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我认识探索报告
自我探索认识报告
——对性格和职业兴趣的自我认识
我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面对第一次见的人表现的非常腼腆,给人的感觉特别内向。而当第二次见面就能展现出不一样的自我,特别特别能说话。自己也很不理解这种性格,就就像每一次升学考试后换学校结识新同学,永远都不会特别热情的和新同学打招呼,最多只能微笑,永远都是给人留下老实的印象。我特别羡慕那些能在大家面前作自我介绍或是说出自己的故事的人,我的这种性格应该很不适合在职场生存吧。
小时候听小朋友说我长大想当医生,当警察,当老师的时候自己总是很茫然,从来没有想过以后做什么职业,也不知道职业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我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很简单,有的人就是专门为创造社会而生,而有的人则是为了维持社会而生,我感觉我是属于后者。我是想要一个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家庭,健康快乐的家人,安逸的过生活。我不要大富大贵,也不要大风大浪,平平淡淡的过一生足够了。
我觉得我不适合那种一辈子只干一个工作。曾经在两天内听课同一个老师的一节课,一摸一样的话,就连中间开的玩笑都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话,同学们都被老师逗乐了。我非常不理解,老师基本都是教一门课程好久的,每天重复着烂熟于心的话语,我觉得老师好辛苦。就像在课上做的职业测评一样,我是属于左
下角的一类人,适合做的工作都是稀奇古怪的,抢险队员,故障排查员什么的。虽然有点不适合一个女孩子做,但我还是觉得比作医生警察什么的要好得多。
我学的是机械专业,女生甚少,但我依然觉得学的东西很有意思,也许是因为自己随遇而安的性格吧!我只知道,既然改变不了,就去适应吧。
XXX
第二篇:自我认识报告
本人品行端正,谦虚谨慎,吃苦耐劳的素质较好,交际沟通能力较强,拥有创新思维,有团队精神。学习能力较强,求知欲强,有很强的自信心。性格开朗,爱笑,待人温和不会经常发脾气,具有一定的隐忍性,会和认识的人保持较好的关系。是那种别人敬我一尺我敬别人一丈的人,对我好的人我会加倍的对他好。我兴趣广泛和不同的人聊天时不会有无话可说的情况发生。我爱交朋友,喜欢见到各种各样的陌生人,不是为了和他们交朋友,只是喜欢观察陌生人。但是我缺乏较好的耐心,和自制能力。
我的能力素质
1、学生工作:学习委员
最大的收获:锻炼了基本的组织、协调、口头等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做好上下级的纽带,掌握制定计划、贯彻思想等能力,提高思想与理论,培养了大局观,学会了团结班集体,锻炼了统筹、预见潜在问题、等能力。
2、社会实践:2013级新生军训拼字方阵 最大的收获:熟悉了集体个成员,建立了威信和良好形象,强化了人际交往能力,了解到团结的力量。
他人评价:
1、亲人朋友:有毅力,能比较吃苦耐劳,心理素质稳定,做事考虑比较全面。
2、师兄姐,同学:很坦荡的一个人,是个很玩得来的朋友。能吃苦耐劳,而且做事能够有始有终。有上进心,心肠好,待人友善,有幽默感。
第三篇: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1——自我认识概述 介绍: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认识,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对个体身体,心理,社会特征等方面的认识。这种认识是个体通过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途径获得的,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
简而言之,自我认识就是指人对自己及其外界关系的认识,也是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
为什么讲?
认识自己当然包括认识自己的身体发育情况,如知道自己现在有多高、多重,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识自己的特点等等。一个人只有能正确地认识自我,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对孩子的行为有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儿童最初是通过别人,特别是他心目中的权威人物对自己的评价而认识自己的。这时,别人的评价具有很强烈的暗示作用。父母的言行在孩子人生道路上的起点上起着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自我认识的发展阶段
母婴共生(3~4个月)
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不用感受外界的不适刺激(如肚子饿了,尿布湿了),这是一个非常安全、相对封闭的环境。而当宝宝呱呱坠地,人生的第一个“创伤”也便开始了,宝宝诞生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里。但此时宝宝会以为自己和妈妈仍然是一体的,他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区别,也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区别。客体关系心理学家称之为“共生”,宝宝分不清哪个是妈妈,哪个是自己。有一天,宝宝会发现,也许妈妈和自己是不一样的。随着宝宝的一天天长大,他们注意到,原来妈妈并不是无时无刻的存在着的。尿布湿了、肚子饿了,如果妈妈不在身边,无论怎么哭闹,好像事情都没有改变,原来我和妈妈不完全是一样的啊!有时候,宝宝既没有尿裤子,也不饿肚子,但他就是哇哇的哭。其实,这是他在试探和探索。有趣的是,1岁左右的宝宝通常会非常喜欢碰触外界的一切东西,因为他很想感受触摸自己和触摸别的什么东西有什么区别。心理学家把这个阶段成为“物—我知觉分化”阶段。
镜像视觉认知(1~2岁)
1~2岁时,虽然宝宝知道有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或物存在着,但他还是不能确定自己究竟是谁。宝宝的自我意识改变通常是随着发音的进步而进行的,例如“我”和“我的”这些词汇。他们使用这些词汇和自己的名字还不大灵光,1岁刚出头的宝宝对别人呼唤他的名字能做出反应;到了1岁半的时候,他已经能理解自己有名字这回事,同时,他知道名字是属于他的东西。有心理学家做过镜像认知实验。1岁多一点的宝宝看到镜子里的自己,通常只能明白镜中的自己好像和自己有点关系,但大概不是真的;快2岁的宝宝则大多能知道镜子照出了自己的模样。
这个时期的孩子最粘人。他们希望妈妈总在自己的身边,有什么要求的话,妈妈很快就能回应他,不过,如果妈妈不回应的话,他也会渐渐习惯的。
矛盾中的自我意识萌发(2~3岁)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讨论: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有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老是跟你对着干,而且什么事情都想按照他的想法来进行,要不然就发脾气?
俗话说:三岁惹人嫌。说的就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会坚持自己的主张,开始反抗妈妈,2~3岁阶段的孩子经常会说不,这是他自我意识的萌芽。因为他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所以他什么都想亲自尝试。可是,事实上许多事他不能做,当事实和自己的想法出现差距时,孩子的内心会出现矛盾,所以,这个时候他发点小脾气也是可以谅解的。其实,这也是他分散心理压力的表现,妈妈不用担心。你要学会赞美他的成功,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在这一时期,宝宝对自我的了解和描述也发生了改变,心理学家发现:2岁宝宝的自我描述更多的围绕于一些事实性的基本自我特征,比如他们会说“我是女孩/男孩”“我是小孩”等,这些自我描述内容的获得无疑都是爸爸妈妈的强化中获得的,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
妈妈骄傲地在众人面前让宝宝“告诉大家你几岁了”,当宝宝发出类似数字的词语时,就会得到妈妈和大家的唏嘘赞叹。
当宝宝长到3岁后,他们的自我描述里常常会出现对自己所处事实的简单描述、自己所有物或喜欢的东西等等,尽管这些描述并不总是正确的。这一时期的表述常常围绕在实物、方位指代等,但他们这些思考大多是不系统或不合逻辑的,他们总是从自我出发来考虑问题。
讨论:有过这种经历的家长您如果有好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有这种困惑的家长也可以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讨论。
1、当这个时期出现的时候作为孩子的家长,您是怎么做的?大家有什么方法来应对孩子经常会说不的情况?
2、对于孩子许多事他不能做的事情,他也要坚持自己的主张该怎么办?
3~4岁:开始懂事的孩子
到了3岁多,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他也渐渐不再惹人嫌了。他的耐心会慢慢增加,他还可能考虑别人的心情,适当地表达自己。孩子开始学着自我约束,会根据周围的情况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这时,孩子开始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形成自我评价,所以,妈妈要多多夸奖他。如果他真的做错了什么事,妈妈应该就事论事地批评。
妈妈要努力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3岁以后的孩子,对成功的要求也会变高。他能容忍好几次的失败,所以妈妈要多多鼓励他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讨论:如何帮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树立自信心?
4~5岁:人小鬼大
开始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真正理解什么是自己。他开始理解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时间概念,并且理解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还有明天的自己是连贯的,一致的。不管自己穿什么衣服,梳什么发型,用什么名字称呼,自己就是自己。
讨论:这个时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课程中内容,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努力„„家长给与客观的评价,鼓励支持,接纳)
注:3岁多的孩子对性别差异的认识很直观:女孩长发,男孩短发;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裤子。而4~5岁的孩子已经能清楚地分辨男女,即使女孩穿上男孩的衣服,女孩还是女孩。如果他问你一些关于性别方面的问题,你可不要吃惊。只管简洁地、坦率地、科学地回答他就行了。
总体来说7岁之前,儿童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述内部心理特征。
小学时期自我意识发展
从对表面行为的认识评价转为对自己的内部品质的更深入的评价。
小一到小三处于上升阶段,小一到小二的上升幅度最大,是上升期中的主要发展时期。小三到小五处于平稳阶段,其年级间无显著差异。小五到小六又处于第二个上升期。
A、这个时期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主要在五个方面学业成绩、运动能力、社会接纳性、身体外表、行为表现。
B、他人对儿童的态度对其自我评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C、某些社会支持因素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儿童来说,对其自我评价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父母和同学,而不是朋友和教师。
D、对自我价值的评价和情感有密切的联系,喜欢自己的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正向情绪和高自我评价。
讨论: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做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建立孩子情商方面的能力?
(从以上四点来归结)
青春期
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第一次1—3岁,词语我的出现)内心世界丰富起来,开始反复思考关于“我”的问题,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的特征是什么?别人喜欢我还是讨厌我?„„
一方面他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总会觉得别人在议论自己,突然高度发展的自我意识使个性出现了暂时的不平衡。
这个时期到来的时候家长需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关心、帮助。
第四篇: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我叫李亮,湖北孝感人,一个普普通通家庭的男孩,身高1.74米,体重60公斤,爱好运动,篮球、跑步等等。平时喜欢看一些书,例如文学类的,政治、经济、军事等、酷爱经融类的图书。性格中性,向往开朗,乐于交往。
自我介绍是件容易的事,而自我评价却不是那么的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每个人就像是一盘棋,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每个人看自已的视角也有不同,当然,有的人也能从主观客观等全局的视角去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归结到一点,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会影响一个人得的思想,而思想会左右价值观念,价值观念决定一个人的追求和走向。自我认识和评价也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已至少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吧!乐观悲观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乐观的人大事化小,化为危机,枯木逢春;悲观的人,小事化大,杞人忧天,庸人自扰;所以我选择乐观。积极消极在于心态,积极的人生活里充满了阳光,过得充实快乐;消极的人世界里充满了阴雨,忧伤厌世;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何不选择快乐呢?只是一种心态的转变,隐晦的天空马上就会放晴,所以碰到任何事我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而向上或向下在于个人的追求和价值观念了。对于我而言,我选择向上,向上的人于人于己都有好处。正与那句谚语所言:“花有从开日,人无再少年。”如果在青春的时候不积极进取,在年老之时大概也只能徒伤悲了吧!
经过对自已的主观认识,我觉得自已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或许对自已的认识不能仅仅从这几方面来全面认识,但这足以能概括自己的轮廓了吧!至于别的方面也就不在面面俱到了。
大学的自我期许有许多。有大和小的。最基本的是必须顺利毕业,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如果连这最基本的要求都达不成,别的所有的期许都是海市蜃楼。所以我的心态定格在先不要好高骛远,先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然后再向优秀毕业生看齐。一个合格的大学生是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而把这些做到优秀,就有机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
对于德而言,我不苛求自己成为一名“品的极其高尚的人,但至少从外向内要像一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一名大学生应该有的素质,有相应的自我约束力。对于智而言,我不苛求自己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至少精通自己所学专业之余,能够斗的吸收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对于体而言,我不苛求自己达到专业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但有一个好身体是做一切别的事情的基石,锻炼好身体是与学习并重的,我必须的要求自己在注重学习的同时强身健体。
所有这些都归结到一点,我期许能做最好的自己,找到属于我自己的的一片天!
录井2班 李亮
第五篇: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驰名世界的古希腊时期的戴尔波伊神托所的入口处,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醒目地写着:“认识你自己!”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一些人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能干,很聪明。但有时候我又会觉得自己很笨,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我究竟是聪明的还是笨的呢?”发出这种感 概的学生,实际上是不知道如何正确地集训自我。我们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认识是否全面、正确,对他的生活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果一个人看不到自已的价值,就会对自我失去信心,产生自卑感,一方面失去了生活的力量,另一方面一旦遇到失败和挫折就会一蹶不振。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就会盲目自信,夸大自我,目空一切。
大学阶段,随着身体的成长以及在学校、社会与家庭中地位和角色的改变,我是通过两条途径来认识自我的,一是“自我比较”,另一是“社会比较”。
我运用“自我比较”的方式进行自我评价时,一是回忆过去成长经历中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从而增强对现在的自我的自信心和满意度;二是把现在的自我与过去的自我进行比较,如过去无不会做的事现在我会做了,使我们看到现在的自我的能力,增强自信心;三是对将来的自我做符合实际的设想。就这样我们可以从一方面认识自己。
自我认识的另一条途径就是社会比较。这最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汀格提出的。菲斯汀格认为,个体对于自己的评价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确定的,是一个社会化过程。他指出,个体为了适应生活必须十分清楚地了解自己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如果对自我不了解,就会产生不安与焦虑,甚至会引起紧张,不知道应该怎样表现自己,尤其是当个体处于一个新的环境,很想了解自己的能力与观点在群体中有什么地位、产生什么作用时,社会比较就显得更为迫切。社会比较常常是在无意中进行的。人们有一种心理倾向,总是不不由自主地用别人的形象或某种特点来衡量自己,并据此对自己做出某种评价,或是自己优于别人而沾沾自喜,或是因自己不如别人而自惭形秽。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具体到我个人,我觉得优点和缺点并存。
我的优势(Strength)
对于大学生而言,所谓“优势”主要分为个人优势和资源优势。所谓个人优势,指的是你纯粹属于个人因素、不随外界因素变化的优势,我觉得在这方面来讲,我在专业知识方面是比较突出的,再者由于我个人的性格比较稳重,善于独立思考,但在生活中我又喜好结交新朋友,因为对人友善,因此和周围的人关系很好。
我的劣势(Weakness)
分析劣势的目的不是使自己变得更沮丧,而是使自己了解该如何避开这些劣势,使自己在职业之路上变得更聪明些。大学生有很多共同的劣势,比如:缺乏经验,自我期望较高并因此造成在职的不稳定性,学校的知识很可能比较陈旧而不适用于企业,现代大学生活可能养成的许多不良习气(如懒散、易抱怨、不关心他人、及其他基本素质方面的问题)等。具体到我自己,我觉得其他的劣势都是可以克服的,而缺乏行业经验方面,这个却没办法弥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我们常说机遇和挑战并存,而如何克服挑战把握机遇需要我们洞察世事,要有“该出手时就出手”的魄力。
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保证一个人的个性健全良好地发展。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认识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不移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