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炳轩报告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03:0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炳轩报告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炳轩报告观后感》。

第一篇:吉炳轩报告观后感

聆听“时代•使命•理想”

--吉炳轩同志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的观后感

2010年9月27日,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吉炳轩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二校区文体活动中心礼堂就国际国内形势、改革发展任务和人生志向抱负等问题为在哈高校师生代表作了专题报告。他勉励大学生们,一定要认清时代特征,牢记历史使命,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的崛起、民族的振兴、黑龙江的更好更快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吉炳轩书记高屋建瓴地用丰富翔实的资料和数据阐述了我国和我省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深入分析了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改革发展任务,对大学生认清时代特征、牢记历史使命、树立远大人生理想提出了殷切希望。报告立足全局、结合实际,既有理论上的深刻感悟,也有实践中的理性思考,同时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是开展大学生形势政策教育难得的教材。

吉炳轩首先分析了国际和国内形势。他指出,认清时代特征,要做到3点:一要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二要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有利条件,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三要努力创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正确应对我国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去维护、去发展、去创造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吉炳轩阐述了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他强调:一要聚精会神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要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适应党和国家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以更大的勇气、更艰苦的努力,加快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步伐。三要矢志不渝鼓励创业创新。紧紧围绕“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全面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以创业创新精神破难题、解困境、求突破、促发展,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

吉炳轩书记希望当代大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马克思主义,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坚持弘扬爱国主义,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报效祖国。二要陶冶高尚情操。坚持把优良品德作为修身立业的根本,坚持把坚强意志作为成长成才的基础,坚持把乐于奉献作为施展抱负的源泉。三要追求无悔人生。用勤奋学习搭起进步阶梯,把实践锻炼作为最好课堂,以青春年华奏响美好乐章。吉炳轩勉励大学生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激励着你们,龙江更好更快发展的伟大事业召唤着你们。”“八大经济区”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十大工程”的战略举措正在实施,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湖泊、大湿地、大熔岩、大油田、大农场、大工厂、大矿藏蕴藏着巨大潜力,为广大学子尽情翱翔提供了广阔天地。他希望同学们一定要抓住难得机遇、珍惜大好时光,用青春拥抱时代,用青春践行使命,用青春承载理想,努力创造无愧时代的辉煌业绩,倾情书写光明灿烂的美好人生。

吉炳轩书记的讲话深深感染了我,正如报告中说的,人生是时间的积累,也是奋斗的历程,当我们不知不觉地度过光阴的时候,也悄无声息地勾画着人生的轨迹。人生的道路没有回程,生命的过程没有预演,是拼搏进取还是无为虚度,取决于一个人的理想追求和不懈奋斗。大学的舞台是广阔的,大学的生活也是精彩的。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当牢牢把握住每一个机遇,积极地应对各种挑战,充分利用好大学里的学习资源,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同时锻炼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真正的无怨无悔!

第二篇:吉炳轩同志简历

吉炳轩同志简历

吉炳轩,男,1951年11月生,河南孟津人。1980年4月入党。

现任十七届中央委员,黑龙江省委书记。

1975年9月郑州大学中文系学习;

1978年10月河南省孟津县平乐高中教师;中共孟津县委办公室干事;

1982年4月孟津县朝阳乡党委书记;

1984年4月中共偃师县委副书记、县长;中共偃师县委书记;

1987年5共青团河南省委副书记;

1987年7月共青团河南省委书记;

1990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1年12月中共河南省新乡市委书记;

1993年5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

1995年7月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

1998年9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200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2003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2005年12月-2008年4月 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

2008年4月 任黑龙江省委书记。

是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七届中央委员。

第三篇: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

领导干部要知责任长本领守纪律

——2012年2月25日十七届中央委员,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

在新一届市(地)、县(市、区)领导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摘编)

一、领导干部要增强领导意识

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成为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首先必须要增强领导意识,明确领导要求,履行领导义务。

一是要明确领导干部的责任要求。领导干部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每个人肩上都担负着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为党和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党章第一章第三条和第六章第三十四条对党员的各项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二章第六条对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义务和条件规定都是领导干部必须承担的基本责任,大家一定要始终牢记、时刻对照、自觉践行。归纳起来讲,领导干部必须认清和担负起政治、社会、工作、家庭四个方面的责任。所谓政治责任,就是要做到立场坚定、思想鲜明。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鲜明的行动准则,是对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明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要有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现阶段的政治责任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所谓社会责任,就是要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始终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谋求人民幸福美好生活而忘我工作。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时刻把社会和谐稳定放在心上,时刻把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协调社会矛盾,解决百姓疾苦,努力建设平安和谐幸福龙江。所谓工作责任,就是要做到敬业奉献、履职尽责。始终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立志改革开放,锐意开拓创新,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具体到工作,就是要围绕实施“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发展举措,坚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把科学的发展规划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真正做到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所谓家庭责任,就是要做到管好家庭、忠于爱情。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基础。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家庭和谐幸福既是干好工作的前提,更是清正廉洁的保障。领导干部不仅要从严治家,管好自己的配偶和子女,更要遵守家庭美德,固牢夫妻感情,不能喜新厌旧、见异思迁。要牢记“纲纪之首是婚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古训,建设和谐家庭,保持家庭幸福。

二是要明确领导干部的品德要求。品德是社会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是领导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石。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十六届六次全会上的讲 话中指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三是要明确领导干部的能力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要求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五种能力”,即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全党要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定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能力。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紧密结合龙江实际提出,领导干部要提高“八种能力”,即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改革创新的能力、选人用人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拒腐防变的能力、干事创业的能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按照这些要求,加强学习、实践创造,全面提高领导能力和水平。要坚持在学习中提高。

学习是领导干部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只有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特别是多多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专业知识,才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胜任不断转换的角色。要坚持在实践中提高。实践是最好的课堂,领导干部只有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经受锻炼,才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实际、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积极创造,在建设”八大经济区”和“大工程”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

四是要明确领导干部的作风要求。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在全省深入开展”讲党性、树新风、优环境、促发展”为主题的作风建设活动,着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大力改善发展环境,使党风政风明显好转,有力保障了“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实践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龙江之所以能够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关键在于始终保持了优良作风,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以优良的作风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现在我省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领导干部思想需要进一步解放,求真务实作风需要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需要进一步传承,改革开放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推动落实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引起重视,认真查找自身作风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们的作风,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来凝聚全省人民的强大力量,不断取得龙江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新成效。要大力弘扬唯真求实之风。坚定不移走符合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要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之风。我们取得的每一分成绩、每一点进步都是干出来的。科学发展等不来,社会和谐靠不来,只有真抓实干才会来。我们一定要坚持真抓实干,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推动发展上来,把满腔热情倾注在改善民生上来,把工作政绩建立在创业实干上来,勇于在困难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省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之风。创业、创新、创优是龙江优秀精神的高度概括,是龙江干部群众的可贵品格,也是推动龙江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主动投身龙江发展伟大实践,勇于改革,大胆创造,不断创新业、创伟业、创大业,使我们的发展更好些、更快些,人民得到的实惠更多些。

五是要明确领导干部的纪律要求。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要战胜执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就尤其需要用铁的纪律来保证。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严格遵守党章和党内各项规则,成为遵守纪律的模范。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关系到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在党的纪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党的组织和党员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现阶段,领导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就是要遵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二次全会上提出的“六个决不允许”,即决不允许在群众中散布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决不允许公开发表与中央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决不允许对中央的决策部署阳奉阴违,决不允许编造传播政治谣言及丑化党和国家形象的言论,决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泄露党和国家的秘密,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组织纪律是维护党在组织上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就是要做到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具体到每个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坚持党的组织原则,服从党的各项决定。任何党员干部都不能把自己管理的地方、部门搞成不听党的指挥、不受上级党组织约束和党员监督的“领地”。不论什么人,不管职务高低,都不能把自己凌驾于组织之上、置身于组织之外。执行党组织的决定,不能讲价钱,不能打折扣,不能计较个人得失,不能凭个人好恶取舍。要严格遵守党的廉政纪律。党的廉政纪律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队伍纯洁,不受腐败侵蚀的重要保障,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遵守党的廉政纪律,就是要自觉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和党风廉政的有关纪律规定。《廉政准则》明确规定了八大方面的“禁止”和52种“不准”的行为,这些都是领导干部摸不得、碰不得的红色“高压线”,谁敢触碰,那就是“死亡线”,自觉遵守,那就是“安全网”,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铭刻在心、严格遵守。

二、领导干部要研究领导方法

领导方法是从事领导活动所采取的工作方式、对策和手段,是领导干部解决工作实践中各种矛盾和难题的基本做法。

一是要研究深入调研的方法。在新形势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掌握调查研究的真

本领。搞调研一定要真正到基层。入深山方能采好药,临深池才可钓大鱼。调查研究必须扑下身子,从机关大院里走出去,从主观臆断中跳出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一竿子插到底,实地考察、蹲点研究,真心和群众交朋友,听真话、问实情,实实在在地掌握第一手材料,并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搞调研一定要学会解剖麻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会解剖麻雀就是要善于在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中发现典型、总结典型,从具体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在个别中探求普遍真理,在特殊中寻求一般规律。搞调研一定要善于分析研究。调研调研,既调又研。只研究不调查是瞎研究,光调查不研究是白调查。善于分析研究是搞好调查研究的关键。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把调查得来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事物本质,找出内在规律,上升为理性认识,转化为科学决策,用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搞调研一定要创新调研手段。形势发展瞬息万变,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领导干部在掌握我们党长期实践积累的有效调查方法的同时,更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特别是适应当今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需要,学习、掌握和运用问卷调查、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调查、网络调查等新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调研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二是要研究攻坚克难的方法。攻坚克难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是领导能力的具体体现。做任何事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黑龙江这几年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就是在攻坚克难中取得的。我们的公路建设难不难,可谓千难万难,可我们没有畏难,通过实施三年决战,我们攻克了规划设计、项目报批、资金筹集、征地拆迁、技术创新、质量监理等一个又一个难题,实现了公路建设规模和里程上的历史性突破,构建起横贯东西、纵穿南北、覆盖全省、连接周边的现代化公路网络,创造了我省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难不难,可谓难上加难,可我们没有怕难,通过大打水利建设攻坚战,大搞水利设施、搞大水利设施,千方百计筹资金、科学高效抓建设,与时间赛跑,与寒冬较量,克服了种种难题,取得了可喜成就。哈尔滨城市路桥建设难不难,可谓难而又难,可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没有惧难,克服种种困难,全力进行建设,一座座大桥飞架南北,一条条街道铺装一新,建设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前所未有。在推动龙江科学发展进程中,我们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能不能勇克困难、奋勇前行,就要看我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和本领了。怕困难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不会解决困难的领导也称不上是好领导。战胜困难要有勇气和胆量。为官怕事,特别是害怕难事就是一种耻辱。我们有一些同志碰到困难就畏缩不前,在那里唉声叹气、一筹莫展,认为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找出一大堆客观理由来,就是不想办法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如果领导干部不敢面对困难,你所领导的地方、部门、单位也就永远见不到起色,就会山河依旧、面貌不改,失去的将是人民的信赖和拥护。领导干部是有任期的,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最长也不会超过两届十年,就可能转换岗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容不得我们有半点等、靠、要思想,必须知难而上、敢于碰硬,做到逢难必克,勇往直前,敢于挑战一切困难,奋力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战胜困难要讲方法。战胜困难一要有信心,二要有办法。要认真分析困难形成的原因和发展变化,认真研究解决困难的途径和办法。路是人走出来的,只要认真去做,就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途径。特别要注意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运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来寻找克服困难的办法。改革越深入,问题就越多;发展的步伐快了、摊子大了,问题和困难必定会增多,这都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可以说,在我们前进的路上,问题会越来越多,困难会越来越大,只有把遇到的困难顺利解决,我们的事业才有可能顺利前行。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办法,在克服困难中来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三是要研究科学决策的方法。决策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首要职能,也是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从一定意义上说,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主要体现在决策上。决策正确,就能力口快发展,造福于民,给群众带来实惠,得到群众拥护。决策失误,就会贻误发展,损害群众利益,甚至导致我们的事业陷入困境。实践证明,不论是用人还是谋事,决策对于一个地方的建设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定实施了“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和“十大工程”发展举措等一系列重大决策,有力地推动了龙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黑龙江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在提出 “八大经济区”发展战略过程中,我们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深化省情认识,找准了龙江在土地、矿产、林木、水 利、生态、物产、外贸、科技、人才、精神等十个方面的资源优势和地处偏远、气候寒冷、结构单

一、投资不足、观念滞后、机制不活、包袱沉重、难题难解等八个方面的困难和不足,并在继承过去好的规划思路基础上,集中全省上下方方面面的智慧,制定实施了“八大经济区”发展规划。几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充分证明,省委作出的这个决策是科学的,是符合龙江实际的。决策是基础、是前提,也是条件,更是关键,大到谋划发展规划、制定方针政策,小到实施工程项目、解决具体问题,都需要我们领等干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实提高决策水平。

决策必须牢记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也是决策的根本目的。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凡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改善的好事实事,都要敢于决策、大胆拍板,不要优柔寡断、谋而不决,错失机遇、贻误发展。决策必须掌握实情。决策之基在于知情,情况明才能决心大,如果情况不明就决断,那就会造成重大失误。领导干部必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吃透上情、掌握下情,知晓内情、了解外情,做到底数清、信息准,使决策科学、实际、有效。决策必须集思广益。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各级领导干部在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广开言路、集中民智、善纳良策,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领导拍板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透明度。特别是对于涉及群众切身利益、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决策事项,要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基层干部的意见和建议,发挥咨询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社会听证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使决策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确保决策正确和有效实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先行试点是确保一些重大决策科学有效的重要途径。我们作出的场县合作共建、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发展棚室经济等重大决策,都是在先行试点、培育典型、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级领导干部在一些重大决策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运用试点的方法,建好“试验田”,设立“观测点”,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作出科学决断。

四是要研究改革创新的方法。改革创新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改革创新意识强不强、能力强不强,直接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提高改革创新能力方面,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强调要把创新作为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先后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推向前进。黑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无论是开发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和发展时期,龙江人民都是通过改革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发展成就。大庆的发展历程,就是对改革创新的生动诠释,他们不仅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打下了第一口油井,创造了奇迹,而且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把求真务实、严细认真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机结合,确立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道路。他们在油田建设上高度重视自主创新、持续创新,从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中国贫油论的束缚,到二次采油、三次采油,从水驱、聚驱到三元复合驱等系列创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油田长期高水平、高效益开发,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支持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农垦“三步走”的发展历程也是改革创新的集中体现,从第一步开发“北大荒”、建立“大粮仓”,到第二步实现农业机械化和部分产品产业化,再到第三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每一个阶段都充分体现了改革创新。如今他们正在朝着第四步迈进,力争用10年时间打造国际化大企业集团。可以说,我们过去取得的成就得益于改革创新,现在的建设发展需要改革创新,未来的更大发展更离不开改革创新。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高举改革创新的旗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创新力度,大胆探索打破城乡、区域、行业分割的管理体制弊端,积极推进垦地、林地合作共建,从生产关系层面建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大合作机制,不断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改革创新必须不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先导。领导干部要善于用世界眼光、全球视野谋划工作,善于借鉴一切现代文明和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借鉴国内外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成功经验指导工作,善于用思想上的飞跃求得发展思路的飞跃,用观念上的创新求得工作举措的创新,不断破解新难题,开创新局面。

五是要研究指导落实的方法。指导落实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是领导干部推动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目的。领导干部抓落实,就是抓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措施要求的落实,使之落实到实践中去、落实到基层中去、落实到群众中去,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确保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顺利实现。省委省政府领导班子带头抓落实,通过深入基层召开现场会、办公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研究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确保了全省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目标、任务已经十分明确,关键就在于抓好落实。要善于运用工程化的办法来指导落实。在推动工作落实中应用“工程化”的办法,可以把一些规划和工作量化成若干个子系统,使一些工作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近年来,我们不仅实施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十大工程”,而且还实施了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十项工程”、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八项工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八项工程” 等。实践证明,采取“工程化”的办法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有效地推进落实。要善于运用攻坚战的办法来指导落实。集中力量大打攻坚战役是战争中集中优势兵力取得突破进展的一项有效战术,其最大的好处是目标集中、任务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便于以绝对优势一举攻下目标、完成任务。近年来,我省许多工程都是通过采取集中攻坚的办

法来实施的,如公路建设、水利建设等。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切实可行的,特别是对那些任务艰巨、难度较大的工程项目,可以采取这种方法集中力量推进落实。要善于运用抓典型的办法来指导落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典型的作用是巨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从安徽小岗村这个典型推向全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深圳这个小渔村成功建设特区后进而带动沿海城市大开放的。我们在推进“三优”文明城市建设、旅游名镇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工作中,靠的就是抓典型的办法,以典型引路来示范带动全省全面推进。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无论到什么时候都是行之有效的。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善于发现典型、总结典型、培育典型、推广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领导干部要掌握领导原则

领导原则是领导干部在从事领导活动中所遵循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准则。掌握领导原则是领导干部政治成熟、品德高尚的重要标志。我们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许多领导原则,成为我们党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其中有很多重要原则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掌握,并一以贯之地予以坚持。

一是要坚持五湖四海。五湖四海原则是我们党选人用人的重要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五湖四海原则,就是要选用一切可以选用的人才,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共同为党和国家的事业繁荣去奋斗。五湖四海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我们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的最高利益,这一根本目的就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搞五湖四海,不能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必须反映各方面各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诉求,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做好事干实事。要在选拔人才上坚持五湖四海。我们党历来就有广纳人才的博大胸怀,作为一个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凝聚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人才,正是因为我们党人才济济,才成就了丰功伟绩。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及时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发现选拔出来,不唯学历、资历、年龄,重点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能信得过的干部,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在班子建设上坚持五湖四海。班子团结关系事业兴衰成败,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那样维护班子团结,坚持以事业为重、大局为重,不搞以人划线、远近亲疏。班子成员之间要坦诚相见、真诚相待,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努力营造和谐共事的良好环境。要在推动发展上坚持五湖四海。事业的发展不是哪一个人干出来的,而是要靠千千万万干部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善于团结和带领大多数人向自己一道工作,包括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二是要坚持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的工作的基本经验。坚持群众路线原则,就是要全面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从诞生作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自己的使命责任。实践证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重要法宝。我们做群众工作,必须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坚持群众路线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心里装着群众,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打成一片,手拉手、心连心。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多用群众的眼光、多从群众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群众积极投身龙江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善于开展群众工作。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教育、政策、法律、行政、经济等多种手段开展群众工作、化解各种矛盾,特别是要做好新形势下群众思想工作,善于与群众沟通,把工作做在群众的心坎上,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坚持群众路线必须努力满足群众期待。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到思路上向惠民富民汇集,工作上向为民利民凝聚,作风上向亲民爱民转变,努力使我们工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是要坚持民主集中。民主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增进党内团结和谐的重要保证。坚持民主集中原则,就是要坚持民主与集中辩证统一,努力实现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的十七大强调,要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并在党章中增加了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实行党务公开等新规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把“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加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

加以部署,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民主集中制包括民主和集中两个方面,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只有充分发扬民主,才能达到正确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指导,只有实行高度集中,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领导干部必须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扩大党内民主。要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要正确处理班子正职和班子副职的关系。正职在班子中处于核心位置,是班子发挥作用的关键,要坚持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不搞家长制、一言堂;班子副职和成员要切实承担工作职责,坚决拥护集体决定,大力支持正职工作,不能自以为是、另搞一套,抢镜头、争政绩,要从整体出发,找准各自定位,不缺位、不越位、更不要争位。要正确处理少数意见与多数意见的关系。我们党实行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决策时必须按照多数人意志拍板。每一个领导干部都不能固执己见,独断专行。

四是要坚持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一种政治品质,也是一种人格魅力,更是原则要求。领导干部是否公道正派,关乎人民利益,关乎党的形象。领导干部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维护党的形象和人民的利益。领导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就要做到思想纯正,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情操,做到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做到无私无畏、不偏不倚、坦坦荡荡。领导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就要做到品行端正,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敢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做到清风两袖、正气浩然。领导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就要做到办事公正,一心为民,决策办事不掺杂私人恩怨,不夹带个人感情,对上对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坚持原则不动摇、磊落坦荡不作假,干的工作、办的事情经得起时间检验、实践检验、群众检验。领导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就要做到为政清廉,做到自警自省,坚决抵制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侵蚀,不为名利所累、不为权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五是要坚持身体力行。身体力行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坚持身体力行,就是要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干部和群众作出表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干部必须做躬身实践的表率、身体力行的表率、冲锋陷阵的表率。干部干部,就该先干一步。这既是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和职责要求,也体现着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延安抗战时期,面对生活物资严重短缺的情况,党中央开展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领导干部带头搞生产,“毛主席的菜园”、“周总理的纺车”等成为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历史见证。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等人民的好干部坚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带紧紧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殚精竭虑为人民谋幸福,成为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每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突发事件的时候,各级领导干部都会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身体力行、争作表率蔚然成风。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领导干部只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能抓好工作落实、推动科学发展。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一线,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集中的现场去,深入实际,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带头克服困难,越在困难时刻、紧要关头,领导干部越要不畏艰险、一往无前,团结带领人民共克时艰。领导干部要带头无私奉献,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忍受得清贫,耐得住寂寞,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计得失、不计名利,甘做人民群众的孺子牛。领导干部做到知责任、长本领、守纪律,有很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学习掌握。今天我讲的这些内容都是起码要求,也是原则要求,是必须要掌握和做到的基本功。希望大家以这次集中学习培训为契机,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长本领,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组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奋力开创龙江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四篇:吉炳轩三创讲话摘要

创业·创新·创优

——在省委理论中心组第三次学习会上的讲话(摘要)

吉炳轩 2011年9月23日

为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在我省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决定将在全省开展创业、创新、创优活动,激发全省上下创业的勇气、创新的锐气、创优的志气,以务实的举措、改革的办法、奋进的作风,更好地推动龙江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创业、创新、创优既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也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三创”的本质是“创”,就是大胆开拓、进取求实、奋勇超越。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来自于“三创”,未来的发展迫切需要“三创”,一定要站在战略全局高度,深刻理解“三创”的丰富内涵。

第一,创业是龙江发展之基、强省富民之本。弘扬创业精神,就是要艰苦创业、全民创业、自主创业,鼓励、引导和支持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形成家业殷实、企业兴旺、事业发达的生动局面。黑龙江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艰苦创业史,从大庆油田开发到建设百年油田,从开垦北大荒到建成大粮仓,从大量贡献木材到森林生态保护,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发展领域、每一个巨大变化,都体现了艰苦创业。北大荒开发建设初期,王震将军率领10万官兵,住的是马架子、地窨子,吃的是高梁米、窝窝头,蚊叮虫咬、人拉犁杖,在极其艰苦条件下,开垦出沃野荒原。之后又有大批支边青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城市知青组成的百万大军相继投身垦区开发建设,共同建起了全国耕地面积最大的国有农场群,实现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历史性转变,用青春、热血和汗水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在新的历史时期,垦区人民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以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务实作风,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的坚韧斗志,创企业、创产业、创事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建功立业,创造了新的辉煌。经过三代北大荒人六十

多年的开发建设,黑龙江垦区已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60多年来,累计生产粮食4868亿斤,向国家交售商品粮3673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2010年,垦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363.6亿斤,提供商品粮339亿斤,可保证1亿人一年的口粮供应,被誉为靠得住、调得动、能应对突发事件的中华大粮仓。

第二,创新是民族复兴之魂、前进动力之源。弘扬创新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鼓励、引导和支持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措施创新,形成用新思路研究新情况、用新制度解决新问题、用新技术推动新发展、用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用新举措开创新局面的生动景象。黑龙江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的思想解放史、改革创新史,无论是开发创业阶段,还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龙江人民都在不断进取,开拓创造,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农垦的发展也是一部创新史,这可以从农垦“三步走”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第一步是拓荒,王震将军率领的10万官兵,以及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城市知青开发北大荒,建立了大粮仓,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第二步是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和部分产品产业化。第三步是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去年农垦城镇化率达72%,今年将达80%以上,明年可基本完成,产业化也在加快推进。在这个基础上,农垦要用10年时间实现城乡一体化和打造走向国际的大企业集团,迈出第四步。在这“三步走”发展进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充分体现了创新、体现了创造,要实现第四步的目标也仍然需要创新。垦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垦战略,狠抓科技研发体系建设,狠抓科技创新成果应用,累计培育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培育了一批水稻和玉米单产超1800斤、大豆超520斤的高产典型,使垦区在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粮食总产近三年来增加100多亿斤,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7%,科技成果转化率达82%,居全国领先水平。垦区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模式和思维定势,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100多座各具特色的北方生态园林城镇已经

在广袤沃野上崛起,他们还通过搬迁居民点复垦土地39万亩,相当于新增一个大中型农场,创造了城镇化集约用地的奇迹。垦区充分发挥现代农机装备、先进农业科技、农业产业化等方面优势,大力推进局市、场县合作共建,示范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十一五”以来,累计为地方开展代耕、代种、代收跨区作业9846万亩,推广农业农机新技术2490项、良种面积9800万亩,共建农机服务合作组织143个,有180万户农民纳入垦地共建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65%以上的毗邻场县或交叉小城镇基础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农村到农场入学11.2万人,就医70万人。双山、裴德两个场镇共建试点工程顺利推进,兴凯水城、黑瞎子岛、五大连池三个旅游名镇建设日新月异,示范带动了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这一切都是创新的成果,唯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第三,创优是求真务实之道、追求卓越之门。弘扬创优精神,就是要大力发扬“三老四严”作风,勇于攀登、争创一流、敢于超越,鼓励、引导和支持岗位创优、行业创优、区域创优,形成各个劳动者创优争先、各个单位比学赶帮、各个地区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主要内涵是,对待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农垦提出了实现跨越、奋力超越、追求卓越的百年垦区战略目标,“十二五”期间,交通战线充分发扬特别能承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龙江交通精神,在全国首次创造性地开展部省联合科技支撑黑龙江公路建设行动计划,引进国内外一流技术,大力开展科技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76项,解决了季冻区高含水量粘土、沼泽地区路基填筑、岛状冻土施工等技术难题,着力打造优质安全工程。到今年年底,三年决战可交工高速公路2767公里,一级公路150公里,二级公路2251公里,农村公路62800公里。到明年年底,我省将成为全国仅有的几个高速公路超过4000公里的省份之一。

开展“三创”活动是省委着眼于新的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科学发展所需、人民群众所盼。“三创”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有机整

体,创业是基础,创新是手段,创优是目标。创业就必须要创新创优,没有创新创优,也就创不了好业、大业、伟业;创新更需要创业创优,没有创业创优,也就失去了创造载体、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创优离不开创业创新,没有创业创新,也就很难保持优良的作风、优质的劳动和优异的成绩。开展“三创”活动就是要明确创什么业、创什么新、创什么优,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推进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要创经济发展之业、创发展方式之新、创服务保障之优。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是当前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也是最为重要和最为紧迫的任务。

要创社会和谐之业、创社会管理之新、创民生改善之优。和谐发展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提出建设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幸福龙江,就是希望龙江人民生活在文明和谐的环境之中,能更好地去改革发展,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使日子越过越自在、越过越舒坦。

要创文化繁荣之业、创文化体制之新、创精神文明之优。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

要创党的建设之业、创执政理念之新、创干部素质之优。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伟大的实践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开展“三创”活动,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深入推动“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实现龙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平安龙江、和谐龙江、幸福龙江;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切实增强党的活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第五篇:吉炳轩文章谈改革发展繁荣

吉炳轩文章谈改革发展繁荣 2011年10月28日17:12 来源:《党建》

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必定会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意志,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互为促进,互为保障,互为作用,互为协调,缺一不可。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撑,是政治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发展的显著标志,只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实现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的科学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从战略全局高度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谐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推动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迫切需要。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标志。文化的进步反映社会的文明进步,文化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既需要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需要丰富健康的文化生活。我们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是要使我国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加快文化发展步伐。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理论指导、舆论支持、精神支撑和人文环境。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文化软实力的迅速增强,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有力举措。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加快经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物质需求的同时,必须要加快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全社会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盼致富的知识和门路,盼精神的充实和娱乐的丰富,盼活动有地方、娱乐有设施、学习有场所、活动有组织。特别是基层群众也需要高质量的文化消费,下里巴人受欢迎,阳春白雪也照样受欢迎。不但喜欢二人转、地方戏、大秧歌,也照样喜欢京剧、芭蕾、交响乐。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充分体现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觉,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要解决好推动发展繁荣的动力问题、条件问题和环境问题

一是要提高认识水平,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思想保障。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全局,从民族力量的凝聚、伟业的复兴,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从人民群众迫切愿望的高度,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高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认识,增强自觉性、积极性、紧迫感。要深化对文化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认清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深化对文化发展方向的认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深化对文化发展目的的认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化对文化发展动力的认识,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深化对文化发展思路的认识,既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又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既抓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又抓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要深化对文化发展格局的认识,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要深化对文化发展战略的认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是要健全体制机制,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制度保障。改革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只有改革体制,搞活机制,才能推动发展繁荣。发展繁荣必须要有体制机制做保障。要重塑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要完善市场体系,打破按部门、按行政区划和行政级次分配文化资源和产品的传统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改善宏观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要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介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管理文化为主向服务文化为主转变,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要深化内部改革,认真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积极推进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

三是要加大支持力度,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政策保障。推动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投资、用地、财政、建设等方面政策的力量和作用。要支持成立文化产业投资担保公司,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投资基金,鼓励符合条件的国有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要建立文化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对重点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确保每年文化建设投入增幅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新建城区、居民小区、各类园区建设规划,优先保证建设用地,优先保证被拆除文化设施的恢复建设,属于公益性文化设施用地的,继续保留行政划拨方式。要鼓励和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在市场开拓、技术创新、海关通关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列入《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项目目录》的重点企业和项目给予出口绩效奖励、贷款贴息和出口促进活动经费等支持,形成鼓励、支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长效机制。要完善文化体制改革配套政策措施,与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改革相衔接,按照老人老办法的原则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妥善安置分流人员。

四是要强化队伍建设,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人才保障。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培养,以人才建设来推动文化建设,激发各类人才进行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的热情。要高度重视在知识分子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努力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与党同心同德、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理论家、思想家、新闻出版家、文学艺术家,造就一大批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文化人才。要把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作为培养人才、造就队伍的过程,大力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有重点地筛选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文化人才到国内外大型文化企业研修和高等学府深造,培养一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造就一批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要加大文化人才引进力度,通过制定政策、创新用人机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特别是既懂文化产业发展,又熟悉文化企业经营管理和资本运作的人才,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要坚持有效激励,建立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参与分配机制,对有重大贡献的文化人才和优秀重大文艺作品给予重奖,同时积极探索股权、期权激励等新的利益分配机制。要切实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给予关心爱护,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要调动各方力量,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社会保障。文化建设是全党的事、全民的事、全社会的事,必须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进行建设。只有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才能创造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生动局面。要统筹发挥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和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推动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强与各方面的联系,争取各方面的配合与支持。发改、财政、社保、税务、工商等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部门,要切实担负起涉及文化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职责,在政策、财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提供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要调动海内外、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资本按规定进入文化领域,为弘扬中华文化作出贡献。要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和基层的改革实践中汲取经验和智慧,特别是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把中央的方针政策讲透彻,把改革的思路讲清楚,把利益安排讲明白,动员和激励广大群众积极支持改革、踊跃投身改革。

六是要加强党的领导,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党的领导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关键,必须做出规划,制定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以坚强的组织领导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深入研究前瞻性、战略性问题,及时了解掌握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新情况,切实解决改革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把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筹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要强化宏观管理,始终掌握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资产配置的控制权、对宣传文化内容的终审权、对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牢牢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要把文化建设成效作为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适应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谋划文化发展战略,制定文化发展政策,明确文化发展重点,优化文化发展布局,组织实施重大文化发展项目,推动文化体制和机制创新,不断提高领导文化建设的能力。

下载吉炳轩报告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炳轩报告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吉炳轩书记讲党课心得体会

    学习吉炳轩书记讲党课心得体会 黑河市爱辉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 李玉冬 18日下午,我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收听了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所作的题为《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让龙江人民......

    学写作经典:吉炳轩告别黑龙江履新演讲

    吉炳轩深情地说,我爱黑龙江!黑龙江有肥沃的土地,秀丽的山水,丰厚的资源,更有勤劳的人民,伟大的精神。 在这五年里,我不仅看到了黑龙江巨大潜力,更看到了黑龙江人民的高贵品质和人民......

    学习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讲话心得体会

    学习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讲话心得体会 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在全省新一届市(地)、县(市、区)领导干部培训班上作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知责任长本领守纪律》的作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知......

    吉炳轩:建设国家稳固可靠优质大粮仓

    黑龙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为国家提供了占全国七分之一的商品粮,被誉为“中华大粮仓”。这里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态资源、科技资源以及农垦和......

    吉炳轩在造林绿化会上的讲话2009

    黑龙江全省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召开 吉炳轩作重要讲话2009年04月01日16:02 来源:《黑龙江日报》黑龙江全省造林绿化动员大会强调 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抓住有利时机......

    牟学习吉炳轩韩学键讲话简要的心得体会

    学习省委书记吉炳轩和市委书记韩学 键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龙南中心主任:牟荣喜 2012年3月12日 通过学习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领导干部要知责任、长本领、守纪律》和市委书记韩......

    隋凤富要求深入学习吉炳轩讲话精神

    隋凤富要求深入学习吉炳轩“领导干部要知 责任长本领守纪律”的讲话 最近,我学习了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在省委举办的新一届市(地)、县(市、区)领导干部培训班上题为“领导干部要知......

    吉炳轩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节选

    吉炳轩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省委农村工作会议8日在哈尔滨隆重召开,省委书记吉炳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认清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