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屋出租》观后感
How do you measure the length of life ?
——观《吉屋出租》有感
“Five hundred twenty-five thousand six hundred minutes,how do you measure a year?How about love?Measure in love,seasons of love„„”当一群生活在纽约街头的落魄的艺术家合唱起这首歌曲《Season of love》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感动在心头涌动,歌词本身的意义和音乐柔美的旋律无不透露着一种人性的温暖,而将这首歌曲作为《吉屋出租》的主题曲更是相得益彰。
《吉屋出租》关注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电影制作人Mark,其余的人都患有可怕的艾滋病,他们当中有瘾君子,有双性恋者,有的是同性恋者。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即便是在今天,这样的群体也无法逃避他人异样的目光。可是,他们却比任何人都珍爱生命,比任何人都懂得生命的意义。一年的短暂时光要用什么来衡量?他们回答,用“爱”来衡量。这里的“爱”不仅仅是男女间的爱情,还有朋友间的关爱,对艺术、对生命的热爱。
尽管戏剧触及了许多敏感的话题,讲述了艺术家们穷困潦倒、连住房都成问题的生活,剧情里还是透露着温馨。其中,给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是变装皇后Angel。他是个街头鼓者,有着独特的艺术天赋,他的鼓可以是一张桌子、一面墙,他设计的服装可以成为下一年的时尚。他是个快乐的天使,虽然患有艾滋病,但他依旧对生活充满希望,他一样的唱歌、跳舞,一样爱着别人。可能是他的乐观开朗感染了我,这样一个喜欢穿异性服装,似乎“另类”的人,并没有让我感到不舒服,相反,还让我感受到他的可爱之处。当看到他被艾滋病折磨时,我们忍不住心疼,但最终他还是无法掌控自己的生命。在追悼会上,Angel的爱人Collins深情地演唱,回忆与Angel一起度过的日子,空旷的礼堂再次响起了《Season of Love》的动人旋律,歌声中饱含了对朋友的怀念与不舍,饱含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还有一个人,她的勇敢和执着同样打动了我。她明白自己爱的是什么,更加可贵的是她敢于去追求她的所爱,尽管她屡次遭到拒绝,她还是坚定不移,从不放弃。她还多次鼓励对方要勇敢面对现实,帮助他走出过去的阴霾。同样身患艾滋,她比他更加勇敢,她懂得生命的短暂,懂得只有珍惜眼前的每一天才不会辜负生命,No day but today。是的,对于这么一群人,明天会怎样,没有人敢想象,下一
分钟会发生什么事,也没有人会知道,他们很可能没有明天,所以唯有活在当下。
刷得雪白的墙壁,没有任何装饰,艾滋病互助协会的成员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对艾滋病的认识,分担艾滋病带来的恐惧。尽管他们每天按时吃药以控制病情,但是病情还是会不断地恶化。艾滋病互助会的成员一个个相继离开,可是又有多少人关心过他们?他们安静地离开了,没有引起社会的任何关注。他们得到的Life support,仅仅来自坐在身边的艾滋病病友。来自社会的关注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许多人听说这种病,就会不自觉地躲得远远的,还有人投来厌恶的目光。社会的冷漠让人心寒。或许,我们不能为他们做什么实际的事情减轻病魔带来的痛苦,但是,一个同情的眼神,一声关切的问候,一个友好的微笑对他们来说就是最大的鼓励。他们也有梦想,也希望像正常人一样地生活、工作,更加渴望得到社会平等地对待,可是,在高喊“平等、自由”的今天,社会又给了他们什么呢?
在欣赏过的为数数不多的音乐剧中,我最津津乐道的是《歌剧魅影》和《吉屋出租》。《歌剧魅影》不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给人一种震撼。华丽的舞台、服装和变幻的场景给人一种身处金璧辉煌的宫殿里的错觉,Christine那犹如天籁般的歌声仿佛把人带到纯净的天堂,远离了尘嚣。里面的音乐、舞蹈、服饰、舞台布置是《吉屋出租》所鞭长莫及的,但是,《歌剧魅影》带给我的思考却远不如《吉屋出租》。《吉屋出租》将敏感的社会问题搬上了百老汇舞台,它呼吁全社会关注这样的特殊群体,唤醒每位观众内心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人物体现的乐观、坚强,引起了我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我们应该用什么来计算生命的长度呢?寿命?财富?都不是,应该用爱来计算,当我们真诚地爱亲人朋友、爱陌生人、爱社会、爱自然,我们也被整个世界所爱护和庇佑,那么我们生命的长度就得到了无限地延伸,因为我们曾经那样精彩快乐地生活过。
第二篇:《纸牌屋》观后感
《纸牌屋》观后感
家都知道我经常看韩剧的。不过,最近《纸牌屋》这部电视剧貌似的确很火,大家都在谈论这个电视剧,听说奥巴马也在追这部电视剧。刚考研复试通过的我没有理由拒绝它。
《纸牌屋》讲述了议员Francis利用一切政治手腕不择手段获得政治利益的故事。整个故事情节紧密气氛严肃,有性,有暴力。就演员来说,每个绝对是出色无可挑剔的,气氛表现手法都很不错。
不过我不喜欢看这部电视剧。可能之前大家对它的追捧之声太热烈了吧,看完之后我并没觉得这部剧有大家传说中的那么好,其实就剧情来说,韩剧一般剧情也可以达到这个水平,不过是韩剧被大家以讹传讹罢了。
昨天晚上我在六维空间下载了《大闹天宫》,果然不出我所料,《大闹天宫》果然是一部超狗血的电影——太符合中国电影的特点了。中国电影一旦涉及到了古装,我就讨厌那种演员口吐傻Ⅹ台词,就想一个三岁小孩穿着西装给你大谈国际政治一样。中国电影,中国电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过路的尽头好像不一定是光明。
第三篇:《纸牌屋》观后感
客观讲此时才看《纸牌屋》属于很土的了,但笔者一直以为《纸牌屋》属于既《白宫风云》、《女总统》之后的政治生活剧,其中肯定是以弘扬美国核心价值观为主,从而向公众普及美国的政治游戏规则,类似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法网豪情》、《律政俏佳人》等等法律知识普及剧。但这几天看完之后才发现预想完全错了,所以解读《纸牌屋》还是要从其拍摄特点入手。
纸牌屋是由美国最大视频网站公司Netflix投资拍摄的,而且其内容基础是基于大数据的统计数据,投资是直接连续拍摄两季,一次性播放的方式。美国历来电视局拍摄都是采用先拍几集探路,电视台决定购买后,再拍整季,成功后再拍第二季、第三季等等,这主要都是基于融资和资金周转等等运作的需要。但Netflix一次性砸钱二季同时拍,完全是因为网络公司有钱烧吗?不仅如此,一方面是视频网络公司要转型,从渠道商向内容服务商转型,直接向四大电视台挑战。而且还有大数据的统计支持,所以才敢孤注一掷地一反常态。这其中,钱是重要原因,但大数据的意义更为关键,而数据基础来源于互联网,所以这也注定了《纸牌屋》的在内容理念方面要符合互联网的传播规律。
电影传播类似于约定性传播,你买票后进入电影院,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不管内容多烂,一般人也要看完。这也是为什么在电影界,大腕导演和演员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因为公众要在去看电影之前有个基本预判。但电视剧就截然不同了,几十个台同时存在,五六部电视局同时放映,你内容稍差,观众马上转台。所以电视剧的前两集极为重要,吸引不到观众,就不会有人继续追。互联网传播与电视剧类似,但观众的选择余地更大得多,选择机会更多得多。由于互联网提供的信息量太大了,所以互联网形成了自己的传播特点,即越丑传播越广。也正是因为互联网信息量太大,所以如果要吸引到观众的眼球,只能是用最震撼的内容,于是互联网的新闻基本是没有最丑,只有更丑。所以我们每天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不断突破道德底线的新闻,否然也根本不能引起我们的注意。有人会问,西方的新闻监督不也是如此吗?不尽然,传统的新闻监督第一要素是真实,一定有一定的证据作为基础。但互联网时代真实不重要了,浮躁的心态使人只关注丑陋的消息,这就是为什么恶俗的网络炒作虽然被时时地揭露,但新的恶俗依然能继续赢得眼球。也正是网络传播的上述特点,Netflix作为网络视频公司在推出其电视局时,在内容编排上也出现了不断丑化美国政坛运作方面的黑暗和丑陋。但电视剧作为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毕竟还是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所以《纸牌屋》在获得足够关注之后,内容的情节发展方面开始向悬疑剧发展。悬疑剧以虚构为大前提,以出乎普通观众意料为卖点,所以其承载的道德压力就小了很多,而且还能继续以悬疑的情节安排和冲突保持高收视率。
《纸牌屋》第二个互联网特征是,开始表现社会小人物对大组织内强权人物的对抗。当资深无耻政客在翻云覆雨时,唯一在想与之对抗的力量却是几个社会中想小人物。当然他们的身份还是符合美国政治四权分立制度设计中第四权——媒体记者,但他们的工作身份和揭发路径已经明显转化为网络。这也符合网络文化的特征,即无国界的小人物集体对抗大组织,揭露大阴谋的新时代联盟。虽然这其中也有着很到局限性,但从剧情设计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一二季中留下伏笔主要集中于网络领域,所以如果有第三第四季,那网络文化特征也将愈趋明显。
总之,对《纸牌屋》地理解一定要结合电视剧传播和网络传播的综合特点,当网络由平台提供向内容提供商转移时,网络传播心理学也就必然形成新的研究领域。
第四篇:吉塞尔观后感
《吉赛尔》观后感
芭蕾,是什么?在我上第一节舞蹈赏析之前,我的认识是:芭蕾是一种舞蹈,演员表演时需要穿特别的鞋子,还要踮起脚尖跳舞;听过音乐老师说芭蕾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艺术,但我却不知道怎么个有观赏性法。我以前看过的唯一的芭蕾,也只是音乐课上老师随意地放的一小段《天鹅湖》。舞者穿着白色的裙子,在那里翩翩起舞,只不过不知表达的是什么,只知道他们在跳舞而已。
当老师开始播放《吉赛尔》时,我不禁感到惊奇,原因是,视频里的场景不是舞台,而是更接近现实的场景。原来,舞蹈作品也可以在除了舞台的地方展现的。也不禁责怪起自己少见多怪。
《吉赛尔》是浪漫主义芭蕾舞剧的代表作,得到了“芭蕾之冠”的赞美。一部好的舞蹈作品,应该拥有吸引人的情节以及有深度的内涵。《吉赛尔》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德国冬日的故事》。《吉赛尔》分为两幕。
第一幕:莱茵河地区的一个乡村
美丽单纯的农村姑娘吉赛尔和母亲生活在莱茵河畔的一个小村庄中。面对看林人希莱里昂的追求吉赛尔屡屡拒绝。因为吉赛尔正深爱着化名劳伊斯的伯爵阿尔伯特,虽然她并不知道阿尔伯特的贵族身份。这天,柯特兰公爵带着女儿巴季尔德和朋友家人到山谷打猎,路过吉赛尔所在的村庄时,受到了吉赛尔母女的热情的接待。为了答谢吉赛尔,巴季尔德赠给了她一副珍贵的项链。此时而出于嫉妒的希莱里昂拿出阿尔伯特的剑和号角,当场揭穿了阿尔伯特的贵族身份。吉赛尔向大家宣布她已爱上了阿尔伯特。但巴季尔德出示订婚戒指,告诉吉赛尔她早已同阿尔伯特订婚了。意外的打击使吉赛尔神情恍惚,她扔掉了巴季尔德送给她的项链,在失去理智的狂舞中悲伤地离开了人间。
第二幕:寂静的林中墓地
夜晚,森林深处的墓地里,一群生前被负心的男人遗弃的薄命女魂(传说中的维丽丝女鬼)正在四处寻觅复仇的机会。因为无尽的怨恨她们会围住此时走进森林的男青年,强迫他们跳舞,一直跳到力竭而亡。今夜深感负疚的希莱里昂来到墓地即被以米尔达为首的维丽女鬼们围住,惩罚至死。
随后无比痛悔的阿尔伯特也来到了吉赛尔的幕前倾诉心声,女鬼们又欲置他于死地,但是善良的吉赛尔面对阿尔伯特的忏悔最终选择了原谅,并且在女鬼们。的面前全力维护阿尔伯特。当黎明的钟声终于敲响时,吉赛尔和女鬼们消逝在清晨的阳光中,得以幸免的阿尔伯特站在吉赛尔的墓碑前,一缕阳光照下时,心里没有丝毫幸存的喜悦。第一个欣赏点在第一幕,吉塞尔知道恋人阿尔贝特已经和男爵的女儿订婚,随着急速的音乐,扮演者用较为虚幻、不扎实的舞步描写吉塞尔情绪处于极度疯狂的状态,这段吉塞尔的舞步,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有点类似影视作品。而最后吉赛尔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就这样由于极度的伤心而离开了人世。即使不懂得艺术的我,看到吉赛尔的疯狂的舞蹈,也会明白其中的意思。第二个欣赏点在第二幕,阿尔贝特来到吉塞尔墓前。已经死去的吉塞尔的鬼魂和阿尔贝特在鬼王的支持下跳双人舞。
这段双人舞蹈中,已变成鬼魂的吉塞尔舞步轻灵、很多动作在空中完成,观众看到演员在空中飘来飘去的完成一个个舞蹈动作。这段双人舞体现了芭蕾的优美,舞蹈者的灵魂在这里得到具体体现,如同不同的影视演员演绎同一个角色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段双人舞由不同人跳来,人物性格刻画也有不同。第二幕的另一个看点在第二幕结束,code(辉煌的结束之意)。这段舞蹈突出鬼王的威力(鬼王要求闯进森林里的男人不停的跳舞,直到死去),吉塞尔为挽救阿尔贝特的生命,自己不停的跳舞来拖延时间,直到跳得精疲力尽??钟声响起,天亮了!阿尔贝特的生命保住了!吉塞尔回到坟墓。
说实在的,对我而言,第一幕的内容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能通过舞者的表情以及他们的肢体语言而“猜测”到大概的内容。虽然不是很肯定,但至少我还是理解了大半的。而第二幕就复杂多了,或者说是抽象多了。我看完之后,只能理解的就是:吉赛尔在保护着阿尔伯特。而其他人是谁我就不清楚了。而为什么要保护他,我也不清楚。课后查了一下内容,我才恍然大悟。吉赛尔在第一幕已经死去了,而第二幕的她已经是鬼魂了。她死了依然保护着那个负心汉,那个深深地伤害了她的心的男人。而那些其他的人也是女鬼,她们想要夺去这个负心的男人的性命,因为她们身前也曾经被自己心爱的男人所抛弃过。最后在吉赛尔的竭力挽救下,阿尔伯特获救了。而此时的阿尔伯特内心充满了愧疚与悔恨。
作品的上下幕对比明显,刻画出了人性的丑与美。第一幕是人间世界,第二幕是幽灵世界。第一幕所呈现出的人性的丑:充斥着欺诈、虚伪、嫉妒和等级偏见。第二幕所呈现的人性的美:吉赛尔因为爱而放弃了恨,也因为爱而战胜了鬼王的淫威。我还不得不提起在影片中,男女主角的高超的芭蕾技巧。虽然我还不懂什么是芭蕾技巧,但是他们的舞蹈技巧还是深深震撼了我。观看影片过程中,我不只一次由内心发出感叹之声:太让人匪夷所思了!下课后,我试着用脚尖站立,实在是太难了,怎么可能办到呢?我不禁又发出感叹之声:太强了!
所谓“歌舞”,歌和舞是分不开的。既然芭蕾是一种舞蹈,怎么可能与音乐分开呢?《吉赛尔》里面的背景音乐就很好地与剧情联系在一起,使我们这些观众更容易理解里面的内容与情节。如第一幕吉赛尔和阿尔伯特在一起欢乐地跳舞,背景音乐就很好地烘托出了他们相恋的情景。而艺术表现手法更高超的是,当吉赛尔知道阿尔伯特与巴季尔德已经订婚时,精神立即崩溃,发疯似的跳起舞来,这时,背景音乐也是他们相恋时的音乐,不断重复出现着,就好像相恋的回忆在吉赛尔脑中不断浮现出来。
总的来说,《吉赛尔》确实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浪漫主义作品。里面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内涵——自古以来为人类在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即使这样做要付出生命代价也在所不惜。而吉赛尔正是这样的人的代表。
我从来没有认认真真看过什么艺术作品,而这次,我把芭蕾舞剧《吉赛尔》两幕都看完了。原因很简单,《吉赛尔》地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或者说唤起了我对艺术的兴趣。而《吉赛尔》同时向我表明:艺术可以更加强烈地打动一个人的心,不像电视剧一样,只是很直白的告诉你什么是什么,而是让你通过你对这个艺术表现的认识去思考。也许一个作品出来,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认识。
“芭蕾,把人类身体的形式美感推到了极致。舞者能通过舞动的身体把人类灵魂中那些良善、高贵、优雅、精致、纯洁的一面表现出来,而这些精神气质恰恰就是存留于我们灵魂中的上帝影像的一个掠影。”这是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这也让我想起老师的一句话:到现场看(芭蕾)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真希望有一天能够去现场看看芭蕾舞团的表演!篇二:芭蕾吉赛尔舞蹈观后感
芭蕾吉赛尔舞蹈观后感
外国语学院111班 王瑾钰 1150401120 舞剧取材于德国诗人海涅的《论德意志》中关于神秘的维丽丝女鬼的传说。舞剧分两幕、第一幕在欢庆葡萄丰收的节日里,天真的姑娘吉赛尔与乔装成农民的公爵阿尔伯特一见钟情,而拒绝了守林人希拉里昂的求爱。外出狩猎的亲王和女儿来此休憩,吉赛尔母女殷勤招待,贵族公主赠与项链相报。守林人揭开阿尔伯特的身分。吉赛尔闻知公爵早已与巴蒂尔定亲,犹如霹雳轰顶。她失去理智而狂舞,一剑刺进了自己的胸膛,阿尔伯特恶梦初醒,竭力表白,吉赛尔表示宽恕后瞑目长逝。
第二幕夜色朦胧,白影掠过舞台,鬼王米尔达与众女鬼毫无生气地舞蹈,引出吉赛尔的幽灵。当守林人悲伤不已地来到吉赛尔墓前悼念时。众女鬼排成一列斜线,堵住守林人的去路,无情地将他推入湖中,当吉赛尔看到被幽灵们团团围住的阿尔伯特,忙指点他站到十字架下。鬼王见魔法失灵,恼怒地命吉赛尔与他无休止地舞蹈,阿尔伯特最终心力交瘁晕倒在地。黎明,女鬼和吉赛尔被召回坟墓,幸免一死的阿尔伯特永远失去了纯洁可爱的少女———吉赛尔。自古以来人类在生与死、爱与恨、善与恶之间总是不断地追求自己美好的理想,即使以生死作为代价。《吉赛尔》是一部具有传奇性的,又有世俗性的爱情悲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浪漫主义的两个侧面,即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看到那率直善良、忠于爱情的少女———吉赛尔。她有其性格刚烈的一面,同时也有柔情的一面,但作为封建门第观念的牺牲品注定了她的悲剧结
局。编导在编舞中,以优美流畅的动作语言和富有雕塑感的造型,增强了爱情悲剧的感染力全剧共两幕,第一幕较多用哑剧手法交代情节,以情绪舞烘托气氛;第二幕则意境飘渺。展现神秘而空灵的阴间。第一幕重叙事,富有动势;第二幕重抒情,凝重沉静。二幕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物的悲剧性命运。
舞剧的音乐十分出色,标志着芭蕾舞音乐发展的新阶段。阿尔道夫 亚当为了在剧中体现浪漫主义意境,首次尝试使用了主旋律贯穿手法,如第一幕男女主人相恋的主调在吉赛尔发疯时的回忆中再现,这种音乐上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为后来舞剧音乐的创作树立了典范。其次,舞剧音乐还打破了“单旋律加伴奏”的传统,首次使用了赋格。主副旋律对模仿的作曲技巧,它包含着旋律美和戏剧性。使整个作品格调一新。作曲家亚当,毕业于巴黎音乐学院作曲专业,他一生中写有20多部舞剧,著名的舞剧有《海盗》和《吉赛尔》。《吉赛尔》舞剧音乐的浪漫主义色彩,受到了柴科夫斯基的欣赏和赞扬。
另外,《吉赛尔》编导技术取得重大成就,即把群舞改造为统一的抒情整体。后来,这一创造被史学家称之为“舞剧舞蹈交响化的原则”。《吉赛尔》被公认为浪漫主义舞剧的成熟之作,有“芭蕾之冠”的美誉。篇三:芭蕾舞观后感
芭蕾舞观后感
芭蕾出现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全盛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家极力模仿古希腊的艺术风格。最早的芭蕾表演是在宫廷宴会上进行的,1489年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里,为庆祝米兰公爵和西班牙阿拉贡公主伊达贝尔的婚礼,演出了《奥菲士》。当时的表演形式与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芭蕾演出绝然不同,它的每一段表演大致都与上菜联系在一起,比如模拟狩猎的表演开始以后就吃野猪肉;海洋、河流神灵出场开始吃鱼。然后,许多神话人物上场献上许多菜肴和水果,最后客人们也都参加到热闹狂欢的表演中去。这是一种把歌、舞、朗诵、戏剧表演综合起来的表演形式,可以说是芭蕾的雏形,后人称它为“宴会芭蕾”。芭蕾继续发展,经历了宫廷芭蕾、情节芭蕾、浪漫主义芭蕾、俄罗斯芭蕾、当代芭蕾几个主要阶段。通过这几次的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芭蕾舞精神的所在。以前我从未看过芭蕾舞演出,印象当中的芭蕾舞,一直停留在电视里看过的“小天鹅”形象.芭蕾源自意大利文,意思就是跳舞,专指“足尖舞”,是用音乐﹑舞蹈和哑剧手法来表演戏剧情节。欣赏了芭蕾舞的精品,之所以被称为是精品,一是因为演出的人是莫斯科大剧院的名演员,基本上都是俄罗斯功勋演员;其次是因为演出的芭蕾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曲目,而是很多经典芭蕾剧的片断串联而成的,比如《天鹅湖》中的《天鹅之死》,《斯巴达克》、《包法利夫人》、《堂吉珂德》等剧目的片断,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对我这个从来没有看过古典芭蕾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盛宴。其实芭蕾完全是一种西方的艺术,并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习惯,只有舞蹈和音乐,几乎没有什么情节。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感觉很迷糊,应该根本就不知道台上的人在跳什么,但是在看了半个多小时以后,我抛弃了自己对情节的固执追求而专心领略舞蹈的内涵。芭蕾是一种高尚而优雅的艺术,即使是以外放的舞蹈的形式来表现,里面的情感也是很含蓄的,用脚尖跳舞的芭蕾舞女演员是那么轻松愉快,女演员脚上那粉红色的芭蕾舞鞋是那么优美高雅,让人觉得芭蕾舞真是一项崇高的艺术。可是说来惭愧,芭蕾舞表演好看是好看,可我只懂得看每一段舞蹈演员的优雅动作,却看不懂剧情,无法感受到芭蕾舞的内涵。相信很多芭蕾舞者最开始也像我一样,被芭蕾舞的优雅所吸引,然后逐渐接触,慢慢了解,最终登上梦想的舞台。舞者用脚尖在滑动、跳跃、旋转,用柔软的双手在舞动,他或她要表现什么呢?悲伤?痛苦?喜悦?绝望?还是爱情?老实说,我并不能准确地说出舞蹈的涵义,但是在音乐和舞蹈之中我能感受到一种细腻的情感,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那著名的《天鹅之死》。这是一场独舞,舞台上一片昏暗,只有一束灯光从上面打到舞者的身上,她匍匐在地,只看见双手像翅膀或波浪那样在缓缓舞动,让我联想到了杨丽萍的孔雀舞。即使没有人告诉我这场舞蹈的曲目,但是看着身穿雪白舞衣的舞者在台上一边舞动双手一边在空中跳跃,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跳着、旋转着,我不由地想到了那优雅的天鹅在空中飞翔,它在寻找着什么,它在呼唤着什么,可是总也找不到她希望的东西,因此它绝望的落在了地上,苦苦挣扎,似乎还在呼喊,可是没有人来,只有它孤零零的一个,最后,它终于耗尽了力气,翅膀不再舞动,永远低下了高傲的头,静静地伏在舞台上。我似乎陷入了一种冥想,眼前的舞者化身为天鹅在我的想象中飞翔,然后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将我惊醒,我又重新将目光投向舞台。整场演出中我有好几次感受到了这样的触动,看来,艺术真的是没有国界的,即使我对芭蕾舞一窍不通,但是一种共同的美的东西总
能搭起沟通的桥梁!应该提到的是现在我们可以从电影、电视、vcd等多方面欣赏到芭蕾舞,但是要真正全面地去认识和感受芭蕾舞艺术的魅力所在,还是应当走进剧场。这是因为芭蕾舞通过演员的肢体和造型表达感情的,无论独舞,还是双人舞,都要求舞姿的完整性,动作的延续性,但电影或电视艺术有自己的艺术规律,它需要运用镜头语言,在景别上加以变化,有时全景,有时中景,有时特写。在镜头转换处理不当时往往会出现下列情况:本来应该以全身的舞姿才能表现出人物的某种情感时,屏幕上只能看到一张激动的脸;本来是一幅雕塑般的身体造型,却把双手卡在了画面之外;本来是一段精彩的舞蹈,屏幕上只能见到两条穿着足尖鞋腿在动。芭蕾舞是剧场艺术,离不开演员与观众的交流,到现场观看演出的同学肯定有深刻的体会。篇四:红菱艳观后感
《红菱艳》影评
以电影形式来表现芭蕾,通常我是不太认同的,总觉得现场观看的感觉会更好一些,很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得到现场看芭蕾的机会,顶多也就是从电视上看看转播或是直播,但是,受电视导演和摄像机镜头的限制,很难有满足的感受,《红菱艳》(the red shoes)是极少数让我认为看胶片胜过看现场表演的影片。
这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所拍摄的影片,现在看来有一种纯静的感觉,我总以为几十年前的人类,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比现在要单纯得多,那种普遍具有的浪漫而不失本色的气质在现在的中外演员身上都极罕现。
《红菱艳》因其主题是关于芭蕾舞演员的生活与事业,因而在浪漫与本色之外,又兼有相当的雅致。
片中长达十六分钟的芭蕾舞剧《红舞鞋》是整个影片中最令人倾倒的部分,影片充分利用了镜头切换的优势,省略了现场表演时换场景和服装的琐碎部分,表演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同时影片用特技手法表现出受舞台限制根本不可能演出的心里幻想画面,让人在感觉新鲜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如果换了现场表演恐怕要在表达上大打折扣。
《红菱艳》中除了这段《红舞鞋》,还穿插了不少芭舞剧片断,如《吉赛尔》、《天鹅湖》等,节选的部分都充分体现了芭蕾浪漫而轻盈的美,令人陶醉,难怪此片要被誉为“英国电影艺术手段的一个胜利”、“技术上的辉煌成就令人目眩”了,在我看过的几部舞剧片中,《红菱艳》中的这场《红舞鞋》是用电影手段表现得最精彩的芭蕾艺术。《红菱艳》的悲剧情节是从小人书上看到的,当时只记得整个的故事是一个叫蓓姬的芭蕾舞演员因为出演根据安徒生童话改编的舞剧《红舞鞋》而出名,同时爱上了该剧的作曲兼指挥克拉斯特,然而剧团的拥有者莱蒙托夫认为这段爱情会阻碍她的事业,坚决加以反对,蓓姬于是离开剧团与克拉斯特结婚,不过她依然思念舞台,但如果她再次返回舞台,丈夫则会离开她。
蓓姬的最后结局是为了追离去的丈夫,在精神错乱下跳下阳台被火车撞死了。
第一次从小人书上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认为罪魁祸首在老板莱蒙托夫,特别是看到最后,蓓姬临死前对克拉斯特说“请帮我解下红舞鞋”,觉得莱蒙托夫简直是个棒打鸳鸯的恶魔。
然而二十年后正式看完电影全剧,我的看法却是,蓓姬死的责任在于她自己,更在于她的丈夫。莱蒙托夫最大的错误是他选错了培养对象,感情脆弱如蓓姬者,虽有舞蹈天赋,但却没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不能升华到他所追求的完美艺术境界。
我并不是个主张艺术与爱情不能兼得的人,但是在我看来,蓓姬这样的演员,的确如莱蒙托夫所说是只有一个生命的,或爱情,或舞蹈。
莱蒙托夫挑中她成为剧团的主角,并着力培养她,除了蓓姬的舞技,同时也是因为她的那种“live for dance”的执着。
虽然包括剧团中的许多人,对莱蒙托夫的那种“男女调情只会影响艺术表现”的信念不以为然,但我认为他是对的。作为一个爱情悲剧,克拉斯特与蓓姬的感情可谓感人,可是因为沉醉于幸福的爱情,心情愉快地在情人边指挥乐队边抛飞吻的情况下跳《天鹅湖》的伤感离别,不管克拉斯特多有灵气,不管蓓姬跳得有多认真,能说不是一种对艺术的亵渎吗?
《红菱艳》诉说的是一种矛盾,一种事业和家庭的矛盾,在我看来,这种矛盾的存在,根源在于蓓姬本人的弱点。
我之所以认为蓓姬并没有成为艺术家的潜质,是觉得她并不象自己所说的“live for dance”,而是“live for love”。蓓姬是个为感情而生的女人,加上遇人不淑,所以最适合她的地方其实并不是舞台,而是那个作曲家的怀抱。我一直想,为了一个实际上相当自私的人那么轻易就离开剧团,说明蓓姬并不真的爱她的事业,至少如果我是她,是不会那么轻松就做出离开决定的。当蓓姬最后要求克拉斯特解下她脚上的红舞鞋时,事实上也是对自己所从事芭蕾演员以来所付出努力的否定。
当克拉斯特赶到后台要求蓓姬不演出而随他离开时,对莱蒙托夫吼道:
“你是在嫉妒!”
而莱蒙托夫则愤怒的回答:
“是的,我是在嫉妒,而你永远也不会理解那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我想,莱蒙托夫是在为一个有可能成为舞蹈家而被感情所碍的演员所惋惜,只可惜,虽然他追求完美的艺术,也了解蓓姬的潜质,但却高估了蓓姬的理性。
重看《红菱艳》,我不再认为是他扼杀了天才,特别在最后看到莱蒙托夫含泪宣布在没有女主角的情况下继续演出《红舞鞋》时,为他感到遗憾。莱蒙托夫追求的那种完美艺术境界是蓓姬没有办法达到的,最后那场没有主角的芭蕾舞剧,在我眼里与其说是剧团的同伴对蓓姬的悼念,不如说是对莱蒙托夫所追求的那种完美境界的哀悼。
好舞者不难寻,好舞者升华为艺术家却不是人人可做的,蓓姬败给了自己,当她要求解下红舞鞋时,连好舞者都不是,仅仅只是个普通女人罢了。
影片中我最不齿的便是那个被称为作曲家的克拉斯特,他固然有才华,然而我始终不认为他是个敬业者。
虽然克拉斯特写出了《红舞鞋》,但是始终把给舞剧写音乐看做是二流事业。
他并不尊重艺术,虽然从事指挥,但在指挥的过程中却心不在焉的向情人抛飞吻,他并不尊重舞台,为了不让蓓姬在自己讨厌的莱蒙托夫剧团跳舞,把现场直播的作品公演晾在一边,把观众和听众抛在脑后只为赶在蓓姬上舞台前把她带走。
蓓姬对于他是灵感的来源,但更象一种私有财产,至于蓓姬是不是半夜里起来捧着芭蕾舞鞋发呆他并不在意,所以他才会不理睬蓓姬至少演完一场的要求,残忍的要求她必须在舞台和丈夫之间作出选择。克拉斯特对蓓姬的感情是真心的,然而他的狭隘才是让蓓姬跳楼而死罪魁祸首。
看完《红菱艳》,在沉醉于芭蕾艺术的同时,更多的是感到一种遗憾,一种对影片中从头至尾无处不在又无处可寻的艺术精神的遗憾。爱情和事业,艺术和生活,它们并不是绝对矛盾的存在,可是,在不能同时拥有的时候,人们应该选择哪一边才是正确的呢?
《红菱艳》给了一个并不完美的答案,至少我,认为是不值得的答案
文传系 谭畅(080111038)2009年5月20日篇五:《魔法奇缘》观后感
《魔法奇缘》观后感
这部电影让童话遭遇了现实,和我们所看过的穿越作品有些类似,对我们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片中的吉赛尔美丽、可爱,她拥有一个公主该拥有的一切:花容月貌,纯洁无暇的心灵,动听的歌喉。更让人们觉得神奇的是,她可以和小动物们亲密的沟通。她一直梦想着和一位懂她歌声的白马王子在一起。或许是她的诚意感动了上苍,亦或是缘分,她最终和她朝思暮想的王子见面了。他们一见如故,彼此倾心,许下终身的誓约,并约定第二天结婚。然而,恶毒的王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使诈将吉赛尔送到了现实世界的纽约。从此展开
了现实世界中的吉赛尔与童话世界中的王子相互追逐的故事。
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这让单纯的吉赛尔有点无从适应。幸运的是,律师罗伯特的女儿摩根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尽管环境改变了,但人的性格却很难改变。吉赛尔一直用她无边的热情和快乐感染着周围的每个人。虽然时间的洗涤让吉赛尔慢慢适应了这个大都市,但她心底还是坚信爱德华王子会来救她的。在和罗伯特相处的过程中,她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爱情,也明白了情侣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在花栗鼠的指引下,爱德华王子成功地找到了吉赛尔。当他提出想带她回去的时候,吉赛尔犹豫了。她告诉王子她想尝试现实世界中情侣约会的方式,想好好体验什么是爱情。当他们约会过后,吉赛尔发现自己并没有爱上王子。相反地,她心里所想的都是教会她在现实世界生活的罗伯特。可是,她不知道童话世界中“王子和公主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在现实世界中是否依然存在。
在电影的片尾处,吉赛尔吃下了王后的毒苹果。而唯一救醒她的办法就是真爱之吻。爱德华一直认为他和加塞儿之间是真爱,可故事在这时发生了逆转。罗伯特才是属于吉赛尔的白马王子。
童话世界中的爱德华和吉赛尔最终没有走在一起,这点倒是挺出乎我们的意料。同时,我们也从中明白了,并不是所有的王子和公主最后都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爱情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并不是所有的一见钟情最后都能有完美的结局。在面对爱情的时候,我们要理智地对待。当你想要弄明白一个人是否真正地适合你的时候,时间是
最好的检验方法。相处的越久,你们就越懂得彼此。在满是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这点对于我们来说极其重要。无论童话还是现实,我们都该记住,属于你的爱情是需要你认真去寻找的。
第五篇:《藏獒多吉》观后感
《藏獒多吉》观后感
周末我看了一部十分好看的动物电影--《藏獒多吉》。它所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十岁的汉族混血儿田劲,由于母亲去世,便来到西藏投靠生疏的父亲一名正直的草原医生拉格。在那里,田径劲了一只外来的藏獒,它是一支有着金色毛发的强壮的公藏獒,田劲将它养了起来,并给它取名为多吉雍直。可是过了些日子,草原上发生了多次藏獒杀死人类的事件,外来的多吉便被人们怀疑是凶手。于是田劲和多吉他们俩偷偷地逃了出去,回来时候拉格差点要把藏獒杀掉,但是田径不让拉格杀掉藏獒。另一方面,被野兽杀死弟弟的强盗头子带领强盗一行人正在追杀多吉,多吉他们终于到了雪山,在那里,真正的凶手出现了,它是一头人们叫做罗剎的怪物。多吉为了自己的尊严和给被杀死的前主人报仇,与罗剎大战一场,终于将罗刹杀死。可是就在这时,雪山发生了雪崩,身受重伤的多吉拼尽最后一口气救了田劲,自己却牺牲了。
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动画电影,讲述了混血少年与藏獒之间的真挚的感情。先是好心的少年田劲救了摔下悬崖的多吉,然后多吉在暴风雪中保护田劲;接着多吉为了给以前的主人报仇,不顾危险与庞大凶猛的怪兽搏杀;最后多吉用生命救下的田劲。这都是一个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田劲不顾危险想保护多吉,于是多吉在最后也拼尽最后一口气救了田劲。这种人与动物互相舍己救人的精神,怎么会不令人感动呢?多吉的忠诚勇敢,最后时刻的英勇就义,更是使人热泪盈眶。我们再想想我们身边的这些动物,不都是只要人类用真心对它,它就一定会回报你;在你遇到危险时它一定会拼尽全力,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去保护你。凭这一点,难道我们不该对动物好吗?难道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丧心病狂的伤害它们吗?动物的情感,动物的道德,很多时候是比人类还要纯洁高尚的。请善待动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