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班共有学生72人,其中留守儿童共计32人,留守儿童占全班总数的45%。他们的父母长年远走他乡出外务工,其中有45%的留守儿童是隔代抚养;34%是父母一方抚养,还有10%为亲属寄养或住宿,将近10%的留守儿童有厌学倾向,9%的留守儿童有不遵守纪律、学习不努力现象。
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等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让留守学生在学校能安心地学习,特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教师中倡导“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让每一个班主任都成为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让每一个办公室都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每个教师每学期不少于二次与“留守孩”谈心、交心。
3、开展主题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温暖。如“主题班会”“我与你同行征文比赛”
4、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制度。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职工与 “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
在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领导组织,制订工作方案,安排专人狠抓落实。建立德育、心理教育辅导制度,辅导“留守学生”学习.(二)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
(三)开展主题教育,加强沟通交流。班主任与留守生交流谈心,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困惑,1物质上的困难,学习上的疑难。做学生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各班级要召开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班会,学校则多开展文体活动。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思维,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精神。
1开展“结对子”活动。班主任组织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学习、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同时,学校发动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关心和照顾他们或进行一些生活物质方面的资助。
2、“五老”进校园活动。发动老干部、老党员等做义务校外辅导员,讲革命传统史,鼓励学生发挥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优良作风,对留守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只有让留守学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只有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得到关爱,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才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第二篇: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遂宁市西眉中学
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儿女委托给祖父辈或其他亲戚照管。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等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让留守学生在学校能安心地学习,特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教师中倡导“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让每一个班主任都成为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让每一个办公室都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每个教师每周不少于一次与“留守孩”谈心、交心。班主任每两月撰写一篇留守生工作随记。
3、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家长或托管人联系,家长及托管人每月至少一次通过书信、电话与学校联系。家长与学生也要增加亲子互动与沟通。
4、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制度。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位教师对留守生每学期实地家访不少于5次,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职工与 “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
在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领导组织,制订工作方案,安排专人狠抓落实。建立德育、心理教育辅导制度,辅导“留守学生”学习;以班级为单位设立 1
“留守学生”互助小组,并登记造册;两周召开一次“留守学生”会议;设立亲情热线,周末安排“留守学生”和家长通话交流。
(二)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逐班逐生登记造册,摸底排队,建立档案;做到“七有”:有常规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档案,有专人负责。
(三)管好“留守学生”的学校生活。
安排专人照顾“留守学生”生活,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给“留守学生”过生日;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发现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四)、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
团支部积极组织团员和“留守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联谊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办好家长学校。
开好两次家长会,一次安排在寒假,“留守学生”家长打工返乡的时候,利用这次家长会,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另一次安排在学期中,邀请全体“留守学生”在家的监护人参加,传授“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不仅促进了“留守学生”的教育,也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只有让留守学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只有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得到关爱,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才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遂宁市西眉中学
2007.09
第三篇: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董店乡第一中学
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由于各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儿女委托给祖父辈或其他亲戚照管。父母不在身边,学生的安全、教育、心理等成为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让留守学生在学校能安心地学习,特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教师中倡导“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让每一个班主任都成为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让每一个办公室都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
3、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家长或托管人联系,家长及托管人每月至少一次通过书信、电话与学校联系。家长与学生也要增加亲子互动与沟通。
4、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制度。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位教师对留守生每学期实地家访不少于5次,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职工与 “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
在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领导组织,制订工作方案,安排专人狠抓落实。建立德育、心理教育辅导制度,辅导“留守学生”学习;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留守学生”互助小组,并登记造册;两周召开一次“留守学生”会议;设立亲情热线,周末安排“留守学生”和家长通话交流。
(二)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逐班逐生登记造册,摸底排队,建立档案;做到“七有”:有常规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档案,有专人负责。
(三)管好“留守学生”的学校生活。
安排专人照顾“留守学生”生活,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给“留守学生”过生日;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发现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四)、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
团支部积极组织团员和“留守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联谊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办好家长学校。
开好两次家长会,一次安排在寒假,“留守学生”家长打工返乡的时候,利用这次家长会,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另一次安排在学期中,邀请全体“留守学生”在家的监护人参加,传授“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不仅促进了“留守学生”的教育,也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
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是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的课题,只有让留守学生的生命精彩,才有可能真正的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只有让每一个留守学生得到关爱,得到发展,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才能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董店乡第一中学
2012年9月
第四篇:关爱留守学生方案
渠县锡溪乡中心学校
关于开展关爱留守学生活动的实施方案
锡溪乡是一个劳务输出大乡,每年有近3000人外出务工,造成了大批的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渐渐成为学校的生源主体(据统计,我校留守学生占中小学在校学生总数的63.2%),为进一步贯彻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针对留守学生“家教缺位、亲情缺失、交流缺少、监护缺乏”的现状,按照县教育系统开展关爱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关爱留守学生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规律,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和关爱,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帮助、情感上沟通、习惯上培养、品德上塑造,让留守学生与其它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二、主要目标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散居留守儿童建档率达98%;
2.100%的留守儿童都有临时监护人;每名教职工必须作一名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
3.3—6岁留守幼儿园入园率达90%以上;
4.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5.7岁以下留守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5%;
6.留守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95%;
7.为留守儿童建立心理保健工作档案,建档率达100%;
8.到2010年社会各界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帮扶率达95%以上;
9.对涉及留守儿童的案件,符合法律援助规定的,100%给予法律援助;
10.留守儿童家长家教知识普及率达98%;
三、活动内容:
1、建好一个“留守学生之家”。
学校要建一个“留守学生之家”,室内布臵要做到温馨、人性化、有文化品位,有档案资料柜并分班级存放本校留守学生档案袋,有一部电话机、一台电视机和DVD机、一台或多台计算机,有一定数量的艺体器材,有可供阅读的图书,每天有教师轮流值班管理并接受学生心理咨询,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留守学生在“家”中开展活动。
2、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学校开通一部亲情电话,设立专线,将电话号码公开,为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3、落实一名代理家长。
学校要为每位留守学生落实一名代理家长,代理家长可以是祖父母、外祖父母、亲友、社会热心人士、邻居,每名教职工必须作一名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尤其是做无人监护留守学生的代理家长。
4、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生身心都健康。
5、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学校要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留守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6、谈一次心。
学校教师、代理家长每周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7、读一本好书。
教师或代理家长指导学生每学月读一本好书,三年级以上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学校还可以开展读书活动、书评、读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
8、写一封亲情书信。
教育学生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或致以祝福,或汇报学业,或述说家
事,或报告喜讯,既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四、活动组织
学校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校长雷晓全同志为组长、副校长郑清海副组长,团委书记黄治国以及各村小主任老师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领导小组。
五、活动要求
1、各班及各村小要充分认识这项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现实意义,要从办人民满意教育、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服务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和高度出发,扎实抓好关爱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
2、各班及各村小切实按照学校活动实施方案的有关安排做好留守学生“十个一”活动。
3、各班及各村小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让全乡所有留守学生都得到温馨的关爱,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同时,要注意总结经验,发现和树立典型,强化对外宣传,扩大活动的社会影响,让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学生、帮助留守学生健康地成长,用我们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希望,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同享一片蓝天!
第五篇:08。3关爱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2010级2班08年上留守学生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由于打工经济的兴起和农村剩余的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背井离乡,将儿女委托给祖父辈或其他亲戚照管。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让留守学生在学校能安心地学习,特开展此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在教师中倡导“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让每一个班主任都成为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让每一个办公室都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每个教师每周不少于一次与“留守孩”谈心、交心。班主任每两月撰写一篇留守生工作随记。
3、班主任每周至少一次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家长或托管人联系,家长及托管人每月至少一次通过书信、电话与学校联系。家长与学生也要增加亲子互动与沟通。
4、建立学校家庭联系制度。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位教师对留守生每学期实地家访不少于5次,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5、建立结对帮扶制度。一是组织教职工与 “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
三、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确定专人负责。
在学校建立关爱“留守学生”的领导组织,制订工作方案,安排专人狠抓落实。建立德育、心理教育辅导制度,辅导“留守学生”学习;以班级为单位设立“留守学生”互助小组,并登记造册;两周召开一次“留守学生”会议;设立亲情热线,周末安排“留守学生”和家长通话交流。
(二)建立健全“留守学生”档案。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班级、性别、年龄、父母姓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学生监护人、学习成绩、行为道德、思想品质、学校帮教人等。逐班逐生登记造册,摸底排队,建立档案;做到“七有”:有常规制度,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档案,有专人负责。(三)管好“留守学生”的学校生活。
安排专人照顾“留守学生”生活,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给“留守学生”过生日;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发现他们在思想上、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及时予以解决。
(四)、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
团支部积极组织团员和“留守儿童”结对子,一帮一;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联谊活动,丰富“留守学生”的课余生活。
(五)、办好家长学校。
开好两次家长会,一次安排在寒假,“留守学生”家长打工返乡的时候,利用这次家长会,相互交流学生的学习、思想等各方面情况,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家庭教育;另一次安排在学期中,邀请全体“留守
2学生”在家的监护人参加,传授“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办好家长学校,不仅促进了“留守学生”的教育,也提高了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鲁家中学2010级2班 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