检验鉴定,可为认定事故责任提供科学依据。
3)反光膜
反光膜是一种反光性能较强的薄膜状物质。为了保证夜间行车安全,各种车辆的牌照都由过去的油漆改为反光膜物质。因为车牌安装在车辆前后较为突出的部位,在发生交通事故时,经常受到冲击和刮擦,呈粘胶状附在其他车辆或物体表面。
4)油斑附着物
油脂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和交通运输车辆中,它也是交通事故现场常见的物证之一。
油脂可分为植物油、动物油和矿物油三大类。在事故现场一般为矿物油,有时也有动植物油。例如运输动植物油的车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这些油脂因撞击而喷溅或泄漏出来,遗留在现场或粘附在车辆、伤亡人员或其他物体表面。提取油斑物证和车辆装载的油脂,经过检验鉴定,可为事故责任提供科学依据。
5)纤维物证
在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或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肇事车辆和人体发生接触,被撞人员的衣物纤维有时会粘附在车辆的表面,成为事故现场的主要物证。
这些纤维物证主要可分为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化学纤维三大类。植物纤维主要是棉、麻衣物纤维。动物纤维主要是毛料、人畜毛发和丝织衣物纤维。在交通事故现场纤维物证存在的主要条件是:
肇事车辆事故接触部位粗糙、坚硬或具有坚硬的突起部位;
肇事车辆接触人员头部或具有纤维和毛发的部位;
发生交通事故时,肇事车辆具有快速、强力的撞击或刮擦作用。
一般而言,事故现场的纤维物证是极少量的,而且不易发现。因此需要借助放大镜进行仔细的寻找和观察。
2.散落物类型
散落物类型包括自身车上脱落而掉落在地上的零部件,钢制或木制碎片,油漆涂层碎片,塑料及玻璃碎片;橡胶碎条、碎块;结构性土砂碎片;自人体抛落在地面上的穿戴物品和携带物品以及被分离的器官、组织;从其他物体上撞、擦掉落地面上的诸如树皮、断枝、水泥及石头碎块等。
3.痕迹类型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主要有车辆轮胎的拖印、压印和擦印;车身在路面上凿划印痕;车身和其他物体上被撞、挤压、砸、擦刮、刻划以及人体被撞击、碾压、撮擦所留下的各种痕迹与伤痕。再就是车身、路面,人体和相关物体上因某些附着物涂污而形成的痕迹等。
这些痕迹在形状、尺寸、颜色上各有不同,往往是交通事故发生过程的一个侧面反映。
三、勘查痕迹物证的基本原则
四、现场勘查和取证程序
1.事故现场情况了解
勘查人员到达事故现场之后,应该立刻询问见证人和受害者,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和情况。如果肇事车辆逃离现场,应该查清车辆特征和逃逸方向。对于无见证人,受害人重伤或死亡的逃逸事故现场,则应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判断逃逸车辆的类型和逃离方向。情况清楚的,应立即向指挥人员汇报,以及时部署追辑和堵截。
2.勘查寻找事故痕迹和物证
对现场的肇事车辆、地面、伤亡人员以及有关物体,进行认真仔细地勘查。寻找和确定事故的接触部位。仔细观察事故痕迹和物证的形态和特征。
3.对事故痕迹物证进行测量
对于已经确定的事故痕迹物证,应进行仔细勘查和测量。测量和记录事故痕迹的位置、长度、宽度。事故物证一般存在于事故痕迹处,只须测量和记录其位置即可。
4.提取事故痕迹物证
根据所确定的事故痕迹物证的种类、位置等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提取。
5.事故痕迹物证的保护
事故现场路面的痕迹物证必须在勘查、测量和拍照后才能进行提取。否则恢复交通后痕迹物证将会被破坏。车辆转向盘或其他物体上的指纹和轮胎表面的痕迹物证,如果不能及时提取,也可异地暂缓提取。但必须采取保护措施。车辆和物品最好存放在室内。如果存放在室外,必须用毡布或塑料布,将事故痕迹物证部位覆盖起来,以防人员触摸,或因天气变化,造成痕迹物证的破坏和丢失。
五、痕迹物证的提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1.事故痕迹的提取方法
对事故痕迹进行了勘查、测量和提取,还不能满足事故处理工作的需要,还必须以适当的方式提取下来,才能进行检验鉴定,才能为研究事故和认定事故提供可靠的依据。
1)直接提取
若有事故痕迹及和事故痕迹相关的物品、容易分解的车辆零部件,应将物品和有关零部件全部提取,用来进行检验鉴定和用作法律依据,2)间接提取
无法进行直接提取的事故痕迹,应该采用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提取,①摄影或录像法。即采用摄影或录像方法提取事故痕迹,可以快速、精确地反映痕迹的真实情况。为了方便进行检验鉴定,摄录的痕迹影像应完整、清楚且特征不应发生变化。
②石膏灌注法。遗留在地面上的立体痕迹,例如路面上的足迹、轮胎花纹印记等,可以采用石膏灌注法进行提取。
③硅橡胶和硬塑料橡胶提取法。硅橡胶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呈乳白色粘稠状,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物,即可固化。采用这种方法可提取有一定弹性且不易断裂和破碎的物体表面痕迹。硬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松香、黄蜡、石膏和填充物。这种塑料遇热易软化。把它放人温水中,待其软化后,除去表面的水珠,在平板上按压出一个平面,把这个平面覆盖在涂有甘油的痕迹上,均匀压实,冷却定型后取出。这种方法可以提取车辆或物体表面较大面积的 痕迹。
④复印法。对于用金属粉末在光滑平面显现出的指纹,可采用复印法进行提取。具体方法是:透明胶带、黑色不透明胶带或摄像感光纸将显现出的指纹粘取下来,与有关人员的指纹进行对比。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提取机动车转向盘、车门把手和车辆表面的可疑指纹。
⑤静电吸附法。遗留在光滑路面上的立体痕迹,例如泥土路面上的足迹、轮胎花纹印记,可以采用静电吸附法进行提取。
2.提取现场遗留物及注意事项
1)散落物的提取
散落在现场地面的油漆碎片、塑料碎片、玻璃碎片、车辆零部件及装载物等,可以用镊子夹取。沾有事故物证的较大物品,可以用手提取,但不能用手接触事故痕迹和附着物部位。
2)附着物的提取
粘附在小件物品和车辆零部件表面的物质,应该将有关物品和零部件全部提取。
对于粘附在车体上和其他较大物体表面的物质,可以根据物质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方法提取。
对于固体物质,例如塑料、反光膜、油漆、干燥血痕以及人体组织等,可以用刀片刮取。为了防止物证丢失,应将物证和部分载体一起提取。还可以采用剪、挖、锯等方法进行提取。为了保全事故物证,宁可使粘附物证的车辆或物体局部受到一些破坏。
对于液体物质,例如血液、油脂等,可以用纱布、滤纸或脱脂棉提取。
3)提取对照样品
提取对照样品就是提取进行检验鉴定的比对物质。通过比对检验,可以为认定肇事车辆提供科学依据。由于互相碰撞或刮擦的物体之间表面会发生物质的转移,如果事故现场遗留了肇事车辆本身的物质或装载物,勘查人员应将现场遗留物仔细提取并妥善保存。追查到肇事车辆后,从可疑车辆的有关部位提取与现疡遗留物有关的物质进行比对检验。勘查可疑车辆时,如果发现可疑附着物,应该从被撞车辆和伤亡人员以及其他物体表面提取对照样品,进行比对检验。
4)提取现场物证是一件十分仔细的工作,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事故物证的提取工作,应在事故痕迹勘查之后进行,以免影响事故痕迹的勘查和鉴定。
为了保证事故物证检验鉴定结果的正确性,在勘查和提取过程中,应防止物证被污染。主要防止方法是:提取物证之前,不能在物证部位及附近用粉笔和圆珠笔以及蜡笔等勾画。提取物证所百的各种工具应清洁无污染。用同一工具提取不用部位的物证寸,每提取一次后,应将工具擦拭干净。提取物证特别是油脂和人体组织等,不能直接用手接触物证。所提取的物证必须随时标明提取部位和名称,以防混淆。取证检验的物品和车辆,应暂时扣留,检验鉴定结束后才能返还。
六、痕迹物证的检验方法
交通事故的物证检验,一般需要送到专门的技术检验部门由专业人员完成,但是交通事故调查人员也应了解一些有关痕迹物E检验的方法和检验项目、内容等知识。下面作一些简要介绍。
2.仪器分析法的主要种类
1)吸收光度分析法
光线通过溶液时,由于溶液中所含的物质不同,因此对光线吸收在波长不同的情况下有所差异,而且浓度不同,吸光度也不同。这样通过溶液光线的光谱图上就会出现在相应波长区内的吸收峰,吸收峰的峰值大小,反映出溶液浓度的大小。对于有色溶液,用可见光测定,可对多种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2)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吸收光度法相同,不同的只是单用紫外光线进行吸收光谱测定,它对测定无色溶液更为有利:在仪器设计时,往往将吸收光度分析与紫外光谱合并在一个仪器中,称为紫外分光光度计。
3)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用具有红外连续光谱的光源照射粉末、液体等检样,记录检样的吸收曲线而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叫做红外吸收光谱分法。
红外光谱也是由许多吸收峰组成的,这些吸收峰的频率、形状和强度反映出物质分子的结构,它可用于有机药品、塑料、纤维、土壤和油类等的分析鉴定,对多种物质都能起到“分子指纹”的作用。而且,红外吸收光谱法的检样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痕迹物证检验中应用很广的方法。
4)发射光谱分析法
发射光谱分析法是根据原子所发射的光谱来测定物质的化学成分的一种方法。诱使某种物质发光,是通过外界诸如热能、电能或光能等形式的能量作用,激发原于核外电子由基态或较低能级向较高能级跃迁后有会自行跃回原先所处能级,以辐射电磁波的形式释放能量而实现的。不同物质的原于结构不同,辐射电磁波时就会按一定波长次序排列成谱线组即特征光谱。将这种特征光谱与已知元素的标准谱片进行比较即可确定其化学成分,实现定性分析。用已知含量的标准试样在同一实验条件下摄于同一感光板上,通过黑度比较推算其含量而进行定量分析。
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
把样品溶液喷雾至火焰中,使之汽化、解离、生成基态原子,用一束特定的入射光照射基态原子蒸气,原子蒸气对光线产生吸收,通过吸收峰值的强弱来测定微量金属。
6)X射线分析法
X射线法就是用X光线照射结晶物质,光线经过晶格内反射、衍射,测定其衍射角,求出结晶格子的面间隔,由此判断是何种物质。它广‘泛用于结晶药物、矿物、土砂、岩石等的分析。
软X光线法,是让X光射线照射结晶物质,然后测定产生的二次X射线,由此确定金属元素的种类。
7)中子活化分析法
中子活化分析是在原子炉内用快中子束照射物质后,通过测量经中子辐射后变为放射性原子核的核辐射来对物质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中子活化分析的显著特点是可鉴定微量物证,不破坏样品,测定元素及其浓度时利用的不是核外电子,而是原子核的作用。这就排除了分析化学性质相近的元素时存在的各种困难。
一切天然的和人造的物体都是化学元素组成。任何物质所包含的化学元素,分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类。浓度为百分之几和百分之几十的元素叫常量元素,含量约为千分之几以下的元素则称为微量元素。
鉴定物证时,微量元素能比常量元素提供更多的信息。首先,微量元素在物体中的含量的数目比常量元素多得多,常量元素在物体中从未超过6~8种,通常只有3~4种。用现代分析方法的中子活化法则能测出几十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其次,就同类物体的总体而言,常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范围极小;而微量元素的浓度变化范围却非常大,常常达到几个数量级。
微量元素的上述优越性,可用来鉴定对象的分类和同一认定。显然,对于揭示比较对象之间的相似于差异来说,重要的是掌握特征的数量及其变化范围。能起这种特征作用的正是微量元素的浓度。中子活化分析技术能以极高的精确度测定物体中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
在交通事故中,中子活化分析多用来鉴定毛发、油漆、纤维、塑料、玻璃等。
8)气相色谱——质谱法
由气相色谱仪气化室中出来的样品蒸气(分子),经色谱柱分离后在电子流轰击下,出去分子中的一个电子,使其成为带正电荷的分子离子,再通过磁场使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分离,并记录其相对强度,画出质谱图。这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的分子结构的推断等。
9)气相色谱分析法
将气体或液体的蒸气样品通入填满吸附剂的细长柱子(金属或玻璃管),由于各种分子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性能和分配系数有所差异,移动速度就会有所差别,从而绘出曲线。对油类物质的分析化验,离不开这种分析方法。
10)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分析法技术,它在传统的液体柱色谱基础上采用了高压泵、高效固定相和高灵敏度检测仪器,具有分析速度快、分离效果好和操作自动化的特点。高效液相色谱图和气相色谱图相似,为信号(电压或电流)——时间曲线,也就是浓度时间曲线。根据色谱峰的出峰时间进行定性分析,根据谱峰的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七、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在处理事故中的作用
1.确定交通事故的性质
公路上的伤亡事件不一定都是交通事故,还必须根据遗留在现场的实物、痕迹和人体的损伤部位确定是否交通事故。
2.推断车辆类型
依据轮胎花纹结构印痕、印痕宽度、印痕的数量所反映出的车轮数目、轮距、轴距、车轮直径、胎面宽度和油漆膜片等确定车辆的种类。
3.认定车辆
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可以认定肇事车辆、肇事逃逸的车辆。通过对车辆可疑痕迹的检验(包括车辆接触部位、新喷漆处、更换的零件),特别是车辆一般不损坏的零部件、部位更换了新的或有所变更,还要对车辆的轮胎花纹结构和轮胎磨损程度、裂纹、橡胶剥落的形态等认定肇事车辆;对破碎玻璃、标牌、字号断裂脱落遗留在现场以及其他痕迹物证可以进行检验,认定肇事车辆,又
可以通过对现场车辆上遗留的手印、足迹等痕迹的检验,可以认定 弃车逃逸者。
4.为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提供依据
根据碰撞痕迹的位置、角度、制动拖印痕,判断碰撞前后的速度、碰撞前后的行驶角度、各自所占路面的多少、接触部位、接触点、运动轨迹等,确定事故的原因和主要责任者。
5.为法庭提供诉讼证据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联的客观事实,办案人员是通过证据来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据之所以能够对案件起证明作用,在于它与案件本身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但是,证据具有的这种作用,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和认识的。例如,死者的衣服上存在的油漆痕迹,如果不通过专门的技术鉴定就不能证明它与车辆之间的联系,从而不能作为证据使用。任何一种痕迹物证,只有通过鉴定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证据。
第三篇:车辆痕迹鉴定 (本站推荐)
车辆痕迹鉴定
车辆的种类车辆的种类按驱动方式不同分为非机动车辆和机动车辆,车辆痕迹鉴定。
(1)非机动车辆。是指以人力或畜力为动力而行驶的车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自行车。自行车有普通型、轻便型、载重型、小轮轻型、赛车型等。按轮胎充气后外胎直径的大小,一般分为28(英寸)型、26(英寸)型、24(英寸)型、22(英寸)型、20(英寸)型和16(英寸)型等系列。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28(英寸)型、26(英寸)型和24(英寸)型。自行车车轮一般为两轮,后轮为驱动轮,前轮为方向轮。
三轮车。三轮车的车轮结构有三种。第一种是,行驶时一轮在前,居于车体的中轴线上,为方向轮,两轮平行排列在后为驱动轮;第二种是,行驶时两轮平行排列在前,为方向轮,一轮在后,居于车体的中轴线上,为驱动轮;第三种是偏三轮,行驶时两轮位于同一侧,一轮单独位于另一侧。三轮车也使用自行车的车胎。
手推(或拉)车。手推(或拉)车有单轮(手推)和双轮(推或拉)之分,有工厂制造和手工制作之别。手推车多用充气轮胎。也有使用实胶轮、木轮、铁轮的,但现在较为少见。
畜力车。多指马车,大多数畜力车为双轮,少数为四轮。按车轮的结构和材料分为橡胶轮、铁轮和木轮三种。常见的是橡胶轮畜力车,橡胶轮,一般采用专用轮胎,有的也使用汽车轮胎。铁轮车和木轮车除偏僻农村外,很少见到。
(2)机动车辆。是指以汽油、柴油或电能等能源为动力行驶的车辆。主要有汽车、摩托车等。
汽车。按用途可分为:载重汽车、客车和专用汽车三种。载重汽车,主要用于运输货物,根据载重量的大小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客车,主要运送人员,根据载客量的多少分为小轿型车、中型轿车、大型轿车;专用汽车,如消防车、救险车和救护车等。
按车轴可分为:两轴四轮车、两轴六轮车、三轴六轮车和三轮十轴车。
另外还可以按轴距、轮距进行分类。不同类型的汽车,其轴距、轮距多不相同,因此,可以根据轴距和轮距的大小,判断汽车的类型。
摩托车。分为两轮和三轮摩托两种。三轮摩托又分为:正三轮和偏三轮摩托。
无论是两轮或是三轮摩托,前轮都是方向轮,后轮是驱动轮。摩托车的型号一般是以汽缸的数量和容量来确定的。根据不同的汽缸数量和容量,摩托车又分为轻便型和普通型摩托车。
2、轮胎的种类
车辆的轮胎是车辆痕迹形成的主要部位。不同车辆的轮胎其构造和质材也不同。常见车辆的轮胎一般是由弹性较好的橡胶制成的充气轮胎,也有少数橡胶实心轮胎。木轮和铁轮极为少见。(以下轮胎所指为橡胶充气轮胎)
轮胎从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即外胎和内胎。外胎是由橡胶和帘子布混制而成,主要有胎面、胎体和胎圈三部分组成。外胎胎面具有形态各异的花纹,是与地面接触形成轮胎痕迹的部位。轮胎按适用的车辆不同分为:非机动车轮胎和机动车轮胎。
(1)非机动车轮胎。非机动车轮胎主要是指自行车、三轮车、手推(或拉)车和畜力车轮胎。
自行车、三轮车和手推(或拉)车轮胎。非机动车轮胎结构较简单,一般分为两种,即硬边(钢丝边)胎和软边胎。胎面花纹一般分为对称和交错两种排列。因各个工厂的模具不同,其花纹形态也不同。
畜力车。因没有统一的规格型号,使用的轮胎比较杂乱。常见的畜力车轮胎一般是使用汽车或摩托车轮胎代替。铁轮和木轮畜力车一般为自制。
(2)机动车轮胎。机动车轮胎主要是指汽车和摩托车轮胎。
汽车轮胎。汽车轮胎的规格一般采用英制(英寸)或公制(毫米)。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英制如:9。00-20。9。00为外胎断面宽,20为外胎圈内径。另一种公制如:155×380。155为外胎断面宽,380为外胎的外直径。
按轮胎胎面的宽度可分为:大型轮胎、中型轮胎和小型轮胎。大型轮胎面一般宽为25厘米;中型轮胎面宽为15-20厘米;小型轮胎面宽为10-12 厘米。
轮胎分为内胎和外胎。外胎表面是较厚的橡胶层所构成的胎面花纹。按胎面花纹作用与适用车辆大致分为:高速花纹、普通花纹和越野花纹。
高速花纹:是纵向小曲线构成的花纹,适用于在高级路面上行驶的小轿车或客车。
普通花纹:是锯齿形、三角形、菱形的花纹。一般都有纵横交错的花纹沟,其宽窄不等。客车轮胎面上的较窄,货车轮胎的较宽。
越野花纹:是人字形、工字形和马字形的花纹。主要适用在于野外、雨雪泥泞或条件较差的路面行驶的越野车、工程车以及大型载重车。越野花纹的特点是:花纹单位面积大,花纹沟较深而且宽。
摩托车轮胎。摩托车轮胎规格采用公制(毫米)。常见的有695×106,695×100,686×95,675×87,652×106,645×77等。“×”前数字为轮径;“×”后数字为胎面宽。摩托车轮胎,胎面花纹大致可分为普通花纹和越野花纹。
百分网
二、车辆痕迹鉴定及作用
1、鉴定工作
车辆痕迹鉴定是根据车辆的车体痕迹、车轮痕迹、车辆附属部件痕迹以及分离物痕迹所反映的特征,对嫌疑车辆进行检验,认定或否定嫌疑车辆的过程。
(1)车辆痕迹鉴定的程序和方法,与足迹、工具及其它痕迹基本相同。首先确定种类特征是否相同,确定种类特征同一后,再根据痕迹反映的个别特征(如轮胎上的磨损、切口、孔洞、补丁等特征出现的部位、大孝形状及相互关系。)进行比较检验。如果个别特征总合反映一致,即可作出认定同一的结论。
(2)车辆痕迹除利用形象特征检验外,还应对车辆痕迹中发现的其它附着物、油漆等以及微量物质进行理化检验,确定这些物证与车辆的关系。
(3)车辆痕迹鉴定前,要注意了解嫌疑车辆在发案或肇事后,是否修理或更换过轮胎及其它部件。以防止鉴定结论的错误。
2、车辆痕迹作用
在刑事案件侦破和交通事故案件处理中,车辆痕迹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车辆痕迹,可以分析判断车辆来去现场的方向和路线,布置追缉或堵截,为侦查工作指明方向。
(2)根据车辆痕迹,可以分析推断车辆的种类,为侦查提供线索,缩小侦查工作的范围。
(3)根据车辆痕迹,可以对嫌疑车辆进行检验鉴定,确定现场车辆痕迹是否嫌疑车辆所留。为查明事实,追究责任,提供依据,鉴定材料《车辆痕迹鉴定》。
百分网
三、车辆痕迹的特征
车辆痕迹的特征,分为车辆痕迹的种类特征和个性特征。主要是指车辆痕迹所反映的车体结构、轮胎表面和车体附件物特征。
1、非机动车辆痕迹的特征
(1)非机动车痕迹的种类特征
车体的结构特征。主要有痕迹反映的车轮数量、车轮间的距离以及相互关系等特征。如独轮手推车形成的痕迹只能反映出一只车轮,自行车痕迹反映的车轮数量是两只轮;车轮之间的距离及相互关系则反映是不同型号和不同种类的车辆。
轮胎的种类特征。主要有痕迹反映出的轮径大小,胎面的宽窄和花纹形状以及车轮质材等特征。如充气轮胎与铁、木车轮痕迹所反映的质材特征。
车体附件物的特征。主要有车体支架以及车辆碰撞后脱落的其它附件形成的痕迹特征。如自行车的支撑架是单支架还是双支架等。
(2)非机动车的个性特征
轮胎痕迹的个性特征。主要是轮胎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磨损、裂纹、缺损、修补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位置、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等。
车体附件的个性特征。主要有支架接触地面部位的形状、长度和宽度;双支架两支撑点之间的距离,支架与轮胎的位置关系等;畜力车支脚痕迹反映的支脚大孝形态、两支脚之间的距离及支脚与轮胎痕迹的位置关系等特征。
2、机动车辆痕迹的特征
(1)机动车辆痕迹的种类特征
车体的结构特征。车辆痕迹反映的车体结构特征,主要有轨距特征、轴距特征和车轮数量特征。
轮距特征:轮距也称轨距。是指车辆同一轴上两侧轮胎痕迹中心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轮距特征反映的是车体的宽窄。一般情况下,后轮轨距大于前轮轨距;由于形成痕迹的车体的结构不同,痕迹反映的轨距特征各不相同,因而轨迹特征是识别车辆的重要特征。
轴距特征:轴距是指同一车辆前后轴之间的距离。轴距特征反映的是车体的长短。轴距特征和轨距特征共同反映车辆的大小,也是识别车辆种类的重要特征。
车轮数量特征:车轮数量特征也反映车轴数量。车辆的车轴有双轴、三轴等。前轴通常为两只车轮,主要是起调整行车方向的作用。后轴有两轮、四轮、八轮之别,主要是起承载和驱动的作用。车轮数量特征反映不同车体结构。
轮胎痕迹的特征。轮胎痕迹反映的特征主要有:轮胎大小特征和种类特征。轮胎的大小特征,指轮胎外直径大小和胎面的宽度;轮胎的种类特征,指轮胎花纹种类和形态结构。
附件物特征。附件物是指车灯、保险杠、油箱、支架等。这些附件物可能在现场或其它客体上形成痕迹,并反映其特征。如摩托车支架支撑车体时形成的痕迹,是单支架还是双支架。
(2)机动车辆痕迹的个性特征
车体痕迹的个性特征。主要是车辆与人或物碰撞后,在被碰撞的物体表面所留下的,反映车体撞击部位外表形态结构,凹凸状况的特征。如撞击部位的形状、大小,以及特征之间构成的相互关系。
轮胎痕迹的个性特征。主要是轮胎在使用过程种形成的特征。主要有轮胎的磨损、损伤和修补特征。
轮胎的磨损特征。一般情况下,车辆每行驶一千公里,轮胎平均磨损0。2-一0。4毫米。轮胎的种类、质材、使用环境的不同,在使用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摩擦而形成的磨损特征不同。如磨损面的大孝形状、部位等。
轮胎的损伤特征。是由于路面的原因,致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轮胎花纹出现崩裂、切口、裂缝等所形成的特征。这些特征有损伤出现的部位、形状、大小及相互间的关系等。
轮胎修补特征。主要是指轮胎的补丁特征。它包括补丁的部位、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等。另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轮胎扎进的钉子,花纹沟压进的石块等形成的特征。
附件物的特征。常见的是碰撞所造成的车辆附件物的破碎、掉落而形成的痕迹。这些痕迹属整体分离痕迹,其特征反映的是破碎或掉落部分与车辆附件物的关系。通过对分离痕迹的检验,可以认定破碎或掉落部分与车辆附件物是否同一整体,进而认定车辆。
另外还有摩托车附件物的特征。如支架接触地面部位的形状、长度和宽度;双支架两支撑点之间的距离,支架与轮胎的位置关系等。
百分网
四、车辆痕迹的勘验
1、车辆痕迹的发现
车辆痕迹的发现,勘验与车辆有关的案件现场时,要注意寻找,发现车辆遗留的痕迹,主要是车轮痕迹。通常在车辆行驶的路面上进行寻找发现。遗留车轮痕迹的路面条件不同,其车轮痕迹可分为平面痕迹和立体痕迹两种。立体车轮痕迹,经观察即可发现。平面车轮痕迹可采用侧光或反射光观察发现。
2、车辆痕迹的测量
车辆痕迹的测量,主要是车轮痕迹的测量。它包括轴距、轨距、轮径以及轮胎面宽度的测量。
(1)测量轮距:轮距也称轨距。测量方法是,首先确定同一轴两侧车轮轮胎痕迹的中心线,然后测量两条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两条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轮距。当前后轮胎痕迹完全重叠时,说明前后轮距相同,只测量后轮距即可。当前后轮距不等时,应分别测量。
(2)测量轴距:正常行驶的车辆痕迹,轴距无法测量。但有刹车痕迹时,可根据刹车痕迹测量前后轴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可观察到车轴的数量和车轮的数量。
(3)测量轮径:测量方法是,首先在车轮痕迹中确定一个明显的特征,该特征在地面重复出现一次,即车轮在地面转动一周,两特征之间的距离即为车轮的周长。周长被3。14除,所得商即为车轮的轮径。
(4)测量轮胎面的宽度:轮胎面与轮胎面痕迹的宽度基本相同。由于车辆直行,前轮痕迹往往被后轮痕迹所覆盖或与后轮痕迹重叠,因此,可以选择车辆转弯时形成的轮胎痕迹,进行前后轮胎面宽度的测量。
3、车辆痕迹的固定提取
现场车辆痕迹固定提取的内容主要有:车辆轮胎痕迹和其它车轮痕迹。轮胎痕迹,包括轮胎的花纹形态、磨损、切口、洞孔、裂纹等特征;其它车轮痕迹,包括铁轮的轮面形态、接缝、钉帽等特征。木轮痕迹包括轮辋、轮瓦的形态以及痕迹所反映的其它特征。
对上述痕迹及特征可采取比例照相、绘图、制作模型和提取原物的方法进行固定提龋除上述车辆痕迹外还注意寻找、发现和提取车辆的其它部件形成的痕迹。如保险杠、油箱、和挡泥板等形成的碰撞痕迹以及脱落的车体附件物。如油漆、、车灯、风挡玻璃等对象。
4、推断车辆种类
利用车辆痕迹推断车辆的种类,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根据车轴、车轮的数量分析、推断车辆种类。
(2)根据车轮的花纹类型、轨距、宽度和直径等推断车辆种类。
(3)根据有关的足迹或牲畜蹄迹、粪便与车轮痕迹的位置关系,分析推断是否为自行车、手推车或兽力车。
(4)根据车体形成的碰撞痕迹特征推断车辆种类。如形成痕迹的部位、形状和高低位置进行推断。
5、判断车辆的行驶方向
为研究案件情况或布置追缉、堵截逃跑的车辆,需要判断车辆的行驶方向。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车辆行驶时,由于气流作用,常使轮胎两侧的尘土、细砂形成扇状痕迹。扇面展开方向为车辆驶来方向,反之则为车辆驶去方向。
(2)被车轮辗压的树枝、麦杆、草棍等物体,其弯折两端指向车辆的前进方向。
(3)车辆行驶时滴落在地面的油滴、水点等液体物质,形状为惊叹号或星芒状的,其尖端指向车辆的前进方向。
(4)车辆行驶经过泥水路面时,引起泥水喷溅,其喷溅方向为车辆的前进方向。
(5)车辆经由水或泥的地方,驶入干燥的路面时会留下水樱水印随车辆行驶方向,由重到轻,轻的一方是车辆的前进方向。
(6)车辆刹车时形成的痕迹由轻到重,重的一方为车辆的前进方向。
(7)车辆轮胎面痕迹为人字形、八字形花纹时,花纹展开面指向车辆的前进方向。
(8)伴随着畜力车或手推(或拉)车痕迹出现的足迹或牲畜蹄迹,其行进的方向就是车辆前进的方向。
(9)车轮上粘附的泥、雪等物质,行驶时脱落在坚硬路面上,常呈锯齿状,其齿端指向车辆行驶的背离方向。
第四篇:交通事故鉴定
交通事故鉴定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法理实务研究》内容为:在法学院的课堂上很少有讲“道路交通法”这样一门课程的,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方面的案例也很少,交通事故鉴定。不仅中国的法学院如此,外国的法学院也大抵如此。侵权法是最古老的法律之一,在古代罗马的十二铜表和中国古代最早的法律中都有关于侵权行为的规定。在人类社会产生制定法以前依据习惯法解决纠纷的时代,最为发达的就是侵权行为法,只不过那时尚没有现在这样的法律分类,并没有侵权行为法这样一个类别。侵权行为法是法律发达后形成的一个法律分类。为什么侵权行为法自古就有呢?首先这是因为自古就有侵权行为,但有侵权行为不一定就有侵权行为法。以强力伤害他人身体、侵占他人财物的行为自古就有,被害方如果有比侵权方还要强大的力量,可以自行了断,反击对方,或伤其身体甚至性命,夺回财物。在此种情形中,侵权行为法是没有用的。侵权行为法的另外一个条件是被侵权的人不是通过强力,而是希望按照一定的习惯程序得到救济。这就要求人类告别蛮荒时代,在社会中发展出解决纠纷的程序与制度可以为受害人提供救济。这里就出现了侵权行为法的第三个前提,就是出现了强大的社会权威,它的决定有强制性。它或是一个组织,或是一个个人。这样的社会权威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
百分网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概说
二、现况检讨
三、交通法规解释汇编启示
第二章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法理运用现况分析
一、概说
二、道路交通事故法理基础
(一)法理基本要项
(二)法理基础分析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界定
(一)交通事故之含义
(二)过错与意外之分析
(三)交通事故类别
(四)交通事故与理赔
四、道路交通驾驶行为法理探讨
(一)“让”与“停让”之法理
(二)应注意并能注意而未注意之法理
(三)行近、行经、行至之法理
五、小结
第三章 汽车交通事故鉴定法理运用基础
一、概说
二、处理交通事故应有之法律概念
(一)立法精神
(二)法律概念与位阶
(三)事故处理有关法律之概念
(四)事故搜证与刑事搜证之分际
(五)刹车痕与刹车系统之搜证
(六)事故处理法律程序
三、事故肇因分析、法理思维程序之立体观
(一)搜证、举证、认证之思考逻辑
(二)立体观之述说
(三)人、车、路、时、空、力、长、宽、高之运用
(四)确立因果关系概念
(五)路权优先通行顺序思维之建立
四、司法与鉴定者之法理思维
(一)司法与鉴定之分际
(二)司法庭讯程序(交互诘问)
(三)违规、肇因与肇责之思维
五、预见、反应、采取安全措施的法理分析内涵
六、小结
第四章 道路交通事故鉴定法理运用实证分析
一、概说
二、转弯车与直行车之争议
(一)肇因分析问题研究
(二)理赔问题探讨
三、无号志路口事故之争议
(一)道路优先通行顺序之建立
(二)肇事责任认定标准
四、回转车事故之争议
(一)回转车事故之形态
(二)肇责区分方式
五、红灯停、绿灯行之争议
(一)号志设计
(二)如何认定闯红灯的现象
(三)司法如何认定闯红灯
六、少线车道应让多线车道先行之争议
(一)让与被让之认定时机
(二)如何确认己方是让或是被让
(三)改进之道
七、单一事故之争议
(一)单一事故的认定
(二)单一事故的影响
八、结语
第五章 事故鉴定方法实务研究
一、概说
二、搜证、举证、认证之肇事鉴定法理思维运用
(一)搜证、举证、认证之肇事鉴定法理思维
(二)三度五维思维因素分析表
三、鉴定思维与方法基本认识
(一)确认谁是注意方、谁是礼让方
(二)事故发生撞击前1—2秒必有一方未注意或未礼让
(三)确定道路通行权遵循优先顺序
(四)标志、标线基本认识图例
四、事故鉴定实务研究
(一)事故鉴定分析方法研究
(二)运用各种鉴定方法作案例实务分析
(三)迹证分析法研讨
(四)现场会勘研讨
(五)会勘实务
(六)重大司法案件肇事鉴定案例分析
第六章 结论
一、结论
(一)在事故现场处理方面
(二)有关事故肇事因素鉴定工作者方面
(三)在司法审判方面
二、建议
(一)统一法律思想与观念
(二)加强教育与训练
(三)精进专业技术
(四)建立法理之立体思维
附录一揭开车祸神秘面纱的人
附录二破解事故之谜的人
附录三张汉威先生专访
附录四车祸处理六大步骤
附录五防止车险诈保实务
附录六鉴定制度改进意见
附录七江苏省高邮市事故分析
附录八海峡两岸汽车强制责任险与第三责任险之分析比较
附录九汽车行驶距离及反应距离一览表
附录十现行机动车辆一般长度、宽度、高度一览表
参考文献,鉴定材料《交通事故鉴定》。
第五篇:交通事故鉴定申请书
交通事故鉴定申请书
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交通事故鉴定申请书。申请人是患者一方,应包括患者和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申请人与患者关系,申请时间。申请人是医疗机机应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樱申请人是医务人员,应包括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备合法执业资格的证书,鉴定材料《交通事故鉴定申请书》。(2)有关事实。申请人要在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基础上 具体地写明事件经过,特别是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关的诊疗过程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有理有据。(3)具体请求。对诊疗过程的质疑,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过错方进行处理等。(4)理由。申请人要阐明具体请求的法律依据和医学原理。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人是患者一方,应包括患者和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申请人与患者关系,申请时间。申请人是医疗机机应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樱申请人是医务人员,应包括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备合法执业资格的证书。(2)有关事实。申请人要在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基础上 具体地写明事件经过,特别是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关的诊疗过程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有理有据。(3)具体请求。对诊疗过程的质疑,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过错方进行处理等。(4)理由。申请人要阐明具体请求的法律依据和医学原理。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的申请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人是患者一方,应包括患者和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申请人与患者关系,申请时间。申请人是医疗机机应包括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樱申请人是医务人员,应包括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备合法执业资格的证书。(2)有关事实。申请人要在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基础上 具体地写明事件经过,特别是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关的诊疗过程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有理有据。(3)具体请求。对诊疗过程的质疑,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对过错方进行处理等。(4)理由。申请人要阐明具体请求的法律依据和医学原理。该问题涉及到的相关文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