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应用(共)
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与应用
一、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防治病虫害的时机不合事宜
就某种农作物的病虫害而言,要想对它进行有效防治,必需要熟悉该农作物的病虫防治适期。然而当前,大部分农民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过程中,仍然不能很好地判断时机,一般都是在农作物的病虫害已经大量产生以后才进行防治,这样一方面会给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另一方面防治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农民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时机,适时出击,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
(二)病虫害防治的防治技术欠缺
如今大部分农民在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过程中,均是一种非常盲目的状况下开展的,他们通常并未对农作物的色生长情况作出细致的研究与分析。除此之外,农民本身的知识水平及极其有限,他们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科学技术并不熟悉,而只是来用传统化学药防治的途径来处理相关问题。
(三)病虫害的种类繁多,防治工作艰巨
目前,在农作物的具体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然而,在如今环境污染及其严重的前提下,农作物病虫害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多,同时
这些病虫害繁殖周期也非常快速,尤其是对于那些不科学的化学农药防治而言,从根本上加剧了农作物病虫害的繁殖。因此,在此基础上,同样也提高了人们防治病虫害工作的成本和难度。
(四)防治病虫害的意识淡薄
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大部分人依然是依靠过去的化学农药方式进行防治,觉得农作物病虫害的危害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因此导致人们对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意识不高。与此同时,部门农民对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高端科学技术了解甚少,根本谈不上合理地推广。除此之外,在以往的化学农药用途中个,仍然存在着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与不科学使用等问题。
二、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及其应用原则
(一)以农田生态环境为中心
就重大病虫害发生的地区而言,农民一定要对农作物进行全面的预防与治理,要把农田生态环境作为病虫害预防与治理的关键,要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大自然的防治病虫害的能力,同时要采取物理与农业等手段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而就病虫害一般的地区而言,可以采用生物措施进行控制;而对于那些病虫害比较严重的区域而言,要定时、定量地施用低毒、高效的农药。
(二)以预防与生物治理为主
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过程中,要持续对这些害虫的天敌展开研究与保护,能够大程度地发挥害虫天敌的功能,结合社会学、生态学以及经济学领域的知识与理论,运用各种有效途径,进行有效地治理这些有害生物,从而使得病虫害对农作物影响达到最低,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效益的高效平衡。从有机氯在农作中广泛使用开始,使得我国的农作物生产实现了明显转变,然而因为病虫害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病虫害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同时加上农作物病虫害的抗药能力也在增强,这就逐渐出现了一个恶性循环。而实践表明,预防与生物治理最先进的也是最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途径,该法不仅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降低农作物的抗药性。
三、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应用
(一)加强对综合防治重要性的认识
农作物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不能只是执行植保工作方针,它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事项。我们还要借助广播、电视以及材料等方式,宣传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有计划地举行各种类型的培训,能够清楚相关概念,教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二)加强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我国农业部门需要配备高端仪器设备,而且要加快病虫
害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能够提高对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警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真正做到未雨绸缪,有效地降低重大病虫害导致农民引发巨大损失的可能。除此之外,要不断提高病虫害全面防治能力。一是要不断增强国家公益性植保技术服务水平,通过各种形式增强对农民的技术指导;二是要建立与完善我国县、乡以及村植保技术服务网络,能够为更多的农户进行服务;三是要努力做好与加快农作物的病虫害全面防治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工作。
(三)对植保工作形成全新的认识
近些年来,随着植物保护工作的不断发展,不但反映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从根本上深刻地体会了植保工作的方向,转变了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概念的了解,这为农民更好地处理植保问题创造了条件与保证。过去由于有机氯农药的连续与大面积的应用,虽然该农药在生产上起到了巨大功效,然而农作物病虫害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甚至导致有些病虫害变得更加严重了,出现了越防越多,越多越提高药量,而越提高药量,农作物的病虫害抗药性就会越明显,变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农药产生的副作用尤为突出。目前对全面与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感念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展开综合而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工作。
第二篇:农业生产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农业生产、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一、水稻识别和防治病虫害
1、识别稻瘟病
1、苗瘟:幼苗期发生,出现灰黑色病斑,幼苗卷缩枯死。○
2、叶瘟: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病,病斑四种类型,即褐点型,白斑型,慢性型和急性病斑。○
3、节瘟: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绕节扩展变黑,易折断。○
4、穗颈瘟:穗颈部为褐成白穗。○
5、谷粒瘟,稻谷变黑,使种子带菌。○
防治办法:
1、保育保健,及时除掉病秧,用药防治。○
2、选用药剂,A、种子消毒、用强氯精浸种 ○
B、土壤清毒、用保母剂或的克松兑水喷洒入土,盖膜封闭三天后,晴天撤种。
C、保苗、移栽三天前苗床施药“三环唑”20%粉湿剂。移栽20天后,用富士一号或稻瘟灵加三环唑兑水喷射。
D、保穗、抽穗期和穗出齐后分别施药富士一号加三环唑。
2、识别纹枯病(花脚杆病)
1、一般在水稻分蘖盛期发生,先在靠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灰绿色,水渍状,边缘不清的小斑,○
逐渐扩大,叶鞘干枯致死。
2、发病条件,偏施氮素肥料和长期灌深水田易发病。○
3、选用药剂,井冈霉素,多菌灵,丙环唑等兑足水量施药,发病蔸率达20-30%及时施药,一○
季水稻施药2-3次。
3、稻飞虱防治办法
1、早稻、选用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等。○
2、中晚稻、前期用药同早稻,穗期另加毒死蜱、异丙威或敌敌畏等混用,适当加洗衣粉或煤○
油喷施。
4、二化螟(钻心虫)防治办法。
1、选用药剂:三唑磷、杀虫双、氯虫苯甲酰胺,Bt乳剂等。○
2、用药后田间灌水3-5cm,并保持3-5天。○
5、稻曲病(柏香籽)防治办法:
选用粉秀灵,井冈霉素或多菌灵。
6、卷叶螟防治办法:
选用毒死啤,阿维菌素,甲维盐丙溴磷等。
二、五米病虫害防治办法:
(一)、地老虎(土蚕)每亩用75%辛硫磷1公斤拌土25公斤撒施或用用90%敌百虫、2.5%敌百虫粉兑水喷施玉米窝。
(二)、玉米在喇叭时,亩用20%氰戊菊脂8-10毫米和50%多菌灵50克拌水河沙15公斤灌入玉米芯叶对多种虫害防治特效。
第三篇:10年农作物病虫害抗旱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2010年农作物病虫害抗旱综合防治
技术方案
为切实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旱灾造成的损失,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今年的特大旱灾将导致小麦条锈病、小春蚜虫、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发展趋势;水田保水差,造成水田普遍失墒开裂,破坏了药膜覆盖层,使除草剂不能起到封闭土壤的作用,严重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喜高
温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将加重;玉米由于墒情差,气温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将面临出苗差,草害、地
下害虫、锈病、蚜虫、粘虫等危害加重;蔬菜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也将加重发生。为此,各级植保部门要一步增强病虫害防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田间调查,预测预报病虫发生动态,结合病虫发生实况及时编发简报,提前做好农用物资储备,指导各地开展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药用药安全水平
要加强对群众用药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利用各种培训会、防治现场和走访农户等形式,做好农民群众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指导和用药安全工作,深入防治现场,指导农民什么时候用药,用什么药,怎么用药,不得多种农药同时混用。要加强稻田水浆管理,提高稻田杂草防除效果。要注意科学用药,适时用药,漏水田、台田不可用药,施药后保水是确保防效的关键,切忌漫灌、串灌,田间缺水时可缓灌,但不要淹没心叶;施药后保持水层3-5公分,一定
要保水4-5天,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除草效果。
三、对症下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治工作
(一)稻飞虱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创造不利于稻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2.生物防治:稻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等,对稻飞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应保护利用,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尽量考虑对天敌的保护,掌握在若虫盛期施药,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1000头,及可进行防治,必须进行统一防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稻纵卷叶螟防治
寄生性天敌卵期主要有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幼虫期主要有纵卷叶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菲岛瘦姬蜂。捕食性天敌有蜘蛛、隐翅虫类、蛙类、蜻蜓类、瓢虫类等30余种,其中草间小黑蛛和表翅蚁形隐翅虫等捕食力最强。设置诱集田,缩小发生和防治面积,选用抗虫高产良种,减轻或避免受害。孕穗至灌浆期受害损失最重,蜡熟期次之,分蘖期最轻,因此孕穗至灌浆期是防治重点。常用农药有杀螟杆菌、杀虫脒、杀螟丹、辛硫磷、敌百虫、杀螟硫磷、杀虫双等。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也可以通过品种布局设立诱杀田,减少施药面积。
2.生物防治:天敌对稻纵卷叶螟有强烈的控制作用。我国采用人工繁殖赤眼峰防治稻纵卷叶螟已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建立了赤眼蜂生产线,为大面积生物防治打下了基础。生物源
农药乳剂防治效果也较好。
3.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防治指标,掌握在防治适期(孵化高峰至3龄幼虫前)施药。注意选择高效长效,对天敌影响小的化学农药。
(三)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1.发病条件: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或氮肥施用过多,发病较严重。温、湿度适宜时,其病迅速扩展蔓延,病株成片枯死。
2.症状表现: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部,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②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春马铃薯与番茄地,应间隔300~500米。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
配施氮、磷肥,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并将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控制其扩展蔓延。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64%的杀毒矾500~750倍液,或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四)地下害虫防治
1.预测预报:认真做好虫口密度调查工作,掌握成虫发生盛期,及时组织防治。
2.农业防治:结合春耕,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12全文查看
第四篇:2010年农作物病虫害抗旱综合防治技术方案
为切实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因旱灾造成的损失,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进一步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今年的特大旱灾将导致小麦条锈病、小春蚜虫、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发展趋势;水田保水差,造成水田普遍失墒开裂,破坏了药膜覆盖层,使除草剂不能起到封闭土壤的作用,严重影响除草剂的除草效果,喜高
温的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危害将加重;玉米由于墒情差,气温高等不利因素影响,将面临出苗差,草害、地下害虫、锈病、蚜虫、粘虫等危害加重;蔬菜蚜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也将加重发生。为此,各级植保部门要一步增强病虫害防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做好田间调查,预测预报病虫发生动态,结合病虫发生实况及时编发简报,提前做好农用物资储备,指导各地开展重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提高农药用药安全水平
要加强对群众用药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工作,利用各种培训会、防治现场和走访农户等形式,做好农民群众病虫草鼠害的防治指导和用药安全工作,深入防治现场,指导农民什么时候用药,用什么药,怎么用药,不得多种农药同时混用。要加强稻田水浆管理,提高稻田杂草防除效果。要注意科学用药,适时用药,漏水田、台田不可用药,施药后保水是确保防效的关键,切忌漫灌、串灌,田间缺水时可缓灌,但不要淹没心叶;施药后保持水层3-5公分,一定要保水4-5天,这样才能起到比较好的除草效果。
三、对症下药,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治工作
(一)稻飞虱防治
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水稻品种,进行科学肥水管理,适时烤田,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创造不利于稻飞虱孳生繁殖的生态条件。
2.生物防治:稻飞虱各虫期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种类较多,除寄生蜂、黑肩绿盲蝽、瓢虫等外,还有蜘蛛、线虫、菌类等,对稻飞虱的发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应保护利用,提高自然控制能力。
3.化学防治:根据水稻品种类型和稻飞虱发生情况,采用压前控后或狠治主害代的策略,选用高效、低毒、残效期长的农药,尽量考虑对天敌的保护,掌握在若虫盛期施药,防治指标为:百丛虫量1000头,及可进行防治,必须进行统一防治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稻纵卷叶螟防治
寄生性天敌卵期主要有拟澳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幼虫期主要有纵卷叶螟绒茧蜂、螟蛉绒茧蜂、菲岛瘦姬蜂。捕食性天敌有蜘蛛、隐翅虫类、蛙类、蜻蜓类、瓢虫类等30余种,其中草间小黑蛛和表翅蚁形隐翅虫等捕食力最强。设置诱集田,缩小发生和防治面积,选用抗虫高产良种,减轻或避免受害。孕穗至灌浆期受害损失最重,蜡熟期次之,分蘖期最轻,因此孕穗至灌浆期是防治重点。常用农药有杀螟杆菌、杀虫脒、杀螟丹、辛硫磷、敌百虫、杀螟硫磷、杀虫双等。
1.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也可以通过品种布局设(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立诱杀田,减少施药面积。
2.生物防治:天敌对稻纵卷叶螟有强烈的控制作用。我国采用人工繁殖赤眼峰防治稻纵卷叶螟已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目前已建立了赤眼蜂生产线,为大面积生物防治打下了基础。生物源农药b.t.乳剂防治效果也较好。
3.化学防治:应严格按照防治指标,掌握在防治适期(孵化高峰至3龄幼虫前)施药。注意选择高效长效,对天敌影响小的化学农药。
(三)马铃薯晚疫病防治
1.发病条件: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田间湿度大的地块,或氮肥施用过多,发病较严重。温、湿度适宜时,其病迅速扩展蔓延,病株成片枯死。
2.症状表现:发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和叶缘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暗绿色水渍状病斑,扩大后变为褐色大型病斑,湿度大时,病健交界处有一圈白色霉层。受害茎部,产生稍凹陷褐色条斑,潮湿时,产生白霉,受害薯块,产生褐色稍凹陷病斑。
3.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薯。②重病田与非茄科蔬菜实行3年以上轮作,春马铃薯与番茄地,应间隔300~500米。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配施氮、磷肥,增施钾肥,以增强植株抗病性。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及时清除田间病株,并将其集中烧毁,以减轻发病。④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控制其扩展蔓延。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常用药剂有64%的杀毒矾500~750倍液,或80%的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四)地下害虫防治
1.预测预报:认真做好虫口密度调查工作,掌握成虫发生盛期,及时组织防治。
2.农业防治:结合春耕,随犁拾虫;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厩肥,减少成虫
产卵;合理灌溉,促使蛴螬向土层深处转移,避开幼苗最易受害时期。
3.药剂处理土壤。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ml,加水10倍,喷于25~30kg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或以同样用量的毒土撒于种沟或地面,随即耕翻,或混入厩肥中施用,或结合灌水施入。
4.药剂处理种子。可用50%辛硫磷乳油l00ml,兑水2~3kg,拌玉米种40kg,拌后堆闷2~3小时,或用种子重量2%的35%克百威种衣剂拌种,对蝼蛄、蛴螬、金针虫的防效均好。使用种衣剂时最好选择防地下害虫、兼治玉米丝黑穗病的专用种衣剂。
5.毒谷诱杀。25%辛硫磷微胶囊剂150~200g拌谷子等饵料5kg左右或辛硫磷乳油50~100g拌饵料3~4kg,撒于种沟中,防治蝼蛄、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田间害鼠。
第五篇: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注意事项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注意事项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用药技术,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确保农作物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生物防治技术
保护农田自然天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维护农田生态平衡,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良种;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调整播期避开病虫害的发生盛期。保护利用天敌
(1)利用农田丰富的自然天敌资源或人工繁育的天敌控害。如果园“以螨冶螨”技术、应用“生物导弹”(赤眼蜂)控制玉米螟技术等。
(2)应用性诱荆防治害虫。应用性诱剂控制特定害虫,保护其他昆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3)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害虫对光、波的趋性。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害虫。农业防治
清洁田园,秋耕冬灌。降低越冬基数。合理轮作、间作、套种,改善作物的生态条件,减轻作物病害的发生利用。化学防治
播种前做好药剂拌种压低虫口基数,土壤杀毒,生长过程中利用各种农药防治病虫害。
5.1 注意事项
(1)喷施药物宜在气温较低的上午或傍晚进行。
(2)稀释药液浓度应按照使用说明书。浓度过高,会产生药害;浓度过低,效果不佳。还要注意有效期限。
(3)喷洒农药要全面、均匀,叶面、叶背、盆沿、地面都要喷洒到。
(4)如两种药物混合使用,要先看说明书,以免产生化学反应而失去药效或烂苗。
(5)不要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应多种农药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影响防治效果。
(6)农药多含有毒性,使用时注意人身安全。
5.2 多药混施的危害
(1)药剂大浓度防治,将产生药害,树体无法耐受。
(2)盲目药剂混掺,药剂间不可避免地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剂。
(3)多种药剂同时喷施,使害虫产生联合抗药性,本来一种农药就完全能够杀死几种害虫,却不加思索地掺入几种药剂。能赚的钱尚未赚到,不该花的成本却多花了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