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
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
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百草园。
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①yáoyè(),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痕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②qí()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以无限的情趣。
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啊,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啊,百草园的草啊,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③nuòruò()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驰骋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④xīxīrángráng(),脚步早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百草园的草啊,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汉字。
①yáoyè()② qí()③ nuòruò()④xīxīrángráng()
2.第一段中表现园中景色总的特点的词语是__________,表现人们崇敬的感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用横线标出此段中直接抒发作者总的感受的语句。
3.文中用拟人手法,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词语,把棕榈比拟成__________的人。4.说说选文第二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
5.写百草园的各种景物时落笔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6.将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景物的部分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7.模仿第二段句子中“„„没能„„没有„„可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
8.文章画线处写的“风调雨顺的气候”、“流金溢彩的太阳”、“清甜如许的泉源”各指的是什么?(《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参见下一页!)
1.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汉字。
①yáoyè(摇曳)② qí(畦)③ nuòruò(懦弱)④xīxīrángráng(熙熙攘攘)
2.第一段中表现园中景色总的特点的词语是__苍翠葱茏_,表现人们崇敬的感情的词语是_瞻仰_。用横线标出此段中直接抒发作者总的感受的语句。(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3.文中用拟人手法,以__伸开巴掌__和__数说_两个词语,把棕榈比拟成_向瞻仰者数说家珍的人。
4.说说选文第二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过渡。
5.写百草园的各种景物时落笔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重点写百草园的草,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表现草的进取和奉献精神。
6.将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写百草园景物的部分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不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偏重于客观描写;本文偏重于主观抒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百草园的许多乐趣;本文主要写百草园的草给作者的感想。
7.模仿第二段句子中“„„没能„„没有„„可单是„„就„„”的句式写一段话。
8.文章画线处写的“风调雨顺的气候”、“流金溢彩的太阳”、“清甜如许的泉源”各指的是什么?
“风调雨顺的气候”指的是中国的解放,人民独立当家做主人;“流金溢彩的太阳”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清甜如许的泉源”指的是日益发展的经济,国力的强盛。
注: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收获更多的有益知识!
第二篇: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
思,在百草园阅读答案
刘宗棠
①绍兴的初春,乍暖还寒。踏着绚烂的晨光,走进了渴望已久的鲁迅故居____百草园。
②尽管刚刚经受过肃杀的冰雪,百草园内却依然一片苍翠葱茏。十来枝竹子扶疏摇曳,在初升的阳光下,洒出一片淡淡的影子,两棵不太大的棕桐伸开巴掌,仿佛要对寻踪环顾的瞻仰者数数这里的家珍;据说还是鲁迅先生儿时摘桑葚吃的老桑树,虽然枝干上被风刀霜剑镂刻得瘢痂交错,但仍显得苍劲傲然,生机勃勃。你看,枝条上冒出的嫩黄淡绿的芽苞,不正是谱写春之歌的音符!园里几畦青葱的菜田,一眼古朴的石井,顿使人感到幽静沉寂,却又满目生气。看来,自然界的生物即使在冬天里也不都是垂危的、死亡的,更多的却是孕育,是萌生!
③尽管我来的还不是时候,没能听到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没有看到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的情景。可单是那一堵还是当年的短短的泥墙,就给了我无限的情趣。
④泥墙齐腰高,十来步长。墙脚边长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草,大概就是因为这里的草才命名了这个园吧。现在大都枯黄萎谢,可在这些草叶边、草根旁却已透出星星点点青翠欲滴的草尖____这是生命的火苗在升腾,这是又一次对新的希望的追求。它们把绿色献给大地,献给人类,用一次又一次的死亡和新生给人们以奋斗不懈的鼓舞。呵,先生写得多好:他一生吃下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草呵,百草园的草呵,不正植被华夏,给进击者以不尽的养料!我不由得弯下身去,摘一片草叶,含在舌尖上,而我的炽热的爱和深沉的思绪却落在草丛里,落在这片土地上!
⑤当年的鲁迅,就是从百草园走向一个决斗场!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倾一腔热血,抛七尺躯体,为振兴中华而驱驰一生。尽管,他在残酷的斗争中过早地耗尽了心血,还没有来得及看到一个民族的乐园的落成。但是,他的信念、他的希望,和百草园的草一样,不为生命结束而消逝,孕育出更茂盛、更蓬勃的新春。
⑥小草信仰春天,先生信仰中华必将振兴。现在真的有了风调雨顺的气候,有了流金溢彩的太阳,有了清甜如许的泉源。
⑦站在百草园这堵矮墙旁,我看到绍兴的一条街,人流熙熙攘攘,脚步早踏着早春的阳光。站在中国的土地上,朝外望去吧____信息爆炸,宇宙飞船,世界在变革,星球在行进,我们不该像先生那样奋力进击,让中华早一点振兴起来,高高地崛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⑧百草园的草呵,每一棵都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成长着。我不也是这个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百草园里走出来的人!
⑨思,在百草园;在前进的大路上&&
1.第②段描写的是百草园的____景,景物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后文中描写百草园中的草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第三句开始描写百草园的草,先写它的___________,进而写它的___________和给人的_________。它象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画直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⑤段中的向一切愚昧宣战,和一切懦弱决裂,同一切黑暗决斗,与一切腐恶较量句式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这个句子赞颂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简要谈谈读这篇文章的感想。(写200至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全苍翠葱茏(或生机勃勃)描写了草生长的环境,对草起到烘托的作用
2.承上启下的过渡(或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3.形态精神鼓舞 无私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奋斗精神
4.要点:①表达了对鲁迅先生和以他为代表的革命者的景仰和赞颂之情。
②表达了对无私奉献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赞颂之情。
5.特点是句式整齐,结构相同。(或是排比句)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加强了语气和语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赞颂了鲁迅先生的憎恨旧社会、憎恨黑暗的社会制度、憎恨反动派的坚定立场,赞颂了他顽强的斗争精神。
6.要点:①向鲁迅先生学习。
②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四化建设作贡献。
③发扬顽强奋斗的精神,为四化建设刻苦学习。
④放眼世界,放眼未来,热爱祖国,为中华振。
第三篇:思修答案
1、理想的涵义与特征?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更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
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1)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定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在阶级社会中,还必定带着特定阶级的烙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的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不同。
(2)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实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他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理想是多方面的和多类型的从不同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许多类型:从理想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理想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理想有长远理想和社会理想等;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理想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等„„
(4)理想既有现实性而且具有预见性
一方面,理想是人们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他又超越了今天的实践;另一方面,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实现,同时它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中,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2、信仰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怎样理解?
3、如何看待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从未有丝毫犹豫和退让。(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辉煌灿烂的中华古代文明,曾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远播海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的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最到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港澳台以及广大海外同胞,激发爱我中华、建我中华、强我中华的爱国热情。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爱国主义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伟大的人生目标往往产生于祖国的深厚的爱一个人对祖国爱的越深,历史责任感就越强烈,人生目标越明确,人生信念就越坚定。
4、爱国主义的内涵和优良传统有哪些?
(一)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乡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和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国家是小家的寄托,更是个人的寄托。爱国是每个人都应当自觉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履行爱国的责任或义务,是对祖**亲的报答。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河山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祖国的山山水水滋养哺育着她的子子孙孙。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只是自然风光,而且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因此每一个爱国者都会把“保我国土”、爱我家乡”、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对自己骨肉同胞的爱,反映的是对整个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对人民群众感情的深浅程度,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组要是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仅仅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群体意识的载体,常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4)爱自己的国家
爱祖国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是同国家相联系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是同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紧密联系起来的。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生死不移的爱国之行,都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中华民族历史上许许多多的爱国故事,感人肺腑,流播四海,代代传颂。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以天下为己任,无论身居何位,都心忧天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民生的苦乐。自觉地把个人前途与国家的兴衰联系起来,把爱国思想付诸行动。(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与神圣职责。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发生过民族之间的战争,也出现过分裂和内乱,但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始终是人心所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4)同仇敌忾,抵抗外侮
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与自由,但决不容忍外来的侵略和压迫。面对外来侵略,各族人民总是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反抗。
6、人生目的的作用? 答: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7、人生观及其内容。答: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生观的形成是在人们实际生活过程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受人们世界观的制约。不同社会或阶级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人生观。
8、大学生如何创造积极的人生价值?
答: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就什么样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当代大学生,应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坚决摒弃错误的人生观,选择并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使我们的人生走向正轨。
其次,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的意义,需要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进行审视和评价。只有找到了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正确答案,才会自觉地朝着选定的目标努力,以全部的情感、意志、信念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在为社会服务中实现个人利益,又以个人的发展和完善去促进社会的发展。
第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大学生应自觉地以各种科学方法调适心理、保持心理健康,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社会中正确认识人体与社会的统一关系,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如此,才能为建设和谐文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9、道德的相关概念。
答:1.起源: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只有形成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才会产生道德。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劳动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也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3.功能:道德的主要功能是指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调节功能,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4.社会作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是一种精神力量,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有着重要影响。其次,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1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与原则?
答: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进步的双重效应? 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道德进步。但也要看到,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如趋利性,自发性等也会反映到道德生活中来,反映到人与人的关系上,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干扰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12.集体主义包括以下内容:
(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特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本质特点。对于个人利益来说,集体利益并不是虚幻的、绝对凌驾于个人之上的利益实体,而是既统辖个人利益,又不与个人利益相对立,并最大限度地代表个人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一方面,集体的利益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具体个人利益。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个人利益,就无法充分调动每个劳动者的个人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国家、集体利益就无法保证和实现。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也离不开集体利益。中国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个人利益的实现和提高,在根本上依赖于国家的集体经济和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离开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2)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所谓集体利益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一定劳动者组成的利益集合体在经济、政治和精神文化诸方面利益的总和。而个人利益则是指个人的一切正当需求的总和。它首先是指个人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包括个人政治权利、精神文化需要等因素。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集体利益并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每个集体成员利益的有机结合。集体利益代表了每个集体成员的长远的、根本的和全局的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这就决定了集体利益必然高于个人利益。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并不否认正当的个人利益,而主张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它强调集体必须充分关心和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使个人的正当利益得到实现,并力求使每个集体成员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伎个人的个性得以自由和谐地发展。一方面,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的手段和获得个人自由;另一方面,只有集体才能为个人利益的满足、全面发展和个人自由的真正实现提供和创造充足的条件。社会主义集体利益本身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而且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源泉。因此为了使集体的事业兴旺发达,我们在强调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同时,更要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的满足和个人才华的发挥、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发展。
13.为什么说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公共生活规范和要求。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一个社会安定有序,本身就是不同利益群体各显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表现。当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不但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而且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生产活动与日常生活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交叉重合现象。生产场所与生活领域交叉重合的情况,使公共秩序的状况对社会生产活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关注民生,不仅要重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更要重视他们的生活质量;这都有赖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生活的井然有序。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国家现代化有赖于人的现代化和公共生活的文明进步。有序的公共生活已成为城市文明风尚的重要标志,同时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我国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的,必可可少的权力。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1)平等权,(2)政治权利和自由,(3)宗教信仰和自由,(4)人身自由,(5)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6)社会经济权,(7)文化教育权,(8)特定主体权;
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包括:(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法纳税;(6)其他义务。
19、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之间的关系如何?
(详细)犯罪是刑法规定应当受到刑罚惩罚的严重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它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惩罚性三大特征。首先,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1,在我国,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是指犯罪行为危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以及体现这些社会关系的国家和人民利益的特征。2,具有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它揭示了国家将某种行为规定为犯罪的原因,阐明了犯罪与社会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本质。3,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我国《刑法》第13条对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进行了具体的规定。3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有的表现为实际的危害结果,有的表现为发生严重危害结果的现实危险;有的表现为物质性的危害结果,有的表现为精神性的危害。4,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是一个纯粹的事实概念,而是行为的客观危害和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的统一。5,影响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因素很多,有行为侵犯的客体,行为的手段、方法及时间、地点,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行为人的个人情况以及行为人的个人心理状态等。
其次,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1,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一定都是犯罪行为,只有触犯刑律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犯罪。反过来说,如果一个行为没有违反刑法的规定,不符合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即使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也不可能构成犯罪。2,我国刑法中,刑事违法性包括违反《刑法》的规定、单行刑事法规的规定和行政、经济法律中规定的刑事责任条款,以及违反刑法分则性规范的规定和总则性规范的规定。3,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法律特征,也是划分犯罪行为和一般违法行为的基本界限.再次,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1,犯罪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犯罪的概念包括刑罚的要求。2,我国《刑法》13条将“应当受刑罚惩罚”这一特征明确写进了犯罪的定义。总之,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法惩罚性是犯罪缺一不可的基本特征。2,其中,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应受刑罚惩罚性反映了犯罪与刑罚的关系,揭示了犯罪的法律后果。3,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决定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而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则反过来说明和体现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简略)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只有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其行为就是犯罪。
简述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1)法律权利是指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法律关系主体可以自主决定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手段。
法律权利,是一个和法律义务相对应的概念,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某种权能或利益,它表现为权利享有者可以自己作出一定的行为,也可以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一切法律权利都受到国家的保护,当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享有者有权向人民法院或者有关主管机关申诉或请求保护 法律权利的特点在于:
第一,它来自法律规范的规定,得到国家的确认和保障;
第二,它是保证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第三,它是与义务相关联的概念,离开义务就无法理解权利,它得到义务人的法律义务的保证,否则权利人的权利不可能行使;
第四,它确定权利人从事法律所允许的行为的范围,在这一范围内,权利人满足自己利益的行为或者要求义务人从事一定行为是合法的,而超过这一范围,则是非法的或不受法律保护的。
法律义务:是设定或隐含在法律规范中、实现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以相对抑制的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保障权利主体获得利益的一种约束手段.是指法律关系的主体依据法律规范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保证权得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当负有义务的主体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自己的义务时,要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承担相应的责任.结合书上相关内容谈谈如何为自己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本题答案为交往篇内容,书上没有,自行根据老师ppt及自身认识作答
第四篇:思修答案
1、初入大学的大学生应如何尽快适应新的大学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学习要求的变化、生活环境的变化、社会活动的变化
2、提高独立生活能力:确立独立生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自主学习的理念、全面学习的理念、创新学习的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
4、培养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5、确立成才目标: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
6、塑造崭新形象: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善于创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2、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1、二者是调解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所体现的价值标准和价值观念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中应运而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的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4.谈谈你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内涵的理解.a.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思想上认可的,心理认同的道德观念,特指人在道德方面的内在基础,此外还有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等许多,都是把一个特定的范围词加在“素质之前”,从而确定所指素质的范围或方向。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b.法律素质是社会评价中的一个理性范畴,它不仅包括法律信仰、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等,还包括对法学和哲学问题的理解、领悟及理性思维的能力。简单的说,法律素质是一个人对法及法律的认识深度和实践能力,是法条规定的,尽管有不认可的方面,但是这是强制性的,不能违反的。
5.结合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p18)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4)引领大学生做什么人(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5)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6)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
6.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1)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不是相互孤立的存在,他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2)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3)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7.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立志高远和始于足下的关系。(p31)
1)立志当高远。(志向高远就是放开眼量,不满足于现状,不屈服于一时一地的困难与挫折,更不要斤斤计较于个人私利的多少与得失,要树雄心、立壮志。)
(2)立志做大事。(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新时代大学生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为实现社会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理想)
(3)立志须躬行。(漫长的征途需要一步一步地走,崇高的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奋斗。通往理想的路是遥远的,但起点就在脚下,在一切平凡岗位上,在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崇高理想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工作做起)
8.联系历史和现实,谈谈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p33)1)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如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理想变为实现是一个过程,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
(2)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如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过程)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容易犯错误,走弯路。正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接近目标。(3)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如人类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任何一种理想都需要对现实和自我作出比较大的改变才能够实现。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我们要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么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9、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实现中国梦的关系。
(1)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只有每个人都为奋斗,才能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奋斗。
(2)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大学生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3)大学生要肩负时代众人,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成长成才。
10、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科学内涵: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1.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
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的最强大的独立主体。
国家是促使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的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
面对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和文化的挑战必须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自己的国家】 当代大学生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精神:①人报效祖国之心【无差别】;②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③ 经济全球化,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2.什么是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内涵: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团结统一 ③爱好和平④勤劳勇敢 ⑤自强不息
13.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反对民族分裂、抗击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表现出的不畏强暴、勇往直前、前赴后继、舍生忘死、坚贞不屈的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如何弘扬&培育:
①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伟大民族精神。
②要【立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请联系实际谈谈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那些方面做出努力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骨肉同胞】&【灿烂文化】&【自己的国家】
当代大学生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精神:①人报效祖国之心【无差别】;②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③ 经济全球化,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自觉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区域自治,宗教信仰自由,《反分裂国家法》,(3)增强国防观念(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15、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人生观?如何理解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相互关系?
答:1.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实践生活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3.世界观和人生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生观从属于世界观,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变化,往往会导致世界观发生变化。
16、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提倡“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有意义吗?为什么? 答:有意义。
1.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一方面,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活动的方向,对人们所从事的具体活动起着定向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生目的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在解决人生的一系列重大课题时,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始终朝着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前进。
2.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可以使人无所畏惧、顽强拼搏、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以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真确对待人生中的坎坷,从而事业有成。
3.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责,积极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尽义务,从而获得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17.什么是人生态度?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如何端正人生态度?
答: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一种表现方式,人生观决定认识人生态度,端正的人生态度是在健康良好的人生观下才有的。人生观是最早就有的,人生态度是在人生观出来之后才变现出来的。
要端正人生态度,就要看到自己的人生观,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有肯定的选择。
18、怎样理解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关系:(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2)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原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价值,体现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是人们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19.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评价?
答: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评判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方法: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0.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答:首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其次,要有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特别是奋斗精神。第三,要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第四,要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奋斗过程中不断总结,更新自己的目标。第五,要有实现的平台
21、如何理解健康的含义?怎样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含义:
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良好等方面因素的整合与统一,这是对健康更为科学,系统,深刻的理解和阐述。
怎样: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c.合理调控情绪。
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e.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22、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他人: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23、什么是道德?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和本质的基本观点。定义: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维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范和行为活动的总和。
起源:
马克思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有多方面的条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a.首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b.其次,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c.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体统一的重要条件。
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a.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b.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c.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道德必然带有阶级属性。d.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e.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
24、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⑴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利益&责任&奉献)
⑵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⑶讲求谦让礼让,强调克骄防矜。⑷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⑸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⑹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做到:
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⑵要按照【“四有”新人的标准】,做好取舍和创造性转化。
⑶【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要通过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继承和弘扬优良的道德传统。
⑷反对两种【错误思潮】(文化复古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⑸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自觉避免各种错误倾向的影响。⑹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
25、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a.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b.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c.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现金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原则: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a.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b.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c.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26、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内容: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八荣八耻】 为什么:
a.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b.社会主义荣辱观指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方向。c.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27、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8、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结合实际谈谈大学生应怎样树立诚信品质?
(1)以诚实守信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既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又是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实践的正确反映。
(2)对于个人,诚实守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对于单位,诚实守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于社会,诚实守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对于国家,诚实守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
(3)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需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
结合实际怎么做:①大学生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讲诚信,讲道德,言必信,行必果,诚心做事,诚实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自觉端正态度,坚守道德规范。②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努力培养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奠定立足现代社会的道德基石,成为高素质人才,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③学思并重,省察克治,慎独自律,积善成德,知行统一。④向道德模范学习
29、简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应如何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主要内容:(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5)遵纪守法 怎么做:①要提高认识。社会公德要求的文明范畴是最基础的文明行为,如果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连这些基础的文明行为都做不到,那将是教育的悲衰。②注重大学生自己的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不仅仅只是唤醒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更重要地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加强管理,包括公德行为方式的选择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③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公益事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了解社会、拓展实际工作能力,尤其是增强社会责任感有极大的帮助④自身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正确人生观的确立,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健康审美趣味的提升,无不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影响。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将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0、请结合实际谈谈法律规范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答: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31、结合现实谈谈大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十分必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应当做到: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应当做到: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32、如何认识恋爱中的道德要求?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妥善处理大学时代的恋爱问题?
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当代大学生对爱情应该持【慎重的态度】。第一,不能把友谊 当爱情;其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
位;第 三,不
能
片
面
地
或
功
利
化
地
对
待
恋
爱;第 四,不
能
重
过
程
不
顾
后
果,避
免
婚
前
性行为。
【处理好几种关系】
:一是恋爱与学习的关系;二是恋爱与关心集体的关系;三是恋爱与关 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33、简述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
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34、简述结婚的条件和法定程序、离婚的原则和具体方式。必备条件有三个:
一、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二、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三、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禁止条件有两个:
一、禁止直系血亲火热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
二、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②结婚的法定程序: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结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③离婚的原则有两个:
一、保障离婚自由。
二、反对轻率离婚。④离婚的具体方式有两个:
一、协议离婚。
二、诉讼离婚。
35、什么是法律?如何理解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量保障实施的,反应由特定的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法律的的规范体系。
经历了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社会主义法律
36、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本质: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律保障。
作用:
(一)规范作用: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二)社会作用:确立和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
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
确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
推动社会改革与进步
37、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哪些国家机构享有立法权,立法的法定程序有哪些环节? 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拥有立法权。程序:法律案的提出、审议、表决、公布。
38、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包括哪些环节?应如何全面理解法律的遵守? 包括法律制定、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依法办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力,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在法律运行过程中,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切组织和个人都是守法的主体。
39.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40、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关系。
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关系。
3、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4、服务大局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41、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特征是什么?如何培养?
法律思维方式是指人们按照法治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就体现为对待和处理法律、权利、权力和程序这四个基本要素的态度和方式:
1、法律至上。
2、权力制约。
3、人权保障。
4、正当程序。
培养方法:
a.(通过书本,收听收看法制广播电视节目,阅读法律类报纸杂志等)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解释、推理、填补漏洞等)方法。
c.参与法律(立法讨论、法律监督或者司法审判等)实践。
42、什么是法律权威?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法律权威意味着:法律在众多社会规范中居于主导地位,不得以政策、道德和习俗等社会规范代替法律;社会主体的一切都要以法律为最高权威。
1、树立法律信仰。
2、引导他人尊重法律权威。
3、敢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43,我国宪法有哪些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 基本特征:
①.内容上,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②.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最高行为准则】。
③.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严格】。基本原则:
①.党的领导原则。②.人民主权原则。③.公民权利原则。④.法治原则。⑤.民主集中制原则。
44、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制度有哪些?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5.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有哪些?
①【平等权】——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础。②【政治权利和自由】——依法享有的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为公民直接参与政治活动提供的基本保障。具体方面:第一,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第二,政治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是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也是保持和发展公民个性的必要条件。
⑤【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⑥【社会经济权】⑦【文化教育权】
⑧【特定主体权利】:具体指妇女、离退休人员、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青少年、华侨。
基本义务(宪法义务)有: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④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⑤依法纳税⑥其他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46.民商法与人们日常活动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我国民法规定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权利制度、民事责任制度都有哪些具体规定?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禁止权力滥用
民事主体制度: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主体有两方面的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
民事权利制度: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
我国民法规定民事权利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
民事权利是民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因为民法是“权利本位”的法,民事权利是民事立法的根本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民事权利的内容:(1)享有权利的人可以在法定范围内直接享有某种利益,或实施一定的行为。(2)享有权利的人可以要求负有义务的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3)享有权利的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自行保护或请求有关国家机关予以保护。民事权利的特征:(1)利益性:民事权利以一定的物质利益为中心内容,是权利主体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享有或获取一定利益的资格。民事权利所体现的利益,既包括财产利益(物权),也包括非财产利益(人身权)。(2)法定性:权利主体所享有和获取利益的范围和限度由民法加以规定,并在这个范围和限度内由民法加以保护。(3)依赖性:与民事义务密不可分,权利的实现离不开义务的履行。④民事责任制度: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我国《民法通则》规定: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以民事责任发生的原因为标准,民事责任可分为:违约责任、侵权责任(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特殊侵权民事责任)。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违约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有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存在过错。
一般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客观上存在损害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违法行为和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特殊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47.怎样理解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刑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的根本性准则。刑法的基本原则: 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当原则、适用刑法一律平等原则。
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是:
(1)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是指什么行为构成犯罪、构成什么罪及处何种刑罚,均须由法律明文规定。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对于所有的犯罪人,不论其社会地位、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宗教信仰、财产状况如何,在适用刑法上一律平等,任何人不得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
(3)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相适应,是指根据行为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决定所处刑罚的轻重,即罪轻刑轻,罪重刑重,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48.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体系包括:犯罪构成,排除犯罪的事由,故意犯罪的形态和共同犯罪,它们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犯罪构成 :犯罪是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要件:
1,犯罪主体2,犯罪主观方面3,犯罪客体,4,犯罪客观方面。排除犯罪的事由:排除犯罪的事由是指虽然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一定的损害结果,表面上符合某种犯罪的客观要件,但实际上没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不符合犯罪构成,依法不构成犯罪的事由。《刑法》明文规定了两种排除犯罪的事由,即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
犯罪状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必须是二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形为;(3)必须是二人以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49.试述我国刑罚制度的具体内容。
刑罚是由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
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体系由主刑和附加刑构成。主刑:指对犯罪分子独立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附加刑: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分为: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对犯罪分子决定刑罚,应当根据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判处。具体的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
50.谈谈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与修养。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法律修养: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
第五篇:2010思修答案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A)
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D2.A3.A4.C5.C6.D7.A8.C9.A10.B11.B12.D13.D
14.C15.C16.B17.A18.B19.B20.D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ABD22.AB23.ABD24.ABCD25.BC26.BCD27.CD28.ABCD29.BC
30.BC
三、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31.答案要点:(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5分)
(2)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4分)
(3)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2分)
弘扬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分)
弘扬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2分)
32.答案要点:(1)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5分)
(2)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1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对人生价值进行评价,除了掌握科学的标准外,还需要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坚持四个统一: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5分)
(3)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5分)
33.答案要点:(1)交通环境属于公共生活的范畴,有序的公共生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4分)
(2)文明出行是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内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两者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道德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6分)
(3)构建文明的公共秩序,需要学习和把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树立社会公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和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提升自身文明素质。(5分)
四、论述题(15分)
34.参考要点: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政治自由。(见第八章)
大学生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和实现个人的意愿和追求,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见第七章)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立法目的是在维护社会安定和公共秩序的前提下,充分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和自由。其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政府依法保障原则。二是权利义务一致原则。三是和平进行原则。(见第五章)
内容一般要包括上述要点,并结合大学生实际,观点正确,逻辑清晰,论述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