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摘要:通过对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在历时近10年时间的探讨、尝试与实践的基础上,认定决定农村初中留守孩子是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因素,是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管理,而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管理,关键又在于留守孩子假日生活的自我管理,并从中摸索出一套能适合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分析;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自中国亿万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务工那天起,中小学校园里就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孩子。接下来是政法界传来一组组令人震惊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数据,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直线上升!而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大多数是留守孩子!而这些违法犯罪的留守孩子,又绝大多数是初中留守孩子。从此,留守孩子成了问题孩子的代名词。接着,全社会都开始高度关注:呼吁学校重视,家庭重视,社会重视!
那么,真正值得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留守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呢?
二、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现状及分析
跟小学留守孩子不一样,农村初中留守孩子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人格品德价值观的初始期。他们在学校可能曾经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同学眼里的好同学,家长眼里的乖孩子,因为他们正在学校接受教育,大多数留守孩子的家里又有监护人,应该可以放心。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的好学生、好同学、好孩子会突然变坏了呢?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不妨扫描一下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1994年起,我们学校十几个青年教师,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自发组织对留守孩子的假日进行了历时十多年的跟踪调查。我们以金兰镇中心学校为圆心,以本镇4所初中和周边3个乡镇的2所初中为半径,辐射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广东、江浙等沿海城市,深入周边16个派出所、3个乡政府、4个居委会、135个行政村,对18 000多个留守学生、6 000多个学生家长、300多个地方政府干部、7 000个村民分别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状况,非常糟糕!下面是几组调查数据(见表1-4)。
从这4个调查统计数据表来看,我们不难发现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现状主要存在以下6个问题:一是留守孩子假日生活无规律,随意性大;二是留守孩子假日学习自觉性不高;三是网吧由城市向农村战略大转移后,留守孩子网络成瘾人数剧增;四是留守孩子假日参加不良娱乐种类多,人数比例大;五是留守孩子假日非正式群体人数比例和违法犯罪人数比例在增加;六是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特别孤独,需要家长、老师、同学及社会的参与和帮助。可见,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问题,关键在假日!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双休日、节假日肯定是农村初中留守孩子一个非常广阔的生活空间。一到假日,都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从平时学校严格的管理中解脱出来,好好地放纵一回自己。殊不知,这样绝对“自由”的假日生活,孩子们完全可以推翻学校平时的任何良好的品德行为规范教育,这就是我们称之为5+2=0的效果。
看似短短的1天或几天,一个寒假或暑假,却在不经意间,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使得他们形成了许多不良的行为,渐渐发展为积习难改、违法犯罪的结局。
假日,对农村初中留守孩子来说,真的不可忽视!我校教师先后分别在《湖南教育报》、《湖南日报》、《衡阳日报》发表了《填补中小学假期德育工作的空白》、《不可忽视的“空白”》、《农村中小学生假期生活面面观》等文章,呼吁社会、家庭、学校对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进行高度关注。
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状况,是一面镜子,它折射了家庭、学校、社会在留守孩子管理上,存在着一个可怕的空间。如何为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创造一个生活快乐、健康成长的假日生活空间?有无行之有效的途径来解决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问题?能否为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提供一个自我管理的模式?
三、对策研究
要给留守孩子一个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生活空间,要解决其假日生活中林林总总的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点太多,面太广,线太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以及留守孩子本身的配合。
内因才是决定因素。要解决留守孩子的问题,不如让留守孩子从自我做起,让其学会假日自我管理。
2006年,我校成立了《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模式构建的研究》课题小组,我们围绕着两个目标进行研究:一是为孩子们构建一个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模式,让他们在一种自我管理的模式下度过假日生活;二是构建一个能保障留守孩子假日生活快乐、健康、安全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服务管理体系”。让家庭、学校、社会形成一个有利于留守孩子假日生活充实、快乐、健康、安全的环境管理服务空间。
我们的研究目的是:利用假日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性、合作性、实践性、个性化、有规律的学习、生活、成长模式,形成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学习生活格局;以实践探究活动为载体,加大学习资源开发力度,广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学校为主,依托社会,家庭为辅”的双休日、节假日教育活动,建立家、校、社联系的桥梁,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更加健全,进一步促进留守孩子假日健全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形成,充分发挥育人作用;通过实验与研究,创设一个能让留守孩子在假日里,个性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学习在娱乐中得到提高、生活在指导下健康有序、品德在假日里得到提升的一体化服务管理体系。
2009年开始,课题组根据初中留守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了一个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模式——《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手册》。我们经过历时4年的反复实验与跟踪调查,发现该管理模式完全适合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下面是我们学校留守孩子试用《自我管理手册》前后的几组数据对照(见表5——表10)。从这些对照统计数据来看,我校的留守孩子使用《假日自我管理手册》后,假日生活有了下面3个方面的亮点:一是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充实了;二是他们的不良行为在渐渐消除;三是家庭、学校、社会及留守孩子对假日满意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第一,自我管理模式是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的必备指南
我们在长期以来对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创设了一个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模式,即围绕留守孩子假日生活,在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学业规划、交友处世、礼仪修养、社会责任、假日活动等7个方面,编写了一套《农村初中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手册》的校本教材,让学生通过校本教材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我们的研究思路是:
为了证实可行性,我们还把这个模式在本镇的其他3所初中和周边2个乡镇的2所初中进行了同期同步研究实验。发现:近4年来,参与课题实验的7所实验学校的初中留守孩子假日违法犯罪率在直线下降,近2年为零;有90%的留守孩子基本上能自立自强,做到自我管理。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第二,构建“家—校—村留守孩子假日生活一体化服务管理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不只是研究让留守孩子学会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我们还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我们以学校为主体,研究构建一个与这三个方面协同联手的模式,形成一个完整的一体化服务管理体系。对留守孩子的每个家庭,建立了家长或监护人能保障随时与之联系的网络,如联系电话、手机信息、QQ群、家庭住址、务工住址等档案,在全县率先办起了留守孩子监护人的家长学校(省关工委已授予了“示范性家长学校”称号);与关工委、社区居委会、村委会、村民小组、派出所、网吧游戏厅等,确定日常联系点、联系人,确保留守孩子假日生活有一个绿色生活环境,聘请离退休教师、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工人、退伍军人等担任留守孩子的“签约代理家长”;学校为留守孩子设计并组织举办有计划性的留守孩子的假日活动,利用学校远程教育资源,开通校园绿色免费网吧。
课题实验中,坚持让留守孩子在假日里,以活动为载体,让每个留守孩子参加学校组织或自发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1997年——2011年,组织本校学生利用寒暑假,徒步考察蒸水河沿岸生态人文环境活动,获湖南省中学生生物环境考察实践活动二等奖;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寒暑假,完成了《中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三级目标训练》课题实践,获湖南省优秀成果课题申报一等奖、优秀成果一等奖;还进行了《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等假期调查活动;组织全校性的假期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金兰采风》,获衡阳市综合性学习活动课说课比赛一等奖;我们学校的“朝花”文学社,2011年获得了“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的称号,课题组成员常振华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优秀校长,周静文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优秀指导教师;近4年,我校组织的留守孩子参加全县“独唱、独舞、独奏”三独比赛、红歌合唱比赛、各种征文比赛、运动会等均在全县取得了优异成绩,刘文朝、刘鑫、聂小楼、李佩常思琪等先后获得六届全国少年儿童书信大赛、第八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文大赛一等奖;初中毕业会考进入全县前十强。
第三,将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教育,列为学校常规德育工作范畴
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人数在增加,在在校学生中,已占80%以上的比重。毋应置疑,他们本身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所在。因此,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自我管理,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是学校常规德育的主体部分。学校自留守孩子假日生活课题组成立以来,调整了传统的德育管理结构与模式,在日常德育活动中,处处将留守孩子的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我们深信,农村初中留守孩子的假日生活,能够在自我管理的前提下,在“家—校—村一体化服务管理体系”大环境下,他们的假日生活,一定能够快乐而充实,健康而向上。
第二篇: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
——以务路村民委员会为例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13级化学2班
马文思
留守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劳动力流出省份的重要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城市化进程和新农 村建设的推进,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务路各村寨的经济发展很不理想,家庭的收入普遍偏低,仅靠务农已难以维持家庭的开支。如此,很多农民工把目光转向了城镇或沿海等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把老人留在户籍地而外出谋生,由此出现了留守老人问题。在本次通过访谈、走访的方式,对下务路、务路旧寨、务路田边村、务路新寨进行调查以了解务路村民委员会四个村留守老人生活现状,并分析“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及造成现状的原因,就如何解决问题的对策入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通过分析显示出的农村留守老人的调查选项比例
四个村寨的农村留守老人人数为下务路27人,务路旧寨26人,务路田边村21人,务路新寨23人,四个村寨的农村留守老人总人数为97人。其中,男性 占 48.2%,女性占 51.8%。年龄 50-59 岁占 11.3%,60-69 岁占43.1%,70-79 岁占33.1%,80 岁及以上占12.5%。统计结果显示,41.1% 的留守老人由配偶照顾,其次 28.8% 依靠邻居照顾,14.2% 靠朋友照顾,另有17.4% 靠未外出子女照顾和10.6% 由孙辈照顾,由亲戚照顾的 仅占5.7%。依靠村委和政府及其派人照顾的分别为0.4%和0%,这两者在留守老人照顾提供方面几乎空白。此外,有 13.5% 留守老人处于无人照顾的状态,而 2.5% 的留 守老人表示不需要人照顾。
这次在调查中还发现: 30.81%的留守老人已住上新建的楼房,45.41%的留守老 人居住的是修补过的老屋,23.78%的留守老人居住的是 从未修缮的房屋。在问及家庭关系时,57.84%的留守老人 子女一年只回家一次;22.16%的留守老人子女半年回来 一次;只有 9.19%的留守老人子女经常回来,10.81%的留 守老人子女两年甚至多年才回家一次。留守老人的子女回 家次数偏少,直接导致留守老人的心灵孤独,以及老人生 病时无人照顾等一系列问题。
二、农村留守老人生活问题与现状分析
1、家庭条件较差。这体现在住宿条件和家庭关系上,在农村,大部分留守老人居住的房子已 经相当陈旧,年久失修,外加子女常年在外务工,老人自己因年纪大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屋已经破陋,居住环境较差。
2、养老没有保障。目前,农村老人很少有自己购买养老保险等,所以在老年的时候都是靠自己年轻时的积攒下来的钱以及子女们孝顺给的生活费等生活。据调查得出: 18.38%的留守老人购买了养老保险,44.86%的留守老人是依赖子女给的生活费,36.76%的人留守老人使用的是自己积攒下来的或是自己劳作而赚取的生活费。
3、医疗条件落后。对于贫困的患病老人,“无钱看 病”、“看病难”、“因病致贫”的问题仍普遍存在。“生不起 病、拿不起药”,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小病扛、大病 挨”仍是留守老人的普遍心理。调查显示:43.24%的留 守老人在生病后在小诊所医治,31.9%选择不看病,隐藏自己的病情,24.86%选择到医院检查医治。
4、精神生活空缺。在子女外出后,留守老人代际关系淡薄,精神慰藉需求不高,家务活及农产劳动缠身,无暇顾及对子女的思念,想子女的时候也仅限于电话交流,并且因为打长途较贵,说不上几句便挂了。老人普遍比较担心没有生活来源、生病没钱治、没有人照顾以及子女不孝顺,而对生活单调不太担心。并且老年人的娱乐活动显然 过于单调,除了看电视、聊天,老人基本上没有别的消遣方式。
5、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家庭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主要方式,缺乏社会保障的农村留守老人因此更为艰辛。
6、医疗制度的不完善。疾病是留守老人的致贫因素。农村老年人整体生活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大多数老年人都或多或少地患有诸如风湿、类风湿等慢性疾病,或是 高血压、心脏病等突发性疾病,体弱多病和生活无依靠,因病因老致贫成为老年人难以回避的窘境。
7、传统的思想观念欠佳。养儿防老、家庭养老,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传统的养老观念。但家庭养老实际上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家庭关系是否和睦等。对于有些老人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是儿女们给物质上的帮助,更需要精神上 的安慰。即使短暂的聚会,老年人会很满足、很快乐。年轻人常回家看看老人,回家后帮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使老人心灵上得到一些安慰。但是,缺乏这些家庭养老、家庭聚会,往往给留守老人留下心理阴影。
四、留守老人产生的原因
1、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城市化的步伐加快让许多农民意识到仅依靠一亩三分地是永远富不起来的,原有的农业用地,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多,人均占有量明显比之前少了许多。这样大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多了出来,是因为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城市基础的不断完备,经济的繁荣发达,许多农村人口自愿向城市搬迁,到城市生活,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农村大量人口进行地域转移,从而使农村留守老人的产生成为可能与必然,务路村委会也不例外。
2、传统养老观念逐渐淡薄,伦理道德淡化,有老不养,这是留守老人产生的直接原因。
3、城市化和工业化是留守老人产生的主要原因,农业的优势地位在中国失去了,“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需要大批的劳动力做人力资本支撑,城市的经济建设和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非农岗位,这些能带来一定收入的工作岗位吸引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前往,农村人口进城务工不仅增加了这部分人的人均收入,而且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补充劳动力。同时,由于城镇和工业用地的增加,挤占了一部分农业用地。”。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留守老人产生的体制性根源。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发生改变,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在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农村吸纳大批剩余廉价劳动力,这部分廉价劳动力进城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奉献着青春,尽管他们拥有比种地更高的收入,但是他们却和自己的双亲分居异地,把父母留在家里自食其力,苦了没人精神安慰,病了没人悉心照料,使得本来就已经生活困难的老人更为孤寂和无助。所以,在探讨农村留守老人产生的原因时,不得不把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原因来分析,并且,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是我国广大农村留守老人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五、留守儿童问题解决建议
1、发展经济。针对当地经济落后,大量青壮年劳动 力外出务工的现象,政府在考虑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时,应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以 城带乡”战略,增强财政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在经济布局上应尽可能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大力发展本地经济,充分发挥本地非农产业务工成本低以及打工和务农可以兼顾的优势,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2、相关部门或基层干部应加强对青壮年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外出子女的“孝老”意识培养,外出子女也应提高孝老意识,时时关心在家独自生活的父母,经济上给父母足够的生活开支,要多一点交流,拉拉家常,汇报自己在外面的情况,减少老人的担心。同时,已婚的女儿和女婿也应常常回家探望父母,主动承担起留守老人的赡养义务,切实强化家庭的赡养功能。
3、拓宽农村收入渠道,提高留守老人收入水平。
4、加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投入,尽快建立农村社区老年人照护制度。
5、精神抚慰。针对留守老人生活单调,精神上孤独,应该着重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建立农村老年人休闲中心,老年人互助协会,老年人交流中心,让留守老人重新找 到幸福感,不再感到孤独。在老年人组织内部,可以实施老 年人互助机制,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人义务服务,等等。
解决留守老人问题,除采用以上方式外,政府还应该组织本村现有青壮年或妇女形成志愿者服务队,照顾本村的留守老人要尽心尽力,孜孜不倦,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年轻一代应学会尊敬老人,孝敬老人;养成为老人服务的意识,平时对留守老人多一些物质供给,使其生活的更加殷实;并发掘出本村特有的文化,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以此丰富留守老人的晚年生活,温暖其孤寂的心灵,让留守老人享受生活,颐养天年。
农村留守老人这个新的群体渐渐壮大,却没有得到社会足够的注意。留守老人平均年龄在70岁左右,他们不仅自己劳作,自食其力,有的还承担着抚养、教育孙辈,人情往来等压力,许多留守老人的生活处境令人堪忧。老人牺牲的太多,得不到家庭养老的温馨,亲情分离使得老人孤苦无助。从访谈得知,老人认为自己还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暂时不需要子女赡养,其实是老人对子女的体恤和宽容。子女也有难处,老人不愿意再增加子女的负担。但是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向外发展,动摇了传统家庭养老的基础,外出子女无法减轻留守老人的思想压力以及提供充足生活物资给老人,留守老人的健康得不到保障,享受不了儿孙满堂的幸福生活,不利于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需要当地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给予高度的重视,寻求有效的应对渠道和途径。以从根本上解决留守老人问题。
在此,我由衷的感谢务路村委会的各位领导,感谢你们为我提供了这次调查的一些必要的数据和帮助。也感谢各位留守老人的积极配合,因为有你们的积极配合并真实的反应生活情况才使得本次的调查得以顺利的展开和完成。参考文献
[1]杜鹏, 丁志宏, 李全棉, 桂江丰.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 [J].人口研究 ,2004(6).[2]杜鹏, 李一男, 王澎湖, 林伟.流动人口外出对其家庭的影响 [J].人口学刊 ,2007(1).[3]白南生,李靖,陈晨.子女外出务工、转移收入与农村老人农业劳动供给—— —基于安徽省劳动力输出集中地三个村的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4]孙慧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探析—— —基于豫东农村的 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4)[5]叶敬忠,贺聪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9(4)
[6]冷静.山东沿海地区农村留守人口问题的调查分析——以青岛为个案 [J].山东经济 ,2009(5).
第三篇: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现状调查报告(正)
农村初中学生现状调查报告
----------------对新垛中心校留守学生调查
所谓留守学生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所在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初中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父母关爱的严重缺乏,家庭教育工作不到位,家校沟通严重不足以及隔代教育的力不从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中的大多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与其身份严重不符的问题,引起了包括我校在内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为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教育途径,为了搞好控辍保学工作,也为农村教育工作者提供可以借鉴的教育模式,我们中心校初中部的《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成长实践性研究》课题组,对我镇留守学生的现状进行调查。
一、留守学生的现状
我市是农业大市,160多万人口中,多数为农村人口,青壮劳力中80%以上在外地务工,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三六九”(即妇女、学生和老人)。课题组通过对我校及周边县区的部分学校采取抽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留守学生的比例:
通过对500名13—17岁的初中生进行调查发现:留守学生数为226人,占45%,其中男生120人,女生为106人。
2、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及家庭生活环境:
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务工的以父亲单独外出务工和父母双双外出务工者居多,分别占35.7%和61.6%,其余为母亲单独外出务工。另外,40.2%的留守学生与母亲或父亲一起生活,而58.8%的留守学生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一起生活。也就是说,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调查结果看,留守学生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者居多,只有极少数成绩优秀的,在226名留守学生中,13人成绩优异,占5.8%,而学习成绩一般以下者却达到159人,占70.3%.这其中有部分因成绩不好即将面临辍学。另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只有36%的学生想到要问老师或其他人,而64%却保持沉默。
4、留守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
在“你不开心时,会有下列哪些想法”这一问题调查中,38.5%的留守学生选择“想早点长大”,36%选“想让父母安慰自己”,22.5%留守学生“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29.5%的留守学生存在“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另有4%留守学生“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这些说明相当一部分留守学生渴望得到父母的关怀与温暖,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而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5、留守学生的行为发展情况:
问卷调查中有这么一道题:“父母在电话中最关心你的哪些方面?”排在末位是“思想道德”,仅占4.8%。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礼貌常识,自制力较弱,自立、自理能力较差,逃学上网玩游戏,更有甚者其中的部分人早早就学会了抽烟、喝酒。
6、留守学生的父母心声。
为了能全面地了解“留守学生”思想、性格、兴趣、爱好、个性等发展状况,更好地促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我们洋北中学课题组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专门驱车到留守学生的父母较集中的经济发达的昆山,对近200名留守学生的父母进行走访调查,我们发现:
(1)为人父母,身不由己的选择。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家庭普遍存在经济收入来源少,学生杂费,日常开支等方面费用大等客观事实。家长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务工之路,1
希望能多挣点钱让学生好好读书,穿好用好,与此同时,也能改变一下恶劣的家庭环境。他们也曾盘算着把学生带到外地读书,然而在外地入学学费太高,限制条件太多,加上务工特有的强流动性,迫于这一系列的现实困难,只好忍痛将学生留在家里。一位家长沉重地说道:“孩子3个月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打工了,把他放在爷爷家里,我们没有一点当父母的感觉。”家长说这些话时,泪流满面,表现出一种悲哀与无奈,更多的是一种辛酸和痛苦。
(2)尴尬相遇,也是匆匆的别离
留守学生的父母,往往一出走就是好几年,因为他们担心路途远、费用大,加上工作不好找,不回家的就占大多数。留守学生与亲生父母逐渐生疏,留守学生见到久久思念的父母却感到十分的陌生。大部分家长说:“我们回家的时间仅仅就是十天半个月,和孩子还没熟悉,就得匆匆地离开。因此,我们也故意地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免得让自己的孩子又产生挂念之心。” 这样一来,对一些留守学生来说,父母亲成了一个失去血肉和情感的文字符号。
二、针对以上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做了一些简要的分析:
1、家庭方面。
家庭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环境,学生的社会生活知识,道德规范,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分离造成了家庭教育的弱化,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其他的抚养者,其中绝大多数是祖辈,还有一部分是其他的亲戚。祖辈在学生的教育上往往存在许多的误区。其一是祖辈觉得学生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对学生过分的溺爱,养成了学生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性格。其二是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较大差距,难以与学生沟通交流,在学习方面更不能给学生任何帮助。而寄住在亲戚家的学生,新的家庭环境对学生更加不利,站在亲戚的立场上又不便管束,同时,学生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
另外,在外务工的父母平常很少与子女沟通,只有在节假期间农忙时回家,父母又普遍存在“补偿”心理,因此,带给学生的只有物质补偿,而缺少精神食粮。父母在此期间也不会督促学生学习,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并进行过多过严的管束,因而很多家长成为学生学习、身心发展事实上的旁观者,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社会化的不足。
2、学校方面。
学校是家庭以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由于留守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校无法及时联系到家长,进而无法和他们一起对留守学生进行教育和监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有些调皮学生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影响了留守学生的品德和学习发展。
另外,学校管理方式简单化,也为留守学生的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有些学校为防止学生外出上网,打游戏,把宿舍建成监狱一般,但仍然有学生冒着危险,爬窗跳墙外出,产生安全隐患。同时,有些老师把留守学生看成包袱,视为“心病”。调查人员与部分老师座谈时发现,说起留守学生时,几乎每个老师都能罗列出他们的许多缺点和错误。而有的留守学生也无奈地说:“老师就连排座位时都把我们排在最后面的边上。”
3、社会方面。
这一方面的根本问题是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社会调控和管理作用的弱化。在对一些村镇干部的调查中,问及对留守学生问题有何对策和想法时,有些人的回答是:“我们只考虑为农民抓票子,没考虑为农民带学生。另外,由于留守学生缺少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缺乏有力的监督管理,所以存在着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同时,许多不良的社会环境,如游戏厅,网吧等,对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存在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三、改善留守学生状况的对策:
1、构建“留守学生”五大关护网络。
发挥各方面力量,在全社会形成一张覆盖到边、监护到底、关爱到位的工作网络,即:以父母亲属为主体的家庭监护网络;以基层党政组织为主体的关注管理网络;以教职工为主体的学校帮助网络;以群团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呵护网络;以政法部门为主体的社会关爱网络。五大关护网络要紧密联系,相互配合,齐心协力,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尽心尽责,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建立“留守学生”成长记录的阳光档案。
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学生”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的阳光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共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3、加强与“留守学生”家长的沟通,建立家长联系热线。
通过书信、电话、走访等形式,主动地与“留守学生”的家长沟通、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为更好地了解这些“留守学生”家长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以及对学生的教育、期望值等,以便达到有效地教育这些“留守学生”的目的,建立与“留守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制度,通过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与家长零距离接触。互通情况,反馈信息,为学生成长提供了良好环境。
4、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育人环境。针对品德行为有偏差和心理有障碍的留守学生,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学生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或电子信箱,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磨砺教育的研究试点,着重培养留守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要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学生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制度。
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星期与本班的“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由政府出面,各相关部门依法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对网吧及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进行严加管理,严格禁止未成年人进入,所有网吧终端设备必须安装封堵不健康内容的过渡软件,从而净化“留守学生”的成长环境。
7、大力发展地区经济。
解决“留守学生”问题,实质上就是如何建立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问题。农民工外出务工多是因为当地经济欠发达,收入较少。因此,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留守学生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他们也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幸
福,更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我们渴望全社会每个人都能对留守学生献出一点爱,让每一朵鲜花都盛开。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地区农民外出打工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打工的农民中,大部分人的子女正处于学生阶段。这些身为学生家长背井离乡的农民带子女到打工地上学的很少。因为撇开在外地上学的高费用和种种关卡问题不说,农民工大多数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的一年要换好几个地方好几个工种,有的由于企业生产开工不足或当地经济环境等问题,每年中途要返乡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带着孩子一起四处“流浪”。于是,为了方便打工,他们一般选择将孩子留在家里。
刀坝乡是印江的贫困乡,也是鄂南打工大乡,据乡政府不完全统计,每年外出打工的农民超过10000人。我对刀坝乡兰克学点外出打工农民子女教育问题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家庭中,由父母一方在家养育孩子的占42%,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守孩子的占52.2%,将孩子寄养在亲戚或邻居家的占5%,带孩子外出打工的占0.8%。这样,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就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现象。有的家庭,父母一方留在家里,另一位常年在外,留守父亲或母亲的农活相对于两人都在家时更多更忙,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而父母同时在外打工家庭的子女大部分由祖父母照顾,祖孙辈的年龄相差在44岁至70岁之间;再加上这部分农村老年人多半不能读书识字,文盲半文盲的超过40%,往往只能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情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父母同时在外的家庭,还有一部分将孩子托寄在亲戚或邻居家,每年支付一定
数额的“抚养费”。这些接受寄养的家庭只以确保孩子安全为目标,对孩子的学习一般不闻不问。
在对留守孩子的教育上,主要存在三种形式:一是严厉型。有的家庭父母一方在家,由于忙于事务,没有过多的时间关照孩子,当孩子一旦不听话或犯错时,就大声喝斥,动辄打骂;有的祖父母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以“书是南山竹,不打书不熟”、“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为信条,往往手段粗暴。二是溺爱型。父母一方在家的家庭,有的经济条件较好,在家的父母一方不怎么从事农业劳动,有较多精力花在孩子身上,大都溺爱孩子的较多;有的家长认为,家中只有一个大人,应该给孩子更多关爱,以弥补一方不在家的缺憾,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一般言听计从;有的祖父母将孩子们视为掌上明珠,过分疼爱,不讲原则。三是放任型。有的家庭只有父母一方在家,由于精力有限,对孩子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大多数接受寄养的家庭,由于不是自家的孩子,一般不敢大胆管理,怕因此引起误解,影响亲戚、邻里之间的关系,对孩子也往往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只要孩子不出事就行;少数祖父母,由于是“被迫”看管孩子,也无意对孩子进行约束,任凭孩子自由散漫。
在孩子的成长路上,父母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农村中许多孩子短期或长期失去直接监护人,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成长。留守孩子,会因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到失落、孤独,因没有了信任的倾诉对象而变得自我压抑和封闭,也会因日常生活中没有人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而感到无奈和自卑。长此下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大问题。
在抽样调查的外出打工家庭子女中,有46%的学习成绩较差,42%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下,10%的学习成绩较好,仅有2%的学习成绩优秀。在素质、品质教育和个性培养方面,留守孩子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实际上,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家庭没有称职的监护人,有些孩子变得任性、自私或性格孤僻;由于监护人的过分溺爱、娇惯和放任,部分孩子变得难以管教,有的经常逃学,有的喜欢打架、有的甚至小偷小摸。
农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已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与重视。
第五篇:农村留守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唐山农村留守家庭现状调查报告
07信管一班
袁媛——让阳光撒在同一片大地上,让幸福同驻我们身边
引言:
今年寒假调查,我选择了留守家庭现状这一调查题目。在此之前通过报纸和电视等传播媒介,我对留守儿童问题有所耳闻,同样是生活在一片蓝天下的我们,生活却有着如此巨大的天壤之别,给我留下了极大的触动。而做这样一个调查报告,让我有机会更深入的了解了留守家庭的状况。在中央提出进行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建设的时代要求下,我去往唐山遵化做了如下调查。
一、其本情况
遵化市有25个乡镇,648个行政村,总人口为68万,外出务工人员2.4万人,其家庭的经济生活绝大多数比以前有所改善。
二、主要问题
㈠留守儿童现状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或长期与母(父)一方在一起,使这些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家庭教育方面存在欠缺:留守儿童大多数与他们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平时对孩子物质上给予的多,孩子要啥给啥;在精神上关注的少,平时对孩子在成长中的“困惑”解决方法不得当,不及时。由于存在年龄和文化的差异,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与孩子的父母不一样,“代沟”问题更加明显。在加上有大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挣了些钱后,急着往家里邮,用于补偿孩子和老人,致使好多留守儿童吃的比以前好了,穿的比以前
靓了,花钱也比以前大方多了。在加上这些长辈长期存在“溺爱”这些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家庭教育方面不得当,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有的长期与自己的母亲(父亲)在一起,家庭中缺少了父爱(母爱),致使孩子在性格形成上有缺陷。
2、留守儿童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和自己的父母离的远,见面少,直接沟通的机会少,致使情感得不到满足,大部分时间是在思念父母中渡过的。由于他们年龄偏小,对自己的父母还存在很大的依赖性,致使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非常渴望与自己的父母多沟通,渴望经常在父母身边撒撒娇,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常一些。
3、留守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些留守儿童上小学的占绝大多数,正处于6-14岁之间,是孩子性格、品行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或与父(母)一方分离,在性格,脾气的形成上缺少父母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是孩子的样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由于受不到父母的影响,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满足,致使有些孩子内向,孤独,有些男孩子软弱、胆小、娇惯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关爱留守儿童,尽快的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㈡留守老人现状
1.劳动负担增加。留守老人需要全面负责外出务工者的留守子女的生活和学习,还要负责全家人口的农事劳动。
2.子女外出导致留守老人的孤独感增强。特别是很多外出务工者
与老人的联系不够,这很容易引起老人的孤独感。
3.生活与疾病照料缺乏。农村留守老人健康状况较差,劳动负担重,有病后没有子女照料的多,无人照料或者无配偶照料占相当比重。
4.精神生活的贫乏,农村留守老人文化娱乐活动几乎就没有。㈢留守配偶感情备受创伤
1.劳动负担沉重,身体健康受损。留守妇女既要承担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又要料理家庭事物,有的还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劳动强度很大,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在走访过程中,反映劳动负担重,身体状况不太好的占80%左右。
2.文化程度不高,子女教育失调。留守妇女中,大部分文化偏低、能力较弱,教育子女力不从心,对孩子重养轻教。
3.易受侵害,安全系数大大降低。留守妇女容易受到不法之徒的侵害,空巢家庭更容易遭受财产损失。调查显示,边远山区农村性绯闻中有65%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
4.夫妻感情缺失,家庭功能失衡。留守妇女大多是中青年,一些长期分居的留守妇女,自我控制力不强,易受不良现象和不法分子的诱惑,出现婚外情和婚外性行为,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据了解,在边远山区农村离婚人群中,因夫妻一方外出务工导致离婚的比例直线上升。
究其原因,为节省开支,很多农民工逢年过节都不回家,家人也很少去探望,甚至连通信、通讯联系也是能省则省。另外,由于长时间所处环境、背景不同,夫妻之间共同语言也逐渐减少。有些妇女反
映,由于长期分处两地,丈夫一开始还非常想念家,时间长了,就逐渐淡忘了,偶尔电话联系,除了问候一下家中老人、孩子之外,已无更多关爱妻子的话语。对于留守妇女的影响非常大,精神的压力有时远远大于物质的压力。
三、几点建议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的公共资产和社会资本,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扶助和集体福利。
第二、整合资源,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逐步建立起齐抓共管体系。加快边远山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打工农民回乡创业,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从而减少边远山区农村留守家庭。
第三、在有条件的边远山区农村,创办儿童托管所和老人服务中心,建立家庭咨询、服务站点等,及时排解留守成员忧虑。社会各界应组织志愿者搞好结对帮扶工作。各级妇联要加强家庭教育培训,办好边远山区农村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真正构建起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监护网络,形成保护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