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争做新一代送信的海娃
争做新一代送信的“海娃”
《鸡毛信》讲的是12岁的主人公海娃历尽艰辛万苦送信的故事。在送信的途中,遇到了敌人的搜查,海娃机灵把信绑在绵羊的尾巴下面,敌人在他身上没有找到信,又开始搜羊,关键时刻海娃抽了绵羊一鞭子,使羊全跑了,才度过了这一关。接着,海娃被敌人抓了,但是他沉着冷静,和敌人斗智斗勇,最终把信送到了张连长的手里。
读了海娃送信,我感到很惭愧。现在是和平年代,我的许多少年朋友缺少的正是海娃这种精神。我们从小娇生惯养,没有经受过风雨的磨练,“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句话形容我们最恰当不过了。社会条件越来越好,而我们的生活能力却越来越差,父母怕我们受苦,为我们包办了一切,如果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没有生活能力的人怎样处事?没有自立能力的人怎样生存?没有对知识的苛求,长大后怎能报效祖国?当我们还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的时候,海娃他就已经在为国家做大事,肩负起艰巨的任务,并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更让我钦佩的是,海娃居然在手中子弹的情况下,依然漂亮的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然而想想我们,遇到一点委屈就哭泣,碰到一点困难就放弃,经不起一丝丝的考验,更不用说完成如此重大的任务了。此时,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其中夹杂些许感动,些许惭愧.......
回顾历史,像海娃这样的小英雄还有很多很多,王二小、小萝卜头、刘胡兰......如果没有革命烈士的流血牺牲,顽强抗争,哪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海娃的故事已深深地影响着我,胸前鲜艳的红领巾时刻提醒着我要刻苦学习,我们应该学习海娃的精神:正义、爱国、勇敢、机智。只有学会磨练自己的人,才能成为意志坚定的人!只有成为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勤奋努力的学习,长大后才能把自己的国家和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也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是21世纪的新一代,我们要争做新一代的"海娃",为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做出一份贡献.
四(3)班 戎可倩
评语:题目新颖且有感召力,让人想知道文章究竟写了什么。语句通顺流畅,概括能力强,能把自己看过的故事用简短的语言准确的表达出来。感情真挚细腻,富有思想,通过阅读能够对生活有所感悟,有所反思。文章最后很有感召力,且呼应题目。
第二篇: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
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
上课之前,先请大家看一幅最近网上很火的漫画。“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么一句话,会让很多人会心一笑。漫画固然有着调侃的味道,但也告诉我们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有梦想就有希望,只要全赴以力,就有实现的可能。医生的梦是救死扶伤,教师的梦是育人成材,法官的梦是维护公正,作为一名军人,我们的梦是什么呢?大家说的很对,军人的梦就是强军梦!这个梦想如何实现?在前不久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给了我们答案:要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打铁还需自身硬,只要我们瞄准成为新四有革命军人这个标准走,梦想就在不远处。这节课,我就围绕《让强军梦在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中闪耀》这个话题和大家一块探讨学习。
一、有灵魂,就是要信念坚定、听党指挥,做到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灵魂是军人的大脑,是信仰,是精髓,是革命军人本质的体现。一位哲人曾经说过,理想的种子一旦在心里扎根,就会开出艳丽的花朵。刘胡兰面对铡刀,留下豪言“怕死的不是共产党!”;董存瑞手举炸药包大声呼唤“为了新中国,前进!”革命先烈们就是靠着对党的绝对忠诚,为了心中的信仰,不怕流尽鲜血,最终夺得了胜利。作为革命先烈的接班人,在当前面临诸多挑战的严峻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我认为,一是坚定信念不迷航。
—1— 理论领悟的越深,信念固化的就越牢。我们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自觉自信;重点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增进对党中央、习主席的信赖拥戴;加强党史军史学习教育,认真学习党的基本思想、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入了解党的优良传统,认清党的丰功伟绩,坚定铁心跟党走的信心。要敢于理直气壮地驳斥各种歪理邪说,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各种风浪考验面前,始终保持不可撼动的政治定力。二是绝对忠诚不动摇。当前,国际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各类错误思潮需要我们警惕,比如西方抛出的“无限制自由、绝对民主”、“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等错误思想,有的甚至还鼓动少数群众企图发动颜色革命。作为军人,一定要自觉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候不含糊。要时刻牢记学习之中有政治、言论之中有政治,认清网络敌情、交往陷阱的现实危害,保持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我们要体现在忠诚行动上,对上级部署任务,无论是否满意都要先执行、真落实,态度非常坚决、行动不打折扣;时时刻刻用张思德、方永刚等榜样力量激励鞭策自己,校正追求航向,做到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弘扬传统不懈怠。长征时期,茫茫的雪山上,一个战士冻僵了,被大雪掩埋的身躯高高的举起一只手,手中紧握着一本党章和几块党费;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口号是—中国共产党万岁;去年抗击非洲“埃博拉”疫情期间,—2— 党一声号令,数千名军队医务人员冒着生命危险驰援非洲。为什么我们历代官兵能够坚守信念、坚贞不屈、一往无前、那是因为听党指挥作为人民军队的军魂,早已流淌在血液之中。我们要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使之永放信仰光芒;加以传承、汲取力量,不断端正军人价值追求。
二、有本事,就是要素质过硬、能打胜仗,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军人生来为战胜,甘将此身常报国。”军队作为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打仗”是基本职能,就像农民种地、工人做工一样自然存在。军人生来为战胜,军人的“本事”,就是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平时不玩命,战时就丢命。一身本事不是讲出来的、喊出来的,而是靠平时练出来的。被誉为“三栖精兵”的80后“枪王”何祥美在他的日记中曾写道:没有打赢本事的人不配做军人。那么打赢本事怎么来的呢?首先,要心系使命谋打赢。当前世界格局动荡多变,我国周边形势严峻复杂,朝鲜半岛危机一触即发,钓鱼岛问题剑拔弩张,南海岛礁争议不断,加上国内暴恐势力活动猖獗,我们每名官兵都要认清国内外的严峻形势和安全威胁,充分认清潜在挑战和复杂局面,认清本单位在大规模作战中的职能使命,不断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始终做到天下虽安不忘战,枕戈待旦绷紧弦、真打实备谋打赢,切实践行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光荣使命。其次,—3— 要强化素养抓学习。学习是增长本事的根本途径,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一名军人不把学习当成一种自觉习惯,就是失职,就要被淘汰。我们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种追求,一种爱好,决不能有消极思想,把学习当负担,要做到日有所获,不能总是昏沉沉、轻飘飘过日子。再次,要精武强能当尖兵。“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习武是军人的本分,精武是打赢的本钱。我们要以“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劲头刻苦训练,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抓紧训练,要把每一次训练,每一次操作,每一次比武,每一次考核作为实战来看待,练技能、练战术、练意志,争当精兵强将,提升打赢信心。在练打赢的道路上,大家要树立“冲锋我当先锋”的意识,用真难严实标准练体能、练技能、练智能,做到训练再苦不叫苦、强度越大越顽强,切实把自己锻造成能打胜仗的战士。
三、有血性,就是要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做到敢挑重担、敢打硬仗、敢于献身。
血性是军队的属性,是军人的符号。习主席多次强调指出:和平时期,决不能把兵带娇气了,威武之师还得威武,军人还得有血性。可以说,锻造军人血性,是我们落实能打胜仗要求的根本保证。血性是什么?是彝族战士吉克克的用全身16处伤疤换回7个全军第一的果敢刚毅……因为血性,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因为血性,他们的名字被历史铭记。
—4— 战友们,如果把你们每名同志都比作一张白纸,那么,从“家中娇子”到“军中骄子”,从合格军人到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无疑是这张白纸上画出的最至善至美的图画。70多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从年轻的红军战士身上得出一个答案:这是一支有灵魂的军队。70多年后,让我们在座的“80后”“90后”的官兵,用超越年龄的忠诚信仰、使命担当、血性气概和高尚品德,再一次告诉他们,我们这支军队的灵魂不变、本色不变、血性犹在、勇气更锐!
—5—
第三篇:关于海娃读后感
在抗战期间,出现了秋瑾、江姐、董存瑞等青年英雄,而儿童团的小英雄:王二小、雨来这些人也不会被人们忘记。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还有一个孩子,叫海娃,他也是伟大的!
在华北的抗日根据地,12岁的海娃一边放哨,一边放羊,监视着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跑楼鬼子进山抢食去了,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让海娃带给八路军的张连长。一路上,海娃碰到了鬼子,幸好,他把鸡毛信拴在了老羊的尾巴里,这才瞒过了鬼子,躲过了一劫。海娃被鬼子折磨得难以想象,终于,被他找到了机会从鬼子的魔爪中逃了出来。一口气跑了好几里路,他拼命往山上跑,可不是所有人都是有同情心的,无情的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最后,海娃忍着痛,还是把信交给了张连长。
12岁,在现在应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尽情的学习知识,而海娃,却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做了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海娃他是机灵、聪明的,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瞒过了鬼子。在最紧要的关头,他乘机从鬼子那里逃走了。
12岁的孩子,我觉得是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负担的,“一气跑了好几里”!现在的孩子,整天坐在汽车中,那还能跑成这样?一个400米就把他们累得够呛了。他是拼了命的,用全身的力气,为的只是不让这重要的信落入敌人的手中。
12岁的孩子,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楚!被枪射中,是怎样的让人难以忍受!这让人揪心的疼!这些,在海娃的眼里,一定都不重要了,因为他在做一项伟大的工作,他在用自己的生命进行革命事业!
我已经13岁了,我的12岁是平凡的,但海娃的12岁,绝对是不平凡的!
在抗战期间,出现了秋瑾、江姐、董存瑞等青年英雄,而儿童团的小英雄:王二小、雨来这些人也不会被人们忘记。今天,我想告诉大家,还有一个孩子,叫海娃,他也是伟大的!
在华北的抗日根据地,12岁的海娃一边放哨,一边放羊,监视着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跑楼鬼子进山抢食去了,民兵中队长老赵画了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让海娃带给八路军的张连长。一路上,海娃碰到了鬼子,幸好,他把鸡毛信拴在了老羊的尾巴里,这才瞒过了鬼子,躲过了一劫。海娃被鬼子折磨得难以想象,终于,被他找到了机会从鬼子的魔爪中逃了出来。一口气跑了好几里路,他拼命往山上跑,可不是所有人都是有同情心的,无情的鬼子开枪打中了海娃的手。最后,海娃忍着痛,还是把信交给了张连长。
12岁,在现在应该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尽情的学习知识,而海娃,却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做了一件极其重大的事情。海娃他是机灵、聪明的,在最危险的时刻,他把信藏在了羊尾巴下,瞒过了鬼子。在最紧要的关头,他乘机从鬼子那里逃走了。
12岁的孩子,我觉得是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负担的,“一气跑了好几里”!现在的孩子,整天坐在汽车中,那还能跑成这样?一个400米就把他们累得够呛了。他是拼了命的,用全身的力气,为的只是不让这重要的信落入敌人的手中。
12岁的孩子,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楚!被枪射中,是怎样的让人难以忍受!这让人揪心的疼!这些,在海娃的眼里,一定都不重要了,因为他在做一项伟大的工作,他在用自己的生命进行革命事业!
我已经13岁了,我的12岁是平凡的,但海娃的12岁,绝对是不平凡的!
第四篇: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解放军报)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是习主席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发出的伟大号召,是我军血脉永续、根基永固的根本所在。5月26日,习主席在接见驻浙江部队领导干部时再次强调,引导官兵坚决听党指挥,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四有”,明确了新一代革命军人应当具备的理想抱负、素质本领、精神特质和道德情操。如同房屋的四梁八柱,哪一“有”都不能少,哪一“有”都不能弱。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谈到育人时说:“方向不定准,无论方法如何敏捷,如何洽意,只是行错路,究不能达目的地。”“四有”体现了时代发展要求和官兵价值追求的有机统一,我们既要联系优良传统来理解,又要弄清楚“新一代”究竟“新”在哪;既要根据官兵实际来践行,又要围绕强军目标来展开。
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人人都是主角,个个都要践行。如果说“四有”是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标准像”,那么每名官兵都应该拿起画笔绘好风格不同的“自画像”。如果说“四有”是官兵成长的“大目标”,那么每个人都应该设计好适合自己的“路线图”。只有把“四有”的标准立起来,把自己的差距查清楚,把践行的途径理顺畅,才能做到深刻领会、高度认同、自觉践行。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要接地气、有温度、走兵心,就不能不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让官兵在教育中唱主角。目前,正在全军深入开展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样子”大讨论,借鉴了去年全军战斗力标准大讨论的有益经验,是搞活自主式群众性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有利于在相互交流中深化认识,在思想碰撞中立起标准,进一步划清是非界限,校正人生坐标。
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离不开一个齐抓共育、人人争做的浓厚氛围。我们应通过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强化强军实践磨砺、强化本职岗位践行、强化使命任务锤炼等多种手段,调动官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形成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奋力推进强军兴军实践的生动局面。
第五篇:海娃的故事
小英雄海娃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抗日根据地龙门村,有赵姓父子俩,爸爸老赵是民兵连长,十二岁的儿子海娃是个“小羊倌”,也是龙门村的儿童团团长。一天,平川炮楼的敌人出来抢粮,村里的人看到海娃拉倒了“消息树”,都纷纷退到山上去。海娃正赶着羊向山里走,忽然遇到他爸爸,海娃的爸爸老赵得到了炮楼里自己人递出来的消息--炮楼里只剩下“猫眼司令官”和几个看家的日军、伪军。
老赵拿出一张攻打炮楼的路线图和一封信,要海娃送到三王村交给八路军张连长,叫张连长赶快带队伍去攻打炮楼。海娃看到信上插着三根鸡毛,知道是十分紧要的事,就已放羊做掩护,携信立即上路。没想到在山沟里就遇到了敌人的队伍。海娃急中生智,把鸡毛信紧紧绑在头羊的尾巴上。敌人看中了海娃的羊群,还强迫海娃给他们带路。为了老羊头尾巴下的鸡毛信,一路上海娃忍受着日军伪军的打骂。太阳下山了,敌人的队伍开进了平西庄,到处开枪,翻缸倒罐搜粮食。晚上,伪军怕海娃逃走,把他推到屋子最里边一个墙角睡。过了半夜,海娃跨过睡的象死猪的敌人,逃出门来,取出鸡毛信,溜出了村子。可是在路上却发觉鸡毛信不见了,于是海娃又回头去找。在村口海娃找到了鸡毛信,但却被伪军给抓到了。伪军强迫海娃带路到龙门村去。海娃把敌人带到一条山路上,敌人的骡马不能爬陡峭山坡,海娃越走越快,来到了山腰。敌人发觉走错了路,开枪打伤了海娃。海娃忍痛跑到山顶,倒在地上。危急时刻,张连长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日军和伪军全部被消灭,海娃也得救了。海娃把鸡毛信交给了张连长,张连长立即带领队伍攻下了炮楼,活捉了“猫眼司令”。海娃回到了龙门村,他比以前更勇敢更警惕的站在山头放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