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时间:2019-05-14 11:0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第一篇: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永宁初中深入开展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孩子享受父母般的关爱。由于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帮看或隔代抚养,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状况,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方面则无暇顾及,也难以尽到监护责任。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容易缺少亲情和家庭温暖,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二是缺乏行为管教。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抚养监护,有的因为精力不济而放任,有的因为方法不对而溺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教不到位的问题。三是缺乏亲情交流。小孩往往缺乏安全感,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感情较脆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些疑虑、陌生,甚至不信任。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学校成立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落实每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等制度,经常进家入户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儿童所在学校、思想联系人、经济帮助人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二、营造氛围,形成强大关爱合力

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外出家长对留守孩子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亲情联系,强化外出人员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组织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宣传实践活动月”活动,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充分利用双休日和“五一”、“六一”节等时机,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作业,送课外书,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整理房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镇卫生院还组织医生进村免费为留守儿童检查身体、预防疾病。派出所加强巡逻,重点排查治安和安全隐患,保证留守儿童住所安全。

三、加大投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环境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监护网络,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办实事,出实招,解难题。综合楼设有“留守儿童”读书室、活动室、电脑室等,对住校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集中管理,为留守儿童提供咨询、联系家长、看管重要物品等服务,教师轮流到校组织留守儿童晚自修,以保证“留守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通过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爱心心理咨询和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导航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人间温暖。

四、重点帮助,细致关怀见成效

深入开展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孩子享受父母般的关爱。成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向留守儿童家长或第二监护人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在留守儿童家长中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通过举办专家讲座、推荐优秀家教读物等,对监护人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他们答疑解难。开

展“手相牵,心相连”、“爱心妈妈”、“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每逢节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们还将结对的留守儿童接到家中过节。

五、丰富活动,拓展关爱工作载体

一是建立家长亲情电话。为了让孩子能够定期与父母电话联系,倾听亲人的声音和嘱咐,所有学校的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学校还收集了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并装订成册,保持与家长联系,并经常主动安排家长和孩子通话交流。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二是建立“代理家长”和“伙伴结对”制度。由学校发动,组织教师、职工做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共青团员和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伙伴,从生活、学习、情感和经济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照顾和帮助教育。三是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保证每个儿童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班级或年级组织的亲情活动。亲情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听演讲报告,亲情聚会,对留守儿童进行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教师走进学生心灵活动,组织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等。四是经常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和“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等,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三星村中心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偏远落后的村庄,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下了众多的“留守孩子”。对这些孩子的关心、教育,将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

我校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2名,留守学生120人,占在校学生的74%,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为106人,这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叔叔、大伯生活,有的兄妹相依。由于家庭管理不到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创新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校少队辅导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校少队辅导员牵头负责。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确立了学校、班主任、教师各级责任制。首先由各班主任走访调查,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集中报送到学校具体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老师处。再由负责老师分类存档。

对留守儿童,学校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三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三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

为了把“三先”“三多”落到实处,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一再强调,并把关注关心留守儿童作为教师考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在学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全校7名班主任,8名任课教师人人都成了“代理家长”,共同承担了120名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成了孩子生活的贴心人、成长的守护着。

二、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作稳步前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育人问题上最怕三分钟热度,想起来就做一阵子。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

每日一问。每天要给每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关怀的问候,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和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到爱就在身边;

每周一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话一次以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每两周一通。每两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书信或通一次亲情电话,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反映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计入成长记录袋;

每季一会。以班级为单位,每季对留守儿童的委托家长(即代理监护人)培训一次,增强代理监护人责任意识及知识能力;

每期一评。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一次评价。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并评选先进工作者。学校还在全校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有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帮扶等形式,并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爱心人士、留守孩子、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大家说体会,讲心得,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不断向前。

三、把“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孩子真正的温馨的“家”

2012年,我校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亲情电话,配置了音响、图书等,还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活动器材,具备了家的硬件。在“家”的经营维护上,我校始终把“亲情”当做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在社会上,人就像一粒粒沙子,本来是互不依靠的,亲情就像粘合剂一样,把大家聚合在一起。为此,我们每逢节假日都会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亲情补偿:在班级内、团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跟踪,专门听取他们的倾诉,及时了解他们心理动态,通过课下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等形式,缓解他们对亲情的心理饥渴,力争把父母缺少他们的亲情补偿回来。

节日关怀: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充分理解留守孩子在节假日对亲情的思念和渴望。因此,在各种节日,教师都组织留守学生在一块交心、谈心,让他们感到节日的温暖。

能力提升: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拔河、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及课外兴趣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校地处偏僻农村,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为了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强和村小组及派出所的联系,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净化了周边环境。

另外,针对孩子道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用活动增强“家”的吸引力,以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生命的热情,开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天地。

我们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亲情为核心,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赋予别样的风采。

1、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如:书法小组、篮球队、乒乓球小组、羽毛球小组、故事演讲赛等。每周都有活动,具体由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负责,保证每一次活动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凝聚作用,引导孩子乐学上进。开展 “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读好书、唱好歌”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引领孩子固守心灵净土,健康快乐地生活。

3、将读书竞赛活动常规化。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活动相衔接,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通过即兴回答、书面答题等形式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培养孩子主动阅读、健康阅读的兴趣,并能学有所用。

4、充分利用元旦、植树节、清明、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让留守儿童既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和美化,又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积极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能力。我们始终把培养留守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放在重要位置。辅导老师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教给孩子们做饭、叠被、洗衣等一系列家务活动的能力。孩子们参与兴趣浓厚,自主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6、寻找契机,一切为了孩子。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机会或事例很多,只要注意寻找,就不难发现可用来因材施教的材料。例如:以某个人的生日为契机,大家一起送上祝福,让他心存感动;再如,在班级开展 “为留守学生献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等活动。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级就是温暖的集体。总之,在各级领导关怀和帮助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留守儿童问题任重道远,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为。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三星村中心学校 2012年11月15日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篇一:关爱留守儿童典型经验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

***是人口大镇,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庞大。据统计,***目前有父母双方均外出6个月以上的留守儿童200余名。为了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镇妇联以“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安心创业”为目的,在全镇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的“关爱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成立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吸收共青团、关工委、教育、派出所、司法所以及“留守儿童”所在村两委负责人参加,建立健全关爱网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落实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经常进家入户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三位一体,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触角,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二、营造氛围,形成强大关爱合力 号召动员“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五好文明家庭”及女党员、女教师等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妈妈”,充分利用双休和“五一”、“六一”节等节假日,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学习,照料生活,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镇卫生院还组织医生进村免费为留守儿童检查身体、预防疾病。派出所加强巡逻,重点排查治安和安全隐患,保证留守儿童住所安全。镇妇联配合综治办、司法所开展青少年维权行动,依法保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初步形成了全镇各届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投入,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环境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生活困难,镇政府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丁集中学综合楼,建立全日寄宿制学校,设立食堂和学生宿舍,解决了60多名留守儿童“上学难”问题。镇内各学校均设有“留守儿童”读书室、活动室、电脑室等,由专职人员管理,对留守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和日常生活的照料。同时针对部分儿童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人间温暖。

四、丰富活动,拓展关爱工作载体

一是中心社区开通爱心电话和爱心视频,让孩子在节日能到社区与父母交流,增进感情,让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密切,感情纽带更牢固。二是依托镇文化站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孩子可以在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网上冲浪”,学习知识,拓展视野。文化站为孩子们购买了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军旗、象棋等文体器材,并适时开展一些比赛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文体活动的兴趣。三是积极参与省妇联组织的“彩虹行动”。暑假期间,组织武汉高校在校5名大学生志愿者来***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关爱留守儿童专题活动。志愿者除了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和才艺培训外,还根据留守儿童各自的爱好,指导他们下象棋、打兵兵球、做游戏等,让来这里的孩子们开心之余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

五、筹资帮困,解决资金缺乏问题

一是用好“两免一补”政策。对留守儿童优先实行学杂费、书本费减免和生活费补助。二是列入重点资助。对于上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捐助,以及各种慈善机构和团体的捐赠,优先用于留守儿童。三是设立周转基金。设立关爱留守儿童周转基金,用以解决留守儿童帮扶资金到位不及时的困难。

我镇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5年,我们将不断丰富完善各社区、村儿童服务站服务内容,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让这些孩子们在阳光下绽放,让家长们在奔波创业之外收获温暖和感动。篇二: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三星村中心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偏远落后的村庄,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下了众多的“留守孩子”。对这些孩子的关心、教育,将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

我校有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2名,留守学生120人,占在校学生的74%,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为106人,这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叔叔、大伯生活,有的兄妹相依。由于家庭管理不到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创新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校少队辅导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校少队辅导员牵头负责。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确立了学校、班主任、教师各级责任制。首先由各班主任走访调查,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集中报送到学校具体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老师处。再由负责老师分类存档。对留守儿童,学校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三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三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为了把“三先”“三多”落到实处,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一再强调,并把关注关心留守儿童作为教师考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在学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全校7名班主任,8名任课教师人人都成了“代理家长”,共同承担了120名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成了孩子生活的贴心人、成长的守护着。

二、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作稳步前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育人问题上最怕三分钟热度,想起来就做一阵子。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

每日一问。每天要给每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关怀的问候,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和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到爱就在身边;

每周一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话一次以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每两周一通。每两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书信或通一次亲情电话,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反映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计入成长记录袋;

每季一会。以班级为单位,每季对留守儿童的委托家长(即代理监护人)培训一次,增强代理监护人责任意识及知识能力; 每期一评。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一次评价。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并评选先进工作者。学校还在全校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有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帮扶等形式,并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爱心人士、留守孩子、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大家说体会,讲心得,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不断向前。

三、把“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孩子真正的温馨的“家”

2012年,我校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亲情电话,配置了音响、图书等,还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活动器材,具备了家的硬件。在“家”的经营维护上,我校始终把“亲情”当做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在社会上,人就像一粒粒沙子,本来是互不依靠的,亲情就像粘合剂一样,把大家聚合在一起。为此,我们每逢节假日都会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节日关怀: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充分理解留守孩子在节假日对亲情的思念和渴望。因此,在各种节日,教师都组织留守学生在一块交心、谈心,让他们感到节日的温暖。

能力提升: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拔河、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及课外兴趣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校地处偏僻农村,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为了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强和村小组及派出所的联系,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净化了周边环境。另外,针对孩子道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用活动增强“家”的吸引力,以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生命的热情,开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天地。

我们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亲情为核心,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赋予别样的风采。

1、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如:书法小组、篮球队、乒乓球小组、羽毛球小组、故事演讲赛等。每周都有活动,具体由学校少先队辅导员负责,保证每一次活动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凝聚作用,引导孩子乐学上进。开展 “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读好书、唱好歌”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引领孩子固守心灵净土,健康快乐地生活。

3、将读书竞赛活动常规化。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活动相衔接,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通过即兴回答、书面答题等形式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培养孩子主动阅读、健康阅读的兴趣,并能学有所用。

4、充分利用元旦、植树节、清明、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让留守儿童既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和美化,又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积极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能力。我们始终把培养留守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放在重要位置。辅导老师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教给孩子们做饭、叠被、洗衣等一系列家务活动的能力。孩子们参与兴趣浓厚,自主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6、寻找契机,一切为了孩子。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机会或事例很多,只要注意寻找,就不难发现可用来因材施教的材料。例如:以某个人的生日为契机,大家一起送上祝福,让他心存感动;再如,在班级开展 “为留守学生献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等活动。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级就是温暖的集体。总之,在各级领导关怀和帮助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留守儿童问题任重道远,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为。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三星村中心学校

2012年11月15日篇三:关爱留守儿童汇报材料

爱心汇聚力量真情共筑希望---底阁镇中心小学用爱构筑留守儿童成长的乐园

底阁镇中心小学 2015年5月

底阁镇中心小学位于两省三县交界之地,地处“石膏之乡”,她始建于1952年。1984年底阁镇党委、政府投资15万元重建新校,实现了“六配套”,被区教育局命名为底阁镇中心小学。在区委、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底阁镇中心小学现已成为一所拥有近40个教学班,2000余名在校生,近百位教职工,办学质量较高的特色品牌学校。

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培育创新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办学理念,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工作思路,深化教改,强化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教育局、底阁镇镇府的指导下,学校近几年一直把关爱留守儿童和特困儿童工作当做学校的重要工作。

目前我校现有在校生2000余人,其中留守儿童667人,特困学生189人。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孩子们只好跟随爹爹奶奶或亲戚朋友生活,只有寒暑假才能和父母团聚。亲情的缺失和对父母的思念,影响了他们在心理、身体、学习及行为习惯方面的成长。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积极响应各级领导的号召,结合教育局“大手牵小手”活动,从实际出发,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教育留守学生要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培养了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现将我校“留守儿童快乐成长活动站”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科学管理。

学校成立了留守儿童工作领导组和协调小组,下设专门办公室,制定了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落实包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包保对象落实到每位授课教师,不留死角,确保每位留守儿童都能得到特别关爱,真正使学校成为他们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阵地。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各班班主任在学校政教处的统一部署下,对本班的留守儿童情况展开细致的调查,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变化。对留守儿童变化情况实行每月上报,有专人负责记录。建立家庭情况和父母联系方式登记表和成长记录卡,及时记录每位留守儿童的身体、心理、学习成绩、品德、行为习惯等的变化。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营造关爱氛围,完善留守儿童工作长效机制

(一)成立关爱队伍,实行结对帮扶。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立专门的关爱留守儿童队伍。积极宣传,广泛发动全校力量,每一位老师至少帮扶5名留守儿童,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和“志愿者”,从生活、学习、行为习惯上对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定期和留守儿童谈心交流,帮助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难题。这些关爱使留守学生缺失的亲情得到了补偿,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二)建设“留守儿童之家”,营造留守学生的快乐家园。

为了让留守儿童也能向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到家的温暖,促进其健康成长,我校每周都有一次与家长进行网络视频沟通交流的机会,让留守学生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家长交流。同时安装了专用亲情电话,完善了内部设施,为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有“留守儿童读书日”,留守儿童可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读物。这里,既是留守儿童可以学习课外知识,同时又是留守儿童静心休息的避风港。从而淡忘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远离了孤独和内向,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三)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为了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定期开放,定期组织留守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并根据留守儿童的爱好特长组建各种兴趣小组,以经典诵读表演、新春、元宵民间文艺展演、艺术周、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等活动作为实施“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有效平台。丰富多彩的活动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锻炼了留守儿童的胆量,培养了留守儿童的自信和勇气,使留守儿童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我校有专门的心里辅导老师每周都要对一些出现异常的老师儿童进行心里辅导。疏通他们的心里压力机障碍。并举行讲座、信件交流、每日执勤班励志主题班会等形式,对留守儿童开展心理辅导工作,解决了留守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青春期思想上的的困扰,受到广大留守儿童及家长的欢迎。

(五)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向先进单位学习,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水平。

近几年学校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枣庄市金盾义工到我校进行帮扶资助100名学生,给他们买棉衣、书包、文具盒等用品;峄城区义工协会到我校进行“爱心鞋盒”捐助活动,捐助学生80人。还有底阁镇派出所刘金良所长帮扶资助我校5名特困学生。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关注。学校更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涿鹿县实验小学2017年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材料

我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从2013年开始就启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五年来,对这些孩子的关心、教育,将成为学校工作的一大重点、难点。

这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由于家庭管理不到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创新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育、教学主任为副组长、校少队辅导员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校少队辅导员牵头负责。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确立了学校、班主任、教师各级责任制。首先由各班主任走访调查,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集中报送到学校具体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老师处。再由负责老师分类存档。

对留守儿童,学校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三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

“三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为了把“三先”“三多”落到实处,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一再强调,并把关注关心留守儿童作为教师量化考核的一项指标。在学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全校班主任,成为“守护者”,共同承担了留守儿童的关爱职责。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成了孩子生活的贴心人、成长的守护者。

二、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作稳步前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育人问题上最怕三分钟热度,想起来就做一阵子。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

每日一问。每天要给每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关怀的问候,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和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到爱就在身边;

每周一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话一次以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每两周一通。每两周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亲情电话,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反映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计入成长记录袋;

每季一会。以班级为单位,每季对留守儿童的“守护者”培训一次,增强“守护者”责任意识及知识能力;

每期一评。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一次评价。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并评选先进“守护者”。

学校还在全校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有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等形式,并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大家说体会,讲心得,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不断向前。

亲情补偿:在班级内、团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跟踪,专门听取他们的倾诉,及时了解他们心理动态,通过课下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等形式,缓解他们对亲情的心理饥渴,力争把父母缺少他们的亲情补偿回来。

节日关怀: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充分理解留守孩子在节假日对亲情的思念和渴望。因此,在各种节日,教师都组织留守学生在一块交心、谈心,让他们感到节日的温暖。

能力提升: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及课外兴趣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三、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为了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我校针对孩子道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用活动增强“家”的吸引力,以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生命的热情,开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天地

我们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亲情为核心,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赋予别样的风采。

1.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活动,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社团小组。如:美术社团、足球社团、乒乓球社团、戏曲社团、合唱社团等。每周都有活动,具体由学校办公室负责,保证每一次活动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凝聚作用,引导孩子乐学上进。开展 “重温入队誓词 做合格少先队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经典诵读”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引领孩子固守心灵净土,健康快乐地生活。

3.将经典诵读活动常态化。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活动相衔接,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活动、比赛等形式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培养孩子主动阅读、健康阅读的兴趣,并能学有所用。

4.充分利用元旦、植树节、清明、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让留守儿童既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和美化,又感受到节日的快乐。5.寻找契机,一切为了孩子。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机会或事例很多,只要注意寻找,就不难发现可用来因材施教的材料。例如:以某个人的生日为契机,大家一起送上祝福,让他心存感动;再如,在班级开展 “为留守学生献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等活动。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级就是温暖的集体。

总之,在各级领导关怀和帮助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留守儿童问题任重道远,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为。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第五篇:留守儿童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XX中学留守儿童管理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地处XXXXXX,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下了众多的“留守孩子”。

在我校16个教学班,800多名学生中,留守学生274人(男生130人、女生144人),占在校学生的34%,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为120人,他们最大的16岁,最小的仅12岁。这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叔叔、大伯生活,有的兄妹相依。由于家庭管理不到位,加之周边环境复杂,这些孩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学习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为了能让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独特而创新的做法。

一、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XX同志为组长、政教主任XXX同志为副组长、校团委书记辅导员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组,具体工作由团总支牵头负责。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计划,确立了学校、班主任、教师各级责任制。首先由各班主任走访调查,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和联系卡。集中报送到学校具体负责留守儿童工作的贺瑞老师处。再由XX老师分类存档。对留守儿童,学校实行“三先”、“三多”的工作方法。

“三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三多”即: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为了把“三先”“三多”落到实处,校长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一再强调,并把关注关心留守儿童作为教师考绩考核的一项指标。在学校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全校16名班主任,50多名任课教师人人都成了“代理家长”,共同承担了268名留守儿童的监护职责。老师在教学的同时还成了孩子生活的贴心人、成长的守护着。

二、建立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地推进工作稳步前进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育人问题上最怕三分钟热度,想起来就做一阵子。为了能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

每日一问。每天要给每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关怀的问候,帮助他们解决切身困难和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到爱就在身边;

每周一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话一次以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学习、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每月一通。每月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一次书信或通一次亲情电话,及时向留守儿童父母反映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并计入成长记录袋;

每季一会。以班级为单位,每季对留守儿童的委托家长(即代理监护人)培训一次,增强代理监护人责任意识及知识能力;

每期一评。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开展一次评价,交流经验,查找不足,并评选先进工作者。

学校还在全校和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具体有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社会爱心人士资助帮扶等形式,并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爱心人士、留守孩子、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大家说体会,讲心得,推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不断向前。

三、把“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孩子真正的温馨的“家”

2010年,我校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了互联网、亲情电话,配置了音响、图书、爱心雨伞、常用药品等,还有乒乓球、篮球、羽毛球、象棋、跳棋等活动器材,具备了家的硬件。在“家”的经营维护上,我始终把“亲情”当做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在社会上,人就像一粒粒沙子,本来是互不依靠的,亲情就像粘合剂一样,把大家聚合在一起。为此,我们每逢节假日都会开展以“亲情”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亲情补偿:在班级内、团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跟踪,专门听取他们的倾诉,及时了解他们心理动态,通过课下一起游戏、一起学习等形式,缓

解他们对亲情的心理饥渴,力争把父母缺少他们的亲情补偿回来。

节日关怀: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充分理解留守孩子在节假日对亲情的思念和渴望。因此每逢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我们总是想在孩子前面,老早地准备好节日礼品。一枝柳条、一个粽子、一只鸭蛋、一块月饼、一粒糖果都备含着关怀和情谊。

能力提升:我们还经常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拔河、乒乓球,组织公益活动、联欢活动等,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四、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我校地处农村集市,周边环境十分复杂,对孩子的成长有负面影响。为了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我校加强和地方乡、村及派出所的联系,达到齐抓共管的目的。比如,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我校多次积极配合派出所铲除了学校周边的游戏室、录像厅,台球室,净化了周边环境。

另外,针对孩子道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学校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并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帮助孩子消除不良情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

五、用活动增强“家”的吸引力,以活动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和生命的热情,开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天地

我们坚持以德育为先导,以亲情为核心,不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来为留守儿童的生活赋予别样的风采。

1、结合学校德育工作和团组织活动,成立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小组。如:书法小组、足球队、篮球队、舞蹈小组、故事演讲赛等。每周都有活动,具体由学校团组织辅导员贺瑞负责,保证每一次活动的落到实处。

2、充分发挥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的凝聚作用,引导孩子乐学上进。开展 “崇尚科学,拒绝邪教”、“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读好书、唱好歌”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引领孩子固守心灵净土,健康快乐地生活。

3、将读书竞赛活动常规化。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活动相衔接,引导孩子爱读书、读好书。通过即兴回答、书面答题等形式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培养孩子主动阅读、健康阅读的兴趣,并能学有所用。

4、充分利用元旦、植树节、清明、五.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让留守儿童既在心灵上得到净化和美化,又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积极培养孩子自主生活能力。我们始终把培养留守孩子的独立自主意识放在重要位置。辅导老师会定期或不定

期地教给孩子们做饭、叠被、洗衣等一系列家务活动的能力。孩子们参与兴趣浓厚,自主生活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

6、寻找契机,一切为了孩子。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机会或事例很多,只要注意寻找,就不难发现可用来因材施教的材料。例如:以某个人的生日为契机,大家一起送上祝福,让他心存感动;再如,在班级开展 “为留守学生献爱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等活动。人人献出一点爱,我们的校园、我们的班级就是温暖的集体。

总之,在各级领导关怀和帮助下,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曾多次受到社会和上级部门的肯定和表扬。2011,我校被授予“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先进单位”,贺瑞老师被授予“农村留守儿童之家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

当然,留守儿童问题任重道远,问题的解决需要很多方面合力而为。今后我们将继续依据有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大留守儿童工作力度,做细、做实、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让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下载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留守儿童工作经验交流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2、开展了读书活动。我们把读书活动与教育活动相衔接,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投入阅读,形成持久不衰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我班留守生23人,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的为20人,单亲在家的有3人。他们最大的17岁,最小的仅15岁。这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

    留守儿童帮扶经验交流材料(5篇材料)

    留守儿童帮扶经验交流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每一位党员教师师帮扶1名留守儿童,担任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和“志愿者”,从生活、学习、行......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1

    城关镇中心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地处偏远落后的村庄,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常年在外打工,留下了众多的“留守孩子”。对这些孩子的关心、教育,将成为......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1

    关爱留守儿童经验交流材料为进一步落实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让他们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本月扎实做好了以下几点: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老......

    留守儿童项目学校经验交流材料

    我留守 我坚强 我微笑 —普安小学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小结 留守儿童教育是转型期中国的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解决整个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我校目前有义......

    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高庄小学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省昌副组长:成员:林存迎郭华 胡玲田洪涛林存厚 戴恩志路建设田长春李艾香王立芳张良民李召棉高明国贾春霞......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省、市和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