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梦想永远在路上
梦想永远在路上
作者:邓在艳云南省文山市文山学院
别人用掌声欢迎未来的自己,而我们在做什么呢?抱怨世界对我们不公,抱怨别人对我们不好,我们究竟在做什么?我们的梦想能坚持几分钟,坚持几小时,还是坚持几天?说到这里我们有的朋友不禁感到汗颜,因为过去的日子里,我们的理想仅仅是为了别人的理想而理想,我们自己真正的梦想在哪里?我们很多时候只是为别人活着,别人的情绪随时都可以左右我们,而现在,我们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
也许“别人问我幸福吗?”,我也会说我一点也不幸福,因为幸福离我是那么那么的遥远。一位老学者说过“人生=百分之五的痛苦+百分之五的幸福+百分之九十的平淡”,而我的却是“人生=百分之九十五的痛苦+百分之五的幸福”。面对过去的释怀对我来说太难太难,难道我注定在痛苦的泥泞中挣扎一辈子吗?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说过“不知宏观者无以谋微观,不知未来者无以谋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谋中国。”。多少人是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的?然而有梦想的人谁又敢大声的说出来?敢说的人成了成功者,不敢说的人他们的梦想最终成了幻想,于是就在幻想和平淡中终老一生。
30年前我们的先辈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不懈的努力着,那时的他们理解的社会主义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现在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是由先辈们不断努力换来的,所以梦想的路上要学会感恩。
孤单并不可怕,用爱温他人,用自己的聪颖踏出美丽而灿烂的人生足迹,未来并不那么遥远。不要辜负前面为你铺路架桥的人,不管生命的姿态如何,都要学会感恩;如果有一双手为你撑起小小的天空,不管那力量有多少,都要学会珍惜;或许你会顺风顺水,但千万不要夜郎自大;或许你会坎坷难行,但千万不要妄自菲薄。
我们就站在舞台中间,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抑或有人才嘲笑你的无知,把它当成喝彩声就好,因为前进的路上总有傻子在笑的,不要在意什么流言蜚语。人生也许会有飘忽不定的感觉,但没有关系,“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心永远不要丢失,因为只有想要的人才会努力。
生命抑或长抑或短,是在于自己怎么理解。有梦想的人,认为短短几十载,就在拂袖之间,就在弹指之间,他们与信念为伴,他们永远不孤独;想虚度年华的人,这漫长的岁月,对他们来说是折磨,是空虚和无边的寂寞,他们以平淡为伴,他们也不知何为孤独。
祖国的事业犹如朝阳冉冉升起,作为90后的我们不要羡慕过去,不要对未来太多空想,立足实际,大步向前。不要像有的人说的“90后自私、冷漠、心灵脆弱,是啃老族。”。我们要勇敢的告诉世界90后早已吹响了前进的号角,我们的青春和力量没有终点,我们不怯懦,我们“never give up”,我们承担得起祖国的未来和明天。
有一种永不放弃的信念,不管在何时它都会带你走向远方。要相信,只要你有想飞升天和太阳肩并肩的信念,世界就会等着你去改变。想做的梦,不怕别人嘲笑,不管有没有烦恼,勇敢的大步向前。
有了梦想的路,年轻的梦没有终点,最终我们就会“满载一船星辉”。
第二篇:梦想永远在路上
听着窗外夏日里时紧时疏的雨声,便满心都会伫足了 宁静。整整半年过去了,今天自己总算可以平静下来,告诉你们,那追寻梦想的365个日日夜夜里所发生的一切.2008年的一月十四号,我们临床医学的所有同学,进入了各所医院.开始了我们为期几近一年的临床实习,这也是我们由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时期.我如期进入了我们省最好的一所医院.说实话,做一名医生是份很辛苦的职业.我还记得自己第一个实习的科室,每天早上六点半就从床上挣扎着爬起,七点半到科室为二十多个病人测血压;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交班,查房,修改医嘱……在医院里,时间似乎不由钟摆来度量。就算成天的忙碌,也会让脑袋中始终悬着一根紧绷的弦,每当自己的脑袋嗡嗡作响时,自己的心情就开始变得焦虑而不安。
而这种不安几乎沉浸了,我整个考研的路途之中:不安于实习一年真正掌握知识的程度;不安于临床上许多是否尽到的责任;然而最让我不安的是那一天天的临近——09年1月10日(考研日期)。
时间依然以他无坚不摧的脚步走着,而那年5月份 的我也注定会疲惫的奔波在实习和考研的路上。那是我出生在现在为止,从未有过的压抑。我不知道该如何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临床上,尽管不断的强迫自己可依旧感到了倦怠;考研上,尽管想全力以赴的去追求可依旧体会到了力不从心。
每当夜幕笼罩时,那桌边唯一点亮的台灯。让我深切体会到了一个本属于千万读书人的寂寞感,只是这份寂寞,对我而言是自己内心深处压抑的情愫。是的,我想每一位奋斗过,追求过的朋友都会体会到这种难以名状的感情……
大内科的实习就在这样的挣扎中结束了,紧接而来的是让我更难支撑的外科实习:在骨科,我每天面对着强度极大的手术,那一拉就数小时的钩,每次下台时让我的手,连拿筷子吃饭时都颤抖。在急外,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辛苦,从脚迈进去那一刻起,就毫不停歇的面对接踵而至的病人。那一天天的清创,缝合,换药,拆线;那一次次带教老师的叮嘱和临床原则;那一幕幕血腥的场景……所以的这些,让我至今久久记忆。
而我,始终坚持着那个梦想,那所学府;从未放弃,更不曾想过要放弃。无论座在公共汽车上还是走在回家的路上,都会拿出英语单词记忆;无论医院的工作有多
繁忙还是那份住院志老师有多催促,都会翻开书本仔细的看,仔细的问,仔细的来回比较理论和实际;无论自己那天有多么的疲惫还是在医院遇到了怎样的责骂,都会在夜晚八点整理好自己的心情,翻开书本一遍又一遍的记忆氧解离曲线的意义;三羧酸循环的步骤;细胞坏死的类型……那一夜夜支撑我的,除了父母和朋友的鼓励,更最要的还是我始终相信,梦想永远在路上!
在普外科,每次值夜班,都忙于深夜的手术;在肝胆科,那重复的“胆囊切除术”的拉钩;我都不记得,自己做过多少次的“阑尾切除术”;都不记得,自己那熬的已经无神的双眼有多么惨不忍睹.这一切的痛苦,煎熬,到了今天,回想起来都化成了那涩涩的泪水,滑下脸庞。
突然间,想到了一个词“蜕变”!是的,那种过程开始让我变的坚强,变的勇敢起来!不再有那么多的抱怨,不再有那么狂躁的心情。自己感到,生命就像那始终朝向太阳的向日葵,虽然必定会承受许多成长中的痛,可总有那么一天会成为破茧而出的力量!
10月份的金秋,让人感受到那久违的收获。我来到了我第三个需要实习的科室——妇产科。我总是被那出生时婴儿的啼哭声感染,感染我的不仅是那新生命带来的喜悦,更多的是感动于母亲垂死挣扎后诞生的礼物!
此情此景,更不由的想到了自己,行走于梦想道路上的痛苦,艰辛以及不堪,总是用自己的傻傻的执着坚持着。
还记得那夜,连续上台和老师做完了五台剖宫产的手术,下台时已经凌晨四点了。那时的身体,思想早已不由得自己去控制什么了。座在办公室,毫无胃口的和老师吃着夜宵,突然间老师开口问我:“你是要准备考研究生吗?”
我猛然间抬起那张疲惫不堪的脸庞,回答说“哦,是的”。
“你准备考哪个科室?”老师又问道。“消化”,当我回答完,我已经感到那眼角侵润的泪水。这样的夜幕,在家里或许我的台灯还在亮着;或许自己还在分析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那划下的泪水,只有我知道,是因为自己珍爱的梦想有人理解有人懂得时的感触。
开始填报第一志愿了,自己渐变的犹豫而迷茫起来。华西的校园确实让人神往。那一入校门,七月就盛放的满塘荷花曾经那么深深的吸引过我。可现实,让我沮丧而逃避,我不知道自己兵败如山时,是否还有足够的勇气重头开始。我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去面对,这一年努力的附水东流。最后的自己选择了的母校,作为第一志愿。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天的选择或许是对的……
报完志愿后,时间越发的飞逝,似乎想把这个——怀着梦想孩子的我,沉沉的摔在地上。可自己依旧可以平静的去拼搏,去奋斗。
夜晚睡觉的时间一拖再拖,每天喝咖啡的包数一加再加,就连那闹铃,也换成了自己竭斯底里吼叫出的“起床了,考研没几天了!”的声音。很多时候,很多人会告诉我,“学习是要有效率的。”我听到后只会苦苦的笑笑。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更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我能做的只是无论结果义无反顾向前冲。就算撞的头破血流,就算输的一败涂地,我也无怨无悔。
终于我结束了最后一轮儿科的实习,为期几近一年的实习总算结束了。那时早已离考试只有一月不到的时间了,我总算可以只为,那个单纯的梦想而努力了。
每当深夜只有自己一个人时,巨大的压力和孤独总会像泉涌般袭来。这时,自己总会隐忍住那即将涌下的泪水。抬头看到墙上写着“全力以赴”的标语以及那为数不多的倒计时,便复归好自己的心情。把头再一次埋到书本中去了……
我不知道自己梦想过多少次,走进考场了那一刻该是怎样的心情。可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长久的压抑终于爆发了,考政治的头一天夜晚,我彻底的失眠了,我辗转于床上久久的不能入睡。第二天下午,当英语试卷
发下来时,我大脑懵的一下,作文很不好写,我开始有了想放弃的冲动。当这种情绪化的感情一发不可收拾时,我就变的很难把握自己了。还记得,总算在下午三点十分结束了大小作文的写作,开始进入四篇阅读。自己不知道当时是怎样的动力,让我专注的去做完后面的题。或许是有了一种享受过程的态度,而让我坚持尽全力的写到了,西综考试最后铃声的响起。事实证明,正是由于自己这种态度,才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接下来,就是等待分数的日子了。那长达一年紧绷的神经,开始得到了缓和。然而自己知道,没有缓和过来的,是自己追求的心情。那“痛并快乐的过程”,似乎像在酝酿着一坛好酒,有历经发酵后溢出的醇香。
分数出来了,那天晚上我独自一人座上公共汽车。跑到了一个网吧,坎坷不安的查到了那个分数。差去年的录取分几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那家网吧,又是怎样安静的坐在那公园里的。良久,良久……我叫来了朋友,坐到了酒吧里.我真的很庆幸自己有那么一批死党,可以无论时间无论缘由的陪你。那晚,在酒精的作用下,我想起了这一年全力以赴的奔走,我想起了桌上那盏伴随我多少个日夜难眠的台灯,我响起了太多朋友对我的支持和鼓励……那晚,我始终倔强的没有哭泣,因为自己告诉自己:“孙,你全力以赴了!”
当那夜醒来,自己开始面对现实的一切。平静的回到家中告诉了父母这个结果,平静的打电话给那些关心我的朋友。
只想说:“真的很感激你们风雨兼程的陪我走过,无论怎样,这份情这场过程都会印入我内心最温暖的角落。”
我始终相信“天道酬勤!”,而事实,也总得以印证。国家分数线下来那天,我哭了,我知道这是自己努力,坚持换来的结果。我毕竟以微弱的几分上线了,经过了复试,也如愿的考上了我的母校,我的专业。
后来的时间,开始变得有些舒缓了。现在的我还是坐在那曾经奋斗过的书桌前。所不同的只是,看着窗外晴朗的天空和桌上盛放的百合花;听着那自己深爱却放了许久班得瑞的音乐;再品着那散发幽香茶水……
我想,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片山崖,那是早晨攀登的地方也是黄昏仰望的地方。而我们的梦想一生始终在路上!
谨以此文献给我最爱的朋友!
第三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观后感
梅建伟
央视一套连续播放了警示片《永远在路上》,据专题片的预告片介绍: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正风反腐,力度有目共睹。党中央把管党治党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将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战略部署。近四年来,党中央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反腐败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多位因严重贪腐、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首次讲述他们的忏悔和反思。下面谈谈我观看《永远在路上》后的感受:
一是震撼 在看这部专题片时,我的心情不能平静。片中以大量的事实展现了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严重问题。兴建楼堂会所,公款吃喝,消极腐败现象十分严重。在现实生活中,形式主义比比皆是,如一些领导干部风光作秀,挂横幅、登台面、上镜头;不解决实际的文山会海;迎来送往中歪风盛行;干部下基层调研中走马观花;更有一些地方搞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搞虚报浮夸的假政绩,搞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形式主义作祟结出的恶果只能由群众来“埋单”。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一些干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或心中无数或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置若罔闻。一些干部官气十足,唯我独尊,专横跋扈,听不得不同意见。一些干部遇事推诿、怕担责任,办事拖拉、敷衍塞责,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还有一些干部,眼里只有领导没有群众,对上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享乐主义的思想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他们认为“理想是空的,政治是假的,吃喝玩乐才是真”。他们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追求吃得好、玩得痛快、住得舒服,享受所谓的“人间乐趣”。为了追求“舒适”目标,有的人不惜铤而走险,大肆索贿受贿,最终沦为人民的罪人,奢靡之风盛行,在一些干部心中,艰苦奋斗已渐行渐远,群众观念日渐模糊,甚至完全淡忘。有的干部要求超规格接待,住豪华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有的干部在高档场所、名山秀水流连忘返、乐不思蜀。还有的地方财政经费也敢拿来乱花,甚至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奢靡之风之盛、之甚让人瞠目结舌,这些已经关乎我党的生死存亡。
二是鼓舞习总书记说:“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加大了反腐的力度,令人振奋,令人鼓舞。特别是那些不可一世的大老虎,也难逃法网。徐才厚、***、令计划之流曾经高高在上,挥霍着百姓的民脂民膏,其奢靡腐化程度令人瞠目结舌。我们每天打开电脑,就会看到那些高官要员纷纷触电落马,“表哥”,“房姐”,“不雅视频”等让那些腐败分子浮出水面,接受民众的监督和法律的严惩。变化是最扎实的答卷,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精神上补了“钙”,“四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探索出了有效途径,以转作风改作风为重点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三是反思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终成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党内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四是决心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作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总结了“六个必须”的经验;就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提出了八个方面的要求,这是我们深入推进作风建设、加强党的建设。要深入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才能开创党的作风全面纯洁的新局面,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今后工作中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打好党风廉政建设这场硬仗,以好的作风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近日,单位组织全体党员(也包括我这个预备党员)观看了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系列剧集,看完后感触颇深,党风廉政,是一个政党自我进化、自我调适、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践行和实现政党的宗旨。
《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帅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第五集《把纪律挺在前面》,第六集《拍蝇惩贪》,第七集《天网追逃》,第八集《标本兼治》。本部专题片以大量翔实的材料,展现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展现了各级纪检机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严格监督执行的坚决行动,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来党风政风改进、社会民风转变的重大成果。《永远在路上》列举了多名省部级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周本顺、李春城等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他们的腐败是惊人的,这种不正之风我们应该严惩不贷。专题片教育我们党员应时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在未来生活中要引以为鉴,理想信念不能迷失方向,时刻谨记自己是名共产党员。
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表明了中央坚决整肃“四风”的决心,展现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年以来党风作风改进的重大成果。党的作风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一定会失去人民群众的信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如果失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那后果是很严重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白恩培所说的话“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子,个人还买的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攀比之心,人皆有之,对于这种本性,我们应该时刻提高警惕,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入党初心,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为人民维护公平的初心。在日常的各项工作中,像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这些好党员、好干部学习,坚决抵制“四风”,认真学习《党章》、《党员条例》等规定,始终牢记理想信念,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始终牢记责任使命,牢记党员形象,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要在政治上负责任,树立高度的政治意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在作风上负责任,形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自己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为祖国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在工作上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作风建设修炼永远在路上。
李彩红
2016年12月10日
第五篇: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
——记平遥煤化集团董事长郭兴银
从最初的井下推箱矿工、办公室干事、副主任,一直到后来的企管办主任、经营副矿长、集团董事长。仅仅二十余年时间,郭兴银从一个普通的农家小伙成长为拥有16家下属企业的集团公司老总,无论他的企业还是他的名字,在古城平遥早已家喻户晓。街头巷尾,“郭兴银”三个字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财富传说,而他的企业,在今天,也明明白白地为县财政贡献着近三分之一的税收份额。
可是人们并不知道在1994年初郭兴银正式接管平遥一矿(即煤化集团前身)之前,这家国营企业却是一个连年亏损、资源面临枯竭、职工精神懈怠的烂摊子。
“关键是信心!有信心才会有力量。”没有象样的会议室,那天的动员大会是在职工澡堂开的。基层出身的郭兴银讲话颇有感染力,无论普通矿工还是中层领导都公认他身上有一种领袖气质,正是这样一种气质和他平日里谦和的作风凝聚了大家的力量。当年,通过常抓不懈地思想动员,行之有效地技术改造,平遥一矿的经营终于有了起色。职工们看到了希望,干劲也回升了。到1995年8月,郭兴银又提出“将软肋变硬肋、化短板为长板”的生产经营理念,鼓励生产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技术。很快,井下机运效能不高的问题被指出,无级绳传输随即改为皮带传输,产能大大提高。年底,企业终于从亏损的逆境中走出,开始盈利了。
化劣势为优势,将弱项转变为强项。在企业内涵中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品质,而对于企业领导人来说,敢打硬仗,敢从薄弱处下手,需要具备强大的勇气与毅力。与众多得过且过、只顾眼前利益的企业家相比,郭兴银的经营策略显然更具远瞻性与社会责任心。1997年,经过多方奔走,平遥一矿成功重组了与之毗邻的温家沟煤矿,该矿煤田资源较为丰富,此举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期困扰在一矿人心中的“煤田资源即将枯竭”的隐忧。当年,已正式更名为平遥煤化有限责任公司的一矿年煤产量突破15万吨大关。到2002年,更是历史性地达到30万吨的高度,上缴利税300万元。
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煤炭产量大幅度提升的背后,又隐藏着新的危机。多年来公司煤炭外运主要依靠县煤运公司,现在产量提高了,县煤运公司仅仅能够解决很小的一部分,大量的煤炭积压在煤矿销不出去,煤炭外运难又成了当时制约公司发展的新的瓶颈。怎么办?面对这个新的软肋,总经理郭兴银又下出了联营兼并乡镇煤运公司这步好棋。当时全县只有两个公司具有煤炭铁路发运权,一个是县煤运公司,当时全县煤炭的99%由该公司发运,另一家是县乡镇局下属的乡镇煤运公司,每年只是零担发运,职工40多人,但是由于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年发运量仅仅3000吨。如果仅从资产负债情况来看,兼并这样的企业是很不划算的,但郭兴银看准的是这个公司所具有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在此期间他力排众议,果断决策,采取人员债务全接管,联营重组了这个被人看作是包袱的公司,形成了煤炭生产、发运销售一体化经营的新格局,为公司的煤炭运销提供了可靠保障。
随后几年的事实再次证明了郭兴银最初的决策是非常英明的,仅仅用了五年的时间,乡镇煤运公司的年煤炭发运量就由过去的3000吨发展为30万吨,发运量提高了100倍。2005年他们又启动铁路专运线建设项目。至2007年,年发运量250万吨、南同蒲线上设计最科学的铁路专用线顺利竣工。此举大大地增强了平遥煤化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发展空间。
一个没有自身文化的企业是短命的,也是呆板的。在注重文化建设的今天,制度与创新固然可贵,但企业如果只知道生产、只知道单纯地营销,注定不会走太远。郭兴银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近些年,平遥煤化集团在企业文化构建上无疑是同行业中的翘楚。
办煤化报、办网站,当年的“煤黑子”们工余时间读报、上企业内部网已成惯例。随后,公司又在矿工当中发掘和挑选了百余名懂生产擅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大力提拔任用。除此之外,公司每月还要进行一次合理化建议总评,并配套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对于有实际价值的建议实行重奖,最高的一次奖金额曾达到2万元。
从2005年始,平遥煤化集团着手实施他们的第五次人才战略大转型,那就是由原来的劳动型职工向学习型职工的跨越。提出了“用知识塑造人才”的口号,先后组织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赴海尔、南山等大型企业集团考察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发展理念;选拔中青年骨干带薪到清华、北大、太原理工大学等高等学府深造;每年投资近10万元与省内管理咨询单位联手对经理级干部进行培训;在一线中挑选文化高、年龄小、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选送上大学研读;派遣对企业
作出重大贡献的20多名劳模子女赴专业学校定向培养。年初,平遥煤化公司又与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了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平遥煤化集团煤化班和机电班。学院教师利用周末,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的前提下送教上门。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除了加强人才培育,更重要的是选择一个产业方向。近些年,煤碳采掘与深加工类企业几乎成了环境污染的代名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生存环境,企业赚取再多的利润又有什么用?”这些年,郭兴银挂在嘴边的常常是这样一句话。他本人及他的父母都居住在离煤化集团不远的一个小村子里,目睹了居住环境十余年间深遽的恶化,郭兴银深知自己责无旁贷。
2004年,煤化集团领导班子果断决策,确立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思路。公司按照“绿色开采、生态和谐”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示范型矿井建设,开展了矿区万亩造林工程。在由煤炭采掘向焦化加工的产业链延伸过程中,他们确立了一步到位建设60万吨机焦项目的发展思路。随后又大力建设节能环保项目,新建了矿井水处理厂和2.4亿标块煤矸石烧结砖砖厂。其中,年产2.4亿标块煤矸石烧结砖项目是利用矿渣和煤矸石作为主要原料,项目集节能、节地、利废、环保于一体,实现了烧砖不用煤,制砖不用土的突破,形成了煤-焦-电-煤矸石烧结砖的一条龙产业链。而公司的生化水处理、消烟除尘、脱硫系统、蒸铵系统等项目一年后也建成并投入运行。近三年间,公司又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在厂区内外进行大规模造林绿化。目前绿化面积占到厂区面积的30%以上。夏秋季节,步入厂区,绿
树掩映,花香飘溢,清风扑面,整个生产厂区被浓浓绿色包围,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他们这种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的观念,得到了应有的回报。2008年初,在省、市、县各级政府的环保整治专行动中,平遥煤化焦化厂成为本县唯一予以保留的焦化企业,超前的发展理念为企业赢得宽广的生存空间。
2008年5月,公司佛殿沟煤矿又被省环保局授予“山西省生态示范型矿井”,这是公司继获得晋中市“花园式单位”后的又一殊荣。然而,所有的成功都只能代表过去。用郭兴银的话说——“我们永远都在路上。”时至今日,平遥煤化集团销售收入已突破25亿元,年上缴利税2.5亿元,是古城平遥工商界名副其实的巨无霸。但做为集团董事长的郭兴银在大会小会上总在强调企业的危机感,没有危机感就没有上进的动力。而居安思危,是中华民族古老的风范。
此刻,郭兴银正在路上,平遥煤化集团正在路上,中华民族也正快步行走在伟大复兴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