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科渗透德育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我之见2专题
长善救失的意思是什么?
出自《礼记 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编辑本段
译文
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知道。主要是人的学习态度,有的人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或翻译: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翻译:孤寡浅陋,视野不开阔);有的人急于求成,专找捷径(另一种解释: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有的人畏首畏尾,遇难即止。这四种毛病,心思没有完全相同的。教书的人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教书的人,就是善于发现并纠正学子的失误之人。
编辑本段
寓意
长善救失,即救其失,则擅长矣。意思是说教书的人,要善于发现学子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重视因材施教,善于因势利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第二篇:德育论文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2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辽宁省大连庄河市红岩小学 何巧娜
新课程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他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音乐教学怎样育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寓教于德,全面育人。
歌曲以其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明了的歌词内容来表情达意。因而能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感召和影响是很大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从歌曲中认识人生、认识真善美。例如:《你的名字叫什么?》,歌词中尼的名字真好听,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后,教育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看别人的长处,学会与人相处,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和睦相处的是人生的快乐。在教唱《爱劳动》歌曲时,让同学们观看多媒体画面的演示,看看动物是怎样劳动的,如:青蛙是怎样劳动的?蜜蜂是怎样劳动的?观察自己的妈妈又是怎样劳动的?用小品来演示妈妈劳动的情景,(妈妈下班回到家做家务的劳动场面),我应该怎样做呢?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快乐,教育孩子劳动最光荣;唱《拉勾勾》时,歌词中有一句我们都是好朋友,告诉学生你们现在都是好朋友,等你们长大了,国家就更需要有团队精神的人,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这种精神。可以让学生唱一唱老师改编的第二段歌词:男同学,女同学,我们都是好同学,你帮我,我帮你,我们一同来进步。让一年级的同学也来编一段歌词,哪怕是一句也可以,锻炼这种创新意思,和思考那一句话是最能体现团结、友好这些意思的。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由针对性的教育孩子们,而不是说教式的,同学们既受到了教育又玩得开心。
寓教于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因素。
新课程标准把听觉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它认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听觉、培养学生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一步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可见听的重要性,而欣赏教学不单是听听音乐而已,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有声的音乐中获得无声的情感体验,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例如在民乐合奏《三个和尚》,问:为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让孩子们讨论,启发学生理解劳动换来美好生活的道理。欣赏《快乐的一天》,同学们通过教材中提供的图画看到了一天的生活、学习。欣赏完后,问一问,你知道中国解放以前,孩子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吗?也给几张《小白菜》的图画让同学看,老师简单的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画面的内容“在黑暗的旧社会,穷人的生活十分贫困,那时候有个小姑娘从小就死了娘„„”,当老师用低沉的语调讲完后,教室里一片唏嘘声,让他们有一个对比,通过欣赏,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努力成才。欣赏结束后,我让大家谈谈今天的幸福生活。通过对比,增强了对:“小白菜”的同情,同时更体会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温暖,大大增强了热爱祖国之情。新课程音乐教材的思想教育内容广泛,其中有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政治教育;有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热爱劳动、尊敬父母的传统道德教育;有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公德的教育等。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把美育与德育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通过美妙的歌声享受美的旋律、又能从歌曲中获得思想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是生硬的说教,而是“春雨润物,悄然渗透”。在学唱《国歌》时,除了让学生了解他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要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同学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放学歌》是一首以教师护送学生放学离校为题,尽情抒发了学生对教师热爱之情的歌曲,在教唱时,应注意到三拍子的叙事性及抒情性,引导学生充分投入感情,动情地歌唱。“教师辛苦了,教师再见了„„”学生在演唱时情真意切,充满了对教师满腔的爱。在生动的感情体验过程中,受到艺术的感染、熏陶和教育。
寓教于乐,动态教学。
游戏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孩子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达到提高认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例如:设计《拍电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节拍等知识技能。游戏的形式是,以教室内学生坐的竖行为一组,每组一号桌前反扣一份“电码”(即节奏卡),游戏开始时,一号翻看“电码”后立即用右手食指在二号同学左手心里按“电码”卡片节奏,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位同学,将接受的“电”翻译到黑板上,然后与本组原码对照。用这种游戏的方法,避免了枯燥的知识讲述,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并掌握音乐节奏组合,自然乐而不疲。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诚信、团结、合作、能力,愿我们大家为培养具有优良素质人才的道路,探索前进。
第三篇:小学数学渗透德育论文
小学数学渗透德育论文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中丰富的数学史料,正是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良好德育素材。通过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再次开发,挖掘其内在的德育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一切机遇,给学生展现数学与众不同的育人另一面,借助社区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搭建起平台;同时发挥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宗旨。本课题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开发数学教学的德育教育入手,研究了数学课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做了基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渗透 德育
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作为数学课不仅要传播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一、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年级的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追求老师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将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迫切需要。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她)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了对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能对学生更好的进行思想教育。
二、故事导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资源,将是新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亮点。
因此,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就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然后编一个故事。学生都争先恐后编出了非常有趣的“小猪帮小兔一起造房子”的故事。教师适当点拨,如果没有小猪的帮忙会怎样呀?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如,教学“6的认识”时,我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大风车节目,今天是金龟子的生日,你们看有几位花仙子前来向他表示祝贺,客人来了,先要请他们坐,金龟子搬来了几把椅子?倒了几杯茶?端来了几只盘子?每只盘子里放1块蛋糕,共有几块蛋糕?”(师利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问题情境,让生逐一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客人来了,我们要有礼貌,那么该做些什么事情呢?(要问好,请客人坐,为客人准备吃的„„)由于问题提出有情节、有意境,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如何待人接物的思想教育。
又如在教学《
8、9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教育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们平时又应该怎样做?使学生领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思品教育与用数学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
第四篇:小学数学渗透德育论文
小学数学渗透德育论文
[内容摘要]:数学课程中丰富的数学史料,正是帮助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的良好德育素材。通过对数学课程资源的再次开发,挖掘其内在的德育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握一切机遇,给学生展现数学与众不同的育人另一面,借助社区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德育教育的开展搭建起平台;同时发挥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学宗旨。本课题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开发数学教学的德育教育入手,研究了数学课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做了基奠。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渗透 德育
小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是数学教学目的的任务之一。作为数学课不仅要传播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新课标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功能的渗透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当务之急。如何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
一、关爱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气,对孩子们的学习与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一年级的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老师成了他们最亲近的人,追求老师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将成为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和迫切需要。一般来说,学生往往因为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他(她)所教的那一科,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但要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首先教师要尊重、相信每一位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要及时帮助学困生弥补数学知识上的缺陷,使他们有了对学习数学的胜任感,才能产生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再次教师应以精深渊博的知识,娴熟的教学技巧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从而能对学生更好的进行思想教育。
二、故事导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喜新、好奇,学习目的性、自觉性和注意力稳定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结合课题引入一定的故事情节,以讲故事的形式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充分挖掘情境图中的资源,将是新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亮点。
因此,如在教学《比多少》一课时,就充分利用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想象,然后编一个故事。学生都争先恐后编出了非常有趣的“小猪帮小兔一起造房子”的故事。教师适当点拨,如果没有小猪的帮忙会怎样呀?学生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
如,教学“6的认识”时,我通过一个故事情境导入,师:“同学们都喜欢看大风车节目,今天是金龟子的生日,你们看有几位花仙子前来向他表示祝贺,客人来了,先要请他们坐,金龟子搬来了几把椅子?倒了几杯茶?端来了几只盘子?每只盘子里放1块蛋糕,共有几块蛋糕?”(师利用多媒体逐一展示问题情境,让生逐一回答。)教师适当点拨,客人来了,我们要有礼貌,那么该做些什么事情呢?(要问好,请客人坐,为客人准备吃的„„)由于问题提出有情节、有意境,切合学生的实际,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如何待人接物的思想教育。
又如在教学《
8、9的认识》时,教材本身就是一个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环保教育图片,让学生讨论图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我们平时又应该怎样做?使学生领会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联系生活中的数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思品教育与用数学相结合,是最灵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例如:教学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一课时,把一节课的内容编制成“同学们去商店买东西”这样一个情境,把例题和练习题设计成商店里发生的事情,学生和老师分别扮演了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在商店里,售货员阿姨拿出各种钱币让学生分类,接着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讲元、角、分的进率时,可以这样设计:小明去商店买一支笔要花一元钱,但他只有面值一角的钱,他要给售货员阿姨几张一角的钱才够一元呢?让学生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在本课教学中,教育学生要珍惜钱,不能随便乱花钱的思想。
四、动手操作,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教学时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思维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拆一拆、拼一拼等实践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促使知识内化。随着数学课堂教学辅助工具的不断更新,大量学具的使用,既启迪了学生们的思维,更为广大教师带来了许多方便。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亲生体会到学具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例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数出11根小棒、并一根一根地摆好小棒,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怎样摆才能让人们一眼就看出是11根。学生出现了以下几种摆法:左边摆5根,右边摆6根;左边摆5根,中间摆5根,右边摆1根;左边摆10根,右边摆1根;左边摆5个2根,右边摆1根;左边摆9根,右边摆2根„„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第二种到第四种,这三种摆法虽然不一样,但实质都相同,都是先摆10根,再摆1根。为了更清楚方便,我们可以把10根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由此“十”也是一个计数单位的表象初步进入孩子的头脑,清晰地建立起一捆就是一个“十”。同学们在摆“11~20”中的每个数时,就只要拿出1捆再加上几根,也就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从而突破10个一就是一个“十”这个难点。这样教学,让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亲身经历数的概念产生、形成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小学数学学具是学生学学习数学知识的帮手,它是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美天使。它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协调合作学习,理解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学生要好好爱惜自己学习用具。
五、巧设练习,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思维品质,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出一些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思想性强和教育性强的应用情境的练习,就是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
例如,在巩固练习20以内进位加法部分用数学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数小动物的时候对学生进行保护小动物、当一个文明礼貌的小观众等思想教育。
再如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小明栽了7棵树,小红栽了8棵树,一共栽了多少棵树?并从中贯穿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可从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由此可见,一幅用数学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是非常深广的。作为教师应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作为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要切实注意并发掘教材所蕴涵的思想教育因素,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学习中的表现,及时地、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任何脱离数学教学、牵强附会、穿靴戴帽的教育教法都是不利于思想教育目的、削弱基础知识的教学的。因此,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教育重在渗透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又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数学大纲指出:“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在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把德育教育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通过小学数学学科进行德育教育,从以下几方面研究探讨:
一、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1.结合有关数学史料,让学生逐步了解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家在推动数学发展中作出的杰出贡献,激发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2.利用大量具体生动的、具有时代感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伟大成就,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教育。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敢于创新,为其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初步基础。
二、初步的辩证唯物观点的启蒙教育
1.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基于生活。通过数学学习尤其在数学实践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推理验证中,激励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
程,并引导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
2.在阐明或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沟通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他们懂得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是运动变化的。渗透“运动变化”的观点。
3.在研究数学概念的基本关系中,在对数学某些公式、定律的探求中,使学生认识到加与减、乘与除、等与不等、正与负、正比例与反比例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是相互独立而有相互依存的逻辑体系。渗透“对立统一”的观点。
4.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渗透“变与不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
5.在每一个新知识、新问题的产生过程中,渗透矛盾转化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个性品质的教育
1.通过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在现实、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萌发求知欲望,感受数学的趣味、实用
和神奇富有挑战,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经历科学家探索数学知识的某些关键步子和过程,从而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学习态度。
3.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严谨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
4.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为他们全面、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良好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1.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作用和实际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在面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解决,初步掌握科学 的探究方法。
3.关注基本学习习惯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习惯;仔细观察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善于归纳整理总结的习惯等。
4.关注更高层次的学习习惯培养,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习惯;善于合作学习的习惯;学会尊重的习惯;自觉自我评价的习惯;效率做事的习惯等。
五、审美教育
小学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在于它的统一、顺序、和谐、对称、结构、简洁等。教学中要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审美教育,用美的力量去唤起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学会欣赏美、升华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1.教师要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炼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并不失时
机地加以引导,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从表面的形式中体味到内蕴的那种特有的内在美,从而把学生引入到美的意境中去。
2.充分挖掘数学知识自身的魅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内容美和本质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3.通过阅读和介绍数学史,欣赏数学在创造人类文明进程中,给世界留下的一个个美的奇迹,感受知识的力量,启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这一重要课题还需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新课改理念,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