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1:0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

第一篇: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劳务输出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长。由于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巴达仍贵办事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2011年3月11日,县委统战部组织党外干部、党外知识分子等组成了调研组,对XX镇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镇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XX镇所辖16个村(居)、13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8818户、其中农业人口7206户、总人口3.9万人。青少年人口(18周岁以下)约8160人。儿童人口(14周岁以下)约为 5730人, 留守儿童3171人,占儿童总数量的 0.58%。

通过调查了解,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一般,留守儿童在家由谁来带养监护,因不同的家庭情况而异,有的由公婆和外公婆带、有的由大伯、叔叔、姑姑和姨带,生活条件稍好的,能留在学校继续读书,条件不好的面临辍学。

二、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留守儿童近距离的接触,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令人极为担忧的困难和问题。

1、学习成绩偏差。在学校里,有些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专心听课,作业不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独来独往,与同学交流较少,同学关系冷淡。

2、心理有阴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这类留守儿童在家里明显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的引导,没有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

3、行为习惯不良好。一些孩子自控力和约束力差,由于得不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和管理,隔代教育毕竟乏力,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得明显比同龄其他孩子差,存在逃学、厌学、旷课、打架、说谎、说脏话、乱花钱等等不良习气。

4、生活贫困及卫生条件差。由于没有年轻的父母在家,家里的卫生状况一般要差些,影响身体健康。

三、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由于父母不在家,代理监护人有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容易导致自卑、封闭、虚荣,过分敏感,自尊,内心孤独无助等心理问题。

2、家庭管教无力。公公婆婆十分疼爱孙辈们,对孩子的约束力有限。有时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对,还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态度,导致孩子自制力较差。

3、学校条件有限。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基本不开设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而这些内容对留守儿童又是最重要的。

四、办事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办事处经济基础薄弱。

为帮助农村快速发展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办

事处积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鼓励更多的农牧民外出,增加收入,这样不可避免的造成部分留守儿童现象发生。

思考和建议:发展农村产业化项目,鼓励更多的农民就地就业,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使更多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身边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落后。

即前面提到的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基本不开设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使留守儿童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有限,导致行为不受约束。

思考和建议:加大投入,落实政策,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要发展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寄宿到学校,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落实政策,确保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可以将子女带到流入地就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孩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流学和失学问题。

3、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 教育网络作用发挥欠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缺乏沟通,造成三位一体”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

思考和建议: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家长会,通报情况,使学校与家庭产生教育的合力。学校除了学业,还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与家长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和成长变化。

4、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个别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孩子对付初中毕业后就可以务农或打工,使部分留守儿童上进心缺乏。

思考和建议:加强家庭教育,正确处理外出务工与教育子女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父母亲 不能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下一代前途。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建。从目前现状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当作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并切实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随着林区封山育林后,劳动力输出数量的增加,社区留守儿童的数量逐渐增多。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留守儿童现状、生存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2014年12月31日,对向阳社区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向阳社区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向阳社区所辖3个居委会、38个居民小组、总户数为1967户、总人口3139人。青少年人口(18周岁以下)约287人。儿童人口(14周岁以下)约为 241人, 留守儿童11人,占儿童总数量的4.5%。

通过调查了解,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一般,留守儿童在家由谁来监护,因不同的家庭情况而异,有的由公婆和外公婆带、有的由大伯、叔叔、姑妈或姨妈带;生活条件稍好的,能留在老师家继续读书,条件不好的,还有个别孩子有辍学现象。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留守儿童近距离的接触,此年龄儿童正处于生理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家长长期务工,与孩子沟通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令人担忧的困难和问题。

1、学习成绩偏差。在学校里,有些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面对学习困难时,不能很好的得到处理,导致学习兴趣缺乏,造成孩子不专心听课,不能独立完成家庭作业。

2、心理有阴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留守儿童不能主动和监护人联系,以至他们之间感情疏忽,在家里明显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的引导,没有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使得留守儿童对自己的父母有怨恨的想法。

3、行为习惯不良好。一些孩子自控力和约束力差,由于得不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和管理,隔代教育毕竟乏力,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得明显比同龄孩子差,存在逃学、厌学、旷课、打架、说谎、说脏话、乱花钱等不良习气。据区公安部门的统计,在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中,留守儿童占9%,女孩容易被侵害,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4、生活贫困及卫生条件差。由于没有年轻的父母在家,家里的卫生状况和儿童的个人卫生都要差一些,影响身体健康。

三、留守儿童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由于父母不在家,代理监护人对他们的变化发现不及时,容易导致自卑、封闭、虚荣,过分敏感,自尊,内心孤独无助等心理问题。

2、家庭管教无力。公公婆婆十分疼爱孙辈们,对孩子的约束力有限。有时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对,还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态度,导致孩子自制力较差。

3、学校条件有限。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学校基开设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这些内容对留守儿童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1、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落后。即前面提到的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建议学校开设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使留守儿童在学校能够接受这方面的教育。

2、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 教育网络作用发挥欠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缺乏沟通,造成“三位一体”作用发挥效果不明显。

3、家庭教育存在误区。个别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使部分留守儿童上进心缺乏。

林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社区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建。从目前现状而言,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当作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并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现状研究

2、贫困地区儿童生活学习图片展示

3、关心贫困儿童 奉献一片爱心

4、“关注贫困儿童_携手奉献爱心”活动方案

第三篇: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留守儿童,就是那些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经商或谋生而将孩子留守在农村老家或寄宿在学校的少年儿童。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打工潮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劳务输出数量的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持续增长。由于缺乏父母亲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我校服务半径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生存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与迫切需求,我校在今年期中考试结束后,安排所有教师下村入户,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家访活动,详细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状况,并结合学生在校表现,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了解留守儿童在学校管理中的困境,努力寻求管理办法,力争使我校对留守儿童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一、我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这次我校对530个学生进行了家访活动,涉及15个行政村530户,通过最后的汇总得知,留守儿童多达260人,占全校总数的百分之四十九。这些学生中,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监护,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留守儿童,还有百分之二十九的学生家长去新疆采摘棉花,两三个月后又能回到家中,即使是不太长的分离,给孩子还是造成了很多方面的问题。

二、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和案例

通过与留守儿童近距离的接触,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令人极为担忧的困难和问题。

1、学习成绩偏差。在学校里,有些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不专心听课,作业不按时完成、字迹潦草,独来独往,与同学交流较少,同学关系冷淡。

王同学,男,12岁,七年级四班学生,成绩直线下降,据调查,他小学时还是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成绩突出,升入中学后,父母外出打工,将他留在了爷爷奶奶的身边,在爷爷奶奶过分的溺爱下,在约束力的逐渐减弱中,他感觉到了自由,像是挣脱出了牢笼,品行、成绩、交往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2、心理有阴影。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这类留守儿童在家里明显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的引导,没有自信心,自卑心理严重。

张同学,女,14岁,父母常年外出打工,自幼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她看到别的同学经常能和家人在一起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生活时,于是坐在门口守望父母,天长日久,逐渐由一个开朗活泼,笃定自信的孩子变得没有自信心,并且自卑心日益严重,导致成绩下降,行为怪异,给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

3、行为习惯不良好。一些孩子自控力和约束力差,由于得不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和管理,隔代教育毕竟乏力,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得明显比同龄其他孩子差,存在逃学、厌学、旷课、打架、说谎、说脏话、乱花钱等等不良习气。

魏同学,男,14岁,八年级一班学生,父母经常外出打工,家中再无他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留守儿童。父母将他委托给关系较亲的邻居照顾,这位学生是住校生,周末回家一次,他在校品行极差,欺负同学,顶撞老师,旷课、逃学,动不动就不念书了,真正成了典型的问题学生,并且撒谎骗钱。有一次以给饭卡打钱为由,将父母寄存给邻居的钱要了200元,进城上网,夜不归宿,苟同他人抽烟喝酒,行为习惯相当恶劣。

4、生活贫困及卫生条件差。由于没有年轻的父母在家,家里的卫生状况一般要差些,影响身体健康。

三、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由于父母不在家,代理监护人有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容易导致自卑、封闭、虚荣,过分敏感,自尊,内心孤独无助等心理问题。

2、家庭管教无力。爷爷奶奶十分疼爱孙辈们,对孩子的约束力有限。有时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对,还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态度,导致孩子自制力较差。

3、学校条件有限。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四、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学校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较为落后。

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基本不开设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使留守儿童接受这方面的教育有限,导致行为不受约束。

思考和建议:加强家校联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学校寄宿,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平等对待每个孩子;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流学和失学问题。

2、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个别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问题,认为孩子对付初中毕业后就可以务农或打工,使部分留守儿童上进心缺乏。

思考和建议:加强家庭教育,多进行家访活动,正确处理留守儿童与家庭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父母亲不能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下一代前途。

总之,留守儿童在学校管理中的困难和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对于我们学校管理者来说任重而道远,在以后还要常抓不懈,真正落实行动上。

第四篇: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就是那些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经商或谋生而将孩子留守在农村老家或寄宿在学校的少年儿童。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父母不在身边,均由家庭或社会的其他成员作为监护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离开家乡进城务工经商,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着增加,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凸显。

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也是全省民营经济和承建产业转移示范县,以毛织、制鞋为主的外贸型加工企业已达560家,用工达4万多人,虽然受金融**影响,但现在已初步复苏,企业用工紧缺。县委政府号召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整合资源,动员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县城打工。目前全县外出务工农民数量有 7万人,其中在县内务工有 3万 人。对于广大农民工来说,把孩子留在家里是无奈之举,非常担心牵挂。为了更好地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工作,服务广大的农民工,让他们放心在外打工谋生,县妇联组织人员于7月中旬对我县有代表性的犁头瑶族乡、祠堂圩乡和县博爱学校的留守儿童的生存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主要方式,统计基本情况,走访留守儿童家庭,采访学校老师和留守儿童,更翔实了解掌握我县留守儿童的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准对策。现将调研情况综合如下: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全县辖25个乡镇、办事处,其中有6个少数民族乡,35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36万,儿童人口(14岁以下)约为 8万,农村儿童约为7万。据初略统计全县农村留守儿童约为3.5万名,其中在校留守儿童为1.6万名,占在校儿童总数的51%。被调研的3个单位的基本情况:犁头瑶族乡,全乡总人口2700 人,农村儿童人口约为380 人,留守儿童 230 人,占 %,在校儿童 160 人,在校留守儿童110 人,占68 %;祠堂圩乡全乡总人口 1.3万 人,农村儿童人口约为 2800人,留守儿童 1500 人,占51 %,在校儿童 520 人,在校留守儿童 340 人,占 65 %;县博爱学校在校生 3200人,留守儿童 2960 人,占 90 %。

通过调查了解,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还是好的,父母在外打工或经商,多少有些收入,如果加上没有什么家庭负担,孩子1-2个,自然条件可以,那么家庭经济状况就相对好些,孩子在家不缺吃穿,无忧无虑的生活。采访中我们看见,大部分孩子暑期在家玩耍,看电视,做作业,还有少部分孩子暑期放假就到父母打工所在地度假。祠堂圩乡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比犁头瑶族乡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就好得多,这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有些家长重视孩子的教育成长,辛苦赚钱,勤俭节约,将孩子送到县城或外地上学。如在博爱学校寄宿的留守儿童就与其他的同龄人没有什么两样,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在家由谁来带养监护,因不同的家庭情况而异。由于在农村结婚年龄普遍偏低,隔代的公公婆婆年纪不老,一般在45—60岁之间。年轻父母外出一般将孩子交给家中的公婆和外公婆。这类监护方式占85%,另外交给亲戚或朋友监护的占10%,有条件的家庭将孩子送到县城的学校寄宿,交给老师管理的占5%。大约30%的留守儿童在2岁前父母外出打工,40%的留守儿童6岁前父母外出,30%的留守儿童入学后父母外出。我们随机问了10名在校孩子,有7个孩子父母外出5年以上。

二、留守儿童群体存在的问题

通过与留守儿童近距离的接触,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令人极为担忧的困难和问题。

1、学习成绩偏差。这是留守儿童群体中一个十分明显而又普遍的问题。在乡村中小学表现尤为突出。犁头中心小学,54 名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优秀居上的仅有6名,占10%。在学校里,有些留守儿童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厌学情绪,不专心听课,作业马马虎虎。与同学交流较少,不懂也不问。祠堂圩乡大兴村有一名叫李雄的男孩,13岁初一学生,读小学的时候爸爸外出打工,妈妈在家,对他的影响不大,但去年爸爸妈妈都外出了,他很不适应与公公婆婆生活,继而对学习也不感兴趣了,成绩下滑,暑假作业也是潦潦草草,当问他的上学期的成绩时,他说不想读书了,想尽快毕业外出打工。

2、心理有阴影。被采访的16名留守儿童中,当问及是否想爸爸妈妈时,都说非常想念,但又没有什么办法,神情都很失望的样子。只有少数公公婆婆懂点正确教育小孩方法,但大多数监护人只扮演“保姆”角色,提供吃穿住,至于孩子在想什么,盼什么就不管了;孩子不听话的时候要么骂粗话脏话,要么放任不管。其次父母亲一般春节或农忙回一次,偶尔打个电话,电话里也是说几句:要听公公婆婆的话啦,要听老师的话啦,成绩要考好之类的,大部分父母不懂得关心孩子,多回家看孩子,造成这类留守儿童在家里明显缺少亲情关爱和正确的引导。犁头有

个叫赵雯的女孩,11岁,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家里有公公婆婆和曾祖母三个老人,公公患心脏病和脑血栓,婆婆脚残疾,曾祖母94岁神智不清了,这样的家庭对孩子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因而觉得自己与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缺少太多,没有自信心。

3、行为习惯不良好。一般孩子自控力和约束力差,由于得不到父母良好的教育和管理,隔代教育毕竟乏力,许多留守儿童表现得明显比同龄其他孩子差。在学校老师眼里是“差生”,逆反心理,不听老师的话,逃学、厌学、旷课、打架、说谎等等不良习气。有些在县城寄宿的孩子把父母给的零花钱上网打游戏,还与社会上的小混混一起做坏事。如在博爱学校,尽管学校和老师管理很严格,但还是有少数留守儿童利用月休假不回家,认为回去爸妈也不在家,不如在城里玩,学校也没有办法,有的甚至走上违法之路。去年9月,在该校读完初中已回家的黄某竟带上几个社会小混混,为了一件小事找原来的同学打架报仇,酿成一死一伤的后果,后曾某获刑4年,赔偿3万元。

4、生活贫困及卫生条件差。有些父母没有什么技能,收入微薄,寄回家里的钱最多维持最基本的温饱。如犁头瑶族乡自然条件极差,全乡人平年纯收入不足1000元,大部分居住在崇山峻岭和半山腰。住的是泥巴房,喝的是山涧水,种的是高山田,家庭基本没有收入。有些一家六七口人全靠年轻夫妻或子女在外打工。有些家庭一个星期吃不上一点肉,有些孩子从来没喝过牛奶,一年里穿不上一件新衣服。而且有些单亲家庭,父亲过早去世或母亲改嫁的家境更穷。生活贫困还导致留守儿童辍学、失学。该乡现读高中的学生屈指可数,大学生十几年才考上一二个。有一个叫成勇的男孩15岁,2007年从犁头中小毕业,到县民族中学上初中,只读了一个学期,虽然是义务教育还是需要生活费,就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一分钱而失学,他有个哥哥前几年小学毕业就外出打工了,他的父亲患病去世,欠下一大笔债,还有一个80多岁的婆婆。成勇已失学一年半了,他对我们说还非常想上学。在留守儿童中贫困儿童约占15%,瑶族乡则占65%。由于没有年轻的父母在家,家里的卫生状况一般要差些,有些小孩几岁就自己做饭菜,洗衣服,根本不懂得如何讲究卫生,加上家里厨房、卧室、猪栏紧密相接,潮湿不透风,臭气难闻,影响身体健康。

5、安全有隐患。家庭安全隐患:一般大人外出干活,孩子独自在家,十分危险。强奸、盗窃、火灾等时有发生。有对夫妻将仅8岁的女孩寄养在外婆家,有一天晚上没电,看书不慎将蜡烛弄倒引发起火,外婆不懂扑火方法,小女孩被烧成一级重度残废,花了十几万也无法恢复。上学安全隐患:有些学校没有住宿条件,像犁头中小部分学生每天都要走几公里或更远的路,没有家长送,很不安全。另外留守儿童还容易上当受骗。平常缺乏亲情和关爱,没有安全感,极容易被人施以小恩小惠而上当。曾有名女初中生在课外时间被一伙社会青年诱骗到宁远被迫卖淫,导致怀孕,单亲母亲得知后从广东赶回来欲哭无泪。

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中的问题还不止这些,作为职能部门,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高度关注他们的现状,加强调研,分析原因,不断探索和妥善解决。

三、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的原因

1、缺乏父母的亲情关爱。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良好的教育从小开始。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现在城里的父母从孩子一生下来就科学育儿,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暑期忙着给孩子参加各类特长培训班。而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连亲情都无法感受到。当我们从离县城不到20公里的犁头返回的那一刻感觉城乡差别实在太大了。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有着自己的认识,也带来一些烦恼。父母不在家,代理监护人有无暇顾及他们的这些变化,在委屈和困难面前得不到感情的支持和与父母及时交流,产生不利的影响,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如自卑、封闭、虚荣,过分敏感,自尊,内心孤独无助等。

2、家庭无力管教。一般公公婆婆十分疼爱孙辈们,通常孩子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这种隔代亲容易造成溺爱,对孩子的约束力有限。有时明知道孩子做得不对,还是持一种宽容甚至放任态度,认为孩子还小,只管好吃穿用,其他今后由他爸妈来管。公公婆婆年老没什么文化,山里的老人大部分是文盲或半文盲,对孙子们的文化辅导爱莫能助。无论体力上还是文化上都力不从心,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3、社会环境的影响。留守儿童的产生和存在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发展城镇工业,城乡二元结构,城乡发展存在差距而造成的结果。农村经济底子薄,提高生活的难度大,更多的农民朋友在家里不能养家糊口,只能外出谋生。由于户籍及高考制度,城里高昂的学费和住宿等原因,无法将孩子带到身边。在孩子看来,大量的父母外出打工给他们带来负面影响。没有多少文化的父辈能在外打工挣钱,“读不读书没什么区别”,根本看不到知识将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对他们来说“知识改变命运”就是一句空话。而且公公婆婆们认为“只要吃好喝好就行、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

4、学校条件和教育管理不到位。父母外出打工很不放心家里的孩子,都想努力挣钱,要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但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县大部分中心小学不能给留守儿童提供寄宿条件。另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也跟不上,我们所到的学校只有一个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大部分没有开设有针对性的辅导课,家长学校的作用发挥不好。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基本不开设心理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而这些内容对留守儿童又是最重要的。

四、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1、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帮助农村快速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更多的农民就可以就地就业,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使更多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身边享受家庭的温暖和关爱。

2、加大投入,落实政策,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教育经费投入力度。要发展农村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寄宿到学校,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落实政策,确保夫妻双方外出打工可以将子女带到流入地就学,并且要取消一切不合理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孩子,这是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基本措施。鼓励创办民营学校,改变不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状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流学和失学问题。

3、加大学校教育管理力度。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学校除了学业,还要给他们更多的心灵关怀。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与家长多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和成长变化。建立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如县博爱学校作为民办学校,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方面摸索一套较成功的经验,成为全国百强民办学校,荣获“湖南省留守流动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成为全县最好的留守儿童之家。

4、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共同促进儿童事业发展。坚持儿童优先原则,县人民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的职能,督促县教育局、县妇联、团县委、县计生委等各成员单位和各职能部门密切配合,整合资源,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打造“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让留守儿童同在一片蓝天下。

5、加强家庭教育,正确处理外出务工与教育子女的关系。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充分利用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家长会,通报情况,使学校与家庭产生教育的合力。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性教育,是任何教育都无法代替的,每位父母亲千万不能放松对子女的教育,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如果没有可靠的监护人,父母外出务工时,至少要留一个在家,这对于孩子人格的培养和学业成绩都是有益的。每个家长都要明白,人生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教育子女的成功。

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共建。从目前现状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它不仅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当作一项希望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并切实落实在行动上,全面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年11月16日,**区5名留守儿童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社会反响强烈。留守儿童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应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区作为全省重要的劳务输出地,留守儿童

较多,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公安分局立足职能,以“守望乡村”工程为契机,联合教育等部门对我区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调研,现分析研判如下。

一、**区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区辖21个乡镇办事处,全区总人口82.4万人,全区共有农村儿童102114人,其中,留守儿童 41798 人,占全区总儿童数的16.58%。**区留守儿童以父母双方外出务工为主,也有父亲单独外出务工,母亲留守家中。全区留守儿童分布广泛,犹以交通不便、经济不发达的大山包、炎山、盘河、大寨子、苏甲、田坝、靖安、苏家院等八个山区乡居多,留守儿童在校生达45%。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有一小部分跟近亲住在一起。

二、存在问题

**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管理工作,但现实中依然存在较多隐患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缺失一突出”。

(一)家庭管理缺失。

一是监护高龄化。经调查,全区92.6%的留守儿童都由文化程度不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的爷爷、奶奶、外婆、外公 “四老”负责照顾。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知识、精力上基本无法代替父母履行品德培养、辅导、督促孩子学习的义务,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二是亲情片面化。经调查,全区留守儿童中57.2%是父母一方外出,42.8%是父母同时外出。由于父母忙于在外打工,只能给孩子物质上的满足,缺乏对孩子精神上的鼓励、开导和鞭策。在最需要安全感的年纪,孩子们精神上得到的却是极度的孤独与无助,久而久之,他们对亲情、对社会的理解片面而消极。三是心理障碍化。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缺乏联系,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容易出现情绪消极,失落自卑,感觉孤单,甚至心理压力过大,表现出封闭、冷漠、叛逆、行为孤僻等障碍性特征。经对我区部分乡镇的留守儿童进行调查,感觉生活幸福的留守儿童仅占5%;感觉还可以的占20%;感觉生活不幸福的占70%。50%的留守儿童表示他们最想父母为他们做的一件事是回家。当问及“你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时,选择“孤单没人聊天”的占33.05%;选择“生活没人照顾”的占46.29%;选择“学习没人指导监督”的占14.1%;选择“其他”的占的6.38%。当提及“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向谁求助”时,选择“给父母打电话”的占40.76%;选择“老师”的占17.90%;选择“亲戚”的占18.10%;选择“自己解决”的占23.24%;有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可见,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过度思念父母”、“生活缺乏照顾”、“遇到困难缺乏开导”等问题。

(二)学校管理缺失。

一是缺少专门呵护。我区留守儿童基本在本乡中、小学、幼儿园就读,由于学校学生多,学校不具备条件,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即使想给予他们特殊的照顾和关爱,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缺少时间精力。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管理和特别地关爱留守儿童,加上很难有机会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对有问题的留守儿童也难以管理和帮助得很细。经调查,我区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其中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2%;留守儿童在校学习很好的占10%;较好的25%;一般的42%;较差的18%;很差的5%。

(三)社会管理缺失。

一是政府管理缺失。虽然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对留守儿童问题日益关注重视,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管理和关爱,但全区没有开设一个真正为留守儿童服务的“留守儿童之家”。二是职能履行缺失。政府相关部门对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书刊等文化传媒监督管理相对缺失,对一些娱乐场所管理不严,让一些缺少亲情关爱、本就精神空虚的留守少年深陷暴力、庸俗等腐朽文化之中,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经调查显示,全区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20%。今年4月5日,分局特别行动队摧毁1犯罪团伙,破获抢劫、抢夺案20余起。4名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均为未成年人,有2名是留守儿童。4人的作案手段是从电视剧中模仿而来。

(四)安全隐患突出。

一是监护不力引发的伤害隐患。2011年至今,**区已有14名留守儿童因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有10名

儿童失去生命。在引发伤害的因素中,溺水是第一杀手,其他依次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施工事故、跌伤等。经统计,仅今年以来,**区共发生4起儿童溺水死亡事件,造成6名儿童死亡,其中5名为留守儿童。二是家庭空巢带来的治安隐患。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打工,部分村组出现老的老、小的小的家庭空巢化现象,留下人身财产、家庭生活困难等安全隐患

。尤其是留守女孩极易成为性侵犯对象。今年以来,**区共发生7起强奸幼女案,破获6起。7名受害人有6名是留守儿童,最大的年仅13岁,最小的年仅3岁。未破的一起由于受害人年仅3岁,长期由祖父母照顾,发案几个月后,外出打工的父母才前来报案,导致有关证据灭失,给案件侦破带来困难。此外,留守儿童被拐骗的案件也时有发生。今年4月初,年仅13岁的女童袁某因家人监管不力被拐卖,案发近1月,在外打工的母亲才赶到苏甲派出所报案。派出所民警历经1个多月、辗转6千公里,在浙江嘉兴一工地成功解救被拐卖女童。三是教育不力潜在的发展隐患。由于我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相对较大,且大部分生活在偏远地区,已达到实有儿童的75%以上,但缺乏家庭、学校、社会的正确引导关爱,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长期处于不健康的成长状态中。

三、对策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可见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留守儿童管理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村家庭的幸福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广大农村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关系到新农村未来人口与劳动力的素质水平。作为维护全区社会治安稳定主力军的**公安分局,面对日趋严峻的治安形势,警力严重不足、工作任务繁重,还要承担大量非警务工作,仅靠公安机关一家承揽留守儿童相关工作是不现实的。解决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心理等关系到他们健康成长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协调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作用,形成合力,共同教育好、管理好、发展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项工作做得不好,可以预见,在畸形环境成长的下一代将产生更多的马加爵,更多的挪威于特岛枪击案、更多仇视社会的连环杀手。

(一)调整思路,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留守儿童大量存在和不断增多的原因,主要是农民生活贫困。调查显示,全区75%的留守儿童生活在偏远山区,经济落后,生活贫困,交通闭塞。他们的父母为了改善生活和送子女上学,不得不离丢下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子女到外地打工谋生。较多的留守儿童父母称“不进城打工就赚不到钱养活全家,就没有钱供孩子上学。”所以,如果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减少留守儿童现象,只能是一句空话。为此,当地党委和政府应想方设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尤其是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使更多的农民既能增加家庭收入,又能实现就地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数量。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学校基础设施及资金投入的薄弱是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发展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应加大资金入力度,从三个方面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工资的投入;大力兴建打工子女学校,改善学生学习的硬环境;加大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同时,政府部门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其监督机制,以保证这些资金的投入落到实处。

(二)改革体制,逐步消除城乡差别。

农村的儿童原本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留守下来接受隔代抚养的儿童处境则更加艰难。留守儿童的父母为地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各级政府应给予这些儿童更多的关注和扶持,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采取相应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壁垒,打破户籍制度的束缚,建设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此外,还应鼓励城市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允许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子女在指定的公办中小学就读,并一律免收学杂费,有正式学籍,并在评优奖励,竞赛活动,升学等方面和城里学生享有统一的权力和标准,以消除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所遭受到的歧视,为他们提供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三)完善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有关部门及时出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将留守儿童管理工作纳入各乡镇办事处政府城乡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逐步建立“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服务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资源,努力完善农村社会公共服务机制和设施建设,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管理提供周到的服务。尤其应该发挥乡级政府的基础作用,可逐步在乡(镇)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服务中心与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定期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普查工作,督促村委会、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共同抓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二是设立专门管理留守儿童的管理机构和关爱留守儿童专项基金,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成长中的实际问题,从根本上缓解其生活压力,改善其身体状况,使他们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整合力量,形成政府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农村留守儿童管理教育工作纳入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规划,切实保障农民子女的教育平等权益;民政部门应及时为困难家庭的留守儿童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督促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管理教育责任、情况报告、结对帮扶、沟通交流、寄宿优先等制度,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管理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卫生部门应定期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状况,为其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与必要的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条件;司法部门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法制教育师资培训;公、检、法、司等部门应各司其职,遵照“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体现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的司法保护,侧重于教育, 着眼于感化, 立足于挽救,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 形成羁押、预审、起诉、审判、辩护、管教“一条龙”工作体系。文化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校园周边“三室”(游戏室、台球室、录像放映室)、“两厅”(歌舞厅、卡拉OK厅)的整治和监管,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音像市场经营秩序;劳务输出部门和劳务培训机构应劳务培训中增加法制教育的内容,帮助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知晓自己对留守儿童抚养教育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妇联应组织兴办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托管服务;共青团组织应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村委会)应开展对农村留守儿童的随访工作,督促监护人切实履行监护与教育义务。

(五)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和监护体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

一是各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专门管理,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合力效应;同时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开设心理课程,专设心理教育教师,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帮助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二是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的培训指导,让家长以更多方式关心孩子的学习以及身心健康,重视家庭教育,及时发现子女身上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引导子女养成良好习惯,能够明辨是非、善恶。三是农村社会要建立由共青团、妇联、工会、村委会等组成的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齐抓共管,共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对有劣迹和不良行为的“问题留守儿童”,应及时帮教,及时与家长、监护人联系,促使他们自觉改正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六)发挥作用,使公安工作更利于千秋大计

作为公安机关,应要紧密结合实际,积极履行职能,切实把警务管理向他们延伸。一是加强对农村治安复杂区域,特别是留守儿童、老人较集中区域的治安巡逻;二是突出对不法人员的控制,强化对混迹乡间尤其是混迹在学校周边的不法人员的发现和盘查,严防他们对校园学生的引诱、滋扰和侵害;三是突出针对留守儿童犯罪的打击,对教唆、引诱和利用留守儿童参与犯罪的人员坚持从重打击,坚决惩治;四是全面推进公安民警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制度,开展普法宣传和防范教育,引导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甄别善恶,分辨是非,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五是与文化、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肃清校园周边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一切丑恶现象,同时建立健全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下载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守儿童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医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医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医保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近两年来,县医保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由于受现行医疗体制......

    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人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影响专业技术人才等各类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没有形成人才梯队,年龄结构不合理。一支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各个年龄段人数相差不应......

    留守儿童学习问题调研报告

    留守儿童学习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问题不断凸现,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或者双方离家在外打工者,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报告 林七乡王双楼小学:娄长欣 我在河南省民权县林七乡王双楼小学任教三年,每一年班级里都存在心理存在问题的留守儿童,不仅学习成绩难以......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天长市新街小学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祖辈或亲友监护,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多......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朱仓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朱仓乡中心小学现辖8个自然村,总人口5400余人,辖区内在外务工人口近1000人,在校留守儿童12人,女6人,占在校生学生的3.5%。8个自然村都有分布......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的同时,农民工背后的留守儿童问题近年来也日益凸现。作为农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