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2019-05-14 12:4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第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初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姓名:班级:得分:

注意:

1、本试卷分第І卷(选择题)和第ІІ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答题时,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相应的答案括号内。简答题答在相应空白处,请认真读题,祝你取的好成绩!

第І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ІІ卷答案表中。

1.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其中闻名世界陶瓷工艺的珍品是()

A.唐三彩B.青瓷C.青花瓷D.白瓷

2.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B.国力强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开凿了大运河D.因存在时间很短,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3.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 ①耧车 ②曲辕犁 ③翻车 ④筒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唐太宗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

A.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魏征的直言敢谏

C.受到“三省六部”的牵制D.《唐律疏议》等法令的威慑作用

5.下列叙述不属于科举制影响的是:()

A.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B.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抑制了士族门阀,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6.小组讨论中,几位同学对武则天进行了评价,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准确()

A.武则天由妃子到皇后、皇太后,由废掉两个皇帝,到自己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说明她是个大野心家

B.她重用酷吏,排除异己,滥杀无辜,凶狠恶毒,是个暴君

C.她重用人才,发展科举,注重经济发展,减轻百姓负担,是个明君

D.对武则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从她统治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看,她是一个有作为的女皇帝,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玄奘与鉴真的不同..之处是()

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B.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和苦难

C.求取佛经精义D.对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8.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A.轻徭薄赋B.重用人才C.善于纳谏D.减轻刑罚

9.你能指出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政权并列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A.B.C.D.10.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内盛行是从何时开始的?()

A.隋初B.隋末C.唐朝D.北宋

11.穿越时光隧道,假设你是一个宋朝人,下列事情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吃香喷喷的占城稻米饭B.到四川用“交子”买东西

C.用煤烧火做饭D.在“蕃坊”里居住

12.下列哪一项关联是错误的?()

A.吴道子——画圣B.李白——诗仙

C.颜真卿、柳公权——颜筋柳骨D.阎立本——《送子天王图》

13.唐朝时的回鹘政权瓦解之后,部众大部分西迁到今天的哪几个省份?()

A.甘肃、青海等地B.甘肃、新疆等地

C.新疆、西藏等地D.青海、西藏等地

14.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

A.秦朝B.东汉C.明朝D.南宋

15下列有关宋辽议和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议和的背景是北宋军队在澶州之战中遭到失败

B.宋辽议和的内容是辽撤兵,北宋答应送给辽岁币

C.宋辽议和就是历史上所称的澶渊之盟)

D.宋辽议和后,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16.唐朝时,成为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的是()

A.鉴真B.阿倍仲麻吕C.玄奘D.崔致远

17.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国的是()

A.安禄山B.朱温C.石敬塘D.韩颜徽

18.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

A.山东B.东京C.杭州D.四川

19.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D.削弱了显贵特权

20.今天的传统节日,在宋代就有了,宋代称春节为()

A.元宵B.除夕C.元旦D.守岁

21.吐蕃的最高首领称()

A.赞普B.可汗C.藏王D.渤海郡王

22.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A.颜真卿B.柳公权C.欧阳询D.张旭

23.山东半岛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口,下列隋唐时期的港口中不属此类的是()

A.登B.泉州C.莱州D.成山(今威海市)

24.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A.士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

25.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A.当贤明君主B.减少决策失误C.笼络人才D.维护封建统治

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在第ІІ卷规定的横线上。

1.________年,隋灭,重新统一全国。

2.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3.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建造的______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______朝印

制的《金刚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4.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5.“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朝诗人______的诗句。作者被称为“______”。

三、综合题:第31小题11分,第32小题8分,第33小题12分,第34小题9分,共40分

31.在《隋朝运河》图中填注:(11分)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A为___,北至B为____,南至C为____。(3分)

(2)隋朝大运河沟通五大水系,其中①为____水,②为___江。(2分)

(3)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分)

(4)你能说出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1分)

(5)隋炀帝为什么能够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2分)

32.唐朝时期一位著名的皇帝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阅读材料后请回答:(8分)

(1)这段话最早是出自谁的名言?(2分)

(2)他是如何“以史为镜”“以人为镜”的?(4分)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我们做今天的事,通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你认为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300年前,在唐朝的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来了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其中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开幕式上讲话(1980)》

材料二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已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峙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摘自《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请回答:(12分)

(1)材料一、二两段的共同点是什么?各自的侧重点又是什么?(4分)

(2)材料一中王勃这两句诗句我们认为也很确切地道出了今天中国的巨大潜力。这个潜

力在哪里?(2分)

(3)请写出隋唐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3分)

(4)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下隋唐时期科技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3分)

34.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北方,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南方的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2分)

(2)为什么从唐朝中晚期起南方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了北方?((3)试述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3分)

4分)

第二篇: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七 年 级 下 册 期 中 试 卷

学校: 坐号: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隋朝时,一位商人从今天的杭州由水路到洛阳做生意,他先后要经过()

A、永济渠、江南河、邗沟

B、通济渠、会通河、江南河

C、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D、通惠河、江南河、邗沟

2、我国历史上被称作有“贞观遗风”的统治者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

D、唐玄宗统治后期

4、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5、唐朝有一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这位高僧是()

A、僧一行B、玄奘C、郑和D、鉴真D6、史称“得人者昌”,唐朝前期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下列人物中唐玄宗和武则天都曾重用的有()

(1)房玄龄(2)姚崇(3)杜如晦(4)魏征(5)宋璟

A、(1)(2)(3)(4)

B、(1)(4)

C、(2)(5)

D、(2)(3)(4)(5)

7、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8、“和同为一家”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友好相处()

A、吐蕃

B、回纥

C、彝族

D、白族

9、“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0、宋代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做()

A、城

B、市

C、坊

D、瓦子

11、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如屠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A、元宵节

B、中秋节

C、春节

D、冬至

12、“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

B、苏湖地区粮食获得大丰收

C、宋朝粮食产量非常大

D、苏湖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心

13、北宋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

A、300年

B、400年

C、700年

D、1100年

14、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重要人物。你知道他们的名字与以下哪一事件有直接的联系()

A、西夏建立

B、金灭北宋

C、澶渊之盟

D、元朝建立

15、南宋时候,一位商人沿江而下去江东看一个乡下的朋友,沿途他会看到哪些经济作物()

A、茶树、烟草

B、棉花、大豆

C、棉花、茶树

D、棉花、玉米

16、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7、诗句“吴国晚蚕初断叶,占城早稻欲移秧。”最早创作于下列哪个朝代()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8、“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A、唐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9、西藏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府管辖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20、元朝努力发展海运和漕运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B、方便皇帝的南下游玩

C、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

D、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21、小王看了电影《马可·波罗》之后,对中国的一座古代城市印象非常深刻。这座城市应该是()

A、唐都长安

B、北宋东京

C、元朝大都

D、明朝北京

22、下列史实可能在《史记》和《资治通鉴》中都能找到的是()

A、武王伐纣

B、齐桓公称霸

C、班超经营西域

D、焚书坑儒

23、一位生活在元朝大都的商人,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

A、经运河去杭州游览

B、去江南贩运棉花

C、友人送给他一本《天工开物》 D、购买景德镇青花瓷C24、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A、唐朝末年

B、北宋中期

C、五代时期

D、南宋时期

25、被誉为“当代()”的我国著名的科学家王选于2006年2月13日在京病逝。他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A、蔡伦

B、毕升

C、沈括

D、王桢

二、组合列举题(每点1分,共15分)

1、写出下列我国少数民族祖先的名称:

藏族: 维吾尔族: 满族: 彝族和白族:

2、汉唐时期有三位杰出女性为促进民族交往作出了卓越贡献,请写出她们的名称: 汉朝: 唐朝: 唐朝:

3、写出下列誉称所对应的古代人物: 药王: 诗仙: 茶圣: 画圣:

4、中国古代有许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请写出以下相对应的内容: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 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三、材料分析题(17分)

1、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以上诗句反映了唐朝实行的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创立于哪个朝代?((2)唐朝时期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有哪些?(3分)

(3)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1分)

(4)这种制度对唐朝有什么影响?(3分)

──唐2分)赵嘏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唐朝文学家 皮日休。

(1)这句话说的是一条什么河?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2分)

(2)材料中的涿郡、江都在今天什么地方?(2分)

(3)元朝时也兴修了大运河,两朝的大运河有什么异同?(4分)

四、问答题(18分)

1、简述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及其特点。(9分)

2、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管理,元朝实行了行省制度。元朝行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有何作用?(9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CCCBD 6-10CDAAD 11-15CABBC 16-20BCBDC 21-25CDCDB

二、组合列举题(每点1分,共15分)

1、藏族祖先是吐蕃,维吾尔族祖先是回纥,满族祖先是靺鞨彝族,白族祖先是六诏。

2、汉朝是王昭君,唐朝是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

3、药王孙思邈,诗仙李白、茶圣陆羽、画圣吴道子。

4、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世界上第一次测量子午线长度的人是僧一行、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三、材料分析题(17分)

1、(1)科举制度、隋朝(2分)(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3分)(3)诗赋(1分)

(4)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分)科举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之风盛行。(1分)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1分)

2、隋朝大运河、隋炀帝(2分)涿郡指的是北京、江都是扬州(2分)相同点:其南北两端都是今天的杭州和北京。不同点: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河道较去曲折;元朝运河河道较通直,且航程缩短。(4分)

四、1、原因:(1)全国统一,政治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2)经济繁荣,出现盛世景象。(3)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同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特点:(1)唐朝文化在各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出现了繁荣的景象。(2)唐朝文化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3)唐朝文化在许多领域领先于世界,并促进了亚洲和世界的进步,具有世界领先、影响深远的特点。(9分)

2、主要内容:(1)中央设中书省,它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2)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它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进行管辖11个行省。(3)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4)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作用:(1)巩固了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全国的管辖。(2)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3)加强了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密切了这些地区与内地的联系。(4)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的行政机构,保留至今。(9分)

第三篇:七年级政治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卷I选择题(共40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入卷II答题表中。每题2分,共40分。

1.周恩来总理虽然身为国家领*人,却时时处处尊重别人的劳动。一次因为他咳嗽,理发师傅一不小心给他的脸划了一个小口子,他不仅没有责怪理发师傅,还马上向理发师傅致歉:“这都怪我咳嗽时没有和你打招呼!”并留下理发师傅一块吃饭,以解除理发师傅不安的心情。周恩来总理的举动说明()

A.自尊的人积极进取B.自尊的人尊重他人

C.自尊的人都是自傲的人D.自尊是天生的气质

2.熟悉电脑的人都知道中文编辑软件“WPS”,它的创作者求伯君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当他看到外国软件逐步占领中国市场时,心里很不服气。他相信外国人能做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也能做到,还可以做得更好。于是,他不惜代价投入到“WPS”的开发研制当中,终于获得了成功。这说明()

A.自信是成功基石B.自信就能成功

C.自信就是对谁都不服气D.自信能给人带来好运气

3.清代的叶存仁为官三十余年,一直非常清廉。在他离任时,一位属下深夜前来为他送行,带来了一份厚礼,并且说:“夜深了,没有人会知道。”叶存仁礼貌地拒绝了礼物,还当即写诗一首:“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这件事告诉我们()

A.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B.自尊的人热爱祖国

C.自尊的人积极向上D.自尊的人都是不近人情的人

4.林钢跟随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转学到了一个新环境。看到周围的同学多才多艺、穿着漂亮,他觉得自己简直一无是处,抬不起头来。你认为他的表现()

①他有些自卑心理②他有自知之明,不骄傲自满③因为他没有任何长处和优势,所以不自信④因为他没能通过科学地比较发现自己的长处,所以不自信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5.一年一度的校运会,何婷婷又站在了800米跑道的起点上,她的老对手——小学同学王丽和她紧挨着。婷婷的心里直打鼓:“王丽的实力不比我差,这段时间我又没训练,肯定跑不过她了。”紧张的竞赛开始了,王丽和何婷婷不分先后,可婷婷的心里老是在念叨:“坏了,她要超过我了,我看来真的要输了。”结果,何婷婷以极小的差距输掉了比赛。对这件事认识正确的有()

A.何婷婷输在了她缺乏自信上B.何婷婷根本不可能赢得比赛

C.自信的人一定能获得成功D.“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何婷婷发扬了风格

6.爱迪生在发明电灯的时候,先后试用过上千种材料做灯丝,可是都没有成功。面对他人的嘲笑,他却笑着说:“我并没有失败,因为我已经知道了很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他坚持实验下去,终于获得了成功。这说明了()

A.自信给人战胜困难的勇气B.爱迪生太狂妄自大了

C.自信能使人避免遭遇挫折D.自信一定能使人成功

7.生物学家童第周回忆自己的成功经历说:“有两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一件是我在中学时第一次得了100分,让我知道我并不比别人笨……另一件是在比利时我第一次完成了剥除青蛙卵膜的手术,让我懂得了中国人也不比外国人笨。”他的话说明了()

①自信来自成功的体验②自信就是认为自己比任何人都高明③自信要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④自信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8.学完了有关自立自强的内容以后,几位同学对自立自强谈了自己的看法,你同意他们中间谁的观点?()

A.刘威说:“我现在年龄还小,只能靠爸爸妈妈照顾,等我长大了才能自立自强。”

B.冯立群说:“我特别想自立自强,凡是我自己的事,我都要自己做主,不要大人管。”

C.赵倩说:“学习中遇到难题,我就马上去问别人,我不想难为自己。”

D.陈晨说:“自立就要克服依赖心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9.暑假期间,一群中学生进行了一次骑自行车横穿齐鲁的活动。他们一路上野炊、露营,历时一周,完成了从济南到青岛的漫漫征程。你觉得他们这样做()

A.太冒险了,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B.对磨练意志、培养自立品质有重要意义

C.好玩、刺激,但没什么意义

D.耽误学习,不务正业

10.世界著名的盲聋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从小生活在一个没有声音、没有光明的世界里。在老师的帮助下,坚强的海伦学会了说话、读书,通晓好几个国家的语言,成为著名作家。她还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这说明()

①自强者能积极进取,不断超越自己②经历苦难的磨砺能让人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③挫折不仅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④只有出生于苦难当中,人才能学会自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右面这幅图说明的是()

A.生活中要远离危险,学会保护自己

B.生活中一些同学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立习惯

C.家长要体贴关心孩子

D.生活中有许多不安全因素威胁着青少年成长

12.星期天,几位同学邀请孙强到野外的一座高山上去“探险”,他爽快的答应了。可是,在他收拾好东西要出发时,妈妈知道了他们的计划,她坚决反对几个孩子自己去冒险。这时孙强应该()

A.自己的生活自己来安排,不用管妈妈的唠叨

B.独立的做出决定是自立的重要标志,他要经过自己的思考来处理这件事

C.坚决听从母亲的劝告,绝对服从父母的教导

D.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去做,坚持去探险

13.现在,有个别同学在家里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甚至有的连学校里的值日都要家长代劳。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这都怪家长娇惯,孩子没有责任②“娇子如害子”,这样下去不利于孩子的成长③“树大自然直”,长大了他们就会自立了④孩子自己也应该自觉地克服依赖心理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④

14.某企业职工李某和王某,因企业改革而下岗。李某理解企业的决定,心情平静,下岗后办起了一个小吃店,生意兴隆,收入比在职职工还多。而王某认为下岗是企业领导对他不公,从此,精神一蹶不振,也不到社会上求职,只靠社会救济维持家庭生活,这说明()

①战胜挫折需要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不畏惧挫折的勇气②挫折必然导致人生失败③挫折具有两重性,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④对待挫折要冷静分析、从容应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这句话说明了()

①挫折具有消极作用②从一定意义上讲,经历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③要成功,就要拒绝失败④人生难免有挫折,任何人都难免遭遇挫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16.“吃一堑长一智”这句名言告诉我们挫折对人有积极的一面,因为挫折能()

A.使人积累经验教训,变的聪明B.催人振奋精神,重新鼓起勇气

C.变困难为顺利,变挫折为成功D.使人避开困难修改目标

17.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同双目失明、病魔缠身极端困境的斗争中,悟出了人生的真谛,写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光辉巨著。他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

A.经历挫折就能获得成功B.挫折能磨励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C.挫折本身是一件好事D.挫折必然消磨人的意志,使人丧失生活的勇气

18.英国大文学家萧伯纳,早年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奋斗过,毫无成就;后来他又钻研社会经济问题,同样一无所获。最后他经过一番思考以后,专心从事戏剧创作,终于成为被世人推崇的文学家。这件事告诉我们()

A.不经历失败就没有自信B.战胜挫折要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C.面对挫折要坚持到底,决不回头D.只要有了正确的目标,就不会遇到挫折

19.“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患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巴尔扎克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挫折是坏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②挫折给人以生理和心理上的打击,遭遇挫折必然导致失败③挫折具有两重性,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④对敢于面对挫折的人来说,挫折孕育着成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人生难免有挫折,面对挫折正确的态度是()

A.逃避挫折,做生活的幸运者B.面对挫折不畏惧,盲目蛮干

C.冷静分析导致挫折的原因,对症下药D.放弃自己的追求,就不会再遇到挫折了

卷II问答题

21.格言赏析

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名言警句中包含的道理。每题3分,共12分。

(1)“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3分)

(2)“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强大的动力。”(3分)

(3)“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3分)

(4)“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挫折的路。”(3分)

23.请你帮助他

下列情境中的同学都面临着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请你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并为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

情境一:明明见人说话先脸红,遇到事情就说“我不行”,总是把自己看的“一无是处”。

(1)指出存在的问题(2分):

(2)解决问题的建议(4分):

情境二:佳佳每天起床要靠妈妈喊,做作业要靠爸爸督促辅导,遇到事情要找父母拿主意,离开父母就不知道该怎么办。

(1)指出存在的问题(2分):

(2)解决问题的建议(4分):

22.请你思考

有位美国作家说过:“人生不幸之事犹如一把刀,既可以为我们所用,也可以把我们割伤,这要看我们究竟是抓住刀刃呢?还是握住了刀柄。”

(1)这句话体现了我们所学的什么道理?(6分)

(2)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不幸之事,我们应该怎样握住“刀柄”,让不幸之事为我所用呢?(10分)

问答题

21.(1)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自尊使人积极向上,自尊的人知荣辱、讲自爱。(2)正确的人生目标是人们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要自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并坚持不懈地为之奋斗。(3)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使人勇敢,能把握住成功的机会;自信使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4)人生难免有挫折。因为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难以完全避免。

22.情景一(1)明明缺乏自信。(2)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积累成功的经验,感受成功的喜悦;正视自己的不足,争取变弱为强。

情景二(1)佳佳有严重的依赖心理。(2)克服依赖性;独立思考,自主做出决定;积极锻炼,提高自立能力。

23.(1)挫折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挫折给人带来痛苦和压力,消磨人的意志,甚至使人丧失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对于强者来说,挫折则能磨练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使人变得更聪明。

(2)直面挫折,不畏不惧;冷静分析,从容应对;自我疏导,自我排解;主动寻求帮助;积极进取,探索创新。

第四篇:七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历史)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为七年级学生第二学期第一次历史考试,学生还没有完全掌握历史答题的方法,学生在答题和解题中暴漏一些问题,所以对本次考试要做一个彻底的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为学校外面的人根据上课进度而命题。试卷满分100分,其中分为选择题、列举题、判断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五个答题,共22个小题。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列举题有2个小题,期中第16题7分,17题5分,共12分。判断题分2个小题,其中第18题6分,19题8分,共14分。材料题分为2个小题,其中20题14分,第21题15分,共29分。活动与探究题为22题,15分。

本次试卷考试范围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与第二单元,从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至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考试的内容为我国古代的历史,考试范围不大,但是内容很复杂。

择题考查知识点的覆盖面比较广,很大程度上依托了历史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的具体知识点和具体表述,注意移情设景,整合课程资源。选择题整体答题较好,其中第3、6、8、12、14题出错率较高,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如第14题考查隋唐的战争及对应的成语,一综合灵活运用就分辨不清了。(2)历史时代特征把握不准确,如第8题,对于古代战争把握不准确。(3)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能力欠缺,如3、6、12对材料和选项就理解分析不到位。(4)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弱,如3题,同时体现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理解不透彻。(5)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差,尤其是结合知识点就蒙了,体现在14题上。

列举题,考察隋唐的繁荣和古代的历史知识。其中第17题,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对于古代的知识掌握比较透彻,但是有的学生容易写错字,导致失分,学生不仅要记住知识点,还要记清楚怎么写。第16题,考察战国的形势,学生答题很差,很多学生能记得战国七雄,但是要在地图中标识这些国家,学生就很容易出错,得分率就很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战国七雄把握很好,但是对于地图的把握却很欠缺,说明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不注重把握地图。以后在教学中要灌输学生政史地不分家,对于历史中出现的地图,学生也要正确的识记。

判断题,主要考察早期的政治和春秋战国的文化。这题学生答题较好,得分挺高,但是也有一些问题。由于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类型的题目,所以答题格式不好,不会很好的答题,答题混乱。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判断题答题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失分。

材料分析题,第20题考察隋朝修建大运河及其影响,第21题考察宋代的内容及其影响。第20题,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学习较好,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其中第1小问,学生回答,但是由于审题不清楚,三个问题,学生答不全,得不到满分。第二小问是考察学生对变法内容的理解,考察对地方的管理,很多学生就没有答出来,甚至把大运河的内容都写出来,也没有答到知识点。第三小问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学生答题较好。最后一问,考察变法的影响,学生答题较好,说明学生课后复习的较好。第21题考察古代制度。其中第一小问考察制度的演变,学生答题较好,但是有的学生容易写错“科举制”,说明不够仔细。第二小问,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的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和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判断是考察分封制,所以答题较好。第三小问和第四小问主要是考察分封制的作用,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答出来并不难,答题情况较好。

活动与探究题,主要考察古代“和谐”的发展历程。这题对于现在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于历史知识理解应用的能力。学生不仅要理解历史知识,还要学会和现实生活结合。第一小问考察早期居民“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中建筑体现与自然的和谐,学生仔细读题,很容易答出来。第二小问列举古代君臣的人物,很容易答题,但是很多学生对于古代人物识记不清楚,容易混淆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导致失分。第三小问考察孟子的观点,学生答题错误较多,无法正确判断孟子的思想,没有掌握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很多学生答错,写成其他学派的人物和思想,说明学生对于“百家争鸣”的内容链接还不透彻,没有掌握。“唐朝对外交往”是我们本次考试的重点,在各大题中都有体现,但是学生答题并不是很好。考试结束后要督促学生进一步的理解隋唐各学派的人物和思想。第四小问考察现实生活,学生答题很好,但是有的学生读题不仔细,写成古代的内容。第五小问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学生答题很好。

第五篇: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2017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2017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时要眼睛盯着试卷,不要东张西望的,认真对待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7年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总计30分)1.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长城

.右图是《隋大运河示意图》,D地点是: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江都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自然无为” B.儒家“仁政德治” C.墨家“兼爱非攻” D.法家“以法治国”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而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右图所示钱币出自我国古代哪个历史时期: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所有西方政府都引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来测试申请政府工作者的才能,而不是依据人际关系或者家庭出身来录用人员,这其实是不知不觉的模仿了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的事物。”这“事物”是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10.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清朝的灭亡,历时l300多年,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①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②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④改善了用人制度,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A.吐蕃 B.匈奴 C.金 D.突厥

12.“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精。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渡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A.玄奘 B.鉴真 C.戒贤 D.戒日王

年5月温家保总理对震后面临严重核泄漏危机的日本,进行了友好访问。下列历史事件,与温家保总理此行有着相同意义的中日交往大事是: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戚继光抗倭

14.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大食金币 波斯萨珊银币 东罗马金币

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证明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15.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奖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二、材料分析题:(16题计4分;17题计7分;18题计9分,总计20分。)16.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并回答问题:(1)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2分)A.涿郡: B.余杭:

(2)想一想:假如隋炀帝从洛阳乘龙舟到江都“南巡”,可能经过哪几段运河?(必须写出河段名称,不能使用字母代替。)(2分)17.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贞观四年,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隋炀帝营建的宫殿,毁于战火)。张玄素上书谏曰:“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殿毕工,隋人解体。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世?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功;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贞观政要》

材料二:上(唐太宗)谓玄素曰:“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对曰:“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上叹曰:“吾思之不熟,乃至于是!”顾谓房玄龄曰:“……今玄素所言诚有理,宜即为之罢役。----《资治通鉴》

材料三:贞观十一年,马周上疏曰:“百姓自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今供官徭役,道路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旧唐书》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在乾元殿问题上,唐太宗和张玄素最终达成的共识是什么?唐太宗听取张玄素建议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2)基于上述目的,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1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唐太宗的统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4)综观这三段材料,对唐太宗的统治应如何认识?(2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实行禁止对外交通和贸易的政策,从1633-1639年间就颁发了五次“锁国令”,这一政策使日本经济长期处于迟缓之中。

材料二:1853年,美国舰队以武力打开日本国门。面对严峻的局面,以武士为首的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拥护明治天皇进行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在此后100多年里,虽经二战的重创,到今天日本仍然成为世界上第三号经济强国。

材料三: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和留学生、外国人到长安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宏的隆盛时代”。

材料四:清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不需要外洋货物,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一政策使中国远离资本主义经济潮流,一直到鸦片战争中国大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直到一个多世纪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开始重新审视中国的位置,以主动的姿态学习世界技术和文明的精华,从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逐步迈向富强。(1)材料一、二中日本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到。材料三、四中,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是从 到 再到。(5分)(2)从四则材料可以看出,国运的盛衰与所采取的不同对外政策之间有何关系?(2分)(3)以上四则材料对于我国国家发展有何启示?(2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序号 1 10 答案 B D B B B D C D D D 序号 11 11115 答案 A B C C D

二、材料分析题:

16.(1)A.涿郡: 北京(1分)B.余杭: 杭州(1分)(2)通济渠、邗沟。(2分)17.(1)共识1:如果滥用民力,会导致国家和政权灭亡;共识2:决定取消罢修乾元殿。(两点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目的,维护自身封建统治。(相近意思即可。1分)(2)在赋役制度方面,唐朝减少百姓服劳役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唐太宗调整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切实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制等措施,出现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太平盛世。(两点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3)从与民休息到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奴役。(相近意思即可。要体现出变化过程;2分)(4)唐太宗的统治是建立在奴役和剥削人民的基础之上的,即使在“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局面,人民的徭役和赋税也是相当沉重的。(徇情给分,共2分)18.(1)闭关到开放;开放到闭关锁国再到对外开放。(用词不一定相当准确,但意思要相近,共5分)(2)闭关锁国会导致国家衰落,对外开放则国家繁荣昌盛。(两点都要达到;共2分)(3)我们要积极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吸取别国先进经验和失败教训,取其之长,补己之短。(徇情给分,共2分)看完以上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之后是不是意犹未尽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进一步推荐初一的其他课程视频学习,高分也能轻松拿哦。(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体验学习哦!!)

猜你感兴趣:

1.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2017 2.初中7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答案2017 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卷 4.初一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下载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暴露出的问题和教学建议: 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 1、部分学生对于历史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如第22题中的《中国历史纪年表......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分析报告

    马埠中学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分析报告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业已结束,现根据考试情况对本次考试试题进行分析。 本套试题总共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材料解析......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历史期中考试试题

    2017-2018学年鑫源中学七年级(上)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初一 科目:历史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 每小题3分,共60分) 1.根据片......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0*1=30分) 1、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张玄素 D、杜如晦2、“开元盛世”是指谁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 ( )A、......

    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考试试题(五篇材料)

    第I卷(共100分)I. 听力测试。(30分)A) 情景反应。(每小题1.5分,共9分)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精选5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分裂局面,再度实现......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3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继往开来的朝代。它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分裂局面,再度实现全国的......

    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1班和2班历史考试成绩很差,大部分同学非选择题没有得分,及格率低。 失分原因分析如下: (1)综合分析能力差,对题意理解困难,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我认为这也是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