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不跪着教书》,看到这个书名就感觉很新鲜,于是就借来读完。书中很多案例都是我曾经经历过,或是正在困惑的。“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
尤其读《善良的心是一盏灯》我们首先要培养的是有爱心有同情心的人,教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同情弱小。在书中吴非老师谈到了”文革“前 的”非人化“的教育,对”贫农“爱,对”地主“恨,而且还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毫不留情。当时的教育和社会环境都在孩子心里播下了”冷酷“的种子,所以在”文革“时,老师们首先”自食其果"。
看到这里的时侯,我想到了曾经听过看过的一些先进教师的报告,有的教师在子女生病甚至父母病危的时间依然一心在工作上,为了工作放弃了一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留下了终生的遗憾。每当这时,我总会落泪,不是被先进事迹感动,而是为她的家人感到难过,为做这样的先进感到悲哀。对亲人来说,你才是他们的唯一啊,而这份工作能够胜任的人却很多。这样说并不是因为我不敬业,恰恰相反,工作至今还没有因为私事请过假。我只是很怀疑,这样的先进教师会教会孩子感恩吗?
《不跪着教书》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有思想、有爱心、有能力,为学生能成为合格的社会人,再教会学生在努力中实现自我价值。
第二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李秀艳
选这本书来读,一是因为作者,一是因为题目,作者吴非,是南京师大附中的教授级语文教师,连年指导高三,成绩斐然,同时他还是一名杂文家,大多文章是抨击社会教育弊端,他的文章我比较喜欢看,我还关注了他的新浪博客。至于题目,初看之下很令人费解,读书、教书,跟跪不跪有什么关系?我期待读完书以后能得到解答。
读的过程非常享受,收获也大。这本书的内容不多,一共200多页,虽然是教育类文章,但是一点不枯燥,里面引述的大多例子都是作者的教学实例,很生动、很有说服力。为什么书名叫不要跪着教书呢?我先引用作者再版序言里的一段话给大家解释一下:我厌恶“驯服工具”之说,那是对人的侮辱;同样,我也不愿做所谓的“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我无法想象人的脑袋上要留个槽口,任凭权势机器拧来拧去。这些,在我从教后,逐渐转为“不跪着教书”的思考与言说。
......教师有独立人格和职业精神,学生跟随他们学习,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教育。简单的说就是:要想学生成为直立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在对令人费解的题目加以解释之后,下面是我的感受:
我们教师经常被冠以各种光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吐丝的春蚕,然后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按照这样的形象去奉献去牺牲,一旦有几个特例就变成无法容忍,人们往往不肯给我们和其他职业同等的宽容。可是仔细想一想,教师是什么?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了,也会被悲欢离合左右,也为柴米油盐发愁,只不过,我们一定要选择高贵,是因为我们为了自己的灵魂深处的呼唤,而非社会对我们的胁迫、权势对我们的威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是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年轻教师,平时在学校兢兢业业,不争不抢,但是在学校选派教师去支教的时候,她却主动报了名,学校很为难,平时压根就没注意到她,也没把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后来一问才知道,这位年轻教师已经默默资助两名山区贫困学生两年了,她支教一年回来后,学校要给她荣誉,社会上的很多部门也听说了她的事迹,纷纷表示要树立典型、进行表彰,这位女教师说,我做的是我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果我接受了你的表彰,那就好像我是为了得到表彰才做的,还是不要打扰我吧。我想这位年轻教师是想说,我获得荣誉是因为我付出了等量的心血,而不是因为你们需要我成为那个样子。想一想,如果教师自己就是一个能够左右自己的人,不随波逐流、不为追名逐利而放弃内心深处坚守的高贵,那么我们教师就首先是一个直立的人,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思想厚重、充满自信的人,更能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让学生乐于效仿、铭记于心,那么他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
所以,相信我们都愿意做一个对学生有深远影响的有思想的教师,那么怎样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吴非在书里也给了答案: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说“无论将来的课堂模式怎么变,老师在课堂上还是要和孩子们多说话的,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看不起你。”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觉得脊背发凉,是啊,如果教师因为不读书而知识匮乏、思想滞后,非但期许的魅力荡然无存,还会让孩子看不起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本来就应该是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是深知读书的重要性,文学积累、口才、文采、广博的知识储备,哪一样不需要读书?要想不会有一天让孩子觉得你是“老朽”,不会让他们看不起你,要想让孩子们喜欢你,喜欢你的学科,从而树立起终生学习的意识,教师必须有点真材实料。知识的积累、补充、更新,都需要不断地读书学习。一个好学、乐学的教师,一定会有敢于怀疑、敢于创新的追随者。
读了吴非先生的《不跪着教书》,让我明白:教师不仅仅是园丁,她本就是一朵美丽的花,用四季不同的芬芳吸引学生;教师不仅仅是工程师,她还是灵魂的守望者,用全部身心呵护每一个独一无二的灵魂。我会不断努力,希望终有一日能成为吴非先生书中所说的独立、自信、勤于学习、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站直了教书的人。
第三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还没打开书就被封面作者的自序所深深吸引,“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短短的一百多字,读完后居然有些莫名的激动,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带着好奇与疑惑翻开了它。
这本书一共分为六辑,每一辑都有自己的思想与主题,记录的都是作者见到或者听到的教育现象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作者针对这些现象与问题分析得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教师是什么?
从小时记事起,人们对教师的形容与比喻也都是高尚与无私的。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未来;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更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这份职业决定着我们必须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教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努力保持自己的教学个性,有自己的教学见解和主张。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教师要坚持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吴老师在书中谈到“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如若不读书也就没有了知识,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虽然课程本身的重要性比不上语文、数学这些主要科目,但教育的意义都是相同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也都是相通的,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想到这些,更加觉得对自身的要求不能因此而降低,同样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从书本中吸取新的知识,唯有这样,自己才能站在信息教学的前沿,开拓自己的思维。
合上书,深深体会到基础教育的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但要传授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教师自身的修养与魅力,教师的喜怒哀乐,处理问题的方式,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都需要站着,站着教书。站直腰杆,不仅仅需要底气,更需要的是信念!对学生热爱、对教育事业热爱的信念。
第四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古蔺县观文中学曾兰
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不跪着教书》,我很惊诧,亦很迷惑,不知其意,但同时也被它深深吸引了。书一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的捧起书来打量它一番。“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两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挑灯拜读完一遍后,深深为吴非老师的教育理想所折服,也为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为他的困惑和矛盾所打动。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中国人曾经有着千百年给封建权贵下跪的历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历来顺受,从骨子里向外透着奴性。封建主义早已灭亡,可它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毒害还不可能说消失就消失。还有人可能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为了不使我们的下一代继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向吴非老师所说的,得要站直了教书,得要有铁骨!
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这篇文章讲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并深深地启迪了我。假如是我,会怎么做呢? 我想我可能会对孩子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首先会没收了她的花,更不会再去摘花给她,而是苦口婆心的对小女孩进行一番传统的道德教育,教育小女孩不要损害公物。小女孩也一定会唯唯诺诺,并从此开始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慢慢根植积累着一条又一条的大道理,但可能会让她缺失了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了同情心和怜悯心。可能今后她知道别人有困难或生病等也会漠不关心了„„
肖川博士指出:“教育智慧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所以教师要有“心”:爱心、善良的心、同情心、感恩的心、纯洁的心;要教会学生拥有善良,懂得感恩,懂得同情,懂得珍爱一切生命,懂得宽容理解,懂得真善美;要用情感沟通情感,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触摸心灵!我们首先应该是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通过一些真实的事例,找回他们的同情心,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最后我想说:《不跪着教书》真是一本好书。在此我只想好好地感谢吴非老师,他给我带来了触及灵魂的感悟。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希望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愿吴非老师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和教育境界能给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都带来深刻的反思和启迪,愿中国涌现出更多更多的“铁骨教师”,教育出的学生都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第五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范文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英语李侠
终于放寒假了,很长的寒假,工作的时候没有闲暇时间,去读读书,这回可以洗礼一下我的大脑,接受一下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从那些成长的前辈或后来居上者的教学历程中汲取经验,督促自己不至于被他们甩的太远。因为我已跨过了三十岁这道门槛,却仍觉得自己碌碌无为。放假时校长介绍了一个令我很震撼的书,书名叫:《不跪着教书》,这让我毫不迟疑的将书取下,迫不及待地翻开——因为一种直觉告诉我,可能这许多天一直笼罩在我心里的许多困惑、无奈的情感,会因这本书而消除。
作者吴非老师是50年代生人,因此我觉得在书中他是一个以长辈的口吻,教给我许多道理,或者指出了许多我压根就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这本书让我感觉到作为主科教师,身上的担子陡然增加了千斤。书中说道:“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我不禁汗颜,对照自身,我是否能称得上是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好像相差甚远。我常常在教参与个人思想之间举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来教,万一考试考到这个问题,而标准答案肯定是以教参为准,那岂不吃了亏?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违心地将教参上的答案传授给学生,宁可躲过学生怀疑的目光。而今天我知道了,我只是“授业、解惑“,我更重要的还要“传道”,我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我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我的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因为“老师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这本书还教给我要追求自己的风格。如果说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还可以在模仿名师、教研室以及老教师的基础上来求得进步,那么随着自己教学年限的加长,就不能满足于在他人身后人云亦云,拾人牙慧,否则一辈子都不会有进步和创新。
我想为什么必须追求自己的风格,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证明它的正确性,比如教师有了自己的风格,就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扬长避短,可以真正地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而不是随意的机械的模仿。那么怎么样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呢?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长项和短处,要将自己最擅长的那一面展示出来。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什么都精通,什么都做得相当的精彩(当然不排除有特例)。就拿英语教学来说,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的要求有很多,要思路清晰,要有幽默感,要有播音员标准的普通话,如果再像演员一样擅长表演就更好了。能全部做到这些的人肯定是人中龙凤,可我们大部分只不过是普通的教师而已。即使我们发奋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但倾尽一生,也不一定能全部做得很优秀。那么,我们就要合理地分析自己的特点,在不违背英语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它发挥到极致。
也许你口才很好,你可以利用你的课堂,天南海北的给你的学生讲很多东西,讲所有对学生有用,而且开阔他们眼界的东西,你的学生会听的津津有味,可能很多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从此会迷恋于这门课程,只要你不要太喧宾夺主,要记得给学生留出很多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如果
你性格内向,不善言谈,那么你的课堂可以变成睿智的、思辩的阵地,你开动脑筋、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在无声之中取得繁华与喧闹永远也无法取得的效果„你总有一技之长,所以你总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你不必抱怨自己不具备做一个优秀英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种种素质——因为没有人天生下来就是做优秀英语教师的料,但既然我们已经干了这一行,我们就要努力把它做得更好!
写到这儿,我自己也有种豁然开朗之感,那种种压在心头的疑惑与无奈一扫而光。感谢这本书,感谢上天给我这一份富有创造力的工作,让我可以边做边思考,做一个真正有思想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