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资源和环境
专题复习——资源与环境
一、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二、整合、要点归纳——主干知识再现
(一)自然资源
1.定义:在自然界存在,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分类:__________资源(如土地、森林、水)、_______资源(如矿产)。
2.我国自然资源特征:总量______,人均_______。(原因人口多)
3.常见的自然资源
(1)土地资源
①利用类型:_______、_________、草地和建设用地。
②评价: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耕地、林地______,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④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土地荒漠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2)水资源
①利用:主要是_________水和________水。
②时空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______多,_______少。其解决办法是_________。
◆空间:_____丰_____缺,______和_______缺水最为严重。其解决办法是_______水,主要工程有引黄济请、引滦入津、____________等。
③水土搭配:南方水多地少,北方_________。
④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一是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导致用水紧张;二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污染和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危机。
(3)矿产资源
①世界:中东能源_______,分布_______及其沿岸;印度煤铁锰分布_______高原西北部,(工业分布资源型),俄罗斯资源丰富,(秋明油田、天然气);澳大利亚煤、铁(坐在矿产上的国家)
②我国:北方煤炭(山西、内蒙古),新疆油、天然气丰富。
③能源调配:西点东送、西气东输。
(二)环境
1.环境污染问题
(1)大气污染
①产生: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和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
②表现:温室效应、酸雨(三大酸雨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危害:全球气温______,沿海低地淹没,极地冰川_____。
(2)生态破坏问题
①产生: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
②表现:沙尘暴、山体滑坡、泥石流、生物灭绝等
水土流失,森林减少,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洪涝灾害加剧
三、本专题相关的热点及焦点问题。
1.我国资源国情,土地利用现状及18亿亩耕地红线,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水资源利用及101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
2.世界主要矿产及能源分布,我国能源调配工程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二线。
3.德班环境大会,生态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增多,环境保护等。
四、专题热点导练
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我们不仅要
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更应该珍惜保护他们。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耕地B.阳光C.河水D.石油
2.据分析,以每张贺卡10克计算,10万张为一吨,造纸每吨约需5.5立方米木材,折合下来制作3000万张贺卡需砍树7500棵。而且在造纸过程中,每吨纸浆产生废水300吨。为此,提出 “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倡导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
结合材料回答3~6题。
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12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粮食安全”(Water and Food Security)。我国该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几内亚比绍(如右图)主要宣传活动是在受干旱影响最大的卡
布地区Sintchan Adulai II村庄举行。该国统计数字显示,每个几比人每天消耗2-4升水。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工业化加快推进,水资源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保持人口增长,确保所需要食物,需要一系列措
施,就是节约用水。
3.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B.拉丁美洲地区
C.中东地区D.东南亚地区
4.几内亚比绍所在的大洲面临的三大问题是人口________、___________。
5.全世界60%的地区面临水资源不足和供水紧张。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急剧增长B.水污染严重
C.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D.世界淡水总量不足
6.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根据右图中所反映的水资源特点,解决措
施主要是
A.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B.修建水库
C.海水淡化D.人工降雨
读右图漫画,回答7、8题。
7.“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牛羊喜爱的小草”,此漫画的含
义是()
A.牧业发达B.耕地面积减少
C.草场超载D.森林破坏
8.关于解决上图反映的问题所采取的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快林地垦伐,增加草地面积
B.合理放牧,规定合理的载畜量
C.退耕还林还草
D.建设人工草场,培育优良牧草
9.下图下是三家设计公司分别为某公路路面制定的方案,请选出最有利于水资源利用的是
()
A.①B.②C.③D.以上均不合理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起着巨
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①大气污染加剧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④水污染严重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11.能源是国民经济的战略物资,针对目前南方地区出现的“电荒”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
些措施来缓解?(任回答二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相
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①提高能源利用率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碳的排放④追求绿色经济(GDP)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3.2012年4月22日,第43个世界地球日,国际绿色绿色经济协会(IGEA)确定今年活动主题为“共担绿色责任、展示绿色中国”,下列与之相吻合的是()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②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
③选用节能灯具④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近十年我国东部沿海主要材料2:图甲示意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土地利用结构变动表
材料3: 2011年6月25是第2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促节约 守红线 惠民生”。
(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有耕地、________、_________和建设用地,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的_______和丘陵地区。
(2)“守红线”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结合材料分析,近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中,比重下降幅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请举出一条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是土地资源总量______,人均占有量_______,优质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
(4)我国的土地国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以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多,(如图甲),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
材料二2011年11月28~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的德班召开,该会议的会标是一颗长在破损地球上的猴面包树(如图乙)。全球气候变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形势下,会议倡导人们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1)甲图看出,18世纪以来,全球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导致出现这种变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列举2条)
(2)德班位于________洲,该大洲的中部和南部面临的三大问题是________、粮食和环境
(3)下列说法,和德班气候大会的会标的含义不想符的是()
A.倡导人们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B.节能减排刻不容缓
C.由于地震,造成地球不完整D.破损地球上预示着气候变化给人带来的诸多危害
(4)为节能减排,防止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你能做些什么?
16.据新华社2011年1月26日报道:2009年整个南水北调工程计划安排投资213亿元,是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年度计划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空间分布看:。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合理/不合理)。
(4)临沂市近几年来缺水逐渐严重,为缓解该市的缺水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至少两条)
五、中考链接
(2011·福建泉州)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山西省位于A 地处河流中游以东的高原上,山西的行政中心是。
(2)近年来,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到资源与环
境协调发展,山西省不断转变产业结构模式,由原来的以煤炭开
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等为主的多元
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3)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对环境的影响较大,结合山西
省自然环境特点举例说明在能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
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提出保护和改善该省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篇:资源环境
资源环境问题成广东发展“瓶颈” 清华大学教授: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要成为一种文化
“去年珠三角出现„民工荒‟,今年广东出现„油荒‟,这些都是旧经济发展模式走到尽头的征兆。”在前天举行的“循环经济和绿色广东”高层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指出,广东是全国的经济前沿阵地,这种旧的发展模式也是在广东最早显现出了它的弊病———“只看产出,不看成员的收入”,在产出中则只看GDP显示的数字。
高速发展需要新的经济模式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鲁云表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资源环境问题,在广东省快速发展的20多年里已集中出现,由此引发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尖锐,已成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严重“瓶颈”。
过去的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根据统计数字,2004年广东每万元GDP能耗0.94吨标煤,耗电量1488.29千瓦时,耗水量111.6立方米。孙立平指出,“在现有旧的经济模式下,中国要实现在十年二十年内的高速发展是不可能的,要使中国人均GDP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那么要大约60个地球来供给中国使用的能源”。国家环保总局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花了全球31%的原煤、30%的铁矿石、27%的钢材以及40%的水泥,消费量为全球的1/3,但是GDP不及全球的4%。我国每公斤煤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是0.36美元,世界平均是12.6亿美元,日本是28美元。
加快循环发展广东四条途径
如何发展循环经济?孙立平的看法是,通过税制的改革、强化法律的作用,使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一种文化。在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节约型社会的时候,人们更多是考虑价格的杠杆作用,但这远远是不够的。在社会当中,价格对有浪费能力的人所产生的制约作用往往是很小的。比如说,他有钱,那他多浪费两吨水,价钱虽高,但是价格能起的作用是很小的,价格只是对一般人起作用。但在欧洲,再有钱的富翁也不开大排量的轿车,一方面是因为石油价格高企的作用,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节约的价值理念在起作用。
具体到广东,李鲁云认为要从四个途径加快循环发展。一是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大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约各种资源;二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三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加快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注重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与装备。本报讯记者黄宙辉实习生梁桃英
第三篇:资源环境论文
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如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
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 班级:09级土木四班 姓名:汤豆 学号:2009103097 中国大学生环境意识现状:如何提高大学生环境意识
摘要:荒漠化是指气候异常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地球陆地表面极薄的一层物质就是土壤层,它对于人类和陆生动植物生存极为关键。没有土壤层,地球上就不可能生长任何草木、谷物,不可能有动物和人类的生存。荒漠化,就是土壤层土质恶化,有机物质下降乃至消失,造成表面沙化或板结从而成为不毛之地。荒漠化不仅造成贫困,而且迫使人们离开故土,造成严重可怕的移民浪潮。关键字:沙漠化 环境恶化 环保意识缺乏 有效措施
d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甚至在许多发达国家,每个家庭拥有多辆私家车,很多大型工厂更是消耗了地球行的绝大多数能源.随着地球上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环境污染问题也随之而来.而作为我们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意识却不是很高,有的大学生甚至从来不关心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他们有的大肆浪费这些宝贵的资源.下面就看下我们身边的环境状况吧!地球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域地带等。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也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首届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为纪念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召开,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大会还决定成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从1974年起,联合国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突出。根据联合国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报告预测,随着气候变暖,全球冰川和冰盖出现大面积损失,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将会增加。
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200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中号召每个人行动起来。因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不仅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的努力,个人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习惯也至关重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致辞中说,当前的金融危机告诫人们必须改变旧的增长模式,实行“绿色新政”,投资可再生能源,建设生态友好型基础设施和提高能效。这样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刺激经济复苏,还有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他还希望,在今年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政府能够达成新的协议。
环境规划署每年都为世界环境日确立一个活动主题。
新华网首尔6月5日电(记者干玉兰 李拯宇)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5日在亚洲合作对话第六次外长会议上发言,就亚洲合作对话、气候变化等问题发表看法和主张。
杨洁篪指出,实现亚洲的和平发展、和谐发展、共同发展,是亚洲合作对话的宗旨和目标。亚洲合作对话在促进亚洲整体意识、增进政治互信、加强互利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支持亚洲合作对话发挥泛亚洲合作的特色,坚持进取、包容、兼顾各方舒适度的核心理念以及非正式和渐进式的发展进程,一方面继续发挥纽带作用,开展对话和沟通,一方面逐步深化扶贫、农业、能源、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加强亚洲各次区域合作机制的优势互补。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杨洁篪说,第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确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和初步实施计划,特别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基础。第二,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长期历史排放和当前高人均排放造成的,发达国家在2012年后应继续率先承担减排义务,继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第三,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历史排放少。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中国家应主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国际合作等方式,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第四,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不到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但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20%的目标,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将履行在公约和议定书下的承诺,按照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贡献。
与会期间,杨洁篪还同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斯里兰卡等国代表团团长进行了友好交谈。
新华网里约热内卢9月4日电(记者杨立民)为期两天的环境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部长级会议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结束。中国代表团团长、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在发言中表示,中国支持改进国际环境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愿积极参与相关讨论,以取得切实而可行的成果。
张业遂指出,环境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改进国际环境治理应该确立一些基本的原则:一是应确保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平衡发展;二是应在联合国系统改革特别是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的框架内进行;三是应区分短期可以采取的措施及长远的改革目标。
张业遂强调,对国际社会已有共识的改革措施,要抓紧推进。对国际社会尚有分歧的改革措施,可继续讨论。目前,要重点加强联合国环境署的作用,提高其效率和能力,促进多边环境公约间的协调,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稳定、充足和可预见的资金支持,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优惠、环境友好的技术支持。
本次会议由巴西外长阿莫林和环境部长席尔瓦共同主持。法国、德国、英国、美国、葡萄牙、南非、墨西哥、印度、巴基斯坦等21个国家的高级别代表等出席会议。各国与会代表就当前国际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加强可持续发展合作和国际环境治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各方普遍认为,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有必要改进现有国际环境治理体系,以有效应对新的挑战。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表示,今后我国将重点采取五大措施,切实改善水环境。
这五大措施是:
一,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落到实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在超出水环境容量地区上新项目,必须通过优化结构、治理污染,对原有污染源排污量进行等量削减。要进一步加快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速度,着力解决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单位要做到依法持证排放污水。
二,集中力量抓紧治理重点流域的污染,及早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防治项目的建设。各地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治理重点,逐个企业、逐条河流地解决问题,增强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信心。
三,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按照国家环保“十五”计划要求,200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45%,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缺水城市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同时安排回用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提高污水的回用率和资源化水平。
四,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生态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保护水环境功能为前提,要兼顾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需求,保证生态用水,维持河流的自净能力。
五,依法管理水环境,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要坚决扭转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将开展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主要内容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的违法行为。(完)
新华网北京6月3日电(记者秦杰、邹声文)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作为海洋大国,尽管我国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取得相当的进展,但依然面临巨大的压力。
据介绍,我国海洋环境面临的压力包括:
——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虽然海域环境总体质量保持平稳,重污染海域的范围有所减少,但局部海域污染严重的状况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还处于较重污染水平。2003年《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表明,近岸海域一、二类海水比例占50.2%,比上一提高0.5%;四类、超四类海水占30%,比上一下降5.9%。
——陆源污染物排海问题相当突出。我国陆源污染物占入海污染物总量的80%以上,其余来自水产养殖、海上油、气勘探开发与船舶航运、溢油事故以及海上倾废等。据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我国主要入海河流辽河、黄河、长江、闽江、珠江的入海污染物总量为:COD576.6万吨、磷酸盐9.7万吨、氨氮14.6万吨、重金属4.9万吨、石油类12.7万吨。
——突发性海洋污损事件多,损失巨大。近年来,我国海上溢油事故平均每年发生500多起,50吨以上的重大溢油事故平均每年发生两起。
——局部渔业水域受到污染,天然渔场形不成鱼汛,海洋珍稀物种减少,海洋生态系统受损严重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秦杰 邹声文)虽然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大江大湖,但我国却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水环境面临三大难题,形势严峻。
这位负责人表示,确保人民喝上干净的水,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十多年来,我国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依法关闭、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小企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淮河、太湖、巢湖水体中有机污染逐步降低。
这位负责人表示,尽管我们作出了巨大努力,以保护和改善水环境,但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国水环境面临三大问题。这三大问题分别是:一,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水环境容量。据专家测算,去年我国COD排放量超过环境容量的70%。二,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全国七大江河水系741个监测断面中,41%的监测断面水质劣于五类标准;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三,生态用水缺乏,水环境恶化加剧。辽河、淮河、黄河地表水资源利用率已远远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的河流开发利用率上限,海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更接近90%。一些北方河流呈现出“有水皆污、有河皆干”的局面,生态功能几近丧失。
这位负责人介绍,合理利用水资源、切实改善水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和复杂的任务。环保部门将根据国家环保“十五”计划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止水污染,不断改善水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完)
环保总局将采取五大措施改善水环境
新华网北京6月4日电(记者秦杰 邹声文)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污染又比较普遍。确保人民喝上干净的水,是我国环保部门的一件大事。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表示,今后我国将重点采取五大措施,切实改善水环境。
这五大措施是:一,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体系,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任务落到实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发展必须考虑水环境承载能力,在超出水环境容量地区上新项目,必须通过优化结构、治理污染,对原有污染源排污量进行等量削减。要进一步加快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生活污染治理设施建设的速度,着力解决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为重点的农业面源污染;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单位要做到依法持证排放污水。
二,集中力量抓紧治理重点流域的污染,及早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要按照国务院批复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加快防治项目的建设。各地要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治理重点,逐个企业、逐条河流地解决问题,增强人民群众改善环境的信心。
三,积极推进城市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按照国家环保“十五”计划要求,2005年,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应达到45%,5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缺水城市在规划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要同时安排回用设施的建设,开展污水的深度处理,提高污水的回用率和资源化水平。
四,科学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生态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保护水环境功能为前提,要兼顾流域上、下游之间的水资源需求,保证生态用水,维持河流的自净能力。
五,依法管理水环境,积极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要坚决扭转一些地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严格执行水污染防治法。今年,国家环保总局将开展以“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为主要内容的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污染水环境、破坏水生态的违法行为。而对于以上这些环境状况的信息,很多大学生却全然不知,他们继续浪费着地球上宝贵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洗手后不关水龙头,过度用电等等现象在大学屡见不鲜.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资源环境意识,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要搞好宣传.通过宣传提高大学生对环境资源问题的关注度,多增加些环境的信息,增加他们的环境危机感,从而提高环保意识.第二,从身边小事做起.让我们加入低碳生活.地球上每年因为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而导致的重大灾难和悲剧数不胜数.在生活中自觉承担节约资源的责任,从节约身边的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做起.第三,倡导非机动化出行.多骑自行车或徒步出游,减少开机动车出行.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大气污染的程度.我想如果我们当代大学生能做到以上这些简单的事情,自觉去关心环境问题和履行环保义务,那样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资源与环境
资源与环境—人类生活的保障
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往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疤,人口的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
众所周知,人类是以自然环境为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然环境却遭受到愈来愈严重的破坏。大气污染,水污染,陆地污染。。。以至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块净土。
或许你会想,想在重要的是发展科技,科技发达了之后在去环保也不迟,那你到时候可要后悔了。如果我们现在过分陶醉于对抗大自然的胜利,认为我们取得了什么了不起的成就,那我们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我们现在还只是学生,不可能为全人类的环境作出特别大的贡献,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的环境做起,例如:遵守有关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的规定,把废弃物扔到指定的地点或容器中,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用纸盒等代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少赠送贺年卡,保持校园清洁等。
以上这些虽是小事,但是,只要大家动手,一起努力,从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着手,调整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一份贡献。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
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
不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
这就是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
尽管我们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可在一些地方,乱占乱用农地和基本农田的事,还时不时地发生;我们大大小小的城市,由钢筋混凝土铺就的“大饼”,仍在一个劲儿地向四面八方扩张,吞噬着周围的万顷粮田……
尽管矿产资源供给已经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瓶颈,可在一些地方,以浪费和破坏资源为标志的无证小矿山,仍在不停地乱采滥挖;即使在大矿山,“吃一半扔一半”的粗放开采方式也还在继续;乱堆乱放的尾矿,不但使本来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惨遭抛弃,还可能在雨季形成泥石流,变为摧毁田地、庄稼和百姓生命财产的杀手;矿山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不但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也威胁着他们的居住安全;我们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可生产和生活用水还在被随意地挥霍着,珍贵的地下水被过量开采或者污染着;我们的能源已经十分短缺了,可雨后春笋般新建住房的粗放供暖,仍在浪费着油和煤炭资源……
第五篇:资源环境审计
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切实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在广泛征求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近日,审计署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要求各级审计机关充分认识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主动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义不容辞地担当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责任,以实际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各级审计机关要按照“统筹规划、全面审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要求,重点对土地、矿产、森林、水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治理情况;对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情况;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情况等开展审计。
《意见》还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不断探索资源环境审计的路子,创新审计方式与方法,围绕跨行政区(流)域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对重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保工程项目、重大资源环境管理政策措施和战略规划等,积极试行合作审计和跟踪审计,运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开展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审计;各级审计机关要建立和完善系统内部协调有力、与主管部门工作联动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着力构建资源环境审计与财政、金融、企业、投资、经济责任、外资等其他专业审计相结合的整体工作格局。同时,要求各级审计机关要通过完善审计工作机构、培养审计专业人才、积极聘请外部专家等方式,进一步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工作。
《意见》的出台是审计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举措,必将对全国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发展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