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才与疯子的区别范文
天才与疯子的区别
天才在很多时候和疯子同义,因为都表现出对常态的严重偏离,不为大多天才在很多时候和疯子同义,因为都表现出对常态的严重偏离,不为大多数人所理解,甚至其言、其行惊扰或伤害了很多人。但天才不等同疯子:天才是对“我”的生命的放大,尽个体所能地放大。疯子的“我”是漂移的、忽大忽小的,根本不知“我”应安放在什么地方,就更不用说怎样为人处世才恰当妥帖;天才有自己想象而又明了的一个目的,也许这个目的不为人知或不为人解,但他丝毫不顾旁者是否知或解,为自己的这个目的不惜采用极端的、决绝的、疯狂的方式。疯子没有一个目的或目的太多,方式就是存活的本身;故疯子发疯多受外界影响或引诱,春气萌动时多发病,某事件的刺激时易发病;而对于天才,外在事物很难影响他内在的道路,他只根据他自身的需要来决定什么时候“发疯”。
但天才也可能发展成疯子,当他的目的逐渐变得不明确,不知自己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也不可控制什么时候“发疯”时,就像弹簧再也回不到本身的弹性限度,车辆再也刹不住车。尼采、阿黛尔·克洛岱尔、希特勒等很多天才后期就是这种情况。疯子也可以做出天才之举和不凡的创造。对疯子社会一般归为残疾一类,残疾有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疯子属精神残疾。残疾者若受到良好的照顾和培养,也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自食其力。而疯子又因其精神上在某一方面特别专注、特别执著、特别能深入,故在条件适宜时反有远胜于常人的表现。所以没有必要天才就敬畏三分,疯子就欲去之而后快,只不过他们是异常的个体生命罢,异常也好,正常也好,重要的都是生命,以生命的平等心、关爱心待之即可。
可有时难就难在不知其是天才还是疯子,只知道他(她)“有病”、“神经兮兮”,或是你有“病”、我有“病”。更多时候我们既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是有“病”,虽然表现出天才或疯子的样子。什么“病”呢?古汉语中,疾为小病,病则比较严重了。这“病”就是某种个性或人格上的明显的缺陷,每个人都不是与生俱来就是完美,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不足太明显,几成缺陷,并因着这一缺陷,造成了言行和生活的异常,这就是“病”了,这“病”是比单纯肉体上的疾病危害大得多,难治得多。
有什么难治呢?缺陷嘛,弥补充足就是了。是的,其实缺陷实在没什么要紧,补上就是。难在很多人意识不到是自己的缺陷,或者意识到了却生不出力量去与之抗衡、战胜、补足。比如懦弱,懦弱得过头,就像害了软骨病,一辈子都立不起来,给自己的生命做不了主;比如贪婪,到后来什么都想要,怎么也克制不住,眼里、嘴里全是想贪之物,整个心思和身体都在里面了;比如任性,但凡有点思想个性的人都容易任性,要坚持自己的嘛,坚持自己也不见得就不是好事,可过分的任性极易偏执,又因偏执而狭隘,因为偏执一隅,难见全貌,易入歧途;比如懒散,懒则散,人散掉了,做什么都懈怠,什么都懈怠怎么可能有好收获呢,没有好收获时还偏给自己找理由,更加不努力,最后饼放在嘴边都饿死了。
意识到自身的缺陷,并尽量去弥补修正,“病”自然好了,还可能真的做出天才的创举,因为大缺陷者往往有大能量,问题是这能量是让生命更充沛,还是让生命之水流失得更多。木桶定律:一个木桶的蓄水量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低的那块木板。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尽力让自己的人格更完美的意义所在,某一缺陷太明显,其他再好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天才也好,疯子也好,不是天才也不是疯子也好,不让自己因“偏”而失,而是因“偏”而得,生命日趋完满,神性的光辉自然显现。
第二篇:左手天才 右手疯子 读后感
《左手天才右手疯子》读后感
内心一直都对精神上的一些东西怀着一种好奇也好,迷惑也罢的感觉,也许是思考,只是静静的思考。有些时候我迷惑真的存在灵魂吗,有些时候我好奇我手上的一个沙粒是否就是另一个世界,有些时候思考我到底是怎么样的?哪一个我才是真真实实的我?存在的我?我没有人格分裂,也没有那个境界。只是想去了解想去搞清楚,但是觉得不那么清晰,不那么理解。有时会觉得自己生活的世界是否是真实?噢,似乎我有些热衷于此了,喜欢那种感觉。记忆,焦虑,疯狂,停滞,心灵。
我只是想陈述下我的感受,陈述下与作者,与那些疯子的共鸣,让我对于这个世界更加疑惑,也许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我回到这个我也不知道真实还是虚拟的世界,继续不知是活着还是奋斗着。《左手天才右手疯子》,作者高铭,从书中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精神病患者的世界,那个特殊的人群也确确实实带着特殊的思想,同时它们也不特殊,只不过我们无法理解。也许它们才是真实,才是真理,我们所自以为是只是我们这个小世界。我想应该开始说了,(再对说一句)对于这本书,推荐大家读,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在这群疯子中去寻找与你最像的人吧。这里我想说两个病人,也许他们和我最像,让我在读了这本书后三个月,对于它们仍然记忆犹新。第一个:“真实的世界”第二个“苹果的味道”同时我还想再聊聊关于多级世界的感受,自己的疑惑吧。
“真实的世界”: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怀疑过自己所存在的世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否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我们的主观性,我们的经历,智慧,见识是否已经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的视野?这个问题让我迷惑,而故事中的这个患者,他有他的方法,他怀疑,他相信每个人所观察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带着每个人自己的阅历,也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我们自己的世界里。他模仿,开始的行为模仿到细致到眼神的模仿,接近别人的心灵,去感受别人眼里的世界,也许那更接近世界的本质。我曾经,或者说到现在都出现过如此的想法:我是否可以跳出我自己的躯壳,站在天空上俯视大地,看着自己忙忙碌碌,看着自己学习,生活。也许和我们带着我们自己的眼睛发现的世界大不一样。什么是真实的世界?他所做的让我们称之被“附体”的行为也只不过去发现我们真正的世界。相信大家都看过《黑客帝国》还有《楚门的世界》,想起一句话,“是你看到了蝴蝶还是蝴蝶看到了你?”《黑客帝国》,在无数的计算机程序被异化为人,有喜怒,有自己的生活甚至有超能力。。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受。《楚门的世界》这是一部我最近看过的电影,故事内容就不多赘述。记得那个镜头,楚门拼命的航行在海上到达海的尽头,船头一杵,海的尽头破了一个大洞,楚门的表情,无尽的悲凉。也许我没有楚门那么幸运的成为一个明星,即使如此悲哀的一种生活,但是是否当我走到我的世界的海的尽头时,天空也撕出一个大洞,外面又是无边的世界?到这里我又想说那个多级世界的故事,真的很奇妙,不过还是留到后面写吧。其实看这本书时我的一大感触就是“疯子”,部分疯子也许就是那个楚门,他们向楚门一样奋争,一样发现戏剧性的生活,发现并不真实的生活,后来找到了那个“EXIT”,他们回到另个世界告诉我们他们所看到的,我们能够理解吗?我们自以为是的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便是真实。
“苹果的味道”:也许这篇故事是和真实的世界相结合的,苹果的味道,不知道苹果的味道,也许你会说,苹果的味道不就是或酸或甜吗?你是否已经忘了自己是怎样的了?感觉自己有点无厘头,其实活在当下,很多人都在说迷失了自我。“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如此?为什么这样做?”这样的话出现了不只是一次两次,无论是我还是听朋友说。记得我是一名高中生时,我告诉自己要奋斗,奋斗着去过更好的生活。嗯,很简单,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当我慢慢地接触了更多,我们所追求的是什么?物质?精神?还是?好像跑题了。一个问题“你是否真的知道苹果的味道?”也许我知道我感受到的,但我还不敢说我知道,就想上一篇一样我不知道自己感受到的是否就是真正所存在的。看到这篇故事,我真的对这个患者的作法有些认同,并跃跃欲试。这个患者,一个月家人找不到他,发现他时他在家里,全身裸体,一副很满足的样子。这个疯子,有正当的工作,烦乱的生活中找出一个月,把自己锁在家里,没有任何接触,没有电没有电视等等。这真的很疯狂,但是疯狂的让人向往。简单的说个例子,每天被手机束缚的我经常会想着把手机放在箱子里,我五天不动它,嗯,如果这样也许我也许我的生活是另一番样子,也许不会说什么找到我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回归到那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但是我从没试过,因为不敢,因为没有了手机会耽误很多事,因为。。太多的束缚告诉你,你已经在这个世界里实实在在的存在着,不能缺少,同时也是告诉你,你被操控着,被这个世界推动着,不是你。嗯,这种思想很简单,什么是最本质的人,人的起源是原始时代,那时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没有这么多的高科技,他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就接近了最本质的人。有时会想其实时间很慢的走着,所谓时间飞逝只是我们的感觉,我们无法感受到时间的缓慢,无法感受到一秒一秒的间隙,我们用不同的方式让我们不去感受那种慢到恐惧的时间感。一样的是,我们用太多的物质武装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无法感觉到我们自己,也无法感觉到原本的生活,即使是一个苹果的味道。
多级世界,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事,嗯,在这本书中没有看到此类的同行者,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提。多级世界,不言而喻,我们的世界分为很多级,我们的世界也许只是另个世界中的一粒尘埃,我手里的尘埃也许就是另一个世界。《黑衣人》中最后结尾的一个镜头,外星人在玩弹珠,其中一个弹珠是银河系。印象深刻,这种感觉,也许我已经疑惑了够久够久,这比之前两个问题都无法理解,无法走出自己的视野。一种悲哀,无法理解到世界到底是怎样,我们世界外的生物看着我们的世界,他无法看到我们的存在,却实实在在的拥有着我的世界。(突然想到看的几部电影,我可能真的喜欢这种感觉。)《霍顿与无名氏》,这部电影,一只小象和一个尘埃上的故事,那个尘埃上住着无数的居民,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他们的下雨只是一个水滴落在地上,更小的水滴溅到那尘埃上。小象霍顿发现了这个尘埃,发现了这个世界,嗯。我相信这个编剧一定也对多级世界有着浓厚的兴趣,一定也迫切的想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否是另一个尘埃,我们世界里的尘埃上是否就装下了一个宇宙。
也许没有说完我心里所想,也许没有任何对于那些玄而玄乎的思考的解答,我只想说的是思考这种也许远离生活的玄乎的人并不是疯子,他们是勇士,同时他们也是天才。“人生若只如初见。”回到我们的世界,继续我们的事,但是不要忘了你还疑惑着。
第三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接触到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说真的,那天在网上一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眼睛就亮了。这个名字很吸引人。当时的感觉是,和我目前的状态很像。哪里像我也说不上来。
于是我决定读这本书了。初看几页觉得很有意思,原来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是这样的。他们的一些观点是常人所不敢想也不能想的。但是他们想到了。这些人里面,他们大多数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不是物理学家就是生物学家,要么就是历史学家或者哲学家,他们有着常人难及的智慧,但是可能因为他们研究这一领域太专注了,以至于有些走火入魔,于是就成了人们口中的疯子。
其实,天才和疯子的定义,并没有那么严格的标准,甚至没有什么界限,只是对于常人而言,是否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和习惯,但大多都是在大众所接受的范围内。
这本书我认为可以当作百科全书来看,因为这其中涉及到太多领域了。有物理学,有生物学,有心理学,有哲学,有医学,有历史,甚至有神学。。然后我发现,这些领域其实都是相通的。我是个求知欲比较强烈的人,看到这些自己从所未闻的知识时,觉得很神奇,很不可思议。但同时我又觉得很满足,很充实。尤其是量子物理。读完这本书以后,觉得中学时学的那些快要忘却的知识,突然间又回到了我的脑子里。
不过,你也可以把这本书当作鬼话连篇来看,因为这里面讲的事太玄幻了,那些是从未接触过的观点和想法,听起来像神话或者变魔术。哈哈,不过,真的很有意思。
精神病人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喜欢思考世界的本质。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最终又要去向何方?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最终又会变得怎样?空气里的尘埃是怎么来的?云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想,可能也只有他们才会思考这些在正常人眼里不足挂齿的东西吧。
为什么是不足挂齿呢?因为正常人跟本不关心这些。正常人关心的都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婚姻,或者薪酬。有谁真正用心地去想过世界的本质?
一个和我一样看过此书的朋友表示,这本书写得有点恐怖。我不觉得恐怖,反而觉得可悲。为什么我们没有认真的思考过这些问题呢?我们生活在匆忙的社会里,被各种工作各种事情搞得头晕,又有多少时间静下心来想过世界的本质呢?或者说得再近一点,何时想过自己的本质呢?
这里面让我感触最深的一个故事是《生命的尽头》。这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石头、木头。我是这么理解的:因为和这些事物相处久了,觉得有感情了,于是觉得它们都有了灵性,或者说是生命。就像你写了一本小说,然后就感觉小说里的人物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开始有了生命,甚至开始成长。我觉得音乐、诗、或者任何一种艺术品,都是如此。然而在书中,那个病人却认为泥土、水也有生命,是因为它们可以让一朵花存活,可以让一棵树成长,甚至可以维持人的生命,可以让一切生生不息。如果不是因为它们自身有生命的元素,又怎么可能孕育出生命呢?
第四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
现在想看的书,一类是经典,一类因种种机缘而来。巧的是,近来有两位朋友分别推荐了关于精神分析方面的书,一本是朋友和我交换了看,一本是朋友直接网上买了寄给我,而且都说看完了要交流。这几天抽空就看,在新年第一天的下午看完了其中一本。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关于精神病患者的访谈录,如果不是朋友推荐,平时不会接触类似性质的文本。有时看到朋友的荐书,特意找来读,也是觉得朋友喜欢这本书一定有他的原由,最起码反映了他的阅读趣味和近阶段的所思所想,如果深入一些,从一本书甚至可以了解阅读者此时此刻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想了解一个人,去读读他喜欢的书,应该会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我知道,朋友对这本书情有独钟是因为她一直在探索灵性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她苦苦思索,已经困扰了很久。本来,我对她的状态还是有些担心的,怕她想多了,过于执着,对自己会造成伤害。不过,今天看到她的微文,看到她说“未来我的每个选择都会更温和一些”,我放心了。她已经在学习放下,尽管还有一个过程。
在人世艰难跋涉,每个人的精神生活史都是一部恢弘隐秘而艰难曲折的长篇巨制。有的人破茧化蝶,有的人一生深陷黑暗混乱的精神迷雾。我是个经验主义者,喜欢从生活中去体悟人生百味。我的所有情感体验和生活体悟都必定是从生活中来,一般不会脱离了既有的经验去清谈纯粹的精神生活或去思考很多哲学层面上的问题(事实是不具备这种思辨能力)。哲人说:“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以语人生”。我也曾走过一段灰色时光,封闭在自我的小天地中,兜兜转转,无比困惑。回想那个阶段,是因为认识了一些朋友,是接触了文学和艺术,体悟到人性的美好,生活的`美好,慢慢地才找回了最初对生活的热爱,把自己救了出来。其实我也把很多心力用在了认识自己、探索自己、找回自己的过程中。现在的自己,不能说最好,但已经能做到和内心深处的自我和解。我们要想和外部世界和解,必然先要做到接受自己,和自己和解。
世界上有很多事是我们所无法理解的,就如书中很多精神病患者的症状,他们的内心世界,比我们常人更丰富、更多元。很多人也许并不是真的病了,是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和精神力量更强大,我们以常规思维和心智无法理解罢了。对此,我们不必要一定非要弄懂它,事实上,最高明的精神病医师也不可能全部弄明白。在我幼年时期,曾亲眼目睹家中发生过一件灵异之事,当事者是一位客人。我的一位堂姐,体质较差,早先回娘家时,身上经常会出现奇奇怪怪的情形。只要旁人看明白,请人喊几声话,一会儿就好了,她自己一点都不知晓发生过什么。那时候,因为村子里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父亲还曾被村人请去“驱魔”,晚上走到漆黑的荒野中焚烧纸钱“送客”,还真管用。据说是因为父亲胆子大,火气也大,压得住邪气。但是不知为什么,成年后我再未听到或看到类似事情发生。这里面,是心理作用、是迷信、是精神疾患,还是真有什么,我并未想去深究,也不会影响我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我尊重科学和理性,也对未知的世界,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包容之心。
探索自我固然是一件非常必要而且严肃的事,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思想体系和逻辑思维能力作支撑,我不建议想太多、走太远。那绝对是一场冒险。
拉拉杂杂写了这么多,就算是读完此书想和朋友交流的想法吧。
快乐地度过每一天,祝福你,朋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2
读了这本书,多了一些书里观点。以后看到疯子,也许能有一种包容的心态,而不是同情,恐惧,远离。
精神病人的世界,他们也有性格,有人沉默寡言,有人喜欢说个不停,有人直来直去,有人喜欢拐弯抹角,跟大家眼中的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会做一些“正常人”不能理解的事儿。而他们做这些事儿的根源就在于:跟“正常人”的世界观不同。他们的世界观与众不同,甚至令人匪夷所思,让人难以理解。
各种各样的病历,印象最深是苏萨克氏症候群,她的记忆似乎只能保持24小时,每一天对她来说,都是全新的一天。不要以为失忆只是不记得一些人、一些事那么简单,他们同时会遗忘了一些技能,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会出现障碍,他们会变得暴躁、迟钝,而且合作能力也会大大降低。他们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混沌的,画面、色泽、美感,好像都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甚至有时候,连看对面的人,也会恍惚,脑海中会浮现出“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这样是一个人”的可笑概念。
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他们的'世界,就像如果他们得不到有效的康复,就永远不可能再回到正常人的世界中一样。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在他们那断篇的,无法拼凑完全的记忆世界里,悲伤和抱怨存在的空间非常有限,而他们的快乐程度也会远远高于正常人。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3
以前阿秀曾经跟我提到过这本书,我貌似也看见她在我电脑里也下过这本书,当时我也没在意。后来也托她的福,张章同学把这本书交到了我手里!当然当时的使用权不属于我,后来因为些原因最终使用权还是属于我了。照这么回忆其实我跟这本书还挺有缘,若不是我在莫大的东台大润发超市巧遇张章同学三次,这本书也不会到我手里啊!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者采访精神病人时的故事。通俗的说,就是以精神病人的角度去看这个,我们不断质疑的世界。
其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质疑这个世界,例如先有蛋还是先有鸡,活着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等等一系列的质疑!我们正常人也许只是从表面分析一下。而精神病患者往往会偏执于他们所执著的事,把一些微小的事放大化的来看,以至于做出些极端的事情。所以在正常人的眼里他们病了,俗称“精神病患者”。
书中提到有很多精神病医师因为长时间跟精神病患者接触最终他们也“病”了,也许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本来就存在些因素。因为长时间跟精神病患者接触他们内心里面的平衡点被打乱了,所以“病”了!其实天才与疯子只是一线之隔,关键在于内心里那个平衡点!
书中有两个爱情故事。但是可以用一段文字说明。摘抄的。
指间的戒指不再闪亮
婚纱在衣柜早就尘封
我们的容颜都已慢慢苍老
感谢你带给我的每一天
正是因为你
我才有勇气说:
“永远,永远。”
第一个故事是一位臆想症的老人,老伴逝去多年,依然认为他活着。
第二个故事是一位丧偶的`中年人,不断的学习生理等课程,为了复活爱人。
感触很深,然后静默不言。
书中有一段是讲“角度问题”。一个女“患者”说在工作外她会是个孩子,她喜欢这个新鲜的世界,而不是去习惯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喜好而不是必须跟别人一样的态度!这个女人其实没有问题,反而是认为她有问题的人才有问题。不是每个人都习惯墨守成规,孩子是最好的列子。不是所有大多数人认为对的事情就是对的,大多数人认为错的事情就是错的!而那个“大多数“的界限往往让我们思想上有限制了,所以渐渐的我们也就习惯了!
书中结尾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4
这个世界上,到底谁是天才?谁是疯子?
在我们眼中,那些言行不正常的人便被冠上疯子的称号。我们以一个所谓正常人的视角审视着这个世界。殊不知,那些被我们冠上疯子称号的人们或许也正在用一种另类的眼光观察着我们。谁能说清到底谁才是不正常的疯子呢?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向我们展示了“疯子”的内心世界。他们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专心致志地研究他们感兴趣的事情。这些所谓疯子的人,对他们所感兴趣的领域研究颇深,说起来头头是道,而且理论依据充足,让人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度怀疑自己才是不正常的“疯子”。真是一本有魔力的可怕的书!
反观我们教育领域里的孩子,有些孩子总是与众不同,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课堂上左顾右盼,小动作不断......一度成为让我们头疼的坏孩子。对于这些“坏孩子”,我们斥责,惩罚,叫家长。但若我们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弄清楚他们各种令人恼火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也许我们能发现不一样的他们。深入了解孩子并加以引导,才能让“疯子”成为“天才”。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等待开发的宝藏,我们这些开发者要找准他们的路线及结构,小心翼翼地加以雕琢,使他们成为最闪亮的明珠,而不是被遗弃的废墟。孩子的美好未来,靠你我一起努力打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5
最近几天一鼓作气终于读完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奇书。作者对探索未知世界总有无尽的渴望,通过与一百多名“非正常人群”近距离接触,认真思索,反复锤炼,最终形成了我国第一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阅读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折服于作者在此过程中的胆大心细,惊叹于精神病人匪夷所思而又无可挑剔的另类逻辑,当然还能感受到他们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孤独。
不得不说,用四年时间,通过各种渠道,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探访精神病院、公安部等机构,与这么多精神病人面对面交流,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内心,很容易被这些精神病人把思维带偏,由精神病医师变为医师精神病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否则你迟早也会疯的。
而且还有一点,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病人都见人就说,侃侃而谈,有很充分的表达欲望,有些精神病人愣是不说话,对于这种类型,我们要去体察他们的内心,即便和他聊上一年也无济于事,那该怎么办呢?只有靠医师和作者自己长时间去观察,去接触,甚至是模仿精神病人每天生活的一举一动,让他们以为你是“同类”,才会与你交流真情实感,因为与交流相比,我们更需要进入他们的心灵,而这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该是一个何等的考验。
之前我以为精神病人都是疯疯癫癫的,根本没办法交流,但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并不是这样,他们只不过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我们通常认为的相差较大而已,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体系,而且非常严密,让我们无法攻破。而且有些精神病人对量子力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了解得非常透彻,想和他们顺利沟通就不得不找一个物理学教授在旁边做帮手。甚至有时候会让你觉着,他们才是对的,用我们的认知解释一些事情确实行不通。所以在读书过程中,经常会惊叹于一些精神病人广阔的知识面,并被他们严密的思维与推理能力所折服。
比如物理学中有这样的问题,两个完全没有关联的粒子,会相互干扰,这个叫做粒子的无条件关联特性。又如把粒子A的动能改变,粒子B也会莫名其妙地改变,诸如此类,迄今也没人知道为什么。但有一位患者就可以用她创造的理论解释清楚,而且用平行宇宙理论和超弦理论这两种猜想解释不清的现象,也能用她的理论解释清楚,这一度令作者很崩溃,因为疯狂查找资料之后,并没有什么例子可以对这个理论进行质疑或推翻。这本书中还有不少这样的案例,让你感觉有些精神病人真的是天才,或拥有看穿世间的'超能力。
然而,他们学科知识再广阔,逻辑再缜密又能怎么样?最终还不是被当做精神病人?为什么呢?其实有时候,精神病并不等于疯癫,他们或许真的是天才,只不过他们的思想太另类,异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而无法被接受。如果在一千多年前有人谈到,两个人相隔千里却能清晰地对话、手指点一下想要的物品就能自动到家、世界各国发生的事情透过一块儿屏幕就能一览无余,我估计他也会被称为“疯子”。还有,哥白尼、尼采、梵高当时也被称为是疯子。但也有智商高的人没有或者说没有一直被称为疯子,比如爱因斯坦,因为天才不但要出生,还要生而逢时,只有逢时,只有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只有让自己的思想融入目前的世界,才能被大家接受,才能被认为是天才。
有些精神病人也是孤独的,他们内心充实,有那么多的奇思妙想,但不被大家理解,他们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一些问题,形成自己完整的一套体系,但不被大家接受,对于他们来说,这又是多么的无奈。这或许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天才与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6
在公园的长椅上坐着三个人。其中一个人在看报纸,另外两个人不停地在做撒网、收网、把网里的捕获物择出来的动作。一看就知道那两个是精神病人,于是周围很多人指指点点地议论。有个警察仔细观察了一会儿后,问那两个“撒网”的人在干吗。那两位说:“没看到我们在捕鱼啊?”警察转过头问看报纸的那个人:“你认识他们?”看报纸的人说:“对啊,我带他们出来散心的。”警察说:“他们精神有问题吧?在公共场合这样,会吓到别人,你赶紧带他们回去吧。”看报纸的人回头看了一眼说:“对不起,我这就带他们回去。”说完放下报纸做拼命划船的动作。
门萨俱乐部门萨的英文名称是“MENSA”,是拉丁语中“圆桌”的'意思。门萨取自圆桌的意思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平等的坐在一起,当然前提是智商相近。门萨是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的名称,于1946年成立于英国牛津,创始人是律师罗兰德·贝里尔和科学家兼律师兰斯·韦林。当时,这两位自认聪明异常的人突发奇想,编制出一些高难试题以测试智商,受到广泛追捧。兴奋之余,贝里尔和韦林干脆成立一个俱乐部,号召高智商的人士加入。他们有意为聪明者建立一个社团, 通过充满挑战性的社团活动而使参加者的高智商获得承认、肯定和不断提高,并分享彼此的成功。门萨多年来坚持中立和非政治、非营利的原则,至今不变。门萨国际总部和各俱乐部也组织一些收费的活动,以及一些出版活动,但收入全部用于俱乐部的拓展和完善。所有参与者个人不获利。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7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国内第一部精神病人访谈手记。作者高铭是北京人,在听过一次自己的深度催眠录音后,他决定去接触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精神病人,去看看他们眼中的世界。作者用老练却朴实易懂的文字,记录下于数十个精神病的互动,为我们带来了一场不一样的脑力盛宴——几十个不同的视角,几十个迥异的世界。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我们很是存在着的世界呢?“不论你看见了什么,请不要对号入座!”这是忠告,更是戒律,因为,天才和疯子只是一念之差。
何为天才?顾名思义,天生之才;某百科将“天才”定义为“某人展现了卓越的创意,而此创意通常在某领域战线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可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某种特殊才能,也可以用于形容通晓各方面问题的博学家,或者某个领域的佼佼者。”在本书中,疯子主要是指精神病患者。在于作者互动的病人中,有思想行为幼稚、几乎不符合常人的逻辑的;也有逻辑完善、思维缜密的;更有逻辑高手,设下的连环逻辑套,环环相扣,步步逼人。给我影响最深刻的,也就数这些逻辑高人了。
人生在世,必定有自己遵循的一套世界观,这将决定你的行为方式以及思维方向。世界观的建立必定有所依附,最为常见的'一类是依附神论或宗教,例如徒,佛教徒,道家等;再者就是依附科学的,像是以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哲学为建立基础的;剩下的一些都是小门杂众。在大众看来,精神病人多半是痴傻者,因为他们的思想行为异于常人,不符合社会大众的认知(狂躁症者或有暴力倾向的除外),或者更直截了当一点,他们的行为思想在我们的眼中是“错”的。可是,符合大众标准的就是对的,不符合的就是错的,这样判断,是否有失偏颇呢?
不可否认,思维惯性实实在在地束缚着我们大多数人,我们怯于接受新的理论,新的事物,未知的总是可怕的,我不由得想起书中《在墙的另一边》这一章,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被一位医生和两位心理学家定义为“思想上的危险人物”的男士,他主张“思维是阻止我们认知世界的一堵墙,思维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如果我事先不知道他是一位确证的精神病患者的话,我一定会被他缜密的逻辑征服。其实就他的病情确诊来看,为什么心理学家和医生说他是病人就一定是?判断标准从何而来?标准又是谁制定的?其实就目前精神病医学的发展而言,精神病医学只能定义为经验医学,是在人类发展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而且判定方法也是根据前人的经验累积形成的。就某种角度而言,这难道不是一种惯性思维?当然,我并不是否定精神病医学的存在,毕竟我们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一个公融通的生活环境,所以,隔绝出这些“异类”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不过,我们也要适当的打破已有的知识、思维的束缚。本书《四维虫子》这一章记录的是作者与一位19岁的青年患者的谈话记录,该患者了解许多量子力学的知识,是典型的物理型世界观拥有者。他告诉作者,在绝对四维生物眼里,人类只是一条蠕动的虫子,因为绝对四维生物凌驾于时间之上。(物理四维:长度,温度,数量,时间)又如《迷失的旅行者》一章中,那个等待自己所属的那个地球(存在于和我们所在的这个地球不同的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来接他回家的旅行者。他说在他们的宇宙,人类已将开始使用反重力飞船运输(反重力在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而且他们的科学家通过“压缩数据”功能可以将物体隔空传输,甚至传输到另一个平行宇宙(比如他自己)。再有就是《飞禽走兽》这一章,一个曾为女教师的精神病患者认为石头也是有生命的,或许自然界所有的石头构成一个类人的生命体,而此时人类则作为类细菌的生物相对于它们存在。其实也不无道理,他们的逻辑都能够走通,只不过他们站的立场和常人不同罢了。我们囿于既定的已知事物太久了,我们真的需要一些大胆的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这个世界。但是,新角度也要合理,至于“合理”如何定义,我也不知道,但是既然想要发现新的,就不能够用已有的规则去定义。
兀然想到书中作者一位量子物理学家说过的一句话:“神话之所以是神话,只是因为科技还不能解决。”要打破神话,首先得放弃对其的追逐,先驳后立。所以精神病的想法也并完全无可取之处,我们应该尝试用不同的视角去看世界。
为什么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因为天才与疯子只是一念之差。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8
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有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为什么小孩子不喜欢逛街,试着蹲下来和小孩子一个高度,你看到的只有不同的腿在向前动,商店里面也只有衣服的支架。当孩子要求你抱抱的时候请抱起她,让她看到和你一样的世界。
很久很久以前,我听到过一个故事,有个精神病人拿着伞蹲在草坪上,别人问他,他说我是一个蘑菇。当时我并不理解,觉得就是精神病,怕是傻掉了。但当我看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他只是站在蘑菇的角度“对话”蘑菇。
这篇文章写一个女生会模仿任何一个人,语调,语言,动作都像极了,一个老人或或者亲近的人。她说:“我开始想了很多办法,最后决定还是用这个最笨的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换个角度看。不过,这个换角度,要复杂的多。因为要换角度看的不是一件事,而是整个世界!最开始我先是慢慢观察别人的细节,然后记住那些细节的特征,再然后开始试着模仿别人、体会对方为什么这么做。说白了就是变成你模仿的那个人。模仿的时间久了,会了解被模仿者的心态,进-步,就会学会用对方的眼睛去看事物了,如果掌握的好,甚至可以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9
在前几天看完这本书后,没有想着写什么观后感的,但是今天实在是闲不住吧,不能什么都不干啊。
这本书的主角(作者)在采访精神病患者后写下的这本书,给我的感想是真的厉害,因为你长时间和精神病患者接触,可能会被影响,书中也有作者记录下的一句话是:“千万千万别太在意精神病人说的话、别深想他们告诉你的世界观,负责你迟早会疯的。”
在这本书中发现好多精神病人的思维逻辑和世界观超出平常人太多了,作者有次采访一位女患者时就被这句话给深深的震慑住了“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这句话给作者的影响很大,当然这句话也成了这本书很出名的一句话。
书中采访的患者什么样的的人都有下至平头老百姓,上至海外留学生和公司老板,真的是什么样的人都有,那些患者的'逻辑真的让人怀疑人生,思维逻辑之强想法之惊奇,但是你细想一下那些逻辑都说的通。
书中的精神病患者到底是不是真的疯了,还是说像以前地心说和日心说的那样,想想太可怕了。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0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国内真实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可能有些人一听到“疯子”这两个字都会避之不及。可这本书的作者——高铭却不这么想。他为了得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的答案,询问过许多人,但谁也说不清这个世界到底是怎样的。还有人十分疑惑他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地去想这个问题。
就在他为此困惑不解的时候,某次听一个身为精神病科医生的朋友说起了一些病例,顿时想到,我们为什么不能去问精神病人,或者说我们眼中的“精神病人”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呢?他带着复杂的心态,开始接触这个特殊的群体。
“精神病人也有迥异的性格和行为方式:有喜欢滔滔不绝的,有没事找事的,有沉默的,有拐弯抹角的,这点跟大街上的众生相没什么区别。但是他们会做些我们不能理解的事情,会有我们从未想到的观点。他们的世界观令人匪夷所思,他们以我们从未想到过的角度观察着这个世界。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精神病人难以沟通的原因吧。”这是书中对精神病人的描述。
读罢此书,我觉得:天才和疯子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观点是否被大多数人认可、证明。每一个天才在不被认可,不被接受的时候,不就是人们口中和心中所认为的“疯子”吗?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就是因为和常人观念的不同,或是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证明他们的'理念,而被误解、被处死。像乔尔丹诺·布鲁诺,他就是因为宣传了与当时大部分人所认为的地心说背道而驰的日心说,所以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疯子,被宗教裁判烧死在鲜花广场上。但到后来,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或许,有些所谓精神病人的某些理论,会在将来有所证明。但在不被证实之前,他们,就是人们口中的“疯子”。
天才之所以是天才,是因为他们的理念被证明且被人认同。而所谓“疯子”,也许只是因为人们无法理解在他们看来匪夷所思的观念罢了。天才和疯子之间的关系,就像左和右,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用高铭在书中所写的话“我只觉得这本书是一扇窗,能让你看到更多、更多的世界—其他角度的世界。我也希望有一天你能够很坦然的说:‘让我来告诉你,在我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1
本书的案例中,有些观点还真是让人觉得神乎其神的,但不知为什么,说得越玄就越让我觉得不可信。并不是因为那些知识超出了我的认知,而是沟通本身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说的.内容,二是说的方式。即便我可以努力尝试去理解书中的内容,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诡异气息却始终无法消散。
书中人物夸夸其谈,自认为才华横溢,但在我看来,却有很多根本就是伪命题。例如那些自称可以往返现在与未来的人,你不如收起对我们普通人的鄙视目光,拿出让人相信的真凭实据。像机器猫似的真刀真枪地往外掏新式装备,看谁再敢跟你叫板?好吧,也许他们会说:“我又不是科学家,我怎么会发明那些玩艺儿?你现在要是穿越回唐朝,你发明出个电视机让我看看啊!”这话貌似有些道理,可是,在这样一个人人都有舞台施展才华的年代,你就算搞不出发明,总可以写本科幻小说吧?说不定还能得个雨果奖、星云奖。再退一步说,你文笔不行,写不出小说,那你也可以去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大显身手啊!
噢,这些你都不行?你只会睁眼说瞎话?那好吧,把你当作精神病,其实也没冤枉你。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2
有时天才和疯子真的只有一步之遥。《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是一本以精神病人为题材的书,讲述了作者与精神病人沟通、并且试图了解关于他们世界的故事。通过这本书,让我们更加深刻的去思考天才和疯子到底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疯子?什么是天才?天才是疯子的基础,天才的极致便是疯子。有多少疯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正常着,又有多少天才,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着。一道看似鲜明的界限,区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和群体,界限左右,疯狂与正常。界限之上,困惑与彷徨。有人说过:不疯魔不成活。在这本书中,很多精神病人的言论都让我们无比认同,因为他们思维逻辑清晰,言辞合理、无懈可击。他们好像是天生的哲学家、科学家一般,用作者书中的话来说:哲学家与疯子的区别在于,一个只是在想,而一个真的去做了。
精神病人是简单的、坦率的,甚至可以说是死脑筋。世上没有太多非黑即白的事情,因此世人选择中庸。太多的人为利益或者其他世俗的东西而选择放弃追求。而精神病人那种无所畏惧、不被外物所扰的精神却让人感动。他们的呢喃细语不会被大多数人认同,他们的观点想法不会被大多人采纳,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是再正常不过的,那我们又凭什么说精神病人的想法是疯狂的呢?
或许有很多人一直认为那些精神病患者,或者说是“疯子”,就是那种傻傻的、呆呆的'、疯狂的。但其实,也许有些“疯子”,他们很痛苦,很无奈,没有人理解他们,他们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如果我们能够对他们多一份容纳,少一份鄙夷,多一份关怀,少一份斥责,多一份信任,少一份质疑,那么是不是能减少一个疯子,多出一份美好的未来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试着去理解别人的世界,接受别人的观点,多倾听他人的想法与意见,这样我们就能看到别人眼里不一样的东西,发现不一样的世界,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是有益无害的。天才和疯子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的观点是否被大多数人所认可、证明。每一个天才在不被认可、无人理解的时候,不就是人们口中和心中所认为的疯子吗?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3
每个人看待这个世界都不一样,倘若能尝试从别人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本书是通过与“精神病人”的对话,让读者了解到,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与普世的看法不一样,也正是因为特立独行的看法,那些所谓“疯癫”的话语,才真正会触发读者对世界观的.思考,这是一个多姿多彩世界,不是因为看到了多姿多彩,而是因为有多姿多彩的思考和想象才多姿多彩。
在阅读本书时,有个感触,到底谁才是精神病?他们逻辑清晰、严谨,思维自洽,又能自圆其说,倒是没有精神异常的我,开始怀疑是不是有精神方面的问题,怀疑从始至终都存在,有一章给予了解释和说明,但怀疑变没有减轻,解释其实也是正确的,是这样的:只要不伤害别人的执著,都是不算精神病人,比如说,人有自己的爱好这是好事,当爱好上升到洁癖,大家也能忍受,也无伤大雅,但当洁癖上升到暴力的话,这肯定就是精神病患者,需要治疗了。
其实,不管是爱好、洁癖或者患者,是因为他们有深深的执念,过度的追求,也许正是因为有了执念,才让他们做出了非普通人认同的处理方式,他们往往很优秀,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天才和疯子仅仅一念之隔,而普通人为什么无法做到如此优秀,是因为普通人学会了变通,学了原谅自己的不足,说白了,是放弃了追求,这到底是对,还是错。
不管对与错,当我们以正常人的角度来看这个群体,而这个群体也在审核着我们,他们对世界的见解,让我觉得,世界大而不同,要允许有不同的世界观,还要有接受和包容的心态,君子和而不同吧。
通过读这本书,让我有了一个思想上的造反、改过、完善的机会,也提升对世界观的认知,感谢作者的努力和付出。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4
这是一本努力从精神病人的角度去感受这个世界的书籍。作者别出心裁的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各种精神病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将他们的故事记录下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叙述他们的经历。
这也是一本有魔力的书,他使人们深刻的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和这些精神病人究竟有怎样的区别?
书中不乏有一些古怪离奇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比如说一个男人坚信女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而对她们充满了畏惧,又比如说一个女人自称曾经被外星人绑架过,还有为了变成天才而接受开颅手术的狂人等等。但引起我最多关注的,还是那些与本书名称相呼应的案例——与天才们有着一线之隔的疯子。
这些人,说是疯子也不为过。他们有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想法和坚持,有些特点几乎可以用荒诞来形容。他们有的像是蛊惑人心的邪教教主,有的像是蹲在路边以为自己是蘑菇的痴呆,有的像是沉浸在自己幻想世界里的空想者,还有的,拥有谁也不相信他们会拥有的能力。除了最后一种人难辨真假以外,其余的人都有着自己的一套强大而牢不可破的世界观,你甚至无法用现在已知的理论去辩驳他那看似荒诞却又逻辑严密的推理,这也是很多人去治疗别人的精神疾病结果自己却被带上歪路的原因。很多这样的案例带给我巨大的震撼,我承认他们的观点很荒诞很偏离实际,但是不得不否认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个属于他们的,和我们不一样的世界。这个世界有着严密的逻辑,甚至与现实的世界接轨,你无法去辩驳,去纠正他。看过这本书,你会对他们产生深深的同情与敬仰,就好像是为了不让这种太过出格的世界观在这个社会上散播开来,我们把他们单独的隔离开来,否定他们的'观点,他们的世界,他们的一切,将他们称呼为——疯子。
是的,我们否定了他们,但是他们坚持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在那里,一个被隔离开来的地方。里面最让我心痛的是两个孩子的案例,他们两个都是天才,只是天才的成分中夹杂着灵异。一个在物理方面有天赋的孩子自称能够感觉到四维虫子,所以不断的在物理学上探索,想探索这种超越三维的非物质性生物。另一个孩子拥有极高的智商,但是能看到好运和厄运的颜色,并且经常做一些不被父母理解的举动。其实不是这样,作者努力跟她沟通之后发现她的这些举动看似无理取闹,其实有着比成年人更多的思考。
每读到一个案例,特别是遇到逻辑能力很强的病人,他的逻辑没有丝毫弱点,讲的让我感觉“很有道理”。我不止一次的想到这几个字,然后提醒自己,他是个精神病人。连作者也不知一次的提到精神病医师被自己的病人搞得成了精神病的事。作者费尽心思的写这些东西,很好,但是几乎每个案例,他都留下了空白。那是个令人难受的空白,他采访了病人,病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作者把笔录搬出来,即就是把精神病人的语录复述一遍。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论,把自己的空间缩小,让病人释放出自己的空间。可是他写成了书之后,那些病人的空间被无限的放大了。
换句话说,作者的每次采访,特别是那些非常厉害的病人,他都会被其他医生一再警告,最好别把病人说的当真。可是作者把这些极其危险地思想毫无保留的说了出来。这不就等于让读者真切的面对这些”天才“吗????
最令人不可忍受的是,靠后有一篇的案例的病人竟是作者自己。他毫无掩饰的承认了自己的多重人格。如果说,从前的我对于精神病人,以玩笑的态度视之,今后我不得不提醒自己,他们只是少数而已。
看书的这几天,我发现自己想问题的方式已经有了变化。强迫症的感受也更加强烈。总之,我很后悔自己看了这本书,并且思考了其中的内容。
看书的时候,我有的添加笔记。我不愿意再回顾这些天才们的高见了,那些”经典“的思想我也不愿再记住。愿想看书的人,收起你的好奇心,珍爱生命。
智多近妖,我常听人说起这样一个词。聪明的让周围的人不寒而栗,大概指的就是这种人了吧。我不奢望这些人能够得到解脱,跟我们一样正常的生活,我只希望那些拥有极高智慧的人们别再因为不被人们所理解或者接受就被定义为疯子。
精神病人和我们眼中的世界不同,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有着自己的欢乐与悲伤,有着自己的心理活动,请给他们一些尊重,尊重他们的思考,尊重他们的信仰。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15
这本书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访谈录形式的文学作品。
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年龄有点小,脑子里世界也没完全形成。从小被人说成疯疯癫癫的,只是想在这本书里仔细寻找着与自己相像的影子,想有科学依据地挤进天才的行列中,再对所有人不屑一顾。所以把这本书当作神书,以为是学术论著。
可,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文学作品的三个特点是艺术的、离不开幻想的和感性的。这是我第二次读铭记于心的。别太当真了。
这两年这本书突然就火了,身边的人都在问对方有没有看过这本书,好像这本书是本人生必读的经典。猎奇心理,充斥在这个酒足饭饱的社会。证明自己一样又不一样。
这本书里有40多个故事。其实就是在围绕着那几个梦啊宇宙啊人性啊的问题,都是普遍已知加上一点玄乎和想象,当然,有想象也是好的。还有一些就是其实很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吧,感觉算不上神经病?对于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这句话我是肯定的。
我现在还对这本书里很多故事有着深刻印象,可以讲出大部分的故事,比如最具名气的墙角蘑菇、杀宫殿的三只小猪、极度女权主义男子、拥有鼻犁器的女孩、恐怖的颅骨穿孔等等……
自认为这也算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因为我的脑子对于单纯的消耗品是有自动清除记忆的功能的。
第十一个故事,一直以来都是我最喜欢的一个。一直想要和里面的男人一样。关自己个几天几夜的,什么事都不做,就冥想,其实不说感悟世界什么的,觉得释放精神也蛮好的。
因为总是感觉有好多事在脑子里面,可常常懒得去想,反正就一直压着,有些就忘记了。可能回忆起并不是什么好事,可就是想去弄明白。
还有他对于苹果味道的描写啊
用牙齿割开果皮的时候,那股原本淡淡的清新味道冲破一个临界点开始逐步在嘴里扩散开,味道逐渐变得浓郁,随着慢慢地嚼碎,果汁放肆地在舌尖上溅开,绝对野蛮,又狂暴地掠过干枯的味蕾。果肉中的每一个细小颗粒都在争先恐后地开裂,释放出更多更多苹果的味道,果皮果肉被切成很小的碎步在牙齿间游移,味道就跟着冲击波一样传向嘴中每一个角落。苹果的清香伴随着果汁滑向喉咙深处。天呐。刚刚被冲刷过的味几乎是虔诚地向大脑传递这种信息……所有的感官,经过好几天的被遗忘后,由精神,感觉统驭着,伴随着一个苹果,卷土重来。
我一个不喜欢吃苹果的人看着这些形容都想流口水!(真希望自己也有这种形容文笔功底!
这本书里讲的最多的故事,大概就是关于梦的了。我也一直很疑惑着的',特别是梦到一些奇怪的东西的时候。第二个故事就是讲一个连续的梦,好像另一个平行世界。我记得我也有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做连续的梦,从小到大,那段时间,我总觉得是我要死了,因为不都说人死的时候会瞬间回想起一辈子嘛?但好像随着心情的好转,梦也不见了。
还有第二十二个,梦中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不一样的自己,想起《盗梦空间》,梦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我好像并没有这个困恼,因为大部分起来就忘记了啊,或者就是一句“哦,是梦啊”。
最近也一直在读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希望读完能够给出一个较好的解释。
虽然我说这本书是本文学作品,失去了它吸引我的最开始的点,但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本书是成功的。这本书的确是给了我很多好奇的地方去思考,就像作者一直在寻找着一样。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义?大多数我们那些年过半百的父母也未必清楚。可能我们穷尽一生也不能找到答案,也可能本来就没有答案。
怎么说呢,愿我们都能在世界里找到那个天才自己吧。
第五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读《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有感
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
看了这本书,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有无数种。就是,你想它是什么样的,它就是什么样的。
这本书里,有关于人的心理,精神,物质,世界的本源各种各样的追寻,极大的满足了我的好奇心,那些“极品”的精神病人,几乎都有着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不可不称之为“牛人”。他们的一些思想真的很强大,但是他们过于偏执,就像有点走火入魔一样,就这样成为了不被认可的异类。还有一种可能,可能他们说的都是对的,都是真的,但是超越了这个时代,所以不为这个时代认可,甚至是排斥,所以他们是异类。
除了好奇心的满足,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让我咋舌,感触颇多。
我宁愿自己是一个不特殊的人,没有特异功能,没有高深的思想,平平凡凡,隐没在人群中有一种安宁的幸福感,归属感。而不是作为一个特殊者的孤独,毕竟高处不胜寒;但是,平凡下去么?不去追寻探讨了么?又总有什么在你的内心深处痒痒的,跃跃欲试的,想要知道这世界上一切究竟是为什么,想要更好,更完美,想要不平凡。这个问题很矛盾。
现在在社会中,大家都在拼命的赚钱,买房,买车,享受,最好能够承担得起奢靡。我想起了那个只身一人追寻史前玛雅文明的人,只是因为对这个有着难以割舍的兴趣,便辞了工作,放下一切,甚至为此痴狂,只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想----他过得很幸福吧!试问,有多少刚刚考完高考填报志愿时是因为热爱哪个专业呢?恐怕绝大多数都是把就业放在首位吧?我想起了那个“闭关修炼”的人,他描述的那种苹果的美味我不得而知,他所说得感官的那种敏锐程度是否夸张也有待商榷。只是,我们似乎真的太过沉醉在这个物质的世界,纵情娱乐,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量,不管是有用无用的,高尚的低俗的,感官都麻木了吧!多少是有一点的。那两个案例都过于极端了,我知道。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就是完全清醒着的,孰对孰错,各人心中都有一把不一样的秤,只是我觉得我只是缺乏勇气,很容易大家做什么,我就跟着做,我害怕孤独,我害怕排斥,我喜欢有安全感,归属感。但是这样或许就没有了人生 最大的乐趣,或者很累很累。这个问题又很矛盾,但是终究需要抉择,或者妥协,或者孤独地坚持,或者„反正这个世界有无数种可能,虽然这个问题挺烦恼的,但是不要把自己推入死胡同。
关于爱与被爱。记忆最深的是关于那个多重人格的故事,刚看完觉得不寒而栗的那种,细细回想很是可怜那个主人公,因为小时候得不到爱,就分裂了多重人格自己爱自己,然后就以那么悲伤的情节落幕。肯定是等待了很久,都没有人关注他,关心他,所以绝望了最后才会这样吧!每个人心中都是深深地渴望被爱的吧!就像《小王子》里面那只等爱的狐狸,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关心,被关注,被爱。不管是多么强大多么厉害的人物都渴望,甚至是在被伤害的很深,冷冷的对朋友说不要任何人的陪伴,只想一个人静一静的时候,内心深处也是想要有个人在身边,哪怕什么也不说,只是静静的陪伴。没有一个人可以孤孤单单的一个人正常的生活下去。所以很感谢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在我最难过的那段时光静静陪着我的人们,那样的时光尽管艰难-----每每想起,就像心里燃烧起了一团的火焰,暖暖的-----故而倍加珍惜。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而我,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这些疯子的言论不能真正的左右我,但我也不是完全无动于衷。我会有所不同,会有所改变。但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不一样,每个时刻世界都在变,每个地点观测的世界都不一样,还有着那么多那么多等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所以生活就变得分外精彩了。就像塔塔说得“朝生暮死”,每一天都活在当下,就会发现激情不会减退,对生活有着一样的热情,因为又是新的一天啊!因为又是一次新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