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街头乞讨,是可怜还是可恶——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街头乞讨,是可怜还是可恶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舟山中心小学六年级周扬念
当我们漫步在大街的时候,不难看到一些身体严重残疾的人,在街道旁缓缓前行,我们不能不被这种顽强的精神所打动,于是,同情者便慷慨施舍;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身体健康、故作可怜的乞讨者也在向你伸手,有的甚至向你跪拜磕头;还有的则在身旁写满了自己的“悲惨遭遇”,低着头,等待着“横财”从天而降。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到底是施舍,还是回避都觉得无从心安。
针对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今年暑假,我利用走亲戚的机会,决定对这一现象作深入的剖析,让大家对它有个深刻的认识。
七月十五、六日两天,高原城里前来购物的人们如潮水涌动。上午,我在桥西、四牌楼、宾馆、步行街一带观察,结果发现在这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城区,就有13个人在行乞,其中真正身体严重残疾的只有4人。通过两天的观察,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乞讨者,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在步行街人口密集的广场在上,如鸡啄米般的向路过的人磕头,身旁的行李上,睡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婆,看样子也够可怜的,一些不知实情的人出于同情,也投上了一些零钱,我也不例外,其目的是想和他接近,等到周围的人少的时候,我上前也关心地问他是哪里的?旁边的那位是他的什么人……?他说他们来自安徽,旁边的是他的母亲,在这里做小工,没拿到钱,所以不能回家了……。这时的人渐渐的稀少了,我远远地在一边观察,只见他们扫视了周围一下,见人已不多,疾步如飞地奔向了条小巷。第二天上午,我在心连心超市前面又看到了他们,可他们已认不出我了,当我再次问其由来时,他居然说是来自
湖北的,旁边的那位是他的大嫂。我的质问,引起了他的疑心,说着就迅速地收起了行李离开了这里。这样行乞,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呀!更有趣的是,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死死地拦住一个年轻人,硬是伸着手要钱,当他掏出一些零钱之钱,那女孩子居然嫌给得太少,又扯住了年轻人的衣襟,周围的人大笑起来,无奈之下,又给了她一些。相信大家也见过这样的场面,对于真正的身体残疾的人,我们谁都会上前去慷慨解囊,大多数人还是富有同情心的,在这个世界上,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有像雷锋那样的甘于奉献的人们,他们总会善意地去帮助别人,更何况是在死亡线上挣扎的那些人。可是,一些人不顾社会舆论,为了一点点钱,居然给自己扣上一顶乞丐的帽子,反而还心安理得。
社会是不断进步的,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的。我想,虽然一些人的道德已经沦丧,但是,只要我们都能正视这种不良的风气,大家共同去谴责这些不良的行为,用我们的呼声去唤醒这些人们,让他们真正成为自食其力人,这才是我的心愿!
指导老师:刘芳
第二篇:小学生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小学生关于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
小学生关于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1
原因
现在,错别字真是那叫一个多。这错别字真叫个损人不利己,不仅看着不是那么顺眼,而且还容易让人误解意思。就连平时连一点错字都没有的老妈,现在都已经有了不少错别字。所以我准备来一个全面的错字调查报告。
调查经过
要查就要先查自己。我满怀信心的打开了我的作业,一页一页的慢慢检查。连翻了五六页,我都没看见一个错别字,顿时,我信心大增。看来我的作业本上错字很少,正确率很高啊!哪知我又翻了一页,一道鲜红刺眼的红叉映入了我的眼帘,我仔细一看,原来是我把翻山越岭的“越“字写少了一点,导致这个词写错了。之后,我就没再发现什么错字。
算了,我还是调查一下老妈老爸写的东西吧,因为老妈老爸经常写东西,所以写错的字硬挨不是很少,所以,我在家里仔细的搜寻老妈老爸写的东西。终于,我在书柜上,发现了一小本老爸对供水车间的总结。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小本子,看了起来。只见老爸的字写的工工整整,非常漂亮。可是我刚看到第七行,我就发现老爸把机器的“器“写成了哭泣的“哭”,哈哈,看来老爸也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平常我一考试,犯了这种低级错误,老爸就会把我好好数落一顿,但是,想不到老爸也会犯这种错误,哪天也好好教训一下老爸。
调查分析
经过了我的调查,我发现错别字就在我们身边,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呢?于是,我做出了以下分析:有时候因为粗心,比如说我,把“越”字给少写了一点,导致这个词都写错了。还有时候是因为粗心,看见后面有动词,我就给写成了白勺的.,其实应该用提土地。另外还有不认真犯了低级错误,比如说老爸,硬是把机器的“器”写成了哭泣的“哭”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调查建议
调查完毕,应该,提出点什么建议吧。不能知道错别字损人不利己,但是却还是一如既往的错吧。于是,我想向政府提议,在小区或人多的场合,多拉出几张关于该错字的横幅,让大家,知道错别字的危害,并改正。
小学生关于街头错别字调查报告2
调查人:**
调查时间:****年**月**日
调查地点:**********
调查目的:调查社会上的错别字,并向有关单位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经过对列东街的调查统计,我们发现社会上的错别字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故意将词语中的某个字用谐音字替代。例如一个店铺将“有来有趣”改为“友来友趣”,一些医药广告将“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空调广告将“终身无憾”改成“终身无汗”;摩托车广告将“奇乐无穷”改成“骑乐无穷”等。第二类是为了省事而故意简写的错字,例如把“停车”写成“‘仃’车”;把“起”字右边的“己(ji)”写成“已(yi)”等。第三类则是不小心写错的.字,例如家具店门口的“家俱”;饭店菜单上的“抄饭”与“合饭”;水果店里的“波萝”等。
因此,我建议人们无论是干什么都要认真对待。汉字不会写,或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应该拿字典查一查,也不能因为麻烦,就把汉字简写。写完后仔细检查,认真对待每一个汉字,如果人人都这样做,世界上就不会有错别字了。
第三篇:大学生对街头流浪乞讨行为的看法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街头流浪乞讨行为的看法调查报告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体制的完善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了。有的人大热天在办公室吹吹空调看看报纸就可以过得很安逸;有的人不论是寒冬酷暑都要从事着繁杂辛苦但工资却不高的工作,他们整天为了生计奔波,但当他们遇到一些生活上的挫折时还是很难应对,这时候他们就很无奈的成为了乞讨者。无论是在繁华的街道上,还是在人流量较大的天桥边,都有着一群人,他们或衣衫褴褛,或身带残疾,或年老体衰,看着他们那被烈日暴晒被寒冬刺骨被虫蚁叮咬被人们践踏的肮脏的身子,他们那常年累月不曾洗过的头发与身体,他们那因被折磨与歧视而迷惘的早已失去了那儿童本该有的快乐与天真的双眼,我们的同情心是否还一如当初?
最近网上热炒的“犀利哥”引起了社会对街头流浪乞讨群体的广泛关注。现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乞丐者的行列,他们行走于繁华的街头,晃荡在大学校园周围。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人确实是因为生活的困顿使他们只能通过乞讨的方式向社会求助,但被人操控的职业乞讨者和一些好逸恶劳的人也同样存在。后者的存在不仅带来严重的社会治安的问题,同样也削弱了社会大众对那些真正的乞讨人的同情心,使一些需要帮助的人无法得到及时的援助。如今人们对那些乞丐越来越无动于衷,甚至避而远之,究竟是什么导致这样难堪的局面?很多职业乞讨者就是利用社会的同情心对大众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欺骗。态度决定行动,对乞讨者不同的态度决定了大家不同的行动,是冷眼旁观是无动于衷还是热忱相助?因此研究大众对这些街头乞讨人员的态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对乞丐的态度不仅代表着先锋群体对边缘群体的关怀和思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新的道德和价值导向。而且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社会大众的态度。因此,我们小组成员就以自己周围的同学为对象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研究大学生对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态度,并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能为改变这些社会问题稍作一些努力。
二、数据分析及原因解析:
(1)大学生对流浪乞讨人员的看法层面分析:
1.你觉得其成为流浪乞讨者的原因是?()
A.先天或意外,身体残疾 B.家庭变故,短期内无力承担正常开支 C.职业行骗,以谋生
D.其他___
分析:从总体上看,大家对行乞者的原因判断为“A.先天或意外,身体残疾”和“C.职业行骗,以谋生”这两个方面。但是不排除B、C两项。数据大约分布为A:B:C:D=2:1:2:1。在性别方面,男女选项分布基本一致,出入不是很大。如下图表(1)。男生和女生在A、B、C、D各项中的比例为2:1:2:1。这与总体的选项分布是一致的。从大学生的各年级来看,各年级的各有特色。大三(2007级)学生与总体的选项分布保持一致。大二学生认为四个选项基本持平,各种可能性都是有的。没有特别偏向于哪个方面。因为我们是的调查问卷发放的数量的局限性,根据已有的数据显示,大一学生也是比较符合总体状况的。而大四学生观点应该是与大二学生基本一致。从统计的文理科类看,文理科学生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科类学生为A:B:C:D=2:2:2:1。理科类学生比较符合总体结构答案分布。艺术类学生,因为调查问卷的数量有限,在此不能做出判断。从户口所在地来看,观点又有些不同。城镇户口认为A:B:C:D=4:1:3:2。农村人口认为A:B:C=2:2:3。从各方面的数据显示,户口所在地的数据差异性比较大,城镇学生比较偏于A选项,而农村学生对事情的认识度更加全面,更加深入一些,B选项与A选项持平,体现了农村孩子对贫穷的认识比城镇孩子要深刻一些。但是总体来说,面对社会上纵多的流浪行乞者,大学生们对这种流浪行乞原因都有了一定的认识。
***050男女总计ABCD图表(1)
2.请问你对街边流浪乞讨行为是怎样看待的?()A.值得同情,作为大学生能帮就帮 B.不必同情,通过其努力可以改变现状 C.政府、社会应给予更多帮助
D.漠不关心 E.其他___
分析:从总体数据分析来看,A:B:C:D:E=1:4:12:2:1。学生基本都偏向于,流浪行乞这个社会问题,政府、社会应给与更多的帮助。但是有些学生也怒其不争,选择“B.不必同情,通过其努力可以改变现状”,或者干脆选择“D.漠不关心”。从性别方面来看,男女生观点基本一致,如图(2),与总体状况基本符合。从大学生各年级来看,大
二、大三也都基本符合总体观点。大一和大四因为数据局限性,不能妄下断言,从有限的数据情况来看,应该也是符合总体观点的。从专业文理科方面来看,文理科学生之间基本观点一致,没有特别大的专业分歧,且都符合于总体主流观点。从户口所在地来看,在这道题中,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观点也是大约一致的,并归于总体主流观点。
第二题条形图E男DC女BA0%20%男男男男40%60%男女女女女80%100%女
百分比 A 男 女
B
C
D
E 60.00% 47.62% 55.88% 33.33% 57.14% 40.00% 52.38% 44.12% 66.67% 42.86%
如图
(二)3.面对越来越多的乞讨者在街头行骗,你是如何看待?()
A.职业的行乞者是少数,他们不会影响公众去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B.真假难辨,想献上一份爱心,又恐受骗。C.现在有很多的职业行乞者,不可大意相信。D.视而不见
分析:从总体数据分布来看。学生们在富有同情爱心之时,面对越来越多的乞讨者在街头行骗,开始怀疑这些行为的真实性。“B.真假难辨,想献上一份爱心,又恐受骗。”和“C.现在有很多的职业行乞者,不可大意相信”选项的比重相当的大。这样的怀疑也说明了社会上确实存在以乞讨为职业利用人们同情心的害虫,导致了人们对流浪行乞者的怀疑,最终对其冷漠化处理。从性别方面来看,如图(3),男女生的观点基本符合总体观点。大二和大三的观点也基本符合总体观点。因为调查问卷数量的局限性,根据已有的数据来看,大一和大四的观点也应该符合主流。在这道题中,文理科没有太大出入,符合主题观点,在此,就不做更多分析了。从户口所在地来看,城镇学生符合大众主流看法,而农村学生显得要更加富有同情心一些,A:B:C:D=2:5:3:1。农村学生对弱者的怜悯心更加强烈些,即使已经对行乞者的行为产生怀疑。
第三题条状图100%80%60%40%20%0%AB男C女DE男男男女女女女女男男
E 百分比 A 男
B C D 58.33% 59.57% 46.67% 27.27% 40.00% 女 41.67% 40.43% 53.33% 72.73% 60.00% 如图
(三)9.请问你对对父母带着小孩出来乞讨的现状看法如何?()A.小孩很无辜,他们不该承受这么多,对小孩成长不利 B.父母也是受现状所迫,没办法,能理解
C.这是成年人利用未成年人博取同情行骗的方式 D.其他___
分析:从总体上来看,学生们都认识到“A.小孩很无辜,他们不该承受这么多,对小孩成长不利”。但是同时也觉得“C.这是成年人利用未成年人博取同情行骗的方式”。这成为了基本的主流看法。所以总体答案的分布大约为A:B:C:=5:1:3。从性别方面来看,女生选项分布为A:B:C=7:1:4,男生为A:B:C=2:1:2。女生基本符合总体观点,男生在各选项上更加平衡一些。
从各年级和文理科学生来看,可比性不是很大,基本符合总体看法。从户口所在地来看,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观点有些出入,但是又有别于主流观点,城镇学生各选项分布大约为A:B:C:D=5:2:4:0,而农村学生为5:3:3:1。城镇学生比农村学生更加接近于主流看法,农村学生更加理解这些行为一些。
(2)大学生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实际做法层面分析:
4.通常情况下,你更倾向于帮助下列哪一群体?()
A.残疾病人 B.老人幼童 C.受骗人士 D.街头卖艺乞讨人士 E.其他___
分析:从总体数据来看,各选项比例为A:B:C:D=6:5:1:9。这样的答案,深深体现了大学生是一群富有同情和爱心的群体。从性别方面来看,男女生观点基本一致,选项分布为A:B:C:D=3:2:1:4,这基本归附与主流观点。这道题从各年级和文理科来看,每个年级的观点基本符合主流观点。从户口所在地来看,城镇户口选项分布为A:B:C:D=2:3:1:1,与主流观点有些差异,城镇学生对“B.老人幼童”更加要富有爱心一些。而农村学生为A:B:C:D=4:2:1:4,显示了农村学生对“A.残疾病人”和“D.街头卖艺乞讨人士”更加要有同情心一些。
5.如有流浪行乞者向你行乞,你会()A.给钱 B.给食物
C.和他们交流,了解具体情况而定 D.不理睬,毕竟自己还没有经济能力 E.送他们去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分析:从总体方面看,学生偏向于选择两个极端,“A.给钱”和“D.不理睬,毕竟自己还没有经济能力”。也有一部分选择“E.送他们去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所以选项分布为A:B:C:D:E=17:2:4:24:7。从性别方面来看,男女学生观点基本符合主流观点,如图(5)。因为问卷数量的局限性,从各年级来看,只可以判断大三的学生观点符合主流看法。大
一、大四的观点从已有的数据中显示基本相同,大约为A:C:D=1:1:3,大二的选项分布大约为A:B:C:D:E=5:2:2:8:3。这三个年级的观点与主流有些出入。文理科类和户口所在地与总体基本看法大致相符。
第五题圆柱条形图EDCBA0%男男20%40%男60%女男男女女80%100%男女女女
D
E 百分比 A 男 女
B C 47.06% 25.00% 62.50% 50.00% 92.86% 52.94% 75.00% 37.50% 50.00% 7.14% 如图
(五)6.你一般会给街头流浪乞讨者多少钱?()
A不给 B给1元或以下 C给1元以上5元以下 D给5元以上
分析:从总体上来看,选项分布约为A:B:C=4:7:8。一般没有“D给5元以上”,“ B给1元或以下”和“C给1元以上5元以下”居多,“A不给”也占了一部分。从性别和各年级方面来分析,基本符合总体观点。文理科之间存在一些差异,文科选项分布约为A:B:C=2:4:3,理科约为A:B:C=6:7:9,这样的分布有别于主流观点。从户口所在地来看,与主流观点也有差异,城镇学生为A:B:C=1:3:2,农村学生为A:B:C=4:3:4。
7.你有遇到过流浪乞讨者向你强行要钱的情况没?()A.偶尔一两次 B.经常有 C.没有
分析:从总体数据来看,A:B:C=2:1:1。从性别和户口所在地来看,数据分布基本符合总体观点看法。从各年级来看,如图(7),各年级与主流观点有些出入,因为问卷数量的局限性,不能判断大一和大四的数据分布情况,但是从已有的数据来看,大一和大四的观点还是归附于总体观点的,大二的分布约为A:B:C=3:2:4,大三约为A:B:C=3:1:1,这与主流观点有些差异。从文理科来看,文科约为A:B:C=4:3:1,理科约为A:B:C=4:2:3,文理科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且有别于总体看法。总而言之,不管从哪方面来分析,学生都偏向于“A.偶尔一两次”。
第七题环状图大一大二大三大四C, 大三B, 大三A, 大三A, 大二C, 大二B, 大二C, 大四C, 大一B, 大四B, 大一A, 大四A, 大一
百分比 A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B
C 16.98% 18.18% 0.00% 16.98% 27.27% 54.55% 58.49% 50.00% 45.45% 7.55% 4.55% 0.00% 如图
(七)8.你有被流浪乞讨者欺骗过的经历没?如果有,你以后还会帮助流浪乞讨者吗?()
A.有,会 B.有,不会
C.有,看情况 D.没有
分析:从总体上来看,个选项分布约为A:B:C:D=7:4:8:9,从比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都有被骗的经历,面对这样的状况,学生对流浪乞讨者的观点也有所不同,不管学生对乞讨者的态度怎么样,我们都不能说学生冷漠,因为这个社会问题本就众说纷纭。从性别和文理科方面来看,基本符合主流观点。从各年级来看,因为数据局限性,大一和大四不能判断,大二约为A:B:C:D=2:1:3:3,大三约为A:B:C:D=7:4:10:4。与主流观点有些差异。从户口所在地来看,城镇学生约为A:B:C:D=2:1:2:2,农村学生A:B:C:D=1:1:2:2,与总体看法有些差异。
(3)关于流浪乞讨行为的社会环境的数据分析
一、社会原因
14.你觉得社会上出现的流浪乞讨现象是谁的责任?(可多选)()A.政府 B.自身 C.社会环境 D.其他___
第14题(多选题)是针对与流浪乞讨现象的背景和原因的调查,77%认为是当今的“社会环境”造成的,特别是现今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54%和%65同学选择了“自身”和“政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同学都选了这三项,认为这都是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来自城市的同学多认为是政府的责任,而来自农村的同学却大多数选择的是“社会环境”。如下图(图表数据按人数显示)
二、社会影响
10.你认为流浪乞讨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A.影响社会形象与治安 B.削弱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救助 C.传染疾病 D.其他___
在对流浪乞讨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影响上(第10题),大多数大学生选择的是“削弱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救助”,占到了总数的66%,其次是“影响社会治安”,比例为17%,从此可以看出,大学生普遍认为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本是帮助弱者的展现,结果却削弱了社会同情心,所以多数大学生对这种流浪乞讨行为存在不信任感,社会信任存在危机。
三、治理环节——在对治理方法的法律和制度认知上 12.请问你听说过2003年生效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吗?()
A.知道 B.不知道 C.听说过但不了解 D与我无关
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2003年6月18日国务院第12次常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方法》(第12题),而55%的大学生的回答是“不知道”,23%选择了“听说过但不了解”,可见大学生们对流浪行为的法律认知上很模糊,没有太关注于法律的治理。可能是由于学科范围的原因,文史类的学生在认知上要略强于理工类的学生,有14%的文史类学生选择“知道”,而理工类只有6%。(如下图,数据按人数显示)
13.请问你是否知道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A.知道 B.听说过,但不了解 C.不知道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是临时性的社会救助场所(第13题),其职责包括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在我们帮助流浪乞讨人员的途径中,送去救助站是一重要的解决方法,但是却只有11%的大学生比较了解救助站,选择“知道”,47%的学生回答是“不知道”其中男生占据的比例较大,53%男生不知道,而女生50%的女生的回答是“听说过但不了解”,女生在对救助站的认知上要略强于男生。(如下图,图中数据按人数显示)
11.你觉得应该杜绝取缔流浪乞讨行为吗?()A.不应该 B.应该 C.加强管理才是关键 D.与我无关
第11题是关于大学生对的是否应该取缔流浪乞讨行为的态度问题,58%的大学生的答案是“加强管理才是关键”选择应该取缔只有29%,说明多数大学生认为简单取缔这一行为根本不能解决问题,而在这一问题的上,大二的学生选择“应该”的比例较高,占到了大二学生总数的40%,远高于大一大四的学生,而大三的的选择则较为均衡。(如下图,图中数据按人数显示)
15.你觉得政府如何对流浪乞讨者进行管理?(可多选)()A.制定法相关律法规
B.规范管理,取缔乞讨行为
C.向流浪乞讨者无偿提供技能培训 D.其他___
第15题是一多选题,是大学生对于政府应该如何对流浪乞讨者进行管理的看法,66%和53%的大学生选择了“向流浪乞讨者无偿提供技能培训”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由此而见,大学生对这种问题的看法是比较理性而有建设性的,单靠取缔是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的,这也印证了11题的回答。
三、特别关注:热点案例分析
“犀利哥”源自在网上风行的一组照片,后于2010年2月23日,因某论坛一篇帖子而迅速走红,被网友誉为“极品乞丐”、“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乞丐王子”等。之后,被网友广为追捧,甚至“火”到了海外。网友对其加以“人肉搜索”,以探求其真实身份。经过网络和其他媒体的努力,“犀利哥”的真实身份终于查清,最终被家人接回家中。犀利哥热潮掀起了在以网络为平台的大量讨论,并迅速走红。针对于此,本实践小组在调查问卷中设置有关犀利哥一案的选题,以考察大学生对犀利哥热潮的看法,并探讨从中反映的问题。以下是被调查者对犀利哥事件的看法:
A.这是一场全体网民的无聊活动,损害了流浪者的尊严。B.虽然一开始的目的很无聊,但是它引起了社会对流浪者的关注。C.了解不多,看看热闹。
D.一个流浪者而已,没什么好关注的。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25%的大学生认为犀利哥走红事件损害了流浪者的尊严;49%以辩证的态度看待此事件,认为该过程引起了社会对流浪乞讨群体的关注;19%了解较少,关注不多;6%以默然态度对待此事件,并声称无需关注。
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同情以犀利哥为代表的弱势群体,虽刚开始有以网络为媒介的炒作因子在作祟,部分网名受众是旁观者漠然视之的姿态看待犀利哥网络照片,甚者有部分群体借以犀利哥而谋取个人物质利益,但绝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犀利哥一案引导人们更多地关注流浪乞讨人员,从而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与救助。为数不少的同学以道德层面出发,声称要维护犀利哥的尊严,认为网民的起哄跟风之举损害了流浪者的人格,当采访话筒、摄像头强势地对着,不顾犀利哥是否愿意接受救助站的温暖,肆意将犀利哥的照片上传网络,并任加PS,我们是该考虑犀利哥作为当事人的个人感受。绝大部分被调查者对此次事件是有所关注的,当然也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对此事不甚了解,甚至有漠然视之的想象。这反映出城市中大量的流浪乞讨想象潜移默化中削弱了大众对该群体的同情心,而并非全是由于道德观念的丧失。
与此同时,犀利哥一案反映出政府行政救助政策需完善。出名前的“犀利哥”无人问津,但如今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帮助。不是每一个流浪者都有“犀利哥”这样的幸运,我们不得不思考现行的制度应该尽量完善能让这种幸运成为一种“正常”?
对于流浪人员的救助问题,必须由政府为主导,完善行政救助法律体系、拓宽行政救助的范围、改变行政救助的方式单一状况、完善行政救助程序、健全行政救助救济制度。此外,与民间力量进行配合,如各类电视、网络媒体等,加强对以流浪乞讨人员的关注,以共同营造社会和谐氛围。再者,需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精神利益和人格利益的关注,不可在没有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肆意宣传照片等,多以仁义之姿审视网络文化。
四、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建议与措施
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1982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随后,国家于2003年7月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流浪乞讨人员为代表的弱势群体显得与城市面貌格格不入。通过此次实践调查,本实践小组就政府、社会大众、行乞者自身三方面提出加强对流浪行乞人员管理的建议和措施。政府方面
第一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能够享受到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保障。
众所周知,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均平富的体制,此举加速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社会保障体制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落后于老百姓的需要,教育、医疗和住房被认为新三座“大山”。政府应努力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尤其是对于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村居民的扶助,让广大的弱势群体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应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对弱势群体的扶助投入比例。地方应针对本地区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存状况,提供基本的生活、卫生和教育保障以及其他生活补助。实行养老、疾病、事故、失业等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通过提高救济金、养老金,实施家庭补助、住房补助等措施,解决他们生活困难,减少预防步入流浪乞讨群体。第二,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很多问题需要发展来解决,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蛋糕”做大,只有“蛋糕”大了,政府才有基础解决社会保障以及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此外,需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中国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基本的工作和收入维系,才能让很多行乞者不需要被迫去行乞。
第三,实现救助路径多样化,而不仅限于政府的救助站 政府救助站在解决流浪乞讨问题方面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还存在许多不足,先撇开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就认定救助对象这一条法规就使许多流浪乞讨人员望而却步,所以才会出现网络红人“犀利哥”,而拓宽救助渠道是能最大效率地动员社会力量帮助行乞者,减轻政府的压力,而且还能够弥补政府某些方面的不足。
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舆论,教育乞讨人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劳动观。
根据小组成员实地与街头乞讨人员进行访谈,发现很多乞讨人员存在不劳而获的观念,以流浪乞讨作为谋生的方式。因此政府在这方面应该要加强宣传教育,如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劳动公益宣传、加强在中小学课本劳动价值观念培养的比重,引导公众树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凭借劳动衍生价值,为社会创造价值。
第五,健全相关法律建设,建立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的法律基础,实现文明执法。
通过地方性立法,颁布管理包括拒绝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在内的地方性规定。我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虽确定县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但因救助是以自愿为前提,不能强制救助,实际上民政部门的管理工作仅局限于自愿接受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而对那些拒绝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民政部门则无权过问,那么这些流浪乞讨人员的流浪乞讨行为实际上处于是无人管理状态,因此,通过地方立法,使我区的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工作有法可依。第六,加强对职业行乞群体进行惩治,维系社会诚信体系。据调查,组织、欺骗、胁迫未成年人或者残疾人来乞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秩序。频繁可见的街头乞讨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社会公众对乞讨群体的同情心与关注,大量存在的职业乞讨者无形中令公众避而远之。因此,需加强对职业行乞群体的惩治,教唆和操纵利用未成年人、老人、残疾人、孕妇强行乞讨获取不义之财的组织、操作者,应重点依法打击,对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依法从严从重处罚,以整顿社会风气。
第七,对流浪乞讨群体提供必要的无偿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渔。真正的流浪乞讨者是不得已而落入无奈之境,面对激烈的社会生存竞争,乞讨者身无所长而得生存,因此以行乞流浪而谋生。因此,政府在设置救助站的同时,不妨向该弱势群体提供无偿的职业技能培训,授之以渔,使流浪乞讨人员有能力自食其力,而无需乞讨漂泊度日。
社会环境方面
第一,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该弱势群体其自力更生。社会慈善组织、社区和私人团体在帮助流浪乞讨人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乞丐获得及时救助,从而放弃行乞的选择。社会慈善组织需要发挥自身力量,为那些濒临行乞的人员提供部分救助,使他们度过难关。社区要形成互帮互助意识,帮助社区困难人员,为他们提供部分救济,以免使他们沦为乞丐。如可举办各种免费的技能培训班,积极帮助他们联系就业单位,帮助他们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第二,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关注流浪乞讨人员。维系全民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心,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基础,公民要发挥乐善好施的精神,帮助自己的同胞,善待乞丐。如可在城区繁华地段、人口密集区设立救助站指示牌,并采取向市民发放救助管理宣传资料、公布救助电话、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发放救助卡、在城区人口集中场所设置救助管理站引导牌等方式进行宣传。
第三,加强网络建设,广泛发动群众予以举报监督。
网络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在对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方面,加强在网络方面的建设宣传,引导群众关注街头流浪乞讨现象,并予以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政府救助管理不善的现象,可让社会工总进行监督并及时举报,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行乞者自身方面
个人因素对于个人的行为价值取向是极为重要的,哲学上说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无论社会环境怎么样,是不是行乞,怎么样行乞,在哪里行乞,这都是而且只能是乞丐本身所能决定的。最根本的在于观念,行乞者应该应该树立一种以靠自己本领生存为荣,以不以他人施舍二谋生的这样一种观念,积极学习各种自我生存的技能,积极面对人生,进取生活。
总结: 从我们的数据分析来看,大部分大学生在遇到乞讨人员时还是会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对这些城市乞讨者还是充满了悲悯和同情之心,积极地关注他们。但这些偶尔的援助行为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城市乞讨者中存在着许多乞讨欺诈行为,他们充分利用人们对他们的同情心和关爱来骗取广大人民的钱财。近几年,我们也从各种媒体的相关报道中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乞讨欺诈行为,甚至还有不法分子或者犯罪集团利用城市流浪儿童的乞讨谋取暴利。这也难怪大学生对这些乞讨人员越来越漠视。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中有国家制度方面的也有乞讨者个人的因素。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社会出现大量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40.3%,已经接近国际警戒线,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贫富差距较大而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而且贫富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上。城市居民得到的工资高,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补贴也较多。而广大农民的年收入与城市相差甚远,享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补贴又少之又少。广大的农民本身没有固定的工作,如果自己因伤失去劳动力而残疾,或者遭受天灾或者家人出现重大疾病等等,而他们又享受不到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沿街乞讨必然成为他们的一种可供选择。还有乞讨人员本身素质不高,不思进取,好逸恶劳等原因也导致社会中这种不和谐的因素越来越多,对社会治安也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治标要治本,为了削弱乞讨群体,国家要从基本保障制度上着手,同时也要完善教育制度,尽量提高每一个公民特别是那些贫困山区的人们的文化素养。通过这次的调查,我们一方面希望引起广大大学生对乞讨行为和现象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也是呼吁作为时代先锋的当代大学生们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肩负起自己的社会使命,尽量帮助政府或其他社会团体解决这些乞讨问题,使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真正的落实到实处。
第四篇: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因为有他们
暑假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任务,寻找身边“守诚信、讲道德”的人或事,假期里,我们分三路,在公交车站,村场商店等场所进行了调查活动。
我们组叫“红领巾雏鹰小组”,七月十五日那天,我们一行人冒着酷暑,约定在中心小学校门口集会,首先我们来到一家经营种子、农药、化肥的店铺。老远一瞧,只见门前人来人往。走近一看,很多村民手里还捏着一叠钱,他们脸上挂满了笑容。我上前时一位汪姓大爷询问了情况,得知在上半年春播时,这店里销售的种子出了问题,导致老百姓的早稻减产,损失不少。店老板今天进行了赔偿,把我们的损失降到了最低。
店老板忙得不可开交,一家人又是赔礼,又是道歉,我们只好静观其变,临近中午,老板手中的活才停下来,我们说明来意,老板才接受我们的采访调查,谈话中我们才发现老板感到特别惭愧,然后又非常严肃对我们说:“作为一个商贩,讲究的应该是诚信,坑害别人,短斤少两是不可取的,这次我虽然损失了十多万,但我得到的是比金钱更可贵的东西。
我们继续搜索目标,来到公共汽车站,刚好碰到李师傅,他欣然接受了我们的调查采访。他说:“公共汽车上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有扒手、有无赖、有见义勇为的,有助人为乐的,令人欣慰的是好人多于坏人。前两天有个扒手把手伸进了一位老人的口袋,就被一位小学生发现了,小学生大喊一声:“提高警惕,小心扒手。”小偷听见喊声,连忙缩回了手,人们望着这个小孩子,都投以敬佩的目光,小偷不好意思连忙下了车溜了。我们正听着李师傅给我们讲述公交车上的发生的那些精彩的故事,突然,车上来了一位年近半百的大伯,大伯手里拿着十二元钱说是什么车费,他们经过一番你推我让后,李师傅才收下钱,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后来才明白:前两天,大伯从华容城来,上车前包弄丢了,没钱搭车,说是回去后一定会送来,这不,今天果然送来了。
天近黄昏,我们几路人在同学曹卓家碰头,虽然满身是汗,但也满心喜悦,虽然又苦又累,但也收获颇多,我们各自进行了总结性发言,这次活动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的语言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同时我们也还懂得了每个行业都有其职业道德,每个人都要有诚信,作为一名学生,理应遵守道德,那就是认真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厚诚信、守道德。
第五篇: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1
一、调查目的
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逐步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最大限度减少食 品浪费。动员学生积极参与节电节水活动,促使学生养成及时关水、关灯习惯,杜绝长流水和长明灯现象。
二、调查时间
20xx年寒假
三、调查范围:新郑市龙湖镇王许村4户居民。
四、调查方法谈话法:通过谈话了解他们每个家庭的用粮用水用电情况,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
1号家庭有3口人,家里有一台电脑、三台电视、一台电冰箱、一个微波炉、一个电饭煲等家电。平均每月水费22 元,128.4元,合计每月150.4元,平均每人水电费51元[我大多数不在]。用电、用水习惯:爸爸爱玩电脑,所以家里电脑一天到晚开着。周末,时常三台电视全部打开。我们常常会忘了随手关灯。洗菜的谁会用来冲厕所。2号家庭爷爷家有4口人,家里有一台电视、一台微波炉、一台洗衣机一台冰箱。平均每月水费17.6元,电费116.416 合计每月134.016,平均每人水电费33.504元。用水、用电习惯:平常他们两位是很节约的,夏天连电风扇都很少开,电视也不看什么,可我和我表妹来了以后,就开销大了,几乎每天晚上都开空调,还会看电视。上厕所冲马桶几乎都用废水。3号家庭外公家有4口人[外加一名3个月的婴儿]家里有四台电视、三台空调,平均每月水费30.8元、平均每人水电费43.224元。用电习惯:人走关灯、用节能灯、电视声音开的小。用水习惯:家里有个婴儿,要常洗尿布,水会比别人家多,刷牙洗脸,水龙头不是一直开。
六、调查结论
3号的水、电费都是最高的。其实用水,用电量跟家庭人数也有关系,2号家庭和3号家庭人数一样,但3号全是大人,2号有2个小孩,自然多了一些水费和电费。从每个家庭用水、用电情况来分析,都有环保意识,但因为每个家庭的电器不一样,情况也就不一样了。家庭的用水量与家中人口和家中人口用水习惯都有关系,养成好的节水习惯能决定用水的多少,能节约水。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节水节电在我们生活中是很重要的,下面给介绍几个节水节电小妙招。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
当前的社会,市场繁荣,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改善,但在这些好的前景面前,也暴露了不少问题,经过我初步了解,我知道主要有以下的三个方面:1.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2.工厂缺少很多有技术的工人,3.大量的印染工厂污染了环境。
1.大学生就业难。现在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有几千万。而真正能就业的不是之夸之一,原因在于20xx年来了一场大型的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长达3到6年,会让人民收集了苦头,这是因为美国。经济势力倒退,然后播散到世界各地,使我国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那是因为有些人很笨,公司为了让自己在这个社会当中生存下去就不把那些很笨得人不管他了,然他讨饭去……等许多事,就转收有学问的人,让这些人在公司为他(她)干活,好让自己生活下去!
2、工厂缺少很多有技术的工人,是因为:有些人在少年时很贪玩,不管做什么都做不好(出去穿鞋、穿身上的东西、刷牙洗脸,手上的活都做不来),考进了不好的高中和初中,现在就业的学生十分的困难(我是说那些学洗不好的同学),相反那些好的同学一个个被入取了,而那些不好的同学只好讨饭、讨钱……!有些人在家里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我是说那些学洗不好的同学),使公司不要让他(她)们做工人说以工厂里面技术的人愈来愈少了,造成了工厂缺少很多有技术的工人!
3、大量的印染工厂污染了环境。是因为工厂的废弃物太多了、塑料纸太多和排出黑色的雾气,我们先来了解废弃物和塑料纸是怎样污染河水?印染工厂把大量的废弃物和塑料纸一天一天的扔进河里,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河里的鱼渐渐变少了,河水也变得浑浊不清,最后河里的水渐渐的变少了,最后没了!雾气污染是工厂里排出黑色的雾气不断的上升,污染了大气层,还会臭氧气层破裂!人们多闻了会的黑死病!可能的事就都会发生!一旦发生防不可防,会死去很多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考个好初中,也要提倡大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3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去超市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赶集时,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没有一样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双袜子,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袋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很便宜。但是每当大风刮起的时候,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白色塑料袋也随风刮起。当我们骑着自行车或走路时,他们有时也会光临我们的身边,有时弄得我们很狼狈。鉴于白色垃圾的污染,我校组织了绿色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xx年2月-20xx年3月
实践过程:
第一步:学校让学生利用上学、放学的路上找一找白色垃圾有哪些,并且在班会上汇报,并谈一谈看到它们后的感受。利用双休日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白色垃圾、白色垃圾产生的原因以及白色垃圾的危害。经过上网查阅我了解到:
一、什么是白色垃圾?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二、什么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的不能回收利用的放在一起。
2、许多企业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视觉污染指的是塑料袋、盒、杯、碗等散落在环境中,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影响环境的美感。白色污染的潜在危害则是多方面的。
1、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和塑料袋盛装食物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当温度达到65℃时,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中的有害物质将渗入到食物中,会对人的肝脏、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我们现在用来装食物的超薄塑料袋一般是聚氯乙烯塑料。早在四十年前,人们就发现聚氯乙烯塑料中残留有氯乙烯单体。当人们接触氯乙烯后,就会出现手腕、手指浮肿,皮肤硬化等症状,还可能出现脾肿大、肝损伤等症。在我国,我们用的超薄塑料袋几乎都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这些生产厂所用原料是废弃塑料桶、盆、一次性针筒等。生产时,首先用机械把原料粉碎成塑料粒子,再把塑料粒子放在一个水池里清洗(名曰消毒),取出来晒干,再用机械把它压成膜,制成各种塑料袋。每次吃饭时,就有不少人用塑料袋装饭菜,他们不知道这种行为不仅危害环境,也危害自己的身体。
2、使土壤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我国目前使用的塑料制品的降解时间,通常至少需要220xx年。农田里的废农膜、塑料袋长期残留在田中,会影响农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农作物的减产。若牲畜吃了塑料膜,会引起牲畜的消化道疾病,甚至死亡。
3、填埋作业仍是我国处理城市垃圾的一个主要方法。
由于塑料膜密度小、体积大,它能很快填满场地,降低填埋场地处理垃圾的能力;而且,填埋后的场地由于地基松软,垃圾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很容易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及周围环境。
4、若把废塑料直接进行焚烧处理,将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塑料焚烧时,不但产生大量黑烟,而且会产生二恶英——迄今为止毒性最大的一类物质。二恶英进入土壤中,至少需15个月才能逐渐分解,它会危害植物及农作物;二恶英对动物的肝脏及脑有严重的损害作用。焚烧垃圾排放出的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极敏感的问题。另外,由于一次性塑料餐具难降解,现在许多城市都推广使用绿色餐具——纸制餐具,原理是纸制品的组成物纤维素能被微生物降解。但是,用纸制餐具代替发泡塑料餐具亦不明智。首先,纸制餐具同样也会带来视觉上的污染。它们的降解速度并不快,往往在几十天甚至几个月内也不会降解彻底。其次,制纸制餐具时,除用到草浆、稻浆外,还要加入1/3左右的木浆,若全面推广,势必造成大量木材的消耗,导致森林砍伐的加剧。而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3.92%,人均占有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第三,制纸浆历来是耗水大户、耗能大户及排污大户。造浆工艺需大量水,而我国属于水资源短缺的国家。若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中,会引起水污染;纸制餐具成型后需立即烘干,这就需要耗大量能。而我国能源结构是以燃煤为主,这样就会增加空气中SO2的含量,引起酸雨。
5、使臭氧层变薄。
我们对“使臭氧层变薄”这一危害尤其感兴趣。因为塑料废弃物一般存在于地面,而臭氧层存在于天空中,两者相隔那么遥远,怎么会有关系呢?经过翻阅资料,查阅书籍并问了一些教师得出:白色污染经过太阳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我们大家都知道太阳是一种温度可达到上万度的天然发光和发热的“大火球”。当钢铁还未靠进它几千米,就已经化为气体。这么高的温度又怎能不破坏地球?为了地球不受到大幅度破坏,臭氧层可真是立了大功。当太阳辐射时,它便挺身而出,挡住了一次又一次的攻击。由于“白色污染”破坏了臭氧层,使它变薄,这将会是地球巨大的危机。
第二步、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我们淄博,每天都有很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此,我建议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时刻做到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4
调查目的:现在无论干什么都讲究诚信,学生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撒谎,与同学之间要做到一诺千金;商人要做诚实守信的人,商品不掺假,这样才能销售营业额高;老百姓要做诚实守信的人……总之在当今社会没有诚信寸步难行,那大家都做了哪些诚信事呢?是不是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呢?因此我针对“身边的诚信事”进行了调查。
调查人员:司麟
调查时间:x年2月18日
调查地点:商业步行街
调查对象:群众
调查内容:大家所做的诚信事
2月是寒假,大家基本上都在家中休息,于是我对各个行业的一个代表人物进行了“您所作的诚信事”的调查。下面是我将他们的叙述进行整理后的内容。
出租车司机: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我感到非常光荣,因为我们的工作十分重要,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形象,所以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都感到身上的责任很重,诚信当然是我们每位出租车司机的必备品格。每当乘客交多了钱,我会毫不犹豫地将多的钱还给他,有时会有乘客将物品遗失在车上,我都会交公。记得有一次,我在打扫车子时发现了一个黑钱包,里面有好几千元和两个银行信用卡,我想这肯定有急用,于是马上交给了负责人,通过各种渠道终于联系到了失主,失主十分感激非常给我报酬,我说这是我们出租车司机应尽的责任。
个体户:记得刚开始做生意时我买的是海米,当时市场上买海米的人很多,他们都在夜里往海米里掺水,来增加分量,而我却将海米中的杂质去掉。用水浸过的海米早晨是鲜亮的,买者众多,到了中午就失去了光泽没人问津。而我的海米一直鲜亮,开始买得不多,后来则供不应求了,算起来我赚得比他们要多得多。这件事一直影响着我,所以我无论卖什么都不投机、占便宜,因此不管卖什么都买者众多。
另外我还采访了小学生、老奶奶、工人,他们都讲述了自己所做得微不足道的诚信事。
我的感想:
通过对这么多居民的调查,我真的感触颇深,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不管是工人还是个体户,总之他们都秉着诚信来做事,因此都得到了回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小学生,我更应该牢记“诚信”两个人,真正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5
去年年初开始,不少地方中小学进行了部分教科书的循环使用。我在塔市驿部分中小学循环教材的使用方面作了调查,80%的师生反映,由于不能在循环使用的教科书上写字答题,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小麻烦”。
书本里的实验报告要重新复印
我在中心小学、邓家小学,塔市中学等学校进行了调查,涉及到400多名同学、近百位家长,以及数十名相关科目的老师。有八成的家长和九成的学生赞成循环使用教科书,没有开始循环使用的学校里,九成以上的学生和家长都希望循环使用。
参与调查的同学韩辛介绍说,同学们在循环使用教科书时,因为不能在上面写字填空了,就需要准备一个本子,抄写教科书上需要填写的内容。比如说《科学》,里面就有一些实验报告,同学们或者把报告填写部分抄下来,或者是自己复印,要不就是只听课,不做题了。
同学们反映,这样影响了教学的进度。老师们也发现,这也制约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指导。调查小组的指导老师刘老师分析说,循环教材的使用确实能够培养学生爱护书籍的学习习惯,但影响了学生融入教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
建议重新编循环教材
我们通过调查,建议循环使用的教科书需要重新编写,认为要把书本里需要同学们填写的地方、做作业的内容从书本中分离出来。我们希望能把我们的调查和建议整理成报告,向当地教育部门和相关的教材编委会反映,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改进循环教材,以便更有利于教学。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6
一、调查目的
了解小学生什么时候说话不文明及他们说不文明语言的起因。
二、调查时间
20xx年6月至8月。
三、调查范围
武珞路小学六年级学生50名。
四、调查方法
1)观察法:仔细观察不文明语言何时出现及内容。
2)问卷法:通过问卷了解有些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并分析原因。
五、调查结果
1)小学生为什么说话不文明:
(1)由于与别人的矛盾而产生愤怒情绪,说话会口不择言,一般都是发生在男生身上。
(2)由于他人的行为、举止或是衣着相貌而取笑别人,说一些不雅的绰号。
(3)很多小学生说不文明语言都是出于一种反抗的情绪,对某件事情不满的时候,甚至难过的时候。
(4)还有不少人人表示,不文明语言是从长辈、周围人的嘴里听来的,有的是看电视、电影学来的,不自觉就讲出来了,时间长了就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2)小学生讲不文明语言后心理表现或想法:
(1)心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舒服感。
(2)有时边说边大笑,作为一种发泄的方式。
(3)听到周围的人讲过不文明语言,所以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3)小学生什么时候会说话不文明:
(1)玩的时候:做游戏时有些人会赖皮,然后互相用语言攻击。
(2)公共场合:一个同学在很多人面前让另一个人出洋相,被讥笑的那方就开始了语言攻击。
(3)暗地里:和某人关系不好,不敢当面说,就在背地里说有损于他的话。
六、分析
1)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有些不文明语言是从家里、社会上听来的,还有的是从同学那里学来的。在不文明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语言、举止都会受到影响。
2)高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表现为用一些不太雅的语言表达心中的不满情绪,作为发泄的方式。有时并无恶意,但造成的影响很不好。
3)高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讥笑同学,这也是讲不文明语言的原因之一。
4)现在的独生子女的脾气、度量不算大、吃了亏,嘴上一点也不饶人,这也是原因之一。
七、思考
中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作为现代中国人,应该发扬光大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作为小学生,我们要担负起建设文明、繁荣祖国的重任,必须在各方面全面发展。我觉得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首先就要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我建议我们的长辈们,所有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们,请你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榜样来,让我们一起营造文明的氛围。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7
今天我没上学,爸爸没上班。下午无聊,爬山我不爱爬,又不想在家里呆。爸爸建议我们去xx做一个社会调查,不需要其他人配合,只要我们自己两个人,进行社会实践,调查xx车流及车牌地情况统计。
一、xx简介
xx为我县重要交通关口,为境内104国道和57省道交叉路口,也是通往萧江高速路口一个很便捷的路口。选择在这里调查,非常合适。
二、调查方法
开车到交通绿化带旁,不影响其他车通行,但又能方便看到两个主要方向来的车,一人主要负责一边,分工合作。
三、调查目标
主要是两个目标,一是测算每分钟平均车流量;二是统计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
四、发布结果
(省略经过,直接发布结果)
(一)每分钟平均车流量:120辆;
(二)1个小时内经过的车牌地情况:全国各省、直辖市、区24种不同车牌地车牌,部队车牌1种,共25种。其实在最初的半个小时内就出现20种以上。其余时间重复,出现新的车牌地很少。
除了检测地:浙,本身,出现频率较高的为附近的福建:闽、江苏:苏、广东:粤;比较少的为四川:川,重庆:渝,新疆:新。部队车辆只出现一次,即空。
小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8
我的家乡芜湖是一座饱含徽文化灵秀之气的美丽江城,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古代的芜湖就曾是商贾云集的“长江巨埠、皖之中坚”。
一、芜湖的地理位置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中心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度21分、北纬31度20分。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浩浩长江自城西南向东北缓缓流过,青弋江自东南向西北,穿城而过,汇入长江。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皖江与青弋江的交汇口。
芜湖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16摄氏度,日照时数20xx小时左右,年降雨量1200毫米,无霜期每年达219-240天。
芜湖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呈不规则长条状。地貌类型多样,平原丘陵皆备,河湖水网密布,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土地面积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30平方公里。
二、芜湖的自然资源
芜湖市地处长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16摄氏度,年平均无霜期219-240天,年日照时数为20xx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毫米。
芜湖农业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油料、棉花等。长江从市西缘流过,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水面面积达4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4%。水产品种类繁多,其中鲥鱼、刀鱼、螃蟹是著名的“三鲜”。山区产有名贵中药材丹皮等。
芜湖共发现矿产55种,其中石灰石储量达42亿吨。地处长江下游的芜湖,江面开阔,水流量充沛,尤其适合发展大耗水量、大运输量的工业项目。
芜湖有山环水绕、襟江带河的大自然环境,风光宜人,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早在南朝梁,梁元帝(萧绎)即写下了《泛芜湖》诗,歌咏芜湖山水。唐代诗人李白、温庭筠、杜牧等,宋代文学家梅尧臣、王安石、沈括、苏轼、苏辙、黄庭坚等,都有咏芜湖的传世之作。宋、元时传统“八景”已经形成。
“赭色双峰拥古塔,宛如玛瑙饰奇葩。
临轩听雨数滴翠,登阁望晴歌缀嘉。
深水浅溪腾瑞气,繁花秀木吐丹霞。
泠然钟鼓声声远,归又魂牵小九华。”
这首诗就是对芜湖风光最好的诠释!
三、芜湖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
20xx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0亿元,22.8亿元,年均增长5.6%。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3亿元(现价),比20xx年增加13.7亿元,年均增长6.1%,农业与林牧渔产值比由20xx年的51∶49调整为现在49∶51。20xx年全市粮食总产76.47万吨,创历史新高。优质粮油、蔬菜、苗木、水产、畜牧和食用菌等农业主导产业基本确立,板块经济格局初步形成。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完成了《XX市20xx—20xx年都市型现代农业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强化招商引资、推进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了一批社会资本开始投资农业,浙江恒达、荷中花卉、山东九发、曼图实业等龙头企业来芜湖发展。目前,全市拥有市级龙头企业53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有38家,28个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定,16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1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识。三山绿色食品经济开发区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峨桥茶叶批发市场、清水苗木市场、三山蔬菜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劳务经济成为农民增收新的支柱。
3、城乡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五年来,我们本着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原则,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农村环境明显改善。近三年共累计争取国债和部、省项目89个,完成总投资近9亿元,建成农村公路678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里程近1000公里。完成了拓宽改造市到县快速通道芜南路一、二期,市区至南陵渡桥工程,芜繁路港至繁昌城关段工程。江堤加固主体工程通过水利部验收,城市防洪能力达到百年一遇水平。青弋江分洪道项目已被国家部委立项。总投资3.2亿元的“万亩圩口达标”工程已全面启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总投资达2亿元,初步完成了50万亩基本农田改造任务。在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向县城和农村延伸步伐加快。
4、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
20xx年6月,在安徽省率先实施撤乡并镇工作,将三县65个乡镇调整为23个,减幅达65%。乡镇平均规模由47平方公里、2.4万人扩大到125平方公里、6.5万人。以推进“两项改革”、构建“两个平台”、强化“两个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已全面启动,农村工作新机制逐步建立。加强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制定了《芜湖市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试行办法》,繁昌、弋江、鸠江等县区实行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5、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认真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税附加,对农户实行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仅20xx年,全市免除农业5119万元,落实粮食直补资金1529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363.9万元,购机补贴9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93元,比20xx年净增1335元,年均递增8.5%。
小结:我的家乡芜湖农业正迈向机械化农业的道路发展,大规模的农业承包地用于农业的路子也渐渐的应用。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的家乡芜湖农业机械化和大规模化会茁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