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思考
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思考
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他们失去父母庇护,身心、学习、成长都面临着失管、失教和失衡,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根据留守儿童家庭状况,家庭环境及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无能为力,只管“吃”的放纵型。
这部分儿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条件差、监护人监护能力低的家庭。这些人群年老、体弱、文化低、见识少、负担重。他们仅仅对孩子煮煮饭、洗洗衣而已。至于如何教育孩子,对于“听话”的孩子很满意,不听话的孩子只是说说而已。对于孩子心里想的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感受?都一概不知或是根本没想到要关心。
(2)隔代教育,只顾“给”的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着。由于代沟所致,爷爷奶奶更心痛孩子,在家里各方面都给予“关爱”,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玩好、吃好,对于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了问题往往是包庇、怂恿,严重的说说而已。这样,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互助互爱体验,怕困难、怕挫折。
(3)寄居他家,无法管的放纵型。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一部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中。这部分孩子亲戚根本管不住,有的跟亲戚顶撞,亲戚稍微说重了,就怀恨在心或是逃离出走,使得亲戚无可奈何而不敢管教,就只能放任自流了。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学生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厌学、逃学、打架斗殴。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一是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二是脆弱、脾气暴躁、冲动易怒。
3、家庭教育缺失,越轨现象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有效监管,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在家里,他们不讲求个人卫生,在学校,不遵守校纪校规,自由散漫,迟到、早退、旷课现象经常发生。在社会上,他们缺乏礼貌待人的常识,他们中抽烟的有,赌博的有,打架的有,酗酒的也有,沉迷于网吧的更是不乏其人,还有谈情说爱的,有些甚至还发生了性行为。
二、思考与建议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不单是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问题或者是留守儿童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全社会都不容忽视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各个家庭、整个社会乃至各级政府都应该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这一问题,以人的生存与发展为本,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加以解决。
鉴于目前留守儿童群体客观存在的现实,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是全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努力,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2、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弟在工作地享有同等受教育权益。使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留守儿童群体。
3、下大力气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各级各部门必须下大力气从小事抓起,严肃治理在不断恶化的社会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儿童成长环境的人和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要围绕关爱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成长的主题,引导他们正确辨别是非,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生活、学习和做人。
4、我们必须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途径。落实党中央的加快新农村建设任务,我们应该坚持全面发展观,不仅“锦上添花”,而且“雪中送炭”;不仅注重修道路建楼房,而且重视办好教育提高人口素质;不仅发展经济提高收入,而且关注民生优化社会环境。总之,就是要建设全面和谐的新农村,最终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这一重大社会问题的目的。
第二篇:留守儿童现状和思考
留守儿童现状和思考
李爱珍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伴随着“三农”问题而产生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有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超过6000万,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而留守儿童作为弱势群体不仅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关注,而且正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一个家庭,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关系到农民工这一广大群体,暴露出我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些弊端。本文就留守儿童的问题和相关的对策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关键词:留守儿童;监护缺失;委托监护;监护监督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
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05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其中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为3581万,在2005年基础上增加41.37%,且有增长的趋势。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户口性质为农业户口的流动儿童占80.35%,据此全国有农村流动儿童达2877万,多数流动儿童属于长期流动,平均流动时间3.74年。但城乡流动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性别比总体差别不大,分年龄段比较二者性别比呈此消彼长趋势。调查显示,6-11岁和12-14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校比例分别为96.49%和96.07%,表明他们绝大部分正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农村留守学龄儿童义务教育总体状况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状况相对较差。报告指出,单独居住的留守儿童占所有留守儿童的3.37%,虽然这个比例不大,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基数大,由此对应的单独居住的农村留守儿童高达205.7万,46.74%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在这些孩子中,与祖父母一起居住的比例最高,占32.67%;有10.7%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人一起居住。由于留守儿童正处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完整或弱化,没有得到学校和社会足够的关注。这将会对他们的人格形成,心理发展,知识教育和人身安全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格发展难以健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由于与父母的长期分离,与父母的亲情关系趋于淡漠,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与父母进行正常的情感交流,而且留守儿童大多由祖辈隔代抚养,缺少正确科学的教育理念或者不愿,不肯,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教和监护,导致其身心健康发展得不到良好的指导,容易养成各种坏习惯,例如组织纪性差、生活习惯差、不懂文明礼仪、爱说脏话、抽烟喝酒等,造成孩子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越轨
留守儿童在家里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监督;在学校,现行的教育制度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而且教育教学资源的不足,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行为教育,价值观念方面不够重视或无力进行更多的指导,当其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时,得不到有效宣泄与控制,就容易产生各种越轨行为,例如:沉迷网络,自杀,患上郁抑症,伤害他人,产生社会逆反心理,拉帮结派等。
(三)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大多数由祖辈或亲戚代管,而这些代管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精力有限,而且缺少正确有效的方法,在学习上不能有效的指导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耐心的指导,在家里得不到必要的辅助和监督,有的甚至要做繁重的家务,作业通常不能及时完成,存在抄袭,拖欠等现象。因此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普遍落后,辍学率也较高。有的孩子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读书到后来也是要出去打工,还不如早早出去赚钱,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成绩一落千丈;有的孩子无心学习,与社会闲散人员往来,成为一些暴力团伙利用的工具,进行各种违法活动;有的孩子拉帮结派,成为为害一方的“小霸王”等。
(四)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留守儿童的代管人角色通常由隔代老人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叔叔,婶婶,伯父等亲戚扮演,而这些代管人平时精力有限,安全意识淡薄,无力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正确的引导,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例如溺水、触电、打斗等,也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下手的目标,遭遇人身伤害,猥亵,拐卖等。而这类型的悲剧在留守儿童中并不罕见,好多孩子由于没有得到有效的监管,连最起码的健康生命权都被残忍的剥夺,这更是我们社会的撕心大痛。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当然不止这几方面,留守儿童的问题也不是单方面的小问题,而是综合性的大问题,这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和政府共同来解决。
二、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强化组织协调,全面规划统筹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关注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及时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构建更加有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一要建立组织。在县、乡镇分别成立以教育局、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公安等部门为主要成员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例会、联席会等多种形式,定期研究问题,落实工作措施。二要制订政策。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的《义务教育法》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保证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明确政府、父母、学校等相关方面的责任,使留守儿童的监护权、受教育权得到有效的落实。三要加强宣传。要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的《义务教育法》,不断引导留守儿童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的观念,更好地履行监护责任,保持家庭教育的完整,与学校、老师保持经常联系,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
2、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学校设施
调查发现,实行寄宿制是强化对留守儿童管理的好办法。为此,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在过去“六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备一些必需的教学设备和文体活动器材,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不断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使留守儿童有一个真正的“暂时的家”,使学校、老师能够填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空白。此外,建议政府加大对接送学生上学车辆的管理,采取政府或由政府引导社会投入购置新校车并实行统一管理的办法,制订具体的管理细则,明确责任部门,实行严格考核和督查,确保学生包括留守儿童的安全。
3、健全教育功能,加强学校管理
县教育局作为政府主管教育的部门,要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纳入对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一要强化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二要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创设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亲情热线电话等,增加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教育内容,加大疏导力度,使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得到及时矫正;三要强化有机渗透。结合各学科教学加强留守儿童的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训练,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以弥补因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极影响;四要强化创新家长学校机制。充分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之机,举办留守儿童家长培训班,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更新家教观念学习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和方法。
4、建立监护体系,发挥基层作用
关爱留守儿童,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建议政府在建立县级协调组织的基础上,要求各乡镇乃至行政村也要建立相应组织,以形成政府、村(居)、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构建农村中小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
5、国家要继续积极解决“三农”问题
留守儿童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三农”问题。由于我国长期存在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农村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这是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因此政府应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别。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让更多的农民就近务工,做到赚钱养家两不误。大力扶持农民工子弟小学,做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等。
6、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立法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设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性阶段,无论在心理塑造、价值取向还是行为培养方面都需要他人给予适当的引导。任何人的成长阶段都离不开“自律”和“他律”,由于受年龄和智力所限,未成年人正是处于“他律”的主导阶段,有力的监护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实践中,迫于现实生活的压力,多数未成年人并不能处于有力的监护状态,其中留守儿童就是最典型的事例。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监护的缺失,这也是留守儿童监护较之于非留守儿童监护的特殊性之所在。面对监护缺失带来的一系列“五失”问题,如何去应对去解决是当前我们亟需完成的任务。对此,很多社会学工作者已经提出了很多看法和切实可行的对策,例如全面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定期调查,形成全面的系统档案,实施“代理家长”制,建立寄宿学校接管留守儿童、组建相应的留守机构代为监护等等。社会学范畴的看法和实践对缓解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缺失所带来的压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措施因缺乏相应的法律规制,具有任意性和自发性,并不能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难”的问题。鉴于此,我们需要从法制建设的角度来探讨留守儿童监护问题,通过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监护立法,来达到有效缓和留守儿童监护困境的目的,这也是贯彻《儿童权利公约》中儿童的最大化利益原则的基本要求。因此,充分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未成年人监护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现状,从实践出发,完善未成年人监护立法,尤其是加强监护委托制度和监护监督制度,不仅对解决留守儿童监护问题、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有着积极作用,而且对于完善我国民法体系、维持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其实,我国农民自古具有安土观念,倘若在农村就能衣食无忧,他们自然不愿不背井离乡,农村儿童留守现象则可淡化。因此,只有农民在农村收入有保障,他们的子女才不会饱受离散之苦。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给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各农村区域内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上项目力度,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加快中心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旅游等产业,加大培训力度,多提供针对农民工特别是妇女的工作岗位,吸纳更多的农民工就地转移,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
参考文献:
[1] 叶敬忠,王伊欢:《留守儿童的监护现状与特点》,《人口学刊》2006年第3期.
[2] 王松丽,李宗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问题及对策研究》,《法制与经济》总第228期,2010年1月.
[3] 曾向荣:《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六成存心理问题》,《广州日报》2010年03月04日.
[4]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1期.
[5] 张露:《他国监护监督制度探微与启示——由“四郎弃母案”引发的思考”》,《人民论坛 》2011年第17期.
[6] 李海霞,马婷,徐维:《论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视角》,《法制与社会》2006年6月.
[7] 佚名:《中国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频出 拷问分数至上教育方式》,《中国妇女报》2011年10月17日,第3版.
[8] 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9] 曹诗权:《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 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分析和思考
一、何谓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涌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在农村。他们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料,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称为留守儿童。简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什么是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这是许多留守儿童的心声,读后不免让人揪心。在亲情长期缺失的状态里,这些孩子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道德、学习等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虽然有一定的监护人,但父母所委托的监护人如长辈家属、亲戚以及代理家长等,由于年龄、经济、生活等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他们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算尽到了监护责任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是孩子学校的事了。因此在课余和节假日等老师无法监管的情况下,留守孩子则成了绝对自由的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知道孩子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父母不在身边,没有他们直接的关爱和教育,孩子往往易成为某些不法分子的攻击对象。此外,由于父母不在孩子的身边,孩子缺乏亲情的温暖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的案例也不少。
第二,心理人格问题。据大部分有关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孩子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机会,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而其他监护人替代不了父母应该要履行的完整的监护职责。所以留守孩子在遇到成功、失败、进步、忧郁、悲愤、孤寂等不同的情形时,没有自己信赖的长辈可以倾诉和指导,往往只能自己处理。尤其当他们遭遇挫折时,他们不愿意与监护人交流,在心理、性格上很容易走上极端,多出现以下方面的问题:(1)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不愿意与人交流、性格内向,不开朗。老师找其谈话容易掉眼泪。(2)自尊心过强内心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总感觉有人在欺负他,斤斤计较,不合群。(3)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认为父母为了赚钱而抛弃了自己,对父母的外出不理解,父母回家了甚至故意疏远他们。
心理方面,良好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亲子互动对健康心理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三,道德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刻。如果是有祖父母来隔代抚养教育,往往意味着由文盲来抚养孩子;而托付亲戚照管的,亲戚普遍认为不便过多管教或经常盘问,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有的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违法乱纪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有些孩子由
于失去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罪恶的深渊。
第四,学习问题。那些有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由于爷爷奶奶的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得到帮助和指导。绝大多数农民工选择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接受好的教育,日后有出息,不再走自己的路。但往往事与愿违,当然一部分留守孩子学习认真,但外出父母的期望值过高,孩子学习压力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一蹶不振;一部分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人督促学习,再加上受外界的影响,认为学习与否都一样,对学习毫无兴趣,经常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三、如何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不仅会危及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意义重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和质量的提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从家庭教育角度讲。首先,父母在委托监护人之前,应该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备监护能力,如身体、经济、思想品德状况。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其次,父母应该利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对留在老家的孩子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加以关心、教育和指导,例如多打电话给孩子及委托人、老师等,并向其询问孩子的基本情 况。.第三,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的将孩子带到自己务工的地方上学,让孩 子 在自己的身边成长。现在国家对于外出的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也一直在采取办法加以解决。第四,父母应善于将自己在外打工的经历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外出打工的父母若能将自己背井离乡的生活的痛苦与磨难,各种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先进事迹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从这个角度讲,父母与子女间的联系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最后,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处于义务教育 2
阶段的孩子至少应有一位家长留守,这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
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学校教育应该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努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对此,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优势,特别注意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提高他们对教育的认识。对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学生,老师要加大家访力度,或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疏导。针对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围绕反映留守儿童家庭的班会,引导学生形成关于父母外出打工现象的正确认识;也可以邀请有外出打工经历的父母参与班会,通过他们打工经历的讲述,和打工者与学生间的直接交流,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
从社会的角度看。留守儿童较之普通儿童只是由于生活环境中约束因素、沟通与指导因素的缺失,而具有一种被周围不良环境影响的更高的可能性。为此,应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生活是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所以要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大力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室等,根治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的毒化,让农村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熏陶。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仅对家庭、学校而且对我们整个社会教育体系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目前各项教育远未善学校教育还没有条件深入到留守儿童学校生活之外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
第四篇:留守儿童现状
一、课题的提出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是基于共生理论研究成果、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不断加速的今天,劳动力流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数量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留守儿童”数量必将进一步扩大,“留守儿童”现象将会也必然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城镇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 30%,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约占学校总人数的 40%。而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仅农村“留守儿童”人数就近2000万人,而且还有增长趋势。“留守儿童”由于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习惯,尤其是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严重断层和缺位,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偏离正常轨道:一些儿童内心产生严重自卑感,性格孤僻,行为懒散,我行我素;一些儿童因心灵空虚而盲目寻找其他精神支柱,迷上电子游戏、;有的甚至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由此可见,“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特殊的,需要高度重视和关注的现实问题。关注留守儿童是学校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需要。留守儿童身上明显存在的监护权缺失、安全无保障、情感缺乏、性格缺损、道德教育出现真空等问题,已严重影响学校全面育人目标的达成。关注留守儿童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教育部周济部长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曾指出:农村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和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依然严峻……从负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家庭教育缺位,对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它最终会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现象会影响农村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发展,进而影响我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共生理论是一种有助于促进留守儿童发展的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不同种属的生物一起生活。在我国古老的中医学说中,也早就提出了“五行学说”、“相生相克”的“共生理论”。共生理论和方法在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开始应用于社会领域,主要是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经济领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首先为西方社会学者们所提出。他们认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具有高度知识的人与生产工具的综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因此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已经结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西方的一些社会学家提出了一种“共生方法”的理论来设计社会生产体系,强调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共生理论”认为到,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依据“共生”理论来看待和分析学校教育中的发展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影响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宏观重大关系问题就是一种“共生关系”。如现代教育理念下的教师、家长、学生就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协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共生体,三者之间是互惠互利,协同发展的。而作为共生体一部分的留守儿童群体完全有可能依据共生体的有效交往资源得以生存、转化与协调发展。
二、课题概念阐释
留守儿童是指远离双亲或单亲,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的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就是指随着大量农村成年男女向城镇转移就业,而多数人没有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农村儿童远离双亲或单亲,成为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多数依靠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护。
共生理论。“共生”一词的概念源于生物学,指的是不同种群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从而能够合作共生。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与经济领域之中。“共生理论”认为:共生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共生的本质是协商与合作,协同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互惠共生是自然与人类社会共生现象的必然趋势等等。该理论强调种群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运用共生现象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社会中诸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关系,就会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从而按照共生原理不断推进其向优化转变,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就是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现状的分析,研究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策略,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积极融入学校主流环境,获得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
三、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以共生理论观照和分析、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尚属新生领域。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已开始并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成果,但这些研究基本侧重于一般理论研究方面,而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和实践研究是不够的。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现状的分析,但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还没有较完善的方案出台。已有的研究往往注重针对性矫治留守儿童问题,但从系统层面解决这一问题还鲜有涉及。本课题拟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借鉴共生理论,针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智力的教育作进一步的理论梳理和实践探索,以探索适合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二)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
共生理论下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就是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全体学
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1、开拓共生理论在教育领域的新进展。
2、构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
3、进一步探索出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4、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适应当前农村现状的要求,对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
基于共生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学校,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实现教育目标,构建和谐校园。在家里,使家庭更加和睦、幸福,促进农村家庭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家庭。在社会,对促进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学校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等方面加以引导、梳理、教育,促使“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并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
A、共生理论下的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研究。
B、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现状。
C、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
D、探索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三)研究重点:
适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思想、学习教育方法及发展方案。
五、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课题研究力图以“研究——尝试——反思——生长”为研究模式,力图在研究中尝试,在尝试中反思,在反思中生长。
1.文献资料的搜集与学习。广泛搜集、学习,把握国内外教育教学关于共生理论、留守儿童研究的先进理论与成功经验。
2.现状调查与分析。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
3.探究试验的实践研究。在切实把握应然与实然状态的基础上,提出试验方案,开展如问题留守儿童个案研究、留守儿童情感补偿的实践研究、留守儿童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学业困难矫治研究等。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建构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模式。
六、研究安排
(一)研究思路:基于对共生理论的理解与运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思想、智力教育的研究,并通过他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来进行教育。在心理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包容、向上”;在思想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自强、协作”;在智力教育方面,课题强调的核心理念是“进步、成才”。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08年5月—2008年10月),准备阶段。
建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并落实课题研究人员。组织研究人员深入调查,分析现状,确立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根据研究方案,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规划研究经费,确保研究顺利进行。
第二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12月),实施阶段。
1、认真按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现状,不断发现新的情况,贴近学生,走近学生。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让学生留得下,学得好,生活开心,家长放心。
2、根据“留守儿童”现状,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在活动中受启发,在交流中受教育,在相处中求愉悦 ,从个性中找共同点,从共性中找差异。收集案例,加以分析,因材施教,探索出教育“留守儿童”的新方法,新措施。初步拟定留守儿童发展方案、提纲,总结规律,分析提高。
第三阶段(2010年1月—2010年7月),总结阶段。
1、总结经验,搜集成果,整理档案,撰写研究报告。
2、初步制定《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方案》并付诸实施。
3、申请课题结题。
七、研究预期成果及保障措施
(一)预期成果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分析 调查报告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思想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智力教育的研究 阶段小结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共生发展的研究 阶段报告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制度 制度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方案 制度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共生发展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二)保障措施
1、人员条件及资源保证:
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从参与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课题主持人及核心组成员均从事管理工作已经有多年,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丰富的课题研究工作经验,并共同合作参与一项市“十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圆满结题。
其他人员多为学校各年级的班主任、有教学经验的学科教师,长期在中小学一线工作,他们构成了课题研究具体实施队伍。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2、在确立本课题之前,我们查阅了许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资料,对一些学生及其家长作了科学的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到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问题。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研究确有必要性和很大的实用价值。
3、课题研究的条件保障:
领导支持:两所学校领导都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曾专门召开会议,鼓励课题组开展工作。资料与设备保障:学校为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已配置大量教育科研、教育理论类书籍。学校还为课题组配备了多台微机,便于上网查阅资料。
经费保障:学校计划提供5000元作为课题启动资金,能充分保障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时间保障:学校还对课题组所有成员的课务作出适当调整,以便课题组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进行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开展“基于共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研究”课题研究,对我们两校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坚信随着课题的启动与发展,依靠全体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智慧、锲而不舍的科研热情、求真的工作作风及创新精神,一定会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第五篇: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与对策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事实的“留守儿童”,随着1985年的“打工潮”的兴起而开始大规模的出现。在这二十多年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不仅增大了,而且留守儿童在生存状况、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多年来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无力,使得这些教育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教育对策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从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问题
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
⑴ 生活质量不能保障。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⑵ 所受待遇不公平。由于一些代理监护人的思想文化的素质较差,对留守儿童的待遇有不公平现象,这突出表现在那些代理监护人为亲戚家庭中的情况。代理监护人往往根据孩子父母寄款的多少来决定孩子的生活,或者有些代理监护人偏心于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
下孩子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位被寄养在叔叔家的女孩,在日记中写出了自己的苦楚:堂弟经常拿了我的学习用品乱丢,问他又不承认,他还大哭大闹,他的哭声招来了叔叔婶婶,婶婶不分青红皂白,一定要我向弟弟道歉,我死也不肯,叔叔就打我。这样的偏心对孩子的影响会是很大的,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吗?
⑶ 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孩子的劳动量也就相应的增大,使得孩子过早的承担一些与年龄不相符的高强度劳动,孩子在身心上受到不晓得压力。
2、留守儿童在情感上创伤严重
⑴ 亲情的缺失使得孩子情感上出现创伤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得不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而且父母对他们的关爱多体现在物质的关爱上,致使他们亲情的缺失极为严重。一些老师在和孩子交流中发现,有许多孩子就不愿意提到他们的父母,他们认为他们没有父母,就算是他们的父母过节回家了,对它们也采取冷漠的态度。亲情的缺失是的孩子出现情感上的冷漠,以及对物质的片面追求。
⑵ 交友易入误区由于留守儿童亲情情感上的创伤,他们在情感上的交流倾向于自己的朋友,而他们对朋友的认识就是和自己有同样经历与感受、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伙伴,一般情况下,这些孩子有一定的经济自由度,他们聚在一起,容易受一些低俗文化的影响,而且一些孩子在不良少年的带领下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2006年5月报道,十四岁花季少女小张,出生在安徽霍邱县,2000年随叔叔来到乐清,就在当地的外来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经常逃学的小张通过一名同学的哥哥,在一家迪吧认识了兵子、贵子两名男子。就这样,这两名男子借口常常带小张出去玩,结果小张被引诱失身,之后被迫到乐清柳市、温州火车站附近的旅馆卖淫。交友不慎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对他们的一生产生不可磨灭的伤害。
3、生活环境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由于农村的基础文化设施不够完善,这些地区相应缺乏文化娱乐活动,而一些闲散人员就只有打麻将来消磨光阴,在这一环境中留守儿童容易受赌博风气的影响,使他们形成不良的习惯;再者,农村观念陈旧,迷信、家法思想依然盛行,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儿童在这一环
境中受到这些陈旧观念的熏陶是极其不利于孩子思想发展的;再者,农村文化较为缺乏,网吧、游戏厅及娱乐场所容易使留守儿童沾染上不良习惯,在一些不良文化的影响下,留守儿童的正常发展令人担忧。《安徽教育报》在2007年7月对农村教育的走访中发现,道路两旁时而看到打麻将的人群,而且许多孩子就在他们不远处玩耍,有许多家长甚至给孩子麻将牌玩,教孩子玩,许多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会赌博。农村的“黑网吧”时而可见,而且没有牌照,对未成年儿童毫不限制,这些网吧“黑,脏,乱”,里面大多是一些小学儿童,他们在那里疯狂的玩着游戏,沉迷其中。
二、有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家庭的主宰,是孩子的主心骨。一般来说,父母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使他们尽可能健康成长,而且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给予子女难以替代的亲情与真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重要的。但是,现实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因素以及文化生活单一的制约,留守儿童往往出现较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一些儿童产生僧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其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所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学校、社会、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童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中青网2006年7月7日报道《情感缺失,“留守孩子”凸显心理孤寂》:尽管“留守女孩”服毒自尽是个非常极端的事例,但生活中留守孩子凸显的问题有着惊人的相似。
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对六个村的调查发现,初中及一下的在校生1180人中,父母外出务工的868人,占74%。父母双双外出务工的有363人,占31%.问卷调查显示,近60%的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有65%的留守孩子不愿意与代养人进行心灵沟通,还有30%的留守孩子直言恨自己的父母。留守孩子的心理问题特别需要关注,这些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影响着孩子的健康。
三、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
教育领域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分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两个主要部分:
从家庭教育来看,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不合理。
家庭教育的缺失,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监管不力:一方面,那些父母双双外出的家庭,由于祖父辈的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是文盲,对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不能予以帮助;另一方面,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中,留在家里的一方由于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和田间劳作,也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二是教育态度消极:留守儿童大多生活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和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他们父母文化素质一般较低,对子女的教育投入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些农民心中存在一种原始的观念:“只要子女身体好,健康成长,照样可以打工挣钱。”三是家庭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读书学习的认识不够,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是漠不关心,顺其自然,这样的环境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家庭教育的不合理,表现在:一些隔代监护人对儿童存在溺爱和放纵心理,留守儿童容易形成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缺陷;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歉疚往往采用物质弥补的方式,过度的物质满足极易使孩子形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产生“读书无用论”、“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的替代导致了家庭环境的恶化,而不良的家庭环境诱发了儿童的不良人格因素,具体表现为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学业不良,且三者互相影响、恶性循环。
从学校教育来看,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教育措施不到位或缺乏针对性。一是部分教师在观念上对留守儿童有偏见,大多数教师认为:父母在外的留守子女教育起来更困难。在错误思想的影响下,一些老师用有色眼镜来看待留守儿童,不利于留守儿童的教育。二是家校联系的主动性不够。很多教师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很少和孩子的监护人沟通交流,对孩子的状况不明确,教育难度大。
学校教育的缺位,使学校教育的功效也大打折扣,小一点的孩子,学校可能还管得了,读五六年纪,学校往往就管不了了。而留守儿童一旦脱离学校的约束,流于社会,一些“肮脏”地带就成了他们的栖身之所,对他们的成长极坏。
四、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的工程,涉及到社会、家庭、学校的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合力才能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在其中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彻底改变农村的经济状况,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但是问题的解决不是一蹴而就的,现在就
四个方面简单的探讨。
1、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离不开政府的协调与投入。政府在改革重要完善机制,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提高对农村教育的重视,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现状。
2、整合社会教育资源。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大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有效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有利资源,共同致力于解决留守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全社会要净化农村文化市场和治安环境,对农村网吧、游戏厅和娱乐场所进行严密监督。
3、重点关注家庭教育。家庭依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最重要点,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长的基础。父母和家庭在儿童成长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否外出务工,父母都应给予儿童成长中的指导与关爱。首先在外出安排上,父母应尽量维持家庭功能的完备,父母双方尽量不要同时外出务工,在外出期间增加回家的频率,通过各种通讯工具与子女增进交流沟通;父母和监护人应与学校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时刻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儿童创造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给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引导与情感关怀,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
4、更加关注学校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需要学校采取多种方式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创办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的创办不仅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便利的住宿条件,也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奠定了基础,寄宿制学校还能够是留守儿童在同学和老师的互帮互助中感受“大家庭”的幸福与温暖。
学校在日常活动中,做好各项应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工作。首先,学校要明确职责,建立教育管理机制,在学校搭建起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的运行平台;其次,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转变对留守儿童的看法,多与之交流,在教学活动中多渗透亲情、情感教育,开展多项活动来弥补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问题;再者,重视学校德育工作,加强道德的教育,采用感恩行动、榜样教育进行德育教学;最后,搭建心理健康平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留守儿童在一定时期内的存在是必然的。留守儿童现状与教育问题,不仅涉及上千万的儿童,还涉及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在教育问题上不仅要重视速度,更要重视质量。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转型期中各种社会问题在教育层面的并发症,既包含着经济社会转型产生的新问题,也包含着既有教育
体系本身的问题。
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涉及我国义务教育的问题,而且牵涉到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社会、个人都必须发挥各方的作用,采用正确的方式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努力探索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新的途径,不要再让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中国人心中的痛。
参考文献:
【1】周林 青永红等编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2】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3】潘璐 叶静忠·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6月第26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