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
2014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
材料:一扇窗户,就是一幅画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一幅幅画面,有的看到的是雅,有的看到的是俗,有的看到的是闹,有的看到的是静……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今年的山东卷仍然采用当前流行的材料作文的方式。这是一则比喻性的材料,通过认真审读,可以找到突破口:窗户是客观存在的,窗外的景亦是一个客观存在,为什么相同的条件的下看到的东西却不同呢?这一发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一问也便打开了写作思路:之所以看到的有所不同,是因为看问题的人不同,是因为看问题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看问题的人的当时的心态不同。
立意:1.做一个阳光的人。
2.乐观看人生.
第二篇:2012高考语文山东标杆作文
你我改变中国
山东考生
得分 57
当下社会,有些现象的确应遭千夫所指,万人唾弃,然而,叫嚣和指责是弱者的行为,真正的强者会去思索如何挽留渐行渐远的道德遗风,会去考量如何重建天下一家的治世太平。
我们身份普通,力量微薄,但这能阻止我们成为强者吗?不,中国的改革,应由你我来推动。
秀美的江南小城,杭州,有一位铮铮铁骨的汉子。
飞来的横祸打穿腹腔,击碎肝脏。普通的大巴司机吴斌紧握方向盘,平稳刹车,打开双闪,强忍着剧痛起身嘱咐乘客“你们不要乱走”。
辽阔的北国大地,辽宁,却有一朵美丽的茉莉花。
大巴失控,张丽莉推开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永远的失去了双腿,这位最美而又普通的教师,苏醒后对医务人员说的第一句话是“谢谢”。
我仿佛看见,大江南北瞬时燃起道德的火炬,在彭宇案将老人们推上风口浪尖之时,在小悦悦讲人性剥离的只剩阴暗之时,中国在一位位感动你我的平凡人的推动下,迈出了道德重建的步伐,沉重而坚定。
中国的网民,曾是“堕落”的代名词。他们职业平凡,身份普通,也许只是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一员。然而在高考改革中,他们大声呐喊,终于换来山东异地高考破冰,在温州动车事故之后,他们用微博声讨铁道部,终于换来部长的检讨和承诺改革。朱清时教授自筹南科大,拒绝高考,他们毫无保留的献上声援,终于换来教育部的认可。校车改革,爱心午餐,哪里没有中国网民的影子?个税改革,直通两会,哪里没有中国网民的声音?
他们都是强者。
我生在这片土地,因而我热爱祖国。她的成长,会遇到困难,然而我绝不灰心,失望,因为 她一直在进步。
转型期的中国改革任重道远,但社会的进步依赖于每一个普通民众的觉醒。这不是领导决策者的规划,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担当。
时代呼唤你我,你我改变中国。
那为国飞扬的青春
山东考生
得分 56
在电影《十月围城》中,李玉堂半眯着眼睛读着陈少白临行留下的信。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年轻的陈少白将一腔青春热血、一颗赤胆忠心交付给那个叫做中国的母亲国度,终将死生之事置之度外。
李玉堂的男儿泪,轻轻落下,这重若千钧的泪珠,悲的是他们那代人那为国飞扬的青春。
那是一百年前的中国,那时的春日仍是繁花似锦,但国家却在一片狼藉中风雨飘摇。悲夫!悲夫!国不国也,国将灭焉?一群仍然稚嫩的少年人青年人,却将身心旋做了待发的利箭,在列强与清王朝共筑的铜墙铁壁下,杀出了一条血路。他们年轻的热血泼洒在那久旱的热土上,他们憧憬着祖国的明天,然后幸福的闭上了眼。
历史上的陈少白其实并没有电影上那般儒雅,倒更有几分横槊赋诗的霸主气象。当年在日本,陈与孙中山被梁启超骗去拜光绪帝衣带诏,陈二话不说,踢翻香案,扯碎衣带诏,又一把抓住梁的衣领,劈手就是一记耳光,打得双反险些跌倒,“我堂堂炎黄子孙,岂能做奴才拜此小丑,尔辈甘做满洲奴者,可鄙!”陈少白大声鞺鞳,仿佛一阕稼轩词,扫空万古。
这也就不难看出,他们为何将自我青春置于一条不归之路,担负着民族国家给以之重任,艰难跋涉。而陈少白的含恨病死,却并没有了断他们激情的青春。
那为国飞扬的青春,背更多人接替为冲破未来的利箭。如林觉民,读林觉民《与妻书》,之开头一句“意映卿卿如晤”,便叫人齿颊生香。那个寒冷的夜晚,林觉民回忆着他与妻子相依相偎的幸福生活,泪水点点而下,浸湿了那方写字用的方形手帕。
而我知道他即便与身怀六甲的娇妻拥抱在一起,心中也还是孤独的。他的责任与担当,那份对国家不变的忠心赤胆,在他十三岁挥笔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在他在全国大学堂附近深巷中演说之时,就已经在生命中种下了根,而后不断地驱使着他去接受动荡激荡的不安。
于是在百年前一个繁花似锦的春日,一群年轻人在林觉民的带领下,腰缠带着炸药的白练,冲进了清政府在广州的总部,那一天的枪声,炸响百年。
那为国飞扬的青春,在百年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明光大来洪涛冲荡的春晓。而我们,更应该铭记那历史,牢记那担当,为国家的未来,将我们的青春再次飞扬。
四世历风雨
山东考生
得分57 犹记家中,爷爷的妈还在时,我总爱缠着老奶奶问些从前的事情。老奶奶未赶上好时候,那时还留有满清遗俗,她便缠了足,待到后来民国时期,取消了缠足陋习,可她的脚再也长不大了。那时,老奶奶总是叮咛我,将来好好学习,为的是跟上中国发展的步子哩
听爷爷说,很早,老奶奶的丈夫就不在了,老奶奶独自一人拉扯着五儿两女,再没嫁过,她总是盼望着儿女多学些文化知识,以后好为家里光耀门面。她这一辈子,也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了。大爷爷戴一副金丝眼镜,平常也总是斯斯文文的,听妈妈讲,老奶喝的中药汤剂,就是大爷爷开得方子呢。我爷爷在家排行老二,走得也是医学的路,与大爷爷不同的是,爷爷学的是西医,年轻时,爷爷也参加过军队,我还偷偷翻看过爷爷的相册,或许那时照相是件稀罕事,我找来找去,也只翻着三四张年轻时爷爷与其他小伙子的照片。黑白照片已经泛黄了,爷爷也已经不在了,可是照片背面蓝色水笔写得八个大字,却仿佛力透纸背,从遥远的历史中向我走来,“此身尚存,此心不死”,爷爷那一辈子的热血,将以血脉的形式继承,在我身上也流淌着这样坚定、执着的信念之血吧
辛亥百年,吾身至微,前仆后继,不敢顿足,一家四代,身上都刻着时代的印记,爸爸儿时顽皮,早早离家打工,如今拼搏了几十年,如今拼搏了几十年,也算家业小有所成,作为普通的百姓,爸爸都会将收入中的应缴税额算出,每每不忘交税,他和我说“这是公民的义务吗”,我当时还小,不懂事,只是告诉爸爸“这是政治书本上写的,爸爸你没看书也知道吗?”
微风拂面,长歌当哭,奠中山先生,奠为改革洒落鲜血的先烈们。原本想细细道来改革发展30年以来家中的变化,以小家观大家,可每当看到纸上孙中山先生的“唯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总感觉中山先生拉进了我与历史的距离,倾诉着一国之发展贯自于每个人的发展,每一代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承担了一己之任,一如我的父辈祖辈,一如所有献出生命的先烈的英魂,他们都在远远的遥望我们,遥望着正在苏醒的东方巨龙,遥望着即将崛起的华夏一族。如今,将要接过这担当改革发展之任的责任已经到了我,我是处在风口浪尖上的九零后,但撕去身上的时代标记,我也同样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我有什么理由不为中华之崛起奋斗呢?为何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一文以奠先人,亦勉己。
第三篇:点评2009年山东高考语文作文
命题出发点非常明确:与2008年的题目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有利于推进山东省素质教育的改革;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读社会、思考身边发生的重大社会现象,为高中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倡导学生有个性的表达,命题非常有层次,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非常吻合。
《见证》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理解:“见”看见或经历;“证”证明。因此这个题目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最好。如果写成记叙文,重点在“见”的记叙,“证”只是作为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如果写成议论文,重点在“证”,论述证明,“见”只作为材料或论据的一部分。因此,高考要求“文体特征鲜明”就表现在这里。
如果对这个题目还是理解不透,那么所给的那段材料表述十分清楚,既解释什么是“见证”,又指出写作的范围。这段材料共两句话。第一句是解释 “见证”这个词的含义。“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明确指出“见证”既可指个人的经历,也可是社会人生历史的经历,这个“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第二句给我们指明了写作的范围,“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有成为历史的见证”,我们即可写现实人生,也可追溯历史人物或事件。可大可小,可远可近,可古可今,可实可虚。
今年毕业的这一届学生可以说见证了一系列重大事件:98年洪水;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金融风暴;免去了千百年来的农业税;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等等。这些事件无论是城市学生还是边远山村都会知道,对大家是公平的,更不要说历史人物和事件了。如果从一个方面写,可以这样命题:非典见证-----众志成城;如果从非典、地震、98洪水等几个方面写,可这样命题:非典、地震、洪水见证-----多难兴邦。
这个作文,虽然难度不大,但要想得高分非常不容易,人人都有话说,往往会庸俗化,大众化。要想得高分,必须注意:如果写成记叙文,必须把事件叙述得细腻充分,需有个人心灵的震撼;如果写成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详略得当,中心论点突出。否则,容易写的分散。
第四篇:2015年山东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向儿童致敬(得分:60分)
因为人们所共知的一句谚语,就萌生出好奇之心试着验证,在此世上,大概也只有孩子们这样做了。我不禁要笑了,瞧多么天真,多么可爱,又多么可贵啊!
在西方童话中,孩子们都是仙鹤送来的,都是神的恩赐。我深深地赞同这一点。儿童的身上有许多成人所不具备的高贵品质。王开岭在书中写道:“向儿童学习。”那么,我们也要向儿童致敬,敬他们的无畏,敬他们敢于质疑的求真之心,敬他们自由的灵魂。
孩子的心灵总是一尘不染的,他们真实而无所畏惧。当皇帝身披并不存在的新装游行并接受众人赞美的时候,一语道出真相、敢于说出真相的不正是一个孩子?那是纯洁无瑕的天使,不曾被权威震慑,不曾被世俗玷污,他的心中是非分明,求真的天性也 不曾被人群的潮涌吞没。当他如一颗闪亮的星辰照亮盲目的黑暗时,怎不值得众人向他致敬!
然而,现实离我们对儿童的高歌尚有发展的距离。当孩子试图分辨纠缠的藤蔓时,这高贵的求真却被其父视为可笑的一件事。仿佛在父亲眼中,所谓的定理取代了真理,眼中只有瓜豆的食用价值,仿佛在物质面前,孩子的求真黯淡无光。我们该为谁哭泣呢?
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当幼年的瓦特因跳动的壶盖疑惑,我们便从他的未来看到了儿童的“可笑”中的闪光点。
我们怎么能叫那些美好的闪光点泯灭呢?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被称为“给成人读的童话”,作者借小王子之口诉说:“大人们的世界可真奇怪。”是不是很值得思考?当大人们满不在乎地笑话儿童的可笑行为时,殊不知在儿童的眼中,成人世界是多么荒唐,大人们为名利无数次背叛自己的内心,是多么奇怪啊!忘记了从他们口中传授的求真之理,又是多么令人悲哀„„
更令人悲哀的是,失去了光环的大人却权威一般将孩子的闪光点抹去。“走吧,人间的孩子,和一个精灵手拉着手,走过荒野和河流,这世界哭声太多,你不懂。”叶芝如是哀叹时,我们也该扪心自问,是否该以成人的意志统治儿童的精神,使他们迅速老化,所谓成熟?
当一个孩子无视地从瓜豆的茎蔓前走过,我们也失去了无瑕的天性,求真的执着,与不拘于时的自由灵魂,时代的精神短板被再度削短„„
请住手吧,请向儿童们致敬,请唤醒那自由的光辉!
我今年十八岁,步入了成人的行列,可我知道,心灵中的求真与单纯无畏不死,我依然,也愿意是个孩子。
第五篇:2016山东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解析:行囊中有很多东西,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有些东西已经准备好了但是没有用,有些东西没有准备却用得到,有些东西可能伴随我们的一生。”
今年作文审题立意不易跑偏,考生可以选择的写作方向很多,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样看似简单的题目,更考验考生的立意角度和思维深度。一名考生告诉记者,“我写的就是要准备好自己真正需要的,陪伴自己走这一生。有的东西是能一直伴随自己去远方的,我是从这一方面写的。”
对于今年的语文作文题目我们该如何理解呢?这个话题在形式上界定为哲理性话题,重点是探讨“人生行囊中的东西”这个比喻到底是什么。他说,“行囊中的东西可以务实,也可以务虚。务实可以是我们学到的很多知识、技能。还有务虚的层面,可能有些同学就会想到的,人生中需要一颗诗心、诗意的情怀、从容淡定的心态、还有理想、信仰之类的,这是务虚的层面。行文的过程中我认为要特别注意行文的思辨型,有用、无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舍与得”、“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学会放弃”等等都是不错的写作角度。“今年的题还是比较平和的。考查的还是一贯体现的对于学生人生观、态度观的塑造。题目对学生来说不难。立意方面的话,其实人生旅途当中你所看重的个人的一些精神品质啊都可以选,对考生而言审题没有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