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问题与留守儿童教育

时间:2019-05-14 11:0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人口问题与留守儿童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人口问题与留守儿童教育》。

第一篇:流动人口问题与留守儿童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

手拉手,大家共创美好明天

***

“流动人口现象与留守儿童教育”这样一个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简要情况(什么是?)

1、社会情况介绍

据调查,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像安徽、河南、四川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1000万人左右。在一些地区,和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儿童,已占到七成左右。之前,《人民日报》曾作过一个调查,认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滑坡”。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父母都外出了,这个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很难受到有效的家庭教育。近日,就农村留守儿童话题,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深圳、广州、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市的670位公众(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比例为6∶4)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夫妻双方都在外的务工人员较多,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认识人生关键时期,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事实表明,这些孩子心理容易产生多方面的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有调查表明,历年青少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为这类孩子。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农民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脱贫致富,可是如果因此出了“问题孩子”,一个家庭就毁了,多少年的心血马上全部白费。然而,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外出打工农民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表层,给零花钱、买新玩具„„但对他们心灵上的 1

需要关心得很少,导致出现了“道德真空”。因此,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亟需正视的社会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除了可以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能解决农村外出打工者后顾之忧。

把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成立专门委员会,可以

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健康地度过这段特殊的人生历程。当然,这只是走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能让这个特殊群体感受到关爱,走出困境,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不断探索。

据报道,全国首家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在江苏如皋市林梓

小学成立,从而填补了国内该专业委员会的空白。留守儿童是无辜的,不应成为父母打工的牺牲品。社会和家长有责任帮助他们消除心灵上的荒漠,还他们一片绿洲。

家不仅仅是吃饭、休息的地方,更是关爱、亲情汇聚的地方。

昨日从市妇儿工委办获悉,我市正在部分区(市)县试点由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运作体系,以期通过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全市10万农村留守儿童再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在考虑。今后,若“成都模式”普遍推行,我市将按每个区(市)县投入一定经费,拨出专项资金,帮助各县(市、区)开展这项民心工程。

据市妇儿工委办、教育局、妇联等部门的初步调查统计,我市

农村留守儿童有10.36万人,约占农村在校学生总数的15%。去年底,市妇儿工委办协同有关部门在利通区、青铜峡、盐池县、红寺堡开发区等地筛选了6所镇(乡)学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所学校的449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高达1881人,占学生总数的41.8%。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952名,其中427名留守学生学业有困难,占了46%;行为习惯差的占33.4%,情绪异常的有11.3%,3.6%的学生独自生活无人照管。

现在留守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学业困难、难

于管教、情绪异常(内向、自卑、抗拒)。究其缘由,一是由于双亲长期在外,管教和亲情缺失,给正值成长期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农村学校教育体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做出了关怀农村

“留守儿童”工作的这样一个计划,决定从教育着手,发挥全社会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让他们活得像歌里唱的那样:是享受着幸福的“宝”。

二、具体行动(怎么样做?)

1、三方联动关爱留守儿童

社会强调的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综合作用:“关爱留守儿童,三方缺一不可”。形成有效监测,管好看好养好留守儿童。

各镇(乡)政府建家庭档案,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外出地点、联

系方式、家庭婚育、子女监护、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动态、全面的掌握,适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形成对留守人员长期的有效的监测。将来在乡镇,各地都要建立家庭服务中心,中心有卫生、民政、公安等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如帮困助学、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同时,新建学生、儿童托管的公益机构,充分利用镇、乡合并后的闲置资产作为托管用房,管好、看好、养好属地留守儿童。

2、在农村建立以各种协会、群团、志愿者队员等为主的服务队

伍,开展以志愿者服务为主的关怀行动。如在本村发动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安抚和帮助,聘请大学生为留守儿童进行家教等。

3、及时掌握情况让孩子学习生活都有人帮农村中小学校应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将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外出时间、务工地、联系方式等)、留守儿童实际监护情况(监护人、联系方式等)、家庭成员情况以及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等情况详细造册登记,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每学期定期向

所在乡(镇)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4、对留守儿童进行个别辅导。重点针对学习困难的留守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开展个别辅导和个别化教育,帮助其完成学业;对生活困难的,通过帮困助学等手段,帮助解决其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对行为和心理偏常的,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重点开展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师生一对

一、生生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

5、学校每季度应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在务工农民集中返乡的节假日,召开留守儿童父母座谈会,通报其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的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表现,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6、农村中小学要扩大招收寄宿制学生的规模,优先将上学交通不便、监护人难以承担监护责任的留守儿童安排在校住宿,对缴费困难的留守儿童实行一定的减免。

7、明确自己责任让孩子时时感受到亲情

各级政府将统一编写劳务输出人员普法知识手册并向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免费发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并将普遍推行劳务输出人员的赡养和监护责任书签订制度,以缓解留守家庭的赡养、监护等矛盾。

如何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孩子,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始终关注的问题。亲情生活的缺失,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父母监护权的缺失,导致他们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许多孩子在个性特征上表现出这样的倾向:有的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

交流;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有的过分淘气,放任自由,不求上进;还有的过早地流向了社会,成群结伙、打架斗殴,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全市每年在外务工劳动力超过(8)?万人,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全市留守儿童约(?)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学生总数的(?)%,全市有(?)所学校留守学生超过该校学生数的(?)%以上,部分乡镇小学和初中留守生甚至超过了(?)%。为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管理,全市需要投入(1.189亿元?)新、改建寄宿制学生宿舍(33.8万平方米?),寄宿学生达到(17.1万?)人,其中留守儿童达(12.6万?)人,占全市留守儿童总数的(62.6%?)。同时,我们从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促进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

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涉及劳动、用工、三农、户籍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问题,更是关系祖国未来的大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演变为严重的社会现象。

让我们高兴的是,温总理的报告和“十一五”规划(草案)都第一次高度重视了这个群体,提出要让农民工的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国家投入100亿元新建和改建77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我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仅有国家重视还不够,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对关注留守儿童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从社会层面上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要推动关注留守儿童政策措施的出台,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上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保障机制和法律责任;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在学习教育、生活习惯、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关爱。

第二篇:流动人口问题

1、城市中的交通、住房、环境的问题一定是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的吗?

2、流动人口中有80%是来自农民工,他们没钱买车如何造成道路拥挤,没钱买房又如何造成城市的住房拥挤呢?再说环境,城市中的环卫人员大多是贫弱的农村务工人员,他们是城市环境的保护者,又如何是破坏者呢,对方辩友作何解释呢?

3、最新数据统计,我国农民工的平均年龄是28岁,很多流动人口渴望留在城市生活,愿意留在城市,并且新生代农民工更易接受城市文化和融入城市氛围,对城市的不认同也在逐渐的降低。(反方可能说流动人口不认同城市,无法更好的进行城市建设)

4、温州的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温州轻工产业和民营企业的主力军,产业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远销海外。如乐清的正泰和康奈皮鞋。这些流动人口的增加为温州产业的规模的扩大才生巨大的推力,对方辩友如何解释呢?

5、解决城市问题的过程,也正是城市发展的过程,只有面对才能解决。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问题也在促进城市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难道关紧大门,拒拒绝流动人口的增加就可以发展吗?

6、2003年的《北京市外地来京经商务工管理条例》废止,不正好说明流动人口的增加对城市的发展利大于弊吗?

7、京津高铁不就为了促进两地之间的人口流动,从而是两地之间的城市的发展?

8、现在倡导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就需要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如果没有

流动人口的增加,中西部城市的发展需要的人才要从何而来?

9、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服务需求量的增加,如果没有流动人口的增加,则会呈现包子铺前长龙不断,保姆有钱无法雇?

10、流动人口的增加扩大了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消费,这难道不是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贡献吗?

11、草根文化,不正是城市与农村文化交融产生的新变化吗?这不就给浮躁的城市带来了一些纯朴吗?

12、“鸟巢”“水立方”等建设都是流动人口建设出来,可见,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就是推动了城市的建设吗?

13、两个城市不同技术的交流融合产生的新技术会带给城市更大的财富,而流动人口的增加提供了这种可能,对方辩友作何解释?(建议最后用)

第三篇:流动人口问题

关于流动人口问题、请用不超过20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分)

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有的外来人口管理制度漏洞日益突显,主要体现如下方面:现在管理机制过于机械化,难以全面有并行落实;现实行的公安部门管理方式重管理轻服务;外来人口协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管理部门对外来人口查办身份证时引发各种矛盾冲突;办理暂住证手续麻烦,收费不合理;人数少,大部分外来人口游离在暂住管理范围外;暂住证包含着防范、歧视内涵;外来人口利用出租屋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二、针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下面列出了解决的A-E五项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哪几项,并说明为什么不正确,字数在250字以内.(30分)

A,对现有的基层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组织进行有效整合,在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成立统一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站,并组建专职管理员队伍.B,取消暂住证制度,给流动人口发放统一的居民身份证,对其实行”市民待遇”.C,加强出租房屋管理,落实出租房主治安责任,提倡出租房主与承租者签定,建立和完善房屋租赁协作管理机制,形成管理合力.D,全国实行大规模的暂住证检查行动,摸清流动人口底数,对于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暂住证的人员予以遣送.E,建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及时向流动人口提供包括就业介绍,社会保障,租房服务,子女就学,政策咨询等内容在内的服务工作.答B.D措施不正确。B项:取消暂住证制度,实行居住证制度。但不能发放统一的居民身份证,外来人口具有流动性大这一特性,如发放统一身份证则不利于区别管理,我们在福利、社会待遇等方面应将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一致对待,但在管理方面应有所侧重。D项:大多数的外来人口没有办理暂住证,有的是因为手续麻烦,有的是因为收费不合理,有的是其他原因。目前情况下对未办理的人员应督促其办理,有困难的应给予帮助解决,而不能以“遣送”一概而论。

??

三.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居民暂住证问题,用10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50分)

改革外来人口管理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的流动人口量激增,现有的对外来人口所采取的暂住证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由“暂住证”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外来人口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做好外来人口的管理工作对促进社会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趋下,解决外来人口问题,必须从各方面进行改革。

?? 外来人口的管理之所以成为老大难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社会经济二元化结构下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主要是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等,将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划分成不平等的二个群体。社会管理方面,现有的暂住证制度只重管理而忽略了服务,造成外来人口问题日益严重。另外外来人口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犯罪率居高不下。当前情况下,进行外来人口管理工作的各种改革措施已迫在眉睫。?从社会根源层面讲,应改革针对外来人口的各种不合理制度,尤其是代表着福利差别的户籍制度。户籍制度将城市与外来人口严格区分开来,外来人口的就业、教育、福利等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外来人口无法与城市居民一起享用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各种权利便利,这影响着外来人口投身城市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改革不合理的户籍制度,让户口纯粹成为国家

统计人口的工具,能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差距,并有助于保证外来人口的公平权。

? 从职能部门管理层面讲,应实行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方式。这是解决外来人口问题的直接方

法。一方面,应取消暂住证制度,改实行居民证制度,这不是简单的形式改变,居住证应包

含括就业、社会保险、诚信及违法记录等,居住证持有者将享受更多的政府优惠措施和服务

等。另一方面,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统动人口的综合管理,包适建立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

务中心,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建立流动人口及出租房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流动人

口聚集地的治安检查,开展联合整治行动,全面清理外来人口和出租屋,落实整改措施,消

除治安隐患;消弭户籍制度中人为制造的矛盾。

?从外来人口自身层面来讲,外来人口多数是农村富余的劳动力,本身的文化素质水平不高,也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因而在城市中也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工作。外来人口应努力提高自身

水平,在工作之余可以给自己“充电”,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需要,也能提高社会对自身的价

值认同。当然,这点需要社会各界予以配合,提供条件。

?? 总之,只有做好外来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才能有效地保障外来人口权益,促进社会

稳定,经济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针对流动人口本身和家庭的迫切需求,结合漯河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实

际,漯河市近日出台《关于开展流动人口需求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创新人口

管理理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六大需求服务。

就业需求服务。各级政府和计生部门在流动人口中开展技能培训、素质教育,为流动人口提供用工信息和创业帮扶等服务。无论本市或外市的流动已婚育龄妇

女,可以参加任何一个县(区)的职业培训和教育,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除有

关费用。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可以纳入任何一个县(区)的就业计划,参与该县(区)

免费提供的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和岗位就业。营业执照或

有关从业证明,可以在属地辖区内由县、乡计生部门协助办理。

生存需求服务。协助流动人口办理房屋租购、子女入学、意外伤害保险,并

协助其参与社区公益活动。户籍在本市的城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可以到任何一

个辖区咨询租购信息,办理房屋租购手续;可以就近确定一个学校,让子女和城

镇学生一样入学学习;在自愿的基础上,可以在自己最信任的属地任何一个社区

办理意外伤害和工伤保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直接将稳定就业的流动人口纳入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属地任何一个社区参与群众性的集体

公益活动。

身份需求服务。协助流动人口办理户口,为其提供城市管理教育,落实流动

人口和常住人口的统一管理和服务。有序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在城镇有固定住所、稳定收入的,可以按漯河市“一元化”户口管理体制,办理漯河市居民户口,纳入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从形式和本质上让流动人口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生殖需求服务。主动为流动人口办理生育证明、开展优生监测、开展节育服

务,重点落实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供免费咨询和定时随访服务。流动已婚育龄

妇女,凡要求生育第一胎子女的,可以到属地计划生育部门及时办理生育证;生

育证原件由计生办或社居委统一保管,办证者须持复印件。属于优生监测的对象,可以到属地计划生育技术部门接受优生咨询、指导、出生缺陷干预等服务。属于

节育康检的对象,可以到县(区)指定的、自己信任的属地任何一个计生技术部门,免费落实节育措施,免费进行健康检查。

家庭需求服务。定期开展家庭访视,落实困难救助服务,重点开展大病救助、生活救助、生产救助和上门提供搬运维修、儿童关爱和老人关爱服务等系列服务

活动。

维权需求服务。为流动人口提供就业保障、生存保障和平等保障,重点保障

劳有所岗、劳有所酬,落实优惠政策,保障机会均等和民主参与。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1号

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计生委发布,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颁布日期:19980922实施日期:19990101颁布单位:国家计生委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现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异地从事务工、经商等活动或者以生育为目的异地居住,可能生育子女的已婚育龄人员(以下简称已婚育龄流动人口)。

第三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保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纳入本行政区域内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第四条 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全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就业、卫生、房产管理等行政部门应当配合同级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六条 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由其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当地计划生育管理。

第七条 成年流动人口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凭合法的婚姻、身份证件,到当地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婚育证明。

婚育证明的内容应当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民身份证号码、生育状况、落实节育措施状况、计划生育奖罚情况等。

第八条 成年流动人口到现居住地后,应当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交验婚育证明。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查验婚育证明后,应当依照本办法第二条的规定,对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予以登记,并告知其接受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的管理;婚育证明不完备的,应当要求补办。

第九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向其中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并组织有关单位向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措施服务。

第十条 有关部门审批成年流动人口的暂住证、营业执照、务工许可证等证件时,应当核查其现居住地的乡

(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查验过的婚育证明,并将审批结果通报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没有婚育证明的,不得批准。

第十一条 与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个人应当负责被招用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并接受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向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出租或者出借房屋的房主,应当配合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做好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申请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的,应当在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当地有关规定办理生育证明材料。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可以凭其户籍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生育证明材料,在现居住地生育子女。

第十四条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与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建立联系,并将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的避孕节育情况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通报。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也可以自行将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避孕节育情况证明寄回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在了解已婚育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后,不得再要求其回户籍所在地接受避孕节育情况检查。

第十五条 对已婚育龄流动人口中独生子女的父母的奖励,由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统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七条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的节育手术费,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负担;无用工单位的,先由本人支付,凭其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证明,由本人在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报销。

第十八条 在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奖励。

对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不负责任,未达到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九条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规定的,由其现居住地或者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因违反计划生育规定在一地受到处理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实再次受到处理。

第二十条 伪造、出卖或者骗取婚育证明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不按照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经其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通知后,逾期仍拒不补办或者拒不交验婚育证明的,由其现居住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拒绝为成年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或者为其出具假证明的,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以建议有关部门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就业、卫生、房产管理等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审批成年流动人口有关证件时,不查验婚育证明或者明知无婚育证明而予以批准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四条 与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和个人拒不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职责的,由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规定的已婚育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格式,由国务院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定。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家长的指路明灯

10月24日,张春老师应上新乡党委政府邀请来到了上新初级中学校,为广大的留守儿童家长开展了一次触及心灵的家庭教育培训会,这次培训让家长们充分认识了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并开始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开始尝试新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家庭教育模式。

张春老师说:父母外出打工,极易对孩子造成心灵上不可磨灭的影响,会使孩子得不到心理情感的需要从而亲情缺失;长期的留守也会让孩子在交友上出现误区,交到社会的不良朋友;更会让留守的孩子心理失衡,比如殴打长辈,无视法规法纪等,最终造成无可挽回的错误。

所以,张老师认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亲生父母。如果孩子的父母不懂得尊敬孝敬自己的父母,那孩子就会上行下效,也不会尊敬父母以及爷爷奶奶,这在孩子的品德教育上就是失败的。因此,家长是孩子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家长要尽可能的做到:

1、让孩子跟随父母,经常与父母在一起,促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交流,亲情的培养;

2、父母就近务工,经常与孩子、与爷爷奶奶联系;

3、父母有一方在家;

4、父母不在时,监护人要把孩子当作自己亲生的孩子来教育,不

溺爱,不随意,负责任。

另外,不管是家长还是监护人,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要做好从小重视孩子的感恩教育:1、2、3、树立不怪别人的思维意识,培养孩子懂得爱与责任; 教会孩子做事情分清主次,什么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重要什还要在思想上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张老师用社会上的真实么次要; 事例告诉家长们,如果孩子的情感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出现一系列的犯罪行为,伤害自己也危害社会。

通过今天的培训,让留守儿童的家长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教育,给家长们燃起了一盏家庭教育路上的指路明灯。

第五篇:留守儿童教育

耕耘“善德”沃土 呵护“留守”成长

湖南省临澧县第四完小 刘昌稳 邮编:415200 电话:***

邮箱:1025342748@qq.com 摘要: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短期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学校的教育。学校因地制宜,“绘制”了一份留守儿童教育“路线图”,最大限度弥补他们的成长“短板”。耕耘“善德”沃土,为留守学生调制精神套餐;重视养成教育,为留守学生成长夯实根基;延伸教育触角,为留守学生业余引路导航;依托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提供能量。

关键词:留守儿童 养成教育 业余 家庭教育

我校地处县城边缘,生源一半是留守儿童。长年与留守儿童相处的我们,深知这类学生群体的成长困境:缺少父母的关爱,祖孙之间隔代沟通阻滞,家庭教育方式落后老土。同时,我们也明白,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短期无法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学校的教育,为此,学校因地制宜,“绘制”了一份留守儿童教育“路线图”,最大限度弥补他们的成长“短板”。

一、耕耘“善德”沃土,为留守学生调制精神套餐 “至善至美”,一个唯美的成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古老的至善文化迫切需要学校文化的现代演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四小开始了善德文化的系统构建。围绕“至善”主题,我们从“善”字成语入手,从搜集的80个“善”字成语中精心挑选出20个符合“至善”主旨的成语,重新排序、组合、连缀成“至善”的文化核心:“与人为善、乐善好施、从善若流……止于至善”。在传达室的外墙面开辟出了以“乐善不倦,至善至美”为主题的“至善”成语墙,进出校园,抬头可见。

为了形成强盛的“至善”文化气场,学校同步启动“室、廊、园、墙”等的部位的文化设计与布臵。“忠、孝、仁、善、礼、智、信”的道德文化长廊建起来了;“中国好人”的宣传专栏立起来了;走廊上,“临澧四小美德少年”光荣肖像挂起来了;教室里,“临澧四小学生一日一善行为指南”“教师心语”贴起来了:办公室内,现当代教育名家陶行知、斯霞、李吉林等名师带着各自的教育主张,肩并肩“走”来了。

学校文化,任何物象都应成为文化的载体。新修的教学楼,一砖一瓦里,蕴含着香港教授杨菁荪华侨的一份爱国情谊,“菁荪楼”这一简单的楼名因此有了丰富的“至善”内涵。综合楼与幼教楼之间新辟出的一块绿地,因杨教授亲自命名并欣然题写园名“至善园”,普通的绿地顿时赋予了鲜活的文化张力,并一举成为四小“至善“文化的聚集地。

二、重视养成教育,为留守学生成长夯实根基

立足校情,提炼养成教育核心要素。一直以来,养成教育成效为何不尽如人意?对此,我们检索了各类养成教育研究成果及专著,成果内容各异,表现形式惊人一致:梳理出了条目繁多的“好习惯**条”。平心而论,这些总结提炼出的好习惯,的确是应该养成的好习惯。然而,相对衡定的教育力作用到数目庞杂的目标点上,教育功效恐怕只能像隔靴挠痒。只有因地制宜,将眼花缭乱的目标点科学“瘦身”,才能产生看得见的教育功效。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校集中力量进行了养成教育核心指标的“校本提炼”。我校是一所处于县城边缘的小学,生源大多来自农村,以留守儿童居多。毫无疑问,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缺失的是什么?习惯,基本习惯。怎么办?家庭的缺失只能靠学校教育弥补。经过一番自我诊断后,学校举全校之力梳理提炼:临澧四

小的学生最迫切最需要养成哪些好习惯?经过征集、筛选,学校将养成教育核心凝练成了“洁、雅、勤”三个字,每个字三项指标。即“洁:校园清洁、仪表整洁、书包洁净。雅:举止儒雅、上下楼文雅、用餐优雅。勤:勤背书、勤练字、勤阅读”。简称“三三三”目标。每项指标又分别描述出具体的行为指向。

删繁就简,调整班级管理评价体系。目标确定下来了,如何让目标可测可评?毫无疑问,班级管理评价是一道推动养成教育的有效杠杆。笔者再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所在学校的醒目处,都有一套条清缕析的评价量表,而这块量表多半指向班级管理,只不过量表内指标各异。但集中指向养成教育的指标少。

我校也一样,校园醒目处设臵了一块评价班级管理水平的量表,表内指标涵盖“卫生、礼仪、上学、放学”等十二项。学校再次决定,要对班级管理动一动手术,于是,由“文明班级嘉奖排行榜”更新为“养成教育班级嘉奖排行榜”。评比主题直接指向“三三三”,累计九个项目。通过三种途径获取数据:大队委的值班数据、“行政日志”记载数据、政教主任的日常巡视数据。评比结果一周一公布,用笑脸取代分数,每周笑脸多的班级就可以获得一面红旗。评价一月一累计,直接进入班主任津贴的一部分。有了新的评价指挥棒的引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向感更强了,一门心思盯着“三三三”。

直观呈现,让结果反馈无声胜有声。最有效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抵达心灵的自我教育,尤其是与个人品德直接关联的行为习惯。小学生的自我教育不能凭空冥想,需要形象直观的媒介牵引,以便于学生自我观察,区别和评价自身优缺点。受“微课”的启发,我们借助“班班通”平台,尝试定期制作“好习惯益终生”主题“微课”。开通“微课”素材提供渠道,教师人人是“拍客”,家长也可参与。校道上、走廊里、操场中,看见有教育意义的场景,手机一举,随手拍下,指尖一点,发送学校,定期评出优秀“拍客”。每周一第一节播放,“微课”呈现的是教师“育人瞬间”、学生“精彩呈现”。厕所,一直是学校深感头痛的部位,蹲位不足、狭窄拥挤、进厕不冲、异味难闻。在“进厕冲水,善良之举”的进厕习惯强化下。厕所异味开始淡化,瓷砖地面开始还原本色。五月的一天,走进低年级楼层厕所,一阵茉莉花的清香扑鼻而来。不知是谁,给厕所喷洒了空气清新剂!5月里,栀子花开的季节,不知又是谁,在厕所窗台上偷偷摆放了几朵洁白的栀子花。这些喜人变化,学校及时编成“微课”——《这里的变化静悄悄》,搬到班班通屏幕。

教育家魏书生有言:“基础教育这点事并不复杂,认准了往深处做便是。”我们欣喜地发现,在“333”的引领下,曾经的“蓬头垢面”开始流露出现代文明气息,赤脚片不见了,红领巾鲜艳了,小手干净了,举止文雅了。清晨进校,一声声清脆悦耳的“老师好”,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三、延伸教育触角,为留守学生业余引路导航

我们坚信这句格言:人的差别就体现在业余!成人世界里也有一句话:8小时内成不了专家!业余时间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为了让留守学生的业余有章可循,我们运用“放长线管业余”的策略,重磅推出“临澧四小学生业余活动指南”。对学生业余生活设计了五类“家常菜”。

“手不释卷爱阅读”。学校引导班级建立了图书漂流站。以定期跟踪调研的方式督促教师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学生纷纷被精彩纷呈的课外书吸引,由当初的“被阅读”进化成“好阅读”。中高年级学生还养成了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其经验“让阅读像书香一样自然”在全市推广。“一笔一画写好字”。学校响亮地提

出一个“硬性规定”--“一日一练”。组织学生唱响“写字童谣”:“一读二写三再比,一日一练更给力;课内课外两结合,日积月累出奇迹。”“一丝不苟写作业”。把一丝不苟写作业作为基本学习习惯来抓,发给每位家长一份“家庭作业布臵与评阅操作指南”。学校坚持一月一次跟踪调研学生作业情况,发现倾向性问题与教师及时沟通,涌现出的好典型,学校及时推广。“日积月累勤背诵”。学校规定,所有学生背诵篇目,学生要滚瓜烂熟。“百花齐放展才艺”。“全面发展、学有所长”才是素质教育的完整内涵。我们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一己之长,或外显或隐藏。学校的责任就是给学生提供施展的舞台。有了这些评价指向,学生的业余生活主题自然由“放任自流”转向“有的放矢”。

四、依托家长学校,为家庭教育提供能量

为了破解“5+2=0”的魔法算式,我们意识到,家庭才是教育的主战场,只有建好家长学校,并尽快提高家教水平,才能确保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做法就是:

一是定期对家长学员授课。学校定期召开家长学员培训会,挑选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教学工作。对教师授课把好“三关”。即“准备关、讲课关、时间关”。近年来,学校先后请来全国感恩励志教育专家朱峰、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天赋亲职教育课题组专家等来校进行家庭教育专题演讲。

二是及时组织爱心大家访。学校采取“爱心大家访”形式,定期组织“送教下乡”,因材施教,给家长面对面传授家庭教育艺术:告诉家长“祖辈如何代养留守孙儿”;启发家长“孩子的差别就体现在业余”;提醒家长“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三是精心策划家长会。开好家长会是办好家长学校的关键所在。为吸引家长踊跃参会,学校改革会议形式,摸索出了三种家长会方式:一是把家长会办成“成果展示会”;二是把家长会开

成“家长论坛会”;三是把家长会办成“亲子互动会”。

“乐善不倦,至善至美,文明美德伴随我们成长……”正如四小校歌“善德美天下”所唱,相信,在四小这片“善德”沃土里,会培育出一个个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留守好少年。

下载流动人口问题与留守儿童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人口问题与留守儿童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 202         索引 留守儿童的定义 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留守儿童教育的基本策略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 相关百科 专家解答 留守儿童的定义 留守......

    留守儿童教育

    共同撑起一片蓝天(上篇) ———心系怀远、心系留守儿童 ( 王华东) 摘要: 由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全国妇联等12个部门共同组成的农村留守儿童专题工作组07年7月19日......

    流动儿童教育个案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流动儿童教育个案分析 作者:栾文娣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1期 摘要: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的教育都应该引起重视。笔者以流......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

    2014-2015学年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 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认真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多......

    留守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留守儿童教育心得体会 马存超 “留守儿童”主要指父母双方进城或外出打工,因而造成家庭里没有直接监护人的这批特殊儿童群体,一般将孩子交由临时监护人抚养、教育、管理。留......

    留守儿童教育调查报告

    湖南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在本调研报告中,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一社会问题,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以社会调查、文献调查所取得的实证材料......

    留守儿童教育随笔

    留守儿童教育随笔李 朝随着外出务工的人员增多,农村的部分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若这些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会使......

    留守儿童教育技巧

    让世界充满爱——留守儿童的教育技巧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地涌向城市,为国家的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