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元宵赏灯
元宵赏灯
五(3)班李丹亚
元宵节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姐姐和弟弟一起去街上赏灯。今天街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盏盏彩灯犹如满天的星星落在人世间,给寒意未尽的街道增添了几分春意。在街上,观灯的人挤得水泄不通。我们一家子好像一只小船随着人流往里飘。欢声笑语,灯火辉煌中。一位老奶奶在她儿子的搀扶下走了过来,只见她眯着眼睛,看着“孔雀开屏”的灯,笑得合不拢嘴,不住地说:“好!好!”这时不远处传来了人们的哄笑声,我怀着好奇心跑去,向人群中挤去,原来是一个女孩望着“硕果灯”吵着要吃西瓜,这可怎么办,把她的爸爸妈妈难住了。这个时候到哪里买西瓜给她吃啊?我抬头一看,嗬!那红红的大苹果,像月亮的香蕉,还有笑开了花的石榴,还有红皮红瓤黑子看着就流口水的西瓜,连我的可口的苹果都被挤掉了。突然我听到了一声虎的叫声,吓死我了。然后我就随着声音走去,听见一位大哥哥说这虎做得绝了。不时一声虎啸传到我们的脑中。然后,只见兽中之王老虎气冲冲地。眼睛睁得大
大的,张着血盆大口,随后发出阵阵长鸣,吓得在旁边的小妹妹小弟弟直往他们爸爸妈妈怀里钻。
我、爸爸、妈妈、弟弟和姐姐一起来到了加德利广场那里。在那里只见孙悟空左手搭凉棚,右手握着如意金箍棒腾云驾雾向我们飞来;猪八背着媳妇,提着钉耙,咧着大嘴一歪一斜地走着;米老鼠屁股一扭扭地跳着迪斯科;唐老鸭随后不停地鼓掌,它好像很熟悉这旋律。我也不由得随着“嘣嚓嚓”的音乐跳起来。
月亮越升越高,观灯的人越来越多,你挤我,我挤你,甚至常常不小心睬到别人的脚,我穿着新鞋在街上都被踩了几十下,回头一看,新鞋子不再艳丽。但人们似乎都没有注意这些,笑着向前拥去。这真是张灯结彩闹元宵啊!
第二篇:元宵赏灯诗词与元宵灯联
元宵赏灯诗词与元宵灯联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如今读来仍趣味无穷。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牶“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也曾用诗赞道牶“花萼楼门雨露新,长安城市太平人。龙衔火树千灯焰,鸡踏莲花万岁春。”把元宵节赏灯的情景描述得淋漓尽致。李商隐则用”月色灯光满帝城,香车宝辇溢通衢”的诗句,描绘了当时观灯规模之宏大。值得
称道的,还应首推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牶”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这里虽没有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况空前,灯市更为壮观。苏东坡有诗云牶“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也有诗写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大词人辛弃疾曾有一阙千古传诵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花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明代更加铺张,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似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
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写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更是生动、精彩别致。
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抒发爱慕之情。北宋欧阳修词“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抒写了对情人的思念之苦。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
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 情人节”。
2 3 出处
第三篇: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灯、猜灯谜
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灯、猜灯谜
在我国,元宵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去庆祝,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精彩部分。
一、元宵节的介绍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象征著春天的到来,人们吃元宵、赏灯、猜灯谜,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灯节”。
二、元宵节的历史由来
元宵节的习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2、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三、元宵的特色食物
1、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说团、圆子等,在我国由来已久。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元宵节必吃元宵,以取“团团如月”的吉祥意思。
2、饺子
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欢迎,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一种应时不可缺少的佳期肴。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
更多精彩: http://blog.sina.com.cn/aqxingzuo
第四篇:元宵观灯作文
元宵观灯作文
元宵观灯作文
今天,爸爸、妈妈带着哥哥、姐姐、我和妹妹一起去看花灯。
“哇!好漂亮啊!”姐姐情不自禁的惊叹了一句。我们首先看到了和谐门,那悠扬舒缓的音乐让姐姐和妹妹不由自主地跳起舞来。
我喜欢“十二生肖”那组灯,瞧,龙在“嚓!嚓!嚓!”的打小钹,蛮有节奏的!猪用尽全身的力气“咚!咚!咚!”的抡着槌子敲大鼓„„锣鼓喧天,笙箫齐鸣,十二生肖音乐会给元宵节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我和姐姐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最后面是什么,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我和姐姐异口同声地叫了一声。原来是威震四海的托塔李天王的塔矗立在前面。只见塔内缓慢的旋转着人民币的画面,我想大概是恭喜人们发财吧。实在是太随人愿了!
我们又赶到了爸爸、妈妈那里,这时他们正兴致勃勃地看着“空城计”呢!只见诸葛亮稳坐城头,不慌不忙地弹着琴,真是一种处变不惊、沉着镇静的大将风范啊!
今晚真是五彩缤纷的花灯连成片,熙熙攘攘的人群汇成海,欢歌笑语形成潮啊!我们一家人也都沉浸在元宵节的欢乐中。
相关阅读:
第五篇:元宵春灯谜语
1、谜面::甲问乙:你丈夫在哪去了?乙就把手上的一碗粥往前一泼。请问乙的丈夫去哪了? 打一地名。谜底:非洲(飞粥)
2、谜面:大热天,猫,狗等都在气喘吁吁,只有羊在吃草。打一四字成语。谜底: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3、谜面:一枝红杏出墙来。打一四字成语。谜底:对外开放
4、谜面:五句话。打一四字成语。谜底:三言两语
5、谜面:死缓。打一四字成语。谜底:无疾而终
6、谜面:扁担作字两头看。打一四字成语 谜底:始终如一
7、谜面:寸步不离。打一四字成语。谜底:如映如随
8、谜面:反刍。打一四字成语。谜底:吞吞吐吐
9、谜面:掠。打一四字成语。谜底:半推半就
10、谜面:鱼尾纹。打一四字成语。谜底:近在眉捷(迫在眉睫)古老的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传统,观赏花灯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猜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元宵的灯,有挂花灯、滚龙灯、迎轿灯、走马灯、放水灯、展冰灯……。像北京的宫灯,天津的宝莲灯,上海的金龙戏珠灯,苏杭的琉璃花灯,广州的鸳鸯戏莲灯,东北的冰灯,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佳节,帝城不夜,春宵赏灯之会,百姓杂陈,诗谜书于灯,映于烛,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称为“灯谜”。猜谜变成灯谜,还有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
头尖身细白如银。
称称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道:“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第二年元宵,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所以就叫“灯谜”。
春灯谜语,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辞赋,现代知识,包罗无遗,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诙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益智的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