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分析(推荐)

时间:2019-05-14 13:1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监测与分析(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监测与分析(推荐)》。

第一篇:环境监测与分析(推荐)

河海大学编(高纲号 0728)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环境分析与监测》是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工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它的特点是包括了化学、分析化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一门课程。本课程系统地介绍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在内容上分为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共10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了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和环境标准。第2章是水和废水监测,介绍了水质污染与监测的目的、方案、样品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技术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第3章是空气和废气监测,介绍了空气污染的基本知识,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方法和仪器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第4章是固体废物监测,介绍了固体废物基本知识、样品采集和制备方法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第5章是土壤质量监测,介绍了土壤基本知识、监测方案、样品采集和预处理方法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第6章是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介绍了生物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方法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第7章是噪声监测,介绍了噪声的基本知识、监测仪器、标准和监测方法。第8章是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介绍了放射性的基本知识、监测仪器、监测对象、标准和监测方法。第9章是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介绍了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包括数据的处理和表述、标准方法、标准物质以及标准化管理的内容。第10章是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简介了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的技术。实验部分包括17个实验内容,其中水监测项目11个、气监测项目2个以及噪声、土壤、固体废物和头发中含汞量的测定各1个。

通过学习应考者可以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在具体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为环境监测工作和研究的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考者应达到以下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2、理解各种监测方法的原理、质量保证的意义,并且掌握其基本内容;

3、掌握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和分析技术等有关内容;

4、熟练掌握环境监测中常见术语的名称和意义。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化学(无机、有机和分析)、仪器分析,环境微生物学。这三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监测方法的原理,掌握各种监测技术。可以更好地掌握环境监测在工作和研究中的具体应用。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1章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和环境标准。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和研究中的重要性,掌握环境标准的概念。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环境监测的分类。

2、掌握:环境监测的目的和特点。

3、熟练掌握:环境标准的概念。

第2章水和废水监测

(一)课程内容

介绍了水质污染与监测的目的、方案、样品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技术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水质污染与监测的目的、方案、样品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技术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水质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2、掌握:水质监测的方案、样品采集、保存和预处理技术。

3、熟练掌握:水质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常用分析方法等基本概念。

第3章空气和废气监测

(一)课程内容

介绍了空气污染的基本知识、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方法和仪器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空气污染的基本知识、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样品采集方法和仪器以及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空气污染监测的目的。

2、掌握:样品采集方法和仪器。

3、熟练掌握:空气污染的基本知识、监测项目的种类和分析方法。

第4章 固体废物监测(不作考试要求)

第5章 土壤质量监测(不作考试要求)

第6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不作考试要求)

第7章噪声监测

(一)课程内容

介绍了噪声的基本知识、监测仪器、标准和监测方法。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噪声的基本知识、监测仪器、标准和监测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噪声的标准和监测方法。

2、掌握:噪声的基本知识。

3、熟练掌握:监测仪器。

第8章 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不作考试要求)

第9章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一)课程内容

介绍了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包括数据的处理和表述、标准方法、标准物质以及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包括数据的处理和表述、标准方法、标准物质以及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领会:质量保证的意义和内容。

2、掌握:数据的处理和表述、标准方法、标准物质。

3、熟练掌握:标准化管理的内容。

第10章 自动监测与简易监测技术(不作考试要求)

实验部分(不作考试要求)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领会”、“掌握”、“熟练掌握”等三个能力层次,它们之间是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它们的含义是:

领会: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领会和理解本课程中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熟悉其内容要点和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并能根据考核的不同要求,做出正确的解释、说明和阐述。

掌握:要求应考者应该掌握的课程中的知识点。如简答名词和概念等有关内容。

熟练掌握:要求应考者必须掌握的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如基础知识和应用等。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内容多、难度大,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学习前,应仔细阅读课程大纲的第一部分,了解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熟知课程的基本要求以及本课程与有关课程的联系,使以后的学习能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要求。

2、在阅读某一章教材内容前,应先认真阅读大纲中关于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和考核要求,注意对各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阅读教材时,应根据大纲要求,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基本原理必须牢固掌握,在阅读中遇到个别细节问题不清楚,在不影响继续学习的前提下,可暂时搁置。

4、学完教材的每一章内容后,应认真完成教材中的习题和思考题,这一过程可帮助应考者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所提出的总的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层次,并深刻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

3、对应考者进行辅导时,应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考试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应考者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应考者“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提出问题,依靠自己学懂”的学习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基础、突出重点,要帮助应考者对课程内容建立一个整体的概念,对应考者提出的问题,应以启发引导为主。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应考者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解决问题。

7、要使应考者了解试题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六)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领会”20%;“掌握”40%;“熟练掌握”为40%。

3、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可能采用的考试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等类型(见附录)。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份量应以中等水平的应考者在规定时间内答完全部试题为度,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如:下列哪些属于水质监测中的有机物指标()。

(1)pH(2)As

(3)COD(4)水温

二、名词解释

如:溶解氧。

三、简答题

如:环境监测的目的。

四、问答题

如:为了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第二篇:环境监测与分析实习报告书

环境监测与分析实习报告书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

环境监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重要的专业课,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环境监测与分析实习是其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它与环境监测与分析的理论教学、环境监测与分析实验教学构成课程教学的有机整体,是学生获得实践性知识、强化监测技能的重要途径。

(一)环境监测实习的目的:

1通过此次实习,对环境实验室的工作和监测工作的一般程序有深刻的了解。2运用环境监测的理论联系实际,并掌握环境监测的实际操作过程,从而使理论知识得到提高。

3依据国家环保局制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监测实际程序,完成监测方案的制定-采样点的布设(或选择)-采样及样品的保存-样品处理-试剂配制-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监测报告的编制及评价等环境监测的全部实际操作。锻炼从事一项完整环境监测工作的能力,提高相对独立的实验工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树立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通过与实习单位的技术人员密切接触,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工作经验,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为将来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二)环境监测实习的任务

1、熟悉实验室的管理和岗位责任制。

2、掌握监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3、熟练掌握环境监测的全部实际操作。

4、学出一份详细的环境监测实习报告。

二、实习基本情况与实习方式

1、实习地点:赣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2、实习基地情况:赣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属地级环境监测站,拥有原子吸收光光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几百万的仪器设备。站内30多位专业技术人员,承担了对全市各种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的监视性监测。对各种污染源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状况和流动污染源进行监测。对各污染源单位排放污染物的状况和流动污染源进行监测。13、实习分组进行,组长负责组内工作的协调,分期分批到实习基地实习。

三、实习内容

环境监测实习将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和土壤监测作为主要内容。另外在实习中注重监测分析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也要学习掌握环境监测新技术的应用。环境监测实习主要内容:

1、水质监测:地表水、地下水、污染源的废水的采集,样品的保存、常规项目的监测。

2、空气和废气的监测:环境空气连续采样实验室分析监测,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监测,汽车排气监测。

3、土壤污染监测:土壤重金属组分的测定

4、环境噪声的监测。

5、数据的处理,以合理的方式表示监测结果。

四、实习要求

1、实习内容要求:

实习期间,应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具体参加有关监测分析工作,要求做到如下几点:⑴以实际模块为基础,熟练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采样,现场测试,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报表填写等基本技能,掌握环境监测的全过程程序。

⑵了解常规监测仪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基本维护方法,能独立正确使用监测工作中的常用的设备。

⑶在实习过程中,要请于观察和思考,掌握监测技术的细节和要领,每天写好实习笔记,记录实习情况,心得体会,工作计划等对有关监测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加以整理。

⑷了解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室的有关业务常识,掌握实验室安全、卫生知识。⑸尊敬指导老师,虚心请教,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相互关心,共同提高,学会协调人际关系。

2、实习地点要求

此次实习在实习基地即赣州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进行。

3、实习纪律和安全要求

⑴实习过程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因此学生要自觉遵守学校,也要遵守实习单位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⑵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注意防火、防爆等安全事故。

⑶遵守各种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爱护实习单位的财产。

⑷野外作业要注意人身安全保护。

4、实习报告要求

实习结束后要提交实习报告,由指导老师签署综合意见和给出成绩,同实习卡一并入档保存。

⑴实习报告包括以下几项:

①实习目的②实习要求

③实习地点,实习者姓名,实习时间,指导老师等。

④单位情况概述

⑤实习的工作内容,根据实习单位的安排参加野外采集,调查,实验室监测项目分析等按参加时间的先后顺序详细。

⑥个人的心得体会,可行阐述通过,在技术人人员指导下,自己在思想,监测分析技术和业务组织管理上的收获。

⑦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⑵撰写要求

①通过参加实习的工作情况,选择可以反映实习收获的主要内容,有重点地,比较系统的进行撰写。报告要需要反映地是自己通过亲身实践,从理论到实际,确是自己深理解的内容。

②实习报告要包含有细节的内容,反映对实习项目的掌握程度,以评价实习的实际效果。

五、实习的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

(一)实习考核方式

不单独设实验考核,以监测报告、实验表现、出勤率和小组评定为考核标准。

(二)实习成绩评定标准

实习成绩=监测报告(40%)+实验表现(40%)+出勤率(10%)+实习单位评定(10%)

第三篇: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绪论

1.环境监测的分类 按监测目的

1.监视性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

3.研究性监测

共三类 2.环境污染的特点有哪些

空间分布性

时间分布性

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 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

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环境监测的特点有哪些

综合性 连续性

追踪性

3.什么是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判断环境质量和衡量环保工作优劣的准绳,是为防治环境污染,促使生态良性循环,对有关环境工作的各项工作所作的工作

4.环境标准分为哪几级几类

分类“三级六类”标准体系

1、三级: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六类环保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

5.什么是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是以环境质量基准为依据,并考虑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

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将地表水分为几类,每类使用什么水体?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5类,P12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性质和控制方式分为两类,第一类污染物(金属),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第二类污染物(有机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8.环境污染是指主要源于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它生物)正 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9.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第二章 水和废水监测

1.水质污染酸化学型污染碱有机物无机物水体污染物理型污染色度浊度悬浮固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生物型污染2011/11/15生活污水医院污水3

水体自净:

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凝聚、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污染:

当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造成污染物积累,水质不断恶化,造成水污染。

2.化学需氧量(COD)

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1)、重铬酸钾法(2)、高锰酸钾指数法

3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满足地表水使用功能和生态环境质量要求,将监测项目分为几类?

(1)基本项目(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补充项目(3)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特定项目

5.污染物形态:

污染物在环境中呈现的化学状态、价态和异构状态。6.如何制定水质监测方案?(综述)7.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2.监测断面的设置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

对于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8.水样的类型?

瞬时水样

某一时间和地点随机采集

混合水样

同一采样点,不同时间所采集的瞬时水样所混合的水样

综合水样

不同采集点,同时采集的瞬时水样所混合的水样

9.水样的保存方法有哪几种?

冷冻或冷藏法

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水样的过滤或离心分离 10.水样的消解

分为湿式消解和干式消解

湿式消解又分为

1、HNO3:清洁水样

2、HNO3-HClO4:难氧化有机物

3、HNO3-H2SO4:(5:2)

4、HNO3-H3PO4 :消除Fe3+干扰

5、HNO3-KMnO4:测定Hg

6、多元消解:

7、碱分解法:

11.水样的富集和分离方法有哪些?

1、气提、顶空和蒸馏法:易挥发组分

2、萃取法:

3、吸附法:

4、离子交换法:

5、共沉淀法:

12.水样色度的测定方法 一 铂钴标准比色法

本方法适用于清洁的,带有黄色色调的天然水和饮用水的色度测定

二 稀释倍数法 本方法适用于受工业废水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颜色的测定

13.水样的测定方法:铅字法、塞氏盘法(现场)、14.化学需氧量(COD)

氧化1升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mg/L来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无机物。测定方法

(1)、重铬酸钾法

(2)、高锰酸钾指数法

15.真色和表色

 水的色度一般是指真色而言。

第三章

空气和废气监测

1.什么是空气污染?

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烟尘,SO2 等排放,当其浓度超过了环境所允许的极限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就会改变空气的正常组成,破坏自然的物理,化学和生态平衡体系,危害人们的健康,损害自然资源等,这种情况称之为 空气污染

2.我国“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污染物排放限值,根据空气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可将污染物分为一类污染物和二类污染物 3.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各种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与空气中的正常组分发生反应所产生的新污染物

4.根据空气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可将空气污染物分为 分子状态污染物 和 粒子状态污染物 5.降尘

飘尘

总悬浮颗粒物的粒径分别是,、6.空气监测中采样点布设方法

(1)、功能区布点法:污染较集中的工业区和人口较密集的居住区。适用区域性常规检测

(2)、网格布点法:多个污染源且污染源分布较均匀地区。均匀网状方格,交点和方格中心。

(3)、同心圆布点法:多用于多个污染源构成污染群且大污染源较集中的地区。以污染群中心为圆心画同心圆,作放射线与圆周交点为采样点。

(4)、扇形布点法:孤立的高架点源,且主导风向明显的地区。点源位置为定点,下风向为轴线画扇形区。扇形夹角45-90间。

7.空气采集样品的方法有哪些?

直接采样法和富集(浓缩)采样法两类。

一、直接采样法

适用:被测组分浓度较高或监测方法灵敏度高

此法测得的结果为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

二、富集采样法

适用:污染物质浓度较低(ppm-ppb)。

采样时间一般较长,测得结果可代表采样时段的平均浓度,更能反映大气污染的真实情况。

8.测定大气中so2 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有哪两种?四氯化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国标法)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国标法)9.硫酸盐化速率的测定

其测定方法有

二氧化铅-重量法、碱片-重量法、碱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碱片-离子色谱法等

10.烟气黑度的测定

方法:林格曼黑度图法、测烟望远镜法、光电测烟仪法 11.大气采样,通常要求的高度范围是多少

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

1.什么是固体废物

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什么是危险废物

指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和根据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49类 133种

3若生活垃圾采用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置,需要进行的测定实验有哪些?

1生物降解度的测定渗沥水分析

4.若生活垃圾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置,需要测定的有 热值 5.危险废物的有害特性主要包括什么?

易燃性

腐蚀性

反应性

放射性 浸出毒性

急性毒性

其他毒性 6.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大致有哪几种?

焚烧,卫生填埋,堆肥

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

1.土壤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一)吸附性

(二)酸碱性

(三)氧化-还原性

2.土壤背景值

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分和元素的含量。

3.采样点的布设

(一)布设原则

(1)合理地划分采样单元。

(2)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哪里有污染就在哪里布点。

(3)采样点不能设在田边、沟边、路边、肥堆边 及水土流失严重或表层土被破坏处。

(二)采样点数量

根据监测目的、区域范围大小及其环境状况等因素确定。一般每个采样单元最少设3个采样点

(三)采样点布设方法

1.对角线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的污水灌溉或污染河水灌溉的田块。

2.梅花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物质和污染程度较均匀的地块。3.棋盘式布点法

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的地块,一般设10个以上分点。该法也适用于受固体废物污染的土壤,应设20个以上分点。

4.蛇形布点法

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势不很平坦、土壤不够均匀的田块。

5.放射状布点法

适用于大气污染型土壤。

6.网格布点法

适用于地形平缓的地块。农用化

学物质污染型土壤、土壤背景值调查常用这种方法。

对于综合污染型土壤,还可以采用两种以上布点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第十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

1.误差:被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称为测量误差。2.偏差:某一测量值与多次测量值的均值之差。

3.准确度:测定值与真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它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者的综合指标,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表示。4.精密度:用一特定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同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符合程度的度量。它是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偶然误差的指标,用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5.灵敏度:是指该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的待测物质的变化所引起的响应量变化的程度,可以用仪器的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与对应的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之比来描述,因此常用标准曲线的斜率(△Y/△X)来度量灵敏度

6.空白试验:以蒸馏水代替试样做的测定。反映所加入试剂中杂质、操作的环境等的响应值大小。

7.对照试验:以标准物质代替试样所做的测定。用来检验分析方法的可靠性等

8.评价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有哪些?平行性,重复性,再现性

物理性监测

1. 2. 3. 4. 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 —20000HZ 人们生活和工作所不需要的声音叫噪声

交通噪声

社会生活噪声

工厂噪声

建筑施工噪声 响度的单位是宋,响度级的单位是方

5. 噪声的叠加1.噪声的叠加

声能量是可以代数相加的.设两个声源的声功率分别为W1和W2,那么总声功率W总=W1+W2。而两个声源在某点的声强为I1和I2时,叠加后的总声强I总=I1+I2。

声压不能直接相加。

p

1p2Lp10lg2p0

22Lp1Lp210lg(10101010)6. 什么是放射性?*.在衰变过程中,不稳定的原子核能自发地放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粒子 α、β、γ射线,使本身物理和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放射性”。

7.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α衰变

β衰变

γ射线

α衰变是不稳定重核(一般原子序数大于82)自发放出4He核(α粒子)的过程。

β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放射β粒子(即快速电子)的过程,它是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发生互变的结果。β衰变可分为负

β衰变、正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γ射线是原子核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所放射的电磁辐射。

8. 昼夜等效声级

考虑到夜间噪声具有更大的烦扰程度,故提出一个新的评价指标——昼夜等效声级(也称日夜平均声级),符号“Ldn”。它反映社会噪声昼夜间的变化情况,表达式为:

Ldn10lg[16100.1Ld810240.1(Ln10)]式中:Ld——白天的等效声级,时间是从6∶00至 22∶00,共16个小时;

Ln——夜间的等效声级,时间是从22∶00至第二天的6∶00,共8个小时。

9.进行噪声测定要求的条件是:

测量天气 无雨、无雪的天气条件,风速为5.5m/s以上时停止测量。

测量时间

分为白天(6:00~22:00)和夜间(22:00~ 6:00)两部分。

第四篇:环境监测与分析小论文(推荐)

废水中金属化合物的测定

水体中的金属元素有些是人体健康必须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些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如汞、镉、铬、铅、砷、铜、锌、镍、钡、钒等。受“三废”污染的地面水和工业污水中有害金属化合物的含量往往明显增加。有害物质侵入人体的肌体后,将会使某些酶失去活性而使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测定水体中金属元素广泛采用的方法有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容量法。

1、汞的测定:汞及其化合物属于剧毒物质,无机盐中以氯化汞毒性最大,有机汞以甲基汞、乙基汞毒性最大。汞是唯一一个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易挥发进入人体呼吸道,亦可为皮肤吸收,造成汞中毒。水体中的微量汞可经食物链成百万倍的富集,引发“水俣病”。天然水中含汞极少,一般不超过0.1μg/L。我国饮用水标准限值为0.001mg/L。汞的最低检出浓度为2μg/L,测定上限为40μg/L。测定方法:冷原子吸收法、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2、镉的测定:镉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都具有很强的毒性,可在人体的肝、肾等组织中蓄积,造成各脏器组织的损坏,尤以对肾脏损害最为明显。还可以导致骨质疏松和软化。镉的主要污染源是电镀、采矿、冶炼、染料、电池和化学工业等排放的污水。

测定方法: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污水和受污染的水)萃取或离子交换法富集FAAS(适用于清洁水)

3、铅的测定 :铅是可在人体和动植物组织中蓄积的有毒金属,其主要毒性效应是导致贫血、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等。铅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浓度为0.16mg/L。铅的主要污染源是蓄电池、冶炼、五金、机械、涂料和电镀工业等部门的排放污水。

测定方法:测定水体中铅的方法与测定镉的方法相同。广泛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双硫腙分光光度法,也可以用阳极溶出伏安法和示波极谱法。

4、铜的测定:铜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缺铜会发生贫血、腹泄等病症,但过量摄入铜亦会产生危害。铜对水生生物的危害较大,有人认为铜对鱼类的毒性浓度始于0.002mg/L,但一般认为水体含铜0.01mg/L对鱼类是安全的。铜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与其形态有关,游离铜离子的毒性比络合态铜大得多。世界范围内,淡水平均含铜3μg/L,海水平均含铜0.25μg/L。铜的主要污染源是电镀、冶炼、五金加工、矿山开采、石油化工和化学工业等部门排放的污水。

测定方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钠萃取分光光度法、新亚铜灵萃取分光光度法

5、铬的测定:铬化合物的常见价态有Cr(Ⅲ)和Cr(Ⅵ),受水温、pH值、氧化还原物质、有机物等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可以互相转化。铬的毒性与其存在价态有关。铬的工业污染源主要来自铬矿石加工、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制、印染。照相材料等行业的污水。铬是水质污染控制的一项重要指标。

(1)六价铬的测定 :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DPC)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54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

(2)总铬的测定: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碳酰肼显色,于540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其最低检出浓度同六价铬。

第五篇: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分析论文

新疆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地形复杂、自然环境较恶劣,很多基层的环境监测站难以开展现场监测工作,特别是深山或戈壁处,给环保部门监督环境管理增加难度。所以如何通过严密的、高质量的环境监测及时了解环境污染情况,并适当采取防护措施保护生态环境,这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也亟待优化。

1优化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工业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创造惊人的社会财富,使得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水平有显著提升。但随着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敲响了可持续发展的警钟,且随着人们不断提高环境认识水平,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这也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面临更高的要求[1]。但新疆环境监测系统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目前还无法适应环境监测的要求。与此同时,实验室环境监测能力也无法继续适应新疆的环境保护需要,很多二级环境监测站的实验室只能开展日常的基本工作,导致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缺乏质量控制,加上在重视环境质量监测而轻视污染源监测、重视控制实验室内质量而轻视控制实验室外质量、重视控制指标而轻视控制监测数据合理性、准确性等理念的影响下,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不容乐观,监测环境、管理环境、优化质量管理对于新疆开展环境保护工作尤为关键,相关部门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优化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具体路径

2.1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提升环境监测技术

新疆要进一步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质量,完善建立组织机构,提高各级环保局以及监测站的质量管理能力,专门设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构,并建立多部门会商、同步监测、定量考核程序以及质量巡查等制度,完善构建并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与此同时,要提升环境监测技术,优化环境监测手段,以便更好地为新疆环境管理、综合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避免污染减排变成一句空话。尤其是要同步开展环境监测预警工作,在发生突发性的污染事件时要有章法地应对,切实保护好群众健康、维护好社会稳定、确保质量安全。鉴于此,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十分迫切,需要不断增加环境监测经费投入,围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监测污染源、建设预警应急监测等,建立实用的、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装备体系,在应急监测、自动监测以及建设监测网络、拓展监测领域等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2.2有机结合质量管理与日常环境监测工作

对于当下新疆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脱节现象,应把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纳入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统筹考虑[2]。所以在编制仪器校准、人员培训以及质量管理等环境监测计划时要充分考虑当年建设环境监测能力的进展、开展监测业务的变化等情况,如果发生环境监测的质量事故或出现质量投诉或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则要即刻进行内部审核,同时结合上环境监测工作总结、下环境监测工作计划进行管理评审,及时发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环节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与优化的目标、方向。另外,要在质量管理部门、环境监测业务部门以及管理层建立有效的三方沟通机制,现场环境监测、实验室分析等部门的负责人则要及时判断本科室作业指导书、记录表格以及程序性文件的适用性,同时给出修改意见,并由质量管理部门收集信息、向管理层报送修改意见,获得批准之后加以实施。只有如此,才能有机结合日常的环境监测工作及其质量管理,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效率,有效而持续适用质量管理体系。

2.3进一步促进新疆环境监测站规范化管理

新疆还要进一步加大环境监测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力度,对技术人员尤其是质量管理人员的数量、素质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少数民族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加强学习与交流,对口支援技术力量薄弱的环境监测站,培养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优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同时,新疆要促进其二级环境监测站的专业化与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究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优化质量管理与控制新模式,有效控制环境监测的各个程序的质量,尤其是要研究并控制环境监测环节的样点布设、生产工况、样品采集与保存、现场监测等对监测结果有较大影响的薄弱环节的质量。积极转变新疆一级环境监测站的工作职能,在增强一级监测站环境监测技术指导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能力,从制度层面明确规定新疆一级环境监测站对于下级环境监测站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范围、义务及权力,从而从本质上解决存在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权责不明的问题;协调环保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的相互关系,建立新疆环境监测系统专家库,共同参与新疆环境监测系统的质量管理与计量认证工作,切实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2.4加强人员管理,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并非只是领导的责任,更是每一名监测人员的职责。人是质量管理最关键的因素,不管新疆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有多完美,每一名监测人员才是最终的执行者,只有全员增强质量管理意识,增强自身责任感与敬业精神,全面参与质量管理,才能确保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证监测质量。所以环境监测站上到站长、下到每一名监测人员、分析人员,均要明确质量控制责任,并将其明确写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文件,层层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总目标,落实到人头,使工作协调、接口清楚,促使全员充分而深入地参与质量管理。此外,人员的良好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覆盖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只有持续更新全面质量管理知识,使其将质量理念融入各个监测环节,才能发挥质量管理效能[3]。人员管理制度具体涵盖岗位职责、人员配备及相关的培训、考核、评价以及奖惩等,它的建立意味着环境监测岗位职责的进一步明确、绩效管理制度与质量考核制度、培训考核制度、质量监督与奖惩制度等的进一步完善。加强人员管理,特别是对于影响新疆环境监测质量的关键岗位,要有机结合对应的岗位要求、岗位职责和岗位待遇,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全面开展考核和评价工作,通过有机结合人员质量意识提高、岗位能力培训、上岗考核、人员评价与奖惩等措施,避免质量管理流于形式,有效调动新疆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员参与质量工作,从而不断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3结束语

优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新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是保护环境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新疆相关部门及人员引起高度重视,针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并运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快速发展环境监测技术,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优化,从而确保顺利开展新疆环境保护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于新.关于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2):31.[2]宁薇,郭宝.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1):82.[3]巩小红,付英彬.加强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04):92-93.

下载环境监测与分析(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监测与分析(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除了学习老师教的东西,还应该学点什么? 有些专业知识仅仅通过学校课堂是很难完成的,毕竟教学时间、具体条件有所限制,学生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自我补充,阅读部分相关书籍。在......

    环境监测

    第一章 1.环境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各种成分。 目的:①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为加强环境监测管理,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监测管理办法。本办法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1第一条编辑 为加......

    环境监测

    硫酸盐化速率 是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演变为硫酸雾和硫酸盐雾的速度。 总碳氢化合物常以两种方法表示,一种是包括甲烷在内的碳氢化合物,称为总烃(THC),另一种是除甲烷以外的碳氢化......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重点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2.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环境监测”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选拔性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有利于选拔具有扎实的纺织材料基础理论知识和......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环境工程系) 考试时间:6、14 本复习提纲答案来自于道客巴巴 百度文库 豆丁网等 内容仅供参考,不代表考试标准答案 整理人:曹艳魏来 2016.5.28第一章 1、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1.1环境监测类型 按照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对象有三种分类方法。 按目的分类:(1)监视性监测(常规监测、例行监测) 对影响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