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儿童教育个案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流动儿童教育个案分析
作者:栾文娣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1期
摘要:流动儿童生活在城市的边缘,他们的教育都应该引起重视。笔者以流动儿童为例,分析研究了其家庭教育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心理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1-0119-02
一、案例基本情况
小林,男,12岁,江苏淮安人,父母来宁打工把他带到南京上学。他活泼、聪明、机灵、性格逆反、学习不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学习成绩中等。初到他家时,父母刚好有事出去,他便接待了我们,他很健谈,可是后来小林的父母回来后,他基本上没有讲话的机会,只有其父母在滔滔不绝地讲,一边和我们谈话一边还教训着小林。
小林父亲高中毕业,来宁后开货车为人运货,工作比较忙。小林父亲一直对自己没能上大学深表遗憾,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小林父亲自己虽然很辛苦,但是为了儿子能够上大学,再苦再累、花再多的钱都心甘情愿。由于有这种心态,加之小林的成绩又不是很突出,所以林父言谈中对小林的现状有一种深深的“恨铁不成钢”的不满,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小林家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父亲,所以他整天就在外边跑,根本没时间管孩子。
小林母亲小学毕业,无业,小林父亲在外打工,她负责照顾家庭。小林母似乎对小林学习没有特别的要求,她辅导不了孩子的功课,只是顺着丈夫的意思办事,小林在家经常挨母亲打。小林母在整个访谈过程中对小林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当我们特地问她小林的优点时,她想了一会才说到“不太计较吃穿”。在对小林的评价中其父母反复强调的便是小林写作业“瞎糊”、“不认真”。就在我们去访谈小林的当天中午,小林刚刚和母亲对打过,原因是小林因为刚学过课文第11课,其中讲到盐城大丰县的麜鹿,因为家里正好有地图,小林便去找大丰县了,结果不小心把地图上的灰弄了到床上。
二、分析
大部分青少年都会经历叛逆期,知识的增加和视野的开阔,使他们对外界充满兴趣,这时期青春期叛逆心理和渴望独立的要求非常明显,但现实生活中又往往被压抑。叛逆对青少年来说很正常,但是小林显然提前进入了叛逆期。
(一)父母的高希望和低能力
父母在对孩子的将来进行展望时,最大的感触就是自己现在太苦了,孩子将来千万不能重复这样的生活,并且他们都表示希望小孩将来就留在南京。他们都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最起码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他们都很着急,改变这种现状的心情很迫切,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小林也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但是父母的急于求成让他无所适从。
(二)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家庭
流动家庭的父母很少与孩子沟通,平时所谓的沟通也是以学习和做作业为主的单向的高位控制,父母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很少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促膝交谈,孩子也因此很少有解释的机会,即使稍做解释,父母的态度也是不信任。当然,在很多家庭中,都存在着缺乏沟通的情况。但是在流动儿童家庭要更加严重。这样的孩子一般更容易孤僻、更无助,他们有的选择了沉默的方式,有的则通过制造一些问题行为来引起父母和教师的重视。
(三)孩子缺少信任与缺乏自信
小林的母亲总是说小林没有让她省心的时候,她认为小林做作业全是马马虎虎、糊弄、不认真。但与老师的交流发现,小林基本还是能完成作业的。一个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信心的父母,怎么可能教育出让她满意的孩子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错误,正是在这些小错误中,孩子才不断长大。可是父母对孩子不满意最简单的表现就是“打”。小林挨打更是家常便饭。对于父母的方式,孩子只能被动接受,而在内心深处并不认可,小林的“对打”本身则能更好地说明这点。父母好像并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正确,也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自尊心会受到多大触痛,更没有考虑老师同学对孩子和自己会有什么看法。
(四)孩子缺乏良好的习惯
习惯对一个人人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好的习惯能促成一生的成功。在和小林的老师交谈之中发现,他“学习经常喜欢耍些小聪明,别人不会做的他能做出来,但是不踏实,经常粗心大意,学习习惯不好”。习惯的养成,是一点一滴的,要靠环境和自身一起努力。小林并不是缺乏学习的能力,而是缺乏学习的习惯。如果父母能给予一定的督促,让孩子的习惯逐渐好起来,对他的学习和人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
(五)孩子缺少进取心,自我效能感低
小林的父母也许是“恨铁不成钢”,在话语言谈之中,都表现出对他的不满。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林自然就会“破罐子破摔”,对学习和生活都抱有消极的态度,得过且过,对父母也尊重不起来了。
三、解决方法
(一)多一些教育投入和交流
小林的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虽然过得不是很宽裕,但是供小林上学还是没有问题的。小林的父亲也表示了只要他能上大学,再大的投入也愿意。建议他的父母多和老师交流,多和教子有方的家长交流,逐步改变自己的教子方法,同时,可以通过让小林参加一些课外辅导班,逐步提高小林的成绩。在小林犯了错误时,忍一忍再发火,问清楚做错事的原因,即使真的犯了什么错误,也不要动手就打,可以通过教育和讲道理这样宽严结合的方式来解决。
(二)多一些信任和鼓励
教育专家认为,父母的信任,能让孩子避免说谎。孩子有时候说谎一方面是为了怕父母失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惩罚。父母应准备原谅自己的孩子并帮助他摆脱困境,即使孩子伤了父母的心时也应如此。这种方法能杜绝说谎的发生,也会让孩子更敢于承担责任。同时,要多进行赏识教育,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不断放大闪光点,鼓励孩子战胜困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要总把“你不如别人”挂在嘴边。
(三)制定计划,改变不良习惯
小林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是很好,因此,制定了一个科学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很重要。包括每天的起床时间、每天读英语的时间、每天写作业时间及休息时间等,刚开始的时候由父母和我监督他执行,过段时间让他主动完成。
(四)改变认知,增强自信
第二篇:流动儿童教育案例
流动小学生教育案例
鱼胡路小学
徐 滟
案例背景:重庆直辖以来,伴随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大大加快,大量人口为谋职业向城市迁移,成为流动人口。其子女也随父母进入城市,他们如何就学就成了倍受关注的问题且矛盾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
1.入学“供需矛盾”突出。入城流动人口子女增长速度快,而城区教育资源的发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流动人口子女增长速度。据统计,从2004年到2011年,我区接收的流动人口子女从2568人增加到9613人。拿我班学生为例,一年级时候的人数是35人,短短三年的时间,随父母转学到班上的流动学生就有20人。大班额学生教育学习和班级管理都有一定难度。
2.家、校沟通困难,影响子女的学习和成长。流动人口子女家长们的文化素质制约着孩子们的发展,居住地周围环境也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家校沟通不够,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严重脱节,家长对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如何科学的实施家庭教育知之甚少,造成较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和城市孩子在道德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以上现状表明:流动人口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是事关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现实问题,也是当前城乡教育统筹规划和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通过重视家庭教育,教师关爱,并使之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会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
案例:林毅是一个聪明、活泼、乐观的男孩,从小随着做生意的父母从河南老家来到本地读书,所以从他的外表、习惯等各方面与本地孩子一样早已看不出什么差异,只是他的方言才会流露出家乡的痕迹。对于刚升入一年级的他来说,新集体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记得刚开学的语文课上,我让他起来回答问题,他一口的河南话+四川话的混合音,让我听得云里雾里,同学们更是嘲笑不断。我制止了其他孩子的笑声,慢慢开始引导他学说普通话,他也吃力的学着、、、、、、开学两个月后,有个孩子模仿他的一句话,触动了他那根敏感的神经,由于一时的冲动,他先动了手,教室里的其他孩子见状就过去拉架,个别同学偏向那位本地同学,趁着劝架联合起来打了他。林毅非常的气愤。可是我作为班主任对于这次的打架事件只能是严厉的批评林毅,因为是他先动手打人的,对此他觉得非常委屈。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那位本地学生的父亲当得知自己的儿子在学校里打架,不分原由,也不问自己孩子的错误而是怒气冲冲的在第二天早上等在了学校大门口,当林毅上学来时,对他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教育”,言语中还不时的透露着对外地人的鄙视。当我得知后,找来林毅了解情况时,他满脸怨恨的表情让人生畏,他或许真的非常疑惑:仅仅是男孩子成长过程中一次微乎其微的打闹,为何与自己外地人的身份有着关联?为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安慰他。但这以后我确发现他和本地孩子的隔阂越来越大,平日只是喜欢和个别同学来往,对于班级的各项活动总是无动于衷,对学习似乎也没有多大热情。感觉他是我们这个班多余的人,总显得格格不入。
当我发现这些情况以后,试了几次在班级里做了思想教育,让孩子们不要嘲笑林毅说话,孩子们也都明白了这样不礼貌,决定改正。但我仍然感觉好象少了点什么,于是我决定从林毅的父亲那里寻求解决方法。林毅的父亲真的是一个好爸爸,对他也是非常的疼爱,但苦于每日的奔波忙碌确实对林毅的想法了解不多,有了一点时间坐在一起也是反复跟他讲在这里念书不容易,不认真读书就送回河南老家去;在学校里要听老师的话,不要惹事给同学老师添麻烦。他偶尔感觉到孩子的话越来越少了。对此我提了一些建议,首先要多和孩子沟通,不要因为挣钱就忽略了孩子,只有真正地了解孩子的想法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成长,不要对孩子提过高的要求和过多的指责。第二,建立积极的心态,用自己对新的生活环境的认同和克服困难的信心感染孩子,帮助他找到自信,平衡孩子因为可能遇到不公平待遇时产生的孤僻心理。第三,要多关爱孩子,而这种爱要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不只从生活和学习上对他有关心,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多和同龄人交往、玩耍。第四,多营造和睦、愉快的家庭环境,增加孩子的归属感,有了安全的港湾孩子的心就不会变的脆弱易受挫伤.在以后的日子里,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慢慢的林毅的想法有了转变,对自己的发音不再感到自卑,对自己是外地人的身份也不在意了,因为他已经明白父母是爱他的,老师是关心他的,同学是喜欢他的,而这些并不会因为他是外地人而有改变。看着他的笑脸和班级的和睦我很开心,教育不就是希望每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吗? 案例分析:随着年龄的增长,流动人口的孩子已感觉到了城市孩子与自己的差别,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受到和城市孩子一视同仁的待遇,另一方面他们的确时刻会感受到面前种种差别又很难逾越,因此缺乏安全感、认同感的他们的心理也越发的敏感和脆弱,如果老师和家长忽略了对他们这方面心理问题的疏导,长此以往部分学生性格分化严重,有的变得内向孤僻,有的性格激愤,甚至对学习完全放弃。案例中的林毅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但由于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和及时的心理疏导,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彷徨与不安之后能比较坦然的接受和面对现实,用平和的心境去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这对于他今后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反思:身处他乡的流动人口的孩子语言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而其他同龄的孩子又没有明辨是非能力,就嘲笑,用怪异的眼光看待外地孩子,所以这类群体的教育问题就更重要。同样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对一个家庭的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因此老师和家长要用更多的精力和爱心去关注他们的成长,在帮助教育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学校教育中要重视对他们一视同仁,从老师这个角度保证教育的公平;第二、父母要多关爱孩子,并积极营造团结和谐的家庭氛围,增加他们的安全感;第三、家长和老师日常有针对性的对他们产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疏导;第四、多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
第三篇:改善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对策分析(本站推荐)
改善城市流动儿童教育现状的对策分析 麒麟区阳光小学代剑波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流动人口大规模的持续增加,随父母迁入城市的学龄儿童也呈现出增多趋势,这些孩子,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城市流动儿童。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教育何为?我们的教育该如何为这样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环境,创造适合他们的儿童生活和教育生活?本文将从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和改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流动儿童
引言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产物,是指长期居住在城市,无常住户口,在城市从事劳务、商业、服务等活动,以取得工资收入或者经营收入的外地人员,其原身份是农民。城市流动儿童专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目前一些数据显示,我国进城农民工的数量将近2亿,他们背后是多达1400万的随迁子女。如何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这个庞大群体的受教育权,成为人们关注的现实难题。按照我国分三步走的战略,到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为百分之六十左右,至少还会有三亿人口转移到城市。因此,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城市中举家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将大量增加,这就必将使城市中农民工学龄子女数量不断增长。
一、城市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基本情况
1、城市流动儿童不能适龄入学及失学问题严重,不在学儿童“童工”问题突出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单位主持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民工子女中的在学者占全部农民工学龄子女的90.7%,一直未上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后二者合计显示的农民工子女失学率高达9.3%。已满6周岁农民工子女未入学的比例高达92.1%。可见,在农民工子女中,达到上学年龄却不能及时入学的比例非常高,适龄农民工子女未能入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在失学的12至14周岁的农民工子女中,有60%的人已开始工作,这严重侵犯了儿童的基本权益。
2、城市流动儿童入学、就学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明显
在研究中发现,城市流动儿童受教育权问题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歧视。城市流动儿童在城里受到各种各样的歧视。有社会管理制度上的歧视,有经济上的歧视,乃至语言、文化和心理上的歧视。“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是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两大愿望。
3、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较差,生存困难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等机构2003年对中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子弟进入公办学校的数量只有六分之一,近85%的城市流动儿童都进入了简易民办学校。但这类学校多数没有合法办学手续,脱离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和管理,学生毕业后不发毕业证书,即使发了也得不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承认。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安全隐患较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没有保障;教学质量差,且还未取得合法地位;多数教师没有受过正规培训,缺乏教学经验,教师流动性大,课程开设也不齐全。
二、改革与发展城市流动儿童学校教育状况的对策
1、加强农民工适龄子女在城市教育的可行性
加强农民工子女在我市的教育既要有相关政策的出台,更要贯彻落实。1986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1998年3月2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安部颁布的《农民工适龄子女就学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适龄子女常住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适龄子女外流。流入地人民政府应为农民工适龄子女创造条件,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农民工适龄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
国务院2001年5月22日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其主要目标为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保障所有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农民工适龄子女基本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其获得健康成长和平等发展的机会。只有将上述政策贯彻落实,改变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现状才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2、政府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建立公平的社会观念,消除对城市流动儿童的歧视
义务教育属社会公共产品,必须有国家政府来提供并做好,保证职责到位。政府应是义务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不仅中央政府,同时包括地方政府都有责任向所有的国民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处在转型时期,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还是政策的执行,政府的效能从根本上来说还都有待革新和完善。农民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子女理应得到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政府有责任利用手中的行政权力,建立政策法规,通过舆论引导,转变现今社会的观念,消除对农民工子女的偏见。
3、要消除城市流动儿童在教育上遭到的排斥,就要改变城乡对立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出现、农民工子女入学的高额费用,都是由于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了教育资源的城乡流动,因此导致人口流动无法带动教育资源流动而产生城市教育资源的紧张。另外,长期以来的城乡对立的户籍制度,让城市对农村产生优越感和身份对立,所以,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有歧视,认为他们抢走了城市资源,搞乱了市场环境等等。因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就要改变现存的户籍制度。
政府要尽快放松原有的户籍管制,进一步放宽城市户口准入,将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工纳入市民范畴。依照规定办理户口登记或迁移的公民,在接受义务教育等方面与当地原有居民享有同等权利。要逐步淡化城市偏向,逐步取消城乡之间的利益分配的差距,最终实现开放、动态的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4、大力提升打工子弟学校办学质量,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方面,国家要规定一个基本的办学标准,应包括人均建筑面积、照明、采暖、活动场所、班额大小等方面的监督管理办法,规范其办学行为。各种从事义务教育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中。
另一方面,建立校长及教师资格认定制度。目前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及教师素质低是影响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有的教师根本不具备任职条件。所以,应建立教师的基本资格认定及教师的业绩管理制度。教
师的资历水平可适当低于流入地正规教师水平,以鼓励学校发展。
5、对农民工及其子女进行社会教育
针对农民工及其子女开展社区工作。社区工作的开展一是保证农民工子女顺利入学,保障儿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要使农民工子女融入社区,从心理上接受新的环境,产生文化认同,促进农民工子女学习适应。要改变农民工的教育观念,对农民工进行家庭教育培训,给他们提供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提供家庭教育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工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有效地改进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促进农民工家庭教育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6、建立学生困难救助制度,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
针对农民工子女家庭的经济条件大多比较困难的情况,要让他们在城市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中上得起学,一是要减少和取消附加交费和花钱的项目(如课外活动费、校服费等);二是要对特困的学生实行“两免一减”(免杂费、书本费,补助生活费);三是要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补助基金,解决部分学生的生活困难问题;四是把“希望工程”引入城市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利用“希望工程”筹集的资金,对特困的城市流动儿童进行补助,让他们完成义务教育。
7、加大对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
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平等的基础。没有较大的教育投入,教育改革和发展很难进行,教育平等也无法实现。要打破户籍制度的限制,改革义务教育的投资方式,让更多的城市流动儿童也有享受与城市儿童平等的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在投入导向上,教育资源,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应向处于弱势的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和西部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倾斜,向残疾儿童倾斜。保证所有适龄儿童基本的受义务教育权利。
结论
总之,城市流动儿童的教育要靠政府、学校、家长共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这些城市流动儿童更好的适应城市生活,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我国1400万随迁农民工子女将有望城市升学.人民日报,2010-3-24.[2]农民工在城里咋生存.贵州商报,2004-9-3.[3]史柏年等.城市边缘人——进城农民工家庭及其子女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何晓民.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路径探索.教育管理,2005(9).[5]田达.当前中国流动人口的成因、问题及对策研究.新疆师范大学,2006.[6]李晓东.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建立资助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6(5).[7]钱正武.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6).
第四篇:流动儿童教育研究课题
(1)孩子与父母。农村流动人口是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是“户籍”农民,却又是“编外”市民。他们的孩子也是不同于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一群,虽然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村人口,但他们比纯粹的农村儿童更多的经历了“城市生活”,而他们的城市生活又绝不相同于纯粹的城市孩子。由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他们比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经历得更多,也更早熟。通过他们笔下的家庭生活,可以更近距离地看流动农民这一群体的生活原貌。家庭在这些孩子的心目中,最普遍、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贫穷和父母的辛劳。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妈妈都是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累得他们还没40岁,就满脸皱纹,皮肤黑黝黝的,看着像50多岁。我们生活得虽然是苦了点,但是生活得特别幸福。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没有多余的钱买肉包水饺,妈妈就买了点油条包水饺,没有钱买月饼,爸爸就用给他买鞋的钱买了点苹果给我们吃。虽然我们没有吃到肉水饺,没有吃到月饼,但是我们心里都特别高兴。
也许越是在这样的家庭,孩子越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因而也越能够培养起对父母的感激家庭的责任感。在孩子的作文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话,“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报答他们”,“我想,我长大了,要赚很多钱养爸爸和妈妈”,“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去送烧饼,送完了烧饼就要做,手不停脚不住。每当我爸爸妈妈做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真想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真是太辛苦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又不想说了,我想把这句话一直留在心里。爸爸妈妈,你们一天做的事太多了,我长大了一定要把你们的养育之恩一点不漏地报答你们。
(2)孩子与学校。
相对于其它社会群体,流动农民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流动生活便也反映在孩子的思想中,孩子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为了赚钱才来北京的”,“由于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收入太低,总共不到200元,便来到北京打工,我也被迫转学,来到了这个特殊的学校。”家庭的流动使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也具有了流动性,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在教育上做更多的选择,许多孩子都曾有过或长或短的缀学经历,而至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徘徊在城市的校门之外,从下面这篇作文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孩子曲折的就学过程:
“……我姑姑在北京,后来我家就到北京打工。北京找工作很难,后来就卖盒饭、卖水果、烙大饼。父母整完了他们的事,又为我的事操心,因为我在北京不上学,找不着学校,北京的学校学费太贵了,差不多得二、三万。后来我们听人说有一个打工子弟小学,我们就到学校去跟校长说,校长不同意,我妈把我送到了老家上学。……过了一个学期,该上六年级了,我又来了北京,到打工子弟小学跟校长说,后来校长说考试能考上就能念,最后我考上了就在这念书了。我妈妈和爸爸为我操了很多心,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好好学习。”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习的机会是得来不易的,他们的天然受教育权利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取决于社会能不能允许和提供给他们机会。
(3)孩子与社会。
流动农民是处于中国社会底层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缺乏规则,也没有稳定感,对成人来说这种生活就是忍耐和拼搏。而孩子们首先要摆脱的是被歧视感和漂泊感,他们的人生观中有着极强的个人奋斗色彩。他们的经历使他们对这个社会的态度和认识不同于那些处于优越地位的人们,在他们这里,粉饰的太平黯然失色。处于这种生存环境中的孩子,自小就形成了对社会的独特体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持续到现在,流动儿童即第二代移民问题已经浮出水面。90年代初中期,有的调查已经涉及到“浙江村”里的幼儿园,有些南方报刊也有关于深圳郊区的“铁皮房”识字班的报道。但是,那时的流动儿童问题特别是这些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还没有引起研究人员的特别重视,也没有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在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中,突出而具有标志性的现象是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毫无疑问,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著名的流动儿童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这个社会问题的象征。国内多家媒体都曾做过专题报道,若干海外媒体如《纽约时报》等也有长篇报道。可以说,对于这个学校的最初报道,启动了大众传媒对于这个问题的广泛关注。循此线索我们联想到在北京肯定还有一些这样的学校,于是便有了后来课题组关于这1百多所学校的寻访调查和组织的一系列援助活动。近两年,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广泛重视,吸引的国内外研究人员越来越多,介入援助活动的海内外慈善机构也越来越多。当问题被越来越多的方面重视的时候,问题的解决也就越来越临近了。我们由此而感到振奋。
在研究者来说,流动儿童问题是现实生活本身提出来的新课题。90年代后期以来,流动农民中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这些儿童或者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出生而继续留在城市。儿童问题的突出使得流动从根本上超越了“劳动力流动”的意义: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部分。相对于流动的劳动力来说,这是一个派生的部分,但是,这个群体有着一种独特的成长性,在他们身上,体现着更深远的社会变迁意义。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使他们在生活上和思想上都无法安于现存的城乡体制,也使他们有着强烈的改变自己命运憧憬与的冲动,而他们在城市里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将决定他们努力的方向。儿童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或者说,在儿童面前,最突出的是在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面前,城乡分割旧体制的弊端暴露得越加清晰,越加变得令人不能容忍。流动儿童问题,不仅呼唤义务教育体制调整,而且呼唤多方面的制度创新。打工子弟教育研究课题组于1999年对北京市的打工子弟学校进行了调查,总共寻访到114所打工子弟学校。xx年6月,课题组在北京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城区——丰台、海淀、朝阳抽样调查了619名有学龄子女的农民工,了解其子女教育问题。在xx年大部分时间,课题组组织了一系列打工子弟学校教师培训和其它援助活动。本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以上调查和援助活动。
一流动儿童的生存和受教育状况
在北京的居民区、到处可见农民开的卖菜的摊子,卖菜的大人的身后,经常可以看见有5、6个3-5岁的儿童;他们是中国的民工潮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在目前尚未消除的城乡壁垒下,他们有的在家乡出生被父母带到城市,也有相当一部分就出生在父母打工的城市,伴随着中国的民工潮,他们出生成长,并面临着充满变化的未来,户籍制度及由此而来的身份差别、城市繁荣的诱惑与拒斥,在他们眼里是如何反映的,在他们的心灵里留下了什么?她们的生存状况,尤其是受教育的情况到底如何?这些问题,是本报告试图回答的。
1北京流动人口子女群体规模
北京由于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政治地位,导致城市服务业的不发达,所以北京的流动农民的进入是独特的,比较典型的有浙江村那样的产业-社区型进入,即把家乡的一种成熟的小工业生产体系平移到北京,在此基础上形成社区;另外一种是城市服务功能补偿型的进入,在北京人不爱从事或不具备竞争优势的餐饮业、日常菜品供应业、零售业,农民迅速进入并且填充了这些行业的就业机会,这两种进入方式在流动形态上有别于珠江三角洲由于工业化对农村廉价劳动力大量需求所产生的农民流动,也有别于另一种规模较大的进入方式:建制式流入—如建筑工人、保安人员等。产业社区型流动和城市功能补偿型的流动在流动形态上的突出特征是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比例比较大,因此北京的流动儿童问题也就特别的突出。根据课题组在xx年6月针对有学龄子女的打工者所做的调查,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共有903个子女。性别构成中男女比例为1.41:1。在北京出生的占11.4%。在老家出生的占88.0%。现在在北京的比例为31.7%,(其中家乡出生,带到北京来的比例为20%左右),打工者的子女大多数仍然在家乡。初步估计北京的流动儿童群体总数在15万人左右。其中学龄的儿童大约有10万人左右。如果以在城市出生在城市长大为二代移民的定义,这一群体占打工子女总数的10%左右,如果不论出生地,以现在在城市计,则二代移民群体占打工子女总数的30%。考虑只有真正的在城市停留足够长的时间才可以称作二代移民。由于缺少长期跟踪监测的过程,二代移民仍然是一个很难界定的群体。
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流动人口较多的城市—上海,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外来人口已达387.11万人,在上海居住半年以上的有305.74万人,以家庭形式在沪居住的占总量的61.8%。这里面也一定存在着一个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对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最受瞩目的首先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受教育问题,其次是作为一个城市的边缘群体与城市的融合问题。
2流动儿童的内心世界
对于流动儿童—边缘人的第二代的未来发展,尤其是心理轨迹的变迁是人们关注的一个话题,这代人价值系统、心理状态与社会角色不同于上一代,在这里存在着两种观点:
其一,第二代和第一代相比,可能会趋于激进,并可能会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他们与主流社会的冲突,其二,与主流社会成功融合。(据秦晖先生、蒋达勇先生在南方周末上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这两种情况都还是基于异域理论基础上的一些探讨。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群体边界和主导心态尚不明朗。
在课题组1999年的打工子弟学校调查中,我们翻阅并收集了大量学生作文。在这些作文中,孩子们写下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对生活的认识。他们对家庭、对父母、对流动生活、对社会、对自己、对学习、对打工子弟学校等等的态度和认识,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心灵世界,使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他们的精神面貌。我们把这些作文分类整理,记录在下面:认,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知道爸爸挣钱不容易,我知道这个社会不公平。”有的孩子甚至说:“我恨我们那里的领导。”这种处于萌芽状态的批判认识直接出自于他们所实际感受的社会生活,这比任何宣传教育都更有力地影响着他们的头脑,在这些孩子的作文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内容:
“我的家是很贫穷的,前几年穷的连饭吃都没有,这几年还能吃上一碗饭,因为爸爸和妈妈都来到了北京。”“我爸爸在老家是个种田人,就靠着几亩地过日子,生活越来越艰难,就来到了北京。”
“随着改革开放,党的政策好,我们的学费越来越多。”
正由于此,流动农民怀有改变自身社会处境的强烈愿望,他们通常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孩子在作文中写道:“爸爸每天休息的时候对我说,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不要和我一样,做这么苦的事。”目睹当前的社会现实,有的流动农民这样要求自己的孩子,“他们希望我当个什么官,既有权,又有钱……”。孩子在作文中写道:“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是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所以,对这些孩子来说,学习是改变自身生存处境的一种出路,“穷则学,学则变”,对于一切出身下层社会的有志向的孩子,恐怕都是如此,我们从以下一组作文片段中不难认识这一点。
第五篇:流动人口问题与留守儿童教育
关注留守儿童
手拉手,大家共创美好明天
***
“流动人口现象与留守儿童教育”这样一个当今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简要情况(什么是?)
1、社会情况介绍
据调查,全国现有流动人口已超过1.3亿,像安徽、河南、四川这样的劳务输出大省,每年在外的农民工都在1000万人左右。在一些地区,和祖父母或者其他亲戚一起生活的儿童,已占到七成左右。之前,《人民日报》曾作过一个调查,认为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在于“道德滑坡”。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父母都外出了,这个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很难受到有效的家庭教育。近日,就农村留守儿童话题,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深圳、广州、河南、四川、湖北等省市的670位公众(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比例为6∶4)进行了调查。结论是,夫妻双方都在外的务工人员较多,儿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认识人生关键时期,由于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他们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念上的偏离。事实表明,这些孩子心理容易产生多方面的缺陷,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生活散漫,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
有调查表明,历年青少年刑事犯罪中,有近20%的为这类孩子。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农民外出打工的目的是为了脱贫致富,可是如果因此出了“问题孩子”,一个家庭就毁了,多少年的心血马上全部白费。然而,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外出打工农民对子女的关爱大多停留在表层,给零花钱、买新玩具„„但对他们心灵上的 1
需要关心得很少,导致出现了“道德真空”。因此,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亟需正视的社会问题。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除了可以保障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也能解决农村外出打工者后顾之忧。
把留守儿童的问题提到一个新的高度,成立专门委员会,可以
动员和整合全社会力量,加强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教育和培养,让他们健康地度过这段特殊的人生历程。当然,这只是走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能让这个特殊群体感受到关爱,走出困境,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不断探索。
据报道,全国首家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在江苏如皋市林梓
小学成立,从而填补了国内该专业委员会的空白。留守儿童是无辜的,不应成为父母打工的牺牲品。社会和家长有责任帮助他们消除心灵上的荒漠,还他们一片绿洲。
家不仅仅是吃饭、休息的地方,更是关爱、亲情汇聚的地方。
昨日从市妇儿工委办获悉,我市正在部分区(市)县试点由政府牵头、社会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运作体系,以期通过构建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全市10万农村留守儿童再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在考虑。今后,若“成都模式”普遍推行,我市将按每个区(市)县投入一定经费,拨出专项资金,帮助各县(市、区)开展这项民心工程。
据市妇儿工委办、教育局、妇联等部门的初步调查统计,我市
农村留守儿童有10.36万人,约占农村在校学生总数的15%。去年底,市妇儿工委办协同有关部门在利通区、青铜峡、盐池县、红寺堡开发区等地筛选了6所镇(乡)学校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6所学校的4497名学生中,留守儿童高达1881人,占学生总数的41.8%。父母均在外打工的有952名,其中427名留守学生学业有困难,占了46%;行为习惯差的占33.4%,情绪异常的有11.3%,3.6%的学生独自生活无人照管。
现在留守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学业困难、难
于管教、情绪异常(内向、自卑、抗拒)。究其缘由,一是由于双亲长期在外,管教和亲情缺失,给正值成长期的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二是农村学校教育体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做出了关怀农村
“留守儿童”工作的这样一个计划,决定从教育着手,发挥全社会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即使父母不在身边,也要让他们活得像歌里唱的那样:是享受着幸福的“宝”。
二、具体行动(怎么样做?)
1、三方联动关爱留守儿童
社会强调的是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综合作用:“关爱留守儿童,三方缺一不可”。形成有效监测,管好看好养好留守儿童。
各镇(乡)政府建家庭档案,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外出地点、联
系方式、家庭婚育、子女监护、经济收入等情况进行动态、全面的掌握,适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形成对留守人员长期的有效的监测。将来在乡镇,各地都要建立家庭服务中心,中心有卫生、民政、公安等服务网络,为有需求的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如帮困助学、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同时,新建学生、儿童托管的公益机构,充分利用镇、乡合并后的闲置资产作为托管用房,管好、看好、养好属地留守儿童。
2、在农村建立以各种协会、群团、志愿者队员等为主的服务队
伍,开展以志愿者服务为主的关怀行动。如在本村发动志愿者为留守儿童提供安抚和帮助,聘请大学生为留守儿童进行家教等。
3、及时掌握情况让孩子学习生活都有人帮农村中小学校应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将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外出时间、务工地、联系方式等)、留守儿童实际监护情况(监护人、联系方式等)、家庭成员情况以及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等情况详细造册登记,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每学期定期向
所在乡(镇)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留守儿童基本情况。
4、对留守儿童进行个别辅导。重点针对学习困难的留守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开展个别辅导和个别化教育,帮助其完成学业;对生活困难的,通过帮困助学等手段,帮助解决其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对行为和心理偏常的,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重点开展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通过师生一对
一、生生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
5、学校每季度应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在务工农民集中返乡的节假日,召开留守儿童父母座谈会,通报其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的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表现,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6、农村中小学要扩大招收寄宿制学生的规模,优先将上学交通不便、监护人难以承担监护责任的留守儿童安排在校住宿,对缴费困难的留守儿童实行一定的减免。
7、明确自己责任让孩子时时感受到亲情
各级政府将统一编写劳务输出人员普法知识手册并向农村劳务输出人员免费发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权益和应履行的义务。并将普遍推行劳务输出人员的赡养和监护责任书签订制度,以缓解留守家庭的赡养、监护等矛盾。
如何让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孩子,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这是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始终关注的问题。亲情生活的缺失,影响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了他们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的养成;父母监护权的缺失,导致他们生活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他们就像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许多孩子在个性特征上表现出这样的倾向:有的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
交流;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有的过分淘气,放任自由,不求上进;还有的过早地流向了社会,成群结伙、打架斗殴,甚至出现违法犯罪行为。
全市每年在外务工劳动力超过(8)?万人,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加。目前,全市留守儿童约(?)万人,占全市中小学学生总数的(?)%,全市有(?)所学校留守学生超过该校学生数的(?)%以上,部分乡镇小学和初中留守生甚至超过了(?)%。为让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管理,全市需要投入(1.189亿元?)新、改建寄宿制学生宿舍(33.8万平方米?),寄宿学生达到(17.1万?)人,其中留守儿童达(12.6万?)人,占全市留守儿童总数的(62.6%?)。同时,我们从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出发,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促进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行为。
我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涉及劳动、用工、三农、户籍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问题,更是关系祖国未来的大事,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就会演变为严重的社会现象。
让我们高兴的是,温总理的报告和“十一五”规划(草案)都第一次高度重视了这个群体,提出要让农民工的子女与当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国家投入100亿元新建和改建77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我认为,要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仅有国家重视还不够,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对关注留守儿童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从社会层面上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氛围;要推动关注留守儿童政策措施的出台,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与城市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上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保障机制和法律责任;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在学习教育、生活习惯、思想交流、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