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论文整理留守儿童

时间:2019-05-14 11:0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学论文整理留守儿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学论文整理留守儿童》。

第一篇:教育学论文整理留守儿童

近年来,随着卓尼县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牧村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他们的生活、教育、健康及成长问题成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县妇联针对这一问题,指导大族中心小学逐一对留守少年、儿童登记建档,并在该校创建了留守儿童活动室,配置课桌凳20套、书柜2套、电脑2台、彩电1台、图书476册以及跳绳、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文体器材。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委员会,下设学科教学、心理咨询、健康卫生、后勤保障等四个工作小组,建立了“留守儿童”花名册、“爱心妈妈”结队花名册、“留守儿童”成长进步记录本、“留守儿童”家长联系手册等档案资料,组织开展“留守儿童”爱好作品展示等主题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健康成长的良好平台。

二 尽管“留守儿童”家庭这种亲子之间的交往在时间上的长期间断,但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则是显而易见的。有些父母在外打工挣了钱,增长了见识,深刻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对子女的要求一般较高,随时关心着子女健康成长和学业成绩,会经常与教师或监护人取得联系。他们的思想和情绪也会引起其“留守孩子”积极要求进步,勤奋学习,这种影响是良性互动的。另一种情况却是,因机遇挣了钱,或者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农村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本策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流守儿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一方面,外出务工大大增强了农村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支付能力;另一方面,外出务工引起的家庭教育缺位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心理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随着农村剩余劳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下降、违纪频发、中途辍学的现象也日趋严重,它将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应当引起家长、学校、政府、社会等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学校和老师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教师应与“留守儿童”交朋友,多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在安全上,要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要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要多予指导;在交往上,鼓励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县、乡镇政府部门要努力整治好学校周边环境,加强监管直至取消学校周围那些接待未成年人的网巴、游戏厅、录像厅等,加大危害学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秩序的打击力度。针对“留守儿童”易受到不法分子的攻击伤害的情况,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给儿童营造一个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安全、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习和生活心态。

第二篇:留守儿童——论文

亲爱的孩子,谁为你撑起一片蓝天!

04秋教管

仇传红

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人文老师,让孩子成长快乐何其容易。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进城市,在广大农村也就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面对留守儿童的问题我们很是揪心。这归根到底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劳动力过剩”“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吸引力”“为生计奔波”“九年义务实施不完善”“家长的教育意识”“农村的学习风气”等等。这些都是产生这种现象的致命点。

首先,这种监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着很难克服的问题。第一,父母为给孩子更舒适的环境,才双双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解决生计问题。把孩子留给上年纪的老人,而老人多是对孩子溺爱,不停的给予生活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过多的放纵,万事顺着孩子心,也就造成孩子自由散漫,目中无人,无视老人的管教。第二,祖孙辈的年纪相差较大,有不可逾越的代沟,孩子正巧处于叛逆时期,老人思想保守,墨守成规这样就更不合孩子口味。现在的孩子大胆开放,见多识广,追求新潮,寻求刺激的创新,和老辈教育思想格格不入。通常,每个家庭内部都有一定的角色分工。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父亲和母亲常常担负不同的角色。这些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角色由一个人承担起来了,难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在对我镇小学的留守儿童调查中发现,有25%的留守儿童成绩很差,各班倒数几名的几乎都是留守儿童。大多数教师也认为留守儿童大都“双差生”、“问题儿”。

根据权威调查我国留守儿童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更有79.7%是有爷爷奶奶等抚养,13%是托付给亲朋好友,7.3%为不确定或是无人监护。多么庞大的数字,多么令人寒心的数字,父母外出打工,和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之又少,对孩子教育照成很不理想的状况。如何让留守儿童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同一片蓝天下快乐地成长、成人、成才,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我们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研究的课题。本文就留守儿童的群体特点及个性特征作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 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对策。这种状况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知识学习、性格培养等带来了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如何让留守儿童能像向日葵般对着阳光,对着鲜艳地红旗快乐成

长,是对我们的一种挑战。我们教育者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插上梦想的翅膀,脸上露出天使般的笑脸。让他们也听听乐声的婉转,听听林中的鸟语花香。

一、留守儿童表现的突出问题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外出务工人员收入的增加,孩子的教育投入已不再是问题,即使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帮助照看的孩子,生活上都很殷实,但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有的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有厌学倾向,学习状况令人担忧;有的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在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还有的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说谎打架,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录像、游戏,对其他学生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留守儿童品德差,甚至敲诈勒索,结帮打群架,对社会构成了危害。具体现象有:

1、生理发育超前,心理素质滞后

社会发展的前卫,儿童身理发育明显提前,加上一些食品内含一些激素,儿童经常食用也会不同程度的引起身体过早的发育。但是,心理发育却没有跟上,另外,网络媒体也有许多负面的影响。因为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加之好奇心的驱使,往往过早的误入了早恋。在暗访中,我们发现五、六年级学生对男女问题讨论的较多,留守儿童谈恋爱的也不乏其人。我镇一个六年级女学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父母忽略了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督,结果孩子早恋了,在班级无心听课,本来成绩很好的,后来成绩一落千丈,不得不中途退学。像这样的现象,在初中生中存在较多。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关爱,容易形成诸如性格孤僻、内向、不善言辞、对社会缺乏信任等一些不良的心理疾病,更有甚者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仇视心理,认为社会是不公平的。这些学生的心理脆弱、不健康,很容易走向极端和歧途。

2、缺乏自信心,学习没有兴趣

父母也许工作不顺心,境况不好,而且是常年在外,家长自己的心态、性格也不开朗,很少给孩子细致地关爱,孩子缺少亲情的呵护。在这样的学生情感易陷入忧郁、沮丧、悲观和苦闷状态,没有活力,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对学习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自暴自弃,成绩会越来越差。虽然平时也会和要好的同学朋友开心在玩笑、聊天,但是一想到烦恼的家事,便比一般的学生更易陷入忧伤低沉的境地。这类型的学生自卑感强烈,自信心弱。不愿意同学和老师问他的家事,不愿意家长来开家长会,而对老师的批评一般不会当面顶撞,也不会主动诉说自己的苦恼。这种类型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性强,不过多依赖别人。但感情上

渴望亲情、温情。二年级学生朱某,在他母亲在家时,活泼开朗,学习成绩不错,结果等母亲去上海打工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整天少言寡语,跟他的奶奶、同学、老师很少讲话,作业也不做,有时到学校就要跑出去,成绩越来越差。几次不吃饭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他奶奶在门外哭,求他把门放开也不理,最后,他奶奶只好到学校请领导和老师去,好话歹说他才把门放开。这样的情况一连发生了几次。从学生的言语中明显感觉到他是想母亲能陪着他。

3、消费意识强,节约意识淡薄

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他们外出务工的时间较长,总觉得对孩子有一种歉疚!于是总在经济上或物质上给予满足或补偿。主要体现在每次的寒暑假,或者每次回家这些时间里,他们会给孩子买许多好吃的好穿的,再给上一些零花钱;有的家长还经常汇款给孩子,可以说是孩子有求必应。长期下来,孩子学会了不正当地消费,学会了攀比,不知道钱是来之不易的,养成了爱花钱,不珍惜劳动成果的坏习惯。上一学期我班一学生带来了一个“随身听”,结果在两周时间里,我班有23个“随身听”出现,其中留守儿童占了七成。他们不知道父母挣钱的艰辛,不懂父母劳累是为了什么?节约观念淡薄,这种现象很是严重。

4、享受意识强,劳动品质差

这部分学生因为长期的在祖父母身边带大,由于隔代教育存在或多或少的溺爱,养成了孩子的一种惰性,养成了贪图享受的思想,缺少艰苦奋斗的思想意识,平时很少参加劳动锻炼,常常以自我为核心,没有服务他人的品德,缺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形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如每学期的开学初,总有学生姗姗来迟,走访学生才知道,学生是怕来早了老师会叫劳动。结果只能像温室里的鲜花一样,经不起风吹雨打。一次,我们学校在操场上举行教学楼奠基仪式,30分钟时间里,有几个学生因为身体素质差而晕倒被送进医院。在初中生军训时这样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5、盲目模仿强,遵纪守法差

由于受到一些影视、书刊以及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暴力、色情、盗窃往往刺激着这一留守群体,这种类型的学生家长常年不在身边,对孩子缺乏有效地管教。特别在孩子节假日的时间里,常常无法在家陪伴和监督孩子。这样,学生在冷清的家里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情关爱,对家毫不留恋,觉得外面的世界是比家里更有吸引力,外面的朋友比父亲和母亲更令自己感受到“人情”味,更能关照自己。放学后就会直奔“更精彩的世界”,与“朋友们”浪迹在网吧、游戏机室,深夜都不愿归家。偶尔的责问,也是容易被孩子的花言巧语和谎话蒙住。有时不愿

相信自己的孩子正处于危险边缘。这种类型的学生在“精彩的世界”里逐渐产生对道德规范的错误认识,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对策

今年的“两会”期间,部分代表们就留守儿童问题做了分析,他们认为,留守儿童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处于空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失学、犯罪等,不仅影响农村人口的质量,也将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一些地方的留守儿童人数占到在校学生总数的七成,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群体。只有发挥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立体的教育网络,才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所以现在很多社会人士很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加强社会支持,降低收费标准,改善民工子弟就学条件,降低民工子弟就学的门槛。把民工子弟的入学纳入当地的各类教育管理中去。一些城市应改变按户籍入学的政策,让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能在父母打工地入学。新闻媒体要帮助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动态,建立亲子网站、开设心理咨询热线,以便利留守儿童与父母经常沟通,让留守儿童更多地去体验亲情的温暖。要所有的中国人相信世间自有真情在。

根据我们几老师研究综合这几决策。⑴、建立青少年工作的领导小组。要像重视农业生产、计划生育一样关心起留守儿童的生活,建立一支热心于儿童工作社会团体,破除儿童教育就是学校责任的陈旧观念,切实把留守儿童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责任到户,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⑵、增加经济投入,兴建少儿活动场所,如社区儿童娱乐园、少儿图书馆、体育馆等。要多给孩子亲情的关爱,因为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最好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实际证明,长期的亲情和监护的缺失,对孩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还表现在心理和人格的养成上。⑶、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孩子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要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献爱心,给以亲人般的关怀,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美好!因此,外出务的父母别只把眼睛盯在“钱”上,在挣钱的时候,别忘了尽到抚养小孩的责任。多与孩子沟通,加深亲情的培养;多与老师联系,即时了解孩子的情况,发现问题立即配合学校解决处理。这样,对于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是很有益处的。

同时还要注意家庭教育方式,不要溺爱孩子,溺爱是温柔的陷阱。孩子不正当的要求不能答应,以养成孩子自我克制的习惯。要控制孩子的零花钱,要求孩子用钱时留有记录,以便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教育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情,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去做,培养其热爱劳动、不怕吃苦的品德,养成独力自主的本领。当孩子做错了事要及

时管教,要注意教育的方式,不能简单粗暴,切忌动不动就打骂孩子。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是孩子的父母,更要做孩子的朋友,要让孩子敢于说话、敢于争辩。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千万别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因为自尊心是个人的智慧、品格、成绩受到合理的正当的尊重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它是激发人积极向上的内在的动力,是人积极进取的源泉。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去比,不要认为别人的孩子就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就是蠢才,不要认为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每一个孩子都要自己的个性,都应该在他自己的基础上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更不能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转嫁到孩子的身上。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进步了,你就要去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父母要做孝敬老人、不赌博、讲文明、遵纪守法的榜样,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和影响最大。

学校理应成为留守儿童教育的主阵地。要着重对有问题苗头的留守儿童进行对口帮助;1,要把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列入学校的日常管理。留守儿童更应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

⑵常与家长取得联系,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询问学生的喜好和特长。⑶扎实搞好德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学校要借助一些重要的节日,举行晚会、队会、晨会等活动,利用板报、广播,校电视台宣讲尊老爱幼的光荣传统,多表扬一些留守儿童孝亲敬长的典型事迹,树好正面形象。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德育教育要注重体验,避免空头说教,要从生活出发,从实际出发,从细节着手,搞好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养成教育。

⑷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观看法规宣传片。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我们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犯错误是偶然中的必然,更多的学生在犯错误中找到前进的动力。”要有宽容心,要相信孩子都是会开花的幼苗,只要等待就会绽放美丽的。老师要特别有耐心、恒心。有时用非一般传统的方法会特别有效。如果在办公室,有许多的老师,学生站着,老师坐着,这种场合和方式方法的谈话可能效果不好。学生有可能就不说话,更不肯说心里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谈话摆明是教训人,加上还有别的老师也帮助一起批评他。最好的谈话场合不要在办公室,就老师和学生两人,面对面地坐着。老师不要用教育者的口吻来说话,而是和蔼可亲的态度,跟学生像拉家常一样,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放松警戒、放下敌意,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老师就可以了解很多学生的活。

比如说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常较小、独立性强、思维开阔、自信、记忆力好、解决问题能力强,同时孩子就越快乐无比。当然,生活是变化的,孩子更是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积极的视角去审视这些学生,去面对将承担祖国未来建设重任的这些留守儿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教育、文化、宣传、农业、公安、民政等各个部门的有力推动,需要妇联、共青团等社会组织的积极配合和参与,共同来关心和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义不容辞,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联系,针对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教育教学、日常生活习惯和安全保护意识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只有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才能撑起和形成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才能让他们在祖国同一片美好的蓝天下快乐、健康、幸福地成长!我们既想让孩子领略多彩的世界,又怕他受到伤害;既想让孩子品格高尚,又担心他受委屈;既想培养孩子综合素质,又忧虑他在当下的竞争中失败„„在保护与放手之间,在理性与宠爱之间,在快乐与烦恼之间,孩子就像金矿一样,是那么丰富,那么值得探索。让孩子带着父母给他们的祝福、肯定、欣赏与赞美,欢欢喜喜地与人分享他们的生命!真正会爱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的发展都非常出色。

第三篇:留守儿童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随着流动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也随之增长,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成因作研究与分析,从而提出解决的策略。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农村 对策

案例一:张明,城头小学二年级学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可自从父母外出打工,把他托付给爷爷奶奶后,在家里就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而在学校,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因为作业不完成而编造各种谎话。非但如此,还经常用钱来收买同学为他做事情,常聚众嘲笑同学,被大家称为“混世魔王”„„.案例二:王琦,六年级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在家人眼里,她一直是个乖巧的孩子,可就是不爱说话,在学校不积极参加班级的活动,不愿和人分享自己的任何东西,喜欢一个人默默的在坐在角落里,可令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乖孩子,竟大胆到偷家里的钱去见网友,幸亏发现及时,没有出现意外。究其原因,她说只因为那个网友很关心她、与她谈心,后来查看该学生日记,发现有这样一段话:我只想依偎在爸爸的怀里,和妈妈说说我的心里话,我很羡慕那些爸爸妈妈在身边的同学,他们很幸福,而我,很孤独„„

案例三:李建,14岁,辍学在家,父母在外打工,跟爷爷奶奶生活,常和一群待业青年出入网吧,酒吧,一头黄发,喜欢身穿奇装异服,于今年5月份因当街聚众打架,被派出所拘留„„

上述案例告诉我们,他们是典型的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不再孩子身边直接抚养而形成的特殊群体。据调查,我国人口流动主要流向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占绝大多数。按照全国3亿6千万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像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其实在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如性格孤僻,脏话连篇,自私、冲动,有的甚至出现早恋、抽烟、看色情影片„„。而即使这样,在家长眼里,他们也只是小孩,不懂事,只要打骂他们,他们便会害怕,其实不然。在他们身上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1.学习较差。农村孩子一般都是交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领养,这些老人,一方面要顾及到地里的农活,另一方面,文化水平较低,有的甚至说是没有上过学,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孩子的辅导问题也只能是无能为力。其次,他们与孩子之间年龄相差近50-60岁,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对孙辈孩子的某些想法或是提出的问题,根本无法理解或解答,这也就造成孩子对待学习无兴趣,上课三心二意以至成绩差的直接原因。总的来说,在他们眼中,只要保证孩子温饱和安全问题就已经尽到他们的责任了。

2.性格缺陷。通过调查发现,在留守儿童中,监护人对孩子都过于放纵溺爱。究其原因,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或是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小公主”。这就在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3.心理障碍。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农村而言,基本处于忽略状态,在他们的意识里,孩子只要身体上强壮就代表健康,不会想到在孩子小小脑袋里已经逐渐形成一些心思、想法。而且,当孩子们在学习或是同学关系上遇到问题时,监护人不能及时的发现引导,久而久之,导致他们不管有什么心事,都喜欢隐藏。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4.价值扭曲。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尤其在这个书籍,网络猖狂的时代,孩子会无抵制力的接触到一些黄色书刊,或是痴迷于网络中不健康的内容。由于部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因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二、守儿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留守儿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不发达。据调查统计分析,在全国范围内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成反比,经济越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少,留守儿童数量就越少;经济越不发达,外出务工的农民越多,留守儿童数量越多。但当留守儿童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时,我们应该考虑它存在时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1. 家庭教育意识淡薄

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子女,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即使打电话,关注的焦点是孩子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成绩,很少关心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在家长看来,自己在外打拼,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只要有钱,就可以给他们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所以,孩子的任何需要都会做到用钱来满足。事实上,这种行为只会增加与孩子的距离感,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用钱来解决,而家长只是个名副其实的“提款机”。人们常说: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14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城镇教育费用较高,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其它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特别是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而且,一些封建思想常会在道德上给孩子带来反面作用; “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遇到困难不能获得感情支持,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其次监护管理对留守儿童有一定的影响。

1、隔代监护偏重物质生活。祖辈抚养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2、上代监护顾虑心理作茧。“留守儿童”由其叔、伯、姑等亲戚监护,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愿严格管教。

3、自我监护助长放任自由。“留守子女”自我监护,其自律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基本上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2. 学校教育措施不力 农村基础教育比较薄弱,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 而且农村学校只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应试观念比较重,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有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缺乏有效的措施。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有的学校在教育管理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只要在校不出问题,一推了之,更有甚者鼓励“问题儿童”结束学校生活,眼不见心不烦,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严重脱节。3.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够

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防控体系和机制。调研发现,当前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问题的研究仍是空白。即使有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如:学校尚未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尚未进行政策性的思考等。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当前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儿童年幼无知,又常处于无人监护状态,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媒网络的普及,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显得更加突出。对一些娱乐场所不能有效管理,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蚀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在农村学校,一些“留守儿童”课余甚至逃学光顾电子游戏室,痴迷电游,看碟片,那些不加限制的媒体如凶杀、淫秽等镜头将会极大地影响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

三、留守儿童问题应对措施

(一)家庭层面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鉴于这些,监护人应多花心思在儿童身上,多与他们相处,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并能在孩子迷茫时作适当的引导。同时,要以身作则,给儿童树立榜样,从自身去影响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做为家长,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在不能与孩子朝夕相处的情况下,要多与监护人沟通,了解孩子学习的同时,多关心孩子的情感世界,主要形式有:1.多通电话,避免和孩子之间产生距离感;2.给孩子订阅积极向上的书籍或报刊,而不是一味的给予零花钱;3.多鼓励孩子参加艺术辅导班,加强自身技能;4.抽时间多回家看看,建立温馨的亲情,这是和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弥补“留守儿童”空虚的心理。其实,孩子的心理很容易满足,只要能得到父母及监护人全面的关爱,他们就会感到很幸福,从而对孩子身心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二)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孩子学习的重要场所,必须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如:制度;班主任;

领导

1.“代理家长制”、“寄宿制”,从而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模式。代理家长制,即教师与儿童相对,教师协助家长,在学习上给孩子足够的关爱与鼓励,而在生活中,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与之交流,剖析并疏解他们的心理,使其树立自强、自立、自爱的良好品格,从而成为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寄宿制,即在上课期间,为了更好的统一孩子的作息时间,学校提供食宿的场所,力争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提供最人性化、最有效地教育方式。

2.学校要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力度。了解各个班级留守儿童的人数及家庭情况,对于条件特殊或极为贫困的,要进行探访并适当减轻学习上的费用。主要措施有:首先,应建立专门留守儿童档案,且应有专门的老师负责,定期和其父母进行沟通,及时反映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感方面的问题。其次,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应具有心理咨询室,能及时了留守儿童年的心里变化,提高他们对自己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事业中,具有突出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品德的初始时期,他们缺乏知识和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很差,因此极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就特别需要教育和引导。班主任与学生长期相处而对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脉络等方面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因此能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和引导,其主要措施有:开展班会活动、辩论会、拔河比赛、五子棋比赛、“跳蚤”市场等,从不同方面引导和教育儿童,从而使儿童健全人格,培养不同方面的良好兴趣和爱好。(三)社会层面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实现城乡平等的户籍制度,消除城乡壁垒,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合理有序流动,确保农民工应该享有的市民权利和待遇,而且,应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研,制定和出台保证农民工在城镇接受教育各项政策和措施,消除不平等待遇,确保留守儿童有条件跟随父母,与城里孩子共享城市教育资源。同时,要加快经济区域发展,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区域经济,让农民就近务工,做到打工赚钱两不误。制定优惠政策,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使更多的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从而减少留守儿童。

就社区而言:一要切实加强宣传部门和大众传媒机构的宣传力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及重要性、《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与留守儿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二要切实加强工商企业、民政部门对留守儿童的经济支持立度,促使工商企业部门及人士广泛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之中,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一份力量。

(四)自我约束方面建议

关于留守儿童,应时刻保持一个清晰的头脑,要学会感恩父母。心理上,能及时的和同龄人或老师沟通,适当的缓解内心的一些烦恼;学习上,能运用丰富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确定目标,勇往直前;道德上,要尊师重道,乐于助人,抵制不良书刊和网络,对于封建现象,要勇于用已学的知识来劝解、感悟身边的人,从而塑造新时代青少年的良好形象。

农村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试想,三十年前,我们国家不富裕,不发达,甚至可以说孩子的生活、学习条件比起今天是极为艰苦,但是他们能在父母身边,健康快乐的成长。而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孩子的心理问题却占据上风,这不得不值得我们深思„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和教育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真心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关注留守儿童,共同努力,全方位、多角度的采取措施,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使儿童享受到健康、完善、平等的教育,还孩子一片明朗、快乐地天空。参考文献: 1.李晓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 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2.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16.3.{德}卡尔.威特.刘恒新译.卡尔.威特的教育【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 4.周秀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黑河学刊,2010,(3).5.林锦霞.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 J】.西江教育论丛,2008,(3).6.郝志瑞.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0,(1).7.相智明.农村留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缺失问题及其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8).8.曹加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系科学论坛,2005,(10).9.罗小松.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探析【J】.法治与社会,2008(31):308-312.10.罗相义.浅谈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科学咨询,2008(2):15-18.11.叶松.新生代农民工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

第四篇:留守儿童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

【论文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现状 成因 对策

【论文摘要】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现状的不乐观性,要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相关问题,需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体系,尤其在政策措施,直接的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来改变现有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失去了直接监护人,使孩子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队伍。“生活上缺少照料,思想上缺少正确引导,学习上缺少辅导,心理上缺少疏导,行为上缺少教育,”监管教育严重缺失,已成为制约“留守儿童”有效管理,影响其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我县位于湘西边陲,以农林为主的生产模式导致剩余劳力多,从而使我县成为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县,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如我校虽属城郊一所市级农村示范性初中,1200余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达到398人,占全校总人数的近30%。“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事关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稳定,下一代健康成长,和谐社会的构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时代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这一特殊群体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亟需引起全社会的正视与关注。

一、“留守儿童”安全隐患多,极易遭到伤害

根据认知发展规律及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其生理和心理成长发育均不成熟,可塑性大,自制力差,这时候的“留守儿童”一旦失去或脱离家长适当的约束与科学引导,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少年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极易发生,甚至成为不法分子的侵犯对象,极易遭受伤害。

二、“留守儿童”生活习惯差,身体发育不良

“留守儿童”由于缺乏家长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相当一部分学生经常不洗脸、不洗澡、不讲卫生、吃饭不按时、作息不按时、生活不规律、营养不良、抵抗疾病能力弱等情况,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全,性格孤僻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父母关爱缺乏,心理健康失衡。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以隔代教育和寄养教育为主,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遇到不当行为的表现得不到有效制止,极大地影响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

自闭、寂寞空虚、逆反心理严重。孤僻敏感,爱发脾气,情绪异常,难于沟通。对老师同学甚至家人产生隔阂,不同程度上形成了人格扭曲隐患。如我校初二年级189班林红彬同学,人很聪明,上网成隐,性格孤僻,老师多次找他谈话无济于事。经与他外婆交流,原来他7岁时就寄养在外婆家。八年来,父母没有回来过,给孩子心理上产生了极大的阴影,所以,一旦在心理空虚时就控制不住自己,哪怕半夜都翻墙外出去上网。在语文老师布置的一篇关于“感恩”的作文中,他把自己多么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见到父母的那种亲切之情,描述的感人致深。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与他父母联系,他父母特意请假回家与他团聚,这样通过老师与父母的共同努力,他的性格开朗了,学习积极性也高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今年的升学考试中,顺利升入高中。

四、“留守儿童”学习功力不足,成绩普遍较差

由于缺乏监管或监管方法不当,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

五、“留守儿童”良好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养成差

由于缺乏家庭的关爱,加之祖辈的溺爱和代监护人的无奈,部分“留守儿童”常常表现出任性、自私、贪婪、固执倔强、我行我素、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道德品行、自控能力养成习惯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背景因素。但剖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缺失,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因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首先表现为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家庭是儿童个体成长的重要阵地,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文化将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终身的影响。因为儿童的成长需要稳定安全的环境,父母的呵护和关爱,是儿童最为安全、温馨的环境,在爱的环境中成长是孩子的基本需要。但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享受不到这一正当的权利。其家庭或者是父亲外出,导致父亲的教育角色弱化;或者父母双方外出,使得“留守儿童”与父母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如亲子互动,儿童没有机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碰到不顺心的事心中一片迷茫。同时父母也没有机会传达自己对子女的爱,认为自己打工就是为了孩子,只要给孩子以金钱补偿就对了。这样长此以往孩子拿着钱也就心安理得地乱花,无形中使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心理上的隔阂,使儿童丧失基本的心理归属和心理依恋。人生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父母和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作为一种教育因素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质量和孩子的成长发展水平。其次表现为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一方面,农村贫困家庭不能为少年儿童的教育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方面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教育观念陈旧。农村的贫困文化及教育现状滋生了农民“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等思想,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排斥,抵制的态度,并对教育持有一种功利性价值取向,进而将其演化为一种短视的实惠观,以家庭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另外“留守儿童”寄养家庭代养人文化素质普遍低,其寄养家庭缺少文化氛围,无力辅导其学习,教育方式不科学、不理性,难以了解到孩子的心理困惑,从而也加剧了“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留守儿童”的不良性格和行为习惯。

二、农村文化教育环境的制约

众所周知,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广大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经济落后与文化贫困相生相伴,这种现象在我县农村和边远山区也毫不例外地存在。这种贫瘠落后的农村文

化以其浓厚的小农意识顽强地“抵制”着外部先进文化的影响,消极地禁锢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构成了制约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障碍因素,使农村的教育缺乏必要的文化动力和观念支持,缺乏刺激和推动农村教育发展所需的人文环境,人们难以打破原有陈旧、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客观地影响了“留守儿童”对教育选择的倾向。农村经济生活的现实是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小规模的简单生产方式短期内无法换代升级,人们往往感受不到传播人类文化和开启人类智慧的教育带给他们的“实惠”。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短期内的经济利益,教育对他们来说纯粹是一种“风险投资”。加之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加剧,教育返贫现象的存在。在相当程度上淡化了他们对子女升学接受良好教育的价值选择,使他们变得更为务实和保守,及早让孩子停学外出打工或者孩子不愿读书也不要紧,减少这笔投资相对实惠。同时,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管理存在的种种弊端,也使教育缺乏鲜活的动力。

三、社会反应淡漠,关注重视程度不够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伴随我国的社会转型而产生,“留守儿童”如何教育管理的问题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从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至今天,不知有多少农村剩余劳力外出务工,而留给我们广大农村社会的“留守儿童”又不知有多少?又不知因此而引发有多少社会矛盾和问题?只是从有关报道中了解到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几乎占社会犯罪率的70%。这一严酷的现实问题,应让我们警醒:到底该如何规范社会教育的缺位?如现有的城乡网吧经济,由于管理不严,经济利益的驱动,大量“留守少年儿童”在假期和放学后进入其间,作为网吧老板并没有按《互联网管理条例》查身份证、“未成年人”不准进入的门牌形同虚设,文化管理部门督查不力。全社会对这一严峻问题却不甚敏感,反映淡漠,缺乏战略性的理性思考和高度重视。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成年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是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它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来关心、关注。所以,破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必须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引起了高度重视,地方各级政府也积极行动起来,各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已在不断探索建立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网络体系,共同寻求新捷径、新方法,确保“留守儿童”留而不乱、留而得乐、留而好学、留而有德。从一年来的调查、探讨中,为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诚实守信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电视中有一句广告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俗话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我们家长和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

诚实守信,应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内容,诚实不足归根到底是我们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做得不好。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让整个社会充满和谐关爱的氛围。我相信,孩子们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心、孝心、诚心、诚信的和谐社会中,一定能健康茁壮成长。

二、用爱激励孩子

“留守儿童”多数在农村,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一般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姨妈等照料。在他们的心理上,对孩子的“爱”理解不够全面,认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一切护着孩子,这就是爱。其实这是种不健康、不负责的爱,是一种溺爱。

真正的爱就是一种积极负责任的爱,不但要让孩子吃好、穿好,而且要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教育孩子明辨是非,有错必改。像父母一样经常与之谈心,使孩子心情愉快,学习目的明确、自强不息,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这才是一种真爱。

三、指导孩子慎重交友

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古人警示交友的名言。孩子明辨是非能力差,加之这种特殊的监管环境,留守儿童容易感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所以,我们要引导他们慎重交友,以防孩子与有恶习和品德败坏的人交朋友,被引诱变坏。特别是现在的网络文化的泛滥,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如我校前年有位留守女生上网,把哈尔滨的一位男孩都引来了,这位男孩为会见网友,竟从家偷了一万多元钱出来,幸好学校及时发现,与他家里联系,才避免了一些事情的发生。如我校另一位刚初中毕业的男孩唐某,父母在他读小学的时就外出打工,缺乏正确的家庭管教,进入初中就偷扒,与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结伴而乐,不思学习,不听老师的教育和劝告,结果走出校园不多久就因打架致人重伤沦为少年犯。同样的事例在留守少年较多的学校不胜枚举。可见,关心孩子,孩子的交友我们不能忽视,要帮助引导孩子慎重交友,为了孩子,使之健康成长,我们要向孟母学习,把好“孟母择邻”这一关。

四、引导“留守儿童”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留守儿童”因特殊的环境,很大程度上,缺乏父爱、母爱,心理不完善、感情脆弱,再加上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在爱好和兴趣方面各有所为。因此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健康的爱好和兴趣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监护人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沟通和培养感情的有利机会,并弥补“留守儿童”空虚心理,起到了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远大志向的效果。

五、注重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对孩子教育时应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对性格不同、脾气不同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教育孩子要多做换位思考、多想想,决不能简单行事,动不动就一顿暴打、臭骂,不让孩子论理。这种粗野、蛮横的方式,让孩子口服心不服,起不到教育的任何效果,甚至形成逆反心理让孩子心里演变为仇恨、冷漠的情绪与你作对。这样,长此以往,影响了孩子与监护人之间的相互沟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再有就是对孩子监护不力,一种监护器式的方式,孩子犯了错误,怕伤孩子感情,轻描淡写说两句完事,长此以往怂恿孩子的坏毛病,最后无法管教,误入歧途。这两种形式都是教育方法的不全面,教育孩子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堵又疏,才能水到渠成。

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我们应教育孩子正视现实,理解父母背井离乡、亲情分离的无奈,放下心理包袱,不自卑、不气馁,努力学习,回报社会。

第五篇:留守儿童论文

学校家庭社会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数量不断扩大,家庭化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由于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经济原因等,使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便产生了。

全国妇联近日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长期的隔代监护或单亲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等,造成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情感缺失,使得他们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虽然在学业方面与其他类型的学生相比差异不大,但容易出现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方面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在很多方面均存在较明显的问题,其现状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在情绪、人际交往和自卑等方面,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有的留守儿童变得冷漠自负、不思进取,甚至出现严重的攻击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留守儿童青少年在抑郁、焦虑、敏感、偏执等心理症状上的检出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青少年”。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不足、监护人教育不当及社会教育不良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必须通过多元互动来弥补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缺失所造成的问题,通过多方面的情感交流减轻其心理压力,使其正确地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价值,发挥自身特长和潜力,促使其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家庭是留守儿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在培养孩子基本生活习性、灌输社会行为规范、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奠定生活方向、培养个人生活信仰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启蒙老师,父母对子女的直接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关键。完善家庭教育模式,是父母和监护人的责任。父母和监护人要经常与孩子保持联系,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充分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努力帮助孩子搞好学习和生活上面的事情。父母要多渠道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注重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这样有助于缓解孩子的紧张、焦虑心理。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委托老师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老师更容易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需要。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

二、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服务体系。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根据实际情况配备心理辅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对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和管理。作为班主任、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让更多留守儿童在寄宿学校读书,使他们得到更多的照顾与关爱。

学校要加强对家长教育的的指导,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通过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而且是潜移默化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提高认识,给青少年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不得未成年人兜售香烟、娱乐场所严格执行不允许未成年人入内,如赌博、网吧、歌厅等。其次执法部门要加强对于娱乐场所的监督和监管,严格执法,保证儿童不受到其影响。加大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要自觉地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大人就是青少年学习模仿的对像,大人们要自觉在孩子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事关祖国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和其它孩子一样,共同拥有一个健康而愉快的童年与未来!

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众所周知,关爱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点,我们应毫不犹豫的扛起这份重担。近年来,农村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很多南下务工家长把未成年的孩子寄养在亲友处,因此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来自中国儿童信息中心的报道:全国留守儿童的比例达到47.7%。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儿童的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目前网上统计我们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大多是年老体弱,他们文化水平低下,对孩子放任自流,对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我们班主任就应该多关心学生,尤其是缺乏父母关爱的学生——留守儿童。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根据我任教以来的所见、所为、所感,提出一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我们广大教师同仁多关爱留守儿童,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家,从而营造一个和谐而温馨的校园。

一、关心留守儿童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留守儿童相对其他学生来说,他们是可怜的,他们没有父母的疼爱。因此,我们关心他们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师的“爱心”去换取他们的信任,这要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他们不在感到孤独无助。我班有一位学生名叫小茹(化名),他父母离婚以后就一直和年迈的奶奶住在一起,生活很困难,为此我组织班上的同学把零花钱节约下来捐给她,并为她买书包、钢笔等必须的学习用品,以勉励其刻苦学习。虽然我们不能给留守儿童很多物质上的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真诚去感动每个留守儿童那颗幼小的心灵,从而激发他们好好学习,热爱生活。这位学生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对生活有了自信心,也更加的发奋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是优秀。

二、对留守儿童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老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我班共41人,留守儿童就有20多人。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爱。我们作为教师,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沟通。用自己的爱去弥补他们所缺少的父母的爱,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就是他们学习、成长的家。

我班有一位学生叫小林,他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76岁的奶奶照顾他,他每天上学都迟到,而且还不交作业。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总是唯唯是诺,转身却我行我素。后来我通过家访才了解到他因家庭情况不好而承受压力过大,导致其患上了“心理疾病”。此后,我主动找他进行交流,谈心,鼓励他;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学生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开始交作业,成绩也有很大的提高。俗话说得好:“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三、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外出务工父母无暇顾及的严重问题,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给孩子钱,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乱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我班上的留守生大多学习成绩都很差,对此,我经常利用课余给他们单独辅导,并在班上建立了学习兴趣小组,让学习小组的同学配合老师帮助他们学习,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自觉地学习,乐于学习,经过我的努力,这些留守孩子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提高幅度最大的是张吉祥,他刚开学的时候只能考六十多分,经过我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这位学生半期成绩就提高到七十多分。这样大的进步充分证明了关爱留守儿童,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是多么的重要。

五、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甚至动用刀子等器具,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地方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特别注重留守儿童的个体教育,我班学生小杰,学习成绩好,头脑聪明、背书快。但是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很少与孩子沟通,他住在伯父家,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只要说学习,什么都给他,几百元的学习机,他当游戏机玩,很少顾及他学习以外的东西,造成他成了一个个性孩子,上课坐不稳,课堂随意说话,不讲卫生,乱拿别人的东西。老师布置的作业爱做就做,不爱做就不做。因为懒,成绩下降了很多,与同学关系也很差,几乎没有同学愿意与他坐,与他合伙值日。

对此现象,我作为班主任从教他学会与同学相处,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公共场合注意个人卫生。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他有一点进步就表扬鼓励他,并教会他向好的学,正确引导他,耐心辅导他,培养他慢慢养成好习惯,作业天天检查,个人卫生天天促督,安排一些性格好的同学主动跟他交往,放假时,与他伯父联系、沟通交流,由他伯父好好照顾他、鼓励他、关怀他。现在他几乎变了很多,值日主动打扫卫生,个人卫生也很讲究,东西放得有条有理、学习态度也很端正、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做。

上面的事例表明,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也是有成效的。

总之,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下茁壮成长。

下载教育学论文整理留守儿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学论文整理留守儿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留守儿童论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作者:李萌萌 单位:马坊镇中心幼儿园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是农村留守......

    留守儿童论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在我工作的这几年期间,我担任学校教务干事与班主任,对学校里的大多学生及自己带班的班级学生情况较了解,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更......

    浅谈留守儿童论文

    浅谈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其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儿童。 随着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学校留守......

    留守儿童论文(范文大全)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思考 摘要:目前留守儿童成为我国农村的普遍现象。在留守家庭中,隔代教养、单亲照顾、亲朋监护、无人监护, 给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

    留守儿童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思考 山市一小 龙君 一、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 记得曾经看过一个留守儿童在他的作文里这样写道:“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

    关于留守儿童,英文论文

    The Analysis of Chinese Countryside Leftover Children’s Education Problems Written by: Wang Tao Supervised by: Gu Faliang English Department School of Foreign......

    关于留守儿童的论文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关于我校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 黑神庙中学yanghong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校现阶段留守儿童教育监管的一些问题,包括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问题是如何出现,留......

    留守儿童论文[合集五篇]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等爸爸回来的孩子 前段时间,这张图片在网络上引起了网友的强烈共鸣。掩图而思,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很现实且严峻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