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县长关于贯彻实施《畜牧法》宣传周电视讲话[优秀范文5篇]

时间:2019-05-14 11:1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副县长关于贯彻实施《畜牧法》宣传周电视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副县长关于贯彻实施《畜牧法》宣传周电视讲话》。

第一篇:副县长关于贯彻实施《畜牧法》宣传周电视讲话

贯彻实施《畜牧法》宣传周电视讲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XXX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对《畜牧法》的贯彻进行一周的宣传活动。《畜牧法》的颁布,标志着畜牧业发展从此又步入了法制化发展的新阶段,必将对进一步推动我县畜牧业更快更好发展、加快建设畜牧业经济强县步伐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畜牧法》从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实际出发,重点规范了畜禽规模饲养、分散饲养的农户的行为,明确了畜禽品种审定推广登记和进出口管理规定以及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畜牧法》的颁布,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对于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合理利用和保护畜禽遗传资源,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快推进我县畜牧业法制建设步伐,促进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律保障。

为深入贯彻实施好《畜牧法》,我代表县人民政府提出以下四点要求:

一是切实加大《畜牧法》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县级有关部门、各乡镇人民政府要把组织、学习、宣传《畜牧法》当作当前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宣传,深刻领会《畜牧法》的精神实质,增强依法行政的自觉性,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各种宣传工具,向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宣传《畜牧法》,确保广大干部群众了解、掌握法律规定的内容,自觉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认真落实《畜牧法》的各项措施。在深刻领会《畜牧法》规范内容的前提下,县级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要抓好《畜牧法》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同时,要以《畜牧法》为准则,做好我县有关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确保《畜牧法》在我县得到顺利贯彻实施。

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畜牧部门要加强畜牧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对畜牧业执法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确保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县级法律监督部门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畜牧法》贯彻实施的监督力度,健全畜牧执法监察体系,不断加大执法力度,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是紧紧抓住贯彻《畜牧法》的有利时机,推进畜牧业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畜牧业的发展,事关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各级政府和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和服务,尤其是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要认真指导畜牧业生产经营者改善畜禽繁育、饲养、运输的条件和环境,要认真做好农民养殖技术培训、良种推广、疫病防治等服务,为养殖户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服务,推动牧业经济快速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第二篇: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电视讲话

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电视讲话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朱江

同志们:

《社会保险法》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施行。《社会保险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它的制定颁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推动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全面进入法制化轨道的里程碑,是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的法制保障。下面,我就学习、宣传、贯彻《社会保险法》的有关事项讲三点意见。

一、要全面掌握《社会保险法》的主要内容

《社会保险法》确立了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规定了五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制度模式、资金来源、享受待遇的条件,明确了用人单位、劳动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社会保险关系各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强化了社会保险费征缴、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手段和措施,完善了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体系等。概括起来有五大亮点:一是养老保险缴费不满十五年也可按规定领取养老金;二是工伤医疗费用第三人不支付由基金先行支付;三是失业人员也可按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四是职工未就业配偶可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五是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将强制划拨。

二、要广泛开展《社会保险法》的普法宣传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宣传《社会保险法》作为当前新闻宣传和法制宣传的重点内容,纳入普法计划和“六五”普法规划,做好普法宣传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既发挥报刊、电视等媒体的作用,又发挥宣传栏、标语横幅、网络、短信等平台的作用。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把法律的主要内容,普及到各类用人单位,普及到乡村、社区、家庭和群众中去,为《社会保险法》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要以新法实施为契机逐步扩大社保覆盖面

《社会保险法》要求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要覆盖城乡所有居民,工伤、失业、生育保险覆盖全体从业人员,并在法律责任上明确了对用人单位不参保、不缴费、恶意欠费的处罚措施,增强了扩面征缴的强制性。目前,我县许多用人单位不参保、不缴费,有的还存在恶意欠费行为,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县人社局要对这些单位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加大对政策、法律的宣传力度,在抓好清欠的同时做好今年各项社会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为更多的人编织社会保障安全网。

同志们,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保险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根本保障,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以依法履职的品格、认真负责的态度、务实创新的作风,将这部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国家稳定的法律落到实处,为推进我县“三县”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关于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情况的报告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下称畜牧法)的情况,请予以审议,并请参加会议的其他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自《畜牧法》实施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县的畜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现将近三年来我县贯彻实施《畜牧

法》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畜牧业发展状况

近几年来,我县积极贯彻落实《畜牧法》,大力发展畜牧业,支持规模化饲养,畜牧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产品质量也明显提高,畜牧业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调整与优化。针对去年生猪等副食品生产下滑、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的问题,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和中央、省、市“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我县加大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对我县的政策和项目投入。一是发放能繁母猪补贴和开展能繁母猪保险。全县共对7460头能繁母猪进行了补贴,发放能繁母猪补贴补助资金74.6万元;能繁母猪保险共投保7460头。二是合理安排规模养殖场项目资金和奖励资金。2007年国家、省安排我县畜牧规模养猪场项目资金90万元,其中国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国家补助经费50万元;省生态规模猪场建设项目,省补助经费20万元;省级欠发达地区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省补助经费20万元。

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推进了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末,全县生猪存栏11.75万头,出栏17.4万头;家禽存栏185.01万羽,出栏338.99万羽;牛存栏1.29万头,出栏0.23万头;羊存栏4.04万只,出栏3.18万只。肉类总产量19838吨,禽蛋产量3620吨。同2005年比较,生猪出栏率提高17.8%,家禽出栏率提高7.2%,肉类总产量提高7%,禽蛋产量提高15%,猪肉占肉类总量的比重下降1.1%。全县畜牧业产值达3.39亿元,比2005年增长21.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7%,比2005年提高2%。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畜牧法》贯彻落实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于2005年12月29日经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7月1日起实施。此法律颁布实施以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集中培训,广泛宣传发动。

为了做好《畜牧法》的宣传贯彻工作,2006年5月份,农业局成立了《畜牧法》宣传贯彻领导小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贯彻活动。2006年5月-7月和2007年10月-12月,全县集中举办了两期培训班,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全县畜牧干部和规模养殖场负责人集中进行培训,共培训260人次。同时,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向广大农民深入宣传畜牧法的内容,让广大畜牧业生产经营者自觉做到知法、守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认真履行应尽的义务,形成全社会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畜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两年来,共张贴宣传标语1400余条,悬挂横幅180条。发放《畜牧法》单行本2800余本,宣传资料5500余份,免费发给广大农民和养殖户学习。

(二)落实政策,发展规模养殖。

按照《畜牧法》的规定,我县认真落实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发展畜禽规模养殖,畜牧业有了较大发展。

1.落实养殖政策。受前几年生猪价格过低、饲养成本上升和部分地区发生猪蓝耳病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下滑,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为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生猪政策性保险,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建立健全生猪疫病防控体系等。我县积极贯彻上级有关政策,及时召开了全县动物疫病防控暨生猪生产促进会,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动物疫病的防控和生猪生产的促进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积极做好全县能繁母猪补贴、生猪政策性保险、品种改良、标准化和生态化规模猪场建设等工作,并及时落实配套资金。今年5月份,县农业局和国土资源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规范畜禽养殖用地管理的通知》,在当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尚未修编的情况下,对于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实行一事一议,保障畜禽养殖用地需求。

2.发展规模养殖。畜禽规模化生产是畜牧产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几年我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全县规模养猪比重快速上升。2008年,县政府对扶持农业产业化基地补助政策进行了调整,并完善了扶持畜禽规模养殖的有关条款:对平原每户常年存栏生猪600头以上、山区300头以上,常年存栏奶牛10头以上,山羊100只以上,兔1000只

以上,菜牛30头以上,肉鸡10000羽以上,蛋鸭5000羽以上,肉鸽3000对以上的,经验收合格的,县财政在其品种改良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一次性补助4000至30000元。同时,认真做好有关畜牧业项目的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扶持资金。2006年以来,共争取省部级和市级标准化、生态猪场建设项目7个、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4个、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个、无公害獭兔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项目1个,欠发达项目1个,共计扶持资金460万元。据统计,全县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有318个,其中100头以上的猪场189个,300头以上的猪71个,500头以上的猪场32个,畜牧小区1个,列入市级生猪基地场的有24个,占全市生猪基地总数的49%。

3.注重生态养殖。为解决畜牧业养殖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保障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我县遵循“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公众参与”的方针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结合生态县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和终端整治三管齐下,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进行综合治理。2005年至2007年,根据省政府“xxx”环境污染治理要求,我县已完成28个存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的排泄物治理任务。今年共有16个存栏生猪3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排泄物治理和一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建设任务,除1个养猪场因所租用的场地已被主人卖掉而将关闭以外,其余的均能按时完成。共争取省市补助资金500多万元。

(三)严格执法,组织联合督查。

1.加强检查。我县根据畜牧法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生产源头、流通领域、屠宰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三年来,共出动520人次,对全县的畜禽饲养场及兽药、饲料经营站(户)的防疫和投入品经营使用情况进行了定期、不定期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畜牧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近两年对128个生猪规模饲养场抽取的384份生猪尿样进行了快速检测瘦肉精,结果全部为阴性(合格)。

2.加强检疫。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我县规范畜禽养殖生产行为和加强流通监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畜禽产地检疫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的办证工作,进一步加强屠宰检疫,规范检疫操作规程,做到决不让一头病(死)动物出售、转运、屠宰、食用,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为了杜绝病死牲畜流入市场,县政府出台了病死牲畜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凡是在乡镇政府监督下处理的病死生猪每头补助100至200元,处理的病死耕牛每头补助800至1200元。三年来,全县共屠宰检疫生猪52万头,产地检疫生猪12万头,产地检疫家禽420万羽;检出病猪1023头,检出不合格猪内脏23吨,并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同时,为加强对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工作,每年进行一次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普查工作,三年共查出结核病奶牛14头,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保障了奶牛业的稳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强化督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动物防疫法》,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实行责任追究。出台了《xx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管理办法》,落实了行政村及相关场所动物防疫监管责任人,并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乡镇工作综合考核。对任务不落实、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的,从严追究领导责任。全县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部门保免疫质量”的防疫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动物防疫防控联合督查制度。为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到位,连续三年每年春秋两季集中防疫结束后,县政府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全县38个乡镇的防疫工作进行明查暗访,对免疫密度达不到要求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据统计,三年来,共免疫猪瘟110万头次,牲畜口蹄疫120万头次,鸡新城疫900万羽次,家禽禽流感1100万羽次,畜禽免疫密度达到95%以上。

(四)改革体制,加强基层建设。

为了保障我县畜牧业健康发展和动物及其产品卫生安全,建立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动物防疫体系,增强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畜牧兽医体系改革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x政发〔2005〕31号)文件精神,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于2006年3月批复同意组建县畜牧兽医局,并增挂xx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牌子,机构规格为相似于副科级的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核定编制21名,内设畜牧科、动物防疫科、监督管理科,设局长1名,副局长2名,中层干部6名。县畜牧兽医局已于2007年11月份挂牌运行。同年12月,县编委发文明确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用于配备畜牧兽医人员的岗位职数为53名。到2007年底,乡镇畜牧兽医人员在岗在编的共44人。今年,我县有7个乡镇招聘了7名畜牧兽医干部,目前乡镇畜牧兽医干部总数已达51名。

三、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我县畜牧业生产虽然取得长足的发展,但要实现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还需要解决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受国内外重大动物疫情频发、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等影响,重大动物疫病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防控工作任务繁重,现有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我县的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养殖条件处于“低、散、小”的状态没有改变,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将对畜牧业生产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

(二)受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制约日益加剧。我县土地资源紧缺,随着畜禽禁养区、限养区的划定,畜牧业的用地空间越来越小,畜牧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同时,部分地区畜禽养殖总量超过周边环境承载能力,畜禽粪便等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畜牧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体系较薄弱。由于投入相对不足,高效、生态、集约型生产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受到比较大的制约,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畜牧兽医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全县还有6个乡镇无专职畜牧兽医干部,特别是村级兽医人员少,文化素质较低,年龄老化,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

(四)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加销一体化、贸工农一条龙的组织形式和大的龙头企业还比较少。畜牧企业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仅2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也只有18家,在全县1000多个畜禽规模养殖场(户)中所占的比例很低。畜牧业加工、流通明显落后,农户家庭养殖的组织化程度还比较低,目前我县仅有27个畜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的运作很不规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还未真正形成。县级生猪基地尚未建成,还没有落实相应的配套扶持措施,乡镇一级对畜牧发展的投入廖廖无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业产业化水平。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近些年来,由于农药、兽药、饲料及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畜牧投入品的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方法不当,用量过多、过乱等原因,导致了畜产品的严重污染,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仍然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为中心,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强化动物防疫为保障,引导发展健康、生态的养殖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与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产业体系,实现畜牧业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

(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推进畜牧业从家庭副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提倡工厂化养殖,大力开发饲料资源,扶持优势畜牧产业,形成区域产业带,逐步实观不同类型的畜牧产业格局。争取形成沿江乡镇的生猪现代园区、山区乡镇的草食型动物的绿色基地,乡镇的蛋鸭连片基地、景区乡镇的现代畜牧观光园区的新布局。畜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一稳定、二加快、三突出”。即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加快发展家禽,加快发展草食动物;突出规模经营,突出特色养殖,突出产后加工。大力发展特色畜禽养殖,不断扩大畜牧业内涵。进一步调整畜产品品质结构,在稳定养殖业生产总量的同时,提高畜产品的质量档次。

(二)积极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一是大力发展生态规模养殖。继续扶持规模化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引导中小养殖场(户)扩大生产规模或合作生产经营。按照畜禽排泄物与周边环境消纳能力相适应的原则,推进农牧结合和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二是广泛推行标准化生产。引导畜牧养殖、加工和经营单位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畜禽养殖档案及标识制度,逐步建立畜产品从产地环境、投入品、饲养过程到市场销售的全程监控系统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在规模养殖场推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不断提高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发展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产品加工一体化的大型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形式,大力支持发展订单畜牧业,不断健全龙头企业与畜禽专业合作社或养殖基地农户利益联结、风险分担的运行机制。鼓励发展畜禽专业合作社,引导其开展标准化服务、品牌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技能化社员建设,进一步增强发展带动能力。四是加强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健全品牌畜产品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依托优势畜产品产业带和骨干龙头企业,推进品牌建设。

(三)大力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深入实施畜禽种苗工程。积极支持畜禽新品种引进和培育,建立健全家畜人工授精网络,不断提高供种能力和改良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积极组织和鼓励龙头企业、畜牧业合作组织开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广泛开展农民养殖技能培训,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畜牧业生产科技水平。

(四)优化畜牧业管理和服务。一是加强畜牧兽医工作体系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健全工作责任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快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和财政补贴政策,切实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加快推行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制度,不断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动物疫病监测诊断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完善动物疫情测报网络。加快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和乡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三是严密防控重大动物疫情。全面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任务。坚持依法、科学防控和群防群控,狠抓动物免疫,突出抓好动物流通领域防疫监管和动物检疫工作。切实加强疫情监测和预警,不断完善突发疫情应急反应处置机制,提升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四是规范畜产品市场秩序。完善调入畜禽及其产品的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坚决取消任何限制畜产品跨区域流通的做法,加强对畜产品、畜牧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经营使用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非法销售应检疫而未经检疫的畜产品等行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优化信息服务。建立健全畜牧业信息预警机制,及时收集、分析、发布、反馈畜产品市场信息,掌握畜产品质量安全和产销信息,指导农民科学发展生产。

(五)增加对现代畜牧业的投入。一是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将畜禽规模养殖补助经费、动物疫病预防、监督、扑灭经费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同时积极争取上级的有关扶持资金。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合理简化金融机构贷款手续,创新贷款抵押和担保机制,有效满足养殖农户的信贷需求。逐步扩大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范围,鼓励畜牧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兴办民间合作互助保险,切实增强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三是妥善解决畜禽养殖“用地难”问题。根据农牧结合、节约土地的原则,按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要求,抓住这次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机遇,将规模生态养殖场(小区)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合理利用荒山、荒地、滩涂等发展畜禽养殖。

第四篇: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日期:2009-7-24作者:农委综合处文章来源:农委综合处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关于委托部分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检查畜牧法贯彻实施情况的通知》(常办秘字〔2009〕78号)精神和要求,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尚英为组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程正明、副主任委员邓生来为副组长、我省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省人大代表为成员的畜牧法执法检查组,于6月上旬,在全省各地自查的基础上,对全省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以下简称《畜牧法》)情况进行检查。6月8日,检查组专门听取了省政府的汇报,6月9日至18日,检查组深入武威市(凉州区、天祝县),张掖市(肃南县、甘州区)、甘南州(玛曲县、夏河县)3市州6县区,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访问农牧户和座谈等方式,就《畜牧法》配套规章制定、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畜产品质量、政策落实及牧区畜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绩

《畜牧法》颁布实施三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法律职责,坚持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认真学习贯彻《畜牧法》,完善配套规章,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建立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性框架,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8年,全省各类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15亿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26万吨,分别比2005年增长15 %和18%;全省牛、羊饲养总量达到3205万头只,分别位居全国第7位和11位;畜牧业增加值117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25.3%,畜牧业收入对家庭经营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30%以上。

(一)各级组织高度重视。一是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通过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设立宣传月和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组织开展知识竞赛、送法下乡以及编排宣传节目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学习宣传《畜牧法》,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畜牧法的认知度,增强了贯彻实施的自觉性,为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二是按照《畜牧法》的规定,2007年,省政府制定了《甘肃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规范暨备案管理办法》,对全省2684个规模养殖场、872个养殖小区和42个农民合作组织、协会进行了备案登记。2009年,省农牧厅发布了《甘肃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将全省25个优良地方品种纳入保护范围。省政府法制办在此基础上,修改并形成了《甘肃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修正案)。三是省政府还先后制定了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和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把草食畜牧业列为六大农民增收行动之一,制定出台了《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扶持办法》,整合六部门资金1.5亿元,重点对标准化养殖小区、良种繁育体系等九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针对三鹿奶粉事件,两次出台奶业扶持政策,投入资金2400万元,有效保护了农牧民的利益。

(二)扶持政策全面落实。近年来,各地采取调查摸底、公开招标、建档立卡、技术培训、检查督导、公示、一卡通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各类扶持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2008年,已为89.89万头能繁母猪发放了补贴资金,共发放716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588万元,省级财政1201万元,省以下财政安排2380万元;对凉州、民乐、临洮三(区)县实施了生猪良种补贴,落实资金480万元;对凉州、甘州生猪调出大区实施了奖励,落实奖励资金817万元;对93个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小区、大户)实施了补贴,总资金达5022万元,其中地方配套及自筹1722万元;对全省12.3万头奶牛实施了良种补贴,发放冻精24.6万支,补贴资金369万元;落实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资金905万元。检查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不论是广大农民还是养殖企业,不论是行政管理机构还是技术推广部门,大家对党和国家关于农业的各项扶持政策都表示衷心的拥护和感谢,一致认为这是对民生问题最切实际的关注,对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依法行政不断加强。一是组织开展了全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经过3年多努力,已完成了全省30个地方畜禽品种类型、数量、分布以及畜群结构、生产性能、杂交类型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信息登记建档工作,目前正在抓紧编纂《甘肃省畜禽遗传资源志》。二是根据《畜牧法》和《甘肃省种畜禽管理办法》,三年全省共计核发《种畜禽禽生产经营许可证》193个,占全省登记种畜禽场总数的70%,比2005年增长了近20个百分点。三是对不规范经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种畜禽生产经营单位和改良站点进行了清理整顿,对种质低劣的种公畜实行了强制淘汰,有效地规范了种畜禽生产经营秩序。据统计,全省种畜禽场由1998年的125个增加到2008年的276个,增长1.2倍;冻配改良黄牛70万头,比2005年增加30万头;改良绵羊360万只,杂交改良肉羊101万只,杂交授配母猪90万头;使全省牛、羊、猪的良种率分别达到69%、73%、91%,分别比2005年提高3个、6个和3个百分点。

(四)安全监管有所提高。根据《畜牧法》的要求,我省畜产品例行监测工作从2007正式启动,近三年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率为99.6%。随后又着手开始动物标识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建设工作,2007年和2008年共计采购发放畜禽耳标5027.3191万枚,识读器586台,信息存储卡1500张,为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上半年,据对145个生鲜乳样品进行检验,均符合国家质量管理标准规定。各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还通过举办各类养殖技术培训,辅导基层行业干部,开展畜牧行业职业技能鉴定,从工作队伍和人员素质上努力保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需要。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虽然我省在贯彻实施《畜牧法》、推进畜牧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一)《畜牧法》宣传力度还需要加强。一些地方和单位特别是农牧民居住分散的牧区,对《畜牧法》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到位,一些单位和部分干部群众中还存在执法、守法意识不强,执法畏难情绪重的问题。部分基层单位责任不落实,监管环节不到位,一些养殖企业法人和畜牧养殖大户对《畜牧法》内容不甚了解,法律意识淡薄,对政府监管工作不配合。这些问题使《畜牧法》的贯彻落实打了折扣。

(二)基层执法力量仍然薄弱。实施《畜牧法》以来,畜牧行政执法范围已由过去单纯的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管理扩展到饲养、经营、运输等多个环节,并在生鲜乳生产、收购、贮藏、运输等质量安全方面建立了问责制度。但从执法现状看,基层执法力量薄弱,执法队伍不健全,多数县区从事畜牧行政执法的人员仅为3-4人。虽然各地采取行政部门负责,委托同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配合行政执法,但在兽医体系改革中,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分设后,缺乏必要的执法经费,种质检测、交通、取证和通讯手段十分落后,难以适应畜牧业快速发展和监管环节增多的需要,种畜禽管理、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等执法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生产档案、投入品记录、动物标识及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等方面都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

(三)产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近年来,尽管各地加大了对畜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但投入水平与发展速度相比依然较低。一是财政投入十分有限。各市(州)每年安排的畜牧专项资金普遍为100-200万元,县(区)50-100万元。二是贷款非常困难。一方面,受抵押和担保条件限制,农户贷不到款;另一方面,农信社贷款规模小、期限短、利息高,与畜牧业生产周期不匹配,与养殖效益不对称。三是缺乏资金使用周期长、覆盖面广的建设项目做支撑。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畜牧业健康较快发展。

(四)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我省畜禽遗传资源多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带,这些地区大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并随着改良步伐的加快,单纯追求畜牧业发展数量,缺乏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的足够认识。再加上保护手段落后,投入不足,致使畜禽品种数量骤减。据全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闻名遐迩的河曲马、甘家羊、早胜牛等名优畜种,目前均无保护性开发资金;河西猪已于上世纪90年代灭绝,安西牛预计5年内将灭绝,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八眉猪、合作猪存量均不足3000头只,已处于濒临灭绝的现状。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畜牧法》的宣传与贯彻实施工作。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畜牧法》宣传贯彻力度,要不断丰富宣传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以及节日集会、科技下乡、印发宣传资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进一步宣传贯彻法律法规的重要意义。要注重宣传实效,把普法宣传和维护畜牧业正常生产秩序充分结合起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保护生产者合权益,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进一步营造全面参与和支持贯彻实施《畜牧法》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畜牧法》实施以来,尽管省政府和政府主管部门出台了一些相关规章,但基层政府和干部仍认为法律规定较为笼统,操作性不强。建议省上和国家能研究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以健全配套性法规,更好地保障《畜牧法》的贯彻落实。

(三)切实加强畜牧行政执法管理能力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按照《畜牧法》和农业部《关于全面加强农业执法扎实推进综合执法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畜牧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将畜牧法执法纳入畜牧兽医综合执法体系之中,创新执法机制,加强执法力量。要积极依托同级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协助行政执法,重视基层畜牧站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拓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繁育、饲养、经营、运输等环节监管的方式方法,逐步完善畜牧行政执法监管体系,提升执法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加大畜牧业的投入是推动《畜牧法》实施的根本性措施。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逐年提高畜牧投入的总体水平。建议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经费与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费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形成长期稳定的财政保障机制。要依法保障畜牧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经费,落实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应享受的福利待遇,建立伤残保护基金,保护好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议金融部门要适当放宽畜牧贷

款条件,各级政府要积极探索贷款担保机制,切实解决畜牧业生产和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五)切实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力度。按照《畜牧法》对原产珍贵、稀有、濒危的畜禽遗传资源实行重点保护和遗传资源保护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的规定,建议国家将甘肃细毛羊、天祝白牦牛、安西牛、兰州大尾羊、岷县黑裘皮羊、八眉猪、合作猪等纳入国家畜禽资源保护场、保护区建设项目规划,实施繁育工程,进行重点保护。省和市县政府也要依法落实畜禽种质资源保护经费,建立资源保护长效机制,制定切实有效的保种方案,使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六)采取工程措施促进《畜牧法》的贯彻落实。为了有效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以保证在保护草原生态功能的前提下,更有效地发挥《畜牧法》的作用,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和实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建设项目后续产业的开发支持力度,建设防灾保畜饲草储备库,以促进《畜牧法》的贯彻落实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2009年6月25日

第五篇:王局电视讲话

把握机遇 服务民生

————“两创”电视讲话稿

同志们: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两会”期间,养老保障、医疗保险、就业等民生问题,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人力资源建设等再次成为群众关注和政府未来工作的热点和重点。作为一个直接面对群众、服务群众,和人民群众生活休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在未来的工作中如何进一步深入和贯彻落实“十七”和“两会”精神,积极响应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工作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高举旗帜、创业富民、创新强县”目标,立足县域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于全县人事人才工作、劳动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内容。

一、近年我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回顾

近年来,我县人事人才工作、劳动就业工作和社会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良好成绩。05年以来,我们共组织各类人才招考、聘用20余次,为全县机关、企事业-1-

单位输入、输出各类人才人,组织农民培训 次,使的农民兄弟得到了职业技能培训,有了 一技之长,形成了“培训一批、致富一批和带动一批”的良好态势。三年来,我县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推进,落实岗位个,失业率一直保持在的较为合理水平。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得到了更好维护,三年来共为 名农民工追回被拖欠工资元,处理各类投诉案件 个。与此同时,我县的社会保险工作发展迅速,实现了全县社会保险全面覆盖的重大目标,社会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城镇居民医疗保障”等,为全县人民构筑了一个制度较为完善、政策更为合理、保障水平更为有力,保障触角更加深入的社会保险体系。当然,全县人事人才工作、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也依然存在一些结构性和层次性矛盾。这些矛盾也将是我们在下步必须解决和完善的工作重点内容。

二、下步工作思路:

一是要充分把握机遇,积极开展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狠抓人才培育和交流、管理工作。

“两会”对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人才工作都有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大部委”制度的确立,进一步明确未来在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工作中思路。国务院组建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并组建公务员局,进一步突出了对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建设

中的重要意义,同时也突出了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06年,我们完成对乡镇部分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工作并确定良好成效。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对事业单位机构的改革工作将“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原则”,对主要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为行政机构或将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要逐步转为企业;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要整合资源,强化公益属性。

在人才的培育上,要加强对高层次人才为重点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抓好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努力壮大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统筹做好各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推动人才队伍协调发展。

积极推进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区域间人才市场的合作,探索建立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协调机制,促进各类人才市场与劳动力市场逐步贯通,逐步形成法则统一、信息互通、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以逐步建设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为重要目标,不断完善机制和规范运行方式。同时,积极发展人事人才公共服务,积极发挥人才流动机构的主渠道作用,为人才提供更广泛的社会化公共服务。

二是要努力拓展就业渠道,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县域

经济和谐发展。

要深入贯彻《就业促进法》,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因地制宜,坚持就地就业和外部输出并举的原则,将就业工作进一步突出。就业转移要以劳动力培训为重要平台,为就业工作搭建劳动力输出桥梁。引导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向深层次发展,切实提高劳动力培训水平。坚持“培训和转移”相结合,“数量和质量”相结合,“特色品牌培训和社会化培训”相结合的目标,进一步突出培训工作的“品牌”思路,通过培训一批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才,以优质的技术能力为优势,打造技工品牌,带动整体的培训和劳动力输出工作。促使劳动力培训工作在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转移,促进城乡的统筹发展上起到突出作用,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的培育和提高提供了稳定的专业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

同时,要切实保障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工合法权益,广泛宣传《合同法》等劳动法律、法规。通过近年的工作努力,广大劳动者的自我权益维护意识不断增强。但诸如拖欠农民工资,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要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现象的打击力度。积极完善建筑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这项制度可以向其他领域延伸。加强对农民工工资发放形式的探索,可以考虑参照由银行代理发放等有效形式。

三是要全面推进社会保险工作,为群众养老、医疗保驾护航。当前,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社会保障领域仍然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又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人民群众对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十分迫切。作为劳动保障部,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解决群众的合理要求和实际生活困难,让群众从社会保障中分享到越来越多的经济发展的实惠。

当前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是,要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为重点,切实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工作;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研究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问题;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强化其促进职业培训和促进就业的功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继续完善工伤和生育保险制度,积极探索建立“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特别是切实加大基金监督检查力度,严格执行政策法规,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同时,要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力度。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主要针对城镇人口设计的社会保障制度不能满足进城务工农民、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务农农民的社会保障需求;

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逐步建立健全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

同志们,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工作关系“民生”,与广大人民群众休戚相关。作为职能部门,我们相信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一定能够对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和谐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一定能够为全县人民的健康、富裕、和祥的生活添墨增彩。

下载副县长关于贯彻实施《畜牧法》宣传周电视讲话[优秀范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副县长关于贯彻实施《畜牧法》宣传周电视讲话[优秀范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