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自动化考研

时间:2019-05-14 13:01: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浙大自动化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浙大自动化考研》。

第一篇:浙大自动化考研

浙大自动化考研心得 现在回首那一年仍是感慨颇多。这里写一些体会,希望对学弟学妹们有些借鉴!考验最重要 比的是毅力,如果你坚持不住最后只能从这场战争中败退下来,其次是好的学习策略,最后 是体力和心态,我还是想强调一下,毅力非常重要,狭路相逢勇者胜,必须有这种置于死地 而已的精神,是没有后路可言的。动力问题:我想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早已经是擦拳磨掌准备大干一场了,这就对了,没有 决心给考研予迎头痛击的人是不会胜利的。到了这个时候有一些人还是在犹豫是考研还是找 工作,家里有背景有钱的人就不必说,对于那些没有这些有利条件的人,我认为还是考研吧!就是现在起步也不晚。各科复习:英语:单词是最基本的,一定要过关,可以结合阅读一起背,这样记的牢有语境,但也要有一本单词书,一天要背一些,个人觉得星火的单词还不错。英语最拿分的是阅读、作文、翻译,最不好拿分的是完型(个人认为)阅读要认准一本书作下来,主要是单词不过 关,其次是长句比较难。我建议不要追求一天做多少篇,要作一篇有一篇的收获,我一般一 篇用四五十分钟,要把长句读懂,总结经验,否则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再作还是错。我的同学 很多作的是石春贞的我觉得他的有些难了,另外高教版的真题一定要买,它贴近考研,要把 握出题人的思路和考点。作文推荐宫东风的模版,考研班会流传出来,复印一份即可,很有 用处的。考试虫的万能作文也可以,它的阅读手记我也看过一些,个人觉得一般,但外界评 价还可以。政治:我没有报班,600块钱啊!没舍得。但建议还是报下吧!可以顶自己看两遍的,到最后 时间很宝贵的。参考书建议:红宝书必须买,还有启航30天30题必须买,必须背,很好,它 由一个问题展开,覆盖很多知识点。专业课问题:考研打的是一场信息战,要发动一切力量,联系导师,了解学校。真题是必备 的,我这有自动化初试复试历年真题及答案,没有的可以联系我 qq1367034963。我认为考研最好结成团队一起复习,莫要孤军奋战,三个人比较理想。我现在已经来到浙江 大学,就把现在对考研新的感受说一下吧!现在是九月份了,按进度来说现在正是冲刺的阶 段。政治也应该开始复习了。这个时候也是人心比较浮躁的时候,我想说的是,大家一定要 坚持住,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一步一步的去复习,首先自己不要乱。另外说说和导师联系的问题。以前没觉得重要,现在意识到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问题。首先,拿浙大来说,它分专业学位和科学学位,而且分的比较严,显而易见

第二篇:浙大计算机考研经验

浙大计算机考研经验--坚持到底,终会成功

2008浙大计算机浩帆(402分 政80英72数130专120)的考研经验--坚持到底,终会成功!此文只列举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大家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筛选。

数学

很多人说, 得数学者得天下。确实如此,数学不复习好,到了考研的后期,心里就会慌,所有的计划都会被打乱。所以数学一定要重视。

推荐资料:

1.李正元高数讲义 + 配套辅导班录音

2.李永乐线代讲义 + 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 + 配套辅导班录音

3.费允杰概率讲义 + 配套辅导班录音

4.真题(哪本都可以)

5.400题

复习指南和复习全书我都没用,原因有二:

第一,重点不突出.所有考点都有题, 所以有些考点基本不会考,但是你还是要做题,浪费了时间。

第二,题目太多,不做两遍,基本没什么印象。而且两遍要花相当多的时间。讲义具体的使用方法:

第一遍:(数学课本我完全没看,大家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还是看一遍)跟着讲义听辅导班录音;

第二遍:回头将讲义上的例题和习题盖着做一遍.同时将题目抄在一个本子上.第三遍:将本子上的题目再做一遍.如果这些题目你都可以不看答案做出来,那么你的基础就很扎实了.接下来可以开始做400题了,400题比较难,一是计算量大,一是题目也比较难.个人觉得其实也不是真的那么难,主要还是需要你基础扎实并且解题熟练.当然,如果考研数学和06年的难度一样,400题确实没必要做,但是如果09数学难的话,做了400题是非常有好处的.我做第一份400题.只打了80+,当时也很受打击,不过第二套开始感觉就好多了,最高一套做了130+,平均大概110+左右.个人建议如果你做400题做了3,4套都只有个4,50分的话,就不要做了.做了也浪费时间.因为分数低是因为你基础不扎实,解题不熟练.建议你再花时间把做过的题目再做一遍,然后做真题.做完400题就开始做真题.呵呵,做完400题再做真题,就真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了.呵呵.真题真的比400题简单太多太多了,这也是做400题的好处所在.真题我每套都有130+,06年的题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只错了一个选择题.所以大家数学要考高分的话,还是建议大家做做400题.补充一点:概率论除了做完讲义上的题外,还要把历年概率论的真题做两遍,就绝对放心了.英语

我英语底子好,四级86,六级没准备,考了64,一次也过了.我英语基本没花什么时间复习,就做了一遍真题.英语的学习确实是靠长时间积累的,我建议大家多做阅读,不建议大家背单词.背单词真的没必要,我从来不背单词的.政治

推荐资料:

1.序列一

2.序列二

3.考无敌的不定项选择660题

4.新东方政治强化班的录音

5.张俊芳的马哲

6.领航的冲刺班录音+讲义

我政治从11月才开始复习的,序列一和新东方政治强化班的录音配套的,不过任老先生讲课确实太不怎么样了.所以马哲我推荐张俊芳的录音和强化班讲义,其他的听新东方的都可以了.首先先听一遍,然后把序列一每章后的真题做一下.然后做序列二,序列二我做了两遍.都是选择,不怎么花时间的.然后就是听领航的冲刺班录音了,冲刺班都会点题,把点的题都熟读,考试的时候能用自己的话答到点子上就可以了.最后做了考无敌的不定项选择660题,我非常推荐这本书,它的选择题和真题的感觉很象,十分适合大家做.政治就这么多了.09的强化和冲刺录音现在还不没出来,大概要9月才有,出来了我会传到论坛上来的.专业课

数据结构

看清华那本就可以了,然后有个1800题,把选择都做一遍.经典算法要好好理解.复习大纲我已上传.看完一遍教材后,可以按照大纲突出重点复习.C语言

做真题就可以了,只要你基础不要太差.辅导班是陈奇老师讲的,讲得很好,大家认真对照讲义听听.基本是送分的.计算机组成原理

不难.光看书没感觉,要好好做课后练习,难度高于15的就可以不做了.呵呵.组成其实是最死的一门,年年考的都差不多,所以好好做好真题..看完一遍教材后,可以按照大纲突出重点复习.操作系统

我没怎么看恐龙书,看的汤的书,然后做了恐龙书后的练习和李善平的那本辅导书,我仔细看了,每年都有题是从上面出的.大家争取扎实做两遍.有选择地做,重复的,很弱智的,第二遍的时候就pass,不用花很多时间的.复 试

上机一定要足够重视,重点在于做真题.我就吃了没好好做真题的亏,上机只AC了一个.一定要好好做真题!

面试没什么好说的,只要不要太差,分数基本都差不多的.不过表现好的话能有90+.考研最需要的是恒心和毅力,坚持到底,终会成功.祝09朋友们金榜题名!

第三篇:浙大考研专业篇

考研专业篇

报考的学校不同专业不同,专业课的复习方式也有所不同。关键的一点就是紧抓参考书目和历年试卷,以不变应万变。如果你不是跨专业考,可以再暑假时开始专业课的复习。书上的东西一定要看懂,不懂得地方圈起来,上网查或去问老师同学,可以适当做笔记。课后习题可以当练习做。我的专业课是五本砖头书(因此吓退了很大一批人),平迪克的微观,多恩布什的宏观,克鲁格曼的国经(两大本),赵伟的国际贸易。差不多是把四年所学的东西大综合,我记了两本笔记本,题目做了两本练习本。

首先说一下,专业课的题型吧,还是那句老话,要知道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办。浙大经院的专业课试卷分为三部分,西经(微观50分宏观50分)所有考生必考,国经(50分)报考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学的必考,政经(50分)其他专业的(不包括金融)必考。金融以前是参加金融联考的,所以试卷不一样,今年金融联考取消了,不清楚会如何出题。

西经:

一、名词解释(20分,4题)

二、计算题(30分,3题)

三、简答题(20分,2题)

四、论述题(30分,2题)

国经:

一、名词解释(15分,3题)

二、简答题(20分,2题)

三、论述题(15分)

政经和国经题型差不多。

我暑假开始看专业课,看的很慢,差不多到九月份初才把宏微观看完。九月中旬时出了招生简章,参考书目,发现参考书目变了,国际投资学和国际金融变成了克鲁格曼的国际经济学,不过我还没来得看这两本,不吃亏哈~~~这也告诉我们及时关注考研学校的招生信息是很重要的,隔些天可以check一下网站。我到十月份底才把国经看好,十一月份看好赵伟的国际贸易。我是小乌龟速度相当慢,此时身边的同学专业课看了差不多三遍了,我才第一遍刚看好。但是我心态好,我更关注的是看书的质量。十二月份,我结合两本笔记、历年真题试卷,开始第二遍的大扫荡。发现第一遍的扫雷工作做得很好,第二、三遍的时候看起来很快,翻一番笔记,那些知识点就浮现在脑海。考试前两个星期狂背专业课的记忆点,理解后背起来就容易多了。平迪克的微观说是中级难度,但是并不难懂,条理清楚体系分明。框架是: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结构、市场失灵。附录也是要看的,特别是消费者理论那部分的附录,出题概率也是蛮大的。曾考过“希克斯替代效应和斯拉茨基的替代效应区别”,这个平迪克书上的附录只提了一点东西,这个部分可以参考范立安的微观。去年考的“消费者的对偶性理论”也是从附录里出来的。竞争厂商的产量决策、垄断市场的产量决策、古诺模型等的产量决策、价格歧视等容易出计算题。博弈论要好好看哦~~这东西可以出分析题,也可以出计算题。市场失灵部分容易出分析题,如公共品、外部性等问题。

多恩布什的宏观是中到高级的难度,这也曾作为考博参考书目,且翻译得有点晦涩,我是配合英文原版(网上可以下载)看的。其实一遍看下来,对它讲啥是很模糊地。建议可以配套看高鸿业的宏观经济学,多看多想慢慢会理解的。其实宏观的东西并不多,不要怕,我个人觉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国民收入核算和IS-LM模型结合,可以出计算题,计算国民收入、利率水平、乘数等。(2)AS和AD,掌握各个学派对AS曲线形状的看法,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AS曲线等,工资-价格-失业之间的关系,货币中性等(3)IS-LM宏观永恒的经典,感性理解和数据推导结合,出题重点所在(4)消费者理论、投资理论,简答有可能涉及(5)增长理论,包括索洛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卢卡斯的内生增长理论,去年考到“新古典经济学的4个结论”(6)对各宏观经济学流派有大致了解。发展脉络:从古典经济学,到边际革命掀起的新古典经济学,到Great Depression背景下产生的凯恩斯革命,之后当代经济学流派可以分为当代凯恩斯学派和当代自由主义学派。当代凯恩斯学派包括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以曼昆为代表的新凯恩斯主义学派等。当代自由主义学派包括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以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学

派。对这些内容有个简单了解,自己进行理论整理,可以从代表人物、理论假设、理论内容、政策主张、理论介评(贡献及局限)这几方面总结,金圣才的西方经济学(宏观)考研真题与典型题型详解的第11章有介绍,这本书图书馆四楼可以借到。单纯为了应付考研专业课不用看得那么深,但这对整个经济学框架是很重要的,复试时你也会显示出良好的经济学素养。书上的新宏观经济学的四个理论,那些公式看不懂也没关系,只要大致掌握内容就可以了,可能出名词解释,前年出了理性预期,去年出了实际经济周期。

国际贸易可以把克鲁格曼的国经上本和赵伟的国际贸易结合起来看。(1)国际贸易理论,其发展脉络是:从重商主义,到古典贸易理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到20世纪80年代的新贸易理论,到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包括:行业内贸易理论(林德尔的偏好相似理论,克鲁格曼的市场结构论),战略性贸易理论,新贸易政治学、国际竞争优势。前面两个是重点。(2)国际要素流动,增长和国际贸易(3)关税和配额的福利分析(4)我国的外贸历史、现状、前景,结合理论分析。出论述题的可能性大,专业复试时也极有可能会被问到此类题目。(5)区域一体化进程,热点哈, 特别是 CAFTA,也涉及到国际金融的最优货币区

国际金融内容并不多,占得分值也较少,通常名解出一个,简答出一个。主要内容有:(1)利率平价理论,即外汇市场均衡,决定短期汇率(2)购买力平价理论,决定长期汇率(3)DD-AA曲线,开放市场均衡(4)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之争,掌握各自的优劣,去年考到了“支持浮动汇率制的四个观点”。

10的试卷难度适中,09年的试卷题目挺活的,有点西方的感觉。关于课后答案,我是用网上的英文教师用书,你也可以买金圣才的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个人觉得这套书不好的,就是把书上的东西拎出来组合一下,把英文版答案翻译成中文答案,而且出错不少。

写完这么多,感觉自己都可以去当辅导机构的老师了(小小自大一把哈~~),个人还是觉得没什么必要报班,我去年看了一下恩波的专业课辅导班贼贵。

考研复试篇

我是在知道初试成绩后,开始准备复试的。浙大的复试很麻烦,程序较多,但当时我也看中这点,较为公正透明,不容易黑箱操作。我先介绍一下复试流程吧

复试分两天。第一天8:30—9:30 概率统计笔试(100分), 9:45-11:15 专业笔试(100分),13:20-13:50 听力测试(20分),14:00开始英语口试(80分),四人一组。第二天9:10开始,专业面试(100分),四人面试(按初试成绩由上到下来分)

具体内容可以见

2010浙大国贸复试谈

考研论坛2009年浙大国贸复试谈

(初试成绩÷5)*65%+(专业笔试40%+专业面试60%)*25%+(英语听力+英语口语)*5%+概率论*5%=100分

即初试占65分,专业笔试占10分,专业面试占15分,英语复试占5分,概率论占5分,总分100分。

这样一算,初试成绩*13%,这么折算下来,大家差的分数都不多,又一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所以大家过线后要好好准备复试哈。但这并不意味着初试成绩不重要,高分会给老师留下好印象,可以早点联系导师。成绩不高的,可以在复试结果出来后联系导师。

浙大录取是按综合成绩从上到下录取的。如果你是偏冷专业唯一进复试的人也不要高兴地过早,若你综合成绩不好,会把你踢掉,从金融调剂几个人过来。浙大复试录取比例是1:1.5,而很

多学校复试是1:1.2,复试竞争也是很激烈的。今年浙大经院108人参加复试,拟录取80个,踢了28个,这也是相当残酷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概率论考试可以看浙大三版的概率论,大概看到第九章。概率论考试中会涉及计量经济学的东西,如OLS、一元线性的异方差、F检验、拟合优度等,可以找本简单的计量经济学做参考。不会也没关系哈,概率论占得比值也不大,很多人也不会的。我大三学过计量经济学,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专业课笔试按照初试的方法弄就可以了,把西经、国经过一过,有空看看经济新闻,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

英语听力比六级难一点,语速更快点,可以用六级历年真题听力来演练。英语口语,先一分钟Self Introduction,然后抽一个话题Group Disussion,说不下去的时候老师会引导你的哈,话题相对来说还是简单的,所以不怕不怕~~

复试中最关键的是专业面试,占得分值也最重。复试时问的东西很多很杂,所以难以准备,这时就要看你的综合素质了。准备的时候,可以看看浙大老师近年来的论文,不用具体看内容,看大点就行了。可以关注国际贸易的热点问题,如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人民币升值。如果面试经验比较少,容易怯场的同学,可以让同学帮忙模拟考场,他当考官,你回答问题。在正式面试前,俞茜帮我模拟了四场,每场问两个问题,并帮我指正缺点和不足。所以到面试时,我就没有那么紧张了。

专业面试,分为三个大类,金融类,国贸和世界经济类,其他类。先自我介绍,然后一人抽两题,西经+政经or国经(你考什么抽什么)。每人回答完后其他人可以补充,老师也可能会问你两个问题,面试时不仅要知道书本上的知识,还要知道一些与实际结合的问题,这时候本专业的优势可能就比较容易发挥了。回答问题前,首先思考半分钟,不要想到什么就张口说什么,尽量有条理有逻辑,这个问题涉及什么理论,第一、第二、第三。经典框架有总分总,微观角度宏观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实事求是,不要瞎编,否则极容易被老师拆穿的哈。有些问题很难,老师也知道你回答不出来,所以看的是你的临场应变能力和个人素养。抽题的人回答问题后,旁边的同学可以补充。因此当你回答完自己的问题后,不要以为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要全神关注地想其他人的问题,他哪里没说到或说错了,恰当地补充或反驳也会让你出彩的哈~~若自己问题回答不好,不要泄气,这也是你发挥实力的时候了,驳回败局。

复试着装干净整洁大方就可以了,有学生样子,不用穿正装、高跟鞋、化妆的哈。复试时不要太紧张,面带微笑,落落大方,有礼貌,面试的老师还是很和蔼的。在复试前可以准备三份简历,简历中包括:第一张放个人简历,写明个人信息、获奖记录、写过的文章、自我介绍,简单明了;第二份放成绩单;接下去放荣誉证书复印件。这一份东西用一个文件夹(一张塑料薄膜、一个硬长条的那种文件夹,打印店都有卖得)。复试进去后,先给老师鞠躬,然后把这三份简历发给老师,两个老师一份。这样让老师一目了然你的情况和荣誉。这个方法是学长教给我的哈,在此表示感谢。自我介绍时,可以用学的专业理论来分析自我哈,这个IDEA是同学告诉我的哈,在此表示感谢。回答问题的时候积极思考,沉着冷静,补充或反驳他人问题的时候,谦逊有礼。我面试出来的时候,同组的人说我很厉害,是牛人。我是小兵一个,本非牛人,只是努力而已。因此你如果像我这么付出如此努力,你也可以的哈。

第四篇:天津大学 自动化考研

自我介绍下,本人是天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大四学生,大学前两年没那么努力学习,大三决定考研,想考本校电气最好的方向电力系统(难考,你懂的)其中苦楚不说,终于考上了。初试打了407分(数学140,英语75,专业课125,政治67),复试之后总排名11考入最好的方向。今儿百无聊赖,好好认真地把考研的资料收拾了一下,打算变卖为家产。不谦虚的说:数学和英语的资料的很齐全的,而且很有价值,上面有我的笔记和一些对待题目的想法以及注意的事项,要不然也不会考出这样的分数。对于政治,可以免费送你们,但是我觉得对你们帮助不大,因为每年的政治都在变,而且题目越来越活,不是死记硬背的东西,尤其是选择题,真的很活,所以希望你们对待政治的话就是把你们这年的政治红宝书弄透,考完了发现都是在那里面出的题,只是没有仔细认真地看,嗨,希望你们长点心哈!多了不说,请看清单,你们不会失望的!(我会在每项后面列出原价是多少,最后说一下打折后多少钱,你们不会亏的)

英语:1.1995-2011年的真题:真题最好的就是张剑的黄宝书,考研的人都知道吧,由于去年买的只有2005到2011年的,我就自己千辛万苦在网上下载了1995到2004年的张剑的真题解析,真的是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和金钱啊,真的好厚啊。

每套将近40页,就算是3.5,那么95到04就是35元)

2.考研英语命题组编写的考研英语词汇,俗称红宝书:这本书本人觉得很好,词汇很全,而且词汇的意思很全,这个比较重要的。个人觉得比新东方的那本词汇书好。PS:每天都要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去复习巩固,相信我,当你达到一定的程度,真的有左右逢源的感觉。我弄了有5遍吧!(原价43.8)

3.张剑的英语阅读150篇上下两册:这个是我受益匪浅的,张剑的英语阅读机会和考研英语的阅读出题类型相同,而且里面有对文章的分析以及考研词汇的强调以及句型的分析,我当时就是认真研读了,感觉很有收获,不信的去上网看评价吧!(每册39.8元)

4.新东方两本配套的:新东方考研英语长难句与词汇突破,新东方考研英语词组必备。个人觉得这两本书还成,我是抽时间就看,这个主要是帮助你熟悉英语的语境,让你对英语有新的感觉,在阅读中这些潜移默化的东西会发挥很大的作用,相信我!(一本24,一本14)

5.最后一本书:强烈推荐,可能不是很出名,但是我觉得是极品了。考研英语笔记词组,是郭崇兴的,这个我觉得你要认真分析每一个词汇,而且有一点好处就是他会把这个词汇在考研中出现的那个句子给你,你正好可以分析一下句子,很有帮助和领悟!(15元)

大概就是这些,当然,还有一些是可以免费给你的,别以为免费的就没用哦,我觉得用处挺大:考研英语长难句100句,考研英语高频词汇以及重要短语以及典型句型,从92年到10年的风中劲草的作文范文。PS:大家看了就知道这些重要不了,上面都是我的各种注释。

数学:我觉得数学真的我是各种复习啊,资料算的上是精品了:

1.数学历年真题:从1997到2011年的真题。由于我买的是李永乐的10年真题解析,只PS:好好反复研读真题,比做模拟题强100倍,希望你们真的能听进去!(05到11的黄宝书原价49.8,95到04的我是复印的,有从2002年开始的,我就又从网上下载了从1997到2001年的真题,还是那句话,好好分析下真题的成分,对考试有很大帮助,尤其是分析真题容易出错以及考查的难点!(02到11年的是16元一本,剩下纸质版的每套1.5元,就是7.5元)

2.打基础的教材以及习题全解:浙大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济的线性代数,同济的高等数学上下两册以及高等数学配套的习题全解。PS:这些书都是历年学长推荐的,确实不错,现在这个时候应该打基础,把书看一遍,高数的话要做课后习题,我就是从学长那把习题全解买过来的!打基础很重要,到后期就能发上力!(概率34.7,线代15.1,高数教材上册30.3,下册25.9,习题劝解上册24.6,下册21.4)

3.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个是李永乐的,都说把这本书弄透了,线性代数无敌了。貌似有点虚乎,不过确实这本书可以把线性代数给你讲的很透,让你有一个很全面的认识,它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很好,这本书我看了3遍,所以,学弟学妹们,长点心吧!(19.8)

4.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就是大厚本,每年换汤不换药,每年都是把封皮颜色换换,里面的和去年的一样一样的呢~不信的话可以自己去核对,不忽悠你们,东北人实诚!这个我弄了有4遍,真的是最重要的了,里面我有各种注释各种评注,真的是很好了,真的不吹nb!到时候你们看看就知道了(58)

5.经典400题:真想考研的同学们应该都久仰它的大名,确实很好,不过挺难,我当时被它打击的体无完肤。多了不说,做了就知道了,而且每年都不变。(25元)

6.基础过关660题:打基础的,不想多说了,感觉知识点很全面。(38元)

7.全程预测100题:这个把一些常考点以及难点都弄懂了!(15元)

8.数学最后冲刺5+3:感觉很不错,真心的不错,这个最后的时候模拟做一下!(15元)

9.还有就是两本书,都是冲刺用的,很难,不过很有挑战性,开阔思维:命题人8套题,张宇的;高分数学精品训练5套题,很赞!(一本16.8,一本12元)

10.附赠:高数,线代,概率知识点总结,我考前看了一下,真的很好,很全,它会把所有应该注意的地方给你列出来,然后你需要自己回顾一下,很赞!~

专业课:说实话,自从考上后,专业课就被各种人搜刮,不过还好,剩下几个精品的,不精品的我也不说了。

1.电路理论复习指导:这本书曾经是很多真题的重现,但最近两年出题很灵活,但这本书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如果真能把这本书弄透,那你真的nb了!(20元)

2.我个人做的一些笔记,很多,而且挺全,把每年的真题中每个题应该注意什么都明确指出了(10元)

3.三本电路分析基础书:这三本书会让你对电路这个学科有全面的认识。(一本12.1,一本11.1,一本15)

总结:所有的书都没有偷工减料的嫌疑,看了就会发现是极品了,我想单科卖,而且我觉得这些书和今年出的新书几乎差不多,当然肯定会有不一样,但我觉得不会影响什么,更何况里面有我的笔记,我想会对你们有帮助的,而且我单科卖,里面肯定都是会对你有用处的,你一次性买完了就安心学去吧,不用再等着出什么书了,蛮耽误时间的。我的联系方式:手机***

QQ948732319

现在咱们来算下钱吧,首先你们省去了去买书的时间,去看书去选书的精力,也省去了上网千辛万苦找资料的精力和时间,而且上面有我的一些比较好的笔记,个人觉得挺有价值的。我会给出我所能承受的最低价位,所以希望大家别再讲价钱了:

1.专业课的话不能打折啦,都是最低价了,把零头省去,一共是20+10+12+11+15=68,算65元吧~

2.数学:原价:16+7.5+(34.7+15.1+30.3+25.9+24.6+21.4)+19.8+58+25+38+15+15+16.8+12=375.1,打7折是262.57,再减点吧,一个不太吉利的数字250,嘿嘿

3.英语:原价:49.8+35+43.8+39.8+39.8+24+14+15=261.2,也打7折,是182.84,算180元吧。

以上每科都是有赠的资料的,而且是很有用的资料,我觉得还算是实惠了,一口价哦,亲~欲购从速吧~

如果是天津的童鞋们,可以直接来天大找我,我顺便给你们传授经验,如果是美女还请吃饭,哈哈~如果不是天津的童鞋,也可以过来,我可以和你们多交流一下!我的联系方式:手机***QQ948732319

第五篇:浙大自动化本科教学大纲

浙大自动化本科教学大纲

One*2 整理

自动控制理论

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电路、过程工程原理等 课程号:

11120310 课程名称:自动控制原理(Ⅰ)

英文名称: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and System 周学时:

4.0-0.0(Ⅰ);2.5-1.0(Ⅱ)

学分:7.0 其中4.0(Ⅰ);3.0(Ⅱ)预修要求: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电路、过程工程原理等

内容简介:本课程较为系统地介绍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应用。内容上首先介绍控制系统在时域、复域与状态空间的数学模型的描述、推导及其结构图与信号流图的表示、演算。在此基础上,较为全面地阐述线性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方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及其校正和设计、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以及非线性控制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等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选用教材或参考书:

教材1:《化工过程控制原理》(第二版).周春晖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4 参考书: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胡寿松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年2月.(该书初版于1979年,前三版均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教材2:Linear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McGraw-Hill联合出版

作者: John J.D’azzo and Constantine H.Houpis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自动控制理论”是自动化专业的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在国防、航空、航天、工业、通讯等各个方面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能奠定学生在控制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扎实基础,为学习后继的专业课程、进行科研以及工作等都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建立、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及其校正和设计、线性离散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分析方法、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设计方法、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等。教学上力求精讲多练,加强习题关,以使学生打下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自动控制原理”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与原理,经典控制理论中的主要系统分析方法,掌握其校正与设计技术,了解其应用。同时通过对自动控制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使得学生不仅加深对控制问题本身的理解,而且了解到目前所学内容的某些应用方面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今后的研究与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自动控制原理是本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教学任务分成(上)、(下)两个学期完成。

所以除了课堂学习外,每周均安排足够量的习题让学习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掌握与应用。授课时间与作业时间的比例约为1:2。

三、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学期:每周4学时,共17周(其中16周用于授课,1周考试)主要内容:

(一)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3学时

1.控制的基本原理与组成2.自动控制系统的示例及分类

3.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动态系统的数学模型

1.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

2.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

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4.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

5.数学模型的实验测定及典型系统的数学模型

6.数学模型各种表达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三)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控制系统时间响应的性能指标

2.一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3.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4.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6.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

7.控制系统的状态方程求解与分析

(四)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1.根轨迹法的基本概念

2.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

3.根轨迹法的推广

4.系统性能的分析

(五)线性系统的频率分析法

1.频率特性

2.开环系统的典型环节分解与开环频率特性曲线

3.频率域稳定判据

4.稳定裕度

(六)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1学时

1学时

1学时

16学

3学时

2学时

3学时

3学时

2学时

3学时

14学

1学时

1学时

3学时

1学时

3学时

2学

3学

12学

1学时

6学时

3学时

2学时

12学

2学时

5学时

3学时

2学时

7学

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1学时 2.常用的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3学时 3.串联校正与反馈校正

3学时 第二学期:授课每周2.5学时,共17周(其中16周用于授课,1周考试,实验课程16学时单列)授课主要内容(40学时):

(七)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与校正

16学时

1.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2学时 2.Z变换理论

3学时 3.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

4学时 4.离散系统的稳定性与稳态误差

3学时 5.离散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及数字校正

4学时(八)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与综合16学时

1.线性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测性

4学时 2.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与标准形

4学时 3.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反馈

4学时 4.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观测器

4学时(九)非线性控制系统简介

8学时

1.非线性控制系统概述

1学时 2.描述函数法

3学时 3.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4学时 实验课主要内容(16学时):

1.MATLAB环境介绍以及操作说明。

1学时 2.拉氏变换和Z变换

2学时 3.控制系统模型建立以及相互转换

3学时 4.控制系统分析:时域、根轨迹和频域分析

4学时

5.状态空间系统分析、极点配置以及观测器的建立

4学时 6.最优控制系统设计: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的线性二次型最优调节器设计

2学时

一、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1:周春晖主编.“化工过程控制原理”(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4 参考书:胡寿松主编.“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年2月.教材2:Linear Control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McGraw-Hill联合出版

作者: John J.D’azzo and Constantine H.Houpis

过程工程原理及实验(乙)高等数学、普通物理

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三传)的基本理论,过程工业中常用的基于“三传”的物理加工过程(即单元操作,包括流体输送、机械分离、换热、蒸发、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的基本原理及其工艺计算,相应单元操作的设备结构和特点。相应单元操作的实验。

“过程工程原理及实验(乙)”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含英文名):过程工程原理及实验(乙)

Process Engineering Principles and Experiments(B)

一、课程号:09110051

二、周学时:4-2

学分:5

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通过“过程工程原理及实验(乙)”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三传)的基本理论,掌握过程工业中常用的基于“三传”的物理加工过程(即单元操作,包括流体输送、机械分离、换热、蒸发、吸收、精馏、萃取、干燥)的基本原理,熟练进行相应单元操作的工艺计算,并了解相应单元操作的设备结构和特点。熟悉相应单元操作的实验。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教学安排共17周。理论课每周4学时,实验课每周2学时。理论课主要内容:

(一)绪论

0.5学时

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习方法、学习要求。

(二)流体力学基础

12.5学时

1、基本概念:流体的性质、连续介质模型。

2、流体静力学及其应用:静止流体所受的力、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静力学原理在压力和压力差测量上的应用。

3、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流速、流量、牛顿黏性定律、流动类型和雷诺数、几种时间导数、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总能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方程。

4、管路计算:简单管路、复杂管路、管网简介、可压缩流体的管路计算。

5、边界层及边界层方程:普兰特边界层理论、边界层积分动量方程及其应用、边界层分离。

6、湍流:湍流特点及其研究方法、湍流应力。

7、流速、流量测量:变压头流量计、变截面流量计。

(三)流体输送机械

4学时

1、速度式流体输送机械:离心式流体输送机械的基本方程、离心泵与离心通风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分类、离心泵与离心通风机的性能、离心泵与离心通风机的特性曲线、离心泵与离心通风机的工作点和流量调节、离心泵与离心通风机的安装和选用、其他速度式流体输送机械。

2、容积式流体输送机械:往复式流体输送机械工作原理、往复泵、往复压缩机、其他容积式流体输送机械、流体输送机械的特点。

(四)机械分离与固体流态化

4学时

1、过滤:过滤基本方程、过滤常数的测定、滤饼洗涤、过滤设备及过滤计算。

2、沉降:沉降速度、重力沉降设备、离心沉降设备。

3、固体流态化。

(五)热量传递基础 6学时

1、基本概念、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2、热传导:傅立叶定律、导热系数、热传导微分方程及其定解条件、稳态热传导、非稳态热传导。

3、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概述、层流流动对流传热的近似分析解法、管内强制对流传热、管外强制对流传热、自然对流传热。

4、冷凝与沸腾传热。

5、辐射传热:基本概念、辐射基本定律、固体间的辐射传热、气体的热辐射、对流与辐射的复合传热。

(六)传热过程计算与换热器

5学时

1、传热过程分析。

2、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及其应用:热量衡算方程、传热速率方程、总传热系数与壁温计算、传热过程的平均温差计算、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换热器计算的设计型和操作型问题。

3、换热器。

(七)蒸发

2学时

1、蒸发设备:蒸发器类型、结构介绍。

2、单效蒸发计算。

3、多效蒸发:流程介绍、效数的限制、提高加热蒸汽经济程度的各种措施。

(八)质量传递基础

3学时

1、分子扩散:费克定律、扩散系数、一维稳态分子扩散。

2、对流传质:传质速率方程、对流传质系数。

(九)气体吸收

8学时

1、气液相平衡:亨利定律、相平衡常数。

2、吸收速率方程。

3、二元低浓气体吸收(或脱吸)计算:物料衡算和操作线方程、吸收剂用量的确定、填料层高度计算、塔板数计算、解吸(脱吸)、操作型问题分析及计算。

4、高浓气体吸收。

5、其它类型吸收:多组分吸收、化学吸收、非等温吸收。

(十)蒸馏

11学时

1、汽液相平衡:理想物系的汽液相平衡、非理想物系的汽液相平衡。

2、简单蒸馏、平衡蒸馏:流程、原理及计算。

3、二元连续精馏过程分析及计算:平衡级及精馏原理、全塔物料衡算、精馏段、提馏段物料衡算、进料热状况及其影响、理论板数的计算方法、回流比的选用、精馏塔热量衡算、精馏塔操作分析、其它精馏流程及其计算。

4、其它蒸馏方式:水蒸汽蒸馏、间歇精馏、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反应精馏。

5、多元精馏:多元精馏物料衡算、塔板数捷算。

(十一)液-液萃取和固液萃取

4学时

1、液-液相平衡:相图及杠杆原理。

2、单级萃取计算。

3、多级萃取流程及计算:多级错流萃取、多级逆流萃取等的流程及计算。

4、液-液萃取设备:设备结构介绍。

5、固液萃取。

(十二)干燥

8学时

1、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湿空气的性质、湿空气的t-H图、湿度图的应用。

2、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湿物料中含水率的表示方法、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3、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物料中的水分、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的计算。

4、干燥器:常用工业干燥器简介。

实验课主要内容:

1.绪论

2学时 2.相关实验内容简介

4学时 3.流体阻力测定

4学时 4.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4学时 5.对流传热系数测定

4学时 6.吸收实验

4学时 7.精馏实验

4学时 8.计算机仿真实验

6学时 9.实验小结

2学时

可供选做实验:管路拆装(4学时)、流量计校正实验(4学时)、过滤实验(4学时)、包裸管实验(4学时)、干燥或真空微波干燥实验(4学时)、萃取实验(4学时)。

五、考试要求

闭卷考试。试卷中,理论课内容约占90%,实验内容约占10%。课程总成绩中,笔试成绩约占90%,实验动手能力约占10%。

六、推荐教材

《化工原理》。何潮洪,冯霄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化工原理仿真实验》。吴嘉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化工原理实验》。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化工原理实验室编。

七、有关说明

1、以上教学内容和安排适用于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控制(自动化)专业等。

2、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所授专业的特点,对各章内容与学时酌情作适当调整。

现代传感技术

预修要求 普通物理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号:

11120490

课程名称:现代传感技术

英文名称:Modern Sensing Techniques 周学时:3

学分:1.5 预修要求:普通物理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检测技术和检测仪表中的仪表误差的基本概念,检测技术中常用的基本定律和基本规律,和常用的传感器(检测元件),包括机械式的,电阻式的,电容式的,热电式的,压电式的,光电式的,磁电式的,磁弹性式的和核辐射式的等。在介绍各种传感器时,主要介绍他们的检测原理,使用特点和应用,并重点突出传感器的共性问题。选用教材或参考书:

选用教材: 张宏建主编,《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Curtis D.Johnson, Process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Six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2002.主要参考书: 杜维,张宏建,乐嘉华编,《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现代传感技术》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现代传感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检测系统的测量误差,了解误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减少检测系统测量误差的一般方法,掌握传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掌握各种传感器的传感原理,使用特点,应用领域,为“过程检测系统”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正确应用所学的传感器,并进一步能设计新型的传感器。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实验课单列。

中英文双语教学。教学采用正常授课,自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方式进行。

每周布置讨论思考题和作业,课后学习时间一般为2~3小时,主要针对基本概 念和原理的学习,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3学时,8周,共24学时。检测技术基础(5课时)1.1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 1.2 检测仪表的基本概念 1.3 测量误差的理论基础 检测技术的原理与方法(2课时)2.1自然规律与检测技术 2.2基础效应

2.3参数检测的一般方法 机械式检测元件(2课时)3.1弹性式检测元件 3.2其他机械式检测元件 电阻式检测元件(2课时)4.1应变式检测元件 4.2热电阻式检测元件 4.3其他电阻式检测元件 电容式检测元件(2课时)5.1电容式检测元件的工作原理 5.2电容元件的结构和特性

5.3电容式检测元件的温度补偿及抗干扰问题 6 热电式检测元件(2课时)6.1热电偶检测元件 6.2晶体管温度检测元件 压电式检测元件(2课时)7.1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

7.2压电式检测元件的等效电路 7.3压电式检测元件的误差 8 光电式检测元件(2课时)8.1光电效应

8.2 光电器件的基本特性 8.3光敏元件及特性 磁电式检测元件(2课时)9.1磁电感应式检测元件 9.2霍尔检测元件 磁弹性式检测元件(2课时)10.1 磁弹性效应

10.2 磁弹性式检测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核辐射式检测元件(1课时)11.1 放射源 11.2探测器

11.3核辐射式检测元件的误差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 张宏建主编,《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Curtis D.Johnson, Process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Six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2002.主要参考书: 杜维,张宏建,乐嘉华编,《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一、有关说明

教改课程,采用正常授课,自学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学内容简介: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工类专业基础课,其目的一方面是让同学们了解微处理机软、硬件原理和单片微机小系统的组成与接口,另一方面是为培养进行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和自动控制工作的硬件及汇编语言软件有独立分析、研究和设计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

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主要有: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数的各种进位计数制的表示和转换、微处理器的结构和操作时序、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存储器接口、I/O接口、模拟量输入和控制接口、中断定时和串行通讯、多机通讯方式及其实现、微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等。浙江大学教务处在信息学院光电系建有“浙江大学微处理机中心实验室”(教三5楼),为本课程的实验环节提供条件。

推荐教材:

微处理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王汀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大纲

Principles and Interface of Microprocessors

一、课程号:

11120200

二、周学时:

3-1

学分:3.5

三、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微型计算机软、硬件接口方法,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并达到初步具有微机应用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发能力。由于本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习微机涉及软、硬件结合的计算机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硬件知识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故软、硬件内容必须兼顾,二者不能偏废。

四、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1、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实验课单列1学时(0.5学分),共计16学时。

3、每周布置作业,作业量2~3小时,用于巩固教学和实验内容。

五、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主要内容: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2学时

1.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特点 0.5学时

2.进位计数制的转换与运算

0.5学时

3.基本逻辑部件的外部特性

0.5学时

4.微型计算机基本组成和整机工作流程

0.5学时

(二)微处理器

4学时

1.CPU的逻辑结构

0.5学时

2.CPU的引脚功能

0.5学时

3.总线与操作时序

2学时

4.MCS-51的寻址空间

1学时

(三)存储器及存储接口 4学时

1. 存储器分类与特性

1学时

2. 存储器的编址方法

1学时

3.MCS-51存储器结构

1学时

4.存储器与CPU硬件连接方法

1学时

(四)微处理器指令系统 4学时

1. 指令格式

0.5学时

2.指令支持的数据形式

0.5学时

3.指令支持的寻址方式

1.5学时

4.指令分类及特征

1.5学时

(五)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8学时

1.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特点

1学时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法制

2学时

3.常用程序结构及其设计

5学时

(六)输入/输出与中断

4学时

1. I/O作用与控制方式

0.5学时

2. I/O接口作用与概念

0.5学时

3.中断原理与概念

1学时

4.MCS-51中断系统

2学时

(七)并行I/O接口

6学时

1. 简单并行I/O接口

0.5学时

2.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

2学时

3.计数器/定时器

2学时

4.通用并行接口

1.5学时

(八)串行I/O接口

4学时

1. 串行通讯的基本概念

1学时

2.MCS-51串行接口

2学时

3.通用串行接口

1学时

(九)人机I/O接口

4学时

1.键盘接口

1.5学时

2.LED七段显示器接口

2学时

3.LCD显示接口

0.5学时

(十)模拟I/O接口

4学时

1. 模拟量和数字量

0.5学时

2.A/D转换

2学时

3.D/A转换

1.5学时

(十一)微机应用系统开发过程

2学时

1. 微机最小系统概念

0.5学时

2. 源程序及目标程序的获得

0.5学时

3.仿真调试与程序固化

1.0学时

(十二)嵌入式微处理器

6学时

1.MCS-51的嵌入式微处理器

2学时

2.MC68HC08嵌入式微处理器

4学时

六、考试要求

考试

七、推荐教材

微处理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王汀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有关说明:

由浙江大学与Motorola公司在原“浙江大学微处理器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共建了“浙江大学-Motorola联合微机中心”,我们的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这一新形式,加强欧美比较流行的Motorola微处理器的对比教学,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21世纪人才。

过程检测系统

预修要求 普通物理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 现代传感技术

课程号:

11120500

课程名称:过程检测系统

英文名称: Process measurement system 周学时:3

学分:1.5 预修要求:普通物理

模拟电子技术 数字电子技术 自动控制原理现代传感技术 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过程工业中的重要检测系统构成的一般理论,检测系统信息传输和规范,误差处理和非线性补偿,检测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过程工业中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五大重要参数相应检测系统设计与选型等。选用教材或参考书:

选用教材: 张宏建主编,《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Curtis D.Johnson, Process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Pearson Education, 2002.主要参考书: 杜维,张宏建,乐嘉华编,《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过程检测系统》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通过《过程检测系统》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形成过程检测技术及测量系统方面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检测系统误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检测系统构成的一般理论,检测系统信息传输和规范,非线性补偿的常用方法,检测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的一般理论与技术。掌握过程工业中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和成分等五大重要参数相应检测系统的设计与选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能设计和分析过程工业一般检测系统。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实验课单列。

中英文双语教学。教学采用正常授课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方式进行。

每周布置讨论思考题或作业,课后学习时间一般为2~3小时,主要针对基本概 念和原理的学习,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3学时,共8周。

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1课时)2

检测系统的构成理论(2课时)3

测量误差的理论基础(3课时)

检测系统中的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3课时)5

检测系统中的非线性补偿技术(3课时)

检测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的一般理论与技术(3课时)7

工程应用设计基础与实例分析(6课时)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 张宏建主编,《自动检测技术与装置》,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Curtis D.Johnson, Process Control Instrumentation Technology, Sixth Edition, Pearson Education, 2002.主要参考书: 杜维,张宏建,乐嘉华编,《过程检测技术及仪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一、有关说明

教改课程,采用正常授课和课堂讨论相结合方式进行教学。

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软件

预修要求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过程工程原理等

开课对象:控制系高年级学生

选用教材:王慧主编,金以慧主审,计算机控制系统(修订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待出版)

预修课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及软件》课程的主要内容涵盖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概念、接口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常用控制策略、软件数据库技术、系统设计与实施技术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随着现代化工业复杂性与集成化程度的增加,计算机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如过程工业的炼油、化工、炼钢、发电、环境冶理等等。实际上,计算机控制系统已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为此,要求在校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与掌握自动控制理论与工程、计算机技术、自动化仪表以及相关的工业背景知识,还必须从系统集成的角度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有关硬件、软件、控制策略、数据通信、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诸多方面的理论知识与技术,从而不但能够分析与应用、设计并实施满足实际工业生产需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而且能够不断地根据已有的基础知识,迅速进行知识更新。

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与软件的基本概念,掌握控制系统的接口技术、数字通信与网络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尤其是先进控制系统的思路、方法及其特点,初步掌握根据不同规模范例、不同要求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法,并能结合具体的工业过程给出合理的控制方案与工程实施方案。

二、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1. 采用多媒体投影教学;

2.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重视利用仿真工具及范例进行教学与演示;

3. 实验课学分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指定的仿真实验;另一部分是根据具体的实验装置,完成各项设计任务,并给出报告;

4.平均每周布置一次作业,作业量2~3小时,既有要求每个学生完成的小型作业,也有以组为单位的中大型作业,主要涉及到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各个方面、控制方案设计与分析,以及结合具体过程进行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与控制系统仿真等。

三、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每周5学时,共八周。

章节

内容

学时数安排

(一)绪论

3学时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类及其结构体系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

2学时 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 离散控制系统的分析 离散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2学时 模拟量输出接口模拟量输入接口开关量输入输出接口人-机接口接口的互连与转换

(四)数据通信技术

5学时 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数据通信设备 数据通信中的检错与纠错 无线数据通讯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数据通讯

(五)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控制网络与现场总线技术 工业以太网络系统 因特网Internet与企业内部网Intranet 控制网络与信息网络的信息集成技术

(六)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常用控制策略数字滤波和数据处理 数字PID控制算法 基于数字PID控制的多回路控制系统 模型预测控制 模糊控制 控制策略的工程实现

5学时 5学时

(七)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件技术

5学时 面向计算机控制的操作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数据库 过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商品化的工业控制软件的介绍OPC(用于过程控制的OLE)

(八)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实例

7学时 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原则和步骤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介绍

(一)微型系统

(二)中小型系统

(三)大中型系统

(九)工厂计算机综合集成控制

3学时计算机综合集成控制概述工厂综合自动化的体系结构工厂综合自动化的核心问题及关键技术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王慧主编,计算机控制系统(修订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2(待出版)

主要参考书:

1、金以慧主编,过程控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04

2、Karl J.Astrom, Bjorm Wittenmark.Computer-Controlled Systems, Theory and Design.THIRD EDI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Prentice Hall., 2002

3、周兆英,林喜荣等译,计算机控制系统-原理与设计(第三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

下载浙大自动化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浙大自动化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浙大考研专业课大纲(精选5篇)

    请看资料: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 培养目标 本专业在强化生物、医学、数学、电子仪器、计算机信息等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扎实的生物医学基础、......

    浙大考研答题思路总结

    我介绍四种思路给你:纵向串联,横向比较,分析推理,全面论证。思路一:纵向串联教材的编撰有一定的客观限制,比如《中国新闻传播史》因为国内政治环境,还有要达到知识普及的目标,新闻史......

    浙大光学工程考研经验

    本人考浙大光学工程专业,今年考研393分,英语75,政治70,数学138,专业课110,排专业第8。自认数学发挥的不太好,专业课被压分了,英语运气好。我从去年3月份复习到考研,中间没有休息一天,......

    2014年浙大考研金融学考研复试

    惟学浙大考研网 2014年浙大考研金融学考研复试研究生复试几乎对每个参与者都很重要,几乎每个人都可能体验到紧张的情续,这是正常现象。谁也不想功亏一篑,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

    电气自动化考研方向

    以下是考研的方向和学校。 1) 从全国各校的宏观来看 国内自动化专业的好地方不少,但研究的方向重点都各有不同,比较好的有(可能不全,望指正) 北京: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北京......

    大学考研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

    东南大学自动化考研方向

    东南大学自动化研究生专业及其研究方向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01 生产过程建模、优化与仿真 02 计算机管理与控制综合自动化 03 计算机分布式控制 04 先进控制规律的理论及......

    中科院自动化考研经验分享(模版)

    看到论坛上关注自动化所或者有报考意向的同学不少,自己备考时的那些影像又浮现在眼前,百感交集。自动化所的同学们都很忙,而且一向踏实低调,几乎没什么时间来这里逛论坛,这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