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版二上《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 的 初 步 认 识
教学目标:
认识角;抽象角;认识直角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大三角板,生准备练习本和一张纸片(可以不规则)口算练习
2×3=3×4=5×2=
5×4=4×5=3×5=
3×3=2×4=5×3=
0×100=90×0=1×50=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红领巾)
师:同学,这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
生:三角形„„
师:你能不能试着画个三角形?(练习本„„)
生:画
师:请同学们看投影,老师也画了一个三角形(出示去掉红领巾中心部分的三角形)
师:下面,我将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去掉,出现了一个新的图形(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么?
生:知道是角的话就继续问“你还知道关于角的哪些知识?答,然后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有关角的知识”;如果不知道,则直接引题“不知道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初步认识一下有关角的知识”
(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导入新知(认识角)
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找找看“角”有什么特点,跟我们平时所说的角有哪些不同?能不能试着说一说?(板书:角)
生:思考„„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生答„„„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很好!角是尖尖的,并且有两条直直的边,这个尖尖的部分叫“顶点”。(板书: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引导学生一起读几遍
师:(将图示的角反过来画,问学生这是不是角)——克服角的张口方向的干扰 师:好,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试着画几个角,看看会不会画!
生画,教师下去巡视并指导学生。
三、引导探究(抽象角和认识直角)
师:同学们会画角了么?
生:会了
师:那请同学们看着这副图,找找里面的角!
生:找(找学生到讲台上指给大家看)
师:同学们找的很好,那你还能说说你周围现在存在哪些角?
生:说(多指指直角,为认识直角做铺垫)
师:老师这儿有个三角板,你们看这上面有哪些角?(和学生一起说一说,用手
比画比画那几个角)
师:同学们是不是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角跟我们这个三角板上的这个角一样啊?(指着三角板上的大角)
师:这样的角叫“直角”(板书“直角”)用符号“(此处为直角符号)”表示(板书直角符号)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用任意的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呢?试试看
生:操作叠纸
师:叠完了么?叠完了那怎么样判断你叠的是不是直角呢?对了,有同学已经说出来了,可以用三角板或者直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角,下面通过练习题来检验一下你是否掌握了有关角的知识。
练习一,哪些是角
练习二,哪些是直角
练习三,课本25页自主练习4题(画直角)
五、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哪位同学想说一说? 生说„„认识了角,认识了直角,(学会了画直角)
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
角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
直角(直角符号)
课件演示
第二篇:上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随笔
上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随笔
合面马桥小学 李超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基础上学习的。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搞懂,因此,在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我觉得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如果学生从实物中看到角并简单地说出来,之后就要抽象出角的图形,肯定会让学生对角产生片面的认识。要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让他们对角感兴趣,在找角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寻找教室的角,通过这样的寻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对生活生活的重要性。
2、自主探索,理解新知。角各部分的名称分别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学生把角各部分的名称牢牢记住。但是在理解角的大小的时候这里是一个难点,对于边不等、角度相同的两个角,学生会认为边较长的角大,这里只有去实践。但是没有学量角器,我就直接告诉学生角的大小与开口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1、缺少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知识整合。没有重点强调几何中的“角”的概念,要把“角”从生活中抽象出来。与人民币的角区分开来,他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只是一句话就带过了。
2、我感觉要是利用多媒体上这节课效果肯定会更好,因为用多媒体上课,它特有的经处理过的文字、声音、图象、动画等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生动、鲜活,处处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好奇,引发学生的思考,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上完课还有种意犹未尽的干劲儿。占时我们这里还达不到。
3.学生动手的时间少了一些,对学生的评价不够。这都是我以后上课要改进的地方。
第三篇:分数初步认识(二)教案范文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课题:认识几分之一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并将其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通过直观性操作、演示、观察、小组合作等认识分数的表示,感受整体的几分之一。
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会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教学准备:课件、卡片、实物投影、学生准备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位老朋友,它会是谁呢?(出示分数卡片:1/2
1/4
2/4
3/5)它们是什么数? 生:分数
师:你还记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吗?(指名回答)(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今天,小猴妈妈遇到了一道分桃子的难题,想请同学们帮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教学新知
1.课件教学例1。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1)出示一盘6个桃子图,提问: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画出图来分一分。②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结果。③指名汇报,说出想法。
师生归纳得出:把6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一份,就是这盘桃的1/2。
(2)提问:你会表示下面图中的每份桃的1/2吗? 出示两盘桃子: 一盘4个
另一盘8个 提问:该怎样表示每盘桃子的1/2?
指导学生明确:把每个盘子中的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其中的1/2.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彩笔分一分,画一画。展示学生分的结果。提问思考:
对比上面三道题,第一个盘子中的1/2是多少个桃子?(2个)第二个盘子中的1/2是多少个桃子?(4个)每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指导学生明确: 把一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就是把这盘桃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1/2。总体的数量不同,分得的份数相同,每份的数量相同。2.教学例2。
(1)谈话:如果把一盘桃子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这盘桃子的几分之几?谁会分?
(2)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
(3)小组互作,交流分发。
(4)投影展示分的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分的。
(5)师生归纳得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3.试一试。
出示教材第77页“试一试”题目,谈话:那12个桃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它的几分之一?先分一分、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分,教师巡视指导可以根据12的乘法口诀,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等。学生交流反馈,说说是怎么分的。
讨论:都是12个桃,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为什么不同?
指名回答,教师小结:因为平均分的份数不同,把一些物体和整 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组织练习
1.完成教材第77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第1题: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要把几个看成1份,每个是 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2)第2题:让学生填写分数,说说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平均 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
小结:只要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几份,这样 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3题。
让学生先根据分数,在每个图里分一分,并涂色表示。然后说说 分数表示的意义,再独立填写,集体反馈。3.完成教材第78页“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
(2)教师提出要求:分别拿出这堆小棒的1/2和1/3。
(3)提问: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提要求,另一人拿小棒。
四、反思总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想用那些简单的分数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课后可以和同学交流一下,回家后也可以说给爸爸、妈妈听。
第四篇:青岛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单位:滨城区北城实验小学 姓名:王 海平日期:2013年3月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1 【教材简介】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四则运算、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一次扩展。学好本课将对今后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信息窗中,吊灯、台灯、沙发、桌椅„„都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用品,但在这些物品的摆放位置、设计中却蕴含着许多科学常识。教材正是选取了这样一些素材,引导学生在了解科学常识的同时,学习有关小数的知识,同时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能正确读写小数。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3.在合作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初步发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准备】课件、米尺、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课,王老师想装饰房间,装饰公司 2 的设计师给我提供了几点建议,请大家帮忙参谋一下。(课件出示资料,学生读一读。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不会读的小数。)
提问:在设计师的建议中出现了一些数字,请你们把这些数字分分类,可以怎么分呢?
根据学生自由回答 追问:为什么这么分?
根据学生回答指出:像这样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小数”,这个点是小数点。小数点是小数的重要标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关于小数的知识。(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设计意图:一句“请大家帮忙参谋一下”,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真正把孩子放在课堂主人的位置。接着指导学生通过尝试分类,让知识产生迁移,直接引入小数。】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小数的读法
谈话:现在王老师把这几个小数拿出来,你们试着读一读好吗?(出示课件,指生读。)
预设:当学生读到0.48„„时,追问:你们同意他的读法吗?谁有不同的读法?
板书:像0.4、0.48、2.5„„这些数都是小数,“.”小数点。小数点是小数的重要标志。
进一步指导学生准确读小数:0.4读作零点四,0.48读作零点四八,2.5读作二点五„„
小结:小数点把小数分成左右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要按照顺序依次读出每个数字即可。(像我们平时读电话号码那样一位一位的把数字读出来。)
出示练习,读小数。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真正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会“分享”和“倾听”的习惯。】
2.小数的写法
①谈话:我们已经会读小数了,想不想写一写小数呀?(课件出示)
姚明身高二点二六米。看谁写的又快又对,并且规范。
刘翔跨栏成绩十二点八八秒。
学生先在答题纸上写小数,根据教师的板书进行自评。提问:你在书写小数,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师生共同小结:先写小数的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小数点要写在整数个位的右下角。
②出示练习,写小数。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写小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同桌互评,找一找同学的优点,及时纠错。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小数的读写比较容易,所以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当学生遇到小数部分的读法与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从日常生活中搜集有关小数信息,不但使学习素材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堂中我关注了对学生的鼓励,学生的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
二、借助素材,理解小数的意义。1.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在家居学问中,你们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出示情境图)
预设提问:根据你们的经验,你认为0.5米有多长?谁能用手比划一下?(学生演示)
谈话:到底谁比划的更准确呢?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米尺,一边观察操作一边思考、谈论问题。
共享: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学生到台前演示)演示: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
把1米平均分成了10份1分米就是1分米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1米2345678019103分米(3)3分米就是米,还可以写()米。0.3(10)55 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5)米。(10)
演示: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长?(1分米)用分数表示每份是多长呢?(1/10米)根据学生回答指出:1/10米,我们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0.1米 板书:1分米=1/10米=0.1米(让学生说说0.1米表示什么意思)
谈话:知道了0.1米有多长,0.3米呢? 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展示: 3分米=3/10米=0.3米
谈话:你现在能告诉大家0.5米有多长吗?也就是说40瓦的白炽灯与桌面的适宜距离是5分米(5/10米)。
课件展示: 5分米=5/10米=0.5米
提问:老师把这个重大“发现”记录下来,孩子们你们在课本上能找到吗? 引导学生总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米尺,加之形象的课件,唤起学生对分数的记忆。通过长度单位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让学生知道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而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课件中“我是小小推理家“和学生见面,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我还注重培养孩子快速阅读课本的能力。】
2.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谈话:我们从家居的摆设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老师想买一组沙发放在客厅,能告诉老师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取信息)
谈话:0.01米、0.03米、0.48米到底有多长呢?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0.1米,0.5米有多长,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0.01米有多长。
学生边观察米尺边回答(出示课件):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平均分成了几小份?每份是多长?(1厘米)
1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了100份***8090100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 厘米。1厘米是_____1100 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用分数表示每份是多长呢?(1/100米)指出:1/100米,我们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0.01米 让学生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意思,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 提问:0.03米是多长呢?课件展示: 3厘米=3/100米=0.03米
“我是小小推理家”可以推出0.48米,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展示: 48厘米=48/100米=0.48米 引导学生小结: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在学生知道了一位小数基础上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先独立探索,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随机练习,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
轻松时刻:“蝴蝶飞向哪朵花”进行巩固训练。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习符合孩子的口味,既巩固训练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又为下面元、角、分之间的互化做铺垫。】
三、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师:谁能说一说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小数?今天王老师也带来生活中的小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
1.在文具超市一角元之间。,引导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价钱,提示:在8元—9【设计意图:实际应用练习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指导学生对熟悉的元、角、分之间的互化,结合长度单位之间的互化,进一步提高他们知识的迁移能力。知道小数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2.0.00这个小数中有个6被老师隐藏了,你能帮老师把它写完整吗? 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填写。
A.填上6后,这个小数表示6米()B.填上6后,这个小数表示6分米()C.填上6后,这个小数表示6厘米()
【设计意图:创新练习设计,这样的设计既能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又能 6
让学生在饶有兴趣的理解、交流、体验过程中完成对实际生活中各种小数意义的理解、扩展和深化。】
四、师生总结,布置作业 1.归纳总结
谈话:孩子们,在我们的家居布置中存在着很多科学的知识,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学习,我们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帮助爸爸妈妈,把我们的家装饰的更美。王老师在课下还搜集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和大家共享,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能和我们共享吗?
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本课的内容
【可以提示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会读写小数;一位、两位小数表示的意义;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2. 布置作业。
回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请你们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一下你的身高,和你去年的身高做一下比较,下一节课我们交流一下。温馨提示:可以用不同的表现形式(135厘米、1米35厘米、1.35米、13.5分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本课学习,谈谈收获和体会,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提升方法的能力。课后作业,在家长的陪护下完成,既能使家长了解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又让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为第二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做铺垫。】
六、教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像0.4、0.48、2.5„„这些数都是小数,小数点是小数的重要标志。
2.66 12.88
1分米=1/10米=0.1米 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1厘米=1/100米=0.01米 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第五篇:青岛版二年级上册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第四单元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和掌握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除法,重点是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全单元内容包括分一分和认识除法两部分。第一部分内容主要是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平均分,知道平均分的具体过程;第二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在认识平均分的基础上了解除法的含义。
教材加强了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为认识除法积累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教学除法前先安排了5的信息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知道平均分——把一些物体每几个分一份,分成几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分几个——初步形成平均分的概念”的过程。教材结合例题和“自主练习”所提供的实例,以及一些分物体的具体过程,出现相应的除法算式,让学生体会除法算式的含义,从而从整体上初步理解除法的实际意义。教学目标:
学生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和乘法的联系;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学生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经历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和了解除法的含义。能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时安排: 共11课时
森林聚会 2课时
小猴子跳水 2课时
猴子捞月 2课时
水中救援 2课时
重建家园 2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信息窗1——森林聚会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认识平均分,教科书导学目标:
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导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
新授
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
三
巩固练习
师:通过分一分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呀? 作业设计:
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告诉他们你是怎样进行平均分的;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平均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课后反思:
信息窗2——森里聚会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第55页,除法的意义 导学目标:
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通过学习,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有所提高。导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除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根据平均分的过程列出除法算式,并了解求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个数的运算是除法。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1、什么是“平均分”,谁能出“平均分”的题目?
2、总结复习情况。
二、新授。
1、结合课件“森林聚会”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提出各种有关数学的问题教师小结各种方法,潜移默化的认可形象思维法。
3、这道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有同学会吗? 1)指名一优秀生上黑板列式子。
2)询问各部分的名称,教师及时做好指导工作。
4、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都代表什么吗?
教师总结(30代表总数,6代表相同加数,5代表相同加数的个数)
三、练习。
1、2个苹果,每只小熊分3个,可以分给几个小熊?
12÷□=□
2、老师手里拿着6支铅笔要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支?
你是怎样算的?
要想知道每人分得几支,可以用6除以3。
写成:6÷3=2 3、10块砖,每人搬2块,几人能搬完?
9个南瓜,平均放在3个筐里,每个筐里放几个?
4、写出除法算式。
(1)被除数是20,除数是5,商是4。
(2)把1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8。
三、小结
谁能说一说这几天你都学习了关于除法的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出几道除法算式考考你周围的伙伴们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
30÷6=5
30÷5=6 读作:30除以6
被除数 除数 商 课后反思:
信息窗3——水中救援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57页信息窗3 导学目标: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学生熟练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除法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愿望。导学重难点: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导学准备:
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快看动物朋友被困在小岛上了,我们快去救救他们吧!
让我们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好吗?
仔细看,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说?(指导学生有顺序的说)
二、活动一
1、根据画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2、谁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
师引导:先用小棒摆一摆,可以怎样平均分?
然后仔细观察我们的计算成果,看看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三、活动二
1、平均每组几只救援队员?
2、看谁能想出好办法?
教师提示:借助小棒摆一摆
四、活动三
你能说出几道这样的题来考考你的同位吗?
五、认识除法每一部分的名称 被除数÷除数=商
六、总结: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的有关知识,会用除法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作业设计:
做数学口算。板书设计: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15÷3=5(条)
平均每组几只救援队员? 10÷5=2(只)课后反思:
信息窗4——猴子捞月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
54页信息窗3 导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并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导学重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导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会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能说一说你能用出发来解决哪些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问题: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学习: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教师板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三、想想做做。
1、自主练习一:1-3
2、先让学生看图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套用规律进行计算。
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3、第三题只给出了条件,让学生在自己题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列式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讲解再让学生完成。
4、口算比赛。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0的除法?写数学日记 板书设计:
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0÷5=0(个)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课后反思:
复习课导学内容:
复习除法的相关内容 导学目标: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正确读出除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导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进行平均分。会用两种分法进行平均分。能区别两种平均分的分法及含义。导学准备:
多媒体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4粒糖果分给2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每个小朋友每次分得糖一样多吗?
2、用小棒摆一摆,看10里面包含着几个2?
想一想:10里面有几个5?
二、练习
1、出示
△△△
△△ △△△
△△△
△△△
△△ △△△
△△△
你能说出上面的分法哪种是平均分,哪种不是,为什么?
2、分一分
6个桃,每个小朋友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3、把10根小棒分一分,你能想出多少种分法?分分看。
如果要把这10根小棒平均分,你能想出几种分法?你能画图表示你想的这些分法吗?试一试。
4、把8枝铅笔平均分,可以怎样分?
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根。
10根小棒,每5根1份,可以分()份。
以上两题的分法相同吗?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听。
5、根据图意列算式,你能列出几种算式?
6、△
△△
△△
△△ 作业设计:
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除法算式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练习2×4=8 4×2=8 8÷2=4 8÷4=2 课后反思: