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生留守管理办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乡许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长期不在家,却把未成年学生的教育、管理、监护的义务,委托给老人或亲友,有的甚至是大学生带小学生。这些“留守学生”因缺乏亲情而引发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致使一些学生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所以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刻不容缓,我乡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办理。
一、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必在性
近几年来,我乡中小学“留守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经调查全乡有“留守学生”162人。这些“留守学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平时心牵挂着自己的子女,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对学生的关爱、交流和引导,致使一些学生子走向犯罪的道路,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二、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措施办法
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留守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以法制副校长上法制课,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道德观念;通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请退休老干部为学生讲革命传统故事,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以班队、共青团、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关爱、责任、诚实”等基础道德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尤其特别重视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及配备必要的设施,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平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留守学生”做到精心观察,及时掌握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给这部分学生以更多的“偏爱”。学校、班级经常举办生动有趣的竞赛,开展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球类等到课外活动,以赛促练,提高能力。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包括“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家庭情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生活状况、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实行每月一次动态管理;二是建立重点结对制度。实行“321”结对帮扶办法,乡领导干部与3名留守学生结对,党员与2名留守学生结对,一般干部与1名留守学生结对,加强辅导,实行跟踪教育,要求每星期到结对子“留守学生”家中了解情况,注意宣传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并做好每次的入户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乡领导汇报;三是建立家校制度。每月对每位“留守学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至少联系一次(包括电话、书面),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四是建立奖励制度。及时表彰奖励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上进;五是建立“留守学生”与父母联系制度。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与学生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半个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学校开通家长热线确保儿童有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
三、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形成全力。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留守学生”教育行列,共同支持和关心“留守学生”的成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净化社会风气,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建立组织,落实责任。乡党委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落实责任制,中心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负总责,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乡机关干部、教职工要充分自身的优势,共同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3、加强培训,全面指导。一是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运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学生的能力;二是对他们常年外出打工的父母进行培训和指导。充分利用“留守学生”父母返乡时机,举办“留守学生”家长培训班,专门就如何教育“留守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
第二篇:学生留守管理办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乡许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长期不在家,却把未成年学生的教育、管理、监护的义务,委托给老人或亲友,有的甚至是大学生带小学生。这些“留守学生”因缺乏亲情而引发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致使一些学生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所以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刻不容缓,我乡根据实际
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办理。
一、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必在性
近几年来,我乡中小学“留守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经调查全乡有“留守学生”162人。这些“留守学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平时心牵挂着自己的子女,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对学生的关爱、交流和引导,致使一些学生子走向犯罪的道路,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二、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措施办法
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留守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以法制副校长上法制课,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道德观念;通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请退休老干部为学生讲革命传统故事,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以班队、共青团、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关爱、责任、诚实”等基础道德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尤其特别重视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及配备必要的设施,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平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留守学生”做到精心观察,及时掌握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给这部分学生以更多的“偏爱”。学校、班级经常举办生动有趣的竞赛,开展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球类等到课外活动,以赛促练,提高能力。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包括“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家庭情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生活状况、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实行每月一次动态管理;二是建立重点结对制度。实行“321”结对帮扶办法,乡领导干部与3名留守学生结对,党员与2名留守学生结对,一般干部与1名留守学生结对,加强辅导,实行跟踪教育,要求每星期到结对子“留守学生”家中了解情况,注意宣传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并做好每次的入户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乡领导汇报;三是建立家校制度。每月对每位“留守学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至少联系一次(包括电话、书面),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四是建立奖励制度。及时表彰奖励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上进;五是建立“留守学生”与父母联系制度。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与学生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半个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学校开通家长热线确保儿童有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
三、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形成全力。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留守学生”教育行列,共同支持和关心“留守学生”的成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净化社会风气,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建立组织,落实责任。乡党委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落实责任制,中心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负总责,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乡机关干部、教职工要充分自身的优势,共同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3、加强培训,全面指导。一是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运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学生的能力;二是对他们常年外出打工的父母进行培训和指导。充分利用“留守学生”父母返乡时机,举办“留守学生”家长培训班,专门就如何教育“留守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
第三篇:如何关爱留守学生
如何关爱留守学生
施玉芹
留守儿童”就是那些父母同时在外打工,绝大部分由祖父母照顾的儿童。由于祖孙年龄相差大,再加上这部分农村老年人在家教观念、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往往只能照顾孙子或孙女的生活起居,学习上的事情大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为种种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缺陷,“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大多出现了滑坡,心理也很敏感,很脆弱。作为教师应该担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责任。
一、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留守儿童”由于心理上的障碍使其行为表现不受其他同学的欢迎,常常被排斥于群体之外。如果这种不合群的现象长期存在下去,势必使“留守儿童”冷漠苦闷与孤僻无援的心理会越来越严重。班主任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团结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把个人的进步与集体的荣誉连在一起。
二、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希望被关注的。父母不在身边,如果教师能够关注他们,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应常常有意无意地接近“留守儿童”,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使他们受到激励。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摸准“留守儿童”的思想脉搏;对纠正他们的认识偏差、促进健康心理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对“留守儿童”来说,由于心理障碍而导致行为失常,更需要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他们,帮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磨练意志。同时,也通过集体活动的开展,调整“留守儿童”对家庭与社会的种种不满情绪。首先,通过“一帮一”和上门补习、分担家务等形式,使他们从被动到主动参加集体活动,融入到大集体中来;其次,班主任、科任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通过家访、通电话等情感教育的形式,让“留守儿童”感受生活的温暖和爱。
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个别帮助与指导
“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和性格特征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培养他们良好的性格,必须重视个别帮助和指导。在个别帮助时,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诸如,他们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上有什么障碍;心理上有什么想不开的等等,我们可以让他们去找他们信得过的老师谈话,内容可涉及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篇:留守学生讲话稿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来自九()班学生。今天借“留守儿童”座谈会的机会,想倾诉作为一名留守学生的情怀。
我的脑海里常常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天阴沉沉的,狂风肆虐,黄沙满天,一棵瘦弱的小树被风吹得左右摇晃,她孤伶伶地立在一片荒凉的土地上,似乎在向人们哭诉她的痛苦和孤独。
作为留守学生,我们就像是那棵弱不禁风的小树苗,没有了父母的呵护,享受不到家庭的温馨,那难以忍受的孤独和空虚常常在我们毫无防备时撕扯着我们幼小的心。漫漫人生路,只有我们独自前行的身影,我们只能在寂寞的夜晚独自回忆美好的相聚,在沉沉的思乡梦中想念父母热腾腾的牛奶,梦醒时分只有一轮清冷的月光相伴,泪湿枕巾又有谁来安慰我们渴求的心灵。我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份温暖伴我们成长。孤单时,有一双温暖的手抚摸;疲惫时,有一杯温热的茶递过来;寂寞时,有一个慈祥的面容出现;彷徨时,有一个热心的伙伴开导。留守生可能比其它人更期待在心灵的上空有一把遮风挡雨的伞,而这把伞就是我们的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热心的人们。
芜湖市第四十四学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留守学生之家”将是我们留守学生温馨的避风港湾。我们渴望在她的怀抱里健康茁壮地成长。因为有了“留守学生之家”领导组和全体教师的的关爱,我们这些孤独的小树苗一定会成长为葳蕤的森林。
幼苗需要阳光雨露,雏鸟需要爱的扶持,留守学生渴望有一双温暖的大手牵着他,跨越人生的坎坷。那么就让我们在爱的哺育下健康快乐地长大,共同去创造属于我们的爱心俱乐部吧!感谢所有关心关爱关注我们的人们,我们一定懂得;报得三春晖!谢谢大家。
第五篇: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留守学生工作总结
我校是一所职业高中,远离城郊,地处偏远山区,现有在校学生400多人,上学年统计留守生18人,本学期统计留守生23人,比例呈上升趋势。这些“留守”的孩子,生活上缺乏关照,精神上缺乏关怀,学习上缺乏管理。同时,由于学校教学任务重,加之“留守学生”队伍日益扩大。因此,留守学生易出现学习、生活、心理和品行等方面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重视。一年来,我校在加强留守学生思想教育与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学校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服务,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和班主任为成员的留守学生领导小组。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留守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确保留守学生活动顺利开展;确保留守学生留得下、稳得住、学得成;确保留守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的提高。
二、建立档案,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
首先,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通过班主任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学生的数量和基本情况,由学校德育室负责建立并保存“留守学生”档案。基本情况包括三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联系电话);
(二)、监护人方面(姓名、联系电话);
(三)、家长方面(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建立 “留守生”情况统计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帮助发现留守学生存在心理、身体、生活方面等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制定策略、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还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学生不辍学、留学生在班里学习不掉队、留守学生在校没有严重的违纪现象。
三、营造良好环境,制定管理制度
学校为大力营造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制定详实的“留守学生”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力求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在心理上给予关爱,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公正地对待每一位留守学生,让每个“留守学生”感受到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平等与真诚。为“留守学生”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定期举行“留守学生”座谈会、开通“亲情热线”、为“留守学生”操办生日聚会等,以此弥补亲情缺失对“留守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四、开展帮扶活动,精神上给予爱护,生活上给予关心
由班主任合理安排任课老师和留守学生结对子。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对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的“代理家长”,并要求学生定期与“代理家长”进行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班主任定期召集“代理家长”交流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适时安排 “代理家长”与“留守学生”监护人见面会,以加强联系,形成教育
合力。同时推行“手拉手,心连心”工程。即同班级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固定帮助一名“留守生”,为其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以求共同进步。
五、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共建留守学生教育体系
建立留守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制度。班主任多渠道、多形式地帮助和教育外出务工的家长,使其进一步了解对子女生活和教育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帮助、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
在“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中,做了一些切实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最主要的育人方式是正面教育引导:
1、开展“五自”教育。对留守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班主任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心育”,力求治本,坚持正面引导、激励、辅以严格要求,培养他们“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的能力。班级定期召开主题班会或个别交流,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提高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勇气。
2、开展 “五个一”活动。具体内容是“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满意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名合格高中学生”。
3、要求家长承诺兑现“五个一”目标。具体内容是要求外出务工、经商的家长每周一个电话,每月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学期与科任教师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
“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一项系列的社会工程。他们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长期存在,决定着“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长期性。学校、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促使他们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合格的主人。只要我们以“关爱、尊重、科学”为前提,工作中做到“爱心、细心、耐心”,采取疏导、启发等方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一定能够教育管理好留守学生。一年来,我校虽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但欠缺的地方还很多,今后还需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