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大学生活,姜华
新生入学感想
大学是每个学子的梦想,刚进入大一的新生们又有着哪些感受呢。为此,查字典范文大全小编特意为读者朋友们整理了大学新生入学感想范文和材料,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这个希望的季节,我结束了我的高中生活,同时又迎来了我的大学生活,我怀着一份激动而又迷茫的心情来到了这个学校。
在入学的四天里,我们机电学院的学生接受了入学教育,在各位老师的讲解中,我了解了许多心中不明白的问题,首先在第一堂课中,我感受到这是一所拥有严格而又完善制度的学校,对于家庭贫困、学习优异的学生,学校都有帮助和鼓励,这给了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动力,同时对于违反学校规定的学生又有很严格的处分,这种奖罚分明的制度,可以很好的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
在老师的讲课中我感到受益匪浅,最让我铭记的是:大学的成功=身心健康+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社会经验+职业化心理素质和团队意识+旺盛的人生成就欲望,连老师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对他的钦佩由心而发,连老师有问我们“你为什么而活着”我们都是有责任心的人,都是存希望的人,为了明天得更好我们努力、怀有希望的活着。
每一位老师都是经历过许许多多风雨的前辈,他们的话里都有许多的人生的真谛、从他们的话中我收获了许多努力都得不来的知识。我们应该做一位自强不息,追求卓跃的大学生,在这个学校的生活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很好的人生规划,塑造完美的生活价值观,在社会实践和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更为以后的学习和进入社会打好坚实的基础。最后,希望我在机电学院的学习深涯中开心快乐。
13汽修
姜华
第二篇:发言稿姜华
优秀教师代表发言——姜华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不知不觉中,时间悄悄地从眼前溜走,中考的脚步一天天逼近。再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一年一度的中考就要到来了。初二的地理生物首当其冲成为中考的第一场战斗,如何面对这人生的第一次大的挑战是摆在我们每位同学面前的一大问题。对我们所有师生来说时间弥足珍贵。许久以来,我们一直都在苦苦思索,探寻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优异的成绩。从这次期中考试来看,咱们大多数学同学的成绩在稳步提高,特别是一批学生,取得了特别优秀的成绩。这说明同学们在中考中已具备了很强的竞争实力。若咱们再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继续保持一个良好、积极、稳定的心态坚持学下去,很好的进行知识梳理,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就会在中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因此,在近阶段的地理、生物的复习过程中,本人建议同学们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转变学生思想,端正学习态度
一直以来,许多同学认为地理是主课中的副课,不重要,分值不高,因此对地理课不屑一顾,复习时也就马马虎虎不重视。其实不然,历年的实践证明,每年中考下来,同学们经常有一种普遍感觉:地理考试时间紧,题目难度大。究其根源,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二是不能正确使用课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发现在平时的复习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1是有部分学生复习时不看课本教材,不能抓纲靠本,课本的基础知识不能够很好的掌握,只注重做题。2是做题时不能先独立完成,不会的再翻课本,上来就翻课本,这样形成一种习惯和定势,学生思维不活跃,很不利于对知识理解和记忆。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老师要求完成的习题训练根本不做,有时做了也是应付公事,了了草草甚至干脆抄别人的。这样相当于不 1
做,做无用功。因此在以后复习中,首先要引起足够重视,要转变思想,端正态度,要踏实努力地去学,要正确使用课本。不要题题都翻书,抓好基础知识复习。开放性试题特点之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不掌握书中之理,就无法解答好书外之题。在复习的时候,同学们要明确考点,根据考点熟悉教材。
二、运用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
所谓“学习有法,学无定法”,科学灵活的学习方法会使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同学们学习中方法的运用是很关键的,平时有些同学有这种困惑,平时我比他用的时间多,为什么考试成绩总比不上她好呢?也许这就是你的方法问题吧,不同的学科方法不同,对不同的地理知识和问题的复习方法也不同,在这里我就这次期中考试出现的问题,简单的说一下关于区域地理的复习以及最后阶段如何查漏补缺。
(一)关于区域地理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我们看到,区域地理在考试中每年都有,尤其局部区域,通过这样题目的考查可以看出学生是最感吃力的,得分不高的,仔细分析学生:一是读图、识图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空间位置概念。二是将复杂的地理知识孤立、僵化起来,复习备考中死记硬背,缺乏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读题、审题能力欠佳,不善于把握题目中涉及到的各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分不清原因和结果的关系,缺乏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知识迁移能力。四是对地理事物的推理根据和过程清晰表述的能力不足。可见区域地理的复习在我们复习中的地位是何其重要。那么如何进行区域地理的复习呢?
1、确定区域位置
我们同学在复习时要经常读图、做填图、绘图练习。努力做到“心中有地图”。在阅读区域地图时,要重视所给图的信息分析。
2、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
区域特征分析是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是解决区域问题的关键。区域地理涉及的内容繁杂,区域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往往很难掌握。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时:
(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的或最具特色的特征,并以此寻找出主导因素。例如:中国区域地理中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就非常明显。
(2)理清知识头绪,抓住知识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在复习中要弄清每一个区域各种自然要素之间、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个区域特征形成的前因后果,形成有利于记忆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
(3)比较区域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和区域差异。学会使用比较法是学习总结区域地理特征的最常见、也是最省力的方法。
3、发现区域发展、提出区域发展对策
同学们要学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区域发展作出合理的评价,并制定正确的发展策略。
考试往往以一些热点材料作为创设试题情境的背景,既考查考生对有关知识的掌握,也考查考生的阅读、判读、分析等能力。所以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要对热点问题进行收集,将热点问题与地理区域结合起来,然后把地理有关的知识进行必要地整合,整合时要突出人地关系主线,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观念。
关于区域地理的复习简单说到这里。当然,地理复习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技巧,只要适合自己、能够帮助自己提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二)查缺补漏,抓住薄弱环节。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同学们复习时要做到心中
有数,所谓心中有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自己的实力,自己的水平,进而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优秀学生在抓基础的同时要抓好难题的复习,一般学生主攻方向应当是中低档题,可尝试一些较难试题。对于一般学生生来说,复习工作绝不是越难越好,而是越基础越好。学生心中有数的第二个方面是明确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复习工作中查缺补漏,要把“缺”在哪儿,“漏”在哪儿,“薄弱”在哪儿,一一地查清楚,把做过的题目、练习找出来,把犯过的错误整理一下,并把错误的原因分析清楚,是审题不仔细?是马虎大意、大意失荆州?还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容易题和中档题,会做而没有做对,一定要认真反思。
当然,地理复习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技巧,只要适合自己、能够帮助自己提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三、合理的安排复习时间
至于时间安排也因人而异,我曾经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说:不用开夜车,你晚上开始睡觉时,不可能躺下就睡着了,这时你可以回想今天的学习内容,来一个影片回放,梳理一下所学知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自我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要制定一个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复习计划一旦制定就要坚决执行,复习计划要对自己有约束力。作息时间是落实复习计划的时间保证,要早起、早睡,保证白天具有最好的精神状态就行了。
最后有几句话想告诉大家:人生总是有起有落,考试也是一样,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你这次期中考试没考好,但是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代表将来,只要在最后阶段,保持一个良好、积极、稳定的心态,坚定信心,坚持学习下去,争取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提高自己的效率,就能在中考第一场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为一年后的中考添上精彩的一笔。不会留下遗憾。
第三篇:走进瀚华
为我结缘瀚华而幸运
整体凝聚力、亲和力。是的,没错!Because we are a team!(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人的力量 当我首次听到瀚华投资担保这个名字的时候,我还是一名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通过朋友的引荐,非常幸运的我加入到瀚华这个团队,成为这大家庭的一份子。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怀揣着满腔对工作的热情和对这个团队的向往开始了我人生新的一页。
上班的第一天公司领导安排我先到瀚华的综合部熟悉工作,正赶上“走进瀚华2012校园招聘”活动,通过几天的工作接触让我对瀚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这个活动的目的主要是让应届的毕业生了解瀚华,认识、认知瀚华的企业文化,也希望在以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可以成为好的同事、好的合作伙伴。
早上我和综合部的同事把学生从中央财经大学接到北京的分公司,一路上综合部的同事很耐心的讲解校园招聘的流程,到了公司后我们又通过一系列活动例如公司的简介、学长学姐面对面等让我们邀请来的学校精英们更加清楚了解瀚华。整个活动里我感受到的是瀚华团队的是渺小的,一个团队则可以创造更多的奇迹。我们置身在北京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里,因为缘份和一个而走到一起,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带领着整个团队将让瀚华走向一个更光辉的未来。
起初我对瀚华担保公司的了解也是通过网络得知的,并没有很深入的体会到什么是瀚华的企业文化。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对公司有所感悟.......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瀚华崇尚的是信用、简单、快乐的企业精神。信用是瀚华立业的基石,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维系着个人、企业、社会的健康发展。简单是智慧的工作方式,而快乐则是富有儒家哲学的工作态度。由此可以看到瀚华企业创始人的前辈们的智慧和愿景,浩瀚的中华承载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犹如长江、黄河孕育着我们炎黄子孙,我愿和大家一起为瀚华的明天写下新的乐章。
回到祖国,我幸运有机会结缘瀚华!为此,我的一切从零开始,一切从瀚华开始........(作者: 谭凯桓)
第四篇:高品质课堂 姜玉华
追求本真的课堂教学
五一路小学
姜玉华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也一直困惑着我们,使得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进行讨论,一次又一次地除去我们思想上的尘埃,以回归课堂教学的本真。“本真教育”是倡导务实求真的教育,是孕育高尚人格的教育。人格的极致是真诚,“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体现到课堂教学中来,就是彰显课堂的生命价值,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现生命价值的一片绿洲。
李铁安博士在《高品质课堂的塑造》中谈到:课堂的本真,就是教学活动结构的本真与教学活动机制的本真。课堂教学的核心活动是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外部机制保障,课程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物质性的资源和载体。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简单地说,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生命价值。课堂是师生有目的、有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时空集合体。它有令人激动的矛盾冲突,有难以躲避的困惑焦虑,有角逐智力的欢腾愉悦,有切磋琢磨的师生情谊……可以说,这里是一个充满灵气和活力的“大舞台”。
在这个“大舞台”里可能发生的一切,课堂就是流动着生命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中应让那些没有生命色彩的知识活化。而知识活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通过活化使这些知识既符合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又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活化把复杂的问题变成简单的问题,把困难的问题变成容易的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成生动有趣的润泽。从更为深远的意义上说,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重要组成;是学生茁壮成长与教师完美人生的过程;是他们展示自己智慧和才华、体验生活和体现人生价值的过程。
一、追本溯源,在思维共振中体现生命价值
《课程标准》的颁发给我们教学带来了一缕曙光。但是“标准”的颁发并不等于问题的解决,我们还是常常万般无奈地看到:课堂花哨的东西多了,而学科本真的东西却不知何处寻觅。课堂教学有效性严重缺失,抑制了课堂教学整体功能的实现。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师生思维共振中去追本溯源,去体现生命的价值。所谓思维共振,是指师生在课堂交流中,双方的思维处处呼应、时时合拍、步调一致、达成共识。教师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教师的思维是停滞、贫乏的,就会明显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反映出来,一个不会“思维”的教师,学生也不会尊重他,更可怕的是学生也像教师一样不愿意思考。也就是说,师生思维共振的先决条件,便是教师首先要做一个积极思考者。
要引起师生的思维共振,关键是教师要创造师生思维的“同频”条件,一要搞清楚教材的思路。叶圣陶先生曾说:“作者思有路,尊路识斯真。”而编者的思路是隐含在教材之中的,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深入理解教材,理清编者的思维线索和方法。二要熟悉学生的思维实际。学生平时思考什么问题,使用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中的特点,思维态度的倾向和思维活动的准备状态等,教师都应了解于胸。三要精心设计教学思路。教师在进行教学构思时应注意教学思路和学生的思路合拍,恰到好处地在关键之处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创造性的火化随时都可能迸发。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上不一定非要有多彩的画面、绚丽的音乐、厚重的历史、丰富的现实。有时透过朴实无华的教学实录本身,我们能发现:知识的真理感、学科思考的内在美、丰富的思维方式等,正是在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思辨过程中悄悄滋润着学生心灵,化作学生思考的力量源泉。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教学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
二、立本求真,在情感共鸣中展示生命价值
“立本”语出《中庸》“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和《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立本,就是要确立道德至上的理念,做道德崇高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立本就是崇尚美德,追求至善。“求真”语出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就是要认识世界,探索规律,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立本是求真的归宿,求真为了立本;求真是立本的径由,求真才能立本;同时,也只有注重立本,方可更好地求真。新的课程改革,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更加侧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内心出发,努力寻找情感的真谛。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课堂上只有做到立本求真,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对学生来说,如果课堂总是让学生生硬地、被动地去掌握知识、认识事实,如果学生总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没有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生活被简化为知识的传递与接受,那么创造的智慧与激情也就会荡然无存,这样的课堂学习由于缺乏对智慧的挑战而将变得萎靡不振、沉闷和程式化,毫无生气和乐趣;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只有让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其生命的价值才会不断得到提升,他的自由活动才会充满“自我”的个性特色而富有创造性。如果课堂总是让教师按照给定的教材、指定的教案亦步亦趋地进行,终日进行的是枯燥、机械、重复性的劳动,其创造性的才能与智慧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最终就不会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要改变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局面,必须研究影响课堂教学师生状态的众多因素,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全部丰富性,研究如何开发课堂教学的生命潜力。
课堂是现实生活的缩影,课堂教学应该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作为教师,在抓重点和中心的同时,也要重视那些隐性的,对学生发展具有渗透的内容,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享受课堂幸福的生命历程。让学生们心情愉悦、思维顺畅、无拘无束地享受着课堂幸福的生命历程。因此,在我看来,课堂教学的目标中应该包括情感目标,但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与认知目标相呼应的情感目标,而是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性,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三尺讲台不宽,但紧连着孩子们广阔的思想;一块黑板不大,却撒播着文明、智慧的种子;洁白粉笔画出的一个个符号构筑起明天辉煌的人生殿堂。讲台、黑板、粉笔是何等普通而平凡,但又多么绚丽和灿烂。我们只有耕耘课堂,创造课堂,让课堂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生命体验,让课堂成为师生彰显生命价值的一片绿洲。
三、返璞归真,在探索实践中实现生命价值
野草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野草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看似散漫无羁,但却生生息息,绵绵不绝;野草永远不会长成参天大树,但野草却因植根于大地而获得永生。我们追求的本真课堂应当在很大程度上学习“野草”的精神,在探索实践中让教学内容返璞归真,那么,更能让学生实现其生命价值。
“探索实践是学科教学的生命线。”学生学习知识是主动建构的活动过程,教学必须创设利于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习能够成为给学生带来发展和满足的一项有意义的也应该是有趣味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以满足学生“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的需要。让学生愉快地发展自己,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幸福地生活,使他们的心灵由于劳动创造充满着快乐,这是尊重生命的人本精神的呼唤。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智能发展,如知识的积累,技能的习成,思维品质的培养等,又要重视给学生以生命的欢愉和享受,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探索而倍增兴趣和信心,获得激励和满足,并因此而产生新的心理需要,激发学习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把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进行“娱乐型”的外在“包装”,给学生以轻松和快乐;要善于选择和组合有趣味的教学信息,并把它引进课堂,给学生以兴趣和吸引力;要善于挖掘信息所蕴含的情感或理性的美,给学生以审美的冲击力和心理的愉悦。让我们的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在课堂中进行学习,使课堂真正成为值得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世界。1.享受学习,激励成功。成功的教学应善于在学生的内心和头脑里激起获得知识的欢乐感与幸福感,促使学生为体验智力上激动人心的感情而去奋发学习。在学校里,只有当学生渴望学习,只有在学习中他感到是一种欢乐,并得到人的一种骄傲时,学校里其他的一切才会成为现实的、可以达到的。爱因斯坦曾告诫人们:“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使学生把学习当作礼物来享受,就是要使学生将学习当成一趟有趣的发现之旅行,不断地发现学习的乐趣,以激励其不断成功。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强化的结果,激励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被奖赏者向着奖励的方向努力。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成功的努力。”可见,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一旦成功,就会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从而渴望学习,享受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是自主探究的发现学习过程,同时也是激励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2.自我反思,主动建构。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验。主体参与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展、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以“探索观”构建的课堂不仅要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而且要使学生成为具有自我评价、自我监控能力的主体。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思考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否还有别的更好的方法等,通过这样的问题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学完一定量的知识要让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的来龙去脉,总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反思过程和主动建构过程,学生不仅仅是获得了一个既得的结论,更能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获得基本的学科思想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总之,本真课堂应当是充满人性化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确立生命意识,关注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生命体验,让平面式的、沉寂的课堂教学转化为立体式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生活,让课堂成为学生彰显生命价值的一片绿洲。
第五篇:《窃读记》 姜树华
《窃读记》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者:如皋市白蒲小学 特级教师 姜树华
点评者: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 特级教师 郭学萍
【教材分析】
《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作品。课文以“窃读”为线索,生动地再现了“窃读”过程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作者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用细致入微的动作表达内心。人教版第九册第一组教材的主题为“我爱阅读”,《窃读记》是第一课。其编写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读书的热爱;二是感受作者的语言艺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设计理念】
“活动单导学”模式在本课教学中的运用,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促进学生在阅读活动中主动习得,主动提升,主动成长。【学习目标】
1.概括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组织结构,恰当表述文题; 2.品味语言艺术,体会动作、心理描写,能有感情朗读; 3.情节猜写,相机拓展,激起学生走进原著的阅读冲动。【活动过程】
师:同学们,读过《城南旧事》这本书吗?它的作者就是台湾女作者林海音。林海音小时家境贫寒,却酷爱读书,她是怎样读完了一本又一本梦寐以求的书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听听她的读书故事,请一名同学读一读“活动一”的学习任务。
师:每步要求听明白了吗?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活动一”中的具体要求自主、合作学习。生:分组学习。师:首先检查一下词语的自学情况,哪个同学读读活动单上的这些词语?提醒一下:别人在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学会倾听!
【点评:聆听,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培养良好的聆听态度,养成仔细聆听的习惯,确实把握聆听的方法,能听出别人所表达的意思,从而达成沟通的目的。姜老师对学生聆听的在意和重视,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生:读。
生:“踮(diǎn)起脚尖”中“踮”的读音应该是第三声。师:非常好,请你带全班同学读这个词。生:齐读“踮(diǎn)”。
师:现在各组把拟定好的题目都呈现在这儿了,大家看,哪一个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生:窃读
师:伸出手来,跟着老师一起书空这个词。下面就请各组对所拟的题目发表看法。
生:因为作者是偷偷地读书,如果被店主看见,店主会赶她走的,所以我们把题目确定为“窃读”。
师:你觉得“偷偷地”就是哪个字? 生:窃 生:因为作者小时候家境贫寒,所以她没有钱买书回家读,然后她在书店读书,读时间长了就会被店主发现,所以她只好在一个被人遮住的地方偷偷地读,也就是“窃读”。
师:都说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作为题目,首先要准确,其次要简洁,最后要传神。我们一起看看作者给自己的文章起的是一个什么题目?
生:齐读——窃读记
师:对照作者的文题,各组再想想你们拟定的题目,一定会有新的想法,讨论一分钟!
生:我觉得《窃读记》这个题目不太合理。
师:“记”,是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比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等。本课是一篇记叙文,作者叙述了童年因家境贫寒而去窃读的事,所以叫《窃读记》,应该是合理的。
生:我组拟定的题目是《窃读之乐》,再读一读课文内容,发现我们组拟的这个标题和文章的内容不太吻合。
师:你的意思就是窃读除了有乐,还有可能有不乐,是不是?
生:听了刚才的发言,我之前的感觉有一些改变。我刚刚想了想,觉得《窃读记》这个题目是恰当的。(台下笑声)
师:刚才有的同学已经感觉到了,这个“记”不是在记一件事情,而是在记小时候读书的一段经历。除了在一至四自然段讲的是那一个傍晚的窃读,从第五自然段开始就讲了好多场面,谁来说说。
生:还写了下雨时作者的窃读。生:还有一个情况,就是当书店的夜光灯亮起来的时候,作者就会放下书走。生:她想隐藏自己的时候,就会藏在大人的旁边。
师:如果1~4节是讲一件事情,是一个“点”的话,那么后面这么多场面则应该是许多事,是一个“面”。这就叫由点——
生:到面。师:先详—— 生:后略。
师:文中有一句话直接道明了窃读的感觉,那种滋味,谁来读? 生: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师: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
生: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点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活动单导学”是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的行之有效的举措之一。在姜老师的课堂上,教师凭借着三张“活动单”,导学,导思,导行,实现“让教”向“让学”的从容转身。】
师:让我们走进课文的1至4自然段,去体会这种窃读的复杂滋味。请同学读活动二的学习要求。
生:按照学习要求进行学习,教师巡视各小组,并提醒学习方法。师:好,停下,同学们都捕捉到哪些词句了,我们一起来交流。
生:我画的是第3自然段中的一句话:“从头来,再找一遍。”从“再”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的决心之大,找不到那本书绝不罢休。
师:建议你把后面一句连着读,感觉更好。
生:“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师: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她的朗读里,我感受到了作者不找到这本书誓不罢休的决心。师:像她这样读读看。
生:“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师:从这句话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生:从“啊”这个词中,我可以体会到了作者一种兴奋的感觉。师:再读。
生:“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生:我找的是另外一句话:“我踮着脚尖……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从这句话中我看出了作者混进去时的小心翼翼,还有混进去之后的坦然。
师:有很多同学都画了这句话,我们好好地来读读这段话。读着读着,有些字眼会让你怦然心动,不信你试试。
生:自由读。
师:有新感受了吗?
生:作者为了挤进店门,连自己的形象都不顾了,说明她很喜欢窃读。师:这段话中,哪些字触动了你的心?
生:我从这段话的“跨、踮、钻”还有“挤”可以看出作者生怕被别人注意,怕被店主赶出去,表现了作者十分爱读书。
师:选你最想读的一句读读看。
生:“我踮着脚尖……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师:留意呀!多么可爱的一些动作。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再来读读看。待会儿请同学到前面来表演这些动作。
生:自由读。师:谁来表演?旁白也非常了得,朗读不好,他表演不起来的,谁来读旁白?其他同学能不能给推荐出来的这两位同学提些建议,比如句子中的哪些字眼,怎么表现,怎么读?
生:我认为你用“跨”“踮”要表现出作者的担忧,又有些恐惧,一定要表现出小心翼翼的感觉。
生:我的想法应该是可以像小偷一样。师:你试试哪里有这种感觉?
生: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师:示范一下吧。
生:我觉得“挤”不太恰当,我觉得“挤”字不能把强硬的感觉表达出来。师:那你说可以用上什么字呢? 生:我觉得这也可以用“混”。
师:(对表演者说)这样,你挤的时候把“混”字的感受融进去。
生:我想对朗读者提一下建议,在这些句子中每一个动词都要突出强调,要读得语气强烈一些。
师:你示范一句话。
生:“我踮着脚尖……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生:我想对读旁白的人提一个建议。希望他读慢一点,这样可以更好地让我表现动作。
生:我对朗读者提个意见,动词虽然需要强调,但不可以太突出来,就像那个“踮”,因为踮不会那么慢,她心里想的肯定是快快快快快,要有轻快的感觉!师:好的,那么就准备啦!小林海音,投入啦!别忙,先背上小书包,那时的书包小啊,不像现在。今天,你又来到一家书店,你见店里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于是……
生:朗读者朗读课文相应片段,另一生表演。
师:怎么样?(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朗读的同学表现也非常出色!
【点评:细读文本,可以抓住文眼,还原情境,揣摩人物精神。在“活动二”中,为了还原情境,教师让学生以读促演,在演的过程中达到对重点词“跨”、“踮”、“钻”、“挤”的理解,并对作者自语式心理描摹以及动作描写的表达方式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师:同学们,这窃读的复杂滋味儿啊,就被这些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的!多妙的一种写法啊,我们一起把它记在心中!(生齐读)
师:还有交流的,那个女孩儿!生:“走到门口……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心那本书会不会卖光……”这些话写出了作者刚到店门时心情就开始起伏,一会儿担忧,一会儿安心,一会儿又担忧。这样很形象地写出了窃读的感受。
师:(画曲线图)是不是这种感觉?忽高忽低的,反正就是忐忑不安!生:我对这个同学有一点补充,这句话还写出了作者当时心情的跌宕起伏!师:这个词用得好!还有没有其他语句啦?
生:“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一样贪婪地读着!”我觉得这句话写出了作者非常爱看书,对看书十分贪婪!
生:我想给他作补充,这句话用了一个比喻句,他把自己看书的形象比作了一只正在进食的饿狼!这样很形象地写出我非常爱看书!、师:狼一般不用“只”,用“匹”更准确,读好这句话!
生:“我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师:多好啊,一起像他这样读,再次完整经历作者这次难得的窃读经历!生:齐读。
【点评:教师素养,是“活动单导学”得以有效实现的关键。虽然“活动单导学”体现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但是如果没有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只能在原地平面滑行,却不能走向深度和深入。姜老师凭借自己丰厚的学养,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师:多么执着的一个小女孩啊,让我们走进“活动三”,想象更多的窃读场景。
生:根据“活动三”中的提示同座互助自学。师:哪个同学来试试看,注意:一定要认真倾听!
生:当她感到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书店,再走进另一家书店;为了隐藏自己的时候,她会贴在某个大人的身旁,假装自己是那个大人的小妹妹或者小女儿;在最令她开心的下雨天,她会装着皱起眉头看看外面,好像在说:“这雨太大,我回不去了!”
师:说得清清楚楚,但是情境感不够,谁再来说一下?
生:当她感到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她会知趣地放下书,离开这家书店,再走进另一家;为了隐藏自己的时候,她会紧贴在某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是他的小妹妹或是女儿;在最令她开心的下雨天的时候,她会不时地望着街心,好像在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她的心里在高兴地呐喊着:“大些,再大些!”
师:同学们,这一幕幕在小林海音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难怪她对窃读有这么深的滋味!那滋味还记得吗?引读:我很快乐……
生:齐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师:把这种感受读进我们的心中,再读!
生:齐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师:同学们可能很难理解,小林海音为什么会如此费尽周折的隐藏自己!读了原文中的一段话,一定会有更深刻的感觉的!请大家齐读一下原文片段:
生:在这次屈辱(rǔ)之后,我的小心灵的确受了创伤,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bēi)感再次触发。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 师:认真读读这段原文,猜猜作者遭遇到一回怎样的屈辱呢?请同学们动笔写下来。
生:当堂练写,教师巡视。师:谁来读给大家听听。生:那次,我在书店窃读时,我班的一个同学看到我在窃读,就嘲笑道:“你,你,你在干什么?哦,我知道了,你在偷看书!”说着,同学又拿起我的书,翻了翻,他又说:“这本书才几块钱?你家也太穷了吧,这么便宜的书也买不起!”
生:我对她的片段有些疑惑。他的同学看见他在读书,不一定表示他在窃读啊!没准他真的想看看再买下来!应该说成小林海音看书看了许久都不去付账,让人起了疑心!
师:这点说明非常重要!再给一个同学机会!这次大家好好听啊!生:那次,我像往常一样,随着人流挤进书店,踮起脚尖走到了书柜旁,找出了昨天还没有读完的那本书,捧着它走到了一旁,开始了静静地阅读!我一读,便忘了时间。老板走过来,发现我在读书,便立刻抢过书,说:“你怎么在窃读?我已经看过你很多次了,你每次来都不买书,每次来都要读书,你想让我做亏本生意吗?”
【点评:细读文本,还要善于抓文章的“空白”之处,用“言语”补白,用“形象”补白,用“意境”补白,用“情感”补白”。“活动三”中,教师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还有哪些“窃读”的画面,用言语补白,把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痴迷表达得淋漓尽致。】
师:还有很多同学都想读,大家课后互相读读。想看看林海音自己是怎么写的吗?教师配乐朗读原文片段——
那次,我又伸手去拿那本躺在那等着我的书,但和我同时抵(dǐ)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涨红了脸。我抬起头,难堪(kān)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lǐn)地俯视着我。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在众目睽睽(kuí)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身后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
师:同学们,有没有哪些词句特别能触动你心弦的?
生:我从“身后紧接着的是老板的冷笑”就知道这个老板很冷漠!
生:我从“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看出小林海音经常去那家书店窃读!生:我从“众目睽睽”可以看出这个老板想让小林海音难堪!因为他让小林海音在所有人的眼光下出丑!
师:同学们,大作家的文笔就是这样的耐读!小林海音啊,或许正是经历了这么多坎坷的读书经历,这么心酸,她才对窃读有这么深刻的体会!下一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继续品读这窃读的复杂滋味!这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点评:“活动单导学”是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进一步增强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绝非一朝一夕,如果每节语文课不仅有琅琅的书声,还有沙沙的思想落笔的声音,多好!】
【总评】
“活动单导学”,从洋思走来,从杜郎口走来,在情境教育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地发展创新,优势愈发凸显,从姜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来看,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活动单”呈现的是学生进行自主操作、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归纳、自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资源和问题。“活动单导学”提倡学生课堂自主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创新意识,还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是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还小,在各方面还很稚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的作为和老师有效的引导就体现在课堂任务单设计上,优秀的课堂任务单,能使教学过程由原来的“教”变为“导”。
3.有利于实现“教学”向“让学”的大转身。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在前,学在后。评价教师的好坏是看教师教得如何,课上讲得是否精彩,忽略了学生学得怎样,而“活动单导学”则恰恰相反,学生学在前,教师导在后。真正实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境界。
4、有利于促进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活动。以往我们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困惑:课堂提问局限于个别学生参与解决问题,随着学段升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下降,课堂教学因学生参与不足而烦恼。“活动单导学”有利于小组活动的开展。学生自主学习后,往往需要小组讨论。“活动单”成为小组讨论分享的“蛋糕”,避免小组讨论出现的“空对空”现象,既节省时间,又能使讨论深入问题本质。
当然,因为“活动单导学”所呈现的教学程序和活动环节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不是一个机械、僵化的标准流程。在坚持“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型都可以对教学程序,尤其是活动环节进行取舍增减。
教无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