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材料
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开展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下面是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的关于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范文,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1986年6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由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妇联、广播电影电视部、经济贸易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布通知,成立全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并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以后每年全国都在4月25日这天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参加宣传活动,为推动我国的免疫规划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自2008年起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改为宣传周,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
今年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的主题是“接种疫苗 家庭有责”,旨在向公众宣传通过接种疫苗保护全家健康的重要意义,强调家庭因素在保障社会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家庭成员做好疫苗接种既是保护自身健康,也是对家庭其他成员的保护,同样是对全社会千千万万家庭的责任。
一、预防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
人类在和疾病长期的斗争中发现了人体免疫的机制,并发明了疫苗。疫苗的诞生真正实现了“上医治未病”,通过提高自身免疫力来降低个体感染相应疾病的风险,同时基于全人群的免疫屏障建立,有效阻断了多种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1980年,人类通过疫苗消灭了天花这一肆虐了几千年的疾病。疫苗的广泛使用同样使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下降了99%,并有效控制了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流脑、乙脑等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得益于疫苗的保护,全球每年减少的儿童死亡达2百余万。
我国的免疫规划工作是改革开放以来卫生领域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我国自1978年起开始实施计划免疫以来,通过普及预防接种,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发病3亿多人,减少死亡400万人。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全国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75%降至2006年的7.18%,5岁以下人群已降到0.96%,因接种疫苗减少病毒感染者3000多万人。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发病人数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009年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过程中,接种疫苗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二、本市的免疫规划工作
2007年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后,本市纳入免疫规划的疫苗有11种,可预防12种传染病。这11种疫苗分别是乙型肝炎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麻疹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A群脑膜炎球菌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乙型脑炎疫苗和甲型肝炎疫苗。所有免疫规划预防的疾病发生与传播均得到了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病水平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公众,本市于2011年底基本完成了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方便、快捷的跨区接种服务目标。
近年来,通过本市疾病监测发现成年人群中罹患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风险有所增加,发病人数逐年增多。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源于常年在儿童中开展免疫规划的疫苗接种,使得低年龄人群中疫苗可预防疾病发病率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另一方面,由于成年人群未完全享受到免疫规划服务,造成疫苗接种覆盖率普遍较低,加上部分疫苗接种后由于时间因素造成的效力下降,使得该人群的免疫屏障不足以抵御相应疾病的侵袭。加之,成年人的社会活动范围大,接触对象来源复杂,一旦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极易造成人群中的快速传播甚至大规模流行。基于保护该人群的初衷,本市自2010年起对凡居住在本市的18岁以上人群,均可自愿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而今年的“接种疫苗 家庭有责”主题也正是希望成年人加强自身的疫苗接种,从而确保家庭乃至全社会的健康和谐。今后本市会在条件允许下积极探索将更多的疫苗接种服务推广至成年人群的免疫规划工作措施。
三、2012年本市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安排
为进一步增进本市公众对于预防接种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确保免疫规划各项服务的有效推进,本市将结合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举办一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上海市免疫规划徽标与形象物的征集、上海市免疫规划宣传记录片制作与发布、四•二五预防接种宣传周现场宣传活动暨2012年度上海市免疫规划大比武启动仪式。本市今年的预防接种宣传活动在宣传方式上更突出与公众的互动及交流。公众可以通过直接参与徽标与形象物的征集、宣传记录片制作及现场活动,增进对于疫苗及其所预防的疾病、本市免疫规划实施现状、预防接种服务项目内容的全面认识,提高“接种疫苗 家庭有责”的意识,引导积极的疫苗接种行为。今年的预防接种宣传活动还有一个特点是时间跨度大,突破了既往集中在4月底开展宣传活动的模式,将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的宣传与全年度的宣传活动相结合,极大地拓宽宣传的覆盖面和对象人群,提高了宣传的效果。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以上关于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范文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
第二篇: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
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开展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下面是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的关于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范文,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4月25日是我国的第21个预防免疫宣传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儿童预防接种工作,1986年全国计划免疫工作协调小组成立之时便确定每年4月25日为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在此,我们特别将中日友好医院预防保健科范钦颖主任医师的文章推荐给大家,以增强全民的儿童预防接种保健知识。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各种细菌、病毒在这个季节大量繁殖,导致儿童各类传染性疾病进入高发期,主要包括甲肝、麻疹、风疹、腮腺炎、水痘等。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这些疾病的最佳方法。
■计划免疫五苗防七病
我国目前的国家计划免疫是五苗防七病。五苗是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七病主要是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和乙型肝炎。
除了接种国家计划免疫内疫苗外,家长们还应安排给孩子接种扩大免疫的常用疫苗。目前我国儿童扩大免疫接种的常用疫苗有麻腮风三联疫苗,一针即可预防三种疾病:麻疹、风疹、腮腺炎。与单价疫苗相比,联合疫苗的免疫反应是一样的,其预防效果较好,而且能够减少注射次数,减轻孩子痛苦,降低由不洁针头、注射器引发的传染病。这些儿童扩大计划免疫的常用疫苗都可以在当地医院的预防接种点接种。
从1978年到2002年的20多年间,全国共减少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六种疾病的发病3亿多人次,减少死亡400多万人,减少住院费用400多亿元。计划免疫的实施,对保障儿童健康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儿童预防接种五大知识
1.为什么要给儿童打预防针?
婴儿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长大,原体内由母体传给的免疫力,即抵抗疾病的能力就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防病能力,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2.孩子在什么时候需要接种疫苗?
我国目前施行的免疫规划主要是对一周岁儿童进行卡介苗、脊灰糖丸、百白破混后制剂、麻疹疫苗和乙型肝炎疫苗的基础免疫及以后的加强免疫,按照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孩子在一周岁以内必须依次打八次防疫针,口服三次糖丸疫苗,1岁半至2岁、4岁、6岁时仍需加强免疫。
根据实际防病工作需要,也有将乙脑疫苗和流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程序管理,定时、定点接种。
3.哪些孩子不宜接种疫苗?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各种疫苗生产出来都是经过严格检验“安全有效”的,但由于各人的体质不尽相同,接种疫苗后出现的反应轻重也有所不同。为减少或减轻接种反应,在接种前掌握儿童体质情况,如发现儿童有过敏史,有癫痫(羊角风)等脑病史,或有免疫缺陷症(疫苗接种后体内不能产生免疫力)等“禁忌症”,就不能接种。如儿童患有湿疹、疥疮等皮肤病,正在发高烧,患有其他疾病尚未痊愈,营养不良,体弱等,暂时也不要接种,等恢复健康以后再接种。建议家长多了解一些疫苗相关的说明书,积极协助预防接种的医生进行接种。
4.预防接种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
(1)接种前,家长可给孩子洗一次澡,保持接种部位皮肤清洁。换上宽松柔软的内衣,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2)接种完毕,应在接种场所观察15-30分钟,无反应再离开医院。孩子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
(3)服脊灰糖丸后,半小时内不宜进食热食及哺乳。
(4)接种疫苗后,少数儿童接种局部会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或有低热,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有些疫苗接种后还会出现轻度硬结,可采用热敷的方法加快消散,用温度适宜的干净毛巾,每天3-5次,每次15-20分钟。
(5)接种卡介苗后3-4星期,接种处会出现红肿,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溃破,流出一些分泌物,以后溃破处结成痂皮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这是接种卡介苗后的正常反应,不必惊慌。
(6)极少数儿童接种后可能出现高热,接种手臂红肿、发热、全身性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其他情况,应及时向防保科人员咨询,采取相应的措施。
5.预防接种证有何用途?
国家《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中规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儿童预防接种的记录凭证,每个儿童都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证并接受预防接种。儿童家长或者监护人应当及时向医疗保健机构申请办理预防接种证,托幼机构、学校在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应当及时安排补种。儿童家长或监护人要妥善保管好接种证并按规定的免疫程序、时间到指定的接种点接受疫苗接种。如儿童未完成规定的预防接种,因故迁移、外出、寄居外地,可凭接种证在迁移后的新居或寄居所在地预防接种门诊(点)继续完成规定的疫苗接种。当儿童的基础免疫与加强免疫全部完成后,家长应保管好接种证,以备孩子入托、入学、入伍或将来出入境的查验。
以上关于预防接种日宣传资料范文由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整理,想了解更多,请继续关注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
第三篇:4.25预防接种日宣传
4.25预防接种日宣传
儿童预防接种知识十问
一、疫苗分为哪几类?
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我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据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儿童接种第一类疫苗免费,疫苗以及接种费用由政府承担,预防接种单位按免疫程序为儿童接种这些疫苗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任何费用。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
二、现阶段我国第一类疫苗包括哪些?预防哪些传染病?
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我国第一类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类疫苗(麻风疫苗、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以及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出血热疫苗。预防乙肝、结核病、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甲肝、炭疽、钩体、出血热等疾病。我省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进入相应免疫程序的年龄段儿童实行第一类疫苗的免费接种。
三、流动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哪些权利?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在预防接种时享受同样权利,包括办理预防接种证、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等服务。目前大部分流动人口存在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较差等问题,接种单位很难对人数日益庞大的流动儿童实施及时的预防接种,流动儿童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儿童,流动儿童传染病发病不断升高。这些已逐渐成为严重影响免疫规划工作的突出问题。
四、如何看待接种反应?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接种疫苗是安全的。不过疫苗毕竟是一种异物,部分儿童因个体差异会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或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必要时就医。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罕见的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等,病情相对较重,需要及时治疗。另外,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发病前期,或存在某种潜在的疾病,在接种后碰巧发病,被称为“偶合症”,与疫苗本身无关,很容易与接种的不良反应混淆。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儿童家长应该在接种前了解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配合接种人员,提供儿童的健康状况并了解儿童的接种禁忌等情况;接种后,儿童要在接种门诊留观30分钟,一旦出现可疑反应可得到及时处理。
五、接种疫苗后出现反应,还是否继续接种?
国家规划疫苗需连续多次接种的疫苗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糖丸等,如出现单纯的局部反应或低热,则不必改变免疫程序。如果引起严重反应,则不继续接种。接种百白破疫苗出现休克、高热、过敏反应、血清病等应停止以后预防接种。
六、为什么儿童入托、入园、入学要凭有效免疫接种证?
由于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都是儿童集中的场所,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为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儿童健康,必须有群体免疫力。因此,国家«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儿童要凭有效的免疫接种证才能入托、入园和入学。
七、麻疹疫苗是防控麻疹的最有效手段
麻疹是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之一。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日常生活中的密切接触亦可以传播。麻疹发病最初表现为发热、结膜炎、流涕、咳嗽等,第3~7天开始出红色斑疹,首先是面部,而后遍及全身,持续4~7天,出疹前后5天内具有传染性。人类对麻疹病毒普遍易感,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和控制麻疹的最有效手段。麻疹疫苗应接种两次,初种月龄为8月龄,复种为18—24月龄。2008年以后,我国开始使用含麻疹成分的联合疫苗替代麻疹单价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即一次接种可以预防麻疹、风疹两种疾病。
八、为什么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阻断乙肝病毒传播?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经血传播。在无任何干预措施的情况下,40%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可将病毒传染给孩子。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90%~95%发展成慢性携带病毒状态。2002年,我国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为所有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经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还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九、哪些儿童不宜打预防针
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C的儿童;患急性传染病或痊愈后不足2周、正在恢复期的儿童;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病、脚病、大脑发育不全等及血脑屏障作用差的儿童;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有过敏体质及哮喘、荨麻疹、接种疫苗曾发生过敏的儿童不宜接种;腹泻的儿童均不宜接种疫苗。大便每天超过4次者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活疫苗;在传染病流行时,密切接触了传染病人的儿童,不宜马上接种疫苗,必须经过该传染病最长潜伏期后未发病再接种。不宜接种疫苗的儿童而必须接种时,如被狂犬咬伤者必须接种狂犬疫苗,这时一定要在医生指导和密切观察下方可接种。
十、孩子打预防针前、后要注意什么?
打预防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打过预防针要让孩子适当休息,不要做剧烈运动,不要吃辣椒等剌激性食物,暂时不要洗澡,有时小孩会发生“接种反应”,如轻微发热,精神不振,不想吃东西,哭闹等,一般都不严重。只要好好照料,多喂些开水,很快就会好的。极个别的孩子可能会发高烧,可请医生看,给予对症治疗。
第四篇: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总结
西里卫生院2011年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总结
更好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向公众宣传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和预防接种知识,宣传免疫规划对保护公众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动员全社会参与预防接种活动,积极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提高群众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免疫规划工作的氛围,按照《沂源县2011年预防接种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院决定于2011年4月25日前后开展为期一周的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活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接种疫苗、宝宝健康”。现宣传活动总结如下:为了认真做好4.25预防接种周宣传活动,卫生院对作人员就本次活动做了专题部署。卫生院于4月25日、26日、28日上午8:30,抽调专门人员在生院和集市设立咨询站。咨询点标志醒目,“接种疫苗、宝宝健康”主题电子横条幅 醒目,宣传牌、宣传标语内容丰富,宣传资料品种多样。我们现场发放了100多份宣传画、宣传单300多份、折页80余份,并对咨询人员详细的解答 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预防接种知识及预防麻疹、乙肝和季节性高发疾病(如手足口病、风疹、腮腺炎、水痘等)的防制知识。在医院的宣传栏、接种门诊都张贴了预防接种宣传周的宣传图画,并且宣传活动开展到村,在重点的村里也悬挂了预防接种宣传图画。这次宣传活动准备充分、时间长、形式多样达到了预期的宣传效果。
西里卫生院
2011.5.4
第五篇:2016年预防接种日宣传工作总结
预防接种日宣传工作总结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信任预防接种 享受健康生活”。新邱区根据市卫计委的要求开展了宣传活动。
4月23日上午9时,新邱区疾控中心3名工作人员到新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中心的预防接种人员一起开展了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
新邱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和健康教育科,于2016年5月24日上午,在门诊大厅以“信任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为主题,以LED屏播放主题、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对广大居民进行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宣传活动。主要是对为什么要给孩子进行预防接种、哪些孩子不宜接种疫苗、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打预防针及预防接种前后应注意哪些问题等进行宣传。此次活动宣传人员8人,悬挂条幅1条,咨询台1个、发放宣传单350多份,咨询50多人次,接受教育人群200余人。
通过宣传使儿童家长更多的了解了国家的免疫规划政策、预防接种的意义及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通过了儿童家长的认知水平,营造有利于预防接种工作开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新邱区疾控中心3名工作人员到新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新邱区医院疾病预防控制科和健康教育科在门诊大厅
2016年4月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